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朱元璋周宣全文

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朱元璋周宣全文

朱元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好在眼下没有合适周宣的,老朱没有乱点鸳鸯谱,让周宣还能体会一下单身的快乐。酒过三巡时,忽然一个胖胖的身影跑了进来,哭喊着说道:“皇爷爷救命!”小胖子朱高炽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撕破了好几块,眼神里满是惊恐。“咱不是告诉过你吗,在宫里不可乱跑,你把咱的话当耳旁风了?”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正在宴请大臣,他就这样冒失的闯进来,成何体统?“皇爷爷,朱高炽抢了孙儿的东西!”这时,身子已经好转的朱允炆跟着跑进来,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太监,当然,这些太监没胆量进来,只能在宫门口候着。“我没偷,那本来就是我的,是你看到以后喜欢,就想据为己有,还让小太监抢夺!”朱高炽大声争辩道。“哼,小小年纪就会说谎了,长大了还怎么得了!”吕氏出现在宫门外,有些恼...

主角:朱元璋周宣   更新:2024-12-14 15: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周宣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朱元璋周宣全文》,由网络作家“朱元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好在眼下没有合适周宣的,老朱没有乱点鸳鸯谱,让周宣还能体会一下单身的快乐。酒过三巡时,忽然一个胖胖的身影跑了进来,哭喊着说道:“皇爷爷救命!”小胖子朱高炽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撕破了好几块,眼神里满是惊恐。“咱不是告诉过你吗,在宫里不可乱跑,你把咱的话当耳旁风了?”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正在宴请大臣,他就这样冒失的闯进来,成何体统?“皇爷爷,朱高炽抢了孙儿的东西!”这时,身子已经好转的朱允炆跟着跑进来,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太监,当然,这些太监没胆量进来,只能在宫门口候着。“我没偷,那本来就是我的,是你看到以后喜欢,就想据为己有,还让小太监抢夺!”朱高炽大声争辩道。“哼,小小年纪就会说谎了,长大了还怎么得了!”吕氏出现在宫门外,有些恼...

《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朱元璋周宣全文》精彩片段


好在眼下没有合适周宣的,老朱没有乱点鸳鸯谱,让周宣还能体会一下单身的快乐。

酒过三巡时,忽然一个胖胖的身影跑了进来,哭喊着说道:“皇爷爷救命!”

小胖子朱高炽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撕破了好几块,眼神里满是惊恐。

“咱不是告诉过你吗,在宫里不可乱跑,你把咱的话当耳旁风了?”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正在宴请大臣,他就这样冒失的闯进来,成何体统?

“皇爷爷,朱高炽抢了孙儿的东西!”

这时,身子已经好转的朱允炆跟着跑进来,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太监,当然,这些太监没胆量进来,只能在宫门口候着。

“我没偷,那本来就是我的,是你看到以后喜欢,就想据为己有,还让小太监抢夺!”

朱高炽大声争辩道。

“哼,小小年纪就会说谎了,长大了还怎么得了!”

吕氏出现在宫门外,有些恼怒的训斥道。

原本只是小孩子之间的争执,她一出现,性质就变了。

“臣妾见过父皇。”

吕氏进来之后,先向朱元璋行礼。

“到底怎么回事?”

“启禀父皇,朱高炽偷了允炆的水晶球,却说是他的,还推了允炆,允炆气不过,便带人来追,闯到父皇这里,臣妾告罪。”

“不是这样的,那些珠子是我的,是允炆喜欢,让我借给他玩,结果他借了不还我,没办法才抢夺的。”

“朱高炽,太孙需要抢你的东西吗,皇宫中奇珍异宝无数,但有哪样是你的!”

蓝玉开始护犊子了,允炆是他外甥的儿子,相比于几乎没有血缘的朱高炽,他自然是偏向朱允炆的。

刘基却摆手道:“凉国公稍安勿躁,两人各执一词,此事还需要问清楚,免得冤枉了其中一个。”

吕氏目光闪烁,随后说道:“刘大人明鉴,这宫中之物,均是父皇特许给允炆,朱高炽身无长物,哪里来的如此珍宝?”

