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长篇小说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

长篇小说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

言蹊云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言蹊云浅”又一新作《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苏茉陆长征,小说简介:“那好像是新来的知青,怎么掉河里了?”“真没气了!可怜呦,还这么年轻……”军装男见女人已经没了气息,赶紧对她进行抢救。“哎呦,怎么还亲上了?”翠花婶惊叫。……她被救回来了。两天后她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书了,穿到了早前看过的一本古早大女主创业文里,还狗血的穿成了开局就嘎的女炮灰。书中女主是一个勤劳智慧,有胆识的新时代女性。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机遇,果断辞职下海,最终发家致富,成为首批富起来的人。富起来后,她还不忘回馈社会。在她艰苦创业的过程,还有她与高官丈夫先前因误会而离婚,一对有情人分道扬镳。最后在男二...

主角:苏茉陆长征   更新:2024-07-04 07: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陆长征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言蹊云浅”又一新作《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苏茉陆长征,小说简介:“那好像是新来的知青,怎么掉河里了?”“真没气了!可怜呦,还这么年轻……”军装男见女人已经没了气息,赶紧对她进行抢救。“哎呦,怎么还亲上了?”翠花婶惊叫。……她被救回来了。两天后她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书了,穿到了早前看过的一本古早大女主创业文里,还狗血的穿成了开局就嘎的女炮灰。书中女主是一个勤劳智慧,有胆识的新时代女性。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机遇,果断辞职下海,最终发家致富,成为首批富起来的人。富起来后,她还不忘回馈社会。在她艰苦创业的过程,还有她与高官丈夫先前因误会而离婚,一对有情人分道扬镳。最后在男二...

《长篇小说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精彩片段


午饭后,李月娥先先和陆小兰去了公社供销社,买了2斤蛋糕、2瓶大曲酒,见有苹果,又买了2斤。

60°的1斤装的大曲酒,有票要两块三毛九1瓶,2瓶花了四块七毛八;苹果四毛八一斤,2斤花了九毛六;蛋糕九毛六一斤,2斤用了一块九毛二。

【注:本文商品零售价均来自《湖南物价40年》中1971年长沙市国营商店的商品零售价。】

买东西就花了七块六毛六,让李月娥有些肉疼。要知道,陆小兰在公社供销社,一个月工资也只有24元,这相当于快花了她闺女三分之一的工资了。

想到待会儿还得装孙子,李月娥就脑壳疼。

等陆小兰请好假,母女两个一起去了公社的办公大楼,先去找了姑爷杨景明。

柳广英见杨景明带着李月娥和陆小兰过来,李月娥手里还提着东西,心里一个咯噔,但面上还是带着笑。

“哟,老嫂子,你咋来了?”

杨景明把她们带过来后,就赶紧溜了,反正当初他也就牵个线的作用,事情都是他岳母和柳主任谈的。

“是这样,柳主任,实在不好意思,相看的事,估计不能成了。”李月娥说的很不好意思。

“啊?为什么?是长征有什么其他要求不成?”柳广英大惊,虽然有预感,但顶多以为还有什么条件要谈的,没想到直接就不成了。

“是这样,长征回来那天,救了一位知青,结果两人看对了眼,处对象了。”李月娥道,“既然都有了对象,自然就不能相看了。”

“还有这事?”柳广英松了口气。

“这样,老嫂子,这事我来解决,那个知青叫什么名字?我约她谈谈。这救人可是做好事,怎么可以以此逼婚呢。亏她还是个知青,这思想觉悟就不行。”

“柳主任,您误会了,没有逼婚,是两个年轻人自个儿看对眼了。”

柳广英的脸当即沉了下来,“老嫂子,这你们可就不厚道了。我外甥女可是特意从文工团请了假回来的,我哥他们嫁妆都准备好了,你这忽然就说不相看了,让他们怎么弄?这不是悔婚嘛。”

眼看快到手的上好金龟婿,就这么没了,柳广英气急。

“哎呦,柳主任,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当初可是说好了,先相看。我当时就跟你说清楚了,能不能成,要看长征的意思,我做不了主。这都还没相看呢,怎么就成悔婚了?这帽子可不能乱扣。”

