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朱允熥朱元璋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创梦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闻言,朱高炽和朱高燧都是低头,默默的不敢吱声......唯独朱高煦头铁着低声说道:“爹,看你这话说的,虽然这朱允熥拿出了火绳枪的图纸,但也不是说什么事都能做好吧?”“说不定真正做起政务时不如大哥,打仗时还不如我呢......”闻言,朱棣不屑的看了朱高煦一眼,罕见的没有“上家法”,而是自顾自的解释了起来——“你们这群人只看到了朱允熥拿出火绳枪的事情,但没有看到他之前的事情。”“之前的事情?”三人齐齐抬头。“就是以孝之名,堵住天下之口的事情!”朱棣微微蹙眉道。火绳枪的确很强,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但朱棣更关注的却是朱允熥对“孝”这个字的运用。“别看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孝字,但谁能把握这个,谁就相当于占据了大道和正统。”“文臣可以...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朱允熥朱元璋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闻言,朱高炽和朱高燧都是低头,默默的不敢吱声......
唯独朱高煦头铁着低声说道:“爹,看你这话说的,虽然这朱允熥拿出了火绳枪的图纸,但也不是说什么事都能做好吧?”
“说不定真正做起政务时不如大哥,打仗时还不如我呢......”
闻言,朱棣不屑的看了朱高煦一眼,罕见的没有“上家法”,而是自顾自的解释了起来——
“你们这群人只看到了朱允熥拿出火绳枪的事情,但没有看到他之前的事情。”
“之前的事情?”三人齐齐抬头。
“就是以孝之名,堵住天下之口的事情!”朱棣微微蹙眉道。
火绳枪的确很强,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但朱棣更关注的却是朱允熥对“孝”这个字的运用。
“别看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孝字,但谁能把握这个,谁就相当于占据了大道和正统。”
“文臣可以拿着这个东西攻击朱允熥,但他却反过来用这个东西攻击起了文臣!”
“而且不仅可以消除关于他造反的传言,还可以给他塑造一个孝的美名!”
“我就问你们三个,若是你们站在他的位置,能做的比他好吗?”
朱棣拿着茶碗,扫视了三人一眼后问道。
听到这话,三人都是呆愣愣的站在原地,扪心自问着自己的内心。
而答案是——
朱高炽不会造反,也做不到朱允熥的这个程度,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是会造反,但谁敢说他造反,肯定就砍谁的脑袋!
两相对比,是高是低不言而喻......
说到这,朱棣更是嫌弃的看了三人一眼。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多看看人家,多学学,不指望你们也成为千古一帝,至少别给我丢脸!”
“对了,记得把我的好圣孙也叫过来多看看!”
如果说一开始天幕中说朱允熥是千古一帝的话,朱棣还带着不屑。
但至少看了这一点后,他确实有成为千古一帝的潜质——
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且气量宽广。
别看这些说起来容易,而且经常能被身边的大臣用来拍马屁,但真正做到却是又一回事。
... ...
天幕继续开始——
奉天殿中
文武大臣分别站立,但无一例外全都紧皱眉头,一会低头叹息,一会抬头偷看一眼龙椅上的朱允熥。
而朱允熥则是一脸的淡定,只是偶尔扫视一眼面前的众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直过了好一段时间后户部侍郎卓敬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禀告陛下,陛下让臣等修改税制,但此乃先皇所制,不得更改,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众大臣齐声喊道。
朱允熥戏谑的看了众人一眼道:“你们是不敢改还是没能力改?”
礼部尚书陈迪道:“臣等不敢改在先,而且税制乃一国之本,不可轻易修改!”
“呵呵!”
朱允熥冷笑一声,“如果我一定要改呢!”
朱允熥一句话,直接将大殿内的所有官员吓了一跳!所有人不由得颤抖。
一瞬间,所有人都瞬间想到了那位洪武爷的气势!
“陛下,税收一制自然可改,但此事事关重大,需六部官员共同商议才行!”户部侍郎卓敬再一次硬着头皮说道。
税制代表了税收,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各个官员敛财的最佳方式!
大明现在实行的人口的丁税,按人头收税!