朱元璋沉吟片刻,问道:“允炆,你告诉皇爷爷,水晶球是不是你的?”

朱允炆稍微错愕,回头看向吕氏,见母亲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立刻高昂起头:“皇爷爷,水晶球就是孙儿的,朱高炽赖皮,抢走了不还我!”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向朱高炽的目光极为不善:“拿出来!”

“皇爷爷,我......”

朱高炽满眼委屈,朱元璋恼怒道:“咱不记着赏赐过你水晶球,难道是你父亲托人带给你吗?”

“父亲不曾托人送东西于我。”

“那便是了,这水晶球自是宫中之物,允炆乃是长孙,宫里的东西就是他的东西,拿出来恕你无罪,否则家法伺候!”

见皇爷爷发怒,朱高炽却不为所动:“不给,珠子是高燧,高煦最喜欢的东西,我不能让珠子落在别人手里。”

‘小小年纪就学会抗旨了,长大以后还不得造反!’

蓝玉怒斥道,他倒是随口一说,但却像一根刺,扎进了朱元璋的心里。

朱棣父子将来可是有可能造反的,想到这里,气就不打一处来,喊道:“来人啊,把这孽畜来下去,好好教训!”

“父皇,朱高炽虽有错,但他还是孩子,动用家法不妥,不妨交给臣妾,略施惩戒即可。”

吕氏貌似仁慈的说道,但那一闪而过的恶毒,证明朱高炽落在她的手里,少说也要掉三层皮。

“嗯,你把他带回去,让他明白明白做人的道理,咱一辈子清清白白,怎么会有满口谎言的孙子!”

朱元璋极为气恼的说道。

“臣妾遵旨。”

吕氏答应一声,回头对宫门口的太监们说道:“将皇孙请到东宫去。”

见小太监要上前,周宣微微皱眉,起身拱手道:“万岁,臣以为还是再问的清楚一些得好,臣觉得皇孙是被冤枉的。”

朱高炽看向周宣,眼中尽是感激之色。

“周大人,这事你不要管,老四家的孩子,自幼没有人管教,学坏了。”

蓝玉还是坚定的站队,示意周宣别来蹚浑水。

周宣却摇头道:“下官认为,不能冤枉好人,也不要放过坏人,皇孙年幼,可能表达不清,万一有误会呢,总不能屈打成招吧?”

蓝玉见周宣一再坚持,也就没再说什么,点头表示应允。

“皇孙,能否将水晶球拿出来,让我看看。”

“哦。”

朱高炽乖巧的说了声,从袖口中掏出几个亮闪闪的珠子。

“咦,这不是我送你的那几个玻璃珠子吗?”

周宣一眼就认出,这些玻璃珠子是二虎制作玻璃培养皿时,顺手做出来的。

“是的。”

周宣好奇问道:“我就在这里,你为何不说出来,让我给你作证?”

朱高炽看了吕氏一眼,小声说道:“我担心周大人为我作证,会让太子妃不高兴,所以没有说。”

不愧是庙号仁宗的朱高炽,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为别人着想,这让周宣很感动。

再偷眼看吕氏,只见她正用一种怨毒的眼神盯着自己,就知道又一次被她记恨了。

如果仅仅因为吕氏的恶毒,或许周宣不会公然和她作对,真正让他心寒的是朱允炆,这个未来的建文帝,竟然在朱元璋面前撒谎,想比之下人品就差得远了。

他还只是个孩子,就学会了撒谎,而且表现出了妈宝男的特质,对吕氏言听计从,倘若当了皇帝,怕是又要有惹垂帘听政了。

“万岁,臣可以为皇孙作证,这些玻璃珠是二虎所制,送给皇孙把玩的东西,不是宫中之物,自然非太孙所有了。”

朱元璋闻言目光闪烁了一下,看向朱允炆的眼神颇有深意。

朱允炆吓得跪倒在地:“皇爷爷,可能是孙儿记错了,因为他的珠子和孙儿的差不多......”

谎话连篇!

周宣暗暗冷笑,这孩子怕是已经撒谎成性了,整个大明能造玻璃的只有他一人,宫里怎会有其他的玻璃珠?

