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破解之法?”
道士沉吟片刻,道:“贵府之中可有姓中带‘走’字之人?家中后人欲得安宁,须将这不详之兆以其带走,可安家宅。再于府外西北方向设下道台,以其潜心钻研,则可保后世无忧。”
贾母听后,心中暗自盘算府中姓中带“走”字之人,想到家族安宁与后人福祉,贾母立刻吩咐人依道士之言行事。次日,王夫人便命人将赵姨娘唤来,将贾母的吩咐一一告知。赵姨娘听后,哭天抹泪地怨怪太太狠心,又说必要见了贾政才能走。贾府中赵姓人原也不多,只一个赵姨娘却是最要紧难说话的。贾母既然吩咐了,王夫人就得照办,办好了贾政知道是贾母的意思断也不会多说什么。
“你闹也无用,老太太吩咐了,府里不止你一人要去,好几个婆子都陪着,这到的还是咱们府的庄子,不使你失了伺候,你每日潜心修行,少不了环哥儿的好处。”
赵姨娘纵使再闹,此次出府修行却不可免了。既说她走了,她也未必潜心礼待道行,但环哥儿还在府里,她日日无事可做,静下心来一想,就知道该为儿子做些什么。这样老道士的破解之法断断可行,宝玉将来也能顺遂了。王夫人心系自己的孩子,既然此法能佑宝玉平安,助元春在宫中得力,她也乐得将这个泼辣娇媚的送走。折腾不过几日,贾府外走出京城,向西北处有一个石岭庄,再设下一个道观,府中一干人等(赵姓、迟姓)尽数送往。
春日将至,荣府少了一个泼辣蛮横的身影,贾环踉踉跄跄地在仆人护下走向贾母。探春就坐在贾母身边看,贾母一时高兴,叫丫头们给环哥儿拿些松软的点心,环哥儿走得愈发安稳了。探春想到自己那日的挥毫泼墨,觉得这本红楼梦一定能有崭新的结局了。
才过一年,王熙凤和贾琏的婚事敲定,大婚之日热闹非凡,贾府处处都是繁华似锦的景象。红烛高照,宾客盈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探春小小的身躯也混杂在这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