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赵泗嬴政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扶摇直上》是由作者“徐福”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赵泗嬴政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加爵三级?”
赵泗愣愣的看着面前的蒙毅显得有些惊喜,三连跳了这不是!
话说回来,秦朝二十级爵位都什么来着……还真不是赵泗不接地气,实在是出海以后知道同龄稚子哪里知道这些?
徐福于扶桑定居以后,也并没有采用秦朝的爵位制度,归来以后,赵泗又困在蓝田大营,并没有学习了解的地方,虽然有问过王离,王离也说过二十级爵的名称,可是一时半会让赵泗背,他还真背不出来。
“恭喜你,赵不更!”
蒙毅不仅带来了始皇帝送来的《显学》《五蠹》,还顺便给赵泗带了不更爵位的板冠。
秦朝各级爵位所佩戴的头饰并不想同,每一级都有严格区分,秦律严格规定,低爵者佩戴高爵者头饰是犯罪。有点相当于身份标识的味道,一眼望去,即可知身份高低,严格意义上来说,低爵者遇到高爵者需要是避让行礼的。
其实蓝田大营也有各级爵位头饰,毕竟是军营,本就是论功之所,不可能没有身份标识,蒙毅特意带来,也算是顺手为之。
赵泗看着蒙毅送上来的板冠一时之间还不知道怎么佩戴。
之前下船之时,人均升爵一级,赵泗荣升公士,不过头饰也就是一块褐色包巾,一块破布罢了,头发一包完事,简单又省事。
如今蒙毅带来的是一块梯形板冠,赵泗还真没用过这玩意。
好在一旁的王离颇为兴奋,兴高采烈的接过板冠开口道:“我帮你戴!”
赵泗身高较高,低下脑袋任由王离施为,不消片刻,板冠已经带好,赵泗看不到,就觉得头上多顶了个东西,不如包巾爽快得劲。
倒是王离,戴好以后后退两步上下打量赵泗。
“啧!恭喜你,赵不更!”
这个时代称呼一个人的方法很多,譬如姓加官职,姓加爵位。
记载的手法有出生地加名,姓加名,氏加名,居住地加名,任职地加名,
不过赵不更这种叫法,更像是蒙毅王离二人的打趣,不过赵泗也由衷的感觉到王离兴奋的情绪。
爵加三级啊!
“如何?”赵泗昂头笑问。
“不更这个爵位有何待遇?”
“可享岁俸是200石,可得四宅地,四倾田。可免更卒轮差。”蒙毅笑着为赵泗解答。
“两百石……”赵泗自己在那换算了半天也没换算出个所以然。
习惯了使用现代的度量衡和计数方式,陡然听到这些东西多少有些不够直观,想要换算还得在地上演算一番。
赵泗并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大秦实发爵位福利已经颇为困难了,好地良田关中之内分的差不多了,想要拿到实发,得去关中以外的地区。
当然,朝廷对于那些愿意去关中之外六国之地的有爵之士都是有补贴的。
去的越远,给的地和福利也就越多。
关中四顷田,出了旧秦国地区就是五顷起步,要是愿意去岭南这种尚在征战开发的地方,给两位数也不是没有可能,甚至会给配奴仆。赋税方面也会有所降低,基层吏员考核也会优先录用。
不过赵泗是始皇帝钦点的爵升三级,他的爵位福利待遇是一定可以得到保障的。
宅,田,岁俸,不仅不会少,质量也是最上等。
这玩意可操控空间很大,秦朝吏治就是再好也没办法解决封建社会的固有问题的。
只能说,秦朝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能发的下去,还能勉强维持住,而且缺额勉强可以接受,在一众封建王朝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另外,此《显学》《五蠹》皆为陛下赏赐,要好生学习,若有不懂之处,可以问我。”蒙毅一边说,一边将装好的锦盒递给赵泗。
赵泗压根不知道啥是《显学》啥是《五蠹》,只能从蒙毅嘴里听出来是书,压根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书,谁写的。
对于韩非,赵泗也就知道个《韩非子》,其余知之甚少。
有心想要打开看看是谁的著作,竟然值得让始皇帝亲自赏赐,但是盒子装着,现在猴急打开未免有些失态,不过能让始皇帝亲自赏赐,必然也是名家著作,再不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不管听没听过,写的人出名不出名,赵泗都打定主意回头好好研究一番。
他在这个时代根基太浅了。
甚至于刚刚回归大秦的时候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大秦,赵泗连发声的资格都没有。
主流的思想他一个不通一个不懂,对于大秦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发什么言谈哪门子政。
赵泗虽然不懂,但是知道正视自己的缺陷,也有一颗向学之心,最近和王离一块吃喝玩乐的同时,赵泗也没忘了学习,最起码蒙毅王离两个白嫖的老师,让赵泗目前大概认识了常见的通用字,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
将东西送出,蒙毅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看向赵泗继续开口。
“带我看看你所制的曲辕犁,大犁且不看,之前制的小犁可有留下?”蒙毅开口问道。
“留了没?”赵泗戳了一下王离,赵泗又不是军需官,军营里弄出来东西那是军方资产,鬼知道存哪里去?
