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章阅读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
现代都市连载
齐妙刘文彧是穿越重生《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恋小爱”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主角:齐妙刘文彧 更新:2024-04-03 09:4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阅读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齐妙刘文彧是穿越重生《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恋小爱”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孙师爷的声音突然传来,打断了齐妙的思绪。小妮子忙不迭的点头,赶紧跟上。拉开屋门,顿时一阵热气冒出,孙师爷跟齐妙都不适应,本能的往后退。
铁蛋见他们俩这般,“嘎嘎……”直笑。指着齐妙,嘲弄的说:“桂香姑可真逗,谁家开门不都这样嘛。”
齐妙被说得不好意思,故意瞪了他一眼没吱声。孙师爷瞅着小家伙,伸手轻弹他的额头。梁金山听到声响,急忙从屋里出来,看着他们俩愣了一下,随后指着齐妙,说:
“哟,这不是香姐儿吗?你不是去大户人家做丫头了嘛,怎么回来了?”
齐妙听到这话,冷笑一下没吱声。大户人家做丫头?亏王氏说得出口啊。
孙师爷见状,从怀里掏出一个牌子,在梁金山面前晃了晃,说:“鄙人是县衙李大人身边的师爷,鄙人姓孙。今日带奇姑娘过来,是有事儿与你说的。”
跟刚才逗铁蛋的样子完全不同。这一刻的师爷。冷峻、严肃、让人见了想退避三舍。
这才是县衙的孙师爷。
梁金山一听是县衙师爷,顿时惶恐的要跪下行礼。孙师爷忙伸手拦住他的动作,平静的道:“我是师爷,不是老爷,所以里正不需要行这么大的礼。”
梁金山一脸懵,直起腰身之后赶忙点头哈腰的说:“不知道是师爷您来了。快屋里坐,屋里坐。孩儿他娘,赶紧沏糖水,快。”
农家贫乏,没有茶叶这么金贵的东西。招待客人,冲碗糖水就算鼎好的东西。齐妙跟着孙师爷进到屋内,屋里炕上坐了不老少人,都是梁金山的家人。
几个儿子见来了客人,纷纷下地穿鞋躲出去。唯独梁金山的老子娘岁数大了,坐在炕上没有动。不过却也拘谨,有些坐立不安。
孙师爷很懂礼数,冲炕上的老太太抱拳一下,算是打招呼。梁金山上炕,又是放桌子、又是拿瓜子。媳妇儿韩氏端了两碗糖水进屋,放在桌上,忙又出去。
古人规矩大,女子不得见客。尤其孙师爷又是县衙里来的贵客。
孙师爷没有动碗,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齐妙也没有吱声,低头老实的呆着。不过余光却撇着梁金山。身上的衣服还不错,至少没有补丁。原主的记忆里,原主的衣服可是补丁摞补丁呢。
此刻的七家屯里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估计他怎么都没想到,县衙的师爷会来到他们家。平日他见个镇长都算是大官,县衙师爷就更不用说。至于县太爷,那是想都不敢想。
看着孙师爷紧张的吞了下口水,哆哆嗦嗦的道:“那个孙……孙师爷,您……您怎么……怎么……”
“哦,我来是因为这位奇姑娘。”孙师爷没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
第二次听到齐姑娘,梁金山不禁皱了眉。看着齐妙,不解的说:“师爷,您是不是认错人了。这是我们村儿梁安兄弟家的丫头。她叫梁桂香,不是什么齐姑娘啊。”
孙师爷听了叹口气,看了一眼齐妙,道:“我今日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你眼前的这位奇姑娘。她现在叫奇妙,改名换姓、玉碟更换……”
