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萧文清无的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小说阅读

萧文清无的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小说阅读

萧文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杨万一愣。不确定道:“你有十足的把握?”毕竟这才吃了一场败仗,他杨万身经百战,自然是不会因为一场败仗而受到什么影响。可他担心这年赋司年轻气盛,打了败仗会少了那股傲气,最重要的是,很容易会上头。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要知道,多少个将士就是因为一时赌气,而失去了理智,也至于中了圈套,陷入了险境。年赋司却是十分冷静道:“杨老将军尽管放心,末将现在十分的冷静。”“一场败仗而已,不足挂齿。”看到他这样,杨万倒是放下心来。这时,年赋司拿来了地图。指着那条他早已画好的路线。向杨万解释道:“杨老将军,经过上次的交锋,末将倒是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杨万一听,登时来了精神。他早就听说了年赋司是个很会作战的将军,只是由于两人之间身处的战场不同,所以很...

主角:萧文清无   更新:2024-12-27 18: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文清无的现代都市小说《萧文清无的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萧文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万一愣。不确定道:“你有十足的把握?”毕竟这才吃了一场败仗,他杨万身经百战,自然是不会因为一场败仗而受到什么影响。可他担心这年赋司年轻气盛,打了败仗会少了那股傲气,最重要的是,很容易会上头。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要知道,多少个将士就是因为一时赌气,而失去了理智,也至于中了圈套,陷入了险境。年赋司却是十分冷静道:“杨老将军尽管放心,末将现在十分的冷静。”“一场败仗而已,不足挂齿。”看到他这样,杨万倒是放下心来。这时,年赋司拿来了地图。指着那条他早已画好的路线。向杨万解释道:“杨老将军,经过上次的交锋,末将倒是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杨万一听,登时来了精神。他早就听说了年赋司是个很会作战的将军,只是由于两人之间身处的战场不同,所以很...

《萧文清无的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杨万一愣。

不确定道:“你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这才吃了一场败仗,他杨万身经百战,自然是不会因为一场败仗而受到什么影响。

可他担心这年赋司年轻气盛,打了败仗会少了那股傲气,最重要的是,很容易会上头。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多少个将士就是因为一时赌气,而失去了理智,也至于中了圈套,陷入了险境。

年赋司却是十分冷静道:“杨老将军尽管放心,末将现在十分的冷静。”

“一场败仗而已,不足挂齿。”

看到他这样,杨万倒是放下心来。

这时,年赋司拿来了地图。

指着那条他早已画好的路线。

向杨万解释道:“杨老将军,经过上次的交锋,末将倒是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

杨万一听,登时来了精神。

他早就听说了年赋司是个很会作战的将军,只是由于两人之间身处的战场不同,所以很少打过交道。

但经过这些天的相处。

年赋司在军中的那些表现确实让杨万打心眼里喜欢。

要知道,一个会带兵杀敌的好将军就已经是百里挑一的存在,而一个不光会带兵打战还会懂谋略的好将军则是万里挑一了。

杨万忙道:“说来听听。”

年赋司道:“末将发现这一带的地势虽然险峻,看上去易守难攻,那是因为我们的面前有这样一道天险阻挡。”

他指了指地图上那座标记为“八千山”的山峰。

“倘若我们能够越过这座山,从后面对这帮反贼形成包夹之势,那他们就彻底无处可逃了。”

正是因为有这座八千山,所以每次他们冲上去的时候,那帮反贼一旦落败就会往大山之中逃窜,每每出击追赶却又找不到人,撤退之时他们又冒出来追着你打。

闻言,杨万皱了皱眉。

显然是不太赞同这个主意。

他忙道:“这个主意我之前倒是想过,也找了当地的平民百姓问了路,了解些情况。”

“但根本就没有能够翻过这座山的办法,除非你能从那悬崖下爬上去。”

说到这里,他猛地一顿。

突然醒悟过来,却是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的年赋司。

惊讶道:“难道你是想……”

年赋司却是镇定自若地点了点头。

笑道:“杨老将军莫要忘了,末将可是连匈奴王帐都敢闯。区区一个悬崖而已,又有什么可怕的?”

杨万却是立马站了起来。

坚决不同意道:“此事万万不可!我决不能纵容你去做这等危险之事,更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冒险!”

