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畅销书目

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畅销书目

南瓜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杨广高句丽,由作者“南瓜苗”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陛下英明,臣等无异议!”群臣都口是心非的回答着。开玩笑,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有异议,那就得身首异处了。“近日来,长白山一带有王簿的余孽再次兴兵造反,此事,众卿家有何看法?”群臣沉默。虞世基则是站了出来。“启禀陛下,既有乱军作祟,臣认为应当派兵平定战乱!”“臣附议!”裴世基等一众武将都站了......

主角:杨广高句丽   更新:2024-07-21 12: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高句丽的现代都市小说《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南瓜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杨广高句丽,由作者“南瓜苗”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陛下英明,臣等无异议!”群臣都口是心非的回答着。开玩笑,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有异议,那就得身首异处了。“近日来,长白山一带有王簿的余孽再次兴兵造反,此事,众卿家有何看法?”群臣沉默。虞世基则是站了出来。“启禀陛下,既有乱军作祟,臣认为应当派兵平定战乱!”“臣附议!”裴世基等一众武将都站了......

《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畅销书目》精彩片段

马甲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小说《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南瓜苗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目前已写153310字,小说最新章节第74章 北周余孽?还是你小子够阴毒!,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穿越、历史、历史古代、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补充一下,传统文,无女主,无系统,主角是穿越者,是谋士。

热门章节

第19章 都死罪了,再抄个家不算过分吧?

第20章 这事会不会跟李渊有关系?

第21章 杨善人啊,你真是神人!

第22章 杨善人啊,你的想法太极端了

第23章 你给朕说说,朕怎么冤枉你了?

作品试读


“有人会填上?”

“不错,咱们的宇文大人手头宽裕,甚至传闻富可敌国呢!”

杨广闻言,双目微眯,露出凶光。

“那该如何,不会直接抄他的家吧?”

“虽说,朕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恐怕他不服啊!”

“不服?那就让他服!”

“让他服?”杨广顿时来了兴趣。

“没错,宇文述这种老狐狸,相信陛下比我更了解他,出了名的铁公鸡,只进不出,他的家底能不雄厚才有鬼了。”

杨广沉吟了一下。

“可是这个老狐狸向来做事小心谨慎,从来不落人口实,也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朕想搞他可久了,就是没有机会。”

“陛下,可知反者道之动?”

“何解?”

“就是宇文述这个老狐狸,越是小心谨慎,越是容易露出马脚。”

“表面上没有任何破绽,其实浑身都是破绽!”

“现在,该收网了!”

“收网?宇文述?你什么时候撒的网?”杨广此时云里雾里。

“三个月前呀,陛下忘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了?”

杨广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三个月前就开始针对宇文述了?”

“咳咳,这种老狐狸,必须要温水煮青蛙才行。”

“温水煮青蛙?这又是什么?”

“咳咳,就好比于陛下在和心爱之人嗯嗯啊啊到了最忘我的时候,陛下的心爱之人悄悄地拿匕首断了陛下的龙根那样……”

杨广边听边代入进去,顿时汗流浃背,裤裆发凉。

他看了一眼杨善人,嘴角止不住抽了抽。

“你这家伙,可真的是阴毒啊!”

杨善人倒不以为然,他一脸认真地说道:

“陛下,所谓无毒不丈夫,对付阴毒之人,自然要用阴毒之法,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朕甚至会怀疑,你这家伙会不会也这样对朕。”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再说,陛下如此英明,臣的这些雕虫小技又如何瞒得住陛下的法眼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朕需要如何配合你?”

“陛下只需宣布出兵平定长白山,任命宇文述为大帅便可!”

“就这样?”

“就这样!”

“那军饷呢?”

“军饷?咱们国库不是刚刚收入了一百万两白银?”

“一百万两白银?国库什么时候收入一百万两白银了?”

看着杨善人脸上那坏坏的笑容时,杨广在脑海里翻遍了记忆,都没有收入一百万两白银的印象。

杨善人适时地提醒道:“咱们的宇文大人可不刚刚填了进去么?”

“宇文述?上交了一百万两白银入国库?”

“陛下刚才不是让宇文述作为大帅,率领十万兵马前往长白山平定祸乱吗?”

“对啊,难不成宇文述那老狐狸还能自己拿一百万两白银出来不成?”

“他会的,他会想办法的!”

“别卖关子了!”

“陛下只需告诉下旨,告知国库尚有一百万两白银可以作为宇文述此次出兵的军饷即可。”

“嘶!”

杨广闻言,手拍额头。

“朕真的想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到底是不是黑色的!”

