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含辛茹苦》,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林有成”的《含辛茹苦》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精品含辛茹苦》精彩片段
“七四年的初春,还在上高中的静秋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新教材,要到一个叫西村坪的地方去,住在贫下中农家里,采访当地村民,然后将西村坪的村史写成教材……”
……
“走出老远了,静秋还回过头看了看那棵山楂树,隐隐约约的,她觉得她看见那棵树下站着个人,但不是赵村长描绘过的那些被日.本鬼.子五花大绑的抗日志士,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她狠狠批判了一把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决心要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把教材编好……”
……
林有成放下笔,揉了揉手腕,21世纪哪里会再手写书稿,不过是敲击键盘。
可是现在在1983年,他又去哪里敲击键盘,还是得老老实实地用用笔写。
林有成不得不佩服手写百万长篇《平凡的世界》的那位作家,那是真正的一笔一划写了百万字,夜以继日的写作使手臂疼得难以抬起。
那真的是用生命在写作。
林有成自然做不到,他的身子可不能累到,不单单是因为年纪大了,也是因为他现在还有六个孩子。
看了一眼面前桌上还未完成的《山楂树之恋》,密密麻麻的格子纸,林有成揉着眼睛,他觉得以后也要爱护一下自己的眼睛,至少现在还没有近视,当然也没有老花。
他现在写得这个爱情故事,讲的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静秋是个城里姑娘,因为受过打击,一直很自卑。静秋上高中时被选中去西村坪体验生活,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是军.区长官的儿子,喜欢上了静秋,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很大的鼓励。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林有成其实也不确定这部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是否会被过稿。
故事毫无疑问是相当感人的,后面还被老谋子拍成了电影,要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根据好友的经历写的,来自一个女人的亲身经历。
可是原本静秋把老三的故事写成一个三万字左右的小说,寄给省文艺杂志,那篇小说被退了回来,编辑评价说:文笔细腻,风格清新……但人物缺乏斗争性……
叫故事的主人公静秋改写后再寄回,静秋没有改写,后来,那一篇《伤痕》发表,中国文坛进入“伤痕文学”时期……
林有成摇了摇头,自语感叹道:“可惜那位编辑胆子太小,不然也许可以代替《伤痕》的编辑,被写进中国文学史了。”
现在对于林有成而言,最重要的也就是过稿。
当然,前提是小说要能够完稿。
林有成并不肯定这部《山楂树之恋》就一定会过稿,但是他觉得如果没有过稿,那就再投别的杂志,毕竟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故事绝对是足够打动人的。
这份自信心林有成还是有的。
现在是文学的春天,对于作者而言也是一个好时代。
现在的编辑对待来稿也非常有责任心,寄稿件不花邮费,减去信封一个角就可以了,邮资统一由刊物结算,文学杂志编辑非常认真,会寄回铅印或油印的退稿单,工工整整的。
到九十年代,文学杂志的日子也不好过了。邮费上涨,作者投稿要自己掏邮费了,自由投稿一般就不回退稿信了。
新作者要冒出来更难,有的杂志只向名家约稿,自由来稿几乎不看,直接扔垃圾桶。
林有成希望自己能够赶上这一个好时代,搭上最后一班车。
这样一想,林有成又伏案动笔写了起来——
写,当然是不可能一直写得,写得手疼,坐的腰疼,发福发虚的中年身体浑身都疼。
而且他还有孩子要照顾,总不可能一直丢给林兆喜照顾,她自己也才不过十岁。
林有成他还要忙着给去给孩子做饭,原身自然不会做饭,上一世虽然林有成还未成家,但因为是自己租房,也做过饭,只是手艺并不算好。
家里还有菜,不过菜很简单,青菜,包菜,还有前面用豆制品票买的豆腐,这都是前面大哥林有才送过来的,家里还有两个鸡蛋。
看着家里剩的菜,林有成是真的觉得他一定要加紧写,尽快完稿,不然别说包子,只怕是小葱红烧豆腐,这一群萝卜头都吃不上。
原谅林有成没有办法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料理,他只能保证吃不死人。
即便是死,他也一定会替那几个孩子先尝一下,有毒也是先毒死他。
林有成在厨房忙着做饭,不经意间回头吓了一跳,只见门槛处扒着好几个小脑袋。
林兆喜牵着两岁的林兆欢,直直地盯着林有成,她从未见过父亲洗衣服,也从未见过父亲做饭,这些事从来都是母亲做的,此刻看着父亲在厨房里面手忙脚乱地做饭,那样子有些滑稽好笑,林兆喜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几个萝卜头也眨巴着眼睛,盯着林有成。
林有成看见孩子都盯着他,顿感亚历山大,只觉得自己像是在世界厨艺大赛的赛场上,后面盯着的不是孩子,而是世界评委。
“饿了吗?”
