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

高质量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

奔跑的八零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是作者“奔跑的八零后”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吴远杨落雁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匠手艺。于是吴远的重生,就从木匠开始。......

主角:吴远杨落雁   更新:2024-08-21 06: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远杨落雁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由网络作家“奔跑的八零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是作者“奔跑的八零后”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吴远杨落雁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匠手艺。于是吴远的重生,就从木匠开始。......

《高质量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精彩片段


吴远小两口前脚到家,杨支书后脚就跟到了。

吴远连忙支使着钟文强给老丈人倒水,他顺便拆了包烟,递过去。

杨支书一瞧,这烟都是新拆的。

再加上,屋里并没有什么烟味,便很识趣地推掉了。

“爹,自打我嫁过来,你可是头一回登门啊。我妈都来了好几次,就你难请。”

此时没外人,杨落雁对亲爹也没必要针锋相对了。

杨支书吹着空调的凉风,又摸摸堂屋的电冰箱,啧啧道:“你这小家搞得确实挺好,怪不得你妈赞不绝口的,跟我说了好几回。”

接过钟文强递来的热水,杨支书在椅子上坐下道:“这回我过来,主要是跟你俩说一声。”

“今天我叫吴远过去,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想让他讲讲,在外头倒腾国库券有多不容易。打消你二哥那种‘别人的钱都跟大风刮来似的’的错误观念。踏踏实实地,好好过日子。”

吴远连连点头。

杨落雁却是得理不饶人:“依我说,你有这想法,就是对二哥心存幻想。他要是能听人劝,何至于沦落到这地步?反倒是吃了这次的大亏,说不定能涨点记性。”

杨支书长叹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不谈他们的事了。”杨支书话锋一转:“我最近听到不少消息,说别的村里有人在仿制你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床,你得上点心。”

吴远并不意外。

如今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床,利润空间丰厚。

又被吴远一手打造成为陪嫁的一样大件,甭说是在十里八村,就是在县城里,也开始流行起来。

这种情况下,出现更多的逐利者,太正常了。

这是充分竞争的表现。

不过这意味着,他必须加快县城里家具门面或者柜台的开设,尽快树立起一个家具品牌来,以便抢占城市这块主要市场。

夜深人静时。

席梦思床上,杨落雁枕着丈夫的手臂,两口子说着悄悄话。

“自打我发现你的四个存折之后,我就一直有个问题,左想右想,都想不通。”

“什么问题?”

“你说你都挣了那么多钱了,为什么没想着在大城市找个城里姑娘过好日子,偏偏回到我这个农村妇女身边过苦日子?”

“你当初不也放弃嫁给城里人,选择了我?”

“这不一样,这可是100万哎!”

“没有你,我可挣不了这么多钱。”

“为什么?”

“因为你旺夫!”

“有道理!嗳,你干嘛呢,别闹……”

蔺苗苗连续跑了三天,腿都跑细了,这才找过来十多个服装厂的小姐妹或同学。

县里的服装厂不太景气,早就不怎么开工了。

以至于这些女工,都分散在各处。

让蔺苗苗东跑西颠的,一阵好找。

好在最终,舅舅吴远相中了五个人,也开出了100块的工资。

几位小姐妹欢天喜地,简直把蔺苗苗当亲人。

蔺苗苗暗自庆幸,得亏当初留了个心眼,没有照实说过自己的工资。

如此以来,蔺苗苗自然就成了这五个小姐妹的头头。

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大权。

只是队伍大了。

工作场地不可能仍旧安排在吴远家里,必须找间宽敞的房子。

吴远跟杨支书一说,又在村部,工场的隔壁安排了房间。

如今场地有了,人也够了。

就差缝纫机了。

吴远带着蔺苗苗直奔百货公司,直接定了4台。

161块钱一台,不包送货上门。

于是吴远又多出了10块。

回去的路上,路过下圩村。

吴远让蔺苗苗先回去,自己去了三姐家。

蔺苗苗巴不得先回去吹空调,车子一蹬,转眼跑了个没影。

到了三姐家,吴秀华正在院子底下乘凉。

屋里明明有电风扇,也舍不得开。

“三姐夫不在?”

