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张皓月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明,我以德服人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冰冰橙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说完这话,他眼神里透着坚决,发誓哪怕是远赴重洋,也要使命必达。张皓月微微点头,笑容里藏着满意,至少在态度上,张赫无可指摘。“制药的事情确实很紧急,因此……我想派你去—趟龙江船厂。”这话—出口,就像晴天霹雳,让赵虎和张赫都愣住了,船厂和制药,这俩有啥关系?难不成制药前还得先造船不成?张皓月轻轻咳了—声,掩饰住笑意,“听说龙江船厂藏着宋代大船的设计图。”“张侯爷,你这次去—是要找到那张图纸,二是考察船厂现在的生产水平,看看能不能再现古代大船的辉煌。”张赫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造大船?那可是宋朝人远航的雄心壮志象征啊!张皓月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今皇帝严禁出海,大型船只不能出海,作为航海侯的张赫,他的职位几乎等同于虚设。张皓月却想要找古船设...
《穿越大明,我以德服人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说完这话,他眼神里透着坚决,发誓哪怕是远赴重洋,也要使命必达。
张皓月微微点头,笑容里藏着满意,至少在态度上,张赫无可指摘。
“制药的事情确实很紧急,因此……我想派你去—趟龙江船厂。”
这话—出口,就像晴天霹雳,让赵虎和张赫都愣住了,船厂和制药,这俩有啥关系?
难不成制药前还得先造船不成?
张皓月轻轻咳了—声,掩饰住笑意,“听说龙江船厂藏着宋代大船的设计图。”
“张侯爷,你这次去—是要找到那张图纸,二是考察船厂现在的生产水平,看看能不能再现古代大船的辉煌。”
张赫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造大船?
那可是宋朝人远航的雄心壮志象征啊!
张皓月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今皇帝严禁出海,大型船只不能出海,作为航海侯的张赫,他的职位几乎等同于虚设。
张皓月却想要找古船设计图,建大船,这不是和皇上的旨意对着干吗?
张赫小心翼翼地问:“大人,建这样的大船,是为了什么?”
张皓月却—本正经地说:“当然是为了皇后娘娘出海搜集稀世药材了。”
张赫心里暗暗苦笑,等大船建成了,皇后娘娘估计早就不在人世了!
然而张皓月说得斩钉截铁,面不改色,打着皇后的旗号,连皇上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张赫心中还有疑问,“大人,这大船建好了,按现在的禁海令,也没地方开啊。”
张皓月摆摆手,示意不用担心,“能不能出海,不是你现在要考虑的。”
“你只要找到图纸,摸清船厂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收集所有航海图。”
“船厂的工匠们多是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先是靠海吃饭的,航海图自然不能少。”
这话—出,张赫背上直冒冷汗,张皓月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不出海,要航海图干什么?
张赫心里像揣了只兔子,生怕将来皇上追究起来,该怎么办?
张皓月看穿了他的心思,直接说:
“放心大胆地去做,所有的后果,我来承担。”
“海禁总有—天会解除,我们现在只是提前做准备,时机决定了—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面对张皓月坚定的态度,张赫没有别的选择。
更何况,有赵虎在这儿,今天的事,皇上肯定迟早会知道,万—出了问题,皇上自会来找他。
这么—想,张赫心里踏实了,决定按照张皓月的吩咐去做。
“行,我这就去办!”
张赫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
赵虎皱着眉头,质疑的声音响起:“你到底在盘算什么?这么做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给皇后找药。”
“在禁海令下,造大船要花大价钱,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今天这事,我—定要报告给皇上。”
张皓月却不以为意,他的计划,能有几个人懂呢?
真正的棋局,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海上日不落的名声,他怎么能让给别人?
就算朱元璋知道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稍微透露—点近代史的边角料,张皓月猜想着,朱元璋恐怕会气得不行,为了美人—怒之下,自己带领舰队把那些国家都给平了!
就在两人唇枪舌剑的时候,—个庄重的声音突然响起,穿过空气,像打雷—样:
“有什么要紧的事,需要向咱报告吗?”
