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小说不争不抢,秀女入宫做了娘娘

全文小说不争不抢,秀女入宫做了娘娘

玉糖萝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乌雅静柔杭佳雁心是古代言情《不争不抢,秀女入宫做了娘娘》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玉糖萝”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宫里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我是去伺候人的,那就更比不得在家过得舒坦了。所以这一顿一定要吃好、喝好,明儿才好上路。我听着这话怪怪的,但美食的诱惑冲淡了一丝丝离愁,我含着眼泪啃完了一只鸭腿,两根鸭翅,半根猪尾巴还有小半盆的鱼肉。那时候我不会知道,这顿饭的味道,特别是那盆鱼的味道会在我的记忆里留存了十二年之久。入宫后因为宫规的关系,十二年来我......

主角:乌雅静柔杭佳雁心   更新:2024-07-25 07: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乌雅静柔杭佳雁心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不争不抢,秀女入宫做了娘娘》,由网络作家“玉糖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乌雅静柔杭佳雁心是古代言情《不争不抢,秀女入宫做了娘娘》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玉糖萝”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宫里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我是去伺候人的,那就更比不得在家过得舒坦了。所以这一顿一定要吃好、喝好,明儿才好上路。我听着这话怪怪的,但美食的诱惑冲淡了一丝丝离愁,我含着眼泪啃完了一只鸭腿,两根鸭翅,半根猪尾巴还有小半盆的鱼肉。那时候我不会知道,这顿饭的味道,特别是那盆鱼的味道会在我的记忆里留存了十二年之久。入宫后因为宫规的关系,十二年来我......

《全文小说不争不抢,秀女入宫做了娘娘》精彩片段


二月初二,内务府会计司来人传了话,宣我明日入宫。

我可不是入宫去当主子,是去当宫女。

我家是正白旗包衣,阿玛是包衣护军参领。

妥妥的皇宫服务人员。

而我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宫备选服务人员,当然明天就转正了。

消息来时,先抹眼泪的是我那人高马大、气宇轩昂的阿玛。

“小心心,为父早和你说了不要表现太好,你就是太听话太懂规矩,所以会计司那些人才会选中你!”

我低着头,没应声。

其实我是真听了阿玛、额娘的话,选拔时愣是不言不语、不惊不扰、不紧不慢的,可那太监伯伯还是选中我了。

“我就不明白,为啥皇上前两年会把那么多的姑姑、嬷嬷放出宫,造成今年禁苑宫女急缺,这才多选了三十人,翻了一倍啊。

要像往年一样,只选三十人,我的乖囡囡就不会被选上。”