“快了,再等一下!”
林有成擦了一把汗,说道:“喜儿,你带弟弟妹妹去洗手,马上就吃饭了。”
林兆喜听见林有成这话,自然带着林兆欢等人去洗手。
看见林兆喜等人离开,林有成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是看着有些烧焦了的包菜,又往里面加了水……额,算了,就当作是水煮包菜吧。
林有成揭开另外一个锅里的蒸蛋,直接用竹筷尖儿将蒸得嫩黄的蛋化成五等分。
看着这一碗蒸蛋,林有成想到后面可能就要化成六等分了,因为还有一个今天就会从医院里接过来。
八仙桌上四道菜,水煮包菜,炒青菜,再就是烧豆腐,蒸蛋。
简单,却冒着热气。
林有成挖了那一份蒸蛋给林兆欢拌饭,虽然林兆欢自己会用勺子,但还是要他守着。
看着那几个没有嫌弃,埋头吃饭的小萝卜头,一时间林有成都忘了腰酸背疼。
德城,春风巷。
清晨,林有成顶着浓浓的黑眼圈,爬起来,他一整个晚上压根就没怎么睡。
小娃娃林兆乐的摇篮就放在林有成的大床旁边。
看着还在摇篮里睡着的娃娃,林有成有种欲哭无泪的悲伤,这个娃娃不知道为什么晚上就是这么精神,一直哭闹个不停,真的就是没个消停。
林有成呆坐在床边,瞅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他觉得他现在不是黄世仁,他是黄世仁家里的长工。
天还没亮,就需要起来干活。
可是没有办法,林有成轻手轻脚地把摇篮放到林兆喜那边的屋子。
这一刻,林有成忽然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些背着孩子外出干活的人,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把孩子丢在家里。
现在娃娃还太小了,林有成担心去外面吹风着凉,只能是把娃娃先放在林兆喜姐弟的屋子里面,他这出去扫大街只能是尽快赶回来,希望不会有什么问题。
就在林有成刚把摇篮放在林兆喜姐弟的大床边上,看了一眼床上睡着的林兆喜姐弟,还好床够大,几个孩子挤在一起还睡得下,只怕后面等孩子再大一些,就要放上下铺了,不然真的会睡不下。
要不然就是让林兆庆和林兆满兄弟和他去睡。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行的,林有成都没有让两岁的林兆欢睡在他那,因为闹人的林兆乐夜里哭,其他孩子也睡不安宁,还不如在这挤一挤。
林有成看见林兆满踹开了被子,走到床边,给林兆满盖上。
“爸爸!”
林兆喜睡眼迷蒙地睁开眼,她听见动静,有些迷糊地望向林有成,
“弟弟放你们这里,我先去扫街了,要是有什么事,就去喊我。”
林有成昨天晚上就和林兆喜说过这件事,没办法现在也只能是辛苦林兆喜照看。
“你再睡一会,我先去了。”
林兆喜揉了揉眼睛,应了一声,透过朦胧的月光,看着出去带上门的父亲背影,她的心情有些复杂,母亲不在了,她很难受,她也一直有听到那些阿姑阿婆说她们可怜之类的话,她知道自己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她心里其实也很不安。
可是现在父亲似乎有些不一样了,给他们洗衣服,还给他们做饭,虽然做得饭菜没有母亲做得好吃,但是林兆喜觉得这样的父亲也很好。
是的,很好。
林兆喜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又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
林有成揉了揉自己的腰,虽然浑身都酸痛,因为晚上孩子哭闹,他也没有睡好,但是现在林有成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只想赶紧把街道扫完,回家照看孩子。
林有成心想,可能等林兆乐再大一些,他就要背着林兆乐一起出来扫大街了。
那画面真得太美,林有成想象得来。
但是在林有成觉得扫街不可能一直扫街的,毕竟现在还是夏天,早起还好,等到后面下雨,冬天下雪,他总不可能带着孩子来扫街。
要是过了稿,成了作家,后面倒是可以在家写稿,也方便照看孩子。
不知不觉,林有成已经开始在为那些孩子打算。
也许是因为接受,林有成虽然累,但还是凭着一口气,支撑下来,没敢多耽误,想着快些结束,还要赶回家。
“有成,扫完街去打牌啊?”
