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拉着板车,载着老伴和孙子,大包小包的走了半个多小时回到了南锣鼓巷西合院,这一路上也让李子航开了眼,感受到这个时代独有的气息。
看着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
楼牌,钟楼,路边买卖的吆喝声,各种南北夹杂的方言。
时不时路过一队队身穿老式军装的军人。
板车,黄包车,驴车,马车,自行车,在宽敞的街道上来往行驶。
道路两侧商店林立,商业繁荣,做生意的人很多。
这一路让李子航感受到了饱经沧桑,历史厚重的西九城。
路边的行人,虽说大多数都穿着打有补丁的衣服。
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热情洋溢,满是希望的精气神。
从路边行人对话中李子航终于知道了现在是,1949年11月中旬。
这个平行时空的大中华刚成立一个半月。
南锣鼓巷40号西合院门口。
李子航被奶奶抱下板车,放在西合院大门旁,然后拿下行李,牵着李子航回家。
李子航家住的西合院,是建于清晚期的3进西合院。
据说是一位王爷的别院。
清灭亡后那位王爷的后人败光了家产,变卖了所有值钱的家产。
其中就包括这所宅子。
而李子航的老太爷也是清中期,一个3品大员的大管家。
这老太爷可不是一般的管家,而是与那位3品大员祝了融,割腕歃血为盟的家臣。
变成家臣后,哪怕在主家里是个养马的马夫,那也是半个主人。
不同于普通的下人,主家少爷夫人,也不会对家臣轻易打骂。
在古代家臣那是与主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
所以从李子航爷爷开始往上5代人都是那位大员主家的管家。
这座宅子也是李子航的爷爷,在当管家时候替主家买下来的资产。
1947年果党开始败退,而李子航爷爷的主家,因跟果党做生意怕以后被红党清算,于是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变卖家里的生意跟资产逃亡香江。
而这李子航爷爷不愿意离开故土,决定留在西九城。
就再处理主家的生意和不动产后,保留这座宅子的跨院后花园和马棚跟一进过院的门房。
后花园,马棚,门房刚好是一条首线,占地面积1200多个平方。
等主家走后李子航爷爷一家就搬到这里了。
西合院原下人住的2间马房里,后被重新装修一番后,就变成了现在李子航一家3口老少的住处。
老爷子放好板车后,穿过门房走廊的月亮门来到中院一墙之隔的住处。
看着小孙子好奇的打量着家中摆设就问道:“孙子呦,你乱瞟啥呢”?
李子航:“我没看啥,爷爷。
就是再医院待时间长了太闷了”李子航用稚嫩的童音回道。
看着满屋子走动言语清晰的孙子。
老爷子也彻底放心了。
老爷子:“孙子你伤刚好别再皮了,在家老实待会。
在两位爷孙家常唠嗑中,老太太拿着茶壶进屋给老爷子沏了壶茶。
随后开口问道:“爷,你说这新社会了,咱家是不是该重新把后花园跟家里修整一番。
要不然孩子在院子里玩瓦片呀,烂木头掉下来再伤到孙子”。
老爷子喝口茶后回到:“再等等,还不知道这上面当家的什么态度呢,还是小心点好。
不过到可以先把后院进后花园的月亮门给封了,再把前院进来的拱门给装上门,省的那群小子在自家院子里乱窜。
顺便再开个院子进后花园的门,这样咱家的屋子院子就连成一个整体了。”
老太太听完后说道:“要不要跟院子里的住户打个招呼?”
老爷子:“嗯!
不光院子里的住户,街道也得打招呼。
这刚新社会,还是低调点好。
不然你家爷我也不会推着板车送孙子去医院。
这一路可累坏爷们了。
还有啊,你把咱家地锲房锲全部找出来,我去街道重新登记。
对了!
老伴。
我打算把除了咱家住的和饭店的地锲房锲留下来,其余的我打算都捐给政府。”
老太太看着头发己经开始花白的老爷子,又看看还在玩着一个康熙年间留下来赏瓶的李一航说到“爷,你放心我懂!
为了孙子放弃一些身外之物是值得的。”
老爷子:“爷们也舍不得这些家业,孩子他娘,你也知道新政府的政策,农村斗地主,分地分房子,打土豪。
还搞个什么贫农,地主的身份定义。
我也怕政府把这一套弄进城里来。
捐些钱跟新政府留个好印象,保平安是值得的。
下午我就去街道把事给办了。”
而此时的李一航一边打量着屋里摆设,一边听着爷爷奶奶的对话心里是一阵翻涌。
原来自己家真是个有钱人家。
这样至少不用担心衣食住行了。
看着手中一个底款写着康熙年制的花瓶。
李子航也是感慨万千。
这东西在后世,那没个上千万你看也别想看一眼。
前世李子航在事业有成后,为了生意跟一些有钱人打交道,那也是奋苦学习一些古董文玩的知识,不说眼光有多厉害。
但一眼假和大开门的老物件还是能分辨出个新老的。
吃过晌午饭后,老爷子带着皮包去了街道办事处,办理房产登记。
而西合院里的小孩,得知李子航受伤回来后就纷纷跑来看望他来了。
看着自家屋里围成一圈的小孩,叽叽喳喳的关心自己,李子航心态崩了。
看着跟自己同岁扎着2个小啾啾辫子,一个叫何雨水小姑娘关心的问自己疼不疼。
再看看旁边的8岁阎解成。
心里顿时卧了个大槽!
这不是前世陪自己媳妇,看过的一部叫禽满西合院电视剧的里面的名字吗?
不死心的又问了一句雨水:“雨水,你哥傻柱干嘛去了?”
小雨水:“我哥哥在上学还没回来”。
听到小雨水的回答让自己彻底死心了。
李子航心想还好现在才49年,离剧情开始还有十多年。
就这样在一群小孩叽叽喳喳中度过一下午。
一群小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要问这群小孩为啥都喜欢往自家跑。
那还得问李子航奶奶,每次一群小孩找自己玩,都会时不时的抓把糖果,或者小零食给她们。
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都往自家院子里跑。
小说《年代融合四合院》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