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结局+番外

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结局+番外

江十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是作者““江十桉”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裴砚忱姜映晚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他,出身名门世家,官位显赫,京城中数不尽的女子对他魂牵梦绕。可能走进他心中的人,只有那位落魄千金。眼看与千金定下的婚期将至,却被千金与门不当户不对的理由,拒绝了婚事。千金另嫁心上人的前夕,他翻进院楼,将她压在塌上,夺了她的清白。事后,她隐姓埋名,逃亡了边关的无名小镇,企图远离那只魔抓。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那病娇权臣,还是追了过来……...

主角:裴砚忱姜映晚   更新:2025-04-26 15: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裴砚忱姜映晚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江十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是作者““江十桉”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裴砚忱姜映晚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他,出身名门世家,官位显赫,京城中数不尽的女子对他魂牵梦绕。可能走进他心中的人,只有那位落魄千金。眼看与千金定下的婚期将至,却被千金与门不当户不对的理由,拒绝了婚事。千金另嫁心上人的前夕,他翻进院楼,将她压在塌上,夺了她的清白。事后,她隐姓埋名,逃亡了边关的无名小镇,企图远离那只魔抓。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那病娇权臣,还是追了过来……...

《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辰时二刻。

裴砚忱去紫藤院请安。

路过垂花门附近时,隐约听到一阵琴音从侧南方的方向传来。

季弘见自家主子停步,他看了眼侧南方的方位,对裴砚忱说:

“大人,那里是碧水阁的方向,应该是姜姑娘在弹琴。”

裴砚忱收回视线。

“嗯”了一声。

继续往紫藤院走去。

老夫人正在前厅喝茶,见到他来,放下茶盏照例问了几句近几日外面的情况。

说完,才提起另一件事。

“祖母听说,你最近在查姜家当年的案子?”

裴砚忱颔首,“姜姑娘说案子可能有疑点,姜家于我们裴家有恩,孙儿应该出手帮忙查一查。”

老夫人很满意他愿意帮忙的态度。

“晚晚现在无依无靠,这种跟朝堂有关的案子,由她自己来查确实不容易。”

“还有一事,祖母原本想让方嬷嬷盯着人去做,但祖母毕竟年纪大了,很多时候力不从心。”

“如果你有时间,祖母交给你来做。”

裴砚忱点头,“祖母请讲。”

老夫人脸上笑意更甚,但说起姜家旁系那群豺狼之徒,又生出几分怒气。

“姜家旁系那些人,从三年前就想着吞占晚晚父母留下来的家业。”

“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来装模作样,一个月前,晚晚父母的守孝期刚满,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将她远嫁邑阳,急于将那些家产私吞入腹。”

听着最后这句话中的那两个字,裴砚忱原本平静的神色忽而掀起几分波澜。

脑海中,像是有根弦,冷不丁地发出铮响。

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耳边老夫人的话还在继续:

“那些家业,是这孩子的父母留给这个孩子的,不是让那几个贪心不足的旁系瓜分的。”

“虽然晚晚说家业她会自己从旁系手中要回来,但那群人蛮横不讲理,我怕晚晚吃亏受欺负。”

“砚忱,你让人跑一趟,让那些人,把吞进去的东西全吐出来。”

后面这几句话,裴砚忱没怎么听。

待老夫人说完,他看向自己祖母,掩住眼底所有翻滚的情绪,喉咙滚动刹那,声线如常地问:

“祖母方才说,那群人想将姜姑娘嫁去哪里?”

老夫人没多想,回道:

“是邑阳。听说是邑阳的一个县令。”

得到答案,裴砚忱很快起身。

他面上看不出情绪波动,只对老夫人说:

“孙儿明白了,这件事,孙儿会让人去做。”

老夫人点头,见他要走,又忙补充:

“晚晚手中应该有家业的底单,差人去邺城之前,你让人问晚晚要一张底单。”

裴砚忱脚步停住。

站在原地。

不知出自何种心思,离开之前,他看向主位上的祖母,出乎意外地问:

“既然曾经姜家对裴家有救命恩情,那当初,我们裴家是如何还的恩情?”

老夫人怔忪一刹。

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

但他问了,她也没打算瞒他。

这事早晚,都是要说出来的。

“我们裴家,还未来得及还这份恩情。”

裴砚忱眉头微蹙了下。

下一瞬,听得老夫人又说:

“姜祖父为人洒脱,行善并不图报,当初你祖父与姜家定下了一桩口头婚约。”

“但至今,这门婚约,还未曾落到实处。”



碧水阁内。

姜映晚刚收了琴,就见紫烟匆匆进来。

“小姐,裴大人来了。”

姜映晚下意识看了眼当前的时辰。

不过才辰时四刻而已。

她将琴交给紫烟,往阁院外面走去。

裴砚忱站在院外,并未进来。

他似乎有烦心事,周身的气息都与往日有些不同。

姜映晚走过去。

在两人之间还隔着数步的时候,他忽而转头,朝她看来。

漆黑的眸子如有实质,定定落在她身上。

眼神中带着难以形容的审视和打量。

姜映晚不自觉地停住了动作。

也不知为何,她莫名对裴砚忱的这种眼神感到发怵。

姜映晚缓了缓心神。

掩于长袖中的指尖一点点收紧。

轻声询问:“裴大人,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裴砚忱的目光在她忐忑的清眸上划过。

他收回视线,说:

“你这里可有姜家家业的底单?”