朱元璋,来了!
赵虎听到声音,吓得连饭都不敢再吃—口,急忙站起来,背挺得直直的。
没想到,还真有了惊人的发现!
“见的是什么人?又有什么变故?”吕氏紧追不舍地问。
蓉儿慢慢讲了张皓月的事后,吕氏的脸色一下变得惨白!
能算未来?
世上真有这种奇人?
如果张皓月真的有这种神通,她的每一步行动,岂不是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是他预见了危险,让太子提前回宫躲避?
想到这里,吕氏冷汗直冒,张皓月的能力让人害怕!
“张皓月真的有通天的本领?”
吕氏心里的疑问,没说出口。
蓉儿摇摇头:“这一点,奴婢不敢肯定,但是听说张皓月只给有缘人算命,连太子都不算在内,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展现他的手段。”
吕氏刚想点头,突然脸色一沉,声音颤抖地说:
“不对!”
“娘娘为何这么说?”蓉儿惊讶。
“他已经动手了!上次搜宫,不就是证据?”
“不但动手了,而且算无遗漏,毁了我的全盘计划!”
吕氏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眼睛瞪得圆圆的。
“张皓月,该死,坏了我的大计!”
蓉儿眼珠一转,低声说:
“娘娘,如果天花的事真是他算出来的,以后……还会有更多吗?”
这话像冷水泼在背上,吕氏猛然醒悟。
“这个人绝不能留,否则后患无穷!”
吕氏咬牙切齿,下定了杀心。
……
皇宫大殿内,耿兰贞满脸喜色,正在向朱元璋汇报种牛痘试验的结果,而朱元璋则一脸急迫。
“耿太医,你的意思是,这牛痘真的有用?”朱元璋急不可耐地问。
耿兰贞拱手作揖:“陛下英明!”
“提出这种方法的人,实在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微臣从医学的角度考虑,虽然尝试了用其他动物的痘苗作为替代,但最后确认,牛痘是最为上乘的选择!”
朱元璋眯起眼睛,眼神犀利:“所有做试验的人都确实没问题了吗?”
耿兰贞心领神会,朱元璋实际想问的是,那些作为试验品的死囚是否真正与天花病人接触过,这种行为虽然违背伦理,但却不言自明。
耿兰贞回答说:“陛下放心,已经万无一失地证实了,牛痘确实能预防天花!”
太医院里反对的声音自然不少。
然而,这事并非稀松平常,毕竟是以生命作为赌注。
耿兰贞迈步走进阴冷的刑部大牢,这里的空气好像凝结了一样,每次呼吸都重若千斤。
他只是轻声细语,讲述着牛痘的提议,但这话却像惊雷一般,在那些绝望的死囚心里掀起了波澜。
刹那间,求生的渴望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许多戴着枷锁的犯人纷纷回应,愿意用他们的生命,去做尝试。
对于他们来说,哪怕牢狱之外等待的是另一场死亡的试验,也总好过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孤独地等待终结。
面临太医院内部的反对声浪,耿兰贞展示出了超乎常人的决心。
他清楚,要平息这些争议,只能自己率先垂范,因此他做了一个让人震撼的决定!
那就是让自己年幼的孙子也参加这场生死未卜的实验。
消息传开,家里顿时炸开了锅,儿媳几乎要崩溃,泪眼模糊中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与无奈的接受。
但耿兰贞的决心如钢铁般坚硬,他的声音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即使这个决定让他成为家族中的罪人,遭受万众指责,他也要坚决地走下去。
因为他深深懂得,这是为了皇上的安危,更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
在皇城之中,当朱元璋得知耿兰贞的孙子也接种了牛痘,他的眼神深沉,似乎已经洞察了一切。
“听说,耿太医的孙子也尝试了这种方法?”
言语中难掩好奇与期待。
耿兰贞恭敬地低下头,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回皇上,孙儿耿柯确实接种了牛痘,轻微发热几个时辰后就恢复如初,甚至能与天花患者同处一室,衣物混杂,竟毫发无伤!”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确信与自豪。
“这牛痘,实在是上佳之策!”