孙师爷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稍加修饰的说了一遍。怪不得孙师爷刚才说让她不要掺言,原来这位师爷的利嘴,是把伤人无形的利器。
不仅把她说的无比凄惨,还指责里正对村里人儿关心不足,使其发生这样悲惨的事。
总之,不仅把梁家老宅的人挖苦一番,还把梁金山讽刺一顿。
那气势,真的让她见识到了什么叫县衙师爷。
“……咱们县太爷宅心仁厚,已经把她从梁家分了出来。如今她改名换姓叫奇妙,奇思妙想的意思。你们以后不要叫错了。”孙师爷说到这儿,端起桌上的碗喝水。然后又道,
“今儿我过来,一是跟你说清情况;二是你帮奇姑娘找个住处。分家不得田产、房屋,可也不能让这大姑娘家流落在外吧。县太爷说了,如果你安排不了就直说,李大人亲自过来安排。”
梁金山一听这话,忙不跌的点头,说:“能,能,能,一定能。村西头有间屋子,那是我家三弟的房子。三弟搬走去了外地,那房子就一直空着。给香姐儿……哦不是,给齐妙了,给齐妙。”
孙师爷听了,满意的点点头。这个里正还算懂事儿,并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傻木。聊了一些关于农家收成的话题,齐妙听不懂,但强迫自己去听。
日后种地、种粮食,她都要知晓,不能错过机会。
二人闲聊一会儿,孙师爷看着他要求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去梁宿友家吧。分家什么都不给,至少这衣服得让奇姑娘拿些。”
“是是是,师爷说的是,说的是。”梁金山点头如蒜,如今不管人家说什么,他都得遵从。看着一旁低眉顺目的齐妙,重重的打了个“唉”声。
三个人从家出来,直奔村里走去。梁宿友家在村中的位置,规整的房子,五间瓦房,东西跨院,前有菜园子,后面有猪圈。
齐妙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宅子,心脏那里竟然莫名的抽动起来。弄得她顿时心慌,措手不及。孙师爷眼尖,见她要倒下的时候,赶紧伸手把人拽住,然后关心的道:
“姑娘,你没事儿吧。”
“没……没有。”齐妙蹙眉,不明白为何会这样。原主小小年纪,不应该有心脏病才是啊。正纳闷着,梁金山把门叫开了。
出来开门的是原主的大伯父,农家习惯称呼为大大爷——梁亮。
齐妙看着梁亮本来无感,可后槽牙竟然莫名的咬了起来。“咯吱……咯吱……”的响声,把她都给惊住了。难道说……
这一切都是这副身体的反应,本能反应?
想来也是,因为他才被卖到那个地方,然后丧命,的确是该恨他。
梁亮看着梁金山,微微蹙眉,纳闷的道:“山子,你咋来了?有事儿吗?”正说着,看到了站在他身后的齐妙,眼睛瞬间瞪大许多。
心里“咚咚……”敲鼓,表情十分严肃、紧张。
齐妙看着他戏剧化的表情,嘴角上扬。对嘛,这才是应该有的反应,不然……多对不起原主,对不起她的遭遇!
梁金山没有给他好脸儿。刚才被孙师爷那顿讽刺,他可是强忍着承受。如今看到罪魁祸首,想都不想,伸手照着他的肩头就是一拳头,气愤的说:
“你还是个人?这是你亲侄女,你竟然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娘,把她送进青楼?”
声音洪亮,怒目圆睁。梁亮除了躲闪,哪敢有还手的意思。院子里的正常,让梁家老宅的当家人梁宿友出来了。老爷子一看这个架势愣住了。
当他看到齐妙的时候,身子突然踉跄。
孙师爷见了,冷笑一下,说:“梁里正,正事儿要紧。这人渣什么时候打都行,不用做戏给我看。”
“这……”梁金山脸红的不行。随后抱拳行礼,恭敬的道,“知道了孙师爷。”
一声“孙师爷”,宛如平地一声雷,让梁宿友父子全都傻住了。
孙师爷走上前,看着他们父子两个,淡淡的道:“梁里正,你看着做主吧。也算是鄙人对你的一个考验,如果处理不好,来年订人的时候……咱们再议。”
东陵国境内所有农家的里正,虽然瞅着是个不起眼儿的小官,可一年也有些许禀米,掌管一村事宜。但这个里正,不是谁当上就一直是谁。每年需要评估、考核。
主要是看税粮上缴的快慢。至于家长里短这方面,说是也在考核范围内,不过全都白扯。但好死不死这事儿被县太爷给撞上,也算梁金山点儿背!