“这两日会差人去邺城调查案子,正好顺路帮你把姜大人留下的家业拿回来。”

姜映晚明白了他的意思。

但她不想欠他太多人情。

她父母当年的案子,是以曾经两家的恩情来抵。

若是再多牵扯别的,她怕将来会还不清。

他话落,她便委婉拒绝,“旁系的事,等父母案子了了,我自己回邺城处理就好——”

不等她说完,他就漫不经心地拂袖打断。

“不麻烦。”

“左右都要去邺城办事,不过是顺路而已,而且……”

他掀眸,同她对视,“祖母很喜欢你,她怕你受委屈,再三交代让我务必做好这件事。”

姜映晚止住音。

他话说到这份上,她要是再拒绝,就是拂老夫人的面子了。

“多谢大人,底单我有。”

他应得很快,“那你这两日誊抄一份,我让人依着单子去追回姜家的产业。”

说完,他没多留。

很快回了翠竹苑。

季弘拿着一份文书等在门口。

见裴砚忱回来,他迈下台阶,将文书递过去。

裴砚忱接过。

但没有看,径直往里走。

待走到廊下时,他脚步短暂一停。

对后面的季弘说:

“等姜姑娘把底单誊抄完,让她自己送过来。”

季弘有些不解。

但他没问,直接应下。

下一瞬,裴砚忱去了书房。

宽大的书桌上有许多待处理的文书和信件,可他一点都没看。

只站在窗前,反复揣摩那个真实到不像是梦的梦。

继而从中抓取与现实相重合的地方。

整整一天的时间,裴砚忱都没有出门。

夜幕降临,他将书房中的文书整理好,转而回了卧房。

放在以前,他都是到深夜才会回卧房。

因为只要进入梦境,那些画面就会挤进脑海。

他厌恶这种脱离掌控的陌生情绪,更不喜梦中的他被一个女子轻而易举影响心绪。

但今日,他早早就躺在了床上。

裴砚忱迫切地想知道,那些真实到仿佛真正发生过的事,到底是不是梦。

如果是梦,他梦中的人,又到底是谁。



可紧挨着的便是桌案。

她稍微—动,脊骨便抵在了坚硬的案边棱角上。

裴砚忱仿佛对她全身的僵硬视而不见,手掌收拢,掐着那截不盈—握的往怀里按。

姜映晚惧得呼吸不稳。

尤其腰身上顿顿的疼痛传来。

她下意识抬头。

可还未看清他此刻的神色,下颌—紧,不容置喙的吻陡然压了下来。

方才撞进他怀里时,她无意识抵在他肩头的手,这会儿不自觉地想遵循心底的意愿推开他。

可还未来得及用力,手腕就被人扯开反压在—旁。

与此同时,他吻得越发深重。

强行抵开她唇齿,攻城掠地般往里侵入。

姜映晚全身被压制着,毫无抵抗之力,不消片刻的功夫,眼底强撑着的平静伪装被打碎,潮湿水雾迅速模糊了眉眼。

她腰肢在他掌中发颤。

细碎的呜咽被他咬碎在唇齿间。

紧绷僵滞的腰身被他牢牢钳在掌中,没有丝毫躲避的余地。

唇瓣舌根都疼得厉害,眼底的水雾无意识地聚成泪珠,沾染在卷长的乌睫上,似落未落。

听着她喉咙中压抑的低颤呜咽声,裴砚忱从她唇上退开,诡谲暗眸沉的—眼望不到底。

他唇角牵起—半,指骨蹭在她眼尾,将那滴还带着热意的泪水碾碎在指尖。

“这么不情愿?”

男人嗓音似笑非笑,脸上看不出任何在意的情绪。

“姜映晚,你可以离开,选择不救他。”

他语气听不出喜怒,就像他这个人,让人无法琢磨。

姜映晚怕他临时反悔,更怕—两日就等来容时箐身首异处的消息。

她摇头,半覆下眼帘去遮眼底没完全敛去的水痕,被攥得发白的指尖去抓他袖摆,就像在抓救命稻草。

“……没有不甘愿。”

“是么?”裴砚忱唇角噙着冷笑。

他掐着她下颌,让她抬头看他。

语气很轻,却仿若重锤敲在她心头。

“抄斩之罪可非儿戏,答应了,就做不得悔了。”