他无比地坚决:“就算是平乱失败,朝廷若是要问罪,我杨万一人顶罪就可以了。”

年赋司知道杨老将军说这话是不愿他去犯险。

他连忙解释道:“杨老将军言重了。您听我好好再给您解释一下。”

杨万脸色略有缓和。

他坐了下来。

年赋司忙道:“刚才末将所言并不是一时赌气而已,杨老将军有所不知,我军中有几名身手了得的士兵,对于攀爬这方面极其在行。”

对于这些士兵的能力,他十分有把握。

“莫说这八千山,就算是八万山,只要给他们点时间,照样也能上去。”

杨万听他这么说,倒是一愣。

这江湖上的奇人异事数不胜数,可他倒是没有讲过还有这等本领的人。

“真有这等人才?”

年赋司却是卖起了关子。

“到时候杨老将军自然便知晓了。”

……

另一边,皇宫。

兰妃今日一反常态。

几个照顾她起居的贴身丫鬟全都无一例外被叫到了殿外。

屋里,只有她最信得过的大丫鬟如意。

此外,还有一个十分神秘的黑衣男子。

此人正是那位“影子”。

他此时十分安静地站在那里。

身材略显瘦弱的他看上去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

以至于大丫鬟如意都有点担心主子怎么找了个这么不可靠的家伙?

而兰妃却是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些。

她端坐于那八仙椅上。

手中拿着的乃是父亲李兼的亲笔书信。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但她却看得有些心一紧。

父亲要杀陈若雪?

她皱起眉头。

看了看站在前面的黑衣人。

不由感到十分的好奇。

这儿可是皇宫!守备十分森严,进出没有皇上的旨意或者司礼监那边的授意,都是不允许的。

当然,她现在身为贵妃,进出自然是无人管束的。

可父亲派来这么一个人来刺杀陈若雪?

会不会有点太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想到这,兰妃不禁有些好奇地看着这黑衣人,问道:“进宫前,可全部都给你交代清楚了?”

黑衣人点了点头。

兰妃仍是觉得此事有些不靠谱。

再次询问道:“这皇宫之内守卫森严,你有几成把握?”

闻言,黑衣人伸出了一根指头。

这是……

只有一成?

就在兰妃感到十分诧异的时候。

自从进来之后就从未说过话的黑衣人突然开口了。

“她活下来的机会不足一成。”

语气听上去很是平静。

兰妃看着他的眼睛,道:“就凭你?”

她始终还是对他无法相信。

直到一道寒光亮起。

兰妃猛然发现那黑衣人消失了。

而这时,身旁却是传来了大丫鬟如意的一声惊呼。

兰妃恍然地看了过去。

却赫然发现那黑衣人出现在了如意的身后。

他的手上拿着一把匕首。

正架在了如意的脖颈处。

黑衣人仍是一脸平静地看着兰妃。

不紧不慢地问道:“主子可相信?”

饶是一向胆大妄为的兰妃此时也是吃惊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但很快。

她慢慢地露出一丝笑容。

缓缓道:“看来父亲并没有托大,你的确有这个实力。”

“很好,这一次我倒要看看那陈若雪还能怎么办?”

说完,她让如意拿来了一份图纸。

后者有些害怕地递了过去。

那黑衣人接过之后,却是问道:“王爷还有一件事嘱托过我。”

兰妃愣了愣,等着他往下说。

“王爷怀疑有人要对小主不利。”

“不知小主是否有所察觉?”


想到此,陈旬面色不由一喜,当即应声。

“是!”

前朝。

巍峨大殿之上,一众百官再度聚集。

众人议论纷纷。

看着一脸阴沉的李兼,其身旁则是跟着一脸怒容的匈奴使者。

萧文清坐于龙椅之上,眼睛自下方大臣身上一扫而过,眉梢微挑。

“诸位爱卿今日怎的如此消沉?”

说罢,目光落向匈奴使者,再度开口。

“匈奴使者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匈奴使者沉眸看了萧文清一眼,末了,冷哼一声,没再回应。

李兼看着萧文清这副模样,有些咬牙切齿,面上却不好表现什么。

向萧文清施了一礼,李兼开门见山道。

“陛下,臣等此次前来,是为我朝同匈奴之好!”

“哦?”

萧文清眉梢一扬。

“现今匈奴驻军一事也已落脚,不知李爱卿此言何意?”

