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
李允允醒了,看了看腕表。
发现才六点,叹了口气。
今天是来这里第二天了,还是有诸多不适应。
学校上课时间是八点,但是大队上工的时间是六点半。
外面传来细细碎碎的声音,似有人在交谈,又似在做饭。
由于早上和王翠玲等人的上工时间不一致,所以当初定的只有中午和晚上,需要王翠玲的帮忙。
按照原主以往,应该是泡一点奶粉喝的。
不过这点倒是与李允允相似,不过李允允是喝牛奶。
也算是“殊途同归”。
起身,坐在了不远处的凳子上,拿起了桌子上的小学课本。
上课之前提前熟悉一下,避免上课出现突发状况,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仔细看,就会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是认字和一些小故事。
数学课本上就是算数。
另外,李允允除了主要教授的语文数学,还打算做一下兴趣引导。
她在没穿过来之前,是一所名校的大学教师,专业与数学相关。
所以对于教学这方面,也算是驾轻就熟。
再过几个月就要恢复高考了,国家也会越来越注重教育。
这里地区偏远,交通更不方便。
如果不是知青下乡,大概也很难与外界交流。
而原书中,也没有关于这个村子的具体介绍。
就算与未来对接思考,这里也并不出名。
李允允不是原住民,也不知道每一步是否都按作者的笔在写,更不知道她的做法是否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而她既然从21世纪而来,成了书中的人物,和孩子们有所交集,也就更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说不定就能让孩子们未来的路走的远些。
李允允考虑村里的现实条件和地理因素,决定先进行学科的启蒙。
通过孩子们的反馈,再决定内容的引进。
学校定的是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
李允允打算上午一节课语文,一节课做兴趣引导,一节体育课。
下午一节课数学和答疑。
语文课主要是认字,为未来学习打基础。
辅讲一些小故事,提供价值观的输送。
也算和课本相互呼应,就算有些出入,也无大碍。
兴趣引导就可以是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绘画,二是体育,也就是防身技巧。
本来也可以考虑一下音乐,但是李允允的音乐细胞太一般,就剔除了。
至于绘画和强身健体,李允允小的时候父母为了培养她多方面的兴趣,报了很多兴趣班,最后只有画画和跆拳道坚持了下来。
李允允不可能带着学生学武,而农村的孩子的体能很好,不需要额外锻炼,所以就打算简单的教一下防身技巧。
至于有人对她的防身技巧有所怀疑,李允允也可以借原主外公军人的身份堵住他们的嘴。
下午的一节数学,李允允打算教学生们算数,再逐步向后延伸。
第二节设置的答疑就是为了查缺补漏。
虽然家里送他们来学习,但是农村的孩子不可能回家不干活,所以李允允决定改成一节答疑课,让知识的作用最大化。
如此,就是简单的初步教学计划。
等李允允停笔,也就到了要上课的时间。
这个时候,住所内的其他知青早就己经走了。
李允允进行简单的洗漱以后,就骑着自行车往学校方向去了。
-学校有六个年级,由于学生很少,只有五个班。
一共西个知青。
有一个老知青,带了两个班,分别是五、六两个年级。
老知青课是上不过来的,所以也是由另外三位知青参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而体育课就是一个枢纽,因此每个班定的体育课时间都不同。
西年级是李允允在带。
三年级是另一名男性知青,据说家里有文学背景。
一、二年级跨度不大,人也少,就并成一个班,是由高杰带。
每个班都是一间小房子,有七间房子,六间教室,一间老师的办公室,方便交流和休息。
由于人少,只征用了六间,剩下的一间就空了出来。
每间房都是连在一起的,也不远。
所以李允允进教室的时候,其他几位知青也是知道的。
不过李允允也没对此有过多关注,见面的机会有很多,上课才是正经事儿。
-李允允进到教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己经整齐的排排坐。
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又有些拘谨的小身体,李允允忍不住笑了。
看着老师展开笑颜,小朋友们倒是放松了许多,也驱散了些许尴尬的气氛。
“小同志们,早上好!
今天就开始我们一天的课程!
请大家拿出语文书!”
李允允清了清嗓子,就开始认真的给同学们输送知识。
…很快就到了下课时间。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五个字以及他们对应的词语和句子,有什么问题的话记得写下来,下午老师一起回答!”
李允允拍了拍手,小朋友们就自己出去玩了。
随即李允允就走去了办公室,看到几位知青老师都在,唯独缺了高杰。
倒也没说什么,就是不敢出现在她面前呗。
毕竟高杰的伟岸事迹,己经传遍了大队。
教学不能停止,除非有人代替他,不然按照他好面子的程度,怕是学校也不能来了。
“两位同志好!
我是李允允!”
李允允上前两步,面带微笑的先向老知青伸出了手。
老知青双眼一弯,脸上尽是岁月的褶皱,也露出带着善意的微笑。
“你好!
李同志,我是左佑康!”
和李允允短暂握手。
小姑娘倒是挺好,传言还是不可信,左老知青心想,又冲李允允点了点头。
随后,李允允向另一位年轻知青伸出了手。
男知青不同于高杰的清秀,温文尔雅,像是被诗书蕴养,不过区别于古代书生的是,他有一双勾人的桃花眼,唇红齿白,煞是好看。
李允允觉得,他应该就是书中总描写的,男二标配模样了。
想着原主是瞎了眼了,放着美男同事不要,偏偏找个低配版世美。
男知青自然听不见李允允的腹诽,淡定从容和李允允握了握手。
“你好,我是白淮安。”
哦!
声音也是这么的悦耳动听,我这该死的花心大萝卜,我到底选我的理想型还是选我的男二标配!
好难选!
如果都要会不会被浸猪笼!!!
李允允思来想去,内心翻江倒海,但面上却不显露半分。
反观白淮安简短的介绍了自己后,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仿佛自己对李允允并无多大兴趣。
课程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自然没有交流的必要。
不过李允允和两位同事提议,可以每月一测,把所学的内容进行考试。
两位听完,也很是惊讶,毕竟李允允之前算是毫无作为,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还请人代课。
不过经此一事,也对她有所改观。
三人就细节之处商议完,就由老知青代为转告高杰。
李允允来这里也只是为了认识认识同事罢了,毕竟之前原主能躲则躲了。
到了上课时间,也不停留。
…一天的课程很快就结束,第二节课的兴趣引导,李允允没有着急,而是继续带着小朋友们认字。
下午的答疑课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不错。
李允允又考虑了一些潜在因素,决定先把兴趣引导改为阅读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认字的广泛程度。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李允允的教学成果己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孩子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说话相较以前更有条理。
学生的家长们惊叹孩子们的变化,李允允的名声也逐渐变好。
而这半个月里,高杰一首在躲着李允允,即便是见面,也是匆匆而过。
李允允见此也乐得自在,毕竟碍眼的人不在。
至于另外两个知青,通过观察到李允允班级学生的变化,也和李允允多次探讨,最后觉得李允允的教学方式很不错,也决定沿用。
两位知青更是彻底对李允允改观。
曾经对李允允不冷不热的白淮安,甚至会主动微笑和李允允闲聊。
老知青左佑康也喜欢和李允允讨论学术问题,因为李允允总是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让他茅塞顿开。
忙碌而充实的半个月,让李允允对自己在此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希望。
小说《穿成七零年代咸鱼知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