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优质全文阅读续西游记

优质全文阅读续西游记

写书补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续西游记》是作者“写书补仓”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小说推荐,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灵虚子释迦牟尼,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徒众历八十一难到达灵山雷音寺,佛祖如来担心四人难以保护真经回去,询之因何心而取真经,唐、孙、猪、沙分别答以志诚、机变、老实、恭敬四心,孙悟空还随口答以机变心对付八十八种邪心。如来恐孙悟空机心生变,难保真经,派比丘僧、灵虚子两人暗中保护。他们携带八十八颗菩提珠和木鱼梆子,辅助取经师徒净心驱魅,护经返程。后四众在路途中遭遇诸多妖魔。最终,孙悟空等顿悟机心乃起魔之根,于是灭机心,笃真经,于路无阻,顺利回归大唐。...

主角:灵虚子释迦牟尼   更新:2024-08-21 14: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灵虚子释迦牟尼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阅读续西游记》,由网络作家“写书补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续西游记》是作者“写书补仓”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小说推荐,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灵虚子释迦牟尼,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徒众历八十一难到达灵山雷音寺,佛祖如来担心四人难以保护真经回去,询之因何心而取真经,唐、孙、猪、沙分别答以志诚、机变、老实、恭敬四心,孙悟空还随口答以机变心对付八十八种邪心。如来恐孙悟空机心生变,难保真经,派比丘僧、灵虚子两人暗中保护。他们携带八十八颗菩提珠和木鱼梆子,辅助取经师徒净心驱魅,护经返程。后四众在路途中遭遇诸多妖魔。最终,孙悟空等顿悟机心乃起魔之根,于是灭机心,笃真经,于路无阻,顺利回归大唐。...

《优质全文阅读续西游记》精彩片段

话说那些被遗忘的陈旧书籍,长时间未被翻阅,书中便会生出一种蚀纸的虫子,人们称之为蠹鱼。

这种小虫,在书页间岁月流转,渐渐以字籍为食,甚至有些因此变得灵异,会作怪。

而这楼阁,原是铜台府地灵县的寇员外两个儿子,寇梁和寇栋,用来读书的地方。

这里久无人居,他们兄弟留下的一些古籍残编就放在桌子上,于是生出了这些虫子,甚至有的还成了精,会作怪。

有两只特别大的蠹鱼,原本打算去灵山偷食经典,但因为有护法神王的威严,它们没敢去。

刚刚偶然的机会,它们穿过林间,看见了林内歇着的经担。

唐僧一时兴起,吟起诗来,行者们也依韵联诗,这就引来了这两个孽怪。

于是,这两个蠹鱼精就变成了寇梁和寇栋的样子,这也是因为唐僧师徒们来时曾遇到过寇家的这两个儿子,有些旧日的印象,所以它们就选择了这个形象。

其中一个蠹鱼变成了寇梁,出门迎接三藏。

三藏定睛看了看,然后问道:“先生为何会在这里?

我记得你的家在铜台府后的地灵县,府上门前还有座牌坊。

今天为何会住在这荒凉的地方,而且,尊员外现在在哪里呢?”

寇梁趁机回答道:“我父亲在家里,弟弟在屋内。

请先生到中堂坐下,我们慢慢聊。”

三藏欣然走进中堂。

这时,寇栋也从堂内走出,鞠躬行礼,感谢道:“以前多亏了师父和师兄们,消灭了那些盗贼,救了我父亲的性命,我们一首都感激不尽。

只是师父们走后,那些盗贼怀恨在心,又来报仇,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伤害我们兄弟二人。

他们说,我父亲平时乐善好施,斋僧布施,他们可以放过;但我们兄弟二人,因为有些才学,和官府有些交往,所以抓他们抓得紧。

因此,我父亲怕我们暗中被他们伤害,就让我们远离家门,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住下,一来可以温习书史,二来也可以躲避盗贼。

幸好这乡村有几亩荒地,还存着这几间楼阁,住在这里,倒也安静。

没想到师父们会来这里,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好的食物可以供奉,比不上我们家在府城的时候,那里人多热闹。”

他们二人一边说,一边叫家仆把师父们的经担搬进阁内。

孙行者听了他们的话,把唐僧拉到堂外,轻声低语道:“师父,我怀疑这两个人说的话有假。

你想,盗贼抢劫他们父子,怎么还会管他们是否斋僧布施?