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连连点头称赞:
“耿太医,你的忠诚有目共睹,咱深感欣慰。”
随即,他又下达了一道恩旨:
“事成之后,让耿柯进宫伴读。”
耿兰贞听到这话,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地磕头,心中涌动的是难以言表的激动。
他的这一搏,成功了!
他为子孙铺就了一条光明的前程,而那些旁观的太医们,眼中只剩下了悔恨与嫉妒的交织。
牛痘的效果既已证明其神奇,朱元璋心中的规划更加远大。
他开始认识到,张皓月绝非平凡之辈,能掌握这样奇特的方法,绝非常人。
牛痘的妙方,就算有人偶尔得到启示,没有经过实践验证,也不过是空谈。
而张皓月,显然不只是个构想家,更是敢于打破常规之人。
耿兰贞等人所做的努力,尝试多种动物最终确定牛痘,都是证据。
此时此刻,朱元璋果断发出指令:
“王景弘,即刻传达圣旨,各宫各府,贵族之家,必须仔细照顾好家中的孩童,三天后,皇宫将集中进行牛痘接种,彻底消除后患!”
这不仅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更是对张皓月奇妙方法的最大信任与实践。
吕氏身居东宫之内,忽闻王景弘的消息,心中犹如被惊雷劈中,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仅隔三日,皇孙奉皇命进宫,目的竟是尝试种痘之术?
真是造化弄人,竟到了这个地步。
深宫之内,天花病的威胁初现苗头,皇上随即下令让龙子龙孙接种,如此巧合,难道是冲着我来的?
吕氏心绪翻飞,忧虑重重,心情难以平复。
那机智过人的大宫女蓉儿,已经悄然前往宫门,去打探真相。
吕氏度日如年,期盼她早点回来。
终于,蓉儿风尘仆仆返回,脸色苍白,几乎要虚脱。
“娘娘,奴婢打听清楚了!”
话没说完,吕氏心里已是紧绷一片。
“这次种的,不是一般的痘,是牛痘啊!”
这次,和朱标来访时他静坐不动不同,张皓月站起身来,对着朱元璋拱手行礼,礼节周到。
毕竟,站在他面前的,是再造华夏的朱元璋,这礼数不是做样子的。
朱元璋坦然接受,身边的赵虎却撇了撇嘴,心里暗讽张皓月这马屁拍得响。
倒是马皇后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像是个和蔼的贵人。
太子殿下驾到时,你们怎么不这么恭敬?
皇上一来,礼数就周全了,真是个会看形势的主!
“张皓月,听说你能算尽天下事,而且还只给有缘人算。”
朱元璋笑着问,“咱,是不是也算有缘人呢?”
张皓月点头:“是!”
朱元璋心满意足,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丝得意。
朱标回来后说过,问起什么人算是有缘人,张皓月指了指天。
原来,有缘人就是天子啊!
“那你知不知道咱是谁?”朱元璋又问。
张皓月轻轻一笑:“要是不知道你的身份,哪敢给令公子算卦。”
嘿!
这是在炫耀吗?
朱元璋的笑容收敛,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张皓月,你怎么知道宫里有天花疫情,还让太子回去仔细调查?”
张皓月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其中的门道,不读历史是不知道的。
皇长孙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去世,虽然史书没明确记载是什么病,但经过学者的研究,最可信的说法就是死于天花!
皇宫里面,本来不应该有这样的恶疾。
宫女太监稍微有点不舒服,都不能继续当值,病得严重的一定会送出宫治疗。
如果不是有人故意隐瞒,那两个得了天花的宫女怎么可能瞒得住?
想害皇长孙,绝不是心血来潮,肯定是早就计划好的。
张皓月断定,现在只要在宫里好好查一查,一定能找到害皇孙的线索。
至于直接指出天花患者,张皓月也觉得惊讶,这足以看出吕氏的心机有多深。
布局早,手段狠!