“原来你上个月就把国库里用作军饷的银两全部划拨到了其他用途,就是为了等今天这个局?”

“你是想让朕下旨告知天下人,朕是有足够的军饷分发给宇文述出兵,如果宇文述拿不出来,那就可以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了。”

“这个哑巴亏,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杨善人啊杨善人,你真的不是个善人!”

杨善人笑了笑。

“陛下,负责看守国库的人,该换一换了。”

“换人?他可是朕的亲信,怎么能轻易换了!”

“陛下,咱们想要坑宇文述一笔,总不能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吧?”

“你的意思是?”

“让看守国库的那一位大人当着众人的面,把一百两白银搬到宇文述的府上,完成交接。”

杨广嘴角的肌肉完全不受控制了。

他隐隐觉得杨善人的这个安排肯定有猫腻。

果然,杨善人献计了。

“那箱子装满石子,跟白银差不多重就可以了。”

杨广双手捂脸,缓缓地滑落。

“杨善人啊,你真的不是人!”

“计谋已定,那就提前去准备吧。”

“全部已经准备妥当,只差陛下下旨了。”

“……”

杨广仰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次日。

朝堂上。

大臣们早早就位,杨广则是迟迟未到。

众人只知道今日早朝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但具体是什么却不得知,交头接耳中也没有得到一个有用的信息。

唯一担心的是,皇上又要削减他们的俸禄了。

日上三竿,杨广才姗姗来迟。

行礼结束。

“众卿家对于削减俸禄之事,可习惯?可有异议?”

“陛下英明,臣等无异议!”

群臣都口是心非的回答着。

开玩笑,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有异议,那就得身首异处了。

“近日来,长白山一带有王簿的余孽再次兴兵造反,此事,众卿家有何看法?”

群臣沉默。

虞世基则是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既有乱军作祟,臣认为应当派兵平定战乱!”

“臣附议!”裴世基等一众武将都站了出来,同意出兵。

杨广见状,便扫视了一周。

“宇文述,你认为呢?”

被点名的宇文述知道杨广想要找自己撒气,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臣也认为应当出兵平定叛军,还我大隋安宁!”

“好!不愧为朕大隋的好男儿!”

“宇文述!”

“臣在!”

“朕命你为此次平定长白山的元帅,领兵十万,择日出兵,平定乱寇!”

“臣遵旨!”

看到宇文述欲言又止的样子,杨广便问道:

“你还有何事要说?”

宇文述立马顺藤摸瓜,把话接了过来。

“启禀陛下,此番出兵的军饷……”

“放心,朕早已准备好了一百万银两给你作为此番出兵的军饷!”

“一百万两?”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宇文述也满眼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向杨广。

杨广则是点了点头,淡淡地道:

“退朝后,军饷直接送到你的府上,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宇文述闻言,心中大喜。

小说《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群臣闻言,也向宇文述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算下来,一百万两白银足够十万兵马一年的开支了。

而平定长白山的乱军根本用不上一年时间,剩余的银两,不用想都去哪里了。

以宇文述的实力,他儿子宇文化及,还有号称大隋第一勇士的宇文成都也在阵中,小小叛军算得了什么。

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能让宇文述大赚一笔。

要是平日里,众人倒不会那么的羡慕,但是现在三番四次削减了俸禄,大家都过得有点拮据了。

如此一笔横财,谁都心动啊!

宇文述此时嘴角已经压不住,就快要翘到眉毛处了。

要事办完,这一次早朝也草草结束。

杨广走的时候,有一个陌生的太监始终跟随着他左右,这一点让大臣们有些疑惑。

尤其是宇文述和苏威等人,他们早就派人调查杨广身边有没有奇怪的人出现,对这个太监的出现,也略有耳闻。

如今亲眼所见,众人心中都有了各自的打算。

宇文述和苏威的目光从那陌生的太监身上收回之后,便互相对视了一眼。

“恭喜宇文大人,提前祝贺宇文大人能立下大功!”

“苏大人哪里话,平定祸乱是每一位大隋臣子的职责所在,皇上身边人才辈出,大隋自然能繁荣昌盛。”

“是啊,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不服老不行喽!”

“苏大人过谦了,皇上身边可是少不了苏大人的辅助呢,这里就交给苏大人了。”

“宇文大人放心,祝宇文大人凯旋!”

大臣们看着这两个老臣子在互相嘘寒问暖,互相吹捧,不明所以。

但也有细心的人发现了端倪。

群臣散去,宇文述也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府上。

当他前脚刚踏进大门,后脚就看到御林军护送着一支马车队伍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门口,生怕别人不知道那样。

此时,门外也围满了好奇心的老百姓。

“圣旨到!”