林有成正扫着街,就看见以前打牌的牌友朱荣,朱荣在国营食堂上班,工作倒也不算忙,过了饭点,自然也就是清闲时候,后面也就和林有成一伙人时不时约着下班后打牌。
“不成,还要回家照看孩子。”
朱荣一听林有成这话,也反应过来林有成现在老婆死了,家里还有那几个娃,肯定不像以前那样悠闲。
朱荣直接准备离开,林有成却是一把拉住朱荣,问道:“你有肉票吗?我想托你买点肉?”
“这个啊,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朱荣拍了拍胸脯,说道:“我后面给你送过去。”
“那就谢谢了,对了,你有办法订倒牛奶吗?”
“牛奶可是稀罕物,你家那个娃娃喝米糊糊就行了。”
听见朱荣这话,林有成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也知道80年代初奶粉的供应还是很紧张的,有时还需要特批。
普通人家想要在这个时代想要订牛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忆里面以前是因为有孩子他妈喂奶,即便奶水不够,也是煮饭的时候,先把米汤盛出来,放一点糖,就那样喂大那几个孩子。
难怪一个个都单薄瘦的厉害。
林有成觉得牛奶这件事还是问一下大哥,毕竟大哥是在国营工厂上班,应该会有门路。
只是想到牛奶的钱,只怕也不简单。
朱荣也没有和林有成多聊,他也要赶着去上班。
报摊的范爱国听见朱荣喊林有成去打牌,心里还有些替林有成家里那几个孩子担心,毕竟这林有成要是旧态复发,那家里几个孩子真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办,看见林有成拒绝了,心里也不禁替那几个孩子松了一口气。
林有成不知道范爱国心中所想,他现在哪有时间去打牌。
这不林有成扫完街,又赶紧回家看孩子,就怕耽搁,林兆喜在家照看不过来。
也许是因为半夜已经闹得够厉害,林有成到家的时候,娃娃还在睡觉。
“弟弟醒了一直哭,刚好不容易才睡着。”
好吧,还以为是一直睡着的。
果然没有那么容易,
林有成听见林兆喜的话,擦了下额头上的汗,笑着说道:“辛苦喜儿你了。”
林兆喜刚准备说什么,摇篮里的娃娃醒了,似乎知道林有成回来,就等着林有成到家开始用哭声迎接,又开始哭了起来。
哭哭哭,就知道哭!
现在林有成听见这个哭声都快有应激反应了,整个脑袋都大了,但还是赶紧把娃娃从摇篮里抱起来,一看原来是尿布湿了。
林有成又赶紧给娃娃换干净的尿布。这换下来的尿布自然也是他这个父亲要洗的。
想想就好心酸啊!
哪个穿越者还要苦逼地给孩子洗尿布啊?
京城。
京城,毫无疑问一直都是文学圈最为活跃的地方,这里除了有《人民文学》、《燕京文学》这些知名杂志,还有很多知名作者,文学研究所这样的文学单位,以及官方的作家协会……
文学圈子里面的消息也都流传得非常快。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京城文学圈开始有个传言,那个写《山楂树之恋》小说的作者林有成新写了一篇小说让京城的《人民文学》和津城的《小说月报》两个杂志社抢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人民文学的》的编辑张伟因为没抢到稿子,遗憾不已。
据说那篇小说精彩绝伦,相当震撼,号称是真正的先锋之作。
张伟现在都还因为错失那篇小说,心情一直郁郁寡欢。
一时间关于这篇小说的传闻在文学圈子里面都开始渐渐传开了,甚至有人还去问了张伟。
“张伟,听说你真的和《小说月报》的编辑抢那个林有成新写的稿子了?”
“还说是真正的先锋之作,有那么厉害吗?”
张伟听见这话,有些苦恼地说道:“我现在就很后悔,当初在德城没有成功劝说林有成,抢到那篇稿子。”
“等着吧,你看完之后那篇小说,一定会被吓着的。”
听见张伟这话,问话的人心里自然是十分好奇究竟会有那么精彩吗?
“被吓着?你可别故意拿大话诓我。”
“现在那些人可都等着看你这篇没有抢到的稿子,究竟如何。”
“老实说,那个林有成写得那篇《山楂树之恋》虽然感人,但是文学性不够,不知道这新写的故事究竟会怎么样?”
文人相轻,很少会有人认为自己的写得不如别人,现在听张伟说是真正的先锋之作,会被吓着,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心里多少也会有点不服气。
张伟望着屋外的天色,阴沉沉的天,心里依旧是遗憾没有抢到林有成那篇稿子。
“我现在其实都很可惜,怎么就没抢到那篇稿子呢?”