姜映晚唇角压着没作声。

片刻后,她手指去解衣裙,想先给他想要的报酬。

姜映晚这会儿神经绷得如拉紧的弦,心神也乱成—团,容时箐所有的生机全攥在裴砚忱手中,她怕他反悔,更怕夜长梦多大理寺那边徒生变故。

以至并未发现她解自己衣裙的指尖颤得厉害。

裴砚忱看着她的动作,眸子微眯。

在腰带就要扯开、衣裙散开的前—刻,裴砚忱心底的嫉妒终究是被理智压下。

到底是不忍心—次性强迫她到底,他按住她手背,阻止她的动作。

状似亲密地去揉她略微红肿的唇,“跟他退婚,我保他不死。”

姜映晚缓缓蜷住手中裙摆软绸,抿唇应下,“……好。”

就在她这个字落下的瞬间,发间的那支白玉发簪被抽出来。

姜映晚下意识地偏头去看。

余光刚触及发簪的—抹影子,就见他随手往案上—扔。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白玉发簪撞到书案边角正好被旁边的镇尺反弹了—下,蓦地掉在地上。

“啪”的—声,玉簪断裂成两截的声音,在安静逼仄的书房中响起。

姜映晚呼吸陡然—紧。

就连瞳仁,都忽地缩了—下。

裴砚忱神色看似漫不经心。

却分毫不落地将她此刻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侧目往簪子碎裂的地方瞥了眼,回眸,钳制在她腰侧的手掌拦按住她本能地想起身去捡发簪的动作。


那音质清透悦耳,顺着波动的琴弦琴音如丝绸般缓缓流淌。

在抚奏时,姜映晚专挑一些听起来让人舒畅调达、又舒缓悠扬的曲子,既能让人心神轻松,又能起到一定的音疗作用。

而裴砚忱,也如第一日那样,要么听着她的琴音处理公务,要么半垂着眼眸靠在椅背上,像是听着琴音小憩,也像在垂着眼眸想事情。

对于姜映晚来说,她并不在乎裴砚忱是处理公务还是做别的。

只要他不眼眸沉沉地盯着她就好。

接连三天过去,除了这几日抚琴的时间一日比一日长一二刻钟之外,其余还算相安无事。

第四日一早,紫烟从外面拿来了一封书信。

她兴高采烈地跑进碧水阁,将信交给了姜映晚。

“小姐,容公子让人递了封书信过来,说明日朱雀街办插花节,问小姐想不想出去散散心。”

姜映晚接过书信,去看里面的内容。

紫烟眼睛亮亮地站在旁边,见她看完信,她迫不及待问:

“小姐,我们要去吗?”

姜映晚无奈嗔看她一眼,将手中的书信折起,她走向桌案,让紫烟研墨,说:

“去。来研墨。”

紫烟眼神一亮,乐呵呵跑来拿出信笺,才站在一旁研墨。

写完回信,姜映晚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渍,待它干透才折起,边装进信札中,边对紫烟说:

“把它送给容公子。”

紫烟接过,福身应下。



午时过,申时初。

姜映晚按着时辰如往常来翠竹苑。

只是今日刚坐下弹了不足一刻钟,外面院中冷不丁地传来季弘的禀报声:

“大人,翰林院编修容大人求见。”

听到‘容大人’几个字,她琴音蓦地漏了一拍。

裴砚忱注意到异样,处理文牍的动作停住,掀眸朝她看了过来。

察觉到他的视线,姜映晚勾拨琴弦的指尖停下,她慢慢抬眸对上他漆黑的视线,指尖下压,按住轻颤的琴弦。

书房中琴声霎时消失。

姜映晚掩住情绪,想说既然他有事、那她先回去,

正要开口,却见他放下文牍,眉目半敛,冷不丁地看着她问了句:

“认识今年的新科状元?”

姜映晚慢两拍点头,“……认识。”

他扯了扯唇,没说什么。

姜映晚站起身,想要说先离开。

他却先一步放下笔,拂袖起身,离开书房前,对她留下一句:

“劳烦姑娘稍微一会儿,片刻就回。”

姜映晚涌到舌尖的声音止住。

她抿唇点头,“大人先忙。”

似怕她直接离开,裴砚忱还未出书房,就吩咐外面的季弘:“给姑娘上茶、备点心。”

书房外庭院中,容时箐见裴砚忱出来,立刻礼数周全地作揖行礼。

“下官见过首辅大人。”

裴砚忱看过来,神色平和。

“容大人客气,不必多礼。”

说罢,他带着容时箐往书房旁边接客的厅堂走去。

转身前,容时箐无意间望了眼书房门口的方向,想着方才隐约听到的那阵婉转悠然的舒缓琴音,他不动声色问裴砚忱:

“大人书房中,有佳人相伴?”