就像毒蛇,悄无声息,在东宫潜伏多年,熬走了常氏,甚至是朱标,最终让自己儿子坐上了储君的宝座。
面对朱元璋的质疑,张皓月直言不讳:“自然是算出来的。”
朱元璋挑了挑眉毛,反问道:“不是说不算无缘之人的卦吗?”
张皓月从容回答:“令公子确实是无缘,但他是个可怜之人,所以才送他一卦。”
大胆!
朱元璋心里的怒火噌噌往上冒,赵虎也是怒目圆睁,这么轻视当今太子,真是胆大包天!
朱元璋的愤怒,是从心底发出来的。
洪武帝对朱标的疼爱,远超寻常的父子之情。
在朱元璋心中,马皇后是他的糟糠之妻,朱标则是他的心头肉。
其他的嫔妃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她们所生的孩子,也只是为了让皇室血脉更加繁盛,和朱标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他甚至可以把别的皇子当作牲口养,只有朱标,他看作是龙凤之材。
张皓月说朱标可怜,就像是当面扇了朱元璋一个耳光,让朱元璋气得反而笑了出来。
要不是在人多的地方,朱元璋恐怕已经让赵虎立刻取了张皓月的人头。
大明天子的储君,哪能任由人怜悯?
应该是受到万民的敬仰和爱戴!
“张皓月!你好大的胆子!”
赵虎眼神犀利,声音洪亮,一般听到这种气势,早吓得跪地求饶了,张皓月却只是笑笑,没有说话,表情自若。
朱元璋的愤怒,张皓月心里明镜似的,说太子可怜,无异于侮辱帝王的尊严!
朱元璋没有立刻动怒,这已经是非常大难得了。
他深吸一口气,用冰冷的语调说:
“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同情咱儿子?”
“你既然知道咱是谁,今天要是说不出个合理的解释来,后果你自己应该清楚!”
张皓月脸上没有害怕,坦荡地说:
“直截了当说吧,我说他可怜,是因为如果不是我昨天插了一手。”
“他那继承人位置不稳的预兆,就快成真了。”
“我同情他,所以挡下了那份不幸。”
这话一落,朱元璋的脸色猛地变了!
张皓月的意思不言自明:
如果不是昨天他警告了朱标,让他回宫仔细检查,说不定很快,朱标就要面临失去继承人的局面了!
这……继承人,不就是长孙朱雄英吗?
想到这儿,朱元璋呼吸急促,心里波澜起伏。
“你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你插手,咱的嫡亲孙子就会得天花?”
张皓月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算命,后世之事,朱雄英自然也不例外。”
这一次,朱元璋收起了轻视,严肃对待起来。
毕竟,宫里确实搜出了得了天花的宫人,
东宫还藏着染病的衣服,要是没发现,皇家的幼子,就真的危险了!
不过,这都还是可能发生的事,
谁能断定就一定会成为现实呢?
张皓月又不是真正的神仙,怎么能算到未来?
权衡种种细节之后,朱元璋心中更加倾向于认为,张皓月背后,或许有同谋在内外接应!
除了这个猜测,再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
只是,那个幕后主使到底是谁?
推张皓月出来,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就只是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他的存在吗?
这个人到底是谁?
李善长吗?
为了重回朝廷,竟然下这样的毒手?
想到这里,朱元璋眼神里露出了凶光,杀机顿起。
李善长,咱本想宽恕于你,
可你偏偏要步步紧逼?
丞相的位子,诱惑竟至于生死都抛之脑后了吗?
对于权力的痴迷,朱元璋实在是难以理解。
摇了摇头,驱散这些杂念,再看向张皓月。
在朱元璋看来,张皓月的漏洞实在不少!
天花这件事,只有两种可能:
巧合,或者张皓月和别人串通,故意为之!
至于张皓月宣称的“十不算,算尽天下事”,朱元璋现在,完全不放在心上。
除了刘伯温,朱元璋不信这世上还有其他人,能有这样的能耐。
沉默了一会,朱元璋直接问到点子上:
“你确定,因为你的介入,朱雄英就能避开天花的灾难?”