宇文述连忙出门,跪下接旨。

老太监便打开圣旨,用那尖尖的声音朗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长白山一带尚有王簿余孽作乱,特令左卫大将军宇文述领兵十万平定祸乱,现发放军饷白银一百万两,预祝早日凯旋!”

“臣接旨!”

宇文述接过圣旨后,便起身指挥着御林军把一箱箱沉甸甸的白银搬进府内。

而围观的老百姓此时已经把消息奔走相告,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传的沸沸扬扬了。

果然,正如杨善人预料的那样,对于保家卫国,守卫国土,平息乱党的事情,老百姓非但没有怨言,反而是大力支持。

要不是才刚刚开始恢复民生,他们估计都要箪食壶浆支持出兵了。

不过,朝廷出资百万军饷的事情,也算是传遍了每条大街小巷。

在御林军走后,宇文述再也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了。

“这一百万两军饷,真的是雪中送炭呐!”

“爹,皇上此番调拨百万两军饷却是为何?此番出兵也用不了百万银两……”

宇文述捋着长须,脸上的笑意依旧藏不住。

“皇上最近做事有点反复无常,他做出什么举动都是正常的。”

“他现在把精力都在那些蝼蚁百姓身上,呵呵,恐怕是想树立一个明君的形象吧,如今好评如潮,他估计已经飘飘然了。”

“长白山出现叛乱,正是他笼络民心的时候,下点血本,倒也正常。”

“更何况他向来对财政之事不过问,也不懂,呵呵,这百万两白银,真的是天降横财啊!”

“恭喜爹爹!”

“把成都带上,争取速战速决。”

“是!”

“对了,此前苏大人吩咐你的事情,办妥了吗?”

“差不多了,大概还要三个月时间。”

“嗯嗯,抓紧点,千万不能走漏风声了,不然我们全部都要遭罪!”

“孩儿明白!”

“整顿兵马,三日后出兵!”

“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来到了第三天。

皇宫内,后花园处。

“恭喜陛下,喜提一百万两军饷!”

杨广此时则是放下酒杯,眉头不展。

显然,他对杨善人的这一次计划,并没有那一种自信。

“今日那宇文述应该会开箱取出军饷了吧,要是他搞不来一百万军饷,那长白山的叛乱又如何平定?”

“陛下无须担忧,这一百万两白银,他宇文述能拿也得拿,不能拿都得拿!”

“若是他能拿,咱们就血赚一百万两,若是他拿不了,咱们得到的恐怕就不是一百万两白银那么简单了。”

“嗯?怎么说?”

“出兵前贪污一百万两军饷,那可是死罪了呀!”

“都死罪了,再抄个家不算过分吧?”

杨广白眼一翻。

这还不过分?

那宇文述有多少根腋毛都被你算计尽了,还不过分?

“要是真能抄他家,就太好了。”杨广喃喃地道。

“看来陛下想抄他家很久了,嘿嘿!”

“谈何容易!”杨广叹了一口气。

宇文述一家富得流油,他怎么会不馋。

“易如反掌!”

杨广眼神一亮。

“果然?”

“当真!”

“你该不会想着用这一次军饷的事情就能治他的罪吧,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我们没有给他军饷,他自掏腰包也能填上,他能填上自然没事了。”

看着杨善人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杨广警惕性地看着他。

“你小子不会还藏着其他手段吧。”

杨善人习惯性地干咳了两声。

“大网早就撒好了,就看他上不上钩了。”

“不过以宇文述的尿性,我有九成把握,他会钻进这大网之中。”

“朕就真的要看看你撒的究竟是什么网!”

“十日后,便可收网了。”

就在君臣二人还在谈笑风生的时候,宇文述的府内传出来一声声怒骂声,甚至好几声国粹都出来了。

一向稳重的宇文述,竟然气得脸色发青,暴跳如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的一百万两白银呢?”

“怎么全都变成了石头?”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谁来告诉我为什么!!!”


“负责看守国库之人,听说已经逃亡到了太原,太原可是李大人管辖的地方,在办案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可以找李大人协助。”

李渊闻言,便站了出来。

“臣定当竭力协助虞大人办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

“有劳李大人了。”虞世基也拱了拱手。

而大殿外的宇文化及看到李渊的时候,眼神也闪烁了一下。

“国库被盗之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了,至于外面的人所犯何事,相信大家也很好奇。”

杨广顿了顿。

众人则是竖起了耳朵,包括在外面被押着的官员们都很好奇。

“朕近日来,收到密报,有人贪污受贿,大肆敛财,这种贪腐之风,你们说,该不该治一治?”