“留着的!”王离点了点头,“我派人去军匠之所取来。”
小曲辕犁并未存入府库,不是什么大东西,留在军匠之所以供研究参考。
“不必了,一道去一趟吧。”
“我记得还有一些小东西,一道看看。”蒙毅说的是王翦说的在赵泗主导下弄出来的一些实用小工具。
游标卡尺,凿子锉子钳子这些乱七八糟东西。
作为一个墨者,蒙毅对这些小玩意抱有天生的好奇心。
赵泗前世看的小说里,可没少提到秦国独一流的军事生产技术和制度。
“据说秦朝已经有了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和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的雏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赵泗心中暗暗思索,内心充满了期待。
(月票推荐票快捷投票通道。)
始皇帝从善如流,毕竟自己的身体还是需要自己爱惜,除了工作狂以及吃仙丹以外,始皇帝属于比较自律的皇帝,不良嗜好很少。
不过赵泗倒也知道锅里剩的几片肉还不够塞牙缝的,旁边还有一只野山鸡在烤,现在差不多也烤好了。
赵泗和王离消灭了一只烤野鸡和一条大黑鱼,始皇帝来的时候正赶上烤第二个野鸡。
“陛下可尝尝这个,猎的野鸡,洒上香料,也别有一番风味!”赵泗开口道。
王离闻言懂事的取下烤好的野鸡,为始皇帝分好。
始皇帝接过一条野鸡腿。
野鸡这玩意瘦的很,野鸡腿的肉也不是很多,不过胜在纯天然,肉质紧实有弹性。
同样,始皇帝自然也吃过烤野鸡,这个时代的烹饪手段无非煎煮烤,不可能没吃过烤野鸡。
味道独特也就独特在孜然和辣椒面上面。
野鸡是王离亲手烤的,王离烤野鸡的水平比赵泗好的多,突出一个外焦里嫩嘎嘎冒油,再搭配上上面的孜然和辣椒面,始皇帝浅尝一口,微微点头。
“不错!”
当然,不错的评价也是源于上面独特的,大秦所没有的香料。
始皇帝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指望像小说里面一顿烤肉引的仙人赞不绝口那是不可能的。
“可还有酒水?”始皇帝开口。
王贲眼疾手快的给始皇帝斟满酒水。
始皇帝浅尝一口,味道不错,是上等的黄酒,尔后又看向王离赵泗二人道:“同饮。”
王贲默默的给赵泗斟满黄酒。
王离晕乎乎的脑袋还沉浸在始皇帝邀请自己一同饮胜上。
刚准备屁颠屁颠的拿起酒杯,王贲就已经给王离斟满,王离回头一看,只见父亲严肃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神情,有点害怕,但是心里又有点得意。
嘿!我爹给我倒酒!
这待遇!
王离见始皇帝和赵泗二人已经分食野鸡,边吃边饮,又偷偷瞄了一下父亲的脸色,依旧看不出来什么,小心翼翼的抬起酒杯抿了一口。
王贲是一个很自律的人,对儿子管的很紧,除了宴会朋友交集等必要场合,基本不准王离饮酒。
王离爱饮酒是在老家跟着爷爷王翦的时候,王翦喂出来的。
“喝!”
王离好像听到了父亲的声音,只是回头一看,父亲依旧面无神色的站在一旁,绷着一张老脸,没有任何动静。
本就已经晕乎乎的脑袋分辨不清,王离调整好自己的坐姿,以免失态,引起父亲事后不满。
而赵泗此刻,则放开了话匣子。
赵泗喝完酒以后本就话多,而且赵泗骨子里是个现代人,饮酒以后不刻意控制自己的情况下很容易放的开。
最主要的原因是,始皇帝虽然面色比较肃穆,但是并没有给赵泗过多的压迫感,包括邀请赵泗一同进食饮酒,让赵泗没有太过于拘束。
“此物民称之为孜然,也带了种子归来,如今一同种在地里,如烤肉这般食材上面撒上孜然,辣椒面,芝麻碎,可谓一绝!”
赵泗指着烤肉上面的孜然开口说道。
赵泗不自觉之间,原本的坐姿已经倾斜,身子也伴随着话语往始皇帝旁边倾斜。
有些失礼?始皇帝并不在意。
始皇帝很少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尉缭子黑始皇帝黑的光明正大一样安享晚年。
至于顿弱甚至还在始皇帝第一次登门拜访之时口出狂言,斥责始皇帝不孝,公然提起始皇帝的禁忌往事,始皇帝一样重用了顿弱。
赵泗当然不能和尉缭子和顿弱相比。
但是,和面前年轻人短暂的相处过程中,始皇帝会感觉到明显的松弛。
是一种很舒适很自然的感觉。
璞玉光环天然给赵泗施加了一层滤镜,在赵泗没有作出伤害他人,侵犯他人利益,使他人厌恶的事情的情况下,赵泗的形象就像开了滤镜和美颜一般。
更不用说,身体的感觉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感受。
赵泗的璞玉光环最逆天的功能是和赵泗长期接触的人能够缓慢的改善身体素质,相当于长期带了一个奶妈光环。
身体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良性改变之下是舒适的,这种程度的身体改善很细微,也很缓慢,但是身体会给出自己的回馈,再由大脑的潜意识做出总结。
“你从海上带回来的种子都是些什么?”始皇帝也开口问道。
或许是因为辣椒和孜然出乎意料的美味,始皇帝终于愿意正视一眼赵泗带回来的其他种子。
“都是些蔬菜香料水果种子!”赵泗开口,开始为始皇帝一一介绍。
菠菜,香菜,葡萄……乱七八糟的。
一边说自己在哪里找到的,一边描述一下味道。
始皇帝宛若听一出长长的故事一般,赵泗说的时候也会顺便说一下当地的地理情况,每当提起来地里情况和环境条件的时候,出于职业操守,始皇帝都会下意识的打起注意力。
言谈之间,火锅里的山鹿肉和糜子肉已经煮熟煮透。
始皇帝和赵泗二人交替捞起,一边吃肉一边饮胜,唯有王离一动不动。
王离其实并不是太饿,他前面吃的不少,而且始皇帝在这里,他爹也在旁边,这种情况下王离秉承不做就不会做错,不说就不会说错的原则,不说话,不吃饭。
“吃啊!”