虽然看起来可以更好的管理人口,但拥有大部分地的地主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税,而家中无地,但人口较多的贫民却又需要缴纳更多的税,长此以往下去,土地兼并便会愈发严重,而且偷税漏税的情况也是不断增多!
对于蓝玉这种纯粹的武将,最喜欢的还是骑马冲锋
对于火器还是充满了不信任,毕竟这也是这个时代下火铳的不足导致的。
朱允熥没有废话,直接将黑火药和弹丸灌了进去,压实!
随后三点一线,瞄准了不远处的盔甲。
只见朱允熥扣动扳机,刺啦一下便在枪膛后冒起火花和白色的烟雾。
砰!
一发弹丸便冒着火花和烟雾瞬间射了出去!
哐当!
金石交鸣声在空荡的大殿内回响,而弹丸更是一瞬间击穿了前后两面盔甲,随后镶嵌于石墙之中!
看到这一幕,蓝玉目瞪口呆的愣在了原地......
下一秒!
更是不顾形象的直接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被击穿的盔甲,久久不能回过神。
“这......这还是火器吗?陛下,这玩意可比火铳强太多了!”
回过神,蓝玉指着被打个稀巴烂的盔甲兴奋的喊道!
朱允熥早有预料,只是淡淡的开口:“如果设立专门的制作局,然后将其全军或精英军队推广,舅姥爷觉得如何?”
蓝玉连忙点头:“简直不敢相信!如果一支一万人的军队有了这个,那就算是面对瓦剌十万军队也可获胜,哪怕是二十万也有一敌之力!
在没有火器的情况下,双方只能相互厮杀,但要是有了火绳枪,那还厮杀个屁,一百米外还没看清楚对手就被杀死了。
简直是单方面的碾压!
朱允熥拿出一个本子递给蓝玉道:“关于火绳枪的事乃是绝秘,这里是关于这个火器机构的设想和细节,你下去可以看看,钱和人可以找户部和工部要,务必要做到完美!”
蓝玉接过本子,当即行礼道:“臣遵命,不过臣有一问,该机构取何名为好?”
“火器乃军队之物,就叫军工所吧!
... ...
“快!快将那个图纸中的火绳枪给咱记下来!不然咱砍你们的脑袋!”
朱元璋一手指着天幕,一手指着台下诸臣吼道。
那样子恨不得要爬进天幕,直接将那个图纸抢过来才行!
闻言。
台下诸臣连忙拿起笔按照天幕上的那张白纸一笔一划的复刻,若没有看清的,就立马看一眼身旁同僚的桌子。
那样子,怕是连科举时都未曾如此着急忙慌和害怕过。
蓝玉也不例外。
一会跑到这边看看,一会跑去那边看看,就没跳下过脚步。
活生生的一个“监考老师!”
“陛下!臣画完了,请陛下观看!”
就在朱元璋眼热的看着天幕时,礼部侍郎陈迪当即喊道。
说话间更是拿起桌上的白纸就朝着朱元璋这边小跑了过来。
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了。
朱元璋和蓝玉连忙小跑了过来,接过了陈迪手中的白纸。
“好啊!好一个火绳枪!这乃是咱大明的国之利器啊!”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白纸连声赞叹。
如果只是一张图纸,朱元璋或许还不会如此看重,但刚刚的天幕中朱允熥可是实打实的将其展示了一遍。
那威力,可要比火铳、弓箭都要强上不少!
作为一名靠武力立国的君主,朱元璋可是对火器极为看重的,尤其是和元朝军队对战后。
这种东西,可是能彻底颠覆作战模式!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图纸,激动道:“若是神机营全部配备这种武器,那再来一次北伐必能全灭瓦剌!”
“陛下,别说是瓦剌,给我五万火绳枪,我能拿下大半个蒙古!”
朱棣坐到椅子之上,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天幕后喃喃自语——
“反是肯定会反的,但那个世界的自己能在朱允熥的手中造反成功吗?”
一想到朱允熥手中那两万五千把的火绳枪,而且还对藩王早有准备,朱棣内心之中就没有一点底气......