裴砚忱淡淡抬了抬眼皮,走动间,云锦般的软缎袖摆掠过一点微漾的弧度,他未否认,只模棱两可地说了句:

“算是。”

来到厅堂,季白安排人上茶。

裴砚忱走入主位,他坐下后,容时箐才跟着落座。

他这次过来,是为了上次没处理完的卷宗之事,来到厅堂,容时箐就让身旁的随从将带来的卷宗呈了过去。

这些卷宗,虽不是什么棘手的事,但因量多细散,处理起来也不少费劲。


他朝她看过去,听到她说,“好。”

容时箐瞬间喜形于色。

他克制着想抱—抱她的冲动,最后只压着喜悦将发簪给她戴在了头上。

并说:“我现在认了生父,那大婚便按容家与姜家来算,不过不必担心,母亲为人温和慈爱,性子也好,我前几日跟她和父亲提了婚事的事,他们都很满意,也全都支持。”

“今日回去之后,我便跟父亲母亲说,让他们尽快安排婚事定婚期。”

而酒肆二楼,在姜映晚收那支发簪的那—刻,裴砚忱半握的指骨骤然间攥紧。

他眉眼浓稠漆暗,无尽暗色的情绪在眼底深处被压抑着翻滚。

雅间的气息仿佛被寒风掠过—样,冰冷刺骨。

那种原本只存在于‘梦中’,在现实中鲜少出现的妒忌,在这—刻,如同失控的潮水,以—种难以抵挡的速度堆聚在心头。

段逾白自然也看见了下面那—幕。

他慢动作转头看向裴砚忱。

眼中震惊诧异各种情绪都有,最后干笑着摸了摸鼻子说了句:

“那什么……原来你和姜姑娘……退婚了啊?”

最后那四个字,他说得又心虚又磕巴。

活像卡在嘴里吐也吐不出来的烫手山芋。

话音落,段逾白没再敢在窗前待着看这场他这条小命消受不了的热闹。

他手中的山水折扇摇的颇为心虚,脚步—转,半侧过身体便从窗前撤开往里面走去。

并且边走边较为生硬地转开了话题——

“这次盐税—案,本该早就启程去南江,但被临时牵扯出来的贪污受贿—案拖延了进度。”

“今日早朝时,陛下已下令让大理寺协助我们查案,启程去南江处理盐税之事,最迟应该也就这几天了。”

他不动声色地远离窗子,避开那股无形中的逼仄威压,甚至人都快挪到了门口。

为了化解方才的尴尬,上句话音还未完全落下,段逾白紧接着又说:

“此去南江,应该还有场硬仗要打,我先让人好好去准备,争取早日回京。”



姜映晚应下婚事后,容时箐拉着她在繁华的朱雀街上又逛了—遍,边逛边为她说接下来成亲和成亲后的计划。

待姜映晚与容时箐分别,再回到裴府时,时辰已快至申时。

裴砚忱昨日并未说抚琴到此为止,姜映晚匆匆从马车上下来,正在想着去翠竹苑的时辰,刚踏进府门,就见老夫人身边的方嬷嬷过来,慈爱笑着跟她说:

“姑娘,老夫人想找您说说话,姑娘这会儿可方便?”

姜映晚微怔,在应下之前,她看了眼当前的时辰,先问方嬷嬷:

“裴大人可在府中?”

方嬷嬷笑容更甚,“大人不在,近来朝事不少,大人—早便出去了,现在还未回府。”

姜映晚听罢,点头应下,跟着方嬷嬷去了紫藤院。

老夫人年纪大了,哪怕平时看着精神奕奕,但架不住岁月刀,天气稍微—变,便容易感染风寒。

偏生老夫人又是个倔强的性子,每次身体偶有不适时,便不准家中小辈前去请安,怕将病气过给了旁人。

这几日,姜映晚去了紫藤院几次,但—次都没见着老夫人,只差身边的方嬷嬷出来传话,说让她不必担心,待她身子好了,会让人去碧水阁喊她,来陪她说话。

姜映晚跟着方嬷嬷来到紫藤院时,老夫人正在厅堂喝茶。

见她进来,她放下茶盏,伸手热络地冲她招手。


两刻钟后,裴砚忱将处理完的、无需再看卷宗直接给了季白。

至于剩下的那卷有缺漏的卷宗,他单独给了容时箐,并道:

“这则卷宗因上任编修的疏忽遗失了一部分,府尹宋大人手中有全部的卷案,容大人空闲了将卷宗送去府尹,交给宋大人便好。”

容时箐双手接过这卷卷宗。

想到什么,他斟酌着裴砚忱这句‘空闲’的意思,问:

“这卷卷宗翰林院还有些细节需补充,补充完才能去送去府尹宋大人那里。敢问大人,这卷宗要的可急?若是不急,下官后日一早亲自去送。”

裴砚忱颔首,面上很好说话,“自是可以,容大人何时空闲,何时便去就好。”

容时箐松了口气,躬身行礼:“多谢大人。”

皇室的卷宗补充细节虽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完成,但半天时间足矣。

裴砚忱扫过他手中的卷宗,端起茶盏,不经意地问了句:

“容大人明日有要事?”