赵泗一筷子夹给王离几片肉。
王离一动不动,赵泗打眼一看还以为是个蜡人。
王离偷瞄了一下父亲王贲,依旧没有任何神色,王离小口小口颇为优雅的食肉。
赵泗夹来的两片不消一会就被王离吃光。
王离放下筷子,再次恢复了静坐的状态。
“吃!”
王离晕乎乎的好像又听到了父亲的声音,王离偷偷一看,父亲还是一动不动。
王离诧异,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倒是想吃想喝呢,但是他怕在始皇帝面前失态,他清楚自己的酒量并不是很好。
而且父亲也在身边,他也生怕自己哪一下做的不好,又给父亲王贲丢人。
虽然王贲一直都认为王离挺给他丢人的。
“哎……”
恍惚之间,王离好像听到了父亲轻轻的叹息。
始皇帝邀请了他和赵泗一同吃饭喝酒,但是此刻父亲压在身边,他就像个局外人一般,安静的看着。
屋内,赵泗与王离一人一案。
案上有切好的羊肉,鸡肉,酪浆,豆子,肉酱,粉糍,盐巴,韭花酱以及不知名的青菜等等……
案边置一小鼎,炭火烘烤,清水沸腾。
“军营之中,食物简陋,足下见谅!”王离笑着开口。
“已是十分丰盛了!”赵泗笑着摇了摇头。
秦朝官方供给的伙食往往和爵位高低有直接联系。
赵泗现在爵位只有一级,这是之前在琅琊的时候定下来的,所有人都爵升一级,是最低级的公士。
低级爵位的官方伙食规定只有一斗粗粮,以及劣质的盐巴块。
粗粮是真的粗,并不是现代传统意义的粗粮,而是不脱壳的粮食。秦朝时期脱壳技术也比较落后,脱壳工艺较为费时费力,成本较为高昂。
赵泗在船上已经过的够差了,干菜,以及近乎变质的各类野果,鱼,海带,贝壳,总之在这个时代环游世界就别想着伙食能有多丰盛,靠岸都是一件麻烦事,要命的是很多地方压根荒无人烟,你靠岸以后也不见得能够补充粮食。
鱼和各类海产品倒是没少吃,船舱里还有大量咸鱼干,实实在在给赵泗要吃吐了。
上岸,然后吃顿好的,就是支撑赵泗归秦的动力之一。
没想到,下来直接被军管了,军营的伙食更是一言难尽。
粗粮那是真的剌嗓子,煮透了也是那样。
赵泗甚至有点怀念啃咸鱼干的日子了。
王离不愧是狗大户,哪怕在军营之中请吃饭都能这么豪华。
可惜,没有赵泗最爱的牛肉。
不过熟读网络小说的赵泗知道耕牛在古代极为重要,甚至直接受到法律保护,毕竟这玩意跟农业息息相关。
也不知道秦朝有没有相关法律。
“请同食!”王离笑着行了一礼,大概是朋友宴会的礼节?
赵泗也不懂礼,只能含糊学了个样子,举起案几上的酪浆隔空示意一饮而尽。
不是酒……
赵泗注意到酪浆里面的米粒,本以为是米酒之类的东西,但是喝下去一点酒味都没有,味道酸酸的,喝起来还可以,比较开胃,相当于一种风味饮料。
饮完酪浆,赵泗轻车熟路的将羊肉盐巴置于鼎中开煮。
这种形式很像吃火锅,或者说这种形式本就是火锅的前身。
脍炙煮腌,四种主流烹饪方式。
煮自然就是如面前一般,将食物煮熟,平民用陶罐煮粮食,像王离这般的狗大户吃起来就更有讲究,食材置于案,食客自煮。和火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炙就不必多说,就是烤,可以认为是烤肉的前身?
腌就是腌咸菜肉酱肉干咸鱼等都属于腌的范畴。
脍就是吃生的,生鱼片,生肉片……在这个烹饪手段匮乏的时代风靡一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吃刺身。
当然,历史记载吃死的人更是不在少数。
羊肉置于鼎中,配合着鼎中杂七杂八的香料,开始缓缓沸腾,白烟翻滚,香味扑鼻而来,羊肉上下沉浮,时隐时现。
赵泗又品尝案几上的粉糍。
算是一种小点心,应该是米粉做的,吃起来粉粉糯糯,初尝可能觉得属于一般味道,甜味很淡,对味觉刺激不强,但是并不腻歪,也不会显得特别干,吃起来十分顺口。
趁着和王离聊天的档口,赵泗又涮了一下不知名的青菜。
味道上来说好像是白菜?
