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已完结

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已完结

观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是作者“观祗”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枭何雨住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一朝穿越,我竟然重生在50年代的四合院里,还摇身一变成了重点大学的学霸,年级前三的那种!可问题是,我前世是文科小能手啊,这理工科大佬的剧本是咋回事?煤气罐变大炮,摩多车升级坦克飞机,这是要闹哪样?难道是要我亲自上阵,用硬核科技拯救世界,实现重工兴国的大业?这波操作,简直比开挂还刺激,玩大了啊!...

主角:李枭何雨住   更新:2024-10-14 07: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枭何雨住的现代都市小说《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已完结》,由网络作家“观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是作者“观祗”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枭何雨住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一朝穿越,我竟然重生在50年代的四合院里,还摇身一变成了重点大学的学霸,年级前三的那种!可问题是,我前世是文科小能手啊,这理工科大佬的剧本是咋回事?煤气罐变大炮,摩多车升级坦克飞机,这是要闹哪样?难道是要我亲自上阵,用硬核科技拯救世界,实现重工兴国的大业?这波操作,简直比开挂还刺激,玩大了啊!...

《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已完结》精彩片段


“自恋”,看李彤一时没想到该怎么形容,李枭提醒道。

“对就是自恋,哥你真自恋”。

“那你就说好不好看吧?”。李枭一本正经道。

“嗯!好看是好看,可……”,李彤还想说什么,但看李枭脸上的笑容,本能感觉大哥又要捉弄她。

索性哼了一声,不再理李枭。

这让李枭忍不住笑出了声。

听到门外的声音,李颖也从里屋跑了出来,一下子抱住了他的腿,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家里有了电扇。

两个小丫头基本上不出屋。

看小丫头今天这么积极,李枭就知道绝对有事,果然小丫头抱住李枭腿抬头可怜巴巴的央求道:“哥,你能给我买根冰棍吗?姐不给我买”。

“哥不能给她买”,说完还狠狠瞪了李颖一眼。

瞪了李颖一眼后,李彤这才解释:“那东西不卫生,上一次刘叔家的小子就因为吃冰棍,闹了肚子,在医院躺了好几天”。

闻言李枭这才想起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现在的很多冰棍都是由冷食店自己做,消没消毒,用的水是生水还是熟水谁也不知道,根本就没有保证。

这个要等到过两年才会好起来。

那个时候国家会开始大力整顿冰棍的生产制造,才有了后来火了几十年的“北冰洋”牛奶冰棍。

被李彤这一瞪,李颖立刻变得委屈巴巴的。

李枭见此连忙安慰:“好了好了!不就是冰棍吗?明天给你们弄点干净卫生的来”。

虽然外面的不能买,但在空间里他还有些存货,实在不行他也可以自己制作,总比外面买的要强。

听李枭这么一说,李颖像是戏精附体一样,立刻有了笑容,李彤也有些高兴。

毕竟大夏天的,冰冰凉凉的冰棍谁都喜欢。

“对了哥,下午街道办有人来找你,看你不在说晚上再过来。”。

“找我?问了是什么事吗?”。

李彤摇了摇头:“不知道,那人只说是好事,别的没说”。

这让李枭有些疑惑,除了张二麻子的事,他与街道办也没什么交集,找他做什么?

摇摇头想不通李枭也懒得多想,开始准备晚饭。

……

晚上刚吃完饭。

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

一个个都走出了家门,搬凳子的搬凳子,搬桌子的搬桌子,聚在了中院。

甚至李枭还看到几个旁边院子里的人过来凑热闹。

李枭知道《小兵张嘎》这本书火了,但没想到一个讲书能吸引来这么多人。

不过想想也是。

现在国家还没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文盲率可是高达80%,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懂报纸上的内容。

如今有人讲书自然都想来听听。

看人来的差不多,闫埠贵似模似样的拍了一下惊堂木就开始讲了起来。

“在这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做白洋淀的地方,在这白洋淀有一个叫做鬼不灵的村子,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小村子里……”。

虽然闫埠贵没有学过播音,但怎么说也是小学老师,讲起故事来也是娓娓道来。

当听到精彩处,下面不少人都为之叫好。

都被里面那个勇敢、机智的小嘎子给吸引了,就连贾张氏也安静了下来,不再嘟嘟囔囔的骂人。

“郝主任,你怎么来了?”,等闫埠贵讲完报纸上第一天发表的内容,喝水休息的时候,一个人向后看了一眼,刚好看到郝主任带着人站在身后,不由喊了一声。

被吱一声吸引,众人都看了过去。



看着手中的表扬信和20块钱。

李枭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提了一个思路,赵教授竟然在报告上也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不过想想也对。

这个年代的人们很淳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少会发生像后世那样,拿学生的论文,当做自己研究成果的那种事。