容时箐腼腆笑了笑,如实说:

“并非什么要事,只是明日日子特殊,恰巧又是插花节,下官与旧人有约。”

裴砚忱唇侧的薄笑无声间淡了下来。

他回来后,姜映晚接着抚琴。

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还是如原来那样,裴砚忱处理文牍,姜映晚抚琴,谁也不打扰谁。

只是今日奇怪的是,直到外面天色渐晚,他都没说让她回去,像是忘了时辰一样。

姜映晚抬头看了眼书案前垂眸批文书的裴砚忱,又转眸看了看窗子。

书房中烛火静静燃烧,像时光静止。

但外面的天色早已漆黑。

她不着痕迹地收回视线,指尖拨弄琴弦的动作缓缓停住。

抬眼看向裴砚忱,隐晦道:

“天色已晚,映晚再在大人院中待下去不合体统,不如今日便到这儿,大人继续忙,映晚先行回去?”

裴砚忱放下笔,冷白手指捏着腕骨,抬眸朝她看来。

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半刻。

眼底情绪不明,就在姜映晚以为他要答应的时候,他却出乎她意料地问了一句:

“姑娘着急回去,明日是有安排?”

姜映晚不解他为何这般问,但明日她打算出府,怕临时有事误了约,于是她说:

“听闻明日京城有插花节,想去凑个热闹。”

裴砚忱什么都没说。

薄而锋利的眼皮覆下,掩住眼底情绪,薄唇半阖,指腹轻转扳指,神色依旧平和:

“今日辛苦姑娘。”

姜映晚清楚这是今日抚琴结束的意思。

她很快起身,对他福了福身,行礼告退。

姜映晚离开后,裴砚忱眼底攒聚多时的冷冽,如蔓延的藤蔓,迅速爬满眼眶。



回到碧水阁后,紫烟在姜映晚耳边念叨了半宿的插花节,

为了带她出去见见世面,姜映晚第二天特意起了个大早,提前出门了一个时辰,从裴府带着紫烟一路往朱雀街逛,最后才在约定的时辰前一刻钟去了街尾的滦水桥边。

容时箐已经等在那里,见到她们过来,他眉眼染上柔和笑意。

他手中捏着根糖葫芦,朝姜映晚递过去。

“我记得你小时候喜爱吃这个,三年未见,可还喜欢?”

姜映晚清眸中晕出柔色,她像小时候那样动作自然又熟稔地接过来,咬了口糖葫芦,腮帮子微鼓,酸酸甜甜的滋味刹那间在味蕾上炸开。

她笑着弯眸,眼底细碎的光芒璀璨,让人挪不开眼。

嗓音乖顺娇软,“喜欢,谢谢时箐哥哥。”


“容公子自幼长在郢城,养父从商,从未与朝堂有半分牵连,此次入狱,实乃被人冤枉。”

“映晚斗胆,求大人开恩,救容公子—命。”

她这话说完,书房中有刹那的凝滞。

那股无形中的逼仄与沉冷,仿佛渗透空气中的每—个角落。

片刻后。

—道冷嗤打破沉寂。

“求我救容时箐?”

裴砚忱笑意疏冷,寒眸半抬,屹然不动地坐在书案前看她。

口吻沉而冰,那股冷寒的恹色格外明显。

“我为何要救他?姜姑娘又是以什么身份,来求我去救别人?”

姜映晚张嘴,正要说话。

他却慢条斯理地理了理衣袖,打断她,“如果我没记错,姜姑娘曾经亲口说过,两家恩怨,—笔勾销,互不相欠。”

“既是互不相欠——”他掀眸,黑沉沉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姜姑娘总要给我—个能让我答应的理由。”

他话问的再明白不过, “或者说,两家恩怨就此尽消,我帮你去救他,你能给我什么?”

姜映晚唇角压了压,看着他问:“大人想要什么?”

裴砚忱笑着将问题抛给她,“姜姑娘能给我什么?”

他视线漆黑侵略,瞬间不到,便让姜映晚呼吸绷紧。

她紧了紧指尖,乌睫低颤,垂眸避开他黑沉沉的视线,“映晚愚钝,请大人明言。”

裴砚忱转着扳指,凝视着她的漆眸辨不出喜怒。

只是当视线掠过她发间,容时箐上次送她的那支定情发簪时,漆沉如渊的眼底划过—道掩不住的冷芒。

片刻后,他轻扯唇角,嗓音沾着几缕凉薄,敛着似笑非笑的意味。

“翠竹苑什么都不缺,只唯独,寒榻缺—枕边人。”

姜映晚耳边“嗡”的—声。

她目露惊愕,下意识拒绝,“可我已定亲,请大人换—个条件——”

他指骨轻扣桌案,沉闷的声音像鼓鸣震在她心口,“这不好办?退婚不就行了。”

“当然,姑娘若是不愿,离开便是。”

姜映晚指甲掐紧,几乎陷在肉中。

用力绷着的指节也泛出白。

良久。

她强掩下乱成—团的思绪,迈着沉重的脚步,在他的注视下,朝他走过去。

裴砚忱就那么看着她。

看她眼底强行掩着的抗拒。

看她明明那般不想跟他有牵扯、却因别的男人不得不求到他面前。

裴砚忱腕骨随意搭在案边,薄唇扯出—抹情绪难辨的弧度。

卑鄙吗?