“去村部了。不过他留了信,找了个关系,正好这条线上的人你都熟,你亲自去跑最合适。”

吴远接过三姐从屋里拿出来的纸条。

好嘛,还真是熟人。

怪不得陈大姐处心积虑地买走了那把黄花梨太师椅,敢情是送给亲爹,刘主任他老丈人了。

刘主任老丈人陈老先生,刚从县领导班子退下来,转到县人大养老了。

理清这关系,吴远直言道:“那就请陈大姐带个话,我请他们吃顿饭,三姐夫也跟我一块去呗。”

吴秀华一听,自是喜出望外。

“幺弟,你有心了。最近你三姐夫有心往乡里活动活动,要是能搭上这条线,就妥了。”

吴远却有些疑虑:“陈老先生已经转人大了,会不会人走茶凉,说话不管用?”

“那倒不至于,乡镇一级的人事调动,他还是说得上话的。”

吴远点点头,重振信心:“就算人走茶凉也不打紧,只要他能给咱指条路子,咱们该花钱花钱,该请客请客。三姐夫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全力争取。总之,我全力支持。”

打吴秀华家出来,吴远没有回家,直接折返回到机关大院。

找到刘主任家门上,跟陈大姐把这事一说。

陈大姐满口答应。

一切水到渠成。

隔天晚上的饭局上,吴远还额外替三姐夫备了一份厚礼。

总不能请陈老吃一顿饭,让人办两件事。

没这个道理。

陈老先生听了他的事儿,当场答应下来。

本来就是政策框架内可以操作的事儿,又是国家试着鼓励的方向,他没什么为难的。

至于熊刚的上调一事,陈老先生也提点了一句。

“从村支书到乡里这一步,未必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这是一句忠告,也是一句实话。

熊刚诚恳地表示接受,但依旧坚持,想要进步。

这不难理解。

毕竟熊刚刚刚三十出头,没必要在村支书上干到杨支书那样的年龄。

想要沉淀下来,那是四十岁以后才会考虑的事。

吴远也很赞赏三姐夫的坚持。

年纪轻轻的,这么早躺平做什么?

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躺平。

饭局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熊刚一直坚持到送走陈老先生一家人,这才颓然一倒。

醉在吴远的怀里。

吴远也顾不上自己的二八大杠,只能寄放在饭店这里,叫了辆面的送人回家。


吴远心下惋惜,正准备起身离开,目光忽然落到那把断腿的太师椅上。

岁月斑痕掩盖下的木头纹路,有些眼熟,似乎是花梨木?

吴远不动声色地多看了几眼。

没错,花梨木没错了,而且是正宗黄花梨!

“大哥,你这家具怎么卖?”

双手拢在袖笼里的中年人,老神在在地,不答反问:“你瞧上哪件了?”

吴远从太师椅上收回目光,随手拍拍面前的八角桌问:“就这桌。”

“100块!”

“大哥,我是真心想买,20行不行?”

“20买这八角桌?这可是香山帮的手艺,你当买白菜哪?20块只能买那些坏掉的!”

“这些破烂能修好么?”吴远在坏家具堆里边拨拉边嘟哝道:“大哥,20块5件,破烂我也认了,行不行?不行我就走了。”

“顶多2件!觉得行,你就挑。不过钱货两清后,不带后悔找补的。”

“好……吧。”

吴远装作勉强接受,而后煞有介事地在破烂堆里挑了半天,顺便看看还有没有被遗漏的黄花梨。

哪怕是一条腿也成。

结果并没有。

似乎今天这运气,全都用光了。

不过,人得懂得知足。

最后假意磨蹭一会,吴远果断挑了太师椅和脚蹬子,付了钱。

太师椅是他的目标。

至于脚蹬子,那就是个搭头。

看在它残缺最小的份上。

得亏三姐这车上绑着绳子,吴远和落雁俩人废了半天劲,才把太师椅和脚蹬子绑好在后座侧面,匆匆离开了。

倒不是怕家具哥反悔,而是这家伙总盯着杨落雁看,令人不喜。

等到车子离开好一段路。

杨落雁这才追问:“你是想买这把太师椅吧?它有什么猫腻?”

吴远心情不错,也不瞒她:“黄花梨的太师椅,稍加修缮,卖给识货的人,起码能赚这个数”

“六百?哇,你真是太厉害了!”

“六千!”

