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宏城楚描红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篇章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由网络作家“兰若寺小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兰若寺小妖”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张宏城楚描红,小说中具体讲述了:看了一个老信封后,我莫名穿越了,来到了七十年代。开局就被女友要求让工作给小舅子?我直接选择分手。朋友想在背后坑我?我选择送他吃免费牢饭。这个继母和妹妹不错,我认可了!和继母和解后,我把工作让给继妹,带着信封,前往北大荒。却没想,我在这遇到了此生挚爱。逆天了,为啥挚爱重生了有空间,我一穿越者没有啊!...
《完整篇章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精彩片段
回到家里,张宏城上楼看到裴淑静在水房外头洗衣服。
“阿姨,玉敏的大衣裤子和棉鞋,大概后天就好,我后天中午去取。”
裴淑静笑着点点头,她在帮张玉敏准备出行的东西,这两天经常请假回来收拾。
张玉敏是后天的火车,她这几天做事的时候总是会时不时的发呆。
张玉敏抱着一堆要洗的衣服从房里出来,看到没心没肺笑着的张宏城气就不打一处来。
她倒不是气自己下放而这个当哥哥的不去,她气得是自己过两天就要走了,这个当哥哥的居然一点舍不得的情绪都没有。
虽然两人从小不对付,但最近两人关系不是缓和了很多么?
“你让开。”
抱着盆的张玉敏挤开张宏城,也去了水房。
回到自己的阳台小屋,张宏城打开抽屉上的锁头,从抽屉里拿出老信封。
老信封里又多了一张打印稿。
张宏城看了一眼日历,他阅读到的地方正好和自己的时间已经同步。
东北的六月是收春粮的季节,穆棱河水汹涌澎湃,沿河开垦的农田小麦满眼都是麦浪。云西公社依然还是古板的何向阳主任当家。楚描红捶了捶腰,从麦田里直起了腰......
楚描红很累,她下到春阳村已经快两个月。
在杭城的时候,她从来没干过农活,但自从来到这里她就一直没有停过。
村里的知青点是以前村里的老房子,茅草顶的房子有些漏风。
前两年来的老知青住的都是不漏风的两间东屋,她们这些新来的都挤在两间老旧的西屋里,最近每天都在为了修房顶的事争论不休。
锋利的麦穗在楚描红的手上割出了好几条口子,生疼的同时还不见血。
她看了一眼同组的人,自己似乎没有落下进度,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来了快两个月,因为她的家庭问题,已经被村里谈话了三回。
每每想起这个经历,楚描红就有落泪的冲动。
楚家是杭城出名的中医世家,解放前家资不俗。
解放后自己爷爷也曾一度进入医药大学教书。
但到了后来,她爷爷被下放,家里顿时一落千丈。
但真正给她带来的厄运的人是她的父亲楚定国。
因为受不了周围的环境,楚定国抛下妻女逃去G岛,后又移民北美。
她们母女立即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楚描红以为自己来到北大荒后会远离这一切,可谁知长风公社的主任却是个食古不化的主。
连带着大队的人也用有色眼镜看她。
她每天干的事都是最累的,还时常被人刻意针对。
楚描红不动声色的避开孔致礼故意凑过来的身子,抱起一捆麦子往后方走去。
孔致礼是这里的老知青,前些天就打着照顾同乡的借口来接近自己。
他想的什么,楚描红心里当然知道。
自己那种家庭,她知道孔致礼对自己绝对不是真心,不过是想占占便宜罢了,她也只能忍着气尽量避着对方。
房革东在一旁偷笑着推了孔致礼一下。
“这都几天了,怎么还没进展?”
“新来的知青里好像也有几个男的看上了她,你要是下手慢了,到时候可别后悔。”
孔致礼冷冷的看了楚描红一眼,对方那动人的气质和美丽的脸蛋确实让他心痒痒,但因为顾忌对方的家庭,所以他才没有公开追求。
“一个那样的出身,真是给脸不要脸,到了这里还给我端着!”
孔致礼叮嘱了房革东一句。
“你帮我盯着那几个人,到时候我少不了你的好处。”
房革东笑眯眯的应下,但心里却冷笑了好几声。
——大家都是一个屋檐下的,谁也不比谁高贵,凭什么你孔致礼能上我就不能?