李兼闻言,唇边肌肉微不可查地抖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发沉。

“陛下有所不知。”

“陛下允匈奴于京城驻军,本意是为两盟同好之意,但武都督陈旬,却滥用私权,将匈奴两万精兵安置于不毛之地!”

“此且不说,武都督还明令不得给匈奴精兵发放粮食物资!这岂不是包藏祸心!”

“莫说匈奴兵士无法在那等情景下生存,即便是我军,在如此恶劣情景下,又能撑多久?”

“陈旬分明是歪曲君意,对匈奴行不义之事,意图挑拨!望陛下明察!”

“望陛下明察!”

李兼说得一脸义愤填膺,说罢,向萧文清重重一拜。

众臣跪拜紧随其后,声音之响亮,几乎想将大殿房顶掀翻。

萧文清看着下方场景,眸子微不可查地眯了眯。

李兼这话看似句句在说陈旬的不是,实则却暗指陈旬所做一切皆是由他指示。

何为歪曲君意?

如果他不借此处置陈旬,不就表明陈旬所做一切由他指示。

如果当真如此,现在匈奴使者就在此处,自然不会就此罢休。

说白了,李兼还是想借匈奴压他!

目光落在一旁盯着他的匈奴使者身上,萧文清面上故作诧异。

“竟有此事?”

匈奴使者见状,不由再度冷哼。

“天子脚下,还有事能瞒过圣上您的耳目吗?”

匈奴使者话语极为不善,显然对萧文清让陈旬安排他们一事怨气极大。

听出他话中敌意,萧文清嘴角动了动。

“使者此言差矣。天子脚下王土何其之大,朕又如何能够事事周全?”

“此次让匈奴儿郎们吃苦,确实是朕考虑不周,不若这样,朕今日便派人前往诸位所在之处送去吃食,使者看如何?”

萧文清此言,像是妥协。

然匈奴诸军受了那么多苦,匈奴使者却不想就这么算了。

不仅是他,李兼亦是如此。

想到方才陈旬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李兼面向地面的面上划过一抹阴鸷,起身再度开口。

“陛下仁善!本已放过陈旬一马且再度任职,可如今他借由陛下之势,做下此等不义行举。若再不处置,日后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

萧文清闻言,面上神色淡了些许。

“那依爱卿所言,朕当如何?”

“臣以为,陈旬意图破坏匈奴同大夏之好,其心可诛!”

“对!害我匈奴精锐吃如此苦楚,陈旬此人,必须严惩!”

匈奴使者紧随出声。

声音落下,萧文清看了两人少时,眸中神色晦暗不明。

“好。”

“若依照两位所言,朕确实应当给匈奴诸将一个交代。”

说罢,萧文清转首向一旁的太监,沉沉开口。

“宣陈旬。”

“是。”

太监一应,退出了大殿。

李兼和匈奴使者相视一眼,眸中神色有些荫翳。

陈旬再三和他们对着干,必须除去!

半晌,太监带着陈旬上了大殿。

陈旬向萧文清见过礼后,萧文清目光落在陈旬身上。

“陈爱卿,听闻你将匈奴两万精兵安置在了不毛之地,可有此事?”

声音落下,陈旬垂首一应。

“确有此事。”

“哦?”

萧文清眸光动了动。

“何出此举?你可知,此乃对匈奴的不敬?”

“回陛下,微臣以为,此非不敬,反是替匈奴精兵着想。”

“匈奴精兵的强悍多以其生存环境所成,我大乾环境同匈奴相比乃是天差地别,若是将匈奴众将士安置在沃土之地,使其沉迷享乐,那岂不是害了匈奴?”

“呵,我于军中待了数十年,此等言论,我还是第一次听闻!”

“那你倒是说说,断我军粮食,又是何意?粮食出问题自有专人解决,你凭何就此断了我们的吃食!”

匈奴使者声音带着怒意响彻大殿。

陈旬闻言,面上浮现一抹嗤笑,转而看向了李兼。

“这,就要问问李左相了。”

话音落下,李兼眉头不由皱起。

“与我何干?陈旬,你莫要胡言。”

陈旬却并未理会他,眼睛向萧文清看了过去,俯首施了一礼。

“陛下,臣此次进宫,还有一要事禀报。”

萧文清目光微动,淡淡开口。

“讲。”

“臣要状告户部尚书方平,滥用职权,积压库粮。现今为谋得利益,不惜逼迫粮铺大量售卖之前积簇霉米。此乃诸多粮铺掌柜提供的证据,望陛下明察!”