在其他的位面,朱棣的子孙们此刻也都紧张的提心吊胆。
如果朱棣没有造反,那就说明那个世界中将没有他们的存在。
而且朱棣造反了,但如果失败了的话,他们或许能看到自己的祖宗被朱允熥杀死或是软禁的画面。
无论是哪一种,都似乎不太美妙......
至于在天幕的世界中朱棣造反成功?
这个可能性几乎小的可怜,先别是朱允熥有蓝玉等淮西勋贵、火绳枪的帮助,就是没有这两个,以他表现出的实力也是难上加难。
毕竟他可不是朱允炆,可不会出现五十万打九万,然后被反杀的场景。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被自己的叔叔造反成功的皇帝,还会被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吗?
骑士鞭打战马的声音在风雪中传来,伴随着声音,几个身披棉甲,浑身都是白雪的骑兵从远方跑来
随后进入北平的城内
穿过人烟稀少的城中过道,随后便冲到一座气派的府前
抬头看去,只见骑兵面前的大门之上,赫然写着‘燕王府’三个大字!
“站住!何人胆敢擅闯燕王府重地!”门口侍卫大声喊道。
马上骑士勒住战马,从手套中伸出已经被冻的通红的手,从胸口摸出了一个令牌:“是京城传来的旨意,命我转告燕王殿下!”
闻言,门口侍卫立马放行,将其放了进来——
... ...
燕王府大殿之中,一个魁梧的汉子正站在一张地图之前,用鹰一样的目光扫视着地图。
正是年轻的燕王朱棣!
下一秒,穿着黑色僧袍的姚广孝便掀开帘子从走进了房间。
“殿下,京城那边来了消息。”姚广孝手拿一张圣旨,对着朱棣缓缓说道
闻言,朱棣缓缓转身,挑了挑眉头道:“哦!我的那位小侄子?什么消息?”
姚广孝将圣旨递了过来,缓缓说道:“是让所有的藩王都在这个月底回京,与皇上共同过年。
接过圣旨,朱棣简单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父皇在的时候曾下令藩王无故不得回京,我的这个侄子却又叫我们回京,难道就为了过年?”
“恐怕我们的这个陛下意不在此!”姚广孝淡淡一笑,“据我在京城的探子所言,他可是让蓝玉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军工所的东西,至于里面研究的是什么,则为绝密!”
听到这话,朱棣皱紧了眉头。
而姚广孝见状则是微微一笑:“王爷,难道你怕了?”
“怕?我怕什么?怕他一个毛头小子?还是怕他造反得来的皇位?”朱棣挥挥手,不屑的说道。
看到朱棣的这个样子,姚广孝满意的点点头!
“朱允熥可以造反获得皇位,那王爷你又如何不能戴上这个白帽子呢?”姚广孝用几乎诱惑的声音说道
朱棣握紧拳头,眼神中有些不甘:“我这侄子倒是好命,身在京城不说,还有蓝玉等人在旁辅助,让他占了这个便宜,可惜不是我!可惜啊!”
说着朱棣便看向了南方,目光中透露出冰冷的杀气。
龙生九子,哪个不想成龙?!
纵看朱棣自己的半生——文治武功,建功立业哪个不比其他王爷,其他皇孙强?
以前自己的大哥朱标在位的时候,朱棣还能将这种野心藏在心底,但当朱标去世后,这个野心便如春天的野草,在姚广孝的浇筑下疯狂的冒了出来
在所有的儿子中,朱棣是最想朱元璋的,天生就有舍我其谁,敢打敢拼,不服输的英雄气概!
少年投军大将军徐达手下,冲锋陷阵永远都是在最前面,后面更是镇守边疆,哪个敌人不是避其锋芒?
在草原上,甚至燕王朱棣这四个字就能吓走无数敌人!
大明,除了他,谁还配得上哪个皇位?!
姚广孝见状脸上的神情愈发满意,当即劝导:“王爷不必可惜,那个皇位迟早都是你的!”
“这一次陛下召藩王入京,必然就是为了削藩!”姚广孝微微一笑:“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他必不能忍!到时候机会便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哈哈哈!”
朱棣当即大笑了起来,“好,那我就在等一段时间,就等我的好大侄自己犯错!”
“到时候,那个皇位终究还是我的!”
... ...