不过还是要给朱元璋留面子,周宣笑道:“万岁,这确实是一场误会,依臣看不过小儿的胡闹,就此作罢吧。”


“今日咱高兴,吩咐御膳房传膳,咱与周卿一同进膳。”

宫中太监无不悄悄侧目,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在陛下口中变成爱卿了,可见飞黄腾达指日可待,需要特别关注才是。

同皇家进膳并不轻松,讲究吃一看二眼观三,规矩大了去了。

周宣完全不懂,直接胡吃海塞。

朱元璋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并未因周宣不遵礼仪而责备。

一个心机很深的人,必然处处小心,不会授之以柄,在皇家面前如此坦诚,证明周宣没有私心,可放心使用。

“陛下,太子侧妃吕氏求见。”

吃到一半时,门外小太监躬身入内禀报。

“想来吕氏知晓周卿在此,特来道谢的,宣。”

马皇后说了声,片刻之后,一宫装丽人入内,飘飘下拜:“臣妾拜见父皇,母后。”

“快起来。”

周皇后起身将吕氏扶起,略显责备的说道:“说了多少次了,不是正式场合,一家人不要有这么多虚礼,你总是不听。”

“臣妾是母后的儿媳妇,却也是您和父皇的臣子,该有的礼数哪能少呢,传扬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吕氏颇为懂事的说道。

“你呀,就是太规矩了,允炆如何了?”

“父皇母后不必担忧,服药之后,允炆病情有所好转,已睡下了,待痊愈时,臣妾带他来请安。”

“咱孙子身子虚,别让他乱跑,等咱有时间去看望他就是了。”

显然朱元璋对太孙宠爱有加。

“吕氏,这位是周宣,太孙的药引就是他找到的。”

“周大人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有礼了。”

吕氏来到周宣面前,郑重其事的行了大礼。

周宣连忙侧身避开,拱手道:“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当不得太子妃大礼,万死。”

朱元璋和马皇后本就因为允炆的病情好转而高兴,见周宣不居功自傲,一片赤诚之心,对他更加喜爱。

“别客套了,周卿先吃饭,咱不会亏待你的。”

众人刚落座,一个肥嘟嘟的小家伙跑进来,气喘吁吁的喊道:“皇爷爷,我饿了,他们不给我饭吃!”

对于小胖子的突然闯入,朱元璋微微皱眉,语言严厉了些:“高炽,太没规矩了!”

周宣闻言一惊,这小胖子便是未来的大明仁宗皇帝朱高炽?

历史上记载的朱高炽是个大胖子,看样子从小就这样,也正是因为过于肥胖,以至于身体不好,在位只有短短九个月便撒手人寰。

但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赞誉有加,有了他在位的九个月,天下得到休养生息,为好圣孙宣宗皇帝朱瞻基中兴大明打下良好基础。

此刻燕王朱棣分封北平,抵御蒙古鞑子入侵,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均留在宫中。

“皇爷爷,我把吃的都留给两个弟弟了,好饿啊!”

朱高炽捂着肚子,一脸委屈的抱怨道。

“胡闹,你是咱的亲孙,御膳房连饭都不管饱,他们有这胆子吗,分明是你贪嘴,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以后能上马杀敌吗?”

朱元璋呵斥道,对小胖子的态度,和朱允炆形成鲜明对比。

“皇爷爷,我说的是真的......”

“够了,以后在宫里,再没规矩的到处乱跑,小心咱打你屁股!”

朱高炽眼里含泪,跪下磕头:“皇爷爷,孙儿告退。”

“你对高炽这孩子太过严厉了。”

马皇后没有当场指出,而是在朱高炽离开之后,才轻声进言。

“老朱家马上打天下,咱的子孙不说能像常十万那般骁勇无敌,至少也该像老四镇守边关,鞑子入侵时拎刀就能上阵,你瞧他那肚子,马都上不去,以后继承了燕王爵位,指望他镇守北平?”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

“父皇,其实是臣妾不让御膳房给高炽吃食的。”

吕氏似乎胆怯的开口道:“臣妾担心高炽整天吃,吃坏了身子,所以令御膳房少分发些吃食,饿到了高炽,请父皇恕罪。”

“恕什么罪,你做的对,就该让他扒一层肥肉下去!”

