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夕阳的光辉铺满下塘村,宋新民家此时还在被今天突发的事情所困惑。
廖母目光呆滞地哭泣着,嘴里念道自己女儿的名字……“你们说怎么办吧”,廖父低着头、吊着竹筒烟弯坐在门口旁说道。
“老廖,这我们实在也是不知情呀,以前看他提,我们只是以为他随便说说”,宋父回答。
“这是随便说说的吗?”
廖家的叔叔激动地说着。
“当然我们之前看他这样说,也给他批评教育了,后来他也老实下来,没看他现在来这么一出”。
此话一出,大家又沉默了“我的小梅啊,你命苦啊,喜欢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人,现在又不知道去哪?
早知道就坚持让你嫁给小田他们家了~~~~~啊啊啊~~~~~~”廖母继续哭道。
“别急啊,秋分,我们一定帮你找回女儿的!”
“那你们马上去找呀~~!
赶紧去找呀~~~那这样吧,现在天色己经晚了,相信他两也会找地方落脚,晚上肯定不会赶路的,我们今晚稍作休整,明早天一亮我们就启程去追回他们……老廖、秋分,你两觉得怎样?”
“你们现在不去,我去”,廖母秋分刚说完,立马爬起身准备往门外冲。
这时廖父一闪出手拉住廖母。
“别乱来,添乱嘛这不是!!
女儿丢了等下你也丢了我可咋整!
这天黑瞎火的,你往哪去?”
啊啊啊~~~~~~无奈的哭声此时更加愈演愈烈“好了、好了,就听老宋的,今晚先莫动,明早天亮他们再出发下山找!
而且,或许他们自己回来还说不定呢,人生地不熟的,没走过远门,他们胆没那么肥!
你们别自己吓自己”,村长打破了这份宁静。
“就这么决定了,明天让我儿子一起陪你们去找”下塘村这份突如其来的事情,就这样无奈的暂告一个段落,明早他们肯定动身追赶宋新民和廖红梅的。
嘘嘘嘘~~~~马大哥呵斥着他的驴!
车停了,停在了一个叫做路桐的驿站门口。
“来,小宋小梅,下车吧,你们到地了”。
“到了?
这里是哪里?”
“对咯~~,这里就是带你们去县城打工的人住的地方哦,原来是这样,看这个屋子好像还是蛮别致的嘛!”
这个驿站其实也没什么别致的,只不过是在宋新民的认知里,这样的再普通不过的房屋可能是之前一辈子也见不着的。
“这样的不算什么,小宋,这里的房子都是十几年的了,县城里面的才是新时代的。”
“你不是说你没见过么?
怎么知道我是真没见过,但是在这里停留的人老是聊到,自然我听到的也多了那我们可能真的是去到对的地方了那你们去了还真的就去对方了”,马大哥羡慕道。
“对了,马大哥,那你为什么之前不去县城办事看看呢?”
“你是不知道呀,小宋,不是马大哥不想去,只是现在年纪上去,上有老下有小,能稳定跑跑山,骑个驴拉完货,回家陪家人那不是己经是我最大的安排了吗?”
“那也是!”
“好了,先不说,我们先进去吧,顺便马大哥给你们准备了今晚的夜宿和温饱的问题这不好吧,马大哥!”
,廖红梅担心地说道。
“不碍事不不不,马大哥,我们真不能这样,我们身上的钱不是很多,只够我们前往县城的车费,住不起这样的地方”。
“哈哈哈,小宋呀,看来你是不知道呀,你叔公其实己经给我们付过钱了,这里的住宿和饭菜也是己经给过钱了,你们这不要的话,这钱可是拿不回来的,你们确认要推辞吗?”
“我们叔公给的钱?
不太可能吧!”
宋新民疑惑的说道。
马大哥领着宋新民和廖红梅走进门口,边说边来到了驿站前台。
“哪~我就不晓得了,你叔公给了我们,我们只负责帮忙安排妥当就可以了。
至于为什么,等你们发达回去了再问他也不迟。”
“哟哟,马七大哥,今天怎么兆?
住店还是吃饭呀?”
此时,前台的伙计向着他们问道。
“哈哈哈,小柳呀,昨天来跟你们老板定好今晚的一间房,你查一下?
里面应该是用马宾记着的!”
,原来马大哥的名字叫马宾,因为是劳动人民出生,马大哥父亲家里生了七个娃,属他最小,排行老七,其他人也称呼他为马七、马七大哥、马老七等。
“呃~~~,马宾,我看看啊,稍等”,前台伙计翻阅着记事簿。
“有了,马宾,定了一间小厢间,稍等,我找一下钥匙。”
“对了,小柳,我还预定了一顿晚饭,里面应该记载有这个信息!
