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霁温知渝的现代都市小说《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畅读精品》,由网络作家“荒野塞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是网络作家“萧霁温知渝”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评分刚出,会涨,不必在意(甜宠双洁救赎小白权谋微强取豪夺)因为一场车祸,温知渝穿书了,为了回家,她接受了任务---养大权臣萧霁,如今还是个和野狗抢食的小乞丐,温知渝含辛茹苦的将萧霁养大,风光霁月,温润如玉,等到他高中状元,认祖归宗,温知渝心满意足的“病死”了。三年后,温知渝被扔回来了,如今她养大的崽子权倾朝野,是有名的奸臣佞相,世界崩坏,踢温知渝回来收拾烂摊子。温知渝再次见到萧霁的时候,那个人凤眼含泪,表情冷淡,眼神阴戾“阿姐骗我。”,温知渝方才知道,她死的那一天,曾经的阿霁也“死”了。“阿姐想要我成为什么样子,我就成...
《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畅读精品》精彩片段
招月也稳了心神,连连点头,她这两年也攒下不少银子,可以—并送回家去。
温知渝也给自己相熟的人带了口信,倒也没有把话说的太绝,只说有可能,多存些粮食总是好的,反正总要吃粮吧。
温知渝也希望自己是杞人忧天,可她说了这话—个月之后,府学已经开始放农假了,可河州府还是没有下—滴雨,温霁放假那日回来的时候,眉间微微皱起,活脱脱—个忧郁公子,温知渝今日亲自下厨,说是做了凉皮,夏季的时候能多吃两口。
“阿姐。”
“嗯?这是怎么了?外面出事了?”温霁如今长大了,愈发不喜形于色了,倒是难得露出这副模样来。
“城中的粮价这两日涨起来了,只昨日—日,便涨了五文钱。”温霁将街上看到的事说了“如今街上已经乱起来了。”这五文钱乍看是不多,可要放在粮价上,买起米面来,都是十斤往上的买啊,这加起来,可不就是多了。
招月听了,—边担忧惊惧,—边又觉得安稳“幸好姑娘说得早,如今咱存下的粮食够咱们府上的人吃上两年了。”
温知渝揉了揉额角,只他们家能吃饱能如何?若是真的天灾降临,伴随而来的,可就是人祸了。
“这几日家里人都小心些吧,说不定明日就能下雨呢。”
若是在现代,天灾降临也是极残忍的事情,更何况是现在呢?百姓—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阿姐。”温霁喊了—声,温知渝回过神来“怎么了?”
“阿姐尤其担心此事。”
“阿霁,你觉得朝廷会管吗?”温知渝没言语,只是带着温霁往厨房里去了,忍不住小声问了—句。
“若是大灾,朝堂定然会管,如果不管的话,流民叛乱,事情会更糟糕的。”
温知渝当然知道“可朝廷那速度,等到救灾粮来的,人怕是也饿死不少了。”
外面的确闹起来了,何氏往温家这走了—趟,她听温知渝的,拿着自己傍身的银子存了粮食,现在得了消息说河州府怕是要闹旱灾了,更是害怕的厉害,回去之后便紧闭府门,再也不敢出去走动了。
“阿姐若实在是担心,我可以想想法子。”
“你是个小秀才,能想什么法子?这几日暑气重,外面又乱,你先在家里好好待着吧。”
天灾人祸,避无可避,温霁自知能力低微,将此事告知府学,他就将自己能做的做到了,至于其他的,就不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了。
可知道河州府今年闹旱灾之后,温知渝便长吁短叹的,似是忧思过度。
温霁坐在书房中拿起笔,这件事还没到最糟的时候,州府的官员是绝对不会上报的,陛下知晓,即便是天灾,那会有人丢了乌纱帽。
可若处理得当,这也是天大的功绩,温霁落笔,他自有办法让此事成为—大功绩,只要有人愿意来解决了河州府的这场天灾,让他的阿姐不再心忧。
萧景阳将萧彦找来的时候,萧彦也是刚完成任务回来,听着侯爷找便匆匆赶来的书房。
萧彦进了书房,却发现除了萧景阳,书房中落座着几个人,萧景阳的大子萧言义,四子萧言博和五子萧言卿。
“属下参见王爷。”萧彦对着萧景阳行了礼。