得到朱元璋的肯定之后,吕氏的眉宇间闪过不易察觉的冷笑。

她的表情刚好被周宣看到,两世为人,察言观色已炉火纯青,周宣立刻意识到,吕氏是一个心机很重的人。

难怪她坚持按照宫廷规矩要求自己,目的就是有对比,让朱元璋感觉朱高炽是个没教养的孩子。

朱高炽贵为皇孙,她居然不让吃饱,很明显有虐待之意,却利用老朱的心理,成功上岸。

这女人,不简单!

事关宫闱,周宣不想参与过深,外臣越过这道红线是取死之道。

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以为民族英雄岳飞被害是要迎回二帝,对宋高宗造成威胁,而真正的原因则是在于上书要求皇帝立储。

任何统治者,对外臣插手皇族内部的事,都是极大的忌讳。

“多谢陛下和皇后的款待,臣告退。”

善缘已结,周宣不愿多在深宫停留,当即起身离去。

随引路太监准备出宫时,周宣无意间看到朱高炽嘴里叼着个馒头在前面跑,数名小太监在后面拿着棍棒追。

“太子侧妃有令,不许你吃饭,你这小东西居然敢来御膳房偷,看咱家抓到你,不扒了你的皮!”

小太监们凶神恶煞一般,他们知道朱棣的三个儿子不受宠,朱元璋很少过问,且是太子侧妃眼中钉,自然不会留手。

朱高炽本就肥胖,奔跑时踩空,噗通一声摔倒在地,小太监们追上来,棍棒毫不留情的落下。

“别踩坏了馒头,是我留给老二老三的!”

朱高炽不顾疼痛,将仅有的馒头护在身下。

周宣看得皱眉,朱高炽的手足情深令他动容,何况他还是个孩子。

明知为朱高炽解围,有可能引起吕氏的敌意,但周宣实在看不下去。

正要开口时,引路太监察言观色,当即抢先道:“周大人什么都没看到,赶快出宫去!”

“抱歉,我全看到了,这么多人欺负一个孩子,不嫌丢人吗?”

周宣冷声喝道:“住手!”


朱元璋一听马皇后的询问,这才想起来他似乎也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周宣了。

“二虎!”

“末将在!”

“咱问你,周宣呢?”

“周大人并未和末将一起回来!”

如今朱允炆苏醒,这自然是喜事一件。

可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二虎深切的忧虑:自己该不会把周宣吓跑了吧?

他之前担心周宣造假,蒙骗圣上,所以说话重了一些。

本以为周宣会随后赶来,他便并未多虑。

谁成想如今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重病的朱允炆都苏醒过来了,可是献宝有功的周宣却还未曾回宫复命。

一想到之前自己曾出言威胁对方,二虎便觉得心里一阵发虚!

对于这个常陪在自己身边的心腹,朱元璋可谓十分了解。

他微微眯起眼睛,开口对其质问道:“你是不是说了什么重话,或者是直接威胁周宣了?”

“末将,末将担心太孙安危,所以警告了周宣几句……”

二虎自知理亏,屈膝跪倒在了朱元璋的面前,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

闻听此言,朱元璋勃然大怒,抬手想打二虎,却被马皇后阻拦:“朱重八,你要抖威风就去你的奉天殿里抖,别在这里大吵大闹,免得吓到了我的孙儿!”

马皇后之所以会出言斥责朱元璋,一来是为了不让朱元璋苛责二虎,寒了人心。

二来也是因为她本就看出了玉儿心系二虎。

自然不愿让自己这个贴身丫鬟为此伤心!

朱元璋一听马皇后的斥责,这才想起自己的孙儿还在殿内。

他怒气冲冲的直指二虎,开口对其斥责道:“二虎啊二虎,你知不知道你坏了咱多大的事?你,现在就去把周宣给我请回来,他要是真逃出了京城,咱就砍了你的脑袋!”