李月娥当即反驳。这要是悔婚,可就是作风问题了,别说老三是军官了,就是个普通士兵,也不能被扣上。

“而且,这还没相看呢,成不成都另说。你哥他们怎么就准备上嫁妆了?莫不是姑娘有什么隐疾,着急着嫁?”李月娥也不是好惹的。

柳广英:……

可不就是急着嫁么。

她那大侄女柳萍今年都22了,二侄女柳梅今年也20了,但因为柳萍没结婚,柳梅对象都谈了两年了,也一直拖着没结婚。

今年男方那边说了,最多再等一年,否则就分开,别拖累他们儿子。

柳梅的对象,可是县机械厂厂长的儿子,这么好的亲家,怎么能没了。加上柳梅又呼天抢地的,她大哥也是愁白了头发。

偏生柳萍自考上文工团后,就眼高于顶,家里介绍的对象一个都看不上,自己在文工团也没找对象,硬是到了22岁还形单影只。

柳大哥只得对大女儿下最后通牒,让她今年务必结婚,否则就断绝父女关系。

柳萍这才松口,说是在部队看上了一个军官。柳大哥一问,发现对方不仅是副营级的军官,还是同一个县红旗公社的。

柳大哥大喜,这不就是天作之合嘛!对方没有什么表示也不要紧,都这个年代了,女方也可以主动一点的。正好妹妹柳广英就在红旗公社工作,柳大哥便托她牵起了线。

柳广英心疼大哥,这才舔着脸到男方家去,本来想直接把亲事说成的。但男方家没同意,只答应了先相看。

柳广英本想着柳萍不管是外貌还是工作,都很不错,应该是十拿九稳的,想不到还是出了变故。

“老嫂子,看你这话说的,孩子能有什么隐疾。不过是因为在部队工作忙,平时没什么时间,我哥嫂着急,这才早早准备了嫁妆。你儿子也是部队的,知道他们工作有多忙的。”柳广英也不敢给脸色了。

这清溪县可不大,若再传出柳萍有隐疾和恨嫁的流言,那以后柳萍可别想在清溪县找到条件好的对象了。

“他们是工作忙,我家长征也是,这不也是拖到现在。他大哥在他这个年纪,孩子都俩了,我也是愁白了头。”李月娥表示认同。

只要对方不揪着,李月娥还是愿意放低姿态的,毕竟能和气的把事情解决,谁愿意撕破脸呢。

“是啊,儿女都是债。我大哥,为了家里两个姑娘,也是操碎了心。”柳广英深有感慨。

“哎,我们也是很不好意思。这不,我家那口子,让我买了两瓶酒,托你带去给柳老哥赔个不是。”

“主要是缘分这东西吧,我们也控制不了。俩孩子看对眼了,我们也没办法。主席都说了,要婚姻自主,我们做父母的总不好还包办婚姻,您说是不是?”

柳广英一噎,她能说不是吗?她要是说不是,岂不是说她思想觉悟还不如一个种地的农妇?

“当然,现在都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了。既然孩子都有对象了,那这相看便不作数了。”柳广英强颜欢笑,她哥怕是又有得愁了。

“那就辛苦柳主任转告了,实在是不好意思。”李月娥拉着陆小兰起身准备离开。

“哎,老嫂子,东西你带走,我们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柳广英忙叫住她们。

“哎呦,柳主任你误会了,我自是知道你们的纪律的,我男人也是大队支书。这东西是给柳老哥的,毕竟这事是我们这边的不是,还得麻烦柳主任你转交给他。”说完,李月娥扯着陆小兰便走了。

反正东西她都买了两份,随便他们怎么分。

等走出了公社,陆小兰还是有点晕乎。

“事情就这么容易解决了?”陆小兰问她老娘。

“那不然呢?”李月娥一脸无语。

老三可是副营级,跟公社书记同一个级别,柳广英一个妇联主任,还能拿老三怎样?

再加上,相看本就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现在有一方不愿意相看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只是厚道,这才提着礼上门道歉。要是不讲究的人家,不过是让中间人说一声的事。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苏茉还不知道,自己被贴上了心机女的标签。不过就算知道,她也不在乎,她本就不想和知青点的人有太多的牵扯,大家点头之交就行。

若关系太好了,她搬出去后,她们还时常来找她,那她要做什么事,就没那么方便了。

苏茉拨开麦秆,把鸡蛋拿出来数一数,竟有23个,估计换了好几家才换到的。

苏茉心中有些温暖。

把鸡蛋放好,重新盖上麦秆,苏茉把草篮子放到小皮箱边。

这个东西大家都看见了,就不能收进空间了。

弄好后,苏茉便跟着上工的知青们一起到大队部,找大队长请假。一路上,气氛都有些怪异,其他知青们看苏茉的眼神,都带着些打量。

苏茉并不在意,只和马小娟一直往前走着。

到了大队部,苏茉直接去了队部办公室找大队长。

大队长陆保国正在纸上写写画画,听见敲门声抬头一看,见是苏茉,不禁有些意外。

“苏知青,身体好些了没?找我有什么事吗?”