房革东在等着孔致礼出手,他晓得这家伙在杭城的时候就有对象,自己手里抓了他不少把柄,现在就差这个大错了。
楚描红刚刚放好麦子,忽然旁边伸出一只脚将她放好的麦子踢散。
她咬着牙抬头,看到的是和自己一个屋的段新曼。
“看我干什么?捡起来啊!”
段新曼黑着脸训了楚描红一句,看到周围几个女知青都看了过来,这才一甩辫子走了。
楚描红只能忍着泪俯身捡散开的麦子。
段新曼是去年来的老知青,在她没到春阳村之前,段新曼是知青点最漂亮的那个,喜欢帮她干活的男同志有好几个。
但自从楚描红来了之后,肯替段新曼当免费劳力的人几乎消失殆尽。
“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一个女知青过来帮她收拾了几根,还好心的劝慰了她几句。
楚描红感激的看了对方一眼。
这是知青点里为数不多的对她不那么敌视的女知青之一——郑向红。
她来自上海,祖上三代都是工人,是村里根正苗红的代表。
“向红姐,你最近好些了没有,要是继续疼的话,我再去给你找点草药。”
郑向红笑了。
“行,你悄悄的,别让人发现,要不然又该找你麻烦了。”
看着楚描红抹着眼角重新走向麦田,郑向红眼里的笑慢慢淡去。
她扭头看向了另一边的麦田。
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偷偷看着楚描红。
郑向红的手慢慢的捏紧,然后又看似自然的放开。
她和钟汉生都是沪上人,还是初中同学。
所以她对钟汉生家里的情况相当了解。
钟汉生父亲是电子厂革W会副主任,母亲在市革W会计划处上班,家里三个孩子中,钟汉生是最小的那个。
老大钟汉文参军,二女儿在电子厂当会计,钟家的家世被郑向红一直看在眼里。
要不是钟汉生年轻不懂事被人摆了一道,他也不会下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但郑向红坚信钟汉生在春阳村待不了多久。
所以郑向红一直想着自己能和对方在一起,好把自己也带回上海。
眼见得自己和钟汉生的关系越来越近,谁知他竟然会对新来的楚描红上了心。
呵呵,可惜楚描红是hwl,还是个没什么心机的。
他们手里拿出来的邮票也都是合适题材的。
张宏城空手空脚的走入胡同里,那些抱着集邮本的人都对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一来是因为他年轻且眼生,二来很少有人来这里不带着自己的集邮册的。
所以要么张宏城是来看热闹的小年轻,要么就是来买卖邮票的。
前者他们无所谓,但后者却避之不及。
买卖邮票要是被抓到了那可是真正的投机倒把。
看到大家警惕的眼神,张宏城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从书包里掏出五张颜色不一的邮票来。
看到他手里的邮票,这帮人的脸色才松泛了些,纷纷围了上来。
“哟,是五一年的五色国徽邮票!”
这帮人很识货,一眼就认出了张宏城拿出的邮票是什么。
这是1951年发行的《国徽》特种邮票。
胡胖子三千八一枚收回来的,为的就是能让张宏城手里有点底气。
这套邮票在七十年代并不多见,直到八十年代集邮风再起,才被广大集邮者们发现存世量还算可观。
每张的价格都在三千五百块以上。
在集邮活动遭到打压的1972年,这种齐全的特种套票相当的受欢迎。
“小同志,你想换什么哪种邮票?”
张宏城的周边立即响起了七嘴八舌的询问。
几个集邮本子殷勤的递了过来。
张宏城一一接过翻了半天,但看中的却没有几个。
很显然大家都不是傻子,舍得拿出来换的都不是什么好货。
他索性直接发问。
“有没有大红色主题的?”