张皓月愣了一下,但随即他坚定地点头!
但耿兰贞仔细咂摸咂摸,里面的‘病毒’、‘免疫’这些词,虽然新鲜,却是恰到好处,好像给太医院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说这些话的人,对医理肯定有自己一套。
耿兰贞恭敬地回答:“回皇上,这话真有几分道理!”
朱元璋点点头,语气里透着坚定:“正因为这样,他告诉咱,人痘不是长久之策,他还有一种法子,更安全更管用!”
这一说,皇宫大殿里炸开了锅,全是大夫们的惊叹声。
居然有人能想出比人痘更好的办法,还汇报给了皇上,这不光是对自己方法超级自信,还有那么一股子不怕死的劲头。
没十足的把握,谁敢让皇帝知道?
万一结果不好,那可是掉脑袋的事,还连累家人!
对着议论纷纷的大夫们,耿兰贞不动声色,迫不及待地追问:“皇上,快说说是啥法子,到底有多神?”
朱元璋不紧不慢地讲:“那人说,只要弄明白了种痘的道理,就能找到别的路子。”
“据他说,有人发现好多动物也会得痘病,症状跟人差不多,最后从一大堆东西里挑出一种痘病,跟天花病毒特别像——那就是牛痘!”
“对牛来说,这痘要命;可对人来说,基本没啥伤害。”
“人要是种了牛痘,顶多发个小烧,免疫力就把牛痘病毒赶跑了,还能让人以后不怕天花。”
“耿太医,你觉得这招能成不?”
耿兰贞听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朱元璋和其他人都在一旁静静等着,没人敢打扰。
短暂的沉默之后,耿兰贞双手合拢成拳,语气坚定地说:
“陛下,微臣深感赞同,这个想法实在是精妙绝伦,提出它的人,必定对医理有着深入的研究啊!”
“至于牛痘的效果,只有实践才能验证真理。”
朱元璋慢慢点头,眼神闪烁着。
见耿兰贞对张皓月的话没有异议,这足以证明这种方法不是空谈,而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办法。
于是,他果断地下达命令:“耿兰贞,咱命令你率领太医院,去验证牛痘的效果!”
“如果真的能取得显著成效,那必将造福万民,不仅咱能够告慰先祖,活着的百姓也将感受到皇恩浩荡。”
“你们的功绩,咱一定会昭告全国,让你们的名字流传千古!”
这话一出口,耿兰贞激动得难以自制,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众太医内心也是激动不已,如果真能获得这样的荣誉,那岂止是光宗耀祖,更会成为民间传颂的佳话,也许建生祠也并非不可能的事了!
“臣,一定遵从陛下的旨意!”
耿兰贞响亮地回答。
安排完毕后,朱元璋轻轻揉了揉眉心,一天的劳累,疲惫都写在了脸上。
这时,机智的王景弘恰到好处地开口:“陛下,皇后娘娘刚刚派人来请,希望陛下能过去一起用晚膳。”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应该是时候去看看马皇后了。
昨天宫里的风波,想必让她心中充满疑问,正静静等待解答。
而皇后一向体贴入微,等他稍微得空,这才派人来邀请。
“走,去皇后宫里。”
……
在马皇后的寝宫里,洋溢着一股温馨的气氛。
朱雄英带着弟弟朱允熥、朱允炆,正恭敬地问候。
雄英八岁,允炆五岁,允熥四岁,他们以稚嫩的姿态,展现出周全的礼仪,让人不由心生喜爱。
“祖母身体好些了吗?孙儿们来请安了!”
马皇后满面笑容,看着这几个孩子,尤其偏爱长孙朱雄英。
小小年纪,就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文武双全的才能,在书房里常常得到老师的称赞,兼具了朱标的文雅和朱元璋的勇略,人见人爱。
行完礼后,朱雄英还细心地扶起两个弟弟,充分展现了他的兄长风范,逗得马皇后笑得合不拢嘴。
“雄英,今天没去大本堂学习吗?”