“早知道就应该真的直接动手抢,就不应该打电话给董照。”
张伟觉得要是没有打电话给董照,可能他在软磨一段时间林有成,没准就会让林有成点头答应。
这打了电话给《小说月报》那边,反而是通风报信了,这真的是失策啊。
问话的那人瞧着张伟一脸可惜的样子,意识到圈子里面的那个传闻可能是真的,毕竟现在张伟都还记挂着那篇小说,不禁问道:“真的至于嘛?你可别看走眼了,那就闹笑话了,要知道圈子里面现在都传开了。”
“要是那篇小说不怎么样,你可就要被笑话了啊!哈哈哈……”
……
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
“石弘在那个特殊敏感的时期结束之后还选择上吊自杀,这会不会不大好?要不然让林有成改一下?”
“怎么能改!”
董照一听同事的话,瞬间就急了,说道:“石弘他选择上吊自杀,除了因为那个特殊敏感的时期,还有他因为下乡被迫终止学业几乎就等于从人生的轨迹里被强行折断,否则身为天才的他应该是在大学里面皓首穷经,研究数学,可是他不得不去面对更为琐碎庸碌的生活,也许孤独的他早就失去了成就感和存在感,择了上吊自杀。”
“事实上,陈靖母女也不是专门来救他的,而是刚搬来和邻居打招呼的,无意的敲门适时地阻止了石弘上吊。陈靖根本就不会想到,她们的拜访,无意中救下了石弘。这是一次扭转,还有如果删掉石弘选择上吊自杀,那么石弘后面凭什么那样做,要不是因为陈靖的那次敲门,打断他的自杀,他怎么会献身!”
“在即将上吊自杀的那一刻,石弘的心会被平凡的陈靖母女拯救,活在暗处太久,他太渴望光芒了。”
林红霞听着董照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林有成写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已经可以是完美,绝对不能改。我是屏着一口气读到那句话‘她从未遇到过这么深的爱情,不,她连这世上有这种深情都一无所知。’这句话看得我差点灵魂出窍,这样的深情不可能是没来由的。”
其他编辑也都十分认同林红霞的话,他们也都看了林有成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一个个真的都被这个诡计和这份深情给震惊到不行。
有编辑又说道:“那安排石弘杀流浪汉,杀那个无辜的流浪汉是那些返城没有安排工作的人,是不是太黑暗了。在石弘看来流浪汉是无足轻重的,甚至是社会垃圾,杀掉一两个,也不会有人发现他们不见了,这是绝对值得批判的。”
董照也知道这个情节有些敏感,但是这个情节也就是这个故事真正惊人之处。
“石弘的设计就是如此,而且那些返城没有安排工作的人成了盲流,其实这也是事实,不管那些人有没有成为流浪汉,石弘杀得就是流浪汉。”
董照一脸严肃地说道:“而且最后石弘不是也得到了最大的惩罚,陈靖自首,石弘崩溃,最后那一句‘他要呕出灵魂’,简单直接,黑暗与悲凉无须任何掩饰。”
说着,董照又望向主编马京海,问道:“主编,你怎么说?”
主编马京海作为《小说月报》的主编自然也会考虑得更深,只是此刻,他只是说了一句——
“我想《人民文学》肯定不会犹豫的。”
这话一出,瞬间就让担心太过敏感的编辑哑口无言了。
的确,很显然《人民文学》那边肯定不会犹豫,也不会改。
“发吧,上最新一期!”
随着这话落地,十一月转瞬入秋的风更猛烈些,落叶被疯狂席卷,黑沉沉的天压得很低,似乎大雨将至。
听着呼呼的风声,林红霞望向门外,看着暗沉的天色,说了一句,“要变天了啊。”
董照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要变天了。”
门外的风刮得更紧了。
这是真的要变天了。
包市。
“陆老,这怎么可能——”
林老师即便已经验算了正确答案,可是心里依旧是难以置信,不敢相信他会在一本小说里面看见文学角色证明了数学难题欧拉猜想的方程。
怎么可能啊!
这真的太匪夷所思了。
陆老看见林老师难以置信的表情,不禁笑了,说道:“你不是已经亲自验算了答案吗?”
林老师点了点头,他的确是已经反复验算了好几遍,可是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和小说里面的那个数学答案一样,可就是因为一样,他才会更加觉得匪夷所思,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他怎么可能会选出来啊,这可是欧拉猜想的方程啊!”