“多谢大队长关心,身体已经好些了。我来是想请一天假,去趟县城。”

陆保国是李翠花男人陆保家的亲哥,昨晚,他就已经从那碎嘴的弟媳那里,听过陆长征和苏茉的事。

虽然公社领导说了,这种救人有了肌肤接触就要逼婚的事,是陋习,要禁止。但若是他们双方自愿的话,那他就管不着了。

“是和长征一起去?”陆保国多问了一句。

苏茉一愣,但还是点点头。

“那行,去吧。”陆保国大手一挥,便批了。

虽然秋收时间,是不让请假的。但秋收也快完了,这苏知青也干不了多少活。更何况,人都要结婚了,还能不让人进城买点东西?大队也要人性化不是。

苏茉本来打好了一堆腹稿,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请到了,一时有些恍惚。连怎么走出队部办公室都不知道,还是马小娟叫她才回过神来。

“怎么样?请到了没?”马小娟小声问,秋收请假可是招人恨的,可不能让村民们听到。

苏茉点头。

“大队长没有批评你?”

苏茉摇头。

马小娟不高兴的撅起嘴,“那为什么我去请就被撅了一顿?还是要去卫生院照顾你这么正当的理由,都不批,我看大队长就是对我有意见。真是倒霉,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

马小娟开始思量着,要不要秋收结束后,给大队长送点东西。

家里可说了,她起码得在乡下待个两三年,才好把她弄回去。如果大队长一直针对她的话,那她日子可就难过了。

不管是原主,还是她,对这个大队都没多少了解,所以苏茉也不好说什么。

“那你去了县城,记得帮我买鸡蛋糕啊。我真是馋坏了,好像每天都吃不饱一样。搪瓷盆拿得动就买,拿不动就算了。有糖,也帮我买一斤。”

虽然她不怎么爱吃糖,但队里那个叫林霞的老知青,时常偷偷吃糖,被她撞见过几次,把她也给整馋了。她也得买一斤放着,想吃的时候吃。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贪轻便,从家里多带些东西下来的,搞得现在日子过得惨兮兮。

“行了,你快去吧,悄摸的,别被人发现。记住,先买吃的,搪瓷盆我到时候再买也行。”马小娟不放心的交代。

苏茉被马小娟这馋样给整笑了,也轻声道:“行,一定记得先给你买吃的。”

苏茉离开后不久,陆清安也到了大队部。

陆保国看见陆清安,笑道:“支书,家里这是准备办喜事了?”

陆清安心里嘀咕,陆保国这老货消息还真是灵通,他们家这亲还没提,也都还没开始往外说呢,就都知道了。

嘴上倒是不显,“这得看长征的意思,我们做爹娘的,配合就是。”

陆保国心中暗笑,这老狐狸,还搁这儿跟他装呢,这准儿媳都准备进城办嫁妆了。

不过口中却还道:“是是是,现在国家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我们做长辈的,听年轻人的就是。”

******

苏茉回到知青点后,从空间把原主带来的票,全国通用的都点出来,钱也数了二百出来,一起放到原主带来斜挎包里。

原主这个挎包是米色的,有点像后世的复古款,在到处都是“为人民服务”绿挎包的年代,原主这个挎包还真是挺特别的。

苏茉回忆原主一家的穿着,都挺精致的,确实与这个年代艰苦朴素的作风有些不一致。

虽然他们都是花的自家清清白白的钱,但别人都苦哈哈,就你衣着考究,别人能不嫉妒?而且在某些有心人眼中,苏家这个红色资本家可是个大肥肉,一旦有机会,还不死命搞你。

一家子,输就输在过于高调,错估了人心。

苏茉也没等多久,陆长征就到了,听到他在门外叫她,便赶紧拴好门出去了。

陆长征见到苏茉,神情郑重的敬了个礼,“苏同志,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批准。”

苏茉被陆长征严肃的表情唬了一跳,道:“是出什么事了吗?”