陈旬说着,自衣袖中掏出了一本薄册子。

萧文清身旁的太监见状,上前接过册子,给萧文清递了上去。

随着陈旬的举动,大殿内静了静,随即便响起了阵阵窃窃私语声。

隐在百官中的方平见状,心不由咯噔一跳,眸子几乎凝在了那本册子上。

证据?

那些掌柜竟是将他给供出去了?

忍不住向李兼看去,后者却示意他稍安勿躁。

“陛下。”

李兼向萧文清施了一礼。

“武都督的证据,可否能先交由微臣看看?”

萧文清将册子打开,抬眸向李兼看了一眼。

然不等他开口,陈旬的声音便不咸不淡地传了过来。

“李左相还是收了心思,册子内的东西同你也有些瓜葛,先交由你过目,怕是不太方便。”


第九章 延迟刑期

萧文清抬手将黑子落下,闻言,面上神色未动。

“朕为何要信他?”

陈旬一愣,萧文清却再度开口。

“朕现在要的,就是那些信不得的人。唯有将他们握在手里,才能逐渐积累其对抗李兼的实力。”

李兼能号令百官,那他就瓦解百官。

等到时候李兼的罪证由其曾经的心腹供出,李兼自然在难有翻身之日。

陈旬张了张嘴,没太明白萧文清的意思。

却在此时,萧文清的声音再度传来。

“陈爱卿,你输了。”

陈旬微微一惊,低头向棋盘上看去,才见白子竟是已然被黑子逼得退无可退。

如此富有杀机的棋势,便是他见,也不由心下骇然。

“李兼手下掌管京城财铺的共有十人,专管粮铺的仅有两人,方平便为其中之一。”

“且不说方平此人是否可信,便只是他受李兼看重,也足以让我们利用一番。”

陈旬闻言,蹙眉思索了一瞬。

“那方家村聚集的粮食,我们可要派发出去?此时正好南槐大旱,也是散出粮食的好时机。”

然,陈旬话音落下,萧文清却是摇了摇头。

“不。”

“南槐另派粮食出去,方家村的粮食,还得留下,方平,也还需留在李兼身边。”

陈旬眸光一动。

“陛下是想让方平做我们的暗线?”

萧文清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朕可没这么说。”

翌日早朝。

萧文清坐在龙椅上,单手扶额。

听着下方大臣争吵不休,不由有些头疼。

“南槐一带年年大旱,北擎又年年洪灾。比起年年赈济,兴修水利岂非良策?”

“如今大乾本就不同以往!兴修水利说得简单,你可算过财政压力!”

“陛下!臣以为......”

萧文清听了片刻,终是忍不住,抬手打断了众大臣的言论。

“南槐一事,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

“将你们的想法呈份奏折上来,其他改日再议。”

“除此之外,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奏?”

“臣有奏!”

萧文清目光落在开口大臣身上。

“朱爱卿请讲。”

“禀陛下,前户部侍郎贪赃一事,尚有诸多纰漏。”

“臣斗胆,请陛下重新调查此事,还前户部侍郎一个清白!”

声音落下,满朝皆是一静。

不多时,便另有几名大臣走出,一并跪在了地上。

“臣斗胆,请陛下还前户部侍郎一个清白!”

萧文清见着眼前场景,眸子却是微微蹙起。

前户部侍郎?

怎么印象里没有这个人?

“陛下!前户部侍郎张颂之如今问斩将至,贪赃一事也早已证据确凿。

臣以为,无需在多费时间。”

张颂之。

听到这三个字,萧文清思索片刻,才想起这号人物。

若说张颂之也算是一届忠臣,家中父辈乃是前朝老臣。

奈何“萧文清”成日贪图美色,最是吃得兰妃的枕边风。

在李兼的精心算计下,“萧文清”二话不说便将张颂之压入了大牢,待秋后问斩。

目光落向反对翻案的大臣。

萧文清眸光一动。

“前户部侍郎一事,确实过于潦草。”

“李坤,传朕旨意。”

“张颂之一事尚有些许可疑之处,为不枉贤臣,即此重新调查,暂且将张颂之问斩时期延至明年。”

“是。”

身旁太监垂首一应。

“朱爱卿。”

萧文清忽地再度开口。

反对翻案的大臣闻言,当即开口回应。

“臣在。”

“张爱卿翻案一事,朕交由你负责,你可有异议?”