梁金山愤慨,站在原地看着梁宿友,愤世嫉俗的道:“二叔,你说说你们家……你们怎么能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的事情呢?”
梁宿友木然,一个道地的农家老汉,里正在他眼里就是个官。如今衙门师爷到场,那可就是天大的官了。“猛”地蹲在地上,懊恼的不吱声。
梁亮自知理亏,也没有说话。
梁金山看着他们父子,恨铁不成钢的说:“把香姐儿卖进窑子,你们是怎么想的,她不是你们家的人啊!你看看,你看看,看看香姐儿那脖子,还有上吊的痕迹呢。”
说着,就要拉齐妙。小妮子自然不敢上前,忙往后退。这情形看在别人眼里,那是小姑娘害怕了。可只有齐妙知道,她不想过去,不想跟这对父子,有任何瓜葛。
如此吵闹的架势,自然就惊动了梁家老宅所有的人。大家纷纷从屋里出来,二房、三房、还有王氏跟她闺女。当王氏跟梁敏霞见到齐妙,心知东窗事发了。
三房儿媳曹氏见到女儿,急忙走上前,一把将她抱住,什么都没说,只是哭。齐妙本不想哭,可这副身体跟她有感情,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
想要挣扎,奈何她抱得太紧,挣扎不掉。
便宜爹梁安见闺女回来,大大的松了口气。随后转头瞅着母亲,坚定的说:
“娘,我还是那句话,香姐儿说什么都不能去伺候人。您从暗上把人哄骗了卖,如今人回来了,我就不跟您计较。这事儿说破大天也不行,就是不行。”
暗上,七家屯土话,私底下的意思。
王氏自知理亏,忙不迭的点头,应着说:“行,行。娘听你的,听你的。我这……我这不是也想给香姐儿找个出路嘛。家里这么穷,她去大户人家做丫头,不比……”
“哼”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刚才这妇人就是中风前兆,也仗着她年轻,还有便是自己在场。不然肯定这会儿回天无力。等那李紫玫磕完头后,忙伸手将其扶起,笑呵呵地说:
“我这就是碰巧赶上了。夫人、小姐太客气了,真是愧不敢当。不过夫人还是要好生调养身体,不然下一次,您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不能动气,不能熬夜,更加不能费神。”
李夫人听了缓缓点头,再次侧身行礼一下,道:“姑娘说的我都记下了,就是不知……姑娘可否给我开个药方,我好仔细调养一下。”
啊?
齐妙懵了,一脸不解的看着她,有点不知所措。刚刚不是……
“不瞒姑娘,您跟那位郎中……我还是比较相信姑娘的医术。”李夫人先她一步说话。
这时,那伙计已经把棉被拿了下来,齐妙听到声响,看着那碧绿色面儿的被子,满意的点点头。指了指一旁,说:
“麻烦您帮我放在一旁,我给这位夫人把了脉,再过来买东西。”
“姑娘请便,小的随时恭候。”伙计的态度比刚才还要好,不禁让齐妙对眼前的这两位身份有了一定判断。
如果猜得不错,他们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女眷,而且还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
瑞蚨祥掌柜走过来,犹如及时雨一般的对齐妙说:“姑娘,这位是咱们镇上李大善人的夫人,这位是李府的大小姐。”
姓李?