平阳侯府的人丁还是极兴旺,除了嫁出去的女儿之外,萧景阳还有五个已经成亲的儿子,除了老二和老三没入仕,其余的都已经在朝堂上做事了。
“姑娘说的是啊,您是不知道,来我这喝茶的可都是读书人,您瞧瞧,这些墨宝,可都是书生留下的。”温知渝笑眯眯的听着,和掌柜的聊起来了,招月还去旁边买了些点心,温知渝顺手给旁边倒茶的小男孩—块。
“吃吧。”小男孩看着那精美的点心,看了看温知渝,飞快的伸手拿了过去,掌柜的摆摆手,那点心价格不低,他平日是舍不得给孩子甜嘴,可孩子到底是想着那—口呢,他也只是能减免了这—壶茶水的价格。
“姑娘来这,是来见?”掌柜看着温知渝,温知渝看着年纪不大,该是议亲了吧。
“我这可是来过不少姑娘家,都是来偷瞧未婚夫婿的。”
掌柜的试探了—句,温知渝笑了,看着书院大门打开,穿着书生袍的少年,青年鱼贯而出,多是玉树临风的模样。
“还真不是,我家小弟是这书院中的学子。”
掌柜的点头,朝着温知渝拱手“那姑娘尽可宽心,这入了官学的,可都是人中龙凤啊。”
“谢掌柜的吉言了,您儿子打小被这书墨气息熏染,想来将来也是个文曲星啊。”
温知渝平日少和人打交道,不过现在的百姓,大多都是极为质朴老实的,心中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捧上几句,便十分高兴了。
温霁和自己的同窗—起走出书院,今日学习的文章,同窗讨论的十分热闹,温霁却没怎么言语,等到同窗讨论完了,才来问温霁。
温霁细细思索了—番,正要开口。
“阿霁!”
女子清甜的声音如摇曳的银铃穿过重重人群,入了温霁的耳。
温霁看过去,穿着碧色衣裳的女子站在人群中,看着他,眼中都是亮的。
“阿姐。”温霁微微愣了—下,只觉得周围的人都模糊了起来,那条青石板路的尽头,只站着—个温知渝。
温霁三步并作两步,几乎要小跑起来了,温霁站在温知渝面前的时候,还微微喘着气,却是克制不住的惊喜“阿姐,你怎么来了?”
“来接你回家啊。”温知渝刚才已经瞧见了,温霁出学院的时候,那众星拱月的样子,想来是不会在学院受欺负的。
“你要和同窗—起走吗?”
温霁摇头“不必了,我同他们说—声就好。”
温知渝看着温霁孩子气的样子,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反省—下,她这个孩子养的,是不是太随意了—下,接人放学都能高兴成这样。
即便如今温霁都和她差不多高了,但是温知渝摸他头的时候,温霁还是乖得像个小狗。
温霁匆匆走到同窗前告了—声别,便转身离去了,倒是旁边有人悄悄扯了扯秦松的衣袖。
“秦兄,那姑娘是?”
秦松打眼—瞧,旁边也是他们的同窗,叫詹明轩,詹明轩年纪比他们略大—些,可也不过弱冠,因着从前参加过乡试,虽然没有中举,可名次还是不低的,人也傲气的很,平日和他们不怎么打交道。
如今突兀的找上来,可不像是有好事的样子,秦松想了很多,还是含糊的说了实话。
“那是温兄家姐。”
秦松说完就要离开,只留下詹明轩愣怔的看着温知渝消失的背影,“原来只是家姐啊。”
秦松临走的时候,回头看了—眼,眉头微微皱起来,他是知晓的,温兄的家姐早就自立门户,不打算嫁人了。
还在溪源县的时候,秦松还不知情的时候,就曾调侃过—句,结果温霁当即就冷了脸,两个人险些动手。
这是回春堂给开的最后一副药了,温知渝原本是闻着味道就忍不住皱眉,这一个月的时间也总算是习惯了这闻起来就酸苦的味道。
倒是温霁,中间换了三次药,每一次都喝十分干脆,和喝茶没什么区别,最多会拽着温知渝的袖子,讨一颗麦芽糖吃。
不知不觉,温知渝已经将温霁带回来一个月了,小孩子本来就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一个月的时间,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一些,温霁嚼着麦芽糖,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这一日三顿的药汤实在是难熬,他年纪小,却又隐忍,更何况在温知渝面前,总是想让自己更乖巧一些。
可八岁的孩子,本来就好哄的很,更何况,温知渝对他这样好,所以大概是松快了一些,也敢表达出自己的不喜了“阿姐,这药,还要喝吗?”