这是他帮胡胖子问的。
胡胖子想入手一套49年的开国邮票,可他问了好几个藏家,但品相都没能让他满意,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了张宏城身上。
张宏城没有明确指出是要哪套邮票,就是为了防止这帮人坐地起价。
一个戴着黑边眼镜的男人呵呵一笑。
“你怕是刚来我们这里,这种下套子的话没必要说,直接说你要哪套就是了。”
“要不然我给你一张废票,那也是咱红色主题的。”
有人笑着帮腔。
“可不是么,全国都红了,算是最红的票了,可你真要收了去,指不定有多少麻烦会找上门。”
张宏城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您说的是四年前的那一张?”
眼镜中年人点点头,语气里带着调侃的意思。
“卖了半天就收回去,不准流通不准收藏,谁拿着谁倒霉。可惜我也没有啊,要不然就跟你换了,哈哈哈哈哈。”
一群人乐呵呵的笑着。
可张宏城发现有个正准备上前给自己看集邮册的男人,却不动声色的停下了脚步。
张宏城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他故意笑了笑,收起自己的邮票离开。
但他也没走多远,猫在一个拐角处等着。
果然,之前那个脸色有些不对的男人匆匆的走出了胡同,往西边走去。
张宏城立即跟上,叫住了这个人。
“同志,你是不是有错版票?”
那人急忙摇头。
“没有没有!”
张宏城掏出了五张大团结。
那人迟疑了一秒钟,立即又猛的摇头。
十张伍市斤的全国通用粮票被递到了那人跟前。
“你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你是谁?我明天的火车离开北京,卖给我根本不是问题。”
那人咬咬牙又东张西望了一下,也没拿大团结,只是抽走了八张粮票。
“你稍等,我去去就来。”
半个钟头后,张宏城浑身发软的回到了招待所。
他锁上门,小心的脱掉衣服,露出了藏在胸前的一整版红色邮票。
整整四十章大片红!
全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
后世最低售价300万!
看着老信封缓缓的从空气里浮现。
胡宇打开信封,首先摸到的是一张纸条。
快叫爹,晚了怕你后悔。
胡胖子呵呵一笑。
把信封一倒,几十张红色的小方片飞了出来。
“还想胖爷我叫爹,果然又是语录邮票,你胡大爷早已经处变不惊了好么?”
他捡起桌子上的一张红色小方片。
呵呵,好你个张宏城,这种假货也敢拿来逗你爹......。
可下一秒,胡胖子两眼圆瞪双脚一软,他真跪了。
1972年的张宏城有能力造假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胖子的声音在发抖。
“我的活爹啊,你这是要吓死俺嘛?!!!这么多大片红~!!!”
“这种品相,没个四百万一张,人家都不好意思开口啊!亲爹,儿子我爱你!”
招待所。
张宏城打开信封。
父亲大人在上,儿子我要买别墅!
买两套,一套儿子我住,一套供奉您老人家的牌位。
张宏城想了想,别说,他觉得也行。
随信来的是三十张大团结和一叠京城专用票。
还有五张全国通用粮票,合计五十斤。
对于一个年代穿越者来说,京城最有名的商店是哪个?
当然是友谊商店。
那是穿越重生主角们装逼打脸、收获机缘的大众剧场。
不过可惜的是,1972年友谊商店还叫友谊公司,刚好正在搬家准备改名友谊商店。
年代文里用来装逼打脸的外汇券,要在一九七九年才会发行第一批。
现在友谊商店收的是外汇。
以国内现在外汇专管的规定,国内人是不可能拥有外汇的。
所以张宏城只能选择名气排在第二的天桥商场。
整个华夏在这个年代,物资供应相对充足的就是京城和沪上。
后世穿来的张宏城实在适应不了大包小包挤火车。
所以他选择在京城置办自己要的东西。
他需要置办的物品还挺多。
胡胖子帮他查得很仔细,到了国营农场,他会领到棉手套一对、棉帽子一顶、棉大衣一件、大棉裤一条,另外有解放鞋、大棉鞋各一双。
但相应的要分四个月一共扣十二块。
如果他领棉被的话,还要再扣三十六,也是分四个月扣。
张宏城不要棉被,准备自己在京城买。
另外他还需要四斤棉花的垫被、八斤到十斤不等的冬被、床单两床、被面两床、枕芯一个、枕头套两个、解放鞋一双、大棉鞋一双。
京城到东北的托运比较方便,他准备把这些东西都托运过去。
天桥商场人流如织。
很多柜台前都排起了长龙。
卖北京手表的柜台前,张宏城正在打量这些手表。
张宏城来京城后也没好好打扮和休息,显得有些潦草,柜台里的售货员不自觉的捂了下鼻子,以为又来了个光看过瘾又买不起的。
“同志,你要不要买请快点决定,后面的顾客还等着呢。”
张宏城下意识的一回头,他身后根本没人。
“这块125元的,我要了。”
卖货员一怔,旋即冷笑:“手表票呢?”
