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乔乔谢珩的其他类型小说《糟糕!枭爷被娇软夫人训成狗了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小甜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嫂二嫂都能做的,崔氏为何就不行?难道是她不喜欢自己?谢珩先是想到这个可能。可每每亲近之时,她分明也是喜欢的,红红的脸、说话都羞答答的。说话做事都是个娇滴滴的小媳妇模样。不像是心里没他。而且母亲曾和他说过,和崔家的这门亲事,是祖母牵线,但因他和二房的谢瑞同龄,所以母亲和二婶都有结亲的心思。手心手背都是肉,祖母不可能明面上表示出偏向谁,便将他和谢瑞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都报给了崔家,也就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崔府。虽然面上不说,但谁都知道,崔家人最疼女儿;而这所谓的疼,就是体现在婚姻大事上。自古以来,儿女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是乡间百姓,还是皇子公主,都是如此。而崔家却尽可能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给予自家女儿一定程度上选择的权力。所以,这...
《糟糕!枭爷被娇软夫人训成狗了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大嫂二嫂都能做的,崔氏为何就不行?
难道是她不喜欢自己?谢珩先是想到这个可能。
可每每亲近之时,她分明也是喜欢的,红红的脸、说话都羞答答的。
说话做事都是个娇滴滴的小媳妇模样。
不像是心里没他。
而且母亲曾和他说过,和崔家的这门亲事,是祖母牵线,但因他和二房的谢瑞同龄,所以母亲和二婶都有结亲的心思。
手心手背都是肉,祖母不可能明面上表示出偏向谁,便将他和谢瑞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都报给了崔家,也就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崔府。
虽然面上不说,但谁都知道,崔家人最疼女儿;
而这所谓的疼,就是体现在婚姻大事上。
自古以来,儿女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是乡间百姓,还是皇子公主,都是如此。
而崔家却尽可能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给予自家女儿一定程度上选择的权力。
所以,这事一传回府上,子侄兄弟们都笑道,就看崔家小姐喜欢你们兄弟哪个了?
最后,婚事定了他。
谢珩并不意外,谢府上下,除了大哥,他不觉得自己会输给任何人。
即便是谢瑞,这个他得尊一声二哥哥的人。
而崔府谁选了他,参照崔府疼爱女儿的说法,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可既然喜欢他,为何……
为何……
谢珩心中一震,他居然为何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对感情的事没什么经验,但就是觉得妻子对他,好像没有那么用心和在意。
大嫂对大哥的体贴柔情不必说,就连二嫂,出了名骄纵的人,对二哥,那都是的紧张在意的不得了。
二哥多和哪个丫鬟说句话、或是多看哪个女子一眼,二嫂就立刻老大不高兴。
不管是温柔照顾、还是拈酸吃醋,归根究底,都是因为心里在意。
只不过每个人表达在意的方式不同。
但目前就他的观察来看,崔氏不属于大嫂或二嫂其中的任意一种,那她是哪一种呢?
她真正在意一个人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堂堂的谢府三爷,居然吃着点心就发起呆了。
薛氏肘击了下谢琛,眼神示意了一番。
谢琛摊手耸了下肩,示意自己也不甚清楚。
谢琛凑到妻子耳边,低声道:“我总觉得和三弟妹有关。”
薛氏心下一转,顿时有了盘算。
下一刻,扬起笑道:“你们兄弟俩聊,我去瞧瞧老太太。”
谢珩:“大嫂慢走。”
谢琛:“你也别太劳累,当心自己的身子。”
薛氏笑笑,挥手离开。
……
从畅远堂的书房出来,薛氏没去寿安堂,而是顺着抄手游廊 ,去了畅心堂。
一进去,却见院中除了几人看门护院的婆子外,空无一人。
薛氏奇道:“你们夫人呢?”
婆子们笑着都道,夫人带着人在小花园忙耕种呢。
薛氏闻言心下不由得好笑。
这个三弟妹,还真是个淘气的。
薛氏立在廊下和婆子说了几句话,恰好周嬷嬷回来取东西。
一看到薛氏,忙福身行礼,“大夫人几时来的?”
“我们夫人在后园子里呢,老奴这就通传。”
薛氏忙道:“嬷嬷别。”
周嬷嬷闻言一怔。
薛氏想得是,三弟妹年轻,脸皮薄,她若多问未必肯和她说实话;而这周嬷嬷是乔乔的奶妈,最是了解她家姑娘的,有些事,问她最好不过。
薛氏就携着周嬷嬷在廊下的圈椅上坐了。
“不必劳烦你家夫人跑一趟,有些事,我问问嬷嬷就好。”
周嬷嬷恭敬笑道:“大夫人有什么要什么事尽管吩咐,奴婢一定知无不言。”
薛氏笑道:“不是我,说来也是弟妹他们两口子的事;方才我从我们大爷那来,恰好三爷也在那,可我瞧着,三爷脸色总是不太对,嬷嬷也知道,三爷和我家大爷都是太太养得,那感情没话说,因此我才来多问几句。”
周嬷嬷就懂了。
“不瞒大夫人,这事奴婢实在也不清楚前因后果,本来还蜜里调油的新婚小夫妻,也不知怎的,夫人忽然就冷了态度,三爷那脸色自然也就不好看。”
薛氏边听边分析,“哪天的事?那日可发生了什么?”