林老师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作家会知道欧拉猜想方程的答案,虽然这道世界数学难题不像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那些有知名度,也不是最初完整的欧拉猜想。
但是毫无疑问,对于无解的X^n+ Y^n+ Z^n=W^n,这一道方程也是百年来一直都没有人给出解,因此也就一直认为欧拉猜想的这道方程是无解。
毕竟那是欧拉猜想提出来的。
可是现在百年来被认为无解的方程,居然会被一个作家写出了反例,而且还是在小说里面。
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陆老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想法,他只是知道欧拉猜想的方程被人给出反例,直接证明了,这才是最重要的,笑着说道:“你可以去问一下他啊。”
林老师看着陆老脸上的笑,再一看手上的答案,他依旧觉得很恍惚,如在梦中。
这一刻,林老师觉得一阵茫然。
……
南城大学。
“也不知道林师兄怎么回事,居然还给我买关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一位年轻的数学教授接完电话,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对办公室里面的同事,问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篇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
数学系的好几位老师摇了摇头,他们并没有看过这篇小说,也不知道年轻教授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老师,我看过!”
办公室里面一位正好来交作业的学生,有些兴奋地说道:“这篇小说特别精彩,特别好看。”
年轻的教授听见这话,眉头一挑,问道:“你有这本小说吗,能让我看一下不?”
“我有,我有,我买了那一期的《小说月报》,老师,你稍等一会,我这就拿过来给你看。”
学生以为教授也是对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感兴趣,自认为找到了知己,他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篇小说,被故事的真相震惊到头皮发麻,赶紧兴奋地跑去把自己买的那一期《小说月报》拿过来。
“老师,我和你说,这个故事真的写得太精彩了。”
年轻的教授接过学生递过来的《小说月报》,翻开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问道:“欧拉猜想的方程在哪?”
学生一愣,还没明白教授问的问题。
教授一看学生一头雾水,问得更具体一些,说道:“小说里面那个欧拉猜想当n≥4的方程在哪?”
欧拉猜想当n≥4的方程?
学生听见这话,觉得有些熟悉,好像是小说里面石弘试着证明的一道数学难题,不过他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个答案,因为他在意的是故事。
学生凭借着记忆翻到期刊的那一页。
还不等学生问什么,教授就已经把目光放在那道方程上面。
……
京城,《中国数学报》期刊编辑部。
“怎么了?”
一位戴着眼睛的编辑,挂断电话,一脸疑惑地说道:“老陆他刚打电话给我,让我看一篇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
“《嫌疑人X的献身》?我好像听我女儿提过这篇小说,很精彩的爱情推理小说。”
另外一位年长的学者,疑惑地问道:“陆老让你看这部小说做什么?”
“他说让我去算一下小说里面的那个欧拉猜想的当n≥4的方程,说是会有惊喜发现。”
“惊喜发现,什么惊喜发现?”
“该不会是那个方程被人证明了吧。”
戴着眼镜的编辑眉头微皱,不解地说道:“即便是被证明了,要看什么小说啊?”
“总不可能会是在小说里面被证明了吧。”
……
川城,第一中学。
“奇怪,怎么突然让我找什么小说看?”
“我哪有时间看小说,还说第九页里面有惊喜,有么子惊喜咯。”
“没想到,陆老居然也会有看小说的时候,还以为他一直都是一门心思扑在数学上面。”
一位数学老师接到了陆老的电话,觉得很奇怪。
虽然奇怪,数学老师出于对老友的一丝疑惑和好奇,还是找来了那一期的《小说月报》,翻到了陆老说的第九页。
在第九页,那一道被一笔带过的数学答案藏得并不深,但也并不显眼,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躺在那文字中间,并不起眼。
但此时,即便再不起眼,这道数学答案还是被人发现了。
……
谁都没有想到,谁也不会知道,在林有成的那篇已经被揭露最后的谜底真相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里面还藏着一个匪夷所思的真相。
然后——
这一天,数学家,数学学者,数学老师一个个开始发现那个真相,那个谜底,那个数学答案。
谁也没有想到被认可了两百多年的这道欧拉猜想的方程就这么一瞬间崩塌了。
还是被一位作家借一个叫做石弘的数学天才角色的手给毁掉了?
那一道简单不易察觉的数学反例就像是荒野里突然出现的一把火,发现的一瞬间就那个欧拉猜想的方程给烧得干干净净。
那火烧的热烈,火光冲天,炽热翻滚的火焰在一望无际的黑暗荒野上跳跃,仿佛在向世界展示惊人而狂野的生命力。
在那些数学家一双双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的眼睛里,这篇正烧的火旺的小说并不是《嫌疑人X的献身》,而是纵火犯的现身!
那位纵火犯的名字不是石弘,而是——
林有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