群臣闻言,心中震撼。

虽然都知道朝堂之上会有贪腐之风,也有想过杨广会整治,一开始以为最多是抓一两个出来杀鸡儆猴。

但是没想到现在一揪一大把,足足三十个官员在大殿外被押解着,其中还包括宇文化及在内。

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杨广只是针对大殿外的人,既然跟自己没有关系,那就是自己表示忠心的好机会。

于是,群臣纷纷附议,必须要严肃整顿这些歪风邪气。

杨广见状,便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示意众人停下来之后,他才淡淡地说道:

“今日,便是朕整顿贪腐之风的开始,并会一直整治下去,如有发现,绝不姑息!”

“大殿外的大小官员都是有实质证据证明他们有过贪腐之举。”

杨广顿了顿,扫视了一眼大殿内的众人,再冷冷地道:

“而你们,也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朕知道,你们其中同样存在害群之马,这一点你们心知肚明,好自为之吧!”

群臣闻言,都一一附和,虽然心知肚明,但是也没有表现出来。

随即,杨广便命人把以宇文化及为首的三十个官员押解进来。

刚才杨广说的话,他们都听到了,所以被押进来之后,也没有像刚才那样的喊着冤枉了。

反而是在看到杨广犀利的眼光之后,纷纷低下了头,不敢跟杨广对视。

只有宇文化及满眼疑惑地看着杨广,时不时看向他身后的陌生小太监。

杨广缓缓地站了起来,背着双手,踱步走下台阶,来到其中一个官员跟前,一脚踹了过去。

“刚才是你喊冤枉?声音最大就是你?”

“来,你给朕说说,朕怎么冤枉你了?”

那官员早已汗流浃背,他哆嗦着嘴支支吾吾地说道:

“陛…陛下……臣…臣……”

杨广见状,更加来气,直接揪着那官员的头发,把他拖了过来,再一脚踹了过去。

“朕生平最痛恨的就是你这种蛀米大虫,就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的存在,才会导致我大隋国运受挫,才会导致东征高句丽失败,你们才是罪魁祸首!”

群臣没想到杨广竟然连东征失败的缘由都归咎到了贪官的身上,都以为这一回杨广估计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想要吓唬众人的了。

但是,下一秒杨广便挥了挥手,那一名大家都陌生的小太监便在一大堆的奏折之中翻出来了写着那一名官员名字的本子。

杨广接过本子,冷哼一声。

他单手拿着一头,随后轻轻一甩,本子展开,足足有他人那么高。

“秦莱,吏部尚书,大兴三年,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白银十万两,安排挚友之子任职扬州刺史之职;大兴四年……”


(脑子食用处)

大业九年,阳春三月。

阳光洒满了无数新堆的坟头,春风吹拂空屋的白绫,显得整个大隋无比的阴沉。

大兴城内,金銮殿上,更是压抑万分。

群臣低头不语,落针可闻,可谓一片死寂。

杨广扫视一周,一声干咳打破了寂静。

“朕欲御驾亲征,再次东征高句丽,众卿家有何良策?”

在听到杨广还想东征高句丽时,众人脸色大惊,纷纷抬头看向杨广。

就连向来主战的来护儿和杨义臣闻言,脸上的肌肉都抽搐了一下,不敢做声。

关垄权贵代表的苏威给一旁的宇文述打了个眼色。

宇文述便踏出一步,有些胆怯地劝谏道:

“陛下,大战方休,伤亡惨重,理应休养生息,方为正道!”

还没等杨广发怒,苏威也出列附和道:

“陛下,臣认为宇文大人所言极是,此番征讨辽东,死之十之八九,伤者不计其数,百姓早已怨声载道,若然再次贸然出兵,恐怕引起民愤,治国之道,当以民为先,望陛下三思!”

在苏威和宇文述两人开口后,便陆续有十几个朝中重臣开口附和,无一不是劝谏杨广不要贸然出兵。

杨广双目微眯,他的脸色阴沉得就快要滴出水来了。

他怒不可遏,一掌拍在龙椅上,激动得颤抖的手一个一个指向刚才劝谏之人。

最后目光停留在了苏威的身上,更是来气,他破口大骂:

“一群鼠目寸光的混账东西!”

“全都是懦弱无能的废物东西!”

群臣低头不语。

杨广瞟了一眼一直没有开口的裴矩。

“裴矩,你一向主张征讨高句丽,收复辽东,你该不会也成了贪生怕死之徒吧?”

裴钜眉头紧皱,他咬了咬牙,还是说道:

“陛下,此番征讨,确实伤亡惨重,若再次出兵,恐怕……”

“伤亡惨重?难道他高元小儿就不伤亡惨重?”