“赵教授找我还有别的事?”。

拿到表扬信李枭本想着回家,不过听白建功的意思,赵教授好像不是单为了给自己发表扬信找自己。

闻言白建功小声道:“应该是和13号那天的事有关”。

“13号?什么事?”,李枭有些疑惑。

“你们看新闻啊?组建东北边防军啊!没准要打起来了”。

被这么一提醒李枭猛然一惊,这是抗美援朝快要打响了,一想到抗美援朝的惨烈。

李枭心中有些堵得慌。

要知道这场战争虽然打败了美帝国主义。

但我军的伤亡却也十分惨重,后面据统计,在抗美援朝期间,有197653名志愿军英勇捐躯。

近四十万人负伤。

而在阵亡的人员中,更是有34000位非战斗死亡。

这些战士有被冻死的,也有被饿死了。

还有因为伤口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去世的,这些人中又有很多被假药坑害的。

李枭前世就看过一篇报道,有11名志愿军战士,在入朝后只吃了一顿饭就牺牲了。

更是有战士为了诱敌深入,趴在冰天雪地里三天两夜,一动不动。

想到这些,李枭不由握紧了拳头。

飞机大炮他现在还研究不出来,空间的电脑中也查不到多少资料,但如果提前几个月准备。

会不会变的更好些。

想到这些,李枭向白建功要了一张纸,就开始写报告。

这首先就是取暖,据李枭所知。

朝鲜10月以后就会开始逐渐变冷,到了11月气温更是会下降到零下20多度,这还是白天,等到了晚上气温会更低,比东北还要冷,会达到零下三十甚至是四十度。

如果要开战,必须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

此外在报告上李枭还写了棉服的一些缺点。

李枭前世看过一些报道,说是在战斗期间,棉衣棉裤虽然保暖、透气,但也容易被汗浸湿。

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气候下,衣服一旦被打湿,后果是会非常严重的,轻则被冻伤,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失温症。

要知道失温症可是会导致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的症状,严重点更是会导致人死亡。

靴子也是一样,现在战士们穿的靴子,外面都是帆布并不防水,虽然里面有羊毛保暖,但如果被打湿后,后果可想而知。

除了防寒、保暖,第二李枭提到的就是药物。

李枭可是知道,就因为假药。

可是有2万多战士因此而牺牲,他们没有牺牲在美军的枪炮下,但却死在了假药上。

这绝对不可以原谅。

“严打过期的药品、不合格消毒面巾等医药用品”。

写上标题,李枭就开始写原因。

刚好当初为了救他,李彤购买青霉素时,就差点被假药给骗了,还好当时李枭的几个同学跟在旁边,这才没中招。

李枭索性就把这一经过写了进去。

并写出了自己的担忧,防止特务买通资本家,在药物做手脚,需谨慎提防,严查药物是否合格。

一篇报告李枭写了近3000字。

涉及到了很多方面。

从朝鲜气候的分析再到内部一些间谍、资本家的黑手,李枭都有提到。

“李枭同志,你觉得我们和美帝国真的会打起来?”。

在李枭写的时候,研究室内的几个人都想看看李枭在写什么,看到李枭写完,一个同学站出来道。

“我觉得会,刚刚听你们所说,美国不仅干涉朝鲜内政,更是排出了海军堵在了夷洲海峡,他们这么做还不明显吗?明显是想要染指远东。

在我看来如果这一次我们要不出兵,那么在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后,下一个很可能就是我们国家。”。

“可、可我们真的打得过吗?”。

有人担忧道:“我看过一组数据现在美国的钢产量能达到8772万吨,我国则是60万吨,这可是142倍,还有发电量美帝国是3340亿度我国则是46亿吨,原油美帝国是2亿6000万吨,我国是20万吨,这差距太悬殊了,我们真的能赢吗?”。

闻言周围很多人也露出了担忧的表情。

“能赢也得赢,不能赢也得赢,如果这一场战争真的爆发,那么这将会是立国之战。

正所谓:“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只要能打赢,以后没人能在小看我国。”。

“好!好一个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就在这时赵教授走了进来,看向李枭的目光中带着欣赏。

“刚刚李枭同学说的很好,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一场战争无法避免,我们必须赢也只能赢。”。

看众人都看向自己,赵教授又道:“前两天上面来了通知,我们要加大武器的研究力度,李枭同学有没有兴趣加入进来?”。

李枭这一次没有拒绝,虽然研究肯定做不了,但他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像是后世的“煤气罐大炮”。

看一看能不能造出来。

李枭可是记得,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就使用过没良心炮,当时直接使英军第28旅感到了恐惧。

这也证明没良心炮是有用的。

而煤气罐大炮比没良心炮打得更远,威力更大,应该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等到赵教授讲完,李枭这才把自己写的报告交给了赵教授。

看着报告上的内容。

赵教授陷入了沉思,呼吸也有些急促,虽然不知道上面有没有考虑到这方面。

但赵教授知道这份报告的重要性,必须上报。

保险起见,赵教授对着李枭道:“你写的这些都是真的。”

“都是真的,这些都是我根据朝鲜气候条件进行的推测,赵教授我希望您能帮我送上去”。

“好,我现在马上去”。

赵教授也是急性子,没有废话直接出了实验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