但是和现代的白菜形状上相差甚远,还没进化完全?也不是小白菜的模样,给人一种半吊子的感觉。
肉需要煮久一点,赵泗一来是喜欢吃熟食,二来是因为这个时代感染寄生虫那就是真的没救了,不像后世还能去医院挣扎一下。
赵泗就先涮青菜吃,不过考虑到青菜上可能有虫卵,赵泗也还是涮的久了一些,主打的就是一个惜命。
待涮好之后,抹上韭花酱尝了一下。
味道算不上特殊,就是青菜加韭花酱甜味的味道。
尔后又尝试了一下蘸黑乎乎肉酱,。
赵泗眉头紧皱……
“这他妈什么肉弄出来的肉酱?”赵泗心中暗道。
又咸,又苦,还发腥……
赵泗逐渐意识到了不妙,他可能高估了这个时代的饮食水准,调味料的匮乏和吃法上的匮乏外加没有科技于狠活,恐怕很难让赵泗这个从小受到科技与狠活熏陶的家伙满意。
待肉煮熟,果不其然……
寡淡无味……可以蘸韭花酱和盐粒吃。也就那样……
赵泗倒不是挑嘴,吃东西都吃不下去。
他在船上吃的比这垃圾的多。
主要还是心态出了问题,他是抱着享受美食犒劳味觉的心态来的,这么多在这个时代堪称珍贵的食材,吃起来实在是食之无味。
王离注意到赵泗的眉头,面色一顿开口说道:“可是饭食不够可口?”
赵泗点了点头,尔后为了避免王离误解开口解释到:“食材已经足够丰盛。”
赵泗不想浪费一案几的食材,就这么寡淡无味的吃下去是对优秀食物的不尊重。
仔细想想,从海外带回来的辣椒还有存货,赵泗心中逐渐有了注意。
赵泗看向王离道:“我从海外带来一味香料,食之辛辣,置于锅中,肉味甚美,足下可要尝试一二?”
王离一听是海外来的,完全没见过的全新作物,当即点头应允。
“可有牛油麻椒,搭配一二更好!”赵泗开口问道。
“有!”
牛油和麻椒都很珍贵,牛油不用多说,麻椒这玩意现在几乎完全就是野生,产于秦岭附近,又是香料。
香料这玩意,在古代那就是软黄金。最起码在没有广泛种植之前,价比黄金。
而不巧的是,这些对于王离来说都不算甚么。
作为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家伙,又备受爷爷王翦宠爱,没有经历过王贲的慈父教育,王离可以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王离吩咐人去取,赵泗见仆在侧即将离去,最终还是没有忍住。
“若有牛肉,可再切些牛肉……”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是没办法,赵泗是真的馋牛肉了。
其实王离的心情赵泗还是勉强能够理解的。
归根结底在于王翦和王贲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冲突。
王翦对王离属于是隔代亲。
王贲则属于经典的七匹狼慈父形象。
王离在这种较为冲突的教育模式下成长,又到了少年时期特有的踌躇满志式迷茫,心情低落无可厚非。
“我也仔细钻研过兵法,只是每次问及大父,大父总是说在家中不言兵事,父亲则是说我天资愚钝……”王离无奈开口。
“我连我爹都比不上,何谈继承大父荣光?我觉得我就好好混吃等死就行。”王离摊手。
“你尚好,还能混吃等死,我是想混吃等死而不可得啊!”赵泗开口道。
王离背后的靠山是王家!
王翦是大秦唯一一个彻侯,站在了军功爵的顶点,再往上已经封无可封了!
没有任何人敢把王离拉入政治漩涡,甚至于始皇帝本人估计都乐得王离混吃等死,王离要真是跟他爹一样是个奋斗逼,再恰好天资聪颖……
那问题反而变得不可控了起来。
恐怕王翦对于王离的纵容也未必是出于隔代亲。
至于王离本人又恰好天资一般。
当然,这个天资一般对标的是当世名将,赵泗自己是没有看不起王离的意思的。
总之历史已经给出了证明,王离交出来的答卷确实有那么一些差强人意。
但是可以这么说,王离想躺平,除了他身为奋斗逼的爹,没人会拦着他。
赵泗不行……
赵泗没那个躺平的资格,没有任何根基的人躺平就意味着经不起任何风浪。
秦朝是法家制度,可不是法治社会,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先秦时代的法家跟现代的法制完全不沾边,秦朝的制度就是高爵者对低爵者乃至于无爵者的压制。
爵位是真的有特权的!