“我大隋国力还比不上高句丽这弹丸之地?”

“陛下,我大隋国力自然占据优势,那高句丽也同样是元气大伤,理论上此时趁机东征,能一举拿下高句丽,可是……”

“这不就成了,既然这样,择日出兵!”

裴矩脸色大变,慌忙说道:

“陛下且慢,臣刚才所言不过是理论上可行,可是实际上,此前东征,我们百万余大军尚未能取得胜利,甚至连辽东城都撼动不了,要是东征,恐怕出师无名,百姓哀怨,军心不稳!”

“望陛下三思!”

群臣此时也跟着附和道。

杨广闻言,火冒三丈,一脚把跟前的龙案踹翻在地。

“好好好,都不敢打是吧,朕要御驾亲征,于仲文、薛世雄,朕命你们各率十万大军,随同朕剿灭高句丽!”

“若此举能成,朕便允许你们将功补过,不计较你们东征失利之罪!”

被点名的两人诚惶诚恐地跪下,匍匐在地。

杨广怒喝一声,把脚下的龙案踢飞,狠狠地砸在了两人跟前。

他满眼杀机地盯着苏威和宇文述这两个关垄权贵的代表人物。

他万万没想到,这朝堂已经失控到这个地步了。

大殿之上,再次落针可闻。

此时谁也不敢吱声,大气也不敢呼。

而就在此时,大殿外面匆匆脚步声传来。

“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战报送到!”

整个大殿的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拿着战报走进来的太监。

“战报?”

杨广也是愣了一下。

此次东征高句丽,战事结束都过去几个月了,哪里来的战报?

“辽东加急战报?难不成是高句丽进军来犯?”

群臣心里同时升起了这一个疑问,但没有人敢开口询问。

众人都看着杨广打开信件时的神情变化。

杨广看到信件开头“捷报”这两个醒目的大字时,满脸震惊。

他满眼不可思议地抬头看着那太监,激动地问道:

“这信件是真的?”

“禀陛下,千真万确!”

“好!太好了!”杨广激动得青筋暴起,随后自顾自的狂笑起来。

群臣疑惑,但看到他如此兴奋,那笑声分明是心情大好,众人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杨广看完那战报之后,又在信封里拿出了一封密信。

看着这密信,他眉头紧锁,看完之后,又缓缓舒开。

众人更加好奇,但依旧无人敢问。

杨广把那密信看完之后,撕了个粉碎,才命人把纸碎烧掉。

“把这辽东战报,大声念出来,让这些缩头乌龟听听!”

太监接过战报,转身面向群臣,随后铆足了劲大声朗诵道:

“大业八年,腊月初八,五千特种东征军,代号‘疾风’,奉陛下密诏,游击敌军主力,今已连下数城。”

“嘶!”

“五千兵马,连下数城?怎么可能?”

众人满眼不可置信,心中猜疑。

“腊月二十日,用计斩杀高句丽大元帅乙支文德!”

群臣闻言,眼珠子都要跑出来了。

“怎么可能!”

“这乙支文德我们可是交过手,深知他的厉害之处,我们几十万大军都奈何不了他,区区五千兵马就将他杀了?”

“这战报是谁人传来?”

“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别说群臣不相信了,就连杨广心里都在嘀咕。

这战报上明明确确写着奉自己的密诏行军,可是自己哪里有过这样的安排,还有那“疾风”特种兵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而那一封密信的内容,一字一句都戳中自己的心坎,这又不得不信以为真。

而这战报的真假,对他来说,不重要了,正如那密信第一句所言,这战报的本身就是捷报。

到底是谁,竟然能看透自己的心思?

此时,大殿外脚步声再次传来。

只见一名士兵双手捧着一个木匣子气喘吁吁地跪在殿外。

“陛下,杨将军遣人送来乙支文德项上人头,以证真伪!”

“杨将军深陷重围,恳请陛下增兵支援!”

众人震惊,就连士兵后面说的增兵支援都没有听到。

杨广眼睛一亮,挥了挥手。

随后,一个血迹早已干涸的人头滚落在地。

“宇文述,你跟那乙支文德交过手,可认得此头?”

宇文述其实在木匣子打开的时候就认出来了,他此时震惊得不会说话了,只是一股劲的点头。

群臣同样震惊得满地找下巴,只有杨广在短暂的震惊后,突然开怀大笑了起来。

他很想问那士兵口中的杨将军到底是谁,可是他不能开口。

最终还是宇文述开口了。

“你说的这位杨将军到底是何方神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