周宣如今在老朱的眼里简直就是一盏明灯。

如今天下初定,世道纷乱。

就连他这个皇帝做的也不安稳。

那个看似普通日记本里记载的却是连他都想窥视的秘密,那可是事关大明江山的宝藏!

而这一切,都出自于周宣之手!

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二虎的威胁可能会惊走了周宣。

毕竟欺君冒功不是小罪,谁又能保证拿到了明珠就能救得了太孙的性命?

万一周宣醒过味来,私下潜逃。

那他岂不是平白错过了这个人才?错过了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世,延绵一统的机会?

面对朱元璋的命令,二虎不敢有丝毫迟疑。

可就在他起身准备奔向宫外的时候,一阵脚步声突然自二虎身后响起。

这是马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可不是闲杂人等能够随意走动的地方。

二虎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能力果然不是吹嘘来的。

就在身后脚步响起的同时,二狗已经转头望向身后,同时腰间佩刀也被抽出半截。

只要来人胆敢有轻举妄动,这一刀当即就会落在对方的身上!

“二虎将军何必与我刀兵相向?我刚刚可是听娘娘说了,太孙已经苏醒,我的罪名,是不是也可以洗清了?”

周宣原本的确是盘算着在家歇息片刻,便回宫找老朱复命。

可谁料想他这几日太过劳累,以至于昏沉之间竟然睡了过去。

等他再度醒来的时候,外面早已经是明月高悬。

周宣见自己并未被锦衣卫押解进宫。

便知道朱允炆的病情起码已经得到控制。

一想到二虎之前那副张狂的嘴脸,周宣便恨得牙根痒痒。

文武百官都对锦衣卫惧之如虎,

可唯独他周宣不怕!

他这次回来一来是为了向老朱邀功,二来也是为了借此机会奚落一下二虎,给他些难堪。

周宣向来是个睚眦必报必报的人物。

他可不会将委屈独自咽下!

面对周宣的讽刺,二虎讪然一笑。

朱元璋见他回来,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容:“你这家伙,好一张伶牙俐齿啊!”

“微臣愿意凭借这一副伶牙俐齿,为我大明啃下万里山河!”

说至此处,周宣对马皇后遥遥一拜:“微臣御史周宣,参见娘娘千岁!”

“周大人不必如此多礼,本宫刚刚还曾和皇上提起过你呢!”

马皇后待人本就和善,再加上如今面对的又是刚刚救了自己孙儿的恩人。

见周宣伶牙俐齿,谈吐不俗,于是便生出了笼络之心:“陛下对于周大人可谓十分爱护,刚刚得知了二虎出言恫吓于你,还因此大发了一通脾气,此次周大人救人有功,不知你想要怎样的封赏?”

说至此处,马皇后又补充道:“周大人若有要求尽管直说,就算皇上不肯答应,我也一定会答应你!”

朱元璋见马皇后有意要抢自己的功劳,于是便啧声说道:“啧,咱不是说过后宫不得干政吗?你怎么又想替咱做起主来了?”

“你要是不肯好好封赏周宣,反倒让他受了委屈,那我这个皇后,肯定是要做这个主,毕竟这是我大明的贤才,又不只属于你皇上一人!”

看着这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周宣也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此时他才终于明白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性情大变的原因了。

缺失了这样一位伉俪相伴,换做是谁,恐怕都难以承受!

不过周宣懂得进退,知道自己不能在此时主动邀功,更不能狮子大开口。

他的目的本就是为了结识马皇后和朱标。

要让自己在宫中多两座靠山。

他要是真在这时显现出功利之心。

那非但不能博得马皇后的认可,还可能会因此受对方厌烦!

想到此处,周宣心中已有定夺。

他手摸肚腹,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赧然的笑容:“微臣别无所求,也不敢以此邀功,如果娘娘执意要赏的话,就请赏微臣一餐饭食吧,微臣之前在家昏睡,直至如今还没吃饭呢!”

见周宣提出的要求竟如此简单。

不单单是马皇后,就连刚刚还在为二狗担心的玉儿此时都不由得捂嘴轻笑起来。

朱元璋对其投来了一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加重语气又问了一句:“你为咱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到头来只只想讨顿饭吃?周宣啊周宣,你可真没出息!”


