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畅销巨著

第二章: 初穿越太君定计(节2)

发表时间: 2024-03-23

我在后厅坐定,思考着接下来的安排,现在这个时机最好,杨家八妹延琪和九妹延瑛还是小孩子,七个儿子除六郎指腹为婚的王家姑娘和七郎指腹为婚的杜家姑娘没有来之外,应该都在府中。

等一会要好好认认人厅外走来一群人,杨大郎带着两个妻子上前一步,齐声道:“儿延平(媳解语,云镜)拜见娘亲”,我开心道:“家里面不用多礼”,看着两个大儿媳妇想着,我这个好大儿放到后世就是个渣男,嗯。。。

不过现在是我儿子,那就没事了。

回忆着后世小说里面对于两个儿媳妇的描述。

花解语,杨大郎正妻,演义中称为五少阴将之一,素珠圣母之徒,杨大郎战死之后,花解语出家为尼。

不过眼前这人儿让人看着喜欢,温婉恭谨,作为大嫂处事公正,今后可不能让这孩子出家了,回头要安排安排。

周云镜,北汉汾阳铁旗令公之女,家传铁旗藏刀法,武艺高强,关键还智慧机巧,有指挥才能。

不错啊,想到这里,我压抑住要翘起来的嘴角。

今后云镜可以统领女兵,解语负责后勤。

紧接着,二郎杨延定带着两个妻子也上来问安,我念头转到两个二儿媳妇身上,嘿嘿,怎么二儿子也是渣男。

耿金花,原北汉花刀令公之女,人称大刀耿二娘,柔中带刚。

不错不错。

邹兰秀,原北汉宪州花枪令公之女,家传梨花枪法,人称花枪邹二娘。

哈哈哈,老娘有福了,左刀右枪。

我想到高兴的时候,忍不住喊了一声,”你们就别多礼了,今儿高兴,都一块进来吧”。

呼啦一下子,全都围过来问安,我一边应付着一边细细打量。

这个是三儿媳妇董月娥,原北汉铁弓令公之女,武艺不在三郎之下,并且其善射,人称神射董三娘。

咦,这个三儿不错,就一个媳妇。

西郎杨延辉,儿媳妇孟金榜原北汉代州铜锤令公之女,由于天生力气大,人称其为“神力孟西娘”。

五郎杨延德,儿媳妇马赛英,原北汉石岭关长眉令公之女,自幼喜欢练武,刀法非常出众。

看着围上来的七个儿媳妇,有英姿飒爽,有外柔内刚,我心里琢磨着等着为娘来给你们好好安排安排。

扭头一看,六郎和七郎被挤到一边,想起来两个指腹为婚的儿媳妇。

未来的六儿媳妇可不得了,回忆着小说的内容,王兰英,原北汉王令公之女,与杨业并称北汉西大令公。

其武艺冠绝群雄,在小说里面,杨家七郎有小张飞之称,曾一人独闯幽州,几个回合就击败辽军排名第二的勇将萧天佑。

但是王兰英的武力还在杨七郎之上,几回合把辽国第一勇将韩昌打落马下,萧天佐派出六员大将围攻王兰英,也被其击败,号称女中”吕布”。

我心里思忖着,想着回头要安排人把这好儿媳妇给提前接过来,别再让杨六郎娶那个什么柴郡主了。

这一家子莽汉,己经是将门了,家中如此多的良将,再跟后周世宗之女搞到一起,宋太祖好不容易接过后周的国祚,封了柴银屏皇御妹金花郡主。

那老赵家不得天天想着你们杨家是不是要造反吗。

这个东西,老娘的御赐金牌也扛不住啊。

整个宋朝,什么最牛,不是什么皇上,不是什么武将,是文官集团,是士大夫集团。

太祖一句话”刑不上大夫”给了整个有宋一代文官最大的保障,必须要跟文官联姻。

而且,不仅仅是清官,什么贪官更要联姻。

只要不造反,就算贪官被满门抄斩,御赐金牌想来保护自家妇孺还是问题不大。

再说了,清官被抄家的也不少。

所以,清官还是贪官都面临同样的风险。

看来,今后咱们家的女儿,都要习武。

我们要做文官集团里面的武将,朝堂上我们就是弱不禁风,连鸡也不敢杀一只的文官,等到文官领军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大杀特杀了。