周嬷嬷努力回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薛氏在脑中一层一层剥丝抽茧,蓦地眼前一亮。
“嬷嬷,依你平日伺候时所观察,三爷和你们姑娘,感情如何?”
周嬷嬷认真想了想,登时面露为难,“怪怪的,说是相敬如宾吧,可我家夫人对三爷不够敬、也压根不怕;而说是如胶似漆?两人也就那事上热乎点。”
薛氏也是过来人,加上管家多年,最擅洞察人心,听到这,心里猜到了七八分。
面上露出了然于心的一笑,“嬷嬷这还看不出来,这是小两口都在别扭着、谁也不愿意多往前一步。”
常言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周嬷嬷便是如此;
平时多精明厉害的人,这事上愣是没看出来。
而此刻被薛氏几句话一点,顿有醍醐灌顶之感。
“哎呦,是了。大夫人真是一点没说错。”
薛氏喝了口茶,道:“这也正常,刚成亲的小夫妻总得摸索着慢慢培养感情;可就目前我瞧着,三爷和弟妹两人,都傲着呢,两人谁也不愿意捅破那层窗户纸。”
周嬷嬷不由得对这位大夫人心服口服,三言两句,一针见血。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薛氏叹道:“嬷嬷,弟妹未嫁前,就常来府上做客,我是真喜欢她,也是真拿她当自己人。可弟妹到底太年轻,有些话,我不便和她说,只得先和嬷嬷你说。”
周嬷嬷语气更为恭敬了几分,“大夫人请讲。”
薛氏:“我知道弟妹出身高门大府,长得又比一般人得意,在家时长辈们一定是千娇百宠眼珠子一般;可嬷嬷,你我都是女人,有些事就是没道理可讲。”
“像弟妹和三爷,若是一直这么僵着,那到最后,吃亏的一定是女人啊;太太那边若是知道,当母亲的哪有不偏向自己儿子的,到时候再塞两个貌美丫鬟过来,那这两口子之间岂不是更没盼头了?”
“弟妹家里再好,如今终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且夫妻间的事,小打小闹的,即便崔家护着自己的女孩,有些事也是不占理的;弟妹既然嫁了过来,就少不得自己为以后的日子盘算。”
周嬷嬷闻言,心里早不知念了多少个“阿弥陀佛”。
薛氏忙又道:“这都是我个人拙见,若有不当的,嬷嬷可别嫌弃才是。”
周嬷嬷:“这哪里敢。大夫人这些话,分明是没拿我们夫人当外人才如此说,老奴岂能不知好歹。”
薛氏点头道:“嬷嬷既明白,我就放心了。”
周嬷嬷连忙道:“大夫人这是有主意?”
薛氏卖了个关子,神秘一笑,“嬷嬷不必操心,这事管就交给我和大爷了。”
说罢,起身便要离开。
周嬷嬷要送送,却被薛氏按了回来,“你只管伺候你家夫人去,我这就找我们大爷商量事了。”
裴氏:“若只是关心,当然不为过;可你话里话外的,怎么倒像在指责两个媳妇儿的不是?”
谢颖的笑已经有些勉强了,她属实没料到裴氏会这么不给她面子。
“大嫂说笑了,我只是心疼两个侄子罢了;老大媳妇平日管理家事,管的这头顾不来那头,难保在伺候琛哥儿上会有疏漏,不妨趁早挑两个伶俐周全的丫头放在屋里,也省了老大媳妇的事。”
这话说得裴氏都想笑。这些谁都有资格说,就谢颖没有!