齐妙顿了一下,随后侧身行礼,道:“齐妙给李夫人请安,见过李小姐。”
规矩都是曹氏教的,自然没有问题。李紫玫跟她是平辈,忙侧身还礼。李夫人见她规矩如此,再加上身上的衣服,但就是这个姓……
迟疑了一下,伸手把她扶起,说:“齐姑娘客气了,是我们唐突才对。”
掌柜的也没想到她姓齐,可见李夫人对她如此礼待,便指着一旁的桌椅,说:“如果齐姑娘不嫌弃,就在那儿给夫人诊脉吧。”
齐妙听了看李夫人,一动不动。李夫人冲她颔首,侧身比划个“请”的手势。
二人一前一后去了那边,齐妙坐下、静心切脉。
李紫玫则是来到伙计这边,轻声的问:“齐姑娘来这儿要买什么?”
伙计闻言,忙抱拳行礼,说:“回李小姐的话,那位姑娘来买被子。”
李紫玫走到那套绿色被子前,伸手摸了摸,料子一般。抿唇一下看着伙计,道:
“你们这上好的被子可有?”
“有,有。”伙计忙不迭的点头。
去到一旁,拿了条大红色、黄色丝线绣制的缎面被子拿来。将其放下之后,道:“李小姐请看,这是咱们家最好的被子。十二斤棉花,锦缎面。”
李紫玫听了伸手摸了一下,还算不错。虽不如自己在家盖得,但也能拿出手。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就这样的吧,两条。再来一匹今年新品水粉海棠花的锦缎。”
“哎,好嘞。”伙计乐颠颠的去后面张罗。
齐妙给李夫人切完了脉,看着掌柜的,说:“麻烦您了。我不是很会写字,所以我说,您帮写,可好?”
“好,乐意之至。”掌柜的说完,去柜台拿了笔墨过来。
齐妙看着李夫人,微微颔首一下说:“夫人,这药您按时吃。但吃药期间切记生气、睡眠不足。您要记得一点,这药能治的了病,但救不了命。”
“想得多、在意的多,伤的是自己的身子。当人双眼一闭时,再牵挂的东西也无能为力,您明白吗?”
虽然不清楚这位李夫人为何郁结,但大户人家无非就是那些事儿,好猜。
李夫人重重叹口气,看着她,道:“齐姑娘的意思我明白。还请齐姑娘下药吧,我定将姑娘的嘱咐,铭记于心。”
掌柜的这会儿已经铺好纸张,齐妙轻叹口气,缓缓开口说:
“生黄芪,当归,知母,柴胡……三碗水煎一副药,每天晨起空腹,睡前各一碗。中药来得慢,所以还望夫人贵在坚持,”
李夫人闻言愣了一下,不明白他这句“中药来的慢”是什么意思。掌柜的好信儿,把药方吹干之后,交给李夫人的丫头,随口问道:
“齐姑娘,您说的中药来的慢,那什么药来得快?”
呃……
齐妙察觉说多了,忙憨笑一下摇摇头,道:“啥都不快。啥都得慢慢来,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祖宗常说的。”
李夫人听她这么说,“呵呵……”轻笑。看着她,满脸慈爱的问:“不知姑娘的医术……跟谁学的?尊师是……”
“不瞒夫人,我这医术……跟曾祖父学的。学得不好、不精,也就能看些常见的病罢了。”齐妙谦虚的说着。
总不能跟这李夫人说,说她是中医齐家第七十七代传人吧。那都是上一世的身份地位,在这一世用不上啊!
李紫玫从那边走过来,再次行礼一下,说:
“多谢姑娘仗义出手救我母亲。我这没什么可送姑娘的,想来姑娘大气出手,不会收诊金,所以我挑了两床被子还有一匹布料,赠与姑娘。算是我母亲的诊费。”
“使不得,使不得。”齐妙忙摇头,起身还礼一下说,“李小姐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哪能要什么诊费。至于您这东西肯定不止诊费才对。我受之有愧,实在不能收。”
“红白二事,诊病开方。素来都没有不付钱的道理。齐姑娘莫要谦虚,您绝对担当得起。”李紫玫娇滴滴的说着。跟母亲互换了一下眼神,又道。
“姑娘今日救了我母亲,那便是我母亲的救命恩人。这些东西与我母亲的性命来比,绝对是我们占了便宜。所以还望姑娘不要推辞,收下吧。”
李紫玫说的诚恳,李夫人满眼赤诚,弄得齐妙很被动。当时救人,她就没想着要什么回报。如今……
想来两条被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举手之劳。
也罢!