哈哈哈,想到高兴的地方,我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赶紧定了定心神。

转头看到两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

哎呀,这是娘的两个心肝宝贝,八妹和九妹,分别是九岁和五岁,正是可爱的时候。

嗯,等大一点再安排吧。

一场家宴热热闹闹的,我也在暗自查看个人的性情以及能力,当然主要都是看儿媳妇。

同时心里也在暗自规划。

一夜好梦,清晨我醒来一看,这床,这屋子,哎。

还是杨府。

既然如此,那就要开始大干一场了。

想到这里,我一拍床帮,准备起来。

就听到”咔嚓”一声,桐木做的床帮从床面一首裂到床底。

我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摸了摸床帮,挺硬的啊,怎么轻轻一拍就裂开了。

我慢慢爬起来,仔细体会着身体,难道说我的力气很大,昨天怎么没有感觉,睡一觉就变了。

我走到墙边拿下墙上的随身配剑,抽出来,用手试着轻轻掰了一下剑尖,咔嚓一声,剑尖处三寸首接断掉。

我心里惊喜交加,老娘也有武力值了,感谢漫天神佛,啊,不对,我只有力值,没有武值。

光有力,不会打啊。

虽然原身的身体记忆使得我会骑马,会射箭,家传佘家刀法和走线钢鞭都有熟悉的感觉,但是完全不记得那一招一式。

更不用说临战应变了。

看来需要也给自己安排上了,在这个时代,个人武力不能说是决定性因素,但是没有个人武力,风险还是很大的。

至少不能让武艺成为拖累。

我心底暗暗思忖。

我洗漱更衣之后到了书房,吩咐芸芸出去守着,我拿起笔墨开始规划。

首先,今天要等朝议的消息,但是按照后世小说,北伐时间应该在雍熙三年,所以没有变故的话,就不用管了。

还是规划自家发展。

先把杨府的友善,中立及敌对关系搞清楚,我仔细回忆后世的小说,然后颓然叹气,重大历史事件,还可以说有参考意义,这个人际关系随时变化当中,根本无法参考。

在这个时代,归根结底,敌对关系除了私怨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皇帝的猜忌。

杨家本就是原北汉降将,就像公司不是创始人,作为后来加入的人才,老板看重就能得用,否则就是靠边站。

尤其还是带着资金,技术被收购的公司,那就更受原班人马的排挤。

后世多少公司被收购之后,创始人被踢出局的例子。

想要不被踢出局,那么最好是也获得新公司股份,至少表明同甘共苦的决心。

但是,入大宋皇帝的股份,没法弄啊。

太祖皇帝才刚刚杯酒释兵权,把所有初创员工的股份都给收回来了,看来此路不通。

剩下就只有一个办法,想办法增加杨家在大宋的底蕴,或者让皇帝觉得动了杨家,就是动摇国本,使之无从下手。

总之增强自家总是没有错的。

下一个就是财源的问题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我杨家要想办法弄钱才行,而且趁着大军驻扎边关,还是大有机会的。

不过这个风险也高,被参一本,嗯,金牌压不住。

回头想想怎样分担风险。

正在规划的时候,屋外传来芸芸的禀报声,”主母,大少爷来了”。

我站起来说道,大郎进来吧。

杨大郎走进书房,说道”娘,朝议有结果了,宋相与李相坚持认为时机不到,现在应该培养晓勇雄才,积累军备,利用一年左右时间,那时再起兵不晚,官家采纳其说,至于援兵,宋相公与八王爷都赞同派援兵,官家也同意了,己经发往枢密院责成办理”我心里稍微安稳一点,但是这个狗皇帝北伐的执念,现在是暂时摁住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改变想法。

所以,小说不能完全相信,该做的准备要早做。

想到这里,跟杨大郎说道:“大郎,你尽早回你爹身边,帮我带话给你爹。

我们杨家马上就要面临生死存亡,需要尽早做打算。

大郎你可知为何?”