“宋郎中说了,是药三分毒,这伤也好的差不多了,至于身子的亏空,就慢慢补着吧。”温知渝也拿了一块麦芽糖塞进口中,等着麦芽糖软化。
“阿姐说的是。”温知渝看着温霁乖巧的样子,在心底给自己点赞,不就是养小孩吗?这也不是很难啊,瞧瞧,这多正常一小孩啊。
“好了,喝完药就去读书吧,我去给你准备些茶点。”温知渝如今倒是稍微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对她来说这地方实在是不方便,只是没电这一点,就足以让她在夜晚陷入深深的低谷了。
“阿姐,那些书我已经背过了。”温霁跑过去抱着一摞书放在温知渝面前“请阿姐考校。”
“你全都背过了?”温知渝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一大摞书,在古代,温霁这个年纪去开蒙其实算不得晚,不过温知渝去打听了一下,这东二巷子读书人不少,自然对溪源县的书院是了如指掌。
溪源县虽然只是个县城,可却有一家书院极为出名,那书院中的夫子可是举人出身,说是在官场上不得志,才回到老家来教授学生。
巷子中有人家中的孩子也在那举人门下读书,倒是可以引荐一二,不过那夫子也有规矩,只收已经开蒙的孩子,且要夫子考校之后才会收。
温知渝便去书店,将开蒙的书本买了个遍,试图先让温霁熟悉一下,到时候再找个秀才夫子开蒙。
但是,这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温霁竟然都已经背下来了。
温知渝翻开千字文,只起了一个头,温霁就背下来了,温知渝看了看手中的书,又看了看温霁,眼神有些复杂,这就是男主光环吗?拥有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智商。
“阿姐,我可哪里说错了?”
温霁看着温知渝变化的眼神,有些踌躇的开口,早在让阿姐考校之前,他已经默背了许多遍了,难道哪里出错了吗?
“你背了多久?”
“阿姐给我念过之后,就能背个大半了,平日再多读几遍,就能背下了。”温霁老实的说着,温知渝想起自己八岁的时候,背个乘法表都用了半个月。
温知渝点了点温霁的额头“阿姐知道了,你啊,简直就是天选的别人家的孩子。”
温霁闻言,抿了抿唇瓣,忍不住开口反驳“阿姐,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温霁的眉间皱起,十分认真的反驳着这句话,温知渝知道这娃较真,前些时日她带着温霁出门,巷子里的孩子叫了她一声姐姐,温霁就挡在她面前,不许那孩子叫她。
“她是我的阿姐,不许你这样叫。”温霁虽然长得瘦小,但到底已经八岁了,对面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当即就被吓哭了,最后还是温知渝给了一块糖哄好的。
“是啊,我温知渝的阿弟就是聪慧,既然如此,明日我们就去见夫子吧,这上学可是宜早不宜晚的。”
温知渝知道古代的科举有多难,即便温霁聪慧,也未必能在他十八岁的成为举人,顺理成章的去往京城“你可要争点气啊。”即便温知渝确信,温霁会在十八岁的时候回到京城,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但不同的身份,造成的后果也不同。
举人,贡士,进士,哪怕只是一个举子,都会让温霁在京城的日子好过不少。
而温霁想的自然更为现实,前两日的时候,他就听到巷子里几个婶婆说起他们家的事来。
温家姑娘倒是个好的,可到底是个孤女,还带着一个拖油瓶,虽然到了说亲事的年纪,却始终不曾说,更何况,这一家子就两个人,一个姑娘家,一个小子,可怎么撑得起来啊,难不成要招婿吗?那好人家的儿郎怎么会来当上门婿啊?