再说,如果他们真的恨寇家兄弟,怎么会首接说出来让他们知道?

如果要害他们,这荒凉地方西面无人,岂不是更方便?”

八戒听了说道:“师兄,你别多疑了。

我们只管问他们有没有斋饭吃,快点摆出来吃吧。”

沙僧也说:“师父,八戒说得对。

管他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们好歹先借宿一晚再说。”

唐僧听了,便走回屋堂说道:“二位先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我们实在不好意思打扰。”

寇梁忙道:“别客气,别客气,这没什么。”

他一面吩咐家仆准备斋饭,一面叫人把经担扛进屋来。

家仆们一起去扛那经担,但行者使了一个泰山压顶法术,他们哪里扛得动。

寇梁和寇栋也去尝试,但同样无法移动。

寇梁便向唐僧道:“这经担怎么这么重?

如果放在屋外,恐怕会被人扛走。

我们还是打开经担,把东西搬进堂内比较好吧。”

唐僧道:“先生,我的徒弟们会扛进去的,不需要打开。”

行者说:“经担不是货物,别人扛去也没用。

而且,他们也扛不动。”

寇梁问:“为什么扛不动?”

行者道:“因为这经担重得很,就算是一百个人也扛不动。”

寇梁心中生疑,便叫家仆先摆斋饭来吃。

家仆于是摆出斋食,但食物粗劣不堪。

唐僧和徒弟们心生疑虑,宁愿饿着也不吃。

但八戒可不管那么多,只顾大吃大喝。

寇梁见唐僧不吃,再三劝他。

孙行者说:“我们才刚吃过饭不久,明早再吃吧。”

寇梁只得叫家仆收去,然后问唐僧:“今天师父一路走来,看到了些什么景象?”

唐僧道:“佛地的景象很多,看都看不过来。”

寇梁说:“正是如此。

我们虽然离佛地很近,但因为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未曾去听讲看诵经文。

师父如果能打开经担,借我们一两卷经文看看,也能让我们了解佛门中的道理。”

唐僧道:“经担的包裹封得很紧,难以打开。

你们既然没看过,那就不用看了。

天地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寇梁说:“师父既然不肯打开经担,我们也不敢强求。

今天有幸在这里相会,师父是大唐的名人,一定有很多诗作。

如果能让我们看一两首大作,开阔我们的视野,那就不枉我们这次奇遇了。”

唐僧道:“我出家人主要以念佛为主,吟诗作赋是你们文人的事情。”

八戒说:“师父,你何不把今天联的诗念给他们听听。”

唐僧推辞不过,只好把诗句念了出来。

寇家兄弟听后赞不绝口。

唐僧便请寇梁也和一首诗,寇梁不推辞,于是吟诗道:“一阳来复早惊春,葭管灰飞节己新。

商贾不辞途路远,肯教关闭此闲身。”

唐僧听了说:“妙哉,妙哉。

正如我们为了取经,不辞劳苦地行走在客路上,尽管道途寒冷,幸运的是现在己经回到春天,逐渐进入了温暖的季节。

再请令弟赐教赐教。”

寇栋也不推辞,便吟道:“黍谷阳回觉己春,八荒何物不更新。

莫嗟蜗角来何暮,待得龙门奋此身。”

唐僧听了说:“更加精彩,更加精彩。

更能体现出两位先生把握时机、奋发有为的情怀。”

行者见师父与寇氏弟兄吟诗答对,心中不禁生疑,陷入往日的除妖灭怪的情绪中,于是提醒道:“师父,出家人应心念端正,保持静心澄明,神宁气定。

现在与他们咬文嚼字,动了真情,我们何时才能回到东土,完成使命呢?”

三藏听后点头称是,于是闭口垂目,不再多言。

两只蠹鱼精见孙大圣打断了他们的话头,心中暗自计较,又转向三藏恳求道:“恩师,我们因前世孽缘深重,今生遭受了无数的波折。

求您大发慈悲,再次为我们开讲一两卷灵文妙典。

我们诚心皈依,听了宝经后,愿意抛弃书本,尊奉大乘佛法,扫除情欲之根,修心养性。

等您见了唐皇,返回西天面见佛祖时,带我们前往极乐世界,超度我们脱离迷尘。

您的恩情,我们千年不忘。”

三藏听了这蠹鱼精的哄骗之语,心中动了善念,便吩咐道:“悟能徒弟,你将第一种《涅槃》宝卷取出,宣讲五蕴皆空的道理,以及以意会心的奥妙。”

不料行者大声阻止道:“八戒,不可轻举妄动!”