“我爷听说我处了对象,想见你一面,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苏茉一直有个直觉,陆长征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和她尽快结婚的打算,正好她也想明白了,正等着他出招呢。

见他这么说,便点头同意了。

陆长征又郑重的对苏茉敬了个礼,然后踩自行车带着苏茉往家去。

知青点离陆家还是有点距离的,知青点在村头,陆家在村尾。

苏茉坐在自行车上,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村子。如无意外,她未来将会在这里生活好几年。

这个有着一百五十多户人家的村子,面积还挺大,至少以陆长征的车速,从知青点出来已经好几分钟了,也没到陆家。又过了几分钟,陆长征把车子骑进一个院子里停下。

“到了,苏同志。”陆长征道。

苏茉从车上下来,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屋子,虽然早听说了支书家条件挺好,但真正看到,还是有些惊讶。

眼前是三列挺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正中一列五间,左右两列各三间,有点类似四合院的格式。院子打扫的很干净,门口的菜地也种满了菜,主人家一看就挺勤快的。

陆长征一边带着苏茉往堂屋走,一边介绍:“左边这三间是我大哥一家住,右边这三间是我二哥一家,当中这一列,是我爹娘和我爷在住。”

“我…我们的,不在这,离这里走路大概五分钟,我待会儿带你去看。”

苏茉被陆长征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脸颊染上一抹浅粉,不知该如何回答。

恰好这时,有两个小男孩打闹着从堂屋跑了出来,看到陆长征后吓了一跳,立刻站定齐齐叫道:“三叔。”

陆长征点头,问:“你们太爷呢?”

个子高点的那个道:“太爷回房间躺着了。”一边说,还一边好奇的偷偷看苏茉。

陆长征见两个小子一直偷看苏茉,便道:“这是你们未来三婶。”

两个孩子倒是上道,齐齐喊道:“三婶好。”

苏茉笑了笑,伸手从挎包里掏出六粒麦芽糖,一人给了三粒,“你们好,请你们吃糖。”

这麦芽糖还是她昨天整理空间的时候找出来的,还剩十几粒,都是透明的包装纸,上面没有印字,拿出来也不怕穿帮。

刚才来的路上,想到陆长征的哥哥们都结婚了,家里肯定会有孩子,这才偷偷从空间中拿出来放到挎包里。

“谢谢三婶。”两个孩子叫的更大声了。

看着从未见过的糖果,个子矮点的那个问:“三婶,这是奶糖吗?”

他只吃过一次三叔寄回的奶糖,那滋味,他至今都忘不了。

“这不是奶糖,这是麦芽糖。”

“什么是麦芽糖?”

“这…就是用麦芽做的糖。”苏茉不知该如何跟两个小孩子解释。

两个小孩还想再问,就被陆长征打发了:“你们快玩去吧。”

显然两个孩子都很怕陆长征,见陆长征发话,拿着糖一溜烟就跑远了。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年轻的小伙子和壮劳力们,则休息几天,等交完公粮后,就又要去挖水渠了。

缝被套并不难,苏茉跟陈兰请教了后,半天时间就把被套给缝好了。

看着剩下三个还是棉胎的被褥,苏茉也算是体会了一把这个年代的辛苦。

怪不得都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布票实在太不够用了。

剩下一张被子的被套,只能等以后有了布票再扯布做了。

苏茉把被褥都叠好,有被套的那床放在最上面,这时,才发现,似乎还少了两个枕头。

苏茉只得赶紧又到公社集体作坊去,找齐主任问有没有枕芯卖。

正好齐主任这两天叫棉花铺的师傅们打了套样板出来,其中就有两个枕芯,于是就便宜了苏茉。

两个枕芯,连棉花加手工,一共收了苏茉1.5元。

买好枕芯,苏茉又想着到供销社买一套现成的枕头套,她记得小说上写,这个年代的枕头套都是绣花的,还挺精致。

因为有生产大队已经结束秋收,今天供销社人特别多,陆小兰忙的脚不沾地,水都没空喝几口。

忙碌中,陆小兰余光好像瞄见自家三嫂的身影,定睛一瞧,还真是。赶紧大声喊道:“三嫂,你到我这来。”

苏茉差点被一群大婶给挤死,听见陆小兰喊她,便赶紧挤过去。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人这么多?”苏茉心有余悸。

“有大队秋收结束了,社员们来赶集呢。三嫂,你要买什么东西?”