我的额娘也开始抹泪。

相比阿玛从我身上找原因不同,额娘要勇敢的多,她冒着砍头的风险,从皇帝老儿那找到了根源。

她觉得要不是皇帝今年扩招,我是不会被选上的。

可她不知道,按照往年选三十个宫女,我也会被选上。

因为来传话的太监伯伯说了,明儿进宫的只有十二人,是今年这批里头资质最好的几位。

因皇宫里几位大主子急缺服侍的人,所以才先送了十二人进宫。

其余的四十八人还要在府南街继续受训呢。

前几日我也在府南街受训。

因我们年岁小,内务府怕我们闹,几日来都是早间来,午后就回去。

现如今正式得了令,明日那就不能再回家了。

想到这一点我心里头也是难过得紧。

少不得在阿玛、额娘跟前哭上一阵。

我们仨抱头痛哭时,我那才三岁的弟弟也蹒跚走来凑热闹,抱着额娘的腿嗷嗷嗷的哭着。

那哭声直接盖过了我们仨,直冲房顶。

最后额娘不得不抱起他哄着,阿玛则大手一挥,抹干泪水去胡同口的聚福酒楼给我买了一只烤鸭、一根卤猪尾和一大盆门墩鱼。

阿玛说宫里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我是去伺候人的,那就更比不得在家过得舒坦了。

所以这一顿一定要吃好、喝好,明儿才好上路。

我听着这话怪怪的,但美食的诱惑冲淡了一丝丝离愁,我含着眼泪啃完了一只鸭腿,两根鸭翅,半根猪尾巴还有小半盆的鱼肉。

那时候我不会知道,这顿饭的味道,特别是那盆鱼的味道会在我的记忆里留存了十二年之久。

入宫后因为宫规的关系,十二年来我再没吃过鱼,韭菜,葱,蒜这些东西。

由于怕出虚恭,也从不敢吃饱。

每当嘴馋时,就只能回忆临行前的这顿饭聊以慰藉。

饯行饭吃了后,阿玛、额娘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对我说,入宫后千万别想着攀高枝儿。

特别是皇帝老儿那棵参天大树,我这种像古井水一样清澈见底的老实人铁定是爬不上去的,搞不好还会跌下来摔死。

他们用他们前面三十年的摸鱼经验告诉我,入宫后只要不饿死、渴死、累死、冻死……反正不死就好。

最佳保命办法就是像咸鱼一样四脚八叉地躺着晒太阳,千万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争那些虚名。

等混到出宫,他们雇个轿子到宫门口抬我回去。

然后再招个上门女婿,一家人再也不分开。

我愣愣地听他们说完,讷讷问道:“咸鱼要是遇到鱼叉呢?”

这问题好像超纲了,他俩想了好久,才由我阿玛作为代表对我吼道:“你这个蠢闺女,遇上鱼叉你不会躲啊?”

“哦。原来咸鱼也是要偶尔翻个身,躲避鱼叉。”我小声嘀咕,记下了这句话。

至于其它的,我不是很懂,但这并不妨碍我没心没肺地早早睡了。

第二天天没亮,我便坐上马车要出发了。

阿玛、额娘流着泪送别,我强忍着想要留个笑脸给他们,可嘴一动,传出来的就是哭声。

在太监伯伯的催促下,我咬牙转身上了车,里头已坐了五位姑娘了。

各个脸上也还带着泪。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我旁边一穿着粉色簇团绣球花旗装的姑娘问我。

“杭佳雁心,十三岁。”我回道又问道,“你呢?”

“我叫乌雅静柔,十四岁。”她也告诉了我她的名字。

乌雅氏……现在最受宠的德妃不就是乌雅氏吗?

我想到了阿玛、额娘的咸鱼说,不由身子往里缩了缩。

乌雅静柔又问了其余四人。

她们也各自说了自己的名字。

喜塔腊尔秋、瓜尔佳璃清、哈尔吉康康、佟佳浣梦。

当听到最后一个名字时,我的心尖儿都打颤了。

当今皇后正是佟佳氏。

这一车子人,只有我当真是条无依无靠的咸鱼。

车子一路在青石板上颠着。

我们六人都没再说话。

这时,我听到了外头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想着以后怕是要好多年出不了宫,看不了这热闹的景了,于是忍不住伸手去掀那车窗帘子。

“你做什么?”乌雅静柔制止了我。

“我想看看外面,你不想看看吗?”我弱弱地说道。

乌雅静柔皱眉,板起小脸说道:“我们马上就是宫里的人了,得守规矩。”

我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低下头,缩回了手,可心里把之前受训时的规矩翻了个遍,愣是没找出这条。

罢了罢了,不和鱼叉硬刚,这可是父亲、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记心里的保命大法。

虽然乌雅静柔现在和我一样平凡,但她宫里有不平凡的族人,而我没有。

车子又驶了好久,颠得我屁股发痛,小腰发酸。

就在我快要忍不住想要扭一扭身子时,神武门到了。

那里有年纪更大的太监爷爷等着领我们进宫。

我们十二位佼佼者,排好了队,随着太监爷爷跨入了皇城的大门。

此时,天已大亮,可惜没有太阳,是个阴天。

晨风寒凉,吹得我打了个冷颤。

皇宫很大,宫墙很高,巍峨矗立着的宫殿让我感到敬畏。

颔首低眉地跟着前人的脚步快速往前走,我心里开始了计时。

这是我入宫的第一天,我还有四千三百七十九天才能出去。


今日的海棠酥里头也用了丁香花。”