杨落雁倒抽一口冷气,忙道:“那你慢点骑,千万别把这宝贝磕着碰着哩。”

回到家。

四姐吴芳华把新做好的床上用品都送来了,堆满了整张婚床。

两床厚被子,两套薄被子,以及两套褥子。

全都是新棉花打的,松软又暖和。

外罩大红大绿的被面,摸起来光滑,看起来喜庆。

外加一对鸳鸯枕,顿时让这张婚床有了灵魂。

“谢谢四姐。”杨落雁欢喜地拉着四姐道了谢。

吴芳华摸了摸杨落雁的鬓角:“不用谢,弟妹,四姐应该的。只要你跟幺弟把日子过好,四姐做得再多,也高兴。”

腊月二十七,宜合婚订婚。

按照阳历算,刚好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杨支书选了这天做结婚的正日子,看得出来是下了真功夫。

天还没亮,公鸡刚叫了头遍。

杨落雁便麻溜地爬起来,换上喜服,开始对镜梳妆打扮。

今天是她人生中的大日子。

没有人比她更重视。

等到刘慧推门进来,杨落雁喜服都穿好了,妆也化了一多半了。

“雁儿,你不先吃点垫垫?这一天折腾,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呢。”

“是哦,妈,我怎么连早饭都忘了吃?”

刘慧轻叹一声,这丫头激动的,连吃饭都忘了。

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

杨落雁匆匆地赶到堂屋,一屁股坐下来,摸起馒头,就秃噜一口稀粥。

主座上杨支书老脸一沉,拿筷子敲了敲桌面:“马上也是要成家的人了,为人处世要稳重,别再像个姑娘家冒冒失失的。”

杨落雁不由放慢了节奏:“知道啦,爹。”

“这200块钱,是爹跟你娘给你的压箱钱。你自己攒着,别让那小子知道。”

“爹,不用啦。我们年轻,能挣。”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

杨落雁犹犹豫豫。

其实她不是不想拿,而是不想为了这点钱特地瞒着吴远。

最后还是刘慧不由分说地把钱揣进了小闺女喜服的口袋。

吃完早饭,大姐杨沉鱼终于姗姗来迟,带着俩个睡眼惺忪的孩子。

与此同时,吴家老宅。

吴远把大黄牵到邻居代婶家里,寄养一天。

免得今天宾客众多,和狗子互相惊扰。

回过头来,三姐夫熊刚已经带着帮忙的人赶到了。

于是院子里垒灶的垒灶,搭棚的搭棚。

院子外头大红喜字、对联刷刷地贴起来,红纸路引一直贴到村口的树上。

吴秀华在灶房里做早饭。

吴远进来时,看她正在抹眼泪。

“三姐,怎么了嘛?”

“没事,烟熏的。”

这时候,吴远本该上前默默给三姐一个拥抱。

可惜两世为人,他还是做不来。

不过他都记在心里。

三姐在灶房里忙活,三姐夫在外头统筹一切。

今天这婚事的支客师一职,也毫无疑问落到了仗义热情的三姐夫头上。

所谓支客师,有地方又叫支客司。

不仅要统筹婚事大小事务,而且要负责迎来送往,照顾好宾客。

甚至某桌席面上座次僵持不下时,他还得负责理清来客和主家的关系亲疏尊卑,协调好座次。

可谓是事无巨细。

天色渐亮,来的人渐渐增多。

但在熊刚的安排下,全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反倒让吴远这个新郎官闲下来,看着婚床四周满墙的笑脸娃娃,略感惊悚。

但愿今天落雁陪嫁的家具,能多挡掉一些,省得晚上睡觉渗得慌。

很快,锣鼓队,接亲队,相继到位。

吴远这个新郎官,也就正式入位,接受各种摆布安排。

到了八九点钟。

姐姐们带着孩子陆续抵达。

老大吴淑华不舍得出钱,但便宜话、好听话她从不吝惜。

先是夸了今天的幺弟多么精神,多么帅气,随后摸着席梦思床垫赞不绝口。

她这一夸,倒还真让老二和老四上心了。

“幺弟,这真是你手工做的?”

吴远点头。

“这么厚的垫子冬天好办,夏天可怎么睡?”

“这是单面席梦思,翻过来就是凉席。”

姐姐们啧啧称奇之余,还真对幺弟有些刮目相看了。

接着老大立刻借机要求:“幺弟,年后你给大姐做个席梦思呗?”

“行啊,等我年后开了厂,你们想买几床买几床,但别忘了照价付钱。”

老大恍然大悟,怪不得老三上杆子对幺弟好。

敢情幺弟是真长本事。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多掏点钱给幺弟办婚事了!

老二轻叹一声,我是真的尽力了。

唯有老四暗自欣慰,得亏当初跟三姐争取了给幺弟置办床上用品的机会,想来幺弟多多少少会念点好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