说句不好听的,王翦作为彻侯,站在大秦爵位的顶点,哪怕是闲的没事杀人取乐,也可以以爵位顶罪。
这是秦法规定的……除了性质极为严重的罪名,其他罪都是可以折爵抵扣的。
赵泗喜好冒险,不代表喜欢危险。
虽然不是很想当奋斗逼,但是似乎也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这样也好……”赵泗开口道。
“为何?”王离诧异赵泗的自嘲。
“因为我懒。”赵泗笑着回答。
“看得出来。”王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二者混熟以后赵泗就暴露了本性,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当然,赵泗日常打磨身体,如跑步,打拳,劈杀,这些事情上赵泗倒是充满激情。
他确实懒,如果没有任何压力,他真的懒得对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更不会想着自己就是时代的奠基者妄想推动这个时代。
对于任何不喜欢的事情他都很懒,指望赵泗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闲的没事去琢磨什么制盐术,炼钢,煤炭,火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然说赵泗读过相关的书,有一些模糊记忆,但是他也懒得弄。
包括带回来的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也是赵泗顺手施为,为了确保船员们登陆以后能够万无一失。
若不然,以赵泗的性格,红薯土豆玉米,最多带上个十来斤,剩下的船舱他恨不得塞满辣椒香菜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余蔬菜水果香料种子……
谁他喵的喜欢啃土豆啊……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
这个时代的不可抗力因素太多了,更何况秦朝的律法也确实不够法制社会。
爵高者得到一切,无爵者一切皆无。
嗯……在秦朝这个严苛的社会背景之下,没点特权连出趟远门都是麻烦。
赵泗又不是王离,有个战神爷爷。
他只能往上爬,直到自己能够做主的时候,才能够尽情摆烂。
但这对这个时代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倘若真给赵泗一个安稳的摆烂环境,赵泗还真就融入进来窝在下面不挪窝了,恨不得不引起丝毫异样。
但是没办法,他在大秦的登场就已经足够声势浩大!
“所以我的优势是什么?无外乎现代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时代的瑰宝。”赵泗暗暗想到。
“所以还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煤炭利用?蜂窝煤貌似不是很难来着。还有什么?制盐术?炼钢术?这两个在古代应该是国之重器。黑火药?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应该也功劳不小!”
“反正都要拿出来,那不如一起筹备。”赵泗暗暗思索到。
指望赵泗治理地方,恐怕有些困难,不过以秦朝的制度,赵泗这种没有经历过上岗培训的,恐怕有爵位也难有官职。
至于领兵打仗?
算了吧……要说海上,赵泗还能说上一二,毕竟这五年航行不是白瞎的。
至于陆地之上,赵泗压根没有相关知识,哪怕是江河作战赵泗都够呛,江河和大海完全是两个概念。
赵泗接触的军事相关知识也就是三国演义和大学生军训了。
不能上战场了给敌人踢一手正步方阵齐步走吧?
赵泗是压根没有陆战军事相关知识,军训再好也只是军训,不是完整的知识体系。
既然如此,短期来看肯定是作弊来的轻松。
现代人穿越真不亚于开了作弊器。
很多东西就算不会也能够说上一二。
都要作弊了何必扭扭捏捏,有啥能拿的出来的好东西往外拿嘛。
只会嘴炮没关系,这不是有狗大户嘛。
“可有可供差遣的匠人?我想做些事物。”赵泗开口问道。
问题很简单,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让匠人们捯饬去,捯饬出来,功劳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
“甚么事物?可是如曲辕犁一般?”王离神色微动的问道。
“挺多的,都只有个头绪,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能弄出来可能就利在千秋!”赵泗语气平淡。
“利在千秋?”王离倒吸一口凉气为赵泗的轻描淡写感到诧异,同时为全球变暖做出了充分的贡献。
“嗯!不过不确定弄不弄的出来。”赵泗回答道。
现代人的知识在古代能用的上的太多了,只是现代人脑子里太杂了。
“所以还有什么呢?赵泗挠了挠头?不管啥,都拿出来打一竿子。只要能种,无一不是影响千秋万代!”
说不定,日后还能够名垂青史呢!
既然都要弄,那就一起弄,弄的声势浩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把能用上的都整出来。
没必要藏着掖着,搞点东西磨磨唧唧不是赵泗的风格,能够借力而不借力赵泗也不会干。
要么不弄,要么全弄。
赵泗倒想看看,他一点点微末的现代知识,能不能在这个时代绽放出绚烂的火花。
翌日
始皇帝的归来并不是很轰动,最起码赵泗是不知情的。
眼下的赵泗,正与王离在蓝田郊野之中游猎。
二者皆一身劲装,背负长弓,箭囊,腰间挎着秦剑,王离还牵了两条大黄狗。
还有一匹战马,连同包袱一块拴在了树上。
原本是应该有两匹战马的,一人一骑……
说来话长~
赵泗上一辈子参加过马术俱乐部,骑过马,但是也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而且是在有马蹬马鞍等一系列辅助工具的情况下。
而这一世,打一穿越就漂洋过海,别说骑马,连见到马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再被摔了两次以后,赵泗老老实实的在王离的邀请下同乘一马。
刚开始信誓旦旦,最后出尽洋相,赵泗才想起来,秦朝原来没有马蹬马鞍,这玩意在秦朝之后才正式诞生。
“你这马术可得多练练,不然日后总不好一直同我共乘一骑。”王离笑着揶揄道。
“谁知道没有马蹬马鞍?”赵泗翻了个白眼。
没有马蹬马鞍这些骑乘工具的情况下,骑马这项运动的难度真的很高,尤其是对于赵泗这样的纯新手而言。
摔了几次以后就老实趴在马背上全靠臂力腿力夹紧才不至于被摔下来。
“马蹬马鞍?又是何物?”王离开口问道。
“骑马用的小东西,回头弄出来给你看。”赵泗懒得解释,没有多说。
王离见赵泗没有仔细解释,也没再多问,相处这么一段时间,二人关系越来越好,同寝同食是常有之事,不至于碰到什么就刨根问底。
“对了,你弓术如何?一石硬弓可能用得?”王离再次开口问道。
“这出来游猎,你又不能驭马,得靠弓术才能有所斩获。”
“我善射!”赵泗笑了一下,熟练的挽弓搭箭,轻轻松松拉满弓弦,尔后缓缓将弓弦放松。
晃动了一下手中的一石硬弓,赵泗略显得意的开口:“有点轻了,我常使三石硬弓!”