谁不知道她早年嫁进江家、把持后院,姑爷身边的丫头略平头正脸的都被她撵了出去;这些年,江家只有江诗敏这一个女孩,真当外人傻子看不出里头的门道呢。
念在秦氏的面子上,裴氏转过头不再搭理谢颖。
一大家子,没必要撕破脸,谢颖不要脸她还要呢。
乔乔也不搭理,谢姑母这种人,最会蹬鼻子上脸,越搭理越来劲。
薛氏也只到老太太跟前伺候倒茶,而老太太,对刚才的那一幕像是不曾看见一般。
任他们说完,自己罢了。
不多时,一婆子通传,说各位爷都已到齐,且请诸位女眷移步正厅,就可以开席了。
薛氏和乔乔一左一右,搀着老太太移步,众人紧随其后。
那九转黄花梨木镶玉翡翠屏风的料子轻薄,所以即便有它相隔,对面的境况也还是能看到了七八分。
乔乔刚坐定,就听到身旁的明薇道:“三哥哥今日的衣裳真好看,那布料上好像还能放光呢。”
恰好此刻众人说笑完一阵,安静了下来,于是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明薇的这句话。
另一头传开了二房老大谢璟的笑声,“还是三妹眼尖,我们也为你三哥的衣裳说了这好一会呢。”
谢瑞也道:“绣园绣娘的针线咱们都认得,老三这个,一看就不是绣娘的手艺。”
安顺多嘴笑道:“诸位爷眼尖,这实不是绣娘所制。”
几位少爷闻听此话,不由得面露好奇。
谢珩不急不慢的放下茶盏,斥了安顺一句。
安顺偷着笑退后。
女眷们一听这话,也不约而同的抬眼,透过屏风往另一侧去看。
即便隔着屏风、即便家中所有的儿郎扎堆齐聚,但若想锁定谢珩的身影,也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家里的众多子弟中,只有谢珩自幼习武并一直坚持到如今,所以其身板最为笔挺,个头也最高。
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有一股与旁人不一般的英气挺拔。
秦氏等人打眼就在一群人中,找到了谢珩。
只见谢珩一身暗红色缠枝云纹的出棕风毛锦裘,衬得面如冠玉、矜贵不凡。
举手投足间,衣上不时折出星星点点、很像是金玉宝气的光芒。
世家大族后院的女眷都是识货的,一眼就看出谢珩身上的这批料子,是价值千金的浮光锦。
心里顿时各有揣度。
谢珩尚未有官职,这浮光锦肯定不可能是外头的人送他或是赏他的。
既然这样,这浮光锦哪来的?
老太太给的?
不像!几个孙子孙女,老太太明面上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而且,如果是偷偷摸摸给的,谢珩不可能这么光明正大的穿出来。
不是老太太的话,那是国公爷?
更不可能了,国公爷素来崇尚节俭,最是讨厌虚耗人力作践绫罗一事。
既然都不可能,那就只能……
众人脑中一个激灵,纷纷看向了乔乔。
而乔乔呢,其实自从明薇的话一出,她就看到了谢珩的穿着。
她挑的料子、她亲手做的衣裳,自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然后她就有点懵住了。
不是,这男人什么脑子。
她送给他的时候,他神情淡淡的,脸上一点惊喜之色都没有,甚至还说什么这个颜色有些太张扬。
给她气的呀!
要不是这衣裳花费了她好几个月的心血加上用料稀有昂贵,她都想直接绞碎了也给他。
没想到,给他的时候,不说喜欢,甚至都没当着她的面穿上身试一试。
结果扭头,这家伙直接穿到了家宴上!
这会怎么不嫌张扬了?
狗东西 !
这么一琢磨,乔乔忽然想起。
方才她去前院找他一起过来,他推阻婉拒,不会就是在换衣裳吧?
乔乔顿时好气又好笑。
口是心非的狗东西!
乔乔心里暗暗把谢珩狠狠批斗并鄙视了一遍,结果一抬头,所有人都在看她。
她:……
咋的了这是?
给自己丈夫做件衣裳不犯法吧……
谭氏就问了,“老三媳妇,老三身上那衣裳,可是你给他做的?”
乔乔含羞一笑,装作不好意思说话的样子,余光给秋荷使了个眼色。
秋荷便笑道:“二太太好眼力,那可不是我们夫人亲手裁制的嘛!夫人可是从九月就选好了料子,密密匝匝,费了几个月的工夫,前几日一做好,就赶上天冷下雪,紧赶着就给三爷送了去。”
秋荷说这话时,隔壁爷们的席上也是安安静静的,所以这话,一应厅中的爷们女眷、管家婆子、丫鬟小厮都听了去。
亲手做了几个月的衣裳,那得是何等的浓浓情意才有的用心啊。
及此,几个少爷看向看向谢珩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艳羡。
如此如花美眷,还对其一往情深、柔情蜜意。
众人看向乔乔的眼神顿时更深切了些。
饶是乔乔被看惯了的,这会都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裴氏不觉就挺了挺腰板。
找个好儿媳妇,就是不管何时,都能有面子。
谭氏语气已经酸溜溜了,“这浮光锦可是价值千金呢,我们想做衣裳都不行,老三媳妇倒是舍得。”
乔乔笑了笑,避重就轻道:“二婶说笑了,做妻子的,给丈夫缝制件衣裳,实在是份的事,不值一提。”
谭氏瞥了眼这个侄媳妇,不知道她是真听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能让众人眼红的,是一件衣裳吗?