朱雄英恭敬地回答说:“父王说,皇祖父让大家今天休息一天,用来调整。”
马皇后心里暗暗琢磨,这事恐怕和昨天排查天花有关,朱元璋想要保护孩子们不受惊吓。
“所以,你就带着弟弟们来看祖母了?”
雄英认真地回答:“是孙子想念祖母,也是吕娘娘吩咐的。”
吕氏?
马皇后心中一清二楚。
吕氏肯定是看出了雄英的孝心,就趁机让他带着弟弟们来,既满足了他的心愿,又在自己面前增加了印象分。
吕氏对太子妃之位的渴望,马皇后怎会不知?
自从常氏去世,东宫吕氏独揽大权,早就对那个高位虎视眈眈,只等机会成熟,就要让马皇后替她说情。
然而,马皇后至今却未表态,这让吕氏焦急万分,于是频繁带着朱允炆在宫里刷存在感。
马皇后作为一代贤后,深知后宫与前朝之间微妙的平衡,有些事情,不用说也都明白。
至于太子妃的位置,吕氏还需要耐心等待。
谈话间,朱元璋走进来,一见到孙子们,立刻眉开眼笑。
朱雄英领着弟弟们向祖父问好,朱元璋笑着询问学业,朱雄英对答如流,朱允炆也很机灵。
唯有朱允熥显得有些懵懂,天资略逊一筹,但他那份纯真的样子,也让人怜爱不已。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因此感到生气。
朱允熥和朱雄英,他们血脉相通的兄弟。
只要朱雄英作为太子的地位稳固,就算朱允熥的才能稍微差一点,未来的日子也能平平安安。
只是……世上的事情,哪能都如意呢?
朱允炆……
这三个字,沉甸甸地压在朱元璋的心上。
一想到吕氏,朱元璋的眼神就不由自主地落到朱允炆身上,多了一份仔细打量。
这一幕,让朱允炆心里翻涌,激动得难以掩饰!
在东宫那幽深的光影中,吕氏常常对朱允炆耳提面命:
要用尽全力讨朱元璋的欢心,要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让那位高高在上的爷爷对他另眼看待。
可惜的是,在朱元璋的眼里,总是只有朱雄英的影子,至于另外两个孙子,似乎没有在他心里掀起太大的波澜。
朱元璋听了这话,眼睛微微一缩,对这种难以置信的成就感到惊叹。
病毒这个概念,经过张皓月之前的讲解,已经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
这是一种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就像佛经里说的,一滴水里含有恒河沙数的生命,病毒也是其中之一,无形且不可见,因此天花这样的灾难防不胜防。
张皓月介绍的牛痘之法,让朱元璋觉得他简直是天才。
而现在,张皓月又说人类已经战胜了历史上让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并且保留病毒仅仅是为了科学研究。
难道,未来的人们已经拥有了接近神灵的力量,能将这些无形的灾害玩弄于股掌之间?
看向张皓月,朱元璋的眼里交织着惊恐和敬畏。
“张皓月,未来的你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能和神鬼相提并论的力量吗?能轻而易举地控制这些所谓的病毒?”
张皓月一时语塞,苦笑着回答:“皇上,哪有这回事?我们依然是凡人,不是神。”
“天花只是我们战胜的众多病毒之一,自然界里还有无数的病毒没有被完全探索清楚。”
“说到‘随意操纵’,实在是夸大其词了。”
“病毒的研究,那可是只有非凡之人才能涉足的领域,就像是古代科举的状元一样,需要众人合力、极高的智慧才能有所作为。”
张皓月回想起那些曾让无数人心痛的历史,心中暗自感慨:人类其实很渺小,哪里敢谈什么掌控?
我们不过是,在生与死的试炼中,展现出了顽强生存下去的意志罢了。
朱元璋听罢,心里渐渐安定下来,对于未来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
相比起初听说张皓月来自未来时的那种茫然无措,现在的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立场,不再那么无所适从了。
嗯?
这是积分?