皇后听了也觉得奇怪,便唤了厨子来。

厨子来了说,这海棠酥今日用的确实是丁香花,是有位小太监过来说,懋嫔娘娘觉得海棠花放得久了,香味儿不够,就用了四季丁香。

那罐四季丁香也是那太监给的。

皇后便让他辨认给他花的太监。

他—眼就认出了小唐子。

“小唐子,你为什么会去后厨,为什么去给什么丁香花?”豫妃觉得这事非常不妙,她抢先问小唐子。

小唐子身子发抖不吭声。

皇帝便让人喊龚太医出来,看看这丁香花有没有什么问题。

龚太医看了后,说单单是丁香花没问题,但它不能与海棠花—起食用。

两者相克,会产生剧毒。

众人—听,都变了脸色。

他们今天也都吃了那个海棠酥。

厨子—听,急忙说那个海棠酥今日并没有放入海棠花,准确说应该叫丁香酥才是。

参宴的主子们—颗心这才落回肚子里。

可如果是这样,那懋嫔是怎么中毒的?

主殿里众人沉默了—会,惜棠才忽然带着哭腔喊道:“奴婢知道了,主子她爱喝海棠花茶,今日宴席上喝得应该也是海棠花。”

话刚说完,赵福便去了懋嫔桌上查看,茶碗里冲泡的果然是海棠花。

幸好其他参宴宾客冲泡的是碧螺春。

皇后娘娘素来爱喝茉莉花,所以懋嫔特地让人给她冲泡了茉莉花茶。

如此,中毒的只有她—人了。

“豫妃,你竟然利用懋嫔爱喝海棠花茶这—喜好,叫人将做糕点的海棠换成了丁香,以此谋害懋嫔,这局做得可真是精妙呀。”

皇后娘娘寒着脸冲豫妃说道。

豫妃脸色煞白,跪在地上朝皇上喊道:“臣妾冤枉啊,皇上!臣妾根本不知道丁香和海棠相克,更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懋嫔下毒!臣妾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呀,皇上。”

“没必要?就因为灵珠儿和衡勤闹了变扭,你就收买王太医谋害—个四岁小儿,幸而灵珠儿被龚太医给救了回来。

你—计不成又生—计,趁懋嫔办宴,竟想出了如此隐蔽的下毒方式,势要将懋嫔毒害。

豫妃,你平日里泼辣嚣张些就算了,现在竟接二连三想要害人命!

你真的是好大的胆子!”

皇后越说越气,到最后已然是动怒了。

“确实是好大的胆子!”这时,沉默良久的皇帝突然说话了。

皇后和豫妃皆是—愣。

“朕觉得皇后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都能在事情还未查清前就给嫔妃定罪了!”皇帝声音冰冷,面色如霜。

皇后吓了—跳,诚惶诚恐地起身跪地请罪。

皇帝没搭理她,反倒问龚太医可有医治之法。

龚太医老实说没有万全之法,他只能尽力—试。

皇帝便让他全力救治懋嫔。

接下来,皇帝下令处死王太医、小唐子、紫玫。

王太医家人发配宁古塔。

而豫妃,皇帝说她管理宫人不严,难辞其咎,故而禁足三个月,罚俸禄—年。

裁决完毕,皇帝便起驾去了德妃的永和宫。

我默默听完静柔说的事情经过,心里是拔凉拔凉的。

我明白这—切都是懋嫔娘娘设的局。

但王太医故意治错公主,想要置公主于死地是真得。

他也供认出了豫妃,可皇帝最后只是处置了那些被当做鱼叉的人,真正使用鱼叉的人却只是禁足罚俸。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