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完军装后,爸爸载着我离开武装部。
这时快要到中午了,爸爸问我想吃什么。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吃什么,心里一阵迷茫,因为从小到大来县城的次数屈指可数,对这座小城一点儿都不熟悉,更别说知道想吃什么了。
我沉默着没有回答,爸爸接着说要不我们去吃包子吧,我说“行”。
在那个年代,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能吃一顿包子己经是我们最好的午餐了。
从武装部出发大概过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爸爸找到路边一处用绳子围起来的地方把自行车停放好,来人给了一张小票,上面写着“看车 2 毛”。
我问爸爸为啥要把车放在这里还得给钱,爸爸告诉我如果不找人看车子会丢的,原来那个时候有不少偷自行车的,所以就有了看车这个行当。
我心里暗自惊叹,还有这样的事情啊!
把车子放好后,爸爸领着我走进一个类似菜市场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到了,爸爸说就是这里。
我抬头看去,门口上面有一块牌子写着“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哇!
太好了,之前只是听说过,还从来没有吃过呢,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地方不大,进去后找了个靠墙的座位坐下来,一位个子不高胖胖的中年妇女走过来问“吃几个”,这位妇女头上戴着白色的棉布帽子,前面系着围裙,双臂的袖子都挽了起来,一看就是这家店的老板。
我爸说“10 个”,店老板说“能吃完吗”,我爸说“没问题”!
其实我爸是想让我好好地吃一顿大包子。
很快两盘包子就端了上来,包子个头挺大,白白的面看起来很绵软,长型的,两头有角。
心里想“为啥叫包子呢?
包子不是圆的吗,上面有褶的?”
这分明是大饺子啊!
正发愣呢,爸爸说赶快趁热吃才好吃,我嗯了一声!
心想不管了,先吃饭。
哇,太香了,一口下去面皮绵软,肉馅滑嫩,还有浓浓的汤汁,太好吃了。
不一会我居然吃了六个,可是爸爸才吃了西个包子,感觉爸爸一定是没吃饱,可是爸爸却说吃饱了、吃饱了!
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在县城里吃饭,而且是非常有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至今无法忘记。
多年以后一次出差到天津去吃了次狗不理包子,不过再没有当初的味道,包子也再不是长长的大饺子了,而是圆圆的小笼包!
回到村里,乡亲们一听说我要参军去了,那热情劲儿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无论谁见到我,都会关切地询问,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和祝福。
而且大家还争相喊我去他们家做客呢。
在我们这边,一首有着这样的传统,只要有去当兵的,每家每户都会请客吃饭。
我感受着这浓浓的乡情,心里满是感动。
这些熟悉的面孔,这些亲切的话语,都让我深深体会到家乡人的质朴和善良。
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支持和关爱,让我在即将离开家乡奔赴远方之时,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这份乡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田,也将成为我永远铭记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