得益于璞玉光环的影响,赵泗的身体远胜常人,臂力极大。
力气大,就拥有了成为了弓手的基础条件。
和网游中经常出现的弓手不擅肉搏力气孱弱不同,现实之中,正儿八经的弓手基本上都是大力士,不然压根拉不开硬弓还做个屁的弓手,通常情况下,一个拉的来一石硬弓的合格弓手,放下长弓,也是出类拔萃的近战。
而赵泗,八年出海,遇到过险境,也遇到过厮杀,以至于赵泗磨练出一手不错的弓术,虽不能说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但是沉心凝神的情况下,距离只要不是太远,说是十有九中绝不夸张。
力气又大,弓术也还不错,这才是赵泗在王离面前自信的缘由。
至于常使三石硬弓,那就纯粹在跟王离吹牛逼,以海外那个条件,根本做不出来三石硬弓,不过赵泗力气大是真的,目前所有经手的弓,都不能让赵泗完美发挥自己的臂力优势,王离带来的一石硬弓,给赵泗的感觉依旧偏软。
“三石硬弓?”王离脸上带着狐疑上下打量赵泗。
赵泗高是挺高的,按现代的尺度计算,将近一米九,以秦朝二十多厘米一尺的情况来说,赵泗妥妥就是一个八尺伟男子。
不过赵泗属于不显壮不显肉的类型,身形比较匀称,故而王离打量以后还是认真的摇了摇头:“我不信,我两石的弓都得勉强才能拉开。”
秦朝的一石大约是现代的一百斤出头,两石弓换算到现代那可是两百多磅。
赵泗笑了一下看向王离问道:“带的可还有弓?”
王离点了点头,赵泗也不多比比,直接挽弓,顷刻之间,弓成满月,手臂继续发力,弓弦竟被硬生生拉断。
而赵泗,毫发无伤,甚至手臂都没怎么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泗最恐怖的不是硬生生拉断一石硬弓的弓弦,而是拉断以后,拉弓弦的那只手几乎没有向后多动。
王离瞠目结舌,嗫嚅了半天这才开口说道:“三石弓,我怕是连开弦都开不了~”
“骗你呢,我那手底下几头烂蒜,哪能做的出来三石硬弓?”赵泗笑着开口。
弓箭这玩意,原材料是硬伤。
想要玩三石硬弓的前提是你得有一个三石硬弓才行。
以目前材料的强度,三石硬弓制作条件极高,数量也是极为稀有,怕是真的称得上神兵利器,赵泗别说三石硬弓,两石硬弓都没用过,开弓射箭,总得收着力气,一时兴起,弄断弓身拉断弓弦也是常有的事情。
“再给我一副弓箭。”赵泗开口,王离从马背上重新取下一副新的一石硬弓。
这次出门,一共带了四把硬弓,两把是备用,不用担心没的用。
赵泗为了熟悉手感,选择挽弓搭箭,而不是放空弦,频繁放空弦很伤弓箭,这个道理赵泗还是知道的。
深吸一口气,瞄准前方的大树,约莫三四十步的距离,赵泗沉心凝神。
一箭射出,稳稳当当的扎在大树躯干正中央。
尔后继续挽弓搭箭,一箭接着一箭,从最开始频率较慢,手感生疏,一直稳定到最后大约五秒钟一箭,稳定中靶。
放了二十多箭,赵泗只觉找回了手感,这才放下长弓笑了起来。
“还成,手感没生疏。”
而一旁的王离,略显目瞪口呆。
赵泗的箭术怎么说呢,很不错,但是也仅限于很不错,不至于夸张到世无仅有的地步,勉强在寻常人面前称一个射箭好手个中翘楚。
但和真正的神射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用来在小伙伴面前装逼已经够用了。
因为王离的射术,真的很一般。
如王贲评价一般,天资低劣,富贵出身,箭袋子喂养,也挽救不了王离低劣的天赋,王离的弓术在同龄人中都只能算是中等。
若不然,也不至于游猎还得带两条大黄狗了,因为如果不带这两条大黄狗,王离真的能做到忙活一天没有任何猎物。
赵泗之于王离,就相当于黄金大能俯视黑铁一般。
“如何?没骗你吧?”
王离点了点头脸上略带几分失落认真的说道:“你果然善射!”