侧身行礼一下,道:“多谢李小姐赠与被子。齐妙感激不尽。愿李夫人早日安康,切莫再有烦心之事。”
正说着,丫头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药。李夫人看她点点头,说:“齐姑娘的再三叮嘱,我记住了。多谢姑娘,我们先走一步。他日有缘,咱们再见。”
齐妙侧身行礼,没有说话。等人出了店铺之后,这才站起身。伙计走过来,把被子跟锦缎放在桌子上,说:
“姑娘,这是李小姐赠与你的。你是现在拿,还是先放在这儿,你去溜达?”
齐妙瞅着那些东西,冲着伙计行礼一下,说:“小哥儿,麻烦您告知一下价格,可以吗?”
“哎哟姑娘这就难为我了。李家结账都是一个月一来,所以我这……”伙计摇头,并没有多说。
齐妙明白,这是不准备告诉她。即便李家一个月结账一次又如何,你店里的东西价格,难道还是李家订的不成。
平白无故拿了人家这些东西,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被子、布料,一看就不俗。想来没有十两银子,应该是下不来。
“姑娘也不用这么为难。你救的是李府的当家主母,他们赠与你东西合情合理。每逢初一、十五,李家都会在庙上施粥,所有才有了这‘李大善人’的称号。”
掌柜的说完,冲齐妙抱拳行礼一下,又说:“姑娘,别太计较这东西。东西与人命相比,自然是人命最为重要。”
齐妙闻言,侧身还礼,淡淡的说:“多谢掌柜指点迷津。齐妙受教了。”
掌柜的摆摆手,说了句“请自便”,然后去了后院。伙计看着齐妙,指着东西,小声的说:
“姑娘,这东西在他们李家不足为提,但是在咱们农家,肯定是好东西。”
齐妙心里明白,这伙计是拐着弯的告诉她,这些东西价格对于农家来说不菲。伸手把东西抱起,看着他礼貌的点点头,算作感谢。
出了瑞蚨祥,直接去广益斋将被子、布料送去后院。王五人不错,笑呵呵的让她继续出去逛,午饭之后再送她回村儿。
时间充足,齐妙也就四处闲逛,家里用的、粮食都已经买妥。不过这吃的东西……还得再准备。
冬末春初是最尴尬的季节。
冬菜吃的差不多了,春菜没有,接替补上。所以原本最便宜的大白菜,都涨到了二文钱一斤。土豆更是三文钱二斤。
以前都一文钱好几斤的玩意儿,如今也都身价暴涨。人之常情,急人所需。齐妙瞅着白菜挑了十颗;土豆买了二十斤;大白萝卜买了五根。
姜、蒜……
卖菜的摊贩一看是大客户,很懂事儿的多给了一颗白菜。虽然不大,但也能吃上一顿。
摊贩人不错,听说齐妙的东西都在广益斋后院,便帮忙把东西给送过去。齐妙继续逛集市,从头走到尾,再从尾走到头。
古代没有什么护肤品,顶多就是香胰子、香脂、胭脂水粉这类玩意儿。对于她来说,胭脂水粉倒是次要,主要的是面霜。
挑了一个小摊买了两块香胰子,一盒香脂,又买了三条黄胰子。农家洗衣服惯用皂角粉,但那东西还不如黄胰子。
付过银钱,临近中午,齐妙这肚子也有些饿了。
看过农家类的小说,大部分女主都是拿着东西去酒楼,然后赚了第一桶金。要不……她去瞅瞅?说不定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打定主意往酒楼方向走,可快到的时候又改变了主意。没法子,实在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耐。
小说嘛,大多都是虚构扯淡的。
她现在……实打实的穿越哟!
与其花个一百文钱去吃顿饭,倒不如在路边摊花二十个铜板吃顿好的……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