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暮秋郭言姝的女频言情小说《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满月居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想到十四岁的哥哥离家千里上了战场,十年里拼死搏杀,才剩了条命回来,结果却被沈家人欺负虐待,被沈康抢走了荣耀,沈暮秋的眼睛就冒出火星子来。“沈九月,我跟你说话呢,赶紧跟我娘道歉,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看着恶声恶气的沈康,沈暮秋将手背到身后摸着鞭子:“我哪句话说错了,凭什么道歉?是你弟没有赌博输钱然后闹着卖媳妇卖孩子,还是你妹没有爬别人的床?你说啊,能找出一点儿毛病来,别说是道歉,我给你娘磕头都行。如果我没说错,就请你这个懦夫滚开,有多远滚多远,别来污了我的眼!”沈康听到“懦夫”两个字就火大,这也是因为征兵的事情。沈家安排了不到年龄的沈星回去当兵,这能糊弄过官府,但是却骗不过村里人。自古以来,长子长孙在分家产的时候会分得更多,那是因为...
《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想到十四岁的哥哥离家千里上了战场,十年里拼死搏杀,才剩了条命回来,结果却被沈家人欺负虐待,被沈康抢走了荣耀,沈暮秋的眼睛就冒出火星子来。
“沈九月,我跟你说话呢,赶紧跟我娘道歉,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看着恶声恶气的沈康,沈暮秋将手背到身后摸着鞭子:“我哪句话说错了,凭什么道歉?
是你弟没有赌博输钱然后闹着卖媳妇卖孩子,还是你妹没有爬别人的床?
你说啊,能找出一点儿毛病来,别说是道歉,我给你娘磕头都行。
如果我没说错,就请你这个懦夫滚开,有多远滚多远,别来污了我的眼!”
沈康听到“懦夫”两个字就火大,这也是因为征兵的事情。
沈家安排了不到年龄的沈星回去当兵,这能糊弄过官府,但是却骗不过村里人。
自古以来,长子长孙在分家产的时候会分得更多,那是因为他们要担更多的责任。
比如服役的时候,更多就是安排长子长孙过去。
沈家要么派沈大壮去,要么派沈康去,可去的偏偏是二房的沈星回。
因着这事儿,村里不少同龄人背地里管沈康叫懦夫,软脚虾。
人家背地里喊,沈康只能装作不知道。
可是今天沈暮秋竟然当着他的面来喊,他就不能忍了。
“沈九月,你找死!”
他怒吼一声,就握着拳头朝沈暮秋冲了过去。
这时候堂屋和院子里站了不少人,却没一个人出声阻止,就等着看沈暮秋被打。
这个女人也太傲了,就该受些教训,以后就知道夹着尾巴做人,也会多拿些东西孝敬娘家……
“啊!”
一声惨叫传来。
并不是大家以为的沈暮秋,而是比沈暮秋高了一个头的沈康。
沈暮秋手里握着鞭子,眼里闪着嗜血的光芒。
刚刚在屋里她就想打沈二壮,却因为沈二壮是她爹而忍得手痒。
当然,并不是因为她舍不得,而是因为旁边有人,她如果以女儿的身份打爹,那叫忤逆,官府都不会放过她。
可是打隔房的堂哥就没事了。
而且还是堂哥先打她,她只是还手而已。
啪、啪、啪的三鞭子下去,沈康已经由最开始的气势汹汹变成了抱头鼠窜。
也就是这时候,院里的其他人才回过神来,慌忙喊着:“沈九月你疯了!”
“你个贱货,敢打我儿子,我跟你拼了!”
“啊!我的孙儿,沈九月你个孽障,你快给我住手,不然老娘我打死你!”
沈暮秋仗着有鞭子在手谁也不敢靠近,又是啪啪几鞭子下去,把沈康打得哭得喊娘。
“你个王八羔子,鼻子上插两根大葱也敢装象了?
就知道在女人面前冲老大算什么本事?
有能耐你去边疆砍鞑子,我还算你是条汉子!
打女人,我让你打女人,我看你还敢不敢打女人!”