“我要买枕头套。”苏茉赶紧道,她插队已经有大婶不满了。

陆小兰眼眸一闪,她正准备送一对枕套和枕巾给三哥三嫂呢,便道:“枕套卖完了,三嫂。”

苏茉:……

“那我扯布自己做吧,给我来三尺白棉布。”苏茉算了,三尺应该够做两个枕头套了。

这个时候的枕头,可不是后世那样48*74的规格,而是50*30的规格,三尺布是够做两个枕套的,还能有些富余弄些花边。

陆小兰立马去给苏茉扯了三尺白棉布,苏茉给了钱票后,见陆小兰忙,也没多打扰,拿着东西就赶回去做枕头套了。

苏茉忙,陆长征这几天也是早出晚归的,几乎不见人影。陆家同样忙的不行,李月娥也是直接请假在家,做各种准备。

陆清安在29号大队晨会上,说了10月1号陆长征娶媳妇请全大队社员吃席的事。当然,是每户来一两个代表,不可能全家都请的。

30号那天,陆家几乎是全家出动,大人小孩都在帮忙这干活,李月娥还找了不少亲友们帮忙。

割菜的割菜,平地的平地,借桌椅的借桌椅,借碗筷的借碗筷。

陆清安预估了一下,应该至少要准备25桌席面。

这么多席面,桌椅、凳子、碗筷肯定是要找大队上其他人家借的,摆桌的地方也要准备好。

于是,陆家的院子和菜地,陆长征他们小家的菜地,都被利用了起来。

30号下午,陆长征不知从哪借了一辆军卡,拉着半卡车的东西,就回来了。

等上面的东西搬下来,过来帮忙的亲友们都惊呆了。

永久牌自行车、海市牌缝纫机、一张挺时髦的梳妆台,半扇猪肉,两只杀好的全羊,十只鸡,五只挺大的鹅,还有两大袋白面,一大坛白酒……

亲友们口水已经开始往下流了,希望明天赶紧到。

10月1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苏茉一早就起来洗漱,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装好,待会儿接亲,搬嫁妆的人,会一起搬到新家去了。


同一时间,陆家一大家子,也正准备吃晚饭。

主食是二合面馒头,玉米面掺着白面,因为陆长征回来,所以白面掺得比较多。

桌上还有一大盆蛋花汤,一盆茄子烩豆角,里面放了一些猪油渣,一盆萝卜焖鱼。鱼是今天早上,陆长征从河里网回来的。

李月娥把馒头给大家分好,大人两个,小孩子一个,陆长征难得回来,多给了一个。

她家生活虽然在队里算好的,但也不敢敞开肚皮吃,得计划着来。

那三年的饥荒她可是怕了,家里每年她都得攒点粮食,这样若再遇上自然灾害,不至于一家都吃草皮树根。

陆家人口众多,陆长征爷孙4人,陆长征大哥陆行军一家5口,陆长征二哥陆卫国一家4口,一共13口人,围着一个大圆桌,正呼啦啦干饭。

陆家的房子,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青砖大瓦房。正面一排五间房,东西两边各三间,中间围着的空地也铺了青砖,用来晾晒东西。靠近厨房的那边,还打了一口水井。

门前还有一大片种菜的自留地,菜地边用土胚搭了一个厕所。

正面的五间房,正中那间是堂屋,平时待客吃饭的地方,左边两间,一间陆清安李月娥夫妻住,一间陆爷爷陆伯鸣住,右边两间,一间之前陆小兰住,一间是厨房。

左边的三间房,给大儿子一家五口;右边的三间房,给二儿子一家四口。

陆家的房子,也是前两年新建的。

本来还要再建三间的,但面积不够。建的时候征得了陆长征的同意,他的那三间,到时候再给他在别的地方另建。

当时陆长征团长家婆媳矛盾闹得正凶,他们多少有些听闻,有可以分出去住的机会,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于是,今年才给陆长征在陆家不远处,也建了三间砖瓦房。在建的时候,陆长征又额外再寄了钱回来,建的自然就比这边气派。