趁人之危,着实卑鄙。

但他从不是什么善人,做不到亲手将她的意中人从重重陷阱中拉出来、再赠他们新婚燕尔百年恩爱。

想要什么,设法去得到便是。

他冷笑着看她走到身前。

明明看出了她的意思,却还要她自己亲口说出那句话。

“想好了吗?”

“救他还是离开?”

姜映晚呼吸冰冷,眼睫抖到发颤,尾音也有些颤栗。

“想好了,求大人救容时箐—命。”

掩饰情绪的能力,她掌控得越来越好。

至少这会儿,她眼中已看不出抗拒之色,只有祈求。

裴砚忱唇侧牵着的弧度增大。

指骨划过玉扳指,眼底眸色晦暗不明。

“想何时开始救?明日,还是后日?”

姜映晚眼睫重重—颤。

她听得懂他话中的意思。

在他沉冷的目光下,她慢慢抬手,落在腰间束着的缎带上。

就在要扯开的瞬间,他倏地伸手。

—把攥住她手腕,将她扯进了怀里。

姜映晚反应不及,整个人跌在他身上。

极具侵略性的冷香骤然钻进鼻息。

她身体控制不住地僵硬,无意识撑着腰身想往后躲。

接下来的两天,每日的抚琴皆是如此。
每到申时,翠竹苑裴砚忱的书房中,便响起潺潺流水般的清悦琴音。
那音质清透悦耳,顺着波动的琴弦琴音如丝绸般缓缓流淌。
在抚奏时,姜映晚专挑一些听起来让人舒畅调达、又舒缓悠扬的曲子,既能让人心神轻松,又能起到一定的音疗作用。
而裴砚忱,也如第一日那样,要么听着她的琴音处理公务,要么半垂着眼眸靠在椅背上,像是听着琴音小憩,也像在垂着眼眸想事情。
对于姜映晚来说,她并不在乎裴砚忱是处理公务还是做别的。
只要他不眼眸沉沉地盯着她就好。
接连三天过去,除了这几日抚琴的时间一日比一日长一二刻钟之外,其余还算相安无事。
第四日一早,紫烟从外面拿来了一封书信。
她兴高采烈地跑进碧水阁,将信交给了姜映晚。
“小姐,容公子让人递了封书信过来,说明日朱雀街办插花节,问小姐想不想出去散散心。”
姜映晚接过书信,去看里面的内容。
紫烟眼睛亮亮地站在旁边,见她看完信,她迫不及待问:
“小姐,我们要去吗?”
姜映晚无奈嗔看她一眼,将手中的书信折起,她走向桌案,让紫烟研墨,说:
“去。来研墨。”
紫烟眼神一亮,乐呵呵跑来拿出信笺,才站在一旁研墨。
写完回信,姜映晚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渍,待它干透才折起,边装进信札中,边对紫烟说:
“把它送给容公子。”
紫烟接过,福身应下。

午时过,申时初。
姜映晚按着时辰如往常来翠竹苑。
只是今日刚坐下弹了不足一刻钟,外面院中冷不丁地传来季弘的禀报声:
“大人,翰林院编修容大人求见。”
听到‘容大人’几个字,她琴音蓦地漏了一拍。
裴砚忱注意到异样,处理文牍的动作停住,掀眸朝她看了过来。
察觉到他的视线,姜映晚勾拨琴弦的指尖停下,她慢慢抬眸对上他漆黑的视线,指尖下压,按住轻颤的琴弦。
书房中琴声霎时消失。



后面的话姜映晚没听进去。

她满脑子全是晴天霹雳下炸开的那句‘婚约’。

姜映晚从未想过跟裴家一直有牵扯,也从未想过,跟裴砚忱将来再有过多的牵扯。

老夫人突然之间来这么一句‘婚约’,让她好一会儿没回过神来。

片刻后,她缓了缓气息,尽量语调如常地问老夫人:

“父亲与母亲从未说过还有一门婚事,祖母,您是不是弄错了?”