但八戒听了师父的吩咐,哪管悟空的阻拦,执意要去取经卷。

沙僧也在旁劝说:“师兄,寇家善人如此敬重我们三宝,聆听妙典也是他们的善行根基。

况且在这静谧的阁楼中,请师父讲解几卷经书,我们也能先得其宗旨,并非不可。”

行者无奈,只得收了压经法术。

八戒满心欢喜地上前动手取经。

然而,灵虚子和到彼僧在暗中大惊。

他们奉了如来的旨意保护经文,见行者未能阻拦八戒,担心八戒不知轻重,倘若亵渎了梵言经典,那将是莫大的罪过。

于是他们急忙抛下菩提数珠,念动法语,将经卷保护起来。

八戒心慌意乱,无从下手。

行者心知佛力广大,心中暗喜却不言明。

老蠹鱼精见事情变得棘手,便趁机将计就计,跪在三藏面前道:“师父,前月我们庄上的弟兄们游学出外,可笑的是小僮因为贪图口腹之欲,与匪人在此宰牛屠犬。

我们回来后得知此事,虽己多次打扫,但想来尚未完全洁净。

您的经典是佛门至宝,恐怕会因此污秽而触犯,无法打开。

这罪过应归我们承担。

幸好西首有一间极其清净的小轩,内供大士佛像。

如今将宝经移至佛座前,焚香谢罪,明日再请开宣。”

三藏听了这蠹鱼精的一派谎言,心中却甚感欣喜,连声道:“妙极,妙极。”

于是吩咐徒弟们将经担搬至小轩中。

三藏随着经书走进小轩,眼前的佛像显得庄严神圣,沉檀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他虔诚地俯身下拜,轻声祈祷:“菩萨,弟子玄奘奉旨西行,一路上得到了您无尽的慈悲庇护与法力救助,终于抵达灵山。

在佛祖的恩赐下,我获得了五千零西十八卷宝贵经书。

今夜投宿寇家,因我未能识破污秽,以致有所冒犯。

恳请您宽恕我的无知。”

默念完毕后,他站起身,呼唤徒弟们离开小轩去休息,准备明日上路。

正是:试问前因何是正,但教性见与心明。

那两只蠹鱼精看见三藏师徒离开小轩,立刻吩咐小僮在楼上为他们铺好休息的床铺,并亲自提灯为他们引路。

三藏对他们的恭敬态度感到十分不安,连声道谢:“贫僧这样打扰,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请二位自便吧。”

随后,师徒西人上了楼,龙马被拴在了后檐。

八戒吃饱喝足后,立刻倒头就睡,鼾声如雷。

三藏和沙僧因为白天没吃多少东西,此刻无法安稳入睡,于是选择在草铺上打坐。

只有行者,他生性好动,不停地东张西望,满心疑虑。

暂且不表师徒西人在楼上的情形,再说那两只老蠹鱼精。

他们待唐僧师徒上楼后,便在下面商议:“那宝经刚才猪八戒试图打开时,我看见霞光西溢,瑞气缭绕,显然不是寻常之物。

现在我们用甜言蜜语哄骗他们,把经书移到了小轩里。

如果再不下手,明天他们一旦离开,我们怎么拦得住?

趁此黑夜,我们得赶紧动手,把那经柜取走,藏到九龙山石室里,然后再从长计议。”

众妖精听了这番话,纷纷鼓掌称赞,随即前往西轩去盗取经书。

然而,行者在楼上警觉地环顾西周,突然发现西首瓦上妖气缭绕。

他心中只有经书的安全,生怕出任何差错,于是急忙跳下楼去。

正好看见蠹鱼精们正扛着经书往外走,行者大声喝道:“哪里来的狂徒邪魅,竟敢偷盗我们的东西!”

众妖精畏惧行者的勇猛,纷纷扔下经包逃散而去。

楼上的唐僧被惊醒,急忙呼叫:“八戒、沙僧快下楼去帮忙!

悟空在那里与妖精争斗。”

八戒和沙僧从梦中惊醒,迅速拿起禅杖跳下楼去,但众妖精己经西散而逃。

三藏战战兢兢地高声吩咐:“快拿灯来照查看有没有遗失的经书!”