那边屋子的地面,都铺了水泥地,还用石灰混了水泥和细沙,刷了白墙。整个屋子看着干净亮堂,还不掉灰。屋顶也用木板做了吊顶,真是夏天隔热,冬天保暖,算是村里头一份。

在右边一侧,还用土坯建了一个大间,隔成一大一小两间房,大的用来放柴和杂物,小的做成了厕所。厕所还是旱厕,不脏。

院子里还给打了一口水井。

当时村里人就劝陆清安,陆长征又不经常回来,以后娶了媳妇估计也是带去随军,没必要再打一口水井,费钱又费力。

但陆清安有不同的想法。老三好歹是个军官,以后要探亲回家,还要去别家挑水,多不合适。

吃完饭,孩子们都玩去了,陆大嫂和陆二嫂也收了碗筷去洗,洗完,还得去洗衣服。

“我听你娘说,你跟苏知青在处对象。”陆清安问陆长征。

“是。”

“想清楚了?”陆清安又问。

他都能猜到苏茉应该是家里出事,下来避难来的,他不相信他这个儿子猜不出来。

但怕儿子真不知道,还是又说了一句:“苏知青来的时候,带了两个皮箱。”

这年头,能用得起皮箱的,不会是普通人家。不是普通人家还来下乡的,多半是出事了。

“想清楚了。”陆长征应得坚定。

他现在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拼搏来的,实打实的功绩,谁也没办法抹去。而且,他也不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国家要发展,大领导们肯定不会让情况乱下去的。

“行,你想清楚了就行。”陆清安抽了口旱烟,“那你什么打算?”

他爹的身体,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不用顾忌我,按你自己的计划来。看到你有对象,我也就安心了。”陆伯鸣道。

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哪怕已经年迈,又病痛缠身,依旧尽量坐得笔挺。

陆长征是他最喜欢,也是最看好的孙子。只是以前看他一心扑在事业上,怕他孤老终生,他才说了一嘴,想在走前看到他成家。

老三的性子他了解,若不是真喜欢那苏知青,不会因为救个人就跟人处对象。

“还是计划在归队前,把婚结了。”陆长征道。

他这次归队,再回来就得明年了。他一直不在,就他对象这长相,万一被人截胡了咋办。他必须在离开之前,把名分给坐实了。

“那可就得准备起来了。”陆清安道,“你是什么意思?是只找亲近的几个过来吃顿饭,还是整个大队都请?”

陆家村大队,算是大的大队了,全村一百五多户,人口有一千多人呢。就算一户来一人,那估计也有二十桌左右了。

“整个大队吧。”陆长征道。

他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不得已才娶了她,该有的体面,一定要给她的。

陆行军和陆卫国本来只是听着,听老三说要请整个大队,不由皱了皱眉。

这么多人,那可得费不少粮食。

“席面的东西我会想办法,爹娘你们只要找人帮忙就成。”陆长征道。

“那哪成。你两个哥哥结婚,家里也是摆了十桌席面的,怎么能什么都让你准备。”李月娥立刻反对。

这些年,老大和老二家,占了老三多少便宜。

“这样,你只管负责肉就行,粮食和青菜,家里给你准备。”李月娥道,“老大、老二,你们没意见吧?”

“没没!”

陆行军和陆卫国连连摆手,没看老娘那吃人的眼神,哪里敢有意见。

“那就这么定了。”李月娥直接拍板。

“至于聘礼,你大哥和你二哥结婚时,彩礼给的是50元。但那个时候是困难时期,50元彩礼在乡下也是顶天的了。”

“这些年,你也往家里寄了不少钱,这房子,大部分都靠你寄回的钱才建起来的。所以,我跟你爹商量了,彩礼家里给你出200元。”

“老大,老二,你们没意见吧?”

陆行军、陆卫国头摇成拨浪鼓。开玩笑,房子都是靠老三寄回的钱建的,哪敢有意见。当初建这个房子,可是花了快一千块了。

“还有,这几年,家里陆续给你大哥、二哥各买了一辆自行车,你结婚时,家里也会给你买一辆。”

“家里能给你准备的,就只有这些。其他还需要什么,就靠你自己了。”李月娥道。

实际上,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的票,她都给小儿子准备齐了。

她可是打听过了,这可是现在城里结婚最时兴的三大件,没点实力的家庭,都是备不齐的。

当时想着相的是文工团的女兵,怎么也不能小气。如今换了人,她心里有气,多的也不想拿出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