赵泗压根不知道啥是《显学》啥是《五蠹》,只能从蒙毅嘴里听出来是书,压根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书,谁写的。
对于韩非,赵泗也就知道个《韩非子》,其余知之甚少。
有心想要打开看看是谁的著作,竟然值得让始皇帝亲自赏赐,但是盒子装着,现在猴急打开未免有些失态,不过能让始皇帝亲自赏赐,必然也是名家著作,再不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不管听没听过,写的人出名不出名,赵泗都打定主意回头好好研究一番。
他在这个时代根基太浅了。
甚至于刚刚回归大秦的时候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大秦,赵泗连发声的资格都没有。
主流的思想他一个不通一个不懂,对于大秦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发什么言谈哪门子政。
赵泗虽然不懂,但是知道正视自己的缺陷,也有一颗向学之心,最近和王离一块吃喝玩乐的同时,赵泗也没忘了学习,最起码蒙毅王离两个白嫖的老师,让赵泗目前大概认识了常见的通用字,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
将东西送出,蒙毅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看向赵泗继续开口。
“带我看看你所制的曲辕犁,大犁且不看,之前制的小犁可有留下?”蒙毅开口问道。
“留了没?”赵泗戳了一下王离,赵泗又不是军需官,军营里弄出来东西那是军方资产,鬼知道存哪里去?
“留着的!”王离点了点头,“我派人去军匠之所取来。”
小曲辕犁并未存入府库,不是什么大东西,留在军匠之所以供研究参考。
“不必了,一道去一趟吧。”
“我记得还有一些小东西,一道看看。”蒙毅说的是王翦说的在赵泗主导下弄出来的一些实用小工具。
游标卡尺,凿子锉子钳子这些乱七八糟东西。
作为一个墨者,蒙毅对这些小玩意抱有天生的好奇心。
赵泗前世看的小说里,可没少提到秦国独一流的军事生产技术和制度。
“据说秦朝已经有了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和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的雏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赵泗心中暗暗思索,内心充满了期待。
(月票推荐票快捷投票通道。)
到了地方之后赵泗才发现,这里的情况和自己想象的有点出入。
蓝田大营只是屯兵之所,并非军事生产中心。
故而此地军匠多为随军军匠,属于一种兵种配置。
他们负责的也不过是日常武器铠甲以及各种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同时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营建任务。
而蓝田大营在大秦一统天下以后,军事地位一降再降,人数也一减再减,早已不复曾经辉煌。
故而赵泗并没有如想象中一般见到大秦的传的神乎其神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也无缘得知大秦是否实行了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
“此犁为何不用?又制大犁?”蒙毅指着短曲辕犁问道。
“效率太低……而且耕牛太贵。”赵泗开口说道。"
难得有这个机会,赵泗又恰好完成了环游世界的壮举,自己又掌握手绘航海图和世界地图的本事,当然想亲身体验一番。
至于究竟会发生什么?
是始皇帝得到世界地图以后重新焕发雄心壮志,大秦百万锐士尽出中原开疆扩土。
还是所谓的世界地图被当成奇物束之高阁,从此无人问津?
亦或者干脆被始皇帝付之一炬?
赵泗自己也不清楚,他也很想看看会发生什么。
码头之上,人声亦在喧嚣,赵泗站在甲板之上,呼吸着夹杂着泥土和海风的气息。
船舱上的船员也早就迫不及待的等候在甲板之上,看着近在眼前的土壤,等待着踏上故土的那一刻降临。
只不过在琅琊当地官府准许之前,她们还暂时不能上岸。
“明明已经提前一个月派船靠港通知……”赵泗皱了皱眉头。
他并不是一个头脑莽撞的家伙,哪怕赵泗可以肯定始皇帝大概率不会滥杀无辜,哪怕已经找到了红薯土豆玉米种子这等的保命只物,赵泗还是在到达大秦海域附近以后提前派船靠港汇报试探。
徐福出海,带走了大秦近乎所有能够出海的船只。
能够横渡大海的船和江河之船等只能在近海航行的船只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遵循时代的发展逻辑,这个时代压根就不该点出来跨海航行的科技树。
而徐福出海以后,大秦当然就没有再继续建造海船的必要。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发展海贸的可能……扶桑新罗百济那片比原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要不停留在近海,哪怕始皇帝有意诛杀他们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哪怕是始皇帝也不可能平白变出来一支能够跨海航行的船队,海船的建造极为费时费力。
赵泗相信始皇帝并非滥杀无辜之人,他在这方时空也并无太多牵挂,但是他得对跟着他的兄弟们负责。
倘若真的事不可为,大不了漂新罗一代去,学着徐福一样自立为王。
在赵泗派人发出试探以后,行政效率很高的大秦迅速做出了回应,赵泗才带领船员缓慢靠港。
只是奇怪的是,在相互沟通以后,本该时刻有人看守的港口,赵泗一行停泊了半晌,除了围观的当地民众,官方竟然毫无动静。
就在百姓仍在喧嚣议论之时,船员仍旧忐忑不安的当下。
整齐的列步之声如鼓点一般传来!
持戈佩剑,举止如一!
黑色秦旗迎风飘扬……
后又有骑兵跟随,行进整齐,中央夹有车架,士卒拱卫!
百姓很快被驱散一空,大量的士卒接管了琅琊港口,清出一片真空地带。
甲板上的船员显得有些坐立不安,面对大秦的精锐士卒,哪怕是和大海搏斗的勇士也本能的提起畏惧。
便是赵泗,见到如此令行禁止,行进如一的队伍,也是眼前一亮!