朱生闻言,微微一怔,很快便反应过来。

“臣,无异议。”

陈旬位于诸大臣最后方,看着前方景象,不由暗笑不已。

让朱生负责给张颂之翻案,看似是将张颂之往火坑里推,然萧文清那声张爱卿却隐约表了态。

若是朱生替张颂之翻案,李兼怕是不会放过他。

但若其胡搅蛮缠不给张颂之翻案,萧文清这边又不一定会放过他。

陛下这一招,不纯粹在恶心朱生吗?

朱生有苦难言,退回自己的位置,再没多说一句话。

退朝后,李兼怒气冲冲返回左相府。

想到早朝上萧文清所言,一时间怒意横生,猛然一把将手里的茶杯砸在了地上!

“萧文清!不过和陈若雪云雨一场,还转性了不成!”

先是放了陈旬,后是想替张颂之翻案。

他辛辛苦苦做下的一切,还能被萧文清短短几日推翻不成!

想到此,李兼思想忽地一顿。

“陈若雪......”

李兼垂眸低低呢喃了一句。

少时,面上忽地扬起了一抹阴狠的笑意。

陈旬,你不是跟我对着干吗?

既如此,我便让你女儿,替你还债!

......

京城边缘处,几座大山包围之地。

匈奴两万精兵终是等来了萧文清派送来的粮食。

然当看到那独有几车的粮食时,众匈奴士兵几乎要揭竿而起!

两万匈奴人马,萧文清竟只给他们送了十桶粮食!

“诸位将士。”

陈旬站在侍卫身后,看着众匈奴兵士面上的神情,心下说不出的畅快。

收敛心思,陈旬再度开口。

“现今我大乾南槐大旱,民不聊生,朝廷上下减缩开支,连陛下也不例外。”

“现下这些粮食诸位先吃着,过些时日,我等必当尽力,在来给诸位将士送吃食。”

陈旬稳声说着。

“不过,虽粮食上我等紧缺,但为表大乾对诸位的重视,也为更好的还原匈奴训练场地,我等特命一万精兵押送牛马羊等牲畜前来。”

“希望诸位在大乾的日子里,能过的愉快。”

陈旬话音落下,本欲开口的众人到嘴的话顿时咽了下去,拳头死死握紧。

威胁!

陈旬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押送牛马羊何至于动用一万兵士?

在加上上次以保护他们为由派来的一万兵士,现在于他们周边山上落脚的正好两万士兵!

大乾的心思,昭然若揭!

不理会众人吃人的目光,陈旬转身离开了此地,前往皇宫而去。

一名匈奴士兵看着陈旬离开的背影,脚步动了动,像是想做什么。


杨夫人开口说着。

再度看向杨百鹤。

“朝堂之上我不在,夫君还需多多长心,莫要让人哄骗了去。”

杨百鹤见此,不由笑了。

抬手搂上杨夫人的腰肢。

“为夫知道。”

尚书府。

自三日前自皇宫回来,方成心下便十分不安。

自打自宫中回来后,萧文清便在不曾理会过他。

仿佛三天前什么都没发生般。

可萧文清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心慌。

屯粮乃是砍头大罪!

萧文清却就这么将他晾在了这里。

猜不透萧文清作何打算,方成一颗心也在半空悬着。

他也暗中送了信件前往方家村,可那边却迟迟没有回信。

眼见太阳将落下,放下有些不安地自书房内来回踱步。

陈旬那本册子到底是从哪来的?

若是没有那本册子,萧文清怕也不会想查探方家村,他的情况也不会如此被动!

然方成却不知。

那本册子乃是萧文清本人杜撰而成。

正当方成心中不安之时,门外忽地传来通报声。

“老爷,仓郡主事徐大人拜访。”

闻言,方成眉头一蹙。

“徐清?他来做什么?”

李兼手下掌管粮食主力有二。

一个是他,另一个便是徐清。

不过徐清同李兼关系更为紧密,且多是在外经营,不上朝堂。

难道徐清是为南槐派粮一事前来?