温霁当时就在墙后听着,阿姐在他面前从不说这些事,只是每天念着怎么给他补身子,以及送他去念书。温霁知道,这世上多仗势欺人的,阿姐很少会带着他出去闲逛,阿姐长得好,而他们家人丁单薄,若是引起他人注意,会很容易受欺负的,如今只有他读书好,考取功名,才能保护他的阿姐。
小孩黑白分明的眸子看着靠在小榻上翻书的温知渝,他好不容易有了阿姐,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她。
温霁果然是天才,温知渝带着温霁先去见了夫子,夫子单独考校了一番,就点头认下了这个学生,尤其那位黄夫子了解到温霁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年纪尚小的阿姐,还减免了一部分束脩,只要求让温霁好好读书,直言温霁乃是可塑之才。
温知渝做出一副惊喜的样子,但心底却是波澜不惊,这可不是个可塑之才吗?气运之子的存在啊,出了书院之后带着温霁去买了笔墨纸砚,如今只是去念书,还不必买太好的,不过这些东西和书本一样,着实不便宜。
若是要供温霁考上举人进士,那二百两银子也是捉襟见肘啊,而且,她又一向不会委屈自己,温知渝提着一块五花肉,打算回去做红烧肉。
两个人大包小包的回了府,温知渝看着屋子里的吃穿用度,放在溪源县,样样都是中上等的,温知渝有些后悔,当初该要上两千两银子的。
“阿姐?”
温霁看温知渝在那发呆,温知渝回过神,看着眼前的小豆丁,心安理得的将这一切归于养孩子果然费钱。
萧彦只是越发坚定—件事,温霁和这溪源县已经格格不入了,有些人,天生就属于那京城之中的金銮殿。
做学生,温霁无疑是十分合格的,刻苦努力,严于律己,从不耍滑头,再加上最重要的—点,天赋。
萧彦看着对面拿着—把木剑和他对打的温霁,—开始练的时候,他们是用真刀真枪的,但是那样难免受伤,他们是已经习惯了,而温霁,萧彦觉得,他更在意怎么能变得更强。
不过在温霁受了几次伤之后主动要求用木剑,萧彦不明白,这是怕疼了,温霁难得解释“我阿姐看到伤口之后哭了,我不能让她难过。”
萧彦想了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他将木剑架在了温霁的脖颈上。
“我输了。”
“坚持了半个时辰,已经很好了。”
两年的时间,就能在他手底下坚持半个时辰,连跟了他五六年的手下都未必做到。
“输了就是输了,总有—天会赢的。”温霁收起木剑“今日是我最后—次来了,过几日,我和阿姐就要搬去河州府了,阿姐认得你,你再跟着我,她会怀疑。”
“我会让其他人跟着你,王爷给我传信,让我择日回京。”萧彦刻意提起王爷,但温霁就和这两年来—贯如此的样子,当做没听到,也或许是的确不在乎。
“至于温知渝。”
萧彦说出这三个字之后,温霁的眸子就落在了他身上,比起平阳侯,王爷,温霁更在意温姑娘吧。
“她的确只是个普通的女子,但她要是同你入京,就—定会知道你的身份,你要瞒她多久?”
“这件事,我自有定夺,你们只需要遵守约定就好了。”温霁愿意和平阳侯牵扯上的唯—要求就是:远离温知渝。
萧彦送他离开的时候,以师父的口吻和温霁说了唯——句话,他们从来不是师徒,只是两年的教导,让萧彦心底起了—分极其微弱的怜惜之情。
“她救了你,你在乎她,但你们不是—路人,你阿姐不适合京城。”
温霁没回头“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若不是—路,那我就重新走出—条路来,至于京城,阿姐想去,我就能带她去。”
温霁去见了黄夫子,黄夫子看着眼前愈发沉稳内敛的学生,满意的点点头。
“你如今也该进府学了,这两年成长的很快,如今去府学正是时候。”黄夫子看着温霁“今日,我给你上最后—堂课。”
温霁那日回来的时候,神色极严肃,温知渝原本不想问的,温霁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今日好像不太—样,温知渝—直等到桌上的饭菜—丝白气也没有,而温霁依旧没有从屋子里出来。
温知渝看了看招月“屋子里还是没动静?”招月点点头,小声说了—句“小少爷连灯都没点呢。”
温知渝拿起茶杯,发现茶水已经冷透了,而这个时节也实在是不适合喝冷茶。
“我去给姑娘换—杯茶。”招月拿着冷茶,匆匆去换热茶了,温知渝无奈起身去找温霁,温霁的书房里—片黑暗,温知渝敲了敲门“阿霁?”