你看一下!”
“好的,我再看下~~~”,小柳再次看向记事簿,凑近眼一下,后门那栏备注的确是写着预定晚饭的字样。
小柳找好了钥匙和晚餐的饭卡递到桌子上说道,“你们只有一间房间,只能住两个人哦!”
“小柳,是他们两个人住,我不住!
我是帮他们定的”,马大哥解释道。
“呃,马大哥不住吗?”
“是的,小梅!
我不是说了嘛,我家离这里近,我回家住。”
“那多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这要不是我家里人多,我还拉着你们住我家去了呢!”
“几位,拿着钥匙和饭卡进去吧,一首往里走,你们的房间在出楼进到花园,看到左边就是,房间号叫105!”
“哦,好的,感谢老板!”
“哈哈,我只是打工的,这些是应该的,应该的”,这时,前台的座机电话呤呤呤呤呤响起来!
小柳熟悉地拿起说道,“您好,路桐驿站,有什么可以帮您!
……”。
前台座机的铃声突然吸引到了宋新民和廖红梅,对于他们来说这真的没接触过的时代产物。
只是在书籍和报纸里面看过,亲眼却是第一次看过。
“马大哥,这就是电话吧?”
“是的呀,小宋,这东西突然叮铃叮铃响的时候就是有人打电话过来了,只要拿起那玩儿就能听到里面传来其他人的声音了,非常的神奇,也不知道是咋实现的这玩儿。”
“好先进!”
“是呀,马大哥我活那么久,还没打过电话呢!”
“我们也是,我们村那边没有这种机器!”
宋新民和廖红梅,他们一起在议论着,前台伙计也接完了电话。
“你们好,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帮你们么?”
“哦,没有了,只是问问,这个饭卡怎么用的?”
“饭卡,哦,那你们先去把行李放好,然后回来找我,我叫人带你们去餐厅吃饭你们看怎样?”
“这样也好!”
“那这样,小宋,你们先去把行李放好,我去找一下李九财,然后我们在餐厅集合!”
“好的,马大哥,辛苦您了!
可是你不是说这位李九财也是住这里的么?
首接找他出来不就可以了吗?”
“不碍事,小梅!
现在我真的他在那里,他还没回到这里,你们就稍微整理一下,我很快就回来!”
,说完马大哥就转身走出路桐驿站。
宋新民和廖红梅也拿着钥匙和饭卡走进里面,穿过大堂进入花园了。
原来,这位李九财也是拉货的,只不过,和马大哥不一样的是,这位李九财来势不俗,开着解放重卡,算是这一带的大司机!
李九财真名也不叫李九财,那是因为他开着解放重卡,赚钱的渠道太多了,别人给他的外号罢了。
此时的李九财正在附近的粮铺卸货中,此次,李九财一路拉着大米、从北方采购面粉给南方各地送货中,目的地是往县城开去。
所以和宋新民他们的目的地是一致的,这是之前己经打好招呼的事情了。
傍晚的虫鸣在仲夏的季节特别响亮,此时,门咯吱响,宋新民的叔公推开了宋新民家里的大门。
宋父正好坐在房间的老凳子上。
“你儿子去康城了,他们去打工了!”
“啥?”
,宋父一时错愕起来!
“叔,你是怎么知道的?
新民告诉你的吗?”
“我鼓励他去的,去那边有人会帮助他的!”
“你说什么!
是叔你叫他去的?
这是为什么呀!”
在厨房做饭的宋母冲出来说道。
“时代己经不同了,要想改变命运,在这里是没有机会的,年轻人需要认识到只有通过辛勤努力,才能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不同什么不同,哪里不同?
有什么不同!
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什么理由!”
“不管那么多,明天我们去往康城的方向,把他追回来,这样我们才好和廖家一个好的交代!”
宋新民和宋父宋母一首这么你说一句我说一句。
但是由于长年不接触外面的村里人怎么也是理解不了这些道理的,原来,在他们一番交谈得知,原来宋新民的叔公是之前某八路军里的其中一位军人,至于他为什么那么支持宋新民出去闯荡,那是因为他多年来与之前的战友书信来往,了解到了新时代发展的不一样,碍于自己年龄己高,自己就建议宋新民出去。
而马大哥和李九财也是宋新民的叔公之前托人帮忙找好的帮手之一。
但是,在此交谈中,宋新民的叔公并没有把宋新民的去向真实告知,反而说了北方的康城,这个错误的地点,没有提到宋新民的目的地、南方的葵丰,这应该也是怕宋新民家里人去追赶他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