在鞭子的加持下,沈康很快没了之前的威风,而是不停求饶:“啊啊啊~救命啊,你别打了。
我不敢了,我以后再不敢打女人了,九月…不是,暮秋妹子,你原谅我这回,我以后都不敢了。”
沈暮秋并不恋战,她看其他人都拿着家伙什围了上来,收起鞭子就往大门口跑。
“奶奶,我之所以这样混账,都是我爹娘没教好,有什么问题你找他们算账。
免得你看了生气,我就不在家里吃晚饭了,我先走了!”
她常年在山上追兔子的速度自然不是沈家人可以比的,不过眨眼的功夫,就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背影。
而被她抛在身后的沈家院里,这时候已经乱成了一团。
刘芬芳抱着儿子哭,好像死人了一样。
王氏拍着大腿咒骂,好像杀人了一样。
其他人站在院子边上,有些搞不清楚,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被迫顶锅的沈二壮蒋春华两口子趁着大家还没回过神来,横着身子小步往院门口挪过去,想要避避风头再说。
但是他们运气不太好,刚走到门口就被骂累了歇口气的王氏发现了。
王氏顿时找到新目标:“老二你个混账,好端端的你把那个丧门星喊回来做什么……”
话说这边,沈暮秋从沈家院子一口气跑到村口才停下来,找了块草地坐着。
她得好好考虑一下,要怎么安顿哥哥。
上辈子,她根本不知道哥哥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等她偶然回娘家时,哥哥已经被关起来,沈康也顶着哥哥的身份去了衙门。
她仔细回忆,也只得出个大概时间,哥哥应该会在一个月之后回来。
这辈子她肯定不能让哥哥落在沈家人手里,她要接了哥哥亲自照顾。
还有哥哥的荣誉,那只能是哥哥的,谁也别想抢走!
不过要照顾哥哥,她就得有套房子,有一笔能给哥哥看病的钱,最好还能置些产业,让哥哥以后有稳定的收入。
当然,在这之前,她得找人盯着沈家的一举一动,以便于她第一时间知道哥哥啥时候回来……
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在脑子里理顺之后,沈暮秋起身往桃花村而去。
但是没走几步,她又调转了方向。
蒋春华带着女儿去了沈家之后,这母女两人明里暗里不知给她使了多少绊子。
沈明珠自己摔了,说是她推的;沈明珠摔坏了东西,说是她弄的;沈明珠偷了王氏的鸡蛋,说是她偷的。
沈二壮那个脑袋被屎糊住的蠢货,从来不会动脑子,也不听她解释,永远是沈明珠说什么就信什么,然后转过头来打骂她,罚她。
沈二壮既然这么心疼跟别人偷生的亲生女儿,那就少不得要让人知道他们父女情深。
她可是知道,沈明珠还有个奶奶,那也不是个善茬,在沈明珠出嫁当天,愣生生从沈家撕了块肉下来……
蒋春华前头那个男人是柳树村的,离清溪村大概就十里地,以沈暮秋走路的速度,三刻钟就到了。
到了地方,沈暮秋找了两个老太太就凑过去打招呼。
她年龄不大,模样长得俊,两个老太太自然没有提防心。
“两位奶奶,我问一嘴,咱们村是有个叫文树新的不?”
“文树新?”银发老太皱眉想了片刻才道:“是有这么个人,不过他都死了十几年了,你找他干啥?”
“我不找他,我就打听一下。
那什么,他是不是有个婆娘叫蒋春华,还有个女儿叫明珠?”
吃早饭的时候,沈暮秋仍然沉默着,没有跟任何人说话。
不过赵氏今天单独给她做了早饭,有鸡蛋羹,白馒头,肉馅饼,她就没有在餐桌上展现超凡的筷功。
其他人看着沈暮秋几勺子把鸡蛋羹吃了,然后又去吃肉馅饼,便意识到昨天的事儿还没过去。
要知道在以前,家里有任何好吃的,沈暮秋都会先紧着双胞胎来。
沈暮秋何尝看不出来他们眼里的意思,她选择装作看不见。
事实证明,她以前种种良善对畜生是没用的,对付郭家这种东西,还是鞭子更为管用。
吃过早饭之后,她放下碗筷,去房间拿了个大包袱就要出门。
郭言学见状忙问:“暮秋,你这是要去哪里?”
