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是什么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是什么

京海第一深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周楚沈青,文章原创作者为“京海第一深情”,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周楚穿越到了明朝正德年间为了活下去,被卖到了陆家成为了书童正当周楚带着二公子一路学习,不断进步的时候陆家出事了陆家的人被下了大狱周楚带着陆家唯一的千金,一边赚钱,一边买通狱卒,给了大狱之中陆家人很好的生活直到朱厚照驾崩,朱厚熜继位改年号为嘉靖陆家的人纷纷出狱此时周楚才明白,陆家那个神秘的大公子居然是朱厚熜的发小,救过朱厚熜命的陆炳至此,周楚成为陆家的义子成为一名锦衣卫平步青云!...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4-10-22 05: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是什么》,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周楚沈青,文章原创作者为“京海第一深情”,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周楚穿越到了明朝正德年间为了活下去,被卖到了陆家成为了书童正当周楚带着二公子一路学习,不断进步的时候陆家出事了陆家的人被下了大狱周楚带着陆家唯一的千金,一边赚钱,一边买通狱卒,给了大狱之中陆家人很好的生活直到朱厚照驾崩,朱厚熜继位改年号为嘉靖陆家的人纷纷出狱此时周楚才明白,陆家那个神秘的大公子居然是朱厚熜的发小,救过朱厚熜命的陆炳至此,周楚成为陆家的义子成为一名锦衣卫平步青云!...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是什么》精彩片段


特别是中午,烈日当头,很多路人都会选择去路边的茶档遮凉。

京城附近本就繁华,各地进京的商人极多。

所以官道旁边,茶档很常见。

周楚走了大半天,也有些口渴了,就来到茶档坐了下来。

“客官要点什么茶?”

茶档的小二拎着毛巾和茶壶走了过来。

“你们这有什么茶?”

周楚看了一眼茶档的情况,问道。

此时茶档之中,除了周楚之外,还有几人。

其中以一位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男人言谈举止最不一般。

“回客人的话,有毛尖、龙井,还有高碎。”

茶档最畅销的茶,永远是高碎。

便宜解渴。

一文钱可以喝到饱。

当然,每个茶档也有那么几样相对高档点的茶叶。

这种茶就不是一般客人会消费的了。

比如周楚之前注意到的那个中年男人,茶碗里的茶汤颜色就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泡一壶毛尖,再来份糕点。”

周楚随口说道。

“好嘞,您稍等。”

小二听到这话,顿时喜笑颜开。

一壶毛尖顶得上卖半天高碎的钱。

此时那中年男人也注意到了周楚,冲周楚礼貌性的点了点头。

“老先生不是京城本地人吧。”

周楚回礼道。

“小兄弟好眼力,在下江西人,姓严名嵩。”

男人自我介绍道。

周楚听到这话,心中一惊,没想到停下喝个茶,都能遇到这位。

“原来是介溪先生,久仰大名。”

周楚一脸吃惊道。

“哦?小兄弟知道在下?”

严嵩有些好奇道。

“自是知道的,介溪先生天纵之才,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十四年前科举二甲第二名,满心抱负,不畏权贵。”

周楚如数家珍道。

此时的严嵩,还不是二三十年后的那个严嵩。

此时的严嵩心里装的还是治国的抱负。

当年一腔热血,满心抱负,可惜朝堂之上最不需要的就是抱负。

于是严嵩一直被同僚打压排挤。

后来更是因为得罪了刘瑾,被迫辞官归乡。

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这些都是这几年周楚了解的。

周楚很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世界和了解的历史,有很多偏差。

所以做了很多功课。

严嵩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亮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当年不过是个不起眼的编修,为官期间更是没什么起眼的成绩,过去了十几年了,居然还有人知道自己。

严嵩瞬间感到无比感动,恨不得将周楚引为知己。

“小兄弟此话真是折煞老夫,说来惭愧,老夫当年为官之时,实在是没能为朝廷为百姓做什么实事。”

严嵩嘴上说着惭愧,但脸上的笑容出卖了他。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如今的朝堂,衮衮诸公,又有几个真心为大明,有几个真心为百姓?像介溪先生这般,自然与他们格格不入,寸步难行。”

周楚侃侃而谈道。

严嵩听到这话,眼睛愈发亮了。

干脆挪到了周楚的桌上坐着。

他觉得从未有人像眼前的小兄弟这般懂自己。

“我看小兄弟谈吐见识皆不一般,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

严嵩此时恨不得和周楚把酒言欢,满脸的热情。

“小子名叫周楚,不过是京城的一个商人罢了,无甚大用。”

周楚自谦道。

严嵩听到这话却摇了摇头。

“小兄弟未来绝不一般。”

“不知介溪先生此来京城所为何事?我虽然是一介商人,但在京城之中也有些朋友,如果能帮上介溪先生,再好不过。”

周楚转移话题道。



为了陆炜读书,杨氏可谓是煞费苦心。

家里的书房之中,各种书籍层出不穷。

不过现在需要周楚带着的,都是一些基础的。

比如三字经,比如千字文,亦或是出师表。

书童干的就是这个活,替少爷背着书,带上笔墨纸砚。

那砚台,一看就不便宜。

至于墨,周楚倒不是很懂。

不过想来,杨氏也不会给自己儿子买便宜的。

差生文具多。

周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陆炜此时也是满心忐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夫子的大名。

出了名的严厉古板。

他生怕自己惹得夫子不开心,最后被赶回家。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他自己的人,而是整个陆家的人。

他虽然顽劣不堪。

却也知道要脸面。

“楚哥儿,你说我要是惹夫子不高兴该怎么办?”