“师父,这琉璃配方不对!”

二虎忽然开口,一向沉稳的他,此刻露出惊讶之色。

冷却后的琉璃,竟然呈现出了透明的状态,宛如水晶一般晶莹,和他见过的琉璃完全是两种东西。

“没错,其实这配方不是琉璃,而是玻璃,就应该是这种样子。”

一次就烧制成功了,周宣很高兴,指挥道:“用模具做出玻璃器皿来,我要用来培育药物。”

二虎在震惊之余,还是按照周宣的吩咐,开始制作玻璃器皿。

朱高炽也很惊讶,像他这个年纪,最喜欢新奇的东西,拿着一块冷却的玻璃爱不释手。

“皇孙喜欢这东西吗,要不让二虎给你做个弹珠玩玩。”

周宣见他渴望的样子,于是又让二虎做了几个玻璃弹珠送给他。

“谢谢周大人。”

“不用客气,和你两个弟弟玩去吧。”

“周大人在宫里住,我可以经常来找你玩吗?”

显然朱高炽对周宣的印象很好,在这偌大的深宫,也没有人陪伴,自然对他亲近。

“行,有时间就过来玩。”

“那我先去找两个弟弟了,我会经常来看望周大人的。”

朱高炽礼貌的行礼之后,才小心翼翼的把玻璃弹珠揣在怀里,小跑着走了。

二虎动作很快,玻璃培养皿做出来了,周宣把培养皿清洗之后,又让太监找来烈酒消毒,随后要太监准备的东西就很匪夷所思了。

“周大人,这么腌臜的东西,也能入药吗?”

“废话,我让你找什么你就去找,快点!”

周宣充分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颐指气使的指挥太监。

太监苦着脸走了,好半天才回来,手里多了一个小碗。

“这太难找了,还是在宫外找到了一个浑身长满浓疮的乞丐,从他身上弄下来的。”

他这么一说,二虎都觉得有些恶心了,不知道周宣找这玩意儿干嘛。

周宣却如获至宝,这些人体组织液可是好东西,连忙拿过碗来,将浓疮汁水小心的倒在发霉的馒头上。

“去煮一大锅淘米水。”

这倒是不难办,太监不一会儿就端了一大碗煮沸过的淘米水回来了。

周宣把淘米水倒入培养皿中,吩咐太监往里倒适量的菜籽油,接着混合均匀之后,把霉菌和浓疮的混合物倒了进去。

“准备一个木桶,下面有塞子的那种,然后准备草木灰,白醋,水碱。”

太监按照周宣的吩咐,把他要的东西都找来了。

“行了,没你的事了,至少要发酵七天才能有药性,除了等待之外没别的办法。”

太监离去向朱元璋禀报了,二虎疑惑的问道:“师父,这是什么药,为何我从未见过?”

“这可是神药,目前大多数病症都可以治,包括肺痨在内。”

周宣没告诉他这其实是简易培养的青霉素,纯度和后世自然无法相比了,不过当代人没有抗药性,用起来效果一样好。

“神药吗?”

若是别的大夫如此夸海口,二虎早就一巴掌抽过去了,谁让他妖言惑众?

但周宣说出来,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毕竟在二虎心里,师父已经是半神的存在了。

刚收拾好要用的东西,太监匆匆跑了过来:“周大人,陛下宣您入朝。”

“我一个七品官,没有上朝的资格吧?”

周宣很奇怪,按照明朝的规矩,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入朝参政,外放官员是四品有资格,但需要先去礼部演礼。

像他这种七品御史,只有给皇上上书的资格,却没有踏足金銮殿的资格。

“陛下已传旨了,您还是快点去吧,对了,官服,官服!”

太监手忙脚乱的拿出一身新官服给周宣换上,带着他往外走。

“二虎,这些药是太子殿下的命,你千万要看好,任何人都不能动!”

临走时,周宣不忘交代二虎,能否彻底改变历史走向,就看这一盆青霉素了。

“这位公公,为何万岁会忽然宣我上朝啊?”