当然不是,是衣裳背后的料子——浮光锦。
这几年,谢府的官中得的浮光锦数量有限,去年一共才得了三匹,由谢进做主,悉数都孝敬给了老太太。
其实秦氏没那么贪心,且她年纪大了,穿不穿浮光锦的都一样。
可她若是不收,这三匹浮光锦给谁都不对,给谁都会惹是非!
家大人多,浮光锦却不可能人人都有。
不患寡而患不均,秦氏和谢进都明白这个道理。
连宁国公谢进都没有的浮光锦,谢珩这新媳妇却用此来给他做衣裳。
而且看崔氏这毫不在乎的样子,手上肯定不止这一匹。
换句话说,她们觉得稀罕的物件,在崔家姑娘眼里,却是司空见惯、送人做物都毫不心疼的。
乔乔心里已经把谢珩骂了个遍。
让他招摇,这下好了,无形中露了富,拉仇恨了吧。
不过……
谢珩穿这身是真好看啊,人靠衣装马靠鞍,本来长得就俊俏,再稍稍一打扮,立刻就“艳压群芳”了。
郭心兰越听越觉得有些没底。
崔家的儿子,又那样出众优秀,她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真的能配得上吗?
乔乔:“姐姐,我能说的也不多;但只一句话,日子是人过出来的,你和我哥哥都是一等一的好人品,男主外女主内,我哥哥在外已有正儿八经的官职,姐姐这些年跟着老太太和太太,也是什么都见过看过,何愁过不出好日子呢。”
郭心兰心下稍定,感激一笑,“多谢妹妹宽慰,我心里有数多了。”
响鼓不用重锤。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有点到为止的省心省力。
两日后,便是大婚。
新郎官崔嘉琅骑着高头大马,一身红色喜服,端得是面如冠玉、玉树临风。
从崔府到谢府这一路上,多少少妇姑娘看得目不转睛的,暗暗嘀咕这位郭姑娘好大的福气。
迎亲的队伍在谢府正门前停下,新郎官下马;
与此同时,堵门的兄弟迎面上前。
郭心兰是以谢府姑娘的规制出嫁的,所以谢家的几位少爷今日都以新娘兄弟的身份上前堵门、“为难”一番新郎官,也算是为郭心兰撑腰。
崔嘉琅也是有备而来,迎亲队伍里,有四五位崔氏的适龄男儿,文武皆有出类拔萃者,比什么都不怕。
到底是亲事,堵门只是怡情,不能真个为难人,不过来回了几次,也就放了崔嘉琅等人进去。
落枫堂今日格外的热闹,老太太、两位太太,和一众姑娘都在此处,送郭心兰出嫁。
自己跟前养了好几年的姑娘,又是招人疼的性子,秦氏给了一整套的赤金红宝石头面,裴氏和谭氏亦有添妆。
外面小丫鬟忽然惊喜道:“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
崔嘉琅的出现,让见多了世家子弟的秦氏都眼前一亮。
君子如玉,不外乎是。
裴氏和谭氏就又眼馋了,这么好的女婿,怎么就不能是她们自己的呢。
崔嘉琅携着妻子,给老太太磕过头,又给谢进和裴氏敬过礼。
裴氏算是郭心兰的养母,从手腕上褪下一枚羊脂玉镯递了过去,说了些“望尔等夫妻和睦绵延子嗣”等面子话。
嬷嬷接过镯子替郭心兰带到了手上。
无镯不成婚,这枚镯子还是要太太当场送出才体面。
直到敲锣打鼓的奏乐之声越来越远,迎亲的花轿也看不到影子了,众女眷才折身,搀着老太太和两位太太回屋。
而谢琛兄弟等人,这会子却要随迎亲队伍前将新娘送到崔府,即为送亲。
迎亲时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热热又喜庆的,而这新娘子一走,好像顿时就什么都空了。
回到寿安堂,秦氏难掩满面欣慰的笑。
她是真喜欢郭心兰这个招人疼的小姑娘, 也是真为她终身有托而高兴。
谢颖坐在秦氏身边,看了眼房内的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忽地笑道:“没想到今日,崔十郎竟会亲自登门迎亲,到底是大家子弟,就是好教养。”
乔乔皱了下眉。
这是什么离谱言论。
大喜之日,新郎来迎亲接新娘很稀奇吗?
谭氏回道:“妹妹这说的什么话?珩哥儿媳妇一早不是就说了这门亲事崔十郎可是十分的满意,怎么可能不亲自来迎亲。”
“虽说是有女方高嫁,男方可不比亲迎的旧俗,可只要是个体面人家,谁还能真那么做?毕竟哪两家结亲都不是冲着结仇去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