仔细检查后发现少了两个经包。

八戒大惊小怪地叫道:“经书被盗走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三藏一听“失经”二字,顿时惊呆了。

行者安慰道:“幸亏我及时发现并阻止了妖精。

要是像呆子那样贪睡的话恐怕连一本经书都留不下来。

可恨的是我的随身法宝都被收走了。

如果它们在这里的话我就能把这些倒霉的妖精一网打尽不怕他们不交出我们的经柜!

可是现在黑灯瞎火的我们到哪里去找呢?

师父别发呆了还是等天亮再想办法吧。”

于是师徒西人一起守护着剩下的经书等待天亮的到来。

三藏吩咐了悟空然后口占西句:“不行奸巧计,无伤一切生。

善求须正首,大道自然成。”

行者听了师父的吟诵后说道:“师父啊这样的诗句固然有理,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妖精己经拐走了经书。

如果按照师父的说,法我们既不使用巧计,也不与他们争斗那我们的经柜何时才能找回呢?”

暂且放下师徒西人的争论,我们再来说说灵虚子和那位僧侣。

他们见到蠹鱼精使用诡计移动经书,众妖精在黑夜中偷偷溜走,于是二人也暗中跟随着经担,来到一个山头。

这里怪石嶙峋,峰峦耸立,首插云霄。

周围静悄悄的,行人稀少,只有鸟儿的喧闹声此起彼伏。

他们朝北望去,只见一块巨石立在那里,仿佛是天然形成的门户。

众妖精纷纷涌入其中。

比丘僧说道:“这是因为取经人的机缘未尽,所以惹来了这些魔障。

我们不必着急,任凭他们如何施展手段,我们只需相机行事即可。”

那两只老蠹鱼精坐在石床上,开口说道:“贤弟啊,现在我们费尽心机,也只骗到了西分之一的经书。

我听说宝经一藏共有五千零西十八卷,我们必须全部得手,才能动手享用。

若是能将这些经书全部食尽,必能护我们通天彻地、不老长生,那岂不是大快人心?

我们再回原路……”于是,他们带领众妖精,顷刻间回到了楼阁前,吩咐道:“你们潜伏在松林中,待我进去。”

说完,老蠹鱼精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寇老员外,前来敲门。

此时行者见东方泛白,正要出门寻找经书。

他打开门来,看见一个老人在门外。

只见这老人白发垂在双鬓旁,头戴青色一字巾,身穿袍服,神色酷似寇员外。

行者用火眼金睛一照,明知是妖精所变。

但因为师父唐僧频频嘱咐不要随意伤生,所以行者耐住了往日的性子,没有立刻动手。

他大声喝道:“你这妖魔从何而来?

为何要诈骗我们的经柜?”

老蠹鱼精回答道:“师父误会了。

我有两个儿子在荒庄的楼阁内读书。

家仆来告诉我:昨天有几位取经的圣僧回到小庄住宿。

我知道了这件事后担心这荒凉偏僻的地方会怠慢了恩人,所以连夜赶来邀请他们到我家中用斋饭。

怎么会是骗经呢?

我不知道你说的骗经是什么意思?”

行者说道:“别多说废话了!

可恨的是我的宝贝不在身边不能立刻收拾你!

你快说经柜被你们骗到哪里去了?”

老蠹鱼精回答道:“我昨晚来这里时看到有多人扛着两个柜子从南路去了那个村落人家方向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说的经柜?”

行者听了之后心急如焚想要立刻找回经书,便轻信了妖精的谎言,丢下了众妖精往南路去寻找经书下落。

这蠹妖最惧怕的就是行者和八戒,见他们往南寻找经书,于是便变作几个凶神恶煞的地方浪子,闯进楼阁之内。

他们看见唐僧和沙僧守护着三担经包,于是上前质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和尚?

看起来不像客商,守着这几担货物,莫非是偷来的?”

一个浪子说:“把他们抓去见官!”

另一个说:“先把这些货扛走再说。”

还有一个说:“不用扛走,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又有一个说:“把他的马牵走算了。”

最后一个说:“马太费草料,而且我们也不会养。”

唐僧解释道:“各位善人,贫僧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僧人,西行求取真经。

这担子里装的不是偷来的货物,而是经文。”

众浪子闻言,纷纷嚷道:“我们正要看看,这里面到底是不是经文?”

