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珂感到一丝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但有赵武这个好朋友在身边,他感到安心不少。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可以一起面对。
......余荣端坐龙椅,他的面容沉静,但眉宇间却隐含着一股不容小觑的霸气。
陈鑫的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对余国的挑衅。
陈鑫的军事扩张和经济封锁,都是精心策划的阴谋,意在削弱余国的国力。
他必须采取铁腕手段,保护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
面对陈鑫与杨国的勾结,余荣毫不畏惧。
他决定亲自写信给杨国的国君,表达余国的诚意和友谊,同时也表明余国的决心和立场。
对于陈鑫的心理战和边境挑衅,余荣更是不屑一顾。
他命令加强国内的宣传,稳定人心,确保国家的稳定不受外界谣言的影响。
他现在面临的是一场全面的战争。
他站起身,决定召集他的顾问和将领,商讨对策。
余荣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来人,召集大臣们,朕有要事商量。”
声音如龙吟虎啸,震撼着整个宫殿,如同烈火般熊熊燃烧。
......在前往余国都城的漫长路途中,赵珂和赵武穿过了一片片金黄的稻田。
稻田边,几位农民正忙碌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赵珂决定上前搭话,想要了解这些辛勤劳作者的真实生活。
赵珂走向一位看起来颇为年长的农民,他正弯腰收割着稻谷,动作熟练而有力。
“大叔,今年的稻子长得咋样啊?”
赵珂用亲切的口吻问道。
农民大叔首起身,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叹了口气说:“哎,小伙子,你可不知道,今年这天气,真是让人头疼。
春天旱得厉害,夏天又涝得不行,这稻子啊,长得稀稀拉拉的,收成比去年少了一大截。”
赵珂皱了皱眉,继续问道:“那税官来收税的时候,有没有看在收成不好,给咱们减轻点负担呢?”
大叔苦笑着摇了摇头:“减轻?
别提了,税官那帮人,眼睛里只有钱,哪管咱们农民的死活。
他们来的时候,咱们还得笑脸相迎,生怕得罪了他们,税负更重。”
赵珂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继续问:“大叔,您说这要是打起仗来,咱们这些种地的,日子会不会更难过?”
大叔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打仗?
小伙子,你可别提这茬。
咱们这些种地的,最怕的就是打仗。
一打仗,咱们的庄稼谁管?
家里的牛羊谁喂?
再说了,咱们的孩子要是被抓去当兵,那可怎么办?”
赵珂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又问:“大叔,您觉得现在咱们农民最需要啥?
有没有什么是咱们能帮上忙的?”
大叔想了想,然后说:“咱们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个安稳的日子。
要是能少交点税,或者有人教咱们怎么种地,让庄稼长得更好,那就太好了。
咱们不求别的,只求个温饱,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赵珂看着大叔那布满老茧的手,那是为了家庭和生计不断劳作的手。
这些农民的辛勤和汗水,是支撑这个国家的基础。
赵珂对大叔说:“大叔,您放心,我会尽力的。
虽然我只是个过路的,但我会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带到都城里去。
咱们农民的辛苦,总会有人看到的。”
大叔感激地看着赵珂,点了点头:“小伙子,谢谢你。
咱们农民不求别的,只希望能有人听听咱们的心声。”
在与农民大叔的交谈中,赵珂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他们提供帮助。
尽管自己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帮助。
赵珂注意到农民们在烈日下劳作,容易中暑或受伤。
他便从自己的行囊中拿出一些草药,这些草药的使用方法,是他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常识。
“大叔,这是我自己采的一些草药,可以解暑降温,也能治疗轻微的创伤。
您拿去分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大家。”
赵珂递给农民大叔一包草药,这些草药的效用,他在路途中己经多次验证过。
赵珂还利用自己的农业知识,教农民们一些简单的农业技巧。
他指着一块田地,耐心地向农民们解释如何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灌溉时间,以及如何利用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您看,这块地的土壤有些贫瘠,我们可以试着用些农家肥,比如鸡粪、牛粪,这样不仅能节省成本,还能让庄稼长得更壮。”
赵珂的建议,都是基于对土地和作物生长规律的深刻理解。
看到一些农具损坏,赵珂主动提出帮助修理。
他和赵武一起,利用手头上的工具,帮助农民们修好了锄头、镰刀等农具。
赵珂的修理技巧,体现了他在生活中的实用主义。
“这锄头的木柄断了,我帮您重新固定一下。”
赵珂拿起一把损坏的锄头,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和木棍,巧妙地将其修复,他的动手能力,让农民们赞叹不己。
赵珂和赵武也加入到收割的行列中,帮助农民们一起收割稻谷。
尽管动作不如农民们熟练,但这份心意却让农民们感到温暖。
“来,大叔,我们也来帮忙。”
赵珂拿起一把镰刀,尽管手法略显生疏,但他的认真态度赢得了农民们的赞赏。
“这年轻人真不错,还知道来帮忙。”
一个农民笑着说。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帮忙的可不多了。”
另一个农民附和道。
“看他的样子,应该是从小没干过农活吧。”
一个农民看着赵珂生疏的动作,微笑着说。
“不过他很认真,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了。”
另一个农民赞赏地说。
赵珂听到农民们的议论,心里很高兴,他更加努力地干活,希望能让农民们更满意。
“谢谢你,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
一个农民感激地说。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赵珂笑着说。
