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沿途的物资,李宽采购了不少。
有空间存在,这都不是事儿。
而钱的问题,也不是 事儿,李宽现在有的是钱。
数日后,李宽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襄阳城。
得知他即将到来的消息后,提前来准备的苏烈和襄阳城的官员们早早地就在城外等候着。
当看到李宽的身影时,他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道:“参见楚王!”
李宽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起身。他微笑着说:“本王不过是一孺子,诸位不必如此多礼。
日后还望诸位多多给本王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本王的未来,就拜托各位了!”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都感到十分高兴。
李宽的这种谦逊和开放的态度让他们非常欣赏。
而那一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更是令他们欣赏!
李宽小小年纪,就能说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语言,很显然会是一个英明的王爷,这种王爷,当然值得他们出力。
他们齐声回应道:“王爷英明!”
苏烈走上前,亲自为李宽驾车。
待李宽上车后,苏烈便说道:“王爷,王府已经准备好了一切,末将现在就带您回府休息吧!”
李宽点头笑道:“有劳定方了!”他对苏烈的细心安排表示满意。
第一次来襄阳城,如果有人借机行刺自己,那么自己很有可能防不胜防。
而苏烈亲自驾车,他的武力值又很高,这无疑是个细心的属下。
随着马车缓缓前行,过了一会儿,就进了襄阳城。
襄阳城位置很特殊,难怪历史上这儿多次爆发战争。
向北是中原要地,向南则是江汉平原。
这地方被占据了,那么真是进退自如。
此时的襄阳城,还不算繁华,隋末战争,让很多城池都遭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说是百废待兴,其实一点都不过。
到了王府,李宽下了马车,走进王府。
王府的面积,跟长安城的相比还要大一些,考虑到李宽喜欢种菜和养殖,王府特意规划出了土地。
而新盖的王府建筑,此时油漆都还没有干透。
李宽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王府正殿,神情严肃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然后果断地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透露出一种决然和决心。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诸位,本王初来乍到,对于这里的一切都还不甚了解,但我深知责任重大。在此,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为本王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襄阳城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到李宽的话,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
这时,王府长史万宣道站了出来,他恭敬地向李宽行了一礼,然后语气沉稳地说道:“王爷,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要尽快了解襄阳城的人口、土地、粮库存粮等具体情况。
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信息,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令,推动襄阳城的发展和稳定。”
李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万宣道的观点。
他眼神坚定地看着万宣道,郑重地说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关于防务方面,苏烈听令!”
话音刚落,苏定方便兴奋地站了起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只见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回答道:“末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