张皓月愣在原地,心里的波澜猛然掀起。
他发现,传递未来知识竟然能引起时空的细微震动,换来宝贵的积分!
现世年代,光彩夺目,充满奇迹,每个细节都足以让朱元璋震撼不已,每一样都是珍贵的宝藏。
张皓月暗暗盘算,好好给这朱屠夫上一课,补补知识才行!
朱元璋的外表依旧严肃,眉头紧锁,透露出审慎,但内心深处,张皓月的话就像暴风雨一般,冲击着他的心灵!
而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潜移默化的相信张皓月了。
这份信任,虽然未曾说出口,却已在朱元璋的眼神中悄悄生根,犹如晨光初现。
然而,这位出身贫寒的皇上,用他特有的猜忌心思,将自己的疑问巧妙掩饰,仿佛在和张皓月进行一场微妙的心理战。
他认为,眼前的穿越者,无论心智多么早熟,毕竟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容易操纵,也容易诱导。
张皓月提到的“时代红利”四个字,在朱元璋心里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不仅是准确的表述,更是对机遇和命运深刻理解的象征。
朱元璋清楚,这个词适合每一个在历史洪流中乘风破浪的凡人,而他自己,就是那极少数凭借时局成为英雄的人。
在等待的这几天里,朱元璋并没有浪费时间。
他利用敏锐的观察力,编织出一张无形的网,将张皓月的一切举动尽收眼底,每一个细节都被细细分析,反复推敲。
朱元璋心中的判断越来越清晰:张皓月或许只是未来世界一个单纯阳光的少年,纯真得几乎透明,但也正因为如此,成了最容易操控的棋子。
知道了张皓月的来头,朱元璋的心思更加活跃起来。
他渴望挖掘更多秘密,张皓月口中的每一点未来的信息,对他来说,对大明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
三百年国运?
笑话!
朱元璋坚信,有了张皓月这个天赐良缘,大明必然能千秋万代,繁荣昌盛。
为了让张皓月持续开口,朱元璋决定扮演那个半信半疑的角色。
他深知人的心理,即使是胡惟庸那样的权臣也难以望其项背。
他相信,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模棱两可的态度,足够激发张皓月作为少年的傲气和倔强,让他透露更多。
面对朱元璋故意的冷笑,张皓月感到一股凉气直冲背脊。
这位朱元璋的心思,实在难以捉摸。
然而,这样的挑战反而让张皓月更加警惕,也更加好奇这位农民出身的皇上究竟在布置什么样的局。
“嘿,皇上,你没事吧?”
就在张皓月心中思绪起伏的时候,朱元璋的思绪似乎被张皓月的呼叫猛然拉回到现实中。
他挥挥手,眼中闪烁着玩味与深沉。
朱元璋不悦地拍开张皓月的手,“有什么事?”
张皓月反问:“陛下,您在想什么心事呢?”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掩饰着内心的波动,“没什么,就是思想飘远了。”
张皓月虽然感到意外,却没有深究。
这时,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布局,“张皓月,虽然你说了不少,但咱还是不能完全相信。”
这话一出,张皓月惊讶,心中翻腾。
这是唱的哪出戏?
系统明明显示朱元璋已经相信了他的来历,怎么现在又开始装模作样?
就在张皓月惊讶之时,他敏锐地注意到朱元璋那不安静的手指,时不时敲打着膝盖。
那是思考者无意间的小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秘密。
张皓月心里明白,却没有说破。
他选择正面应对朱元璋的考验。
“陛下为何不相信我??”
“我说的话句句是真,逻辑清晰。”
“如果不是来自未来,我又怎么会知道种牛痘?”
“连您派去的耿兰贞都验证有效,这还不足以让您信服吗?”
“难道还有更高的标准?”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
“种牛痘的事,或许是巧合,专门为了赢得咱的信任而精心设计的。”
“单凭这一点,还不能证明你的身份,就算你说大明的命运,咱也要反复考量,除非,你能给出更多的证据。”
看着朱元璋那装作不屑的表情,张皓月恍然大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