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丝绸的细腻与西域织毯的粗犷巧妙融合,创造出的织品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又蕴含大漠孤烟的壮阔,深受过往商旅和当地贵族的喜爱。
白墨对柳如烟的才华和努力在内心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决定在西域的一座繁华市镇建立一个织造工坊,由柳如烟全权负责。工坊的建立不仅是白墨,是商队对柳如烟能力的认可,也是她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然而,工坊的建设和运营并非易事。柳如烟面临着原材料的采买、两地工匠的招募和培训、织品质量的控制等一系列挑战。她不仅要与当地的商人打交道,还要应对来自其他织造工坊的竞争和排挤。在这个过程中,柳如烟的坚韧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亲自前往原料产地,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同时,她在商队中挑选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人,亲自传授他们织造技艺,培养出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工匠团队。柳如烟还引入了中原的精细管理方法,对工坊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工坊的产量和收获都在稳步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了商队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一次重要的贸易集会上,柳如烟的新织品成为了焦点。她亲自展示了织品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商人的目光。她的织品不仅在西域市场上供不应求,还有商人愿意将它们带到更远的地方,如大宛、大夏、安息、波斯、罗马等地。白墨看到集会上大家对柳如烟新织品的喜爱,也终于肯放下脸来,忍不住夸赞柳如烟说:“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不仅创造了一种新的织品,还开辟了专门的织品集市。你的眼光和手艺,让我.....我....我感到骄傲。”柳如烟如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逃跑疲于保命的如烟了,她只是微微颔首,露出洁白的牙齿微笑着回答:“是你和商队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柳如烟光彩而又谦虚的笑容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满足与自豪的微笑,她的眼中闪烁着对自己技艺的自信,嘴角上扬的弧度透露出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