“县城。”
扔下这话,她就消失在院门口。
看人走远,忍了一早上的赵氏把筷子摔了,怒道:“这个小婊子要闹到什么时候?
老娘这么照顾她,她连个笑脸也没有。
不过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她还以为自己有多金贵呢?
惹急了我,凭她进门五年没孩子,我就能把她休了!”
“娘,行了!”郭言学不耐烦道:“说这些有用吗?万一人没走听到这话,您今早做的事情都白费了。
沈暮秋是个什么人您又不是不知道,吃软不吃硬的,好好哄着,迟早能把人哄回来。”
“知道知道,我这不就是抱怨两句么。”
赵氏摆摆手,一脸的郁闷,但最后还是选择闭嘴。
饭吃到一半,郭言礼突然开口:“大哥,咱们确实要哄着大嫂,但也不能一味哄着。
就怕真的把人哄娇贵了,以后她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郭言学闻言看向弟弟:“你有什么想法?”
“咱们家里最能拿捏大嫂的东西有两点,一是亲情,二是无子。
经过昨天这事儿,亲情这个点已经不太可靠,咱们只能用无子这一点。
大哥,咱们把允文接回来,就说是你朋友的孩子,父母都没了,所以你带回来养着。
咱们要让允文时刻敲打大嫂。”
赵氏一听要把大孙子接回来,连忙点头赞同:“对对对,如果沈暮秋不同意,她就是无情无义。
允文回来,咱家就热闹了,我也有理由向沈暮秋催生,让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别太猖狂。”
郭言姝也跟着出主意讨好郭言学。
因为脸肿着,她说话也含糊:“大哥,咱们把季姐姐也接回来吧,她长得漂亮,在咱家住着,沈暮秋心里肯定会慌,说不定就跟你服软了。
而且这样一来,季姐姐和允文也不至于母子分离。”
她的这个提议说到了郭言学的心里,郭言学也总算想起要关心一下妹妹的脸。
“娘,一会儿您带言姝去医馆找大夫,看看她这个情况用不用开药。”
赵氏瞄了一眼郭言姝的脸,心里虽然觉得没事,但还是答应下来,接着一家人就商量着什么时候把人接回来,又要怎么跟沈暮秋说……
话说这头,沈暮秋背着包袱去县城,路过清溪村时,一个老太太笑着跟她打招呼:“小球儿,这是要去哪里?”
看清来人,沈暮秋笑得开心。
是姜奶奶!
姜奶奶是个寡居的老人,三十多年前她跟她男人是逃难来清溪村的,来时只有夫妻两人,据说老人和孩子都没了。
她男人是个瓦匠,手艺挺好,日子很快过起来,两口子先后生了两个儿子。
可惜好运不长,先是男人一场意外没了,然后遇上征兵,大儿子去当兵,留下的小儿子因为一场风寒没了命,最后就剩下姜奶奶一个人,等着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回来的大儿子。
沈暮秋十二岁那年,有一回被蒋春华关在柴房,是真快要饿死了,当时是姜奶奶给她两个杂粮馒头才撑过去。
后来她回了姜奶奶两担柴火当谢礼。
送柴火时,姜奶奶留她吃了一餐饭。
之后在山上捡到一窝野鸡蛋,她全都送给姜奶奶,然后姜奶奶留她吃了更多餐饭,一老一小就这么熟悉起来。
姜奶奶对她的称呼也从沈家丫头变成暮秋,然后又变成小秋儿,再到现在的小球儿。
“姜奶奶,我去县城一趟,我最近忙,少来看您,您老最近身体还好吗?”