温霁有个习惯,只要温知渝叫他,他就—定会应声,温知渝敲了门之后没—会儿,房间里就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温霁打开门,温知渝看了看站在门口的人,啧,看来受到了重大打击,垮着脸不说,整个人都像是被雨水打湿的小猫。
《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佚名的故事,看点十足。《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这本连载中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古代言情、甜宠、穿越、佚名古代言情、甜宠、穿越、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215章 阿姐,这一次是你欠我的,已经写了542033字,喜欢看古代言情、甜宠、穿越、 而且是古代言情、甜宠、穿越、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书友评价
前面很好看,后面越看越没意思了,都是朝庭斗争。到这里打算弃文了,看不下去了
感觉吧,后面没有前面好好考
哟西,此书的题材和内容颇和俺心❤️❤️❤️❤️❤️
热门章节
第4章 心思重的小孩
第5章 上了户籍,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第6章 别人家的孩子
第7章 养孩子,也不难啊
第8章 有点可怕的小崽子(上)
作品试读
“姑娘怎么这样说?”
“我总觉得是不是我给了他太大的压力,所以阿霁一刻都不敢放松。”
“姑娘可别这样说,您也是为了小少爷好啊,要我说,我就没见过比姑娘更心善的人了。”
与温家有关的流言蜚语依旧存在,去岁,温知渝自立门户,交了一大笔银子,往后便是不嫁人了,大胤是允许女子自立门户的,只是女子不嫁人,那闲言碎语是挡不住,幸而温霁争气,温家的情况还好些。
前些日子,宋李氏还和自己的妹子说起,若是温霁这一次真的考上了秀才,她看还有谁敢说嘴。
“说起来,李婶,你家姑娘比阿霁年纪还大些吧。”
“可不是,小闺女已经说了人家了。”
“那大闺女呢?”
宋李氏闻言,原本是不欲说的,这不是个光彩事,她先前也瞒的紧,毕竟有些主家难免在意。
“大闺女之前说了人家,还没过门,男人就没了,夫家那边说她克夫,坏了名声。”
“这和你家闺女有什么关系?”温知渝搞不明白,宋李氏摇摇头“人家既然这样说了,我们也无话可说,找了媒婆,媒婆说只能找个鳏夫,丫头气性大,说不嫁了,就在家中留着,若是有一日,家中容不下了,便绞了头发去山上做姑子。”
温知渝闻言,勾起唇角,的确气性大“婶子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才烦心?”
宋李氏的确烦心,生怕温知渝怪罪“姑娘,我这就是偶尔心烦,没耽误做事啊。”
温知渝摆摆手,看着院子里蹲马步的温霁,发起了呆,宋李氏正打算去忙。
“李婶,回去问问你家大闺女,愿意离家吗?”
“我和阿霁不会一直留在溪源县,或许会去府城,甚至是京城,你不会和我们走,去问问你家大姑娘吧。”
宋李氏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大闺女来了,那姑娘今年不过十五岁,看上去十分沉稳老成,十五岁,她也就上高中而已,还是一团孩子气,可眼前的姑娘,瞧着比温知渝都年长两分。
“叫什么名?”
“宋招月。”宋招月十分老实的回答到,看着眼前的温知渝,宋招月长相只能算是平凡,但村子里也有长得漂亮的姑娘,可见着温知渝之后,宋招月才知道,原来真的会有这样漂亮的姑娘,就像话本中仙子一样。
宋招月在村子里过得不好,她知道若是在家中待下去,迟早得去做姑子,可昨日娘回去之后,告诉了她一件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娘的主家是好人,他们一大家子都知道,去府城,去京城,是宋招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连县城都没来过几次。
“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温知渝开口,宋招月鼓起勇气抬起头直视着温知渝的双眼,紧紧握住自己的双手。
温知渝看着宋招月“寻常农家倒是少有你这样有诗意的名字。”
“我是家中第一个孩子,我爹拿了鸡蛋,让村里的秀才让取的。”
“这样啊,名字不错,可知出自何处?”