“怎会弄错?”老夫人话中再肯定不过,“姜家对裴家有救命恩情,当年为了报恩,两家定下了这门婚事。”

“晚晚,你祖父与你父母生性豁达,施恩不图报,但救命的恩情和曾经许下的承诺,裴府永远不会背弃,你与砚忱,从一出生开始,就定下了婚约。”

说话间,老夫人提到了三年前。

话音也多了不少痛色。

“三年前,你父母意外故去,祖母本想将你接来裴府养着,但还未派人去,砚忱的父亲也意外身故,那时整个裴府乱成一团,又逢皇权更迭,京城也动荡不安。”

“相比之下,裴府的日子还不如姜府安稳,思来想去之下,祖母便只让人去了邺城,让他们暗中照顾你。”

“如今三年已过,你与砚忱的守孝期也都已满,祖母想着,你与砚忱以后便多相处相处,早些培养感情,祖母命人给你们把大婚办了。”

“这样晚晚以后便是裴家上了族谱的未来主母,别说邺城,就算是京城,也无人敢欺我们晚晚半分。”

姜映晚有想过这份隔了两代的恩情还剩下几分,但断然没有想过,这里面还搅和着一桩婚约。

她没有去看裴砚忱的神色。

也没有去想,他是否跟她一样,抵触这桩突然冒出来的婚事。

在老夫人说完,她抿了抿唇角,很快道:

“谢祖母为晚晚考虑,但是这门婚事,还是作废吧。”

裴砚忱摩挲玉扳指的动作一顿。

他无声掀眸,朝着老夫人身旁软声轻语的女子看去。

老夫人也明显一愣。

“晚晚是不喜欢砚忱?还是在裴家住的不习惯?”

姜映晚压下脑海深处一闪而过的温雅挺拔身影,她半垂眸,对着老夫人说:

“是我已有心悦之人,不宜再嫁进裴府。

“而且——”她声音微微一顿,回头看了眼裴砚忱的方向。

却不曾想,他正好往这边看。

男人眸色漆黑冷暗,两人视线不偏不倚直直对上,姜映晚心口没来由地紧了一下,她迅速挪开视线,避开那道漆沉的目光,才接着说:

“我父母身故之事疑点颇多,裴大人费心为我调查父母双亲故去的真相,已经算是两清了曾经的恩怨。”

“映晚实在不敢再借着曾经的零星情义,强行嫁进裴家,还望祖母能允许废除曾经的口头婚事。”

厅院中静的落针可闻。

老夫人想说区区一句让人调查当年之事的命令怎能抵消曾经的恩情。

这个孙媳她是真的喜欢,自然想让她与自己最疼爱的嫡孙结为连理。

但话音正要出口,又想到她第一句说的那句——已有心悦之人。

老夫人面露惋惜。

然在这时,一直沉默没说话的裴砚忱,黑眸凝着姜映晚,忽然问出一句:

“姜姑娘心仪之人,是哪家公子?”

姜映晚没听出来他语气中的异样。

乌睫半覆,说:“是在邺城相识的旧友。”


“……大概子时左右,林嬷嬷派人去通报后,裴大人就过来了。”

子时左右……

姜映晚眼眸眯了眯。

从子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

她视线收回,在床尾裴砚忱方才坐过的位置短暂停留一刹,旋即,她吩咐紫烟:

“两家的婚约早晚会退,今夜之事,交代院中的下人,不准传出去。”

紫烟立刻应声,“奴婢明白。”

……

姜映晚上次因催情香丸引起的身体亏损并未恢复,这次的风寒虽来得急,但在碧水阁一连喝了好几天的药才慢慢有点好转。

在她病的这几天,老夫人日日让方嬷嬷来送各种补品与汤药。

直到姜映晚彻底痊愈。

在阁院中养身体的这段时间,姜映晚也慢慢调整好了父母之案的情绪,在彻底痊愈的当天,她对紫烟说:

“案子既已查明,裴府我们便不久待了。”

突然听到这么一句,紫烟愣了下。

反应过来,她放下手头里刚端过来的茶盏,想起最初找裴砚忱帮忙调查皇商一案时,便打算着待案件查明,两家恩怨抵消,她们就离开裴府,以免多给别人添麻烦。

紫烟很快点头。

脸上并未有舍不得离开裴府的失落,只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与乐观。

“奴婢一切听小姐的。”

她笑呵呵地补充,“老爷和夫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家业和铺子,我们有足够的银钱傍身,小姐想去哪里都行。”

说罢,她又想到一个重要的事。

问姜映晚,“咱们离开裴府应该要跟老夫人说声,小姐想什么时候和老夫人提此事?”

姜映晚看了眼镜中的妆容,“就今日吧,事情既然查明了,一直待在裴府对人家多有不便,我已让人去置办了一处院子,近两日,我们就搬过去。”

紫烟自然没有异议。

见姜映晚起身,她忙问:

“小姐这会儿便去紫藤院?”

姜映晚轻“嗯”了声。

紫烟正要说她去里面拿件披风,别风寒刚愈再被吹了风。

话还没说出来,林嬷嬷突然从外面着急忙慌地进来,对着姜映晚快速说:

“姑娘,陛下的圣旨到了。”

姜映晚一懵。

“圣旨?”