永乐位面——
朱棣着天幕上另一个“自己”造反的,不由得面露尴尬。
而姚广孝则是一脸的笑意,眼神中还满是怀念,似乎看着另一个世界两人造反的样子很是得意。
两人身后,朱高炽三兄弟和好圣孙朱瞻基则是一脸崇拜的看向朱棣。
“爹,没想到你那么早就和大和尚开始了谋划啊!太帅了!”朱高煦一脸兴奋的说道。
造反一事事关整个燕王一家的身家性命。
所以朱棣在当时造反的时候,就只有自己、姚广孝两人清楚,哪怕是朱高炽三人都不清楚。
只知道突然有一天自己的老爹拉过自己给三人说道——
“当今的皇帝要杀我们,我们要清君侧!”
然后三人就糊里糊涂的开始帮自己的老爹造反,直至现在......
三人原以为是被逼造反,但现在看来是早有预谋。
朱棣看了一眼几人,又转头看向了姚广孝后摇摇头道:“当时我确实有造反的想法,不过更多是被逼无奈下的选择,而这个天幕中,‘我’倒是主动了许多。”
“想来肯定是你这个老和尚在一旁扇风!”朱棣指着姚广孝笑骂道。
闻言,姚广孝也不恼,只是摸着佛珠喃喃道:“无火不起风?若没有陛下的这把火,我风再大又能如何?”
... ...
几人都是笑着感慨过去。
而老大朱高炽则是看着天幕皱起了眉头,随后对着姚广孝问道:“大和尚,你说天幕中的我爹和你能造反成功吗?”
“肯定能!我们能造一次就能造两次!”朱高煦当即说道。
“对!二哥说得对,能造朱允炆的反,就能造朱允熥的反!”朱高燧连忙附和,说着还期待的看向了自己的爹和姚广孝。
听到这话,朱棣也是来了兴致,带着疑问看向了姚广孝。
姚广孝看了一眼众人期待的眼神,又看了一眼天幕,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此中天命由我定,也非我定。”
“我能算出四十九个天道,但唯独那一个算不出来,而至于能不能成,得看天幕中的我能不能算出了。”
听着姚广孝的回答,众人纷纷蹙眉,看向了天幕。
朱棣则是若有所思,但下一秒却是直接跳了起来喊道:“糟了!这下子完蛋了!”
看着朱棣的样子,众人先是一惊,随后连忙问道——
“爹,怎么了?”
“皇爷爷,什么完蛋了?”
朱棣皱着眉头,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天幕说是所有的皇帝都能看见,那岂不是父皇也能看见?”
说着还得瑟的脱了一件衣服。
几人说话的功夫,一阵阵如惊雷般的马蹄声响起,如战鼓般离众人越来越近!
转头看去,只见一队全副武装的骑兵就这样冲了过来,势气之强,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
看着骑兵队伍,朱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狂热,低喊一声“好兵!好骑兵!”而在队伍的中央,是一位头戴金冠,身披金盔的20多岁的青年!
正是朱元璋的十七子——宁王朱权!
朱棣等人看到朱权的一瞬间,朱权也看到了朱棣等人,当即勒住马匹,一个翻身便从马上跳了下来!大喊道:“四哥!”
“哈哈哈,十七弟,好久不见啊!”朱棣大笑的喊道,说着便走到朱权的身旁,亲昵的拍了拍他的肩部。
“四哥好久不见!我想着北平比我近,你应该在我前面,但没想到居然赶到一起了啊!”朱权笑着说道!
“我这拖家带口的速度自然比不了你,而且你的骑兵可是我大明第一的骑兵啊!”朱棣笑着说道,说着还看向了四周的骑兵。
朱权虽然在藩王中岁数是比较小的,但因为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所以其兵马却是最为强大,战力也是最为强悍!
听到朱棣的夸赞,朱权虽然年轻,但还是放低了姿态:“我这算不了什么,四哥你的大宁府才厉害呢,可是打的蒙古人找不到北!”
朱棣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看向了朱权身后的骑兵,再一次赞叹道:“好马,好兵,好一个朵颜三卫啊!