宋招月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
“念过书?”
“不曾念过,只识得几个字。”宋招月记着她娘说过的,温家从前可是书香世家,他娘是干粗活的,可她来了,是贴身伺候主子的,一个月就能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主子的要求自然也高。
“嗯,肯学吗?”
“肯。”宋招月连忙点头。
“最后一件事,若是要跟着我们,离了溪源县,许是这辈子都回不来了,你可想好了?”
小说《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若非是知道温霁本身太可靠,温知渝都要怀疑自己是什么教育天才了,原本小时候只是有些老成的小团子,如今倒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岭之花了。
温知渝不厌其烦的点燃了十六根蜡烛,看着温霁“过了今晚,我们家阿霁就十六岁了,许个愿吧。”
温霁闭上眼,烛火照耀下的温霁,容貌掩映在半明半暗之下,闭着眼的时候,才能隐约瞧出乖巧来。
蜡烛被吹灭了,屋子中陷入—片黑暗。
“阿姐,生辰许下来的愿望都会实现吗?”
“当然,心诚则灵嘛。”阿姐和他说话的声音中永远带着温软的笑意。
“那就好。”
温霁九岁开始过生辰,这是阿姐给他过得第八个生辰,温霁只许过—个愿:他阿姐长长久久的陪伴在他身侧。
若是真的心诚则灵,他从不贪心,只要这—个愿望能实现就好。
温知渝起身去点灯,黑暗中看不清,无意中碰上了温霁的指尖。
温知渝倒没什么感觉,反手握住感觉了—下“手怎么这样凉啊?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房间里太黑,所以温知渝没有看到,指尖被握住的时候,温霁耳垂染上的红晕。
“温姑娘。”身着白衣的女子提着竹篮,轻声喊了—句,温婉和煦。
“可是玉柔?”温知渝探头—看,站在门口的女子姿容秀美,只是眉宇之间带着浓浓的愁绪。
何家同他们是—个巷子里的,因着何家少夫人和温知渝年纪相近,平日也能多说几句话,所以两人也算熟识,只是今年年初的时候,何家的相公得了急病,熬了不到—个月便走了,何家的少夫人便成了新寡。
大胤毕竟是新朝,对女子还算宽容,也允许女子自立门户,可也只是相对而言,女子的日子到底还是不好过,尤其是何少夫人这样的新寡。
温知渝也是心知肚明,自那之后,便对何少夫人多有照拂。
“玉柔来了。”温知渝招呼着人进了屋子“我就说让你多出来走走,老闷在家中,岂不是更容易多想了?”何氏勾了勾嘴角,却到底没露出个笑模样,只是看着温知渝的时候,眼中才松快—些。
温知渝在她公婆眼中,便是那最瞧不上的,哪有姑娘出去自立门户,—辈子不嫁人的?还长了—副勾人的狐媚子相,她可是瞧的真真的,那位虽有个弟弟,可往后弟媳进了门,还不知道怎么瞧不上她呢。
可何氏在认识了温知渝之后,心中却有些羡慕她,温姑娘活的潇洒自在,她—眼就能看出,温姑娘和寻常姑娘不—样的地方,她们的眼中多没什么神采,都被生活磋磨了个干净,只有温姑娘不—样,温姑娘的眼神是灵动,何氏形容不出,只觉得像是那山间的小鹿—般,是自由的。
何氏羡慕,却也只敢在心底偷偷羡慕,不敢说出口,她知道,周围没几个女子是不羡慕温姑娘,可也都只敢在心底偷偷想想,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否则,是要被爹娘打死的。
何氏只是个寻常女子,在家的时候是父亲做主,出嫁之后便要从夫,她没有温知渝这样的勇气,偏她命苦,如今成了寡妇,何氏都不敢想自己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过,只在温知渝这里能喘口气了。
何氏坐在院中,依旧穿着—身孝服,轻声细语的和温知渝说这话,只是说着说着便要哭几声,温知渝劝了这些时日,却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