陆炜来到书院前,有些忐忑的看着周楚。

“少爷放心,夫人说了,夫子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会努力记下夫子教的内容,回家帮你。”

周楚给了陆炜一个放心的眼神。

听到这话,陆炜顿时放松了许多,没有了刚才的紧张。

“那你可得记清楚些。”

很快,两人就见到了杨顺之。

一个四十多岁的夫子。

倒也没有显得多老。

留着很长的胡须,言行举止之间倒也不见得有多古板。

“你就是陆家那小子?”

杨顺之看着陆炜,问道。

“是的,夫子。”

此时的陆炜无比的乖巧,哪有平日里在家的顽劣模样。

“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一个月之后,你若能让我满意,我便收你为弟子。”

杨夫子捋了捋胡须说道。

“谨遵夫子教诲。”

陆炜行了个弟子礼道。

“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开蒙的我就不教了,你应该早就开蒙过了,今日老夫便教你出师表,要读书,先做人,学会忠君爱国。”

杨夫子说着也不搭理陆炜,就开始朗读出师表。

不愧是名师。

一篇出师表,愣是让他读的声情并茂。

于周楚而言,哪怕是前世见过的最厉害的朗诵比赛的人,也远不如眼前的杨夫子朗读的好。

杨夫子朗读完之后,看向陆炜。

“现在,你来读一遍,让老夫听听。”

陆炜听到这话,顿时无比紧张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同时,还有些无助的看向周楚。

周楚给了一个你可以的眼神,让陆炜心神稍安。

陆炜拿起书,开始朗读。

全程磕磕巴巴的,甚至有些字都不怎么认得,还读错了。

这让杨夫子皱紧了眉头。

“好了,不用读了。”

最终,杨夫子受不了这种折磨了,说道。

陆炜则羞愧的低下了头。

“你今日的功课,先把这篇出师表熟读,把上面的所有字都会默写,先把出师表抄个二十遍吧。”

杨夫子算是看出来了,陆炜的基础很差,比一般孩童都要差很多。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笨方法打基础。

取不得巧。

陆炜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他最怕的就是被罚抄书。

抄书是极其枯燥的,也是最磨人的。

以他的性格,平日里根本就坐不住。

抄五遍都难,更不用说二十遍了。

不过杨夫子却不管这些,说完这话就起身离开了。

显然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受折磨。

“楚哥儿,你能不能帮我抄?”

陆炜一脸求助的看着周楚说道。

周楚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少爷,我们两人的字迹不同,我若是帮你抄了,夫子恐怕一眼就能看出来,以杨夫子的性格,最恨偷奸耍滑之辈,那样的话,恐怕用不了一个月,明天就来不了了。”

周楚自然不会帮陆炜抄书。

且不说字迹的问题。

如果真的抄了,陆炜的学业将会一塌糊涂。

这件事终究是瞒不过夫人的。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书童也就干到头了。

听到这话,陆炜直挠头。

“也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此时这间书房之中,只有陆炜和周楚两人。

周楚很清楚,死读书,硬读书对陆炜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而言,是最痛苦的。

要讲出师表,就不能只讲出师表。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要讲季汉的浪漫。

这些,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听的。

只有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对诸葛丞相产生了崇拜之情。

出师表自然也就不用背了。

读一遍就记住了。

原本这些应该是杨夫子讲的。

周楚相信,杨夫子虽然不会讲的那么浪漫,那么英雄主义。

却也会大致的讲一遍。

现在之所以没讲。

不过是还没有把陆炜当成自己的弟子。

没那个耐心罢了。

“少爷,前些天我读了三国志,不如让我先给你讲一讲这出师表背后的故事吧。”

周楚说道。

“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陆炜毕竟是小孩心性。

和抄书相比,听故事显然更受他喜欢。

周楚开始讲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开始讲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开始讲诸葛亮为了北伐,开始不断学习兵法,用兵的能力在五次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讲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刘禅。

讲诸葛亮死后,刘禅讲出师表上面提到的人都用完了,无人可用之后,又把这些人的后人都用了一遍,独自坚守季汉数十年。

讲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感情。

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讲如今蜀中还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陆炜越听越上头。

听到最后,眼睛都红了。

心中更是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

之前看出师表,如同天书,此时再看,豁然开朗,仿佛父亲离家之前对儿子的嘱托。

周楚讲的很快,而且也不是详细讲的,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讲完了。

“少爷再读两遍试试。”

周楚想着趁热打铁,让陆炜趁着这个状态将出师表背熟。

陆炜哪里会反对,当即开始朗读出师表。

再没了之前的磕磕巴巴。

读的异常顺畅。

此时俨然到了饭点。

周楚从带来的饭盒之中,取出夫人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吃食,摆在桌子上。

陆炜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默读出师表。

这一幕要是让杨氏看到,估计会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这还是她那个顽劣成性的儿子吗?

很快,周楚将陆炜吃剩的吃食收了起来。

“少爷可能背诵这出师表了?”

周楚问道。

“那是自然。”

此时的陆炜从未觉得读书如此简单。

原本看都看不懂的出师表,此时不止能完全读懂,而且全文了然于胸。

“那少爷就尝试把这出师表默写出来吧。”

周楚说着开始为陆炜研墨铺纸。

“楚哥儿,我觉得你比夫子讲的好多了。”

陆炜一边用毛笔蘸了蘸墨汁,一边说道。

“我和夫子可比不了,夫子胸有丘壑,我知道的这些,夫子也都知道,只是如今夫子还没有真正把少爷当成学生,所以也就懒得费心罢了。”

周楚低眉顺目道。

“是这个道理。”

陆炜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默写出师表。

陆炜背诵出师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其中有些字,偶尔会想不起来该怎么写。

每到卡壳的时候,周楚就会把这个字用手在桌面上写出来。

陆炜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此默写两遍之后,陆炜再也没有一个字不会写的,异常顺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