周宣不知朝堂上发生了什么,问道。

“奴婢不是很清楚,不过在宫外当值时,听里面好像吵起来了,有一个五品御史,好像叫什么建的,把凉国公和诚意伯参了,顺带把您也参了。”

“范建吧?”

“对对对,就是这个叫范建的御史,好像支持他的人不少,连李丞相都参与了。”

听了太监的话,周宣暗暗皱眉,显然李善长这是在报复。

不得不说这李善长果真心胸狭窄哈,他一个当朝丞相,居然对自己这个七品御史念念不忘,充分体现了他那睚眦必报的性格。

看来今日的朝堂上不会平静,甚至要掀起大浪来。

来到金銮殿外,殿前武士按律给周宣搜身之后,当值太监前去禀报,片刻之后扯着尖细的嗓音喊道:“宣御史周宣觐见!”

周宣走进金銮殿,这还是第一次来朝堂,不由得好奇的左右看了两眼。

满朝文武分列两班,文臣在东,武将在西,正中一把龙椅,朱元璋面南而坐,这是金銮殿的基本格局。

朝堂上人很多,目测至少在百人上下,其中很多人是来充当背景板的,真正能说得上话的,就是站在前列的那些大佬。

李善长,胡惟庸站在文臣的队列里,他们身后则是刘基,这也是文臣中的基本格局,武将中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春风得意的蓝玉。

在两班朝臣中间,跪着遍体鳞伤的范建。

范建的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手臂用白布挂着,身上的皮青一块紫一块,看着颇为凄惨,要不是周宣还记得这是他打的,没准真会同情他。

“万岁!”

看到周宣上殿,范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正是此人,伙同凉国公,诚意伯殴打臣,臣三天没下得床,日日咳血不止,身子多半是废了,求万岁给臣做主啊!”

朱元璋面无表情,问道:“周宣,此事为真吗?”

“启禀万岁,建兄此言差矣,臣不是殴打他,而是互殴。”

范建闻言大怒:“胡说,若是互殴,为何我伤成这样,而你却一点事都没有?”

“谁让你一人要单挑我与凉国公,诚意伯三人呢,送你两个字,活该!”


周宣错愕,原来二虎为了救他,已深陷死地。

想来也对,本该最为忠诚于朱元璋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无论什么原因,矫诏是绝不可原谅的。

“此事因我而起,我会向万岁说明缘由的。”

“不用做无用功,我比你更了解陛下。”

二虎显然生死看淡了,甚至不想挣扎,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的逆鳞在哪里。

“那倒也未必。”

对于能否救下二虎,周宣还是有信心的。

一路无话,二人回到金陵,入宫面圣。

偏殿里,朱元璋面带微笑,却显得很渗人,刚拜倒时,二虎就知道自己死定了,陛下只要这副表情,肯定会有人头落地。

“臣周宣,拜见吾皇万岁。”

周宣行了个大礼。

朱元璋笑着说道:“周爱卿请起,先去殿外等候,咱有事要处理。”

“恕臣不能从命。”

“你想抗旨?”

“臣不敢,但臣知道万岁要处置二虎,所以臣必须在场。”

已经很久没人敢忤逆自己了,就连太子朱标进言时,都需要察言观色,周宣一个小小的御史,居然敢摆出这副态度,朱元璋的怒气更甚,脸上的笑容却更浓了。

“也好,你算是当事人之一,旁听无妨。”

朱元璋看向二虎,微笑道:“是咱给你旨意,还是你自觉点?”

“卑下万死之罪,无需陛下旨意,卑下这就回家,将一家老小斩尽杀绝,再把卑下这颗人头一并送上。”

二虎波澜不惊的叩首。

朱元璋哈哈一笑:“你虽然跟随咱多年,可今日犯了大忌,咱想留也不能留,你倒是识趣,咱不能太无情了,十二岁以下的男丁可活,赏你个全尸。”

“谢陛下天恩。”

二虎居然露出喜色,觉得这个结果比他预料的要好很多。

这些日子接触朱元璋,还没觉得认知里的印象和历史上杀得人头滚滚的冷面帝王相符,今日一见,老朱能一边带着笑脸,一边轻描淡写的杀人,才知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每个帝王都有被迫害妄想症,因为帝王从来是高危职业,对于身边任何人都要提防,哪怕只有一点苗头,也必须要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虎的行为,妥妥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作为权力的野兽,他绝不会容忍身边人打着自己的旗号行事,哪怕这件事是正确的。

“万岁,臣有话说,先请都指挥使大人回避,此事关系天机。”

朱元璋正在气头上,当然不会很冷静,笑道:“你在让咱做事吗?”