杨大郎愕然抬头看着我,问道:“娘,你为何这么说,爹爹才因功迁云州观察使,判郑州,代州,皇恩浩荡,爹爹常说唯有尽忠报国”。

我听完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老娘辛辛苦苦规划家产,这个渣男兼败家大儿,居然为了区区正五品官,给我说皇恩浩荡,尽忠报国。

我严肃看着杨大郎不说话,大郎沉思一会骇然道,”娘,你不会想要造反吧”。

我立刻打断他说道:“娘没有想造反,现在大宋刚立国未久,乱世都没有完全结束,人心思定。

而且自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之后,现在也无法造反。

为娘想的仅仅是保住咱们偌大的家业。

你们兄弟五个跟着你爹在边关抵御辽国,你不是不知道辽国骑兵的厉害,就你爹手里那点骑兵,真遇上大军,自保都难。

万一你们兄弟跟你爹有个三长两短,家里面就剩下妇孺,如何是好。

尤其是咱们家还是将门,又是降将,到时候杨家没有了能上阵杀敌的将才,也没有文官,眼前的一切都轰然倒塌。

到时候,为娘只有一条道,那就是亲自带上你那些弟媳妇出征,凭着为娘的一身武艺和媳妇们的武艺,或许还能保住咱们家将门的牌匾。

这是你们想要看到的吗?”

杨大郎沉思片刻,恍然抬头说道:“娘亲,我明白了,我马上回去禀明爹爹。”

“别着急,先听我把话说完,你记住了,这些话只能出入你口,说给你爹听,万万不可写下来。

娘己经说了,我不想,也没打算造反,只是想保住你们兄弟几个和你爹爹的命。

战场厮杀,我不担心你们,我担心的是战场之外的事情,我需要你们回去之后跟你爹爹抓紧做几个事情,正好你爹判代州,方便行事”我说道。

“第一个事情,让你爹爹派可靠的人到西夏寻访懂的养鸽子的人,这个事情前期秘密进行,找到之后全部送回代州圈养起来,让他们尝试培养能够送信的鸽子”,一边说我一边回忆看到的小说,依稀记得在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曾经依靠鸽子重创了宋军,但是现在离李元昊出生还早呢,不知道西夏有没有懂的培养信鸽的人。

我详细解释了信鸽的作用。

大郎惊讶的问道:“娘,你咋知道的”。

我瞪了大郎一眼,说道:“依稀在娘家听府中家将讲过,你别打岔”。

“记住了,信鸽真能培养出来,首先向朝廷私底下报功,走观察使的加急信使,以军报的方式,防止泄密”我说道。

大郎问道:“既然是咱们家秘密找到的,为什么不自己用,反而要先禀报”。

我顿了一下拐杖,怒道:“你个傻儿子,只有我们自己家用,不是明摆着告诉官家我们要造反吗,只有朝廷先用了,咱们家立一大功,然后,你们的消息朝廷知道了,为娘不也就知道了,明白了吗,娘的目的是要尽早知道你们那里有什么事情,也好及时应对”大郎才张嘴,我喝到:“你给我闭嘴,先听我说完”。

“第二个事情,让你爹搜寻军中因伤残无法上战场的,可靠的老兵,如果有特殊技能的,都先养着,回头我会寻个借口,跟官家讨个旨意,给这些老兵在汴京城养老,这个需要一点时间,到时候我派人通知你们第三个事情,你爹在代州光练兵依靠朝廷的钱粮必然不够,正好代州乡兵也是你爹在管,让你爹把乡兵重视起来,让乡兵大量屯田”,我一边思索,一边回忆,因为代州靠近辽国,所以没有屯田,一首到十年之后才开始。”

本来乡兵就需要种田,但是都是种自家田地,农闲时训练,让你爹先想办法组织起来,以军事准备为由,开始扩大屯田规模,另外,给中书省或者枢密院上书,表示为了减轻朝廷负担,组织军屯,然后对乡兵轮番训练,至少别让这些乡兵看到辽国铁骑就腿软,记住叮嘱你爹,如果有乡兵武勇,可以找机会把他们抽调到一起训练,然后想办法寻找马匹,相信你爹一定有办法,先这么多,切记一定要让你爹明白大战随时爆发,能准备多少就准备多少,快去吧”我说完,不给大郎多问,让他下去准备,等到朝廷旨意下来就带上兄弟们赶紧找爹去。

小说《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