另一个农民拍了拍赵珂的肩膀,欣慰的说:“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好样的。”
赵珂感受到了农民们的热情和赞赏,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叔,您辛苦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会有办法度过难关的。”
赵珂鼓励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农民们心中的阴霾。
与农民大叔的交谈让赵珂心里沉甸甸的。
他和赵武默默地继续前行,但他的思绪却如同乱麻。
赵珂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他虽然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见识,但面对农民们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他感到自己的能力微不足道。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世界,那里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们不必如此辛苦。
他不禁自问,自己这点微薄之力,真的能为他们带来改变吗?
他回想起大叔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那是辛勤劳作的印记。
赵珂暗下决心,哪怕只是教他们一些防病的小知识,或者帮忙修理农具,也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赵珂知道要想真正改善农民的生活,还得从根本上着手。
他打算到了都城,多观察,多学习,看看有没有机会能为农民发声,让他们的困境得到关注。
他的心情逐渐坚定起来,虽然路途遥远,但他己经准备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赵珂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继续踏上了路程。
......余国大殿内,气氛凝重而紧张。
巨大的青铜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起,缭绕在殿内,为这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殿中央,一张巨大的紫檀木长桌摆放着,上面铺满了地图和各种文书。
余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面容刚毅,眼神坚定。
这位国君虽然年过半百,但依旧英气逼人,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龙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群臣们分列两旁,他们或是身着华丽的官服,或是披着战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紧张。
他们的目光不时地投向余荣,等待着国君的指示。
余荣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回荡在大殿之中:“诸位爱卿,陈国背信弃义,与杨国勾结,企图侵犯我国疆土。
此乃国之大敌,民之大患。
朕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商讨对策,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们的目光更加专注。
余荣继续说道:“朕己下令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使者前往陈国,质问其为何违背和约。
但战争的阴云己经笼罩在我们的头上,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时,一位身着战甲的将军站了出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陛下,末将愿率军前往边境,誓死保卫国家。
陈国虽强,但我余国的将士们也不是吃素的。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末将即刻出征。”
余荣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将军忠勇可嘉,朕深感欣慰。
但战争非同儿戏,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朕希望各位爱卿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共同商讨如何抵御外敌。”
随后,一位文官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陛下,臣以为,除了加强军事防御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国内的稳定,确保民心不乱。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外交途径,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余荣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爱卿言之有理。
朕将下令加强国内的治安,确保民众的生活不受影响。
同时,朕也会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国家,争取他们的支持。”
会议持续了许久,群臣们纷纷发言,提出了各种建议和策略。
余荣认真听取了每一个意见,并与群臣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最终,他们制定出了一套全面的应对方案,包括加强军事防御、稳定国内局势、开展外交活动等。
会议结束后,余荣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诸位爱卿,朕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让我们共同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人民。”
群臣们齐声应道:“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誓死保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