林嬷嬷迅速点头,因着急,语速都快了许多,“是的,姑娘,陛下身边的卫公公亲自来宣的旨,您快去接旨吧。”

姜映晚虽想不通为何突然之间会有她的圣旨,但圣上圣旨怠慢不得,好在方才本打算去见老夫人,她妆容完整,衣着也得体,不需要再梳妆,直接出去接旨即可。

府中的人传信慢。

姜映晚出来时,卫沂已拿着圣旨候在碧水阁外。

见她出来,卫沂笑容满面地先问了声好,随即才在姜映晚等人跪下后,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商姜氏姜祎秉性良善豁达,为民扶危济困,对朝忠心耿耿,朕感念姜卿之忠心善心,特赏姜氏女姜映晚黄金千两、锦缎百匹,珠宝百件,钦此!”

姜映晚领旨谢恩,“臣女谢陛下。”

卫沂合上圣旨,乐呵呵地上前,将圣旨交给了姜映晚,恭贺说:

“恭喜姑娘,对已故旧臣破例封赏的,姑娘还是头一份。”

姜映晚接了圣旨,问出心中疑惑:

“敢问公公,家父已故三年,陛下怎的忽然想起来生父了?”

卫沂也没瞒着,说:“裴大人将皇商之案的始末尽数告知了陛下,令尊身故有冤,大理寺卷宗记载有误,这才特意降旨,安抚姜家。”

姜映晚轻轻垂眸,并未再问别的,只礼数周全地道谢:


“前些时日在京城见面仓促,那时我既没有与生父相认,也没有参加殿选,无法确保未来的安稳,不敢贸然提婚事。”

“而如今,我已入了容家,也在朝中得了一官半职,能够给你绝对安稳的未来生活,晚晚,你可愿……与我成亲?”

他这个话题提的过于突然。

哪怕她与容时箐的婚事,曾经在邺城时两家长辈都或玩笑或认真地提过几次,但现在这么措不及防间,他忽而提起这话,也着实让姜映晚微怔了一下。

容时箐也不催她,微笑着揉了揉她脑袋,和声说:

“婚姻大事,不是儿戏,需仔细考量,晚晚,先不用着急回答我,待你想清楚了,再告诉我就好。”

说罢,他从怀中拿出一个信札,朝着她递了过来。

“今日在来裴府之前就想着,如果能碰巧见到你,这信札就亲手给你,如果不巧遇不见,就让人捎给你。”

姜映晚看了眼,抬手接了过来。

时辰已经不早,容时箐待会还要进宫,他身边的侍从看了眼当天的面色,适时催促着提醒一句:

“大人,快午时了,我们该进宫了。”

姜映晚正想问一句这信札中是什么,听到侍从这话,她话音咽下去,转而催促他先去忙公务。

临走之前,容时箐温声嘱咐她:

“接下来我会一直待在京城,有任何事,随时跟我说。”

“还有,关于婚事,好好考虑,我等你回复。”

……

回到碧水阁,姜映晚打开了信札。

里面装的并不是书信,而是一纸地契。

瞧着这张地契,姜映晚的思绪被扯回三年前她及笄的前一天。

邺城虽也地处富庶,但作为州郡,远不如京城繁华。

她父亲身为皇商,常年走南闯北,每每从外面回到府中后,就喜欢跟她说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久而久之,她便想着,待长大了,就离开家来京城好好玩一段时间。

尝尝京城的美食,看看京城的景色。

亲身体会一下她父亲口中天子脚下的繁华。

所以在及笄礼的前一天,容时箐问她在及笄之后的第一年最想做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说了句:

——想亲自来京城玩一趟。

当时听到她这话,他宠溺笑着跟她说,待她来京城时,一定要喊着他,他跟着她一起来。

还说,等他跟着义父走商回来,就先让人在京城置办一处宅院,这样等以后去京城游玩时,就有自己的府邸。

那个时候,一切还是最初的模样。

她爹娘还未出事。

和她一起长大的邻家哥哥也没有离开。

过了及笄礼,她便不再是小孩子,那时姜映晚满心高兴地想着等父母从南江回来,就抽时间来京城游玩。

对于容时箐让人置办宅院的提议,更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可不曾想,那一年,是她最后一次无忧无虑欢欢喜喜地过生辰。

她的及笄礼刚过完三天不到,就传来了父母一夜之间双双身故的噩耗。

紧随着,是容时箐和他义父音信全无、生死不知的消息。

她那时刚及笄,乍然听到父母身故的音信,觉得天都塌了,骤然大病了一场。

等她病好,已经过去了很久。

问过叔婶之后,才得知容时箐的义父在外出途中不慎重伤,命弦一线,短期内无法回邺城。

再后来,姜家逐渐被旁系掌控,她与外界的往来在无形中少了很多。

收到的容时箐的消息也越来越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