心下思索,方成不由有些烦躁。

又踱步几番,终是开口。

“让他在前厅等着,我稍后就来。”

徐清正值知命之年,体态略显臃肿。

虽名为清,却一双眼睛小而狭长,穿着一身红色华服,左手盘着两颗核桃,看上去便是一脸奸诈相。

方成进入前厅,不等说些什么,便被徐清淡淡瞥了一眼。

“果真是贵人事多,尚书大人让小人好等。”

徐清嗓音略显尖锐,一句话几乎拐了十八个弯。

方成眉头皱了皱,抬脚走向主位,淡淡开口。

“最近朝堂上事情是不少。”

“在下不如徐大人,还能不能得个清闲。”

方成自主位坐下,看向徐清。

“不知徐大人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徐清眸子一眯,冷哼一声,旋即开口。

“今年南槐大旱赈灾粮食早已预备,圣上却迟迟不发赈灾圣旨,你于朝堂之中,可得知原因为何?”

方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闻言,垂眸开口。

“这等事,你当去问左相大人。”

以往赈灾之事皆是由陈旬等人主张,逼着萧文清发下。

今年赈灾令迟迟未下,他又如何得知?

抛去赈灾令一事不提,他现在尚且担心着人头落地,哪有心思管其他琐事?

徐清盘核桃的动作一顿,冷声一哼。

“左相大人日日劳烦政务,为大计思量。哪有时间管这等小事?”

事实上,他已然找过李兼。

但其却闭门不见,让他吃了闭门羹。

无奈,只得前来寻方成,想探探风声。

“屯粮非小事。”

“近些时日朝堂乱得很。”

“与其想在我这里探得消息,阁下倒不如好好想想,若是今年无法自赈灾中谋得好处,阁下当如何于左相大人面前自处。”

“来人!送客!”

徐清闻声,眸子一瞪。

“方成!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如此蛮横,你信不信我去找左相大人告你!”

“徐大人,请吧。”

……

皇宫,议政厅。

八位大臣正于其中窃窃私语。

李兼,陈旬两人身侧各守三人。

“陈大人,陛下召我等前来到底是何事啊?”

“唤我等也就算了,叫他们……”

吏部尚书目光自李兼等人身上扫过,眉头紧紧皱起。

陈旬闻言,将声音压低,淡淡开口。

“平衡之术的门面罢了,无需挂怀。”

近些时日他同萧文清走得极近,倒也清楚了萧文清的为人。

萧文清的变化,着实让他惊叹。

若是萧文清能醒悟的早一些,大乾国力必然不会是如今这番景象。

不多时,随着太监一声高呼,萧文清进了议政厅。

萧文清坐在主位上,扫了八人一眼,声音沉沉传出。

“今日叫诸位爱卿前来,是为南槐一事。”

声音落下,李兼当即上前一步。

“陛下,南槐大旱已有数日,臣以为,当尽快发下赈灾令,运输粮食前往才是。”

萧文清点了点头。

“赈灾令暂且不提。”

萧文清话音落下,八人心中不禁浮现一抹疑惑。

萧文清将众人神色收归眼里,再度开口。

“诸位皆是我朝人杰,今日朕将诸位唤来,是想听听,诸位对兴修水利一事的看法。”

“陛下,兴修水利万万不可!”

萧文清声音刚一落下,一道声音便响了起来。

萧文清闻声看去,便见一人自李兼身后走出。

大司农,安阳。

“陛下,如今大乾国库空虚。”

“此时南槐正需救济,在兴修水利,怕会加重百姓负担,惹得民不聊生啊。”

萧文清闻言,淡淡看着安阳。

“哦?那爱卿来说说。”

“大乾近年并无战事,且百姓赋税可谓泰半之赋,国库为何空虚?”

“这……”

安阳一愣,倒没想到萧文清会如此问。

仅是一瞬,安阳便恢复了正常。

“回陛下。”

“朝廷近些年虽无战事,但于修路筑堤等事上投入资金却不少。”

“另,二月份灾情四起,饥疫并举,仅于此上朝廷便投入了几百亿银两。”

“市井店铺发展愈发不顺,派发银两,至今不曾填补回来……”

修路筑堤,多半是陈旬一派提的建议。

“那朕再问你,饥疫之灾,境况如何?”