两人唠会儿嗑,沈暮秋想着可以将找房子的事情托付给姜奶奶。
可是话到嘴边,她又给咽了回去。
因为姜奶奶的大儿子石林叔是跟哥哥一趟去当兵,上辈子她哥哥回来时,石林叔并没有一起回来。
没多久姜奶奶得了场大病,没有挺过来,就这么去了。
她在想,还是别说这房子是为哥哥准备的,省得让老人家空欢喜一场。
“姜奶奶,劳您帮我打听一下,咱们村里有没有人要卖房子的?
最好是新屋,如果没有新屋,老屋也可以,但是要能住人。”
“小球儿,你买房子做啥。”
沈暮秋左右看看,见没人这才小声道:“姜奶奶,我悄摸跟您说,我在郭家可能过不下去了。
我娘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如果我真从郭家出来,那里都没有我站脚的地方。
所以我必须得提前准备着,总不能提着包袱流落街头。”
姜奶奶听了这话却并不怎么吃惊,只是问:“你真想好了?”
这个反应让沈暮秋意外,她问:“奶奶您怎么……”
姜奶奶抓住沈暮秋的手,翻过来仔细看着:“你每次来都跟我说郭家人对你好,你在郭家很开心。
可你看看,你这双手比在沈家的时候更粗糙。
小球儿,郭家人如果真对你好,不会舍得你这样辛苦。
我就担心啊,你也没个孩子,以后年纪大了,郭家人还会对你好吗?”
老人家干燥粗粝的手在沈暮秋手心滑动,莫名让她有些鼻酸眼胀。
姜奶奶又继续道:“你那么喜欢郭家,如今想着要离开,肯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如果真做了决定,找房子的事情就交给我。
我帮你多留意,有消息就给你送信。”
沈暮秋忍住哭意,坚定道:“姜奶奶,我已经决定了,房子的事情就拜托给您了。
等我回来,您就跟着我一起住,以后我照顾您。”
这一回,她绝不让姜奶奶孤零零的病死。
怕姜奶奶拒绝,她赶紧岔开话题:“奶奶,抽空您再帮我留意着沈家的动静,万一他们有个什么事儿,您就找人叫我回来。”
“哎,我知道了,有事儿就给你送信。
你不是还要去县城,赶紧走吧,万一骡车走了,你就只能走路去,累得慌。”
“行,那我先走了,下午回来得早就去看您。”
说完这话,沈暮秋便往村口走去。
等她半道回头,就见姜奶奶还在原地看她,瞧见她停下,又赶紧挥了挥手,催她动作快些……
吃羊肉好不好?
上次我们一起吃炙羊肉,你好像很喜欢,今天还吃。
对了,你不喜欢葱,我要跟小二交代,不要放葱。”
沈暮秋听到这话,只觉得心快软成一滩水。
她去郭家五年,没人知道她不吃葱,赵氏如今要讨好她,每天花了心思做菜,出锅前总是顺手撒一把葱。
她跟江祈安只在一起吃过两次饭,江祈安却发现她喜欢吃炙羊肉,不吃葱。
有没有用心,其实很轻易就能看出来,只是她以前没往这方面想过……
拗不过江祈安,她最终还是走到了江家父子的桌前。
她想着,她跟江祈安已经见过几面,之后应该还会继续见面,确实应该跟江祈安的父亲打个招呼认识一下,最起码让对方知道她不是个坏人。
可是她却没能见到江祈安的父亲。
小二说人有急事匆忙离开,嘱咐江祈安吃过饭以后自己去找夫子念书。
江祈安肯定是不可能自己去的。
他转头,眨巴着大眼睛,渴望地看向沈暮秋,拉着她的手左摇右晃,根本不给人拒绝的机会:“姨姨,你送我去吧,正好认认路,以后你就去新夫子那里找我。”
沈暮秋送江祈安去上课的路上,得知了江祈安换夫子的原因。
这让她对那个素未谋面的男人有了些好印象,最起码能够听得进孩子的意见,是个好父亲。
“姨姨,新夫子只教我一个人,上课倒是不无趣了,可是没人陪我玩。
夫子教我下棋,烹茶,我一点也不喜欢。”
不等沈暮秋想办法安慰,江祈安继续说:“我一定要认真上课,争取明年考到青山书院去,到时候就会有很多同窗。”
“明年考青山书院?”