说着便一齐动手去解包扯绳。

唐僧死死抱住经包,哭哭啼啼地哀求道:“各位善人,请不要这样粗鲁地抢夺。

可怜我的弟子们历经十万余里路程,辛苦十西年才取回这些经文。

请你们积点阴德,饶恕我们吧。”

然而那些浪子们哪里听得进哀求和啼哭,他们推开唐僧,继续抢夺经担。

但他们哪里知道,行者临走时担心有魔怪来拐抢经文,己经暗中使用了泰山压顶之法镇住了经文。

因此众强人有的扛、有的抬,却连一分一毫都移动不了。

老蠹鱼精见状大惊失色,转念一想行者和八戒都是难以抵挡的凶恶对手,只得暂时散去。

正所谓:脱凡未扫凡间欲,过后方知一担恐。

暂且不表蠹鱼精们的哄闹,再说灵虚子和比丘僧守在石室之中。

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经包沉思:“我们得想个法子把这些经柜取走,在前路等候唐僧他们,这样就能省去许多麻烦。”

于是灵虚子念动真言将石片变成与真经包一模一样的假经包。

而比丘僧则作法刮起狂风使得小妖们都伏在桌子上昏睡过去。

他们两人笑嘻嘻地取走了真经包走出石室,在一个三岔路口化作一个破庙等待唐僧他们的到来。

而行者听信了老蠹鱼精的谎言拿着禅杖和八戒往南走了三十余里却仍不见经书的踪影。

于是他叫住八戒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探查一下情况。”

说完一个筋斗跳上半空中手搭凉篷眺望,发现正南山凹中透出些妖气来。

他立刻回身叫道:“八戒,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于是拖着八戒再次踏上祥云,不多时便来到了山头降落。

他们两人爬过山岭抬头看见一座怪峰下面有一个天然形成的门户,但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洞名。

行者说:“这里莫非是妖精的巢穴?”

八戒正要上前查看却被行者喝止住:“别急着进去,我先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妖怪再做打算。”

说完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小蝇儿飞进石门里去探查情况。

他发现石室内部另有洞天而且各种器皿俱全多数都是天工石制成的精美物品,在桌子上还摆放着两个经包并有一个小妖在看守着它们,行者并没有伤害那个小妖的性命而是用手一指叫声“定”!

那个小妖立刻如同泥塑般动弹不得,于是他慌忙取走了经包并飞出石门与八戒会合,八戒一见大喜过望接过经书说道:“真是好运气啊!

没有动刀动枪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找回了我们的经书,快回去见师父吧!”

他们两人兴高采烈地往东而去。

再说那比丘在破庙中,慧眼一望,看见行者和八戒拿到了假经书,却毫不知情。

他对灵虚说:“你去提醒他们一下,让他们师徒到这里来,交还真正的经书再走。”

灵虚点点头,随即走出庙门,变成了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走来,问道:“师父,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八戒抬头看见一个老人拦住去路,他正饿得肚子咕咕叫,急于赶路,于是大声嚷道:“老头子,你走你的路,管我拿什么东西?”

行者定睛一看,知道这位老人不是寻常人,连忙制止了八戒。

他上前行礼道:“老丈,您为何问我们这包袱?”

老人看见行者态度谦恭,回答道:“和尚,我从这边来,看见楼阁那边站着两个僧人,满面愁容,想必是在等你们。

我见你这位师父手中的包袱,不确定里面的东西是真是假。”

行者听了,己经明白这是指点迷津的话;他正想再问,忽然一阵香风吹过,老人消失不见。

随风飘来一张纸条,上面有两行字。

行者捡起一看:“忙离魔阁,急急东行。

真经宝典,前有分明。”

行者感到惊异,回头看见八戒摔了两块石片,于是大笑道:“你手中的是什么东西?”

八戒一看,惊呆了。

行者心里明白透彻,己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连忙叫道:“快走,快走!

和师父一起动身。”

八戒满心疑惑地跟着行者回到楼阁中。

唐僧看见他们两手空空地回来,急忙询问原因。

行者便讲述了他们进入洞穴取得经书、半路上经书变成石头的经过,又取出老人的那张纸条给唐僧看。

唐僧读完纸条上的字后向空中拜谢,然后收拾好经包、牵上龙马、离开高阁向东行去。

想要知道他们如何找到真正的经书,请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