这种感觉,太像是赵泗看过的大阅兵了,不同的是,这群秦卒的队列,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肃杀和沉重。"
眼下,大巡天下已经接近了尾声……
除了偶尔遭遇的刺杀,整个大秦似乎都显得风平浪静。
但是始皇帝清楚的知道,一切的安宁都只是建立在自己还活着的情况下。
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天下之间的暗流涌动。
上至朝堂之上,老牌军功贵族和新晋军功贵族的矛盾,下至看似已经征服的六国之地,百姓依旧不识秦法,六国旧贵族看似被夺去爵位,实则依旧把持着地方经济政治。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伴随着天下一统,可以通过战争瓜分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都已经消耗殆尽。
盘子就这么大,掌握了顶层资源的人必然是不愿局势发生变故的。
而新晋的军功贵族,那些未曾拿到上流门票的小贵族,那些获得了入场券却无法更进一步的人,必然会渴望继续向外开扩,而事实上这群人才是大多数。
这群大量且普遍集中在中低层的贵族和老牌军功贵族发生了极大的政治冲突。
以往,大秦国策尚在,六国未灭,耕战体系的大秦必然不会停下征服的步伐,故而小贵族占优,大贵族求变。
现在,四方天地断绝阻碍,自然条件的限制之下,顶层贵族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你哪怕再怎么想打想要获得功劳又能怎么样?
顶破天打打北狄南蛮,现在大秦正在做这件事。
然后呢?已知最富饶的土地已经被完全征服。
而在天下四野之间,也是风波云起。
大秦吏治的倒退是必然的事情,始皇帝近乎每次出行都会遇到刺杀,七年前途经博浪沙的那次刺杀,迄今为止,都还没有找到凶手。
始皇帝知道,肯定是基层和六国地方出了问题。
官员,贵族……范围太大,无从查起。
六国之地官员吏员的任命很多都是直接来源于六国的旧贵族群体。
顶破天也就是不允许在籍贯地上任,换个地方上任,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始皇帝当然也想用老秦人,但是没办法,没有那么多吏员,更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储备。而且老秦人到了政治环境宽松的六国故地会不会腐化也是问题。
大秦的吏治体系需要大量吏员来进行维持,吏员削减必然会出现还政于地方的情况,而要想维持庞大的吏员规模,让吏治推行地方,又必须要启用六国旧贵族人员。
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而至于民间百姓,亦是矛盾重重。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车同轨书同文暂且不提,对百姓影响可能不大,毕竟这个时代的真正的百姓是不识字没有车的。
但是度量衡和货币的强制性统一让百姓没有太多应变时间,这上面能动的手脚太多了。"
和赵泗聊天的时候始皇帝能够感受的出来,这年头是不是文化人三两句话基本上就能够听出来了。
赵泗的学历水平是现代的,放在大秦这个时代可没人认,听起来最多也就比较有条理,表达方式比较丰富,但实际水平也颇为一般,比普通人强不到哪里去。
这样一来,赵泗的业务能力低下也很容易理解了。
始皇帝沉吟片刻,自书架之上抽出几卷竹简。
“赐书于赵泗。”
蒙毅看向始皇帝赐下的几卷竹筒暗暗心惊。
《显学》《五蠹》
始皇帝很青睐韩非子的思想,大一统以后的秦国有一部分治国思路就是按照韩非子的思路来的。
《显学》《五蠹》就是始皇帝最喜欢翻阅的几篇文章之一,同时也是法家典籍里面排的上号的那一批,专业性极强,涉及治国,治学,治政,思想,法度等各方各面。
蒙毅是摸过赵泗的底的,以赵泗的文学功底和素养,光是把这两卷读下来恐怕都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更不用说理解了……除非赵泗是一个天才。
赵泗尚未治学,始皇帝赐书《显学》《五蠹》,其中意味深长。
这两本书不仅是大秦如今治国的理论支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始皇帝最为喜爱的作品之一。
很显然,非简在帝心而不可解释。
而事实上,始皇帝并没有过多的想法。
他只是看赵泗比较顺眼,相处起来也比较舒适,再加上赵泗尚未治学,本身又是一张白纸,赐下《显学》《五蠹》对于始皇帝更像是送给赵泗一份启蒙读物。
但对于蒙毅这般王前亲近之人而言,其中意味明显并不一般。
若蒙毅是奸佞之人,此刻就该大呼赵泗此子恐怖如斯,得王亲近,简在帝心,日后必成我心腹大患。
然而蒙毅并不是,相反他对赵泗的印象并不错。
准确来说,但凡是正直之人,对于赵泗这般不负王命,漂泊归秦的忠君气节都会有所赞赏。
更不用说赵泗和蒙毅并没有利益冲突,又有璞玉光环影响,蒙毅看待赵泗,更多的是看待一个潜力不错的后辈。
和始皇帝谈完以后,蒙毅踏出宫门,抬头看向蓝田方向,发出一声感慨。
“啧!”
骤然回想一下,赵泗这个小年轻,虽非贵族出身。可是身上的光环不要太多。
如今尚且居于蓝田,就已有一往无前之像。
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本身就是反贵族世袭制度,然而出身在秦国一样有用,而且很有用。
只要是封建社会就永远无法避免,封建社会永远是上层人的权利游戏。
蒙毅本身就是受益者。
而赵泗……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起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