安阳再度一怔。

忍不住抬头看了萧文清一眼。

见他正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连忙低头。

“回陛下,饥荒死亡……九百三十一万。瘟疫,死两千万……”

“嗯。怎么死的?”

这下,安阳却没有立即回应。

过了好半晌,安阳才有些发虚的开口。

“饥荒是饿死的,瘟疫......烧......烧死的......”

“所以,你们拿着朕的银两赈灾,生生将灾民饿死,将瘟民烧死。”

“仅是这些,便耗空了朕三百五十亿两?”

安阳没有开口,垂着的面上却划过了一抹慌乱。


“倘若朕是这只狗,必然会在将被烹之时,不惜一切代价挣脱主人的控制,而后觅得良人为主。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脱离被烹的结局,还能得到更好的对待。你说呢?方爱卿?”

方平听着萧文清的话,暗下心头波澜起伏。

萧文清的意思是,让自己投靠他,且他还能优待自己?

可能吗?

萧文清注意着方平的神色,声音再度缓缓传出。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遇上伯乐,还需抓紧时机,倘若错过,确实是可悲可叹。”

“倘若事到彼时,那马落得怎样的结局,也只能说造化如此。”

萧文清感叹着开口,转身向外而去,向方平摆了摆手。

“三日之内,想必屯粮之事便会有结果,爱卿先回去吧。”

方平见萧文清越行越远,暗暗思索着萧文清的话。

萧文清是在暗指自己为伯乐,他为千里马?

若是错过此次投靠萧文清的机会,他的结局怕也就定了。

但听萧文清的意思,如果他此时坦白投靠他,说不定他还能放自己一马。

沉默几瞬,方成一咬牙,忽地开口。

“陛下留步!”

说罢,方平再度向萧文清跪下,掌心因紧张渗出了细密的汗渍。

感受到萧文清停下脚步,方平沉声开口。

“臣,认罪!”

“臣于方家村屯粮未报,臣有重罪,但臣当真只囤了八万而已啊!”

“还有卖霉米一事,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方平豁出去了。

正如萧文清所言,倘若方家村事发,李兼绝对会把自己推出去当替死鬼!

但若现在和萧文清坦白,说不定自己还能留下一命。

萧文清听着身后声响,眸底暗光微动。

沉默一瞬,点了点头。

“朕知道了。”

说罢,再度抬脚离去。

方平看着萧文清的背影,面上神色微滞,心下有些不安。

知道了?

所以,萧文清想怎么处置他?

心中疑惑,方平却没敢在追上去询问,只得惴惴不安地回到府邸。

而与此同时,左相府。

历经匈奴士兵的一番洗劫,整个相府已然混乱不堪。

匈奴使者自宫中出来面上神色就没好过。

本想借此入宫机会将两万匈奴精兵调出荒地,谋得兵士们所需的物资。

却不料大乾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生这个时候出事!

“李左相,此事你是不是应当给我等一个交代?难不成自此就让我匈奴儿郎过这寒苦日子了!”

隔绝于荒地,如何养精蓄锐?

照这势头下去,不等李兼谋反,他两万精兵便要葬在大乾了!

李兼此时也头大得很。

听着匈奴使者的斥责,眉头不由暗暗皱起。

“使者大人,您且稍安勿躁。”

“萧文清不会让两万精兵在大乾出事的。他没那个胆量!”

“他不是已经答应派发粮食了?”

“至于驻军之地,使者莫急。”

“我们尚有时间,还怕拿不下一个萧文清?”

“使者且回去等着消息。相信粮食不久便会到。”

“户部一事在下还需好好琢磨,就不久留您了。改日定当登门拜访。”

“徐步!送客!”

话音落下,不等匈奴使者再多说什么,李兼便直接转身离开了此处。

看得匈奴使者一阵干瞪眼!

但思及萧文清承诺的粮食,匈奴使者终是冷哼一声,离开了相府。

李兼行至书房门口,忽地一顿。

想了想,转头向身旁之人开口。

“去尚书府,看看方平回来了没有?将他请来。”

“是。”

天色渐暗时,方成被请到了左相府。

左相府后院议客厅。

李兼坐于主位上,看了一眼下方的方成,面上含笑。

“仔细算来,自从上次一别,你我已经好些时日不曾如此聚在一起过了。方老弟可莫要因此生疏了本相。”

“左相言重了。”

“左相对在