周宣感觉背后发凉,因为面前这个老狮王,已经动了真怒,正在逐渐露出锋利獠牙。

“请万岁以江山社稷为重,对了,臣觉得有必要请皇后娘娘旁听,因为臣要说的,是皇家之事。”

周宣不得已用出上帝视角的金手指了,不能辜负二虎的救命之恩。

果然,听周宣提起马皇后,朱元璋冷静了一些,沉吟问道:“到底什么事,你别给咱卖关子。”

“臣说了,此事关系到皇家,大明的江山社稷,不足为外人道哉。”

“神神秘秘的,以咱二十年前的脾气,早就先给你五十大板了,算了,来人,请皇后。”

朱元璋看了看二虎,冷声道:“你且退下!”

“卑下告退。”

二虎躬身退出偏殿,临走时不忘给周宣感激的眼神。

片刻之后,马皇后前来,见偏殿里只有朱元璋和周宣,疑惑问道:“陛下正在和周大人商讨国事么,臣妾不便旁听吧?”

有外人在的时候,马皇后遵循大礼,姿态放得很低。

“皇后,这里没有旁人,就不要恪守礼法了,咱别扭。”

“重八,发生啥事了?”

“问这小子,他告诉咱有重大机密,要咱请你来一起听,咱自己在这里他不肯说。”

马皇后心中疑惑,问道:“周大人,到底何事?”

“万岁,皇后娘娘,微臣偶得天机,却不敢示人,因此事关系重大,本以为是无稽之谈,但今日迎接大军时发现端倪,为大明江山计,不得已拿出来。”

周宣拿出笔记本,恭恭敬敬的放在了龙书案上。

朱元璋和马皇后打开一看,只见最新书写的只有一行字,太子崩殂,允炆继位,天下大乱。

“啪!”

朱元璋拍案而起,将笔记本狠狠摔在地上,他的额头青筋凸出,一双虎目已然血红,恶狠狠地瞪着周宣,怒吼道:“妖言惑众,周宣,你当真咱不忍杀你吗!”

太子是朱元璋的心头肉,近日来虽有恙在身,太医却说过只需调理一段时间便会痊愈,当他看到周宣将儿子写死之后,立刻变成一头嗜血猛兽,要将诅咒儿子的人撕碎。

马皇后也是花容失色,却不像朱元璋那样失去冷静,连忙安抚道:“重八,别动怒,听周大人说下去。”

朱元璋眼睛喷火:“你最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否则咱将你凌迟!”

老朱的反应在周宣的意料当中,心里虽然害怕,但还是要继续说下去,已经不单纯为了自己和二虎,更是为了初定的大明江山,天下百姓已禁不起折腾了。

“万岁,若臣有私心,大可装做什么都不知道,不会引火上身,可真如批言那般,大明动荡,是臣不愿看到的,故而臣冒着杀头的风险,还是据实上奏。”

朱元璋的胸口剧烈起伏,咬牙道:“你说说看,即便太子不幸,天下怎么会乱,是谁搅动天下大乱的!”

“臣认为,是四皇子朱棣。”

“周大人,不可乱说!”

马皇后连忙阻止,朱棣可是镇守边关的藩王,除非有实证,否则就是诽谤皇族,周宣是要被五马分尸的。

“皇后娘娘,今日臣奉皇命同道衍大师论道,已看出燕王胸怀帝王之志,若太孙登位,如何能震慑,天下大乱绝不是危言耸听。”

马皇后感觉六神无主,忍不住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说道:“你的这本天书日记,倒是料事如神,不过为了皇家的脸面,咱也只能对不起了,来人啊,把周大人请到诏狱,好生招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