张宏城二话不说递出了一张北京专用的手表票。
卖货员从来没遇到这样的主,只觉得脸有些红,她心头不爽又多说了一句。
“单位登记一下。”
这回轮到张宏城呆住了,卖货员一见他的样子得意的笑了起来。
“都把行李装马车上,还有春阳村的两个,你们也跟着我走。到了我们连,再送你们过河去春阳村。”
十一个人里,就张宏城的行李最多。
在装车的时候,苏北京满脸惊讶的看了张宏城好几眼。
“张哥,你这么多东西都是从湘省背过来的?”
他就带了一床薄被子和几件衣服。
张宏城笑了笑,也没解释。
因为他半路去京城的事是违规的,真不好跟人讲。
绑好了行李,几个女同志开始寻找马车上空余的地方,想坐着去五连。
谁知五连长冷笑一声。
“坐什么坐?”
“你们从今天开始既是知青,也是战士!”
“都给我下车走路,放心,呵呵,路不远。”
一帮知青都乖乖的走在两辆马车的旁边,出了分场部时还说说笑笑的。
显然是真信了连长的话。
在出分场部前,张宏城找了个借口去路边“方便”了一分钟。
他才不信浓眉大眼严锦荣同志的鬼话。
之前在刘副主任那里看小地图的时候,他发现地图上分场部与五连的驻地大约是半根食指的距离。
二营负责的农场区域沿着穆棱河展开,是一块宽约四公里多一点、长度达到了十六公里的狭长区域。
而二营的分场部和五连的驻地刚好在这块狭长地带的两头。
所以这半根食指的长度是不多不少的十六公里,而且张宏城还发现地图上去五连驻地的道路可不是直的!
他们要走的距离少说也有二十公里以上。
出了分场部,一行人往东北方向一路前进。
大概走了三公里,知青们不再说话。
因为连长根本不会喊停,就连女同志提出休息一下也不行。
继续说话只会让他们嘴巴变得更干。
除了张宏城外的所有人都开始大口的喝水。
但张宏城却只是用水壶里的水润了润嘴唇。
因为他猜真正渴的时候还没到。
严锦荣大步流星,对着新来的知青们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我说你们这帮年轻人,不会连我这个中年人都走不过吧?”
“怎么我看着还越走越慢了?”
川妹子包智慧不服气的回嘴。
“连长你别瞧不起人,我以前从城里走到乡下我姥姥家,那是一秒钟都不需要停的!”
来自鄂省的马长江也附和着出声:“连长,我以前练过短跑,那时候每天都是一千米。”
严锦荣呵呵一笑。
“行啊,都是人才嘛,那,咱们继续,走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再休息一下。”
年纪最小的苏北京马上目瞪口呆。
“不是吧,我们还没走到一半?”
这是严连长给新来知青们的下马威,张宏城以前看年代文的时候见识了太多。
十一个人里,目前就他走的最轻松。
一行人足足走了七公里,几乎所有人都累的不行。
严连长这才“开恩”,让大家休息十分钟再继续走。
来自赣省的寇世宏累得像小狗一样,他一把拉住了显得不是很累的张宏城。
“老俵,看不出来啊,你的耐力有这么好、”
张宏城喝了一口水,笑着偷偷掀起了自己的裤脚。
寇世宏看着张宏城小腿上缠得紧紧的绑腿,他被惊得目瞪口呆。
张宏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父亲是军人,这都是家传的......。”
反应过来的寇世宏急忙压低了声音。
“哥,你还有吗?!咱们可是亲老俵啊!”
张宏城趁着严连长没看自己这边,偷偷从挎包里拿出了两卷绑腿布塞给了寇世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