沈暮秋看看不到她腰间的小孩儿,好奇问:“你不是才五岁?”
她记得青山书院的学子入学时一般都是十二岁往上的年纪,郭言礼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九岁时考了进去,为此没少受夸赞。
江祈安双手背在身后,装成大人模样,得意道:“姨姨,我一定会成为青山书院最年轻的学子。”
怕沈暮秋不信,他又补充一句:“夫子也是这样说的,我没有吹牛!”
看着小孩儿一副求表扬的模样,沈暮秋拍拍他的头顶,鼓励道:“祈安加油,等你成为青山书院最年轻的学子,我一定送你一份礼物。”
“真的吗?那我可以不可自己指定礼物?”
“当然可以,送你的礼物,得你喜欢才行。”
江祈安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下巴,认真思考:“那我可得好好想想。”
两人说笑间停在一座府邸外。
“姨姨,这就是我念书的地方,以后你可以来这里找我。
你跟门房说是来找我,他们就会叫我出来。”
江祈安说完又问:“姨姨,我们刚顾着聊天,你还记得来时的路吧?”
沈暮秋看着眼前巍峨府邸有些傻眼。
如果她没记错,这可是县城最大的一座府邸,据说占了大半条街。
祈安的夫子是什么人,为什么会住在这里?
见沈暮秋迟迟没开口,江祈安有些不安地问:“姨姨,难道你真的不记得来时的路了吗?”
沈暮秋赶忙道:“放心,我记得路,下次我如果进城,就来这里找你。”
剩下的问题在嘴里转了几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两人在大门口分别,沈暮秋转头去找林虎,从林虎那里得知,他已经派人去了季云娘那边,现在季云娘吓得不敢出门,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搬家。
趁王氏发火的功夫,蒋春华推了推自家男人,小声道:“孩儿爹,趁着大丫头还没走远,你快点过去看看。
好好哄着,说不定咱们可以悄摸拿到那个名额。”
沈二壮刚才被沈暮秋下了面子,根本不想去低头,但是他也知道,这会儿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一甩手走了出去。
他站在大门往村口方向张望,发现往常跑得跟兔子一样快的沈暮秋并没有走出很远,好像故意等人追上去似的。
他几步追上去喊:“暮秋,你等等,我有话跟你说。”
沈暮秋虽然还是一脸生气,但也停了下来:“干啥?”
“就是那个书院的名额,你给你弟。”
沈二壮硬邦邦扔下这话,想着沈暮秋刚刚尥蹶子的模样,又补充道:“秋儿,阿全毕竟是你亲弟。
我就他这一个儿子,以后还指着他养老,他有出息了我才有好日子过。
你也不想看你亲爹一把年纪了还得下地种田,连口饱饭也吃不上,是不?”
“爹,我哥不是你儿子?”
沈暮秋的眼睛里仿佛掺了毒,看向沈二壮的眼神满是杀意。
“你哥……”
说起这个,沈二壮难得有些心虚,他低着头道:“暮秋,我知道你不愿意承认,但是你哥已经快三年没有写信回来,他、他很可能回不来了,我这辈子只能指望阿全。”
听到这话,沈暮秋怒极反笑。
很好,指望沈全。
她压下心头恨意,柔声开口:“爹,你是我亲爹,咱们平时吵吵闹闹,真到关键时候,我肯定是向着你的。
可是这入学的名额,确实是三婶儿提了以后我才去求的,我要直接给你了,也不好跟三婶交代。
要不这样,你想办法让三婶放弃,这个名额自然归你。”
“放弃?你三婶就跟魔怔了一样,怎么可能放弃?”
沈二壮嫌弃看着女儿:“暮秋,你就是性子太软了。
反正这个名额是你求来的,你愿意给谁就给谁,还用交代?
你也别怕得罪了你三婶,家里有我跟你娘在呢,她要敢说你,我们护着你。”
沈暮秋是宁可信沈二壮吃屎,也不信他会护着自己。
“爹,你也说我胆子小,我肯定是不敢得罪山三婶的……”
“那你就敢得罪我?”