几人又是一阵寒暄,尤其是朱权和朱高炽三人寒暄了几句,更是拿出几把蒙古宝刀送了过去。
寒暄中,两队合为一队,共同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
而在所有人走后,几个半个身体都埋在雪里的人突然起身,冰冷的看了朱棣和朱权一眼,下一秒更是朝着小路快速跑去。
... ...
永乐大帝的位面——
朱棣看着天幕中的朱权的骑兵也是不由得感叹。
“朵颜三卫不愧是朵颜三卫啊,想当初要是没有这六万多的朵颜三卫,别说是造反,自己连北方的都护府都处理不了。”
朵颜卫,蒙古骑兵的颠覆之作!
想当年的时候,为杀北元敌将,三千朵颜卫骑兵奔赴五百多里。
在对方三万多的军队中楞是将敌将的头颅砍了下来,而且连带着斩杀了一万多的士兵。
所以这便是朵颜卫凶名的来源!
同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也是朵颜卫大军不得靠近京城三十里的由来。
一旁的姚广孝微微一笑:“但最后这支最强大的朵颜三卫还是被陛下您拿在了手中!”
朱棣微微点头,随后又看向了天幕之中——
“就是不知道再一次的‘我’能不能将其拿在手里了?”
朱棣自己很了解自己,天幕中的自己能放下身段如此对待宁王,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打好关系,然后为了朵颜三卫。
不然何必在大雪之中如此等待?
永化殿内,一场宴席开始
众藩王从门外依次进入,纷纷朝着最上面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熥行礼。
无论情愿不情愿,但在礼数上都没有问题,甚至燕王朱棣更是行了大礼,一副极为重视君臣大义的样子
而这也人不少人纷纷点头,暗暗夸赞,毕竟众人虽是臣子,但说破天还是亲人,一般藩王都只想要行小礼,面子上不违反礼法就行
所有人又齐齐看向上面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熥。
朱棣率先开口:“陛下,藩王俸禄一事尚可缓缓而改,但边疆一事已是迫在眉睫,不得不行,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以边疆为重啊!”
朱棣已经看出来了,今天的宴席分明就是鸿门宴,朱允熥更是下定决心要进行削藩了,此刻朱棣不奢望朱允熥能放弃削藩,只能寄希望于他重视边疆,然后拨款。
不管多或少,能给就行!
至于以后的事,就只能和姚广孝商量一番后徐徐图之了。
然而今天的铁铉是铁了心要和朱棣抬杠——
朱棣话音刚落,铁铉便立马开口:“国库空虚,哪来的钱粮再给燕王?”
“若是燕王和众藩王真的以国事为重,我看不如这样,由各个藩王出钱出粮以助边疆,一来可免国库空虚之急,二来也可展现诸王的爱国之心,传出去也是一件美谈啊!”
铁铉这话一出,除了燕王外所有藩王都是齐齐一愣!
……
下一秒!
所有藩王都朝着朱允熥哭诉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啊!微臣两袖清风,家徒四壁,除了几个美妾外再无余钱啊!”
“臣也如此啊!只有几百亩地和几座五进五出的宅子,哪里有钱资助边疆啊?”
“微臣更是如此,家中还有十几个儿女要养,实在没有多余钱粮!”
... ...
这些藩王跪在大殿之中,朝着朱允熥一个劲的哭惨。
就是没惨,也得嗷嗷哭几句才行,甚至还装模作样的流出了眼泪......
而在内心之中,更是将燕王骂了个底朝天!
你跟陛下要钱也就算了,跟我们又没什么关系,但你丫要钱就要钱得了,还把我们拉进来。
岂不闻,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要不是朱允熥还在上面,这些藩王都想上去群殴朱棣一顿。
看着台下众多藩王的样子,朱允熥内心之中暗暗一笑,随后缓缓起身:“诸位爱卿和王叔何至于此?”
“朕虽知国库空虚,但朕说什么也不会要诸位王叔的钱!”朱允熥语重心长的说道。
此话一出!
大殿内跪着的藩王们全都内心狂喜,迫不及待的就要歌颂朱允熥。
“陛下圣明!”
“陛下威武,当真为一代明君啊!”
“臣等必定安心辅佐陛下,使我大明走向盛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