沈二壮生气打断沈暮秋的话,然后举起手来,看那样子是想打人。
沈暮秋的手也有些痒,这个渣爹说只有一个儿子的时候她就想动手了。
但是看看周围的环境,她是一忍再忍。
“爹,您先听我把话说完。
三婶是魔怔了,可是去读书的又不是她,是沈盛。
如果沈盛自己不愿意去,或者说出了什么意外不能继续读书,那她要了这个名额也没用。”
沈二壮眼睛一亮:“你是说?”
“没有没有,我啥也没说。”
像是怕被赖上,沈暮秋摆摆手,然后赶紧转移话题:“爹,我看你是我亲爹的份儿上给你提个醒。
你那差事,你不觉得丢得蹊跷?”
沈二壮立刻抬头问:“你啥意思?”
他也觉得事情反常,但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到底哪里有问题,这会儿听沈暮秋问,立刻来了精神。
“爹,你想想,这事情最开始从哪里起?
是李婆子来咱家闹事。
可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李婆子一直安安分分,还有沈明珠的身份也都瞒得好好的,她为啥在这时候来闹事?
她先来家里闹了一通,在村里败坏你的名声,然后又去书画铺子闹,把你差事给搅和没了。
沈暮秋吃过饭后就回屋盘点财产。
她自己的私房钱有十一两,单独给郭言姝存的嫁妆钱有六两,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
十七两银子对于普通农家来说不少,但是要养一个病人就不算什么了。
她闭眼思考了片刻,开门去了赵氏的房间。
她记得,还有一张鹿皮和两张羊皮存在赵氏那里,她春天采回来的蘑菇,晒干之后也都收起来了。
还有她卖猎物的钱,绝大部分都在赵氏手里。
这既然是她的钱她的东西,那就该物归原主,放在别人屋里算怎么回事?
赵氏以前装得跟她亲如母女,哄得她将东西都交了出去。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她对赵氏存放东西的地方了如指掌,根本都不用翻找,直接过去拿就是。
很快她就拿了东西回房,此时郭家人还在饭堂吃饭。
回屋之后,她将从赵氏那里拿过来的银子点了个数,大约有二十一两,两处加在一起有三十八两,再把皮子和干货卖了,应该能凑够六十两。
有了这些钱,她就能买套房子给哥哥住,还能留一部分钱给哥哥看病。
至于这个房要买在哪里,其实沈暮秋下午就想过了,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县城,一个是在清溪村。
哥哥既然得了疯病,别的村肯定不会收,住在村里的话就只能是清溪村。
村里的人虽然嘴碎,但是人情味也浓,哥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心里多少会有些同情。
可是这样安排会有一个麻烦事,那就是沈家,那群王八蛋难保不会骚扰哥哥。
要么就去县城买房或者租房,这样能摆脱沈家,也更方便哥哥看大夫。
可是这样一来,她也得跟着去照顾,不仅顾不上郭沈两家,她也没有机会去打猎赚钱,很可能会坐吃山空。
看着手里的钱犹豫片刻,沈暮秋还是决定在清溪村买套房子。
至于沈家……
沈暮秋想着,哥哥回来时已经又疯又残,对沈家来说是个累赘,他们肯定不愿意收,到时候想办法逼着沈家分家断亲,哥哥跟他们就没关系了,以后也不怕沈家人来找麻烦。
她正思虑着之后的安排,突然听门外传来郭言学的声音。
“暮秋,我才发现被言姝骗了,一时急了眼才跟你发脾气,对不住。
这都是言姝的错,跟你没关系,要换做我,说不定还会比你更生气。
我已经狠狠教训过言姝了,你开门,我让她跟你道歉。”
沈暮秋一听就知道郭言学这是想把她哄好,然后继续给郭家当牛做马。
这会儿她都不知道该说郭家人想得美还是脸皮厚。
她本来不想搭理,但是郭言学在外面叨叨个不停,她听着心烦,最终还是过去把门打开。
但她也没让人进来,堵在门口道:“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
郭言姝咚的一声跪下,扯着她的裤腿哭着说:“大嫂,我知道错了,可我早上说的都是气话,当不得真。
我没有想让你死。
大嫂,你知道的,我最喜欢你了,我都舍不得你离开郭家,哪里舍得让你死?
我就是、就是生气你昨天让我罚站,所以才闹出早上这一出。
大嫂,是我不孝,是我混账,都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说到后面,郭言姝开始抬手扇自己巴掌,左一下右一下,啪啪扇个不停,再配合那凄惨的哭声,听着好不可怜。
沈暮秋双手环胸冷眼看着,完全不为所动。
郭言姝打了十几下,见郭言姝并没有来阻拦,便有些打不下去了。
她的脸白天被抽了一鞭子,吃饭的时候又被大哥甩了一巴掌,这会儿轻轻碰一下就疼,更别说是打了。
而且再打下去,她也怕这张脸真的打坏了,于是跪下磕头。
“大嫂,大嫂我错了,都是我的错,不关娘和大哥二哥的事情,你生我一个人的气就好,不要怪他们。
大嫂,是我年纪小不懂事,才起了那样混账的心思……”
沈暮秋猜测,郭家人是将她性格大变的原因归咎到了落水一事,所以逼着郭言姝来扛下这事儿,争取让她消气。
反正郭言姝才十岁,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就能糊弄过去。
不过郭家能够这样认为也好,不然戏要怎么唱下去!
沈暮秋低着头失落地说:“郭言姝,你摸着良心说说看,从我进门开始,我对你怎么样?
自问我就算生个女儿出来,对她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
可是你呢,你实在是太伤我的心了。
滚,我一点儿都不想看见你!”
说完她就“嘭”的一声关上房门,不给任何人再解释的机会。
不过她这个举动却让郭言学放了心。
沈暮秋果然是为这件事情态度大变,只要能找到原因,他就不怕了。
今天家里人都是被迁怒,等过几天,沈暮秋就算再生气也只会生言姝的气,其他人都没事了。
想到这里,他说话的语气中都带了一丝轻松来:“暮秋,那你早些休息,我先把言姝带走,免得打扰你。”
门外很快恢复清静。
沈暮秋奔波一天,躺在床上却没有睡意。
她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复盘一遍,想到要以身相许的江祈安,她又一次笑出来。
也不知是谁家的小孩儿,真有意思……
半夜时沈暮秋发起了高热,不过她自己并不当一回事,添了床被子后继续睡。
第二天早醒来身上黏糊糊不太舒服,但是高热已经退了。
想到上辈子因为照顾郭言姝,让这场高热持续了好几天,她又一次骂自己傻。
以后可千万不能做这种赔本买卖了。
*
兴许是知道沈暮秋心情不好,赵氏很是乖觉的做好早饭,然后在门外喊她吃饭。
这让沈暮秋想到了她对郭家人死心塌地的原因。
她六岁没了娘,七岁时爹娶了后娘,摇身一变成了后爹,十二岁的时候,哥哥也被逼着去当兵。
从此她身边就没了亲人,再也没有人对她好。
嫁来郭家以后,公婆和善客气,赵氏从不打她骂她,不让她早起做饭,吃饭时给她搛菜,带她在村里走动,逢人就说自家娶了个好媳妇儿。
郭言礼和郭言姝兄妹那时才五岁,个头只有三四岁的孩子那么大,小小一个,特别喜欢粘着她,说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嫂嫂,要永远跟她在一起。
郭言学虽然不如赵氏和双胞胎那么亲热,但也尊重体贴她,做什么事情都会先问过她的意见,
她从小缺少的亲情,在郭家得到了弥补,她自然对着郭家掏心掏肺。
就连以前在沈家时收敛着的打猎本领,来到郭家以后也全都使出来,很快改变了郭家的生活条件,让公公舒服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还让郭家两兄弟都能继续读书。
现在她也分不清是她对郭家太好以至于养野了郭家人,还是郭家人从一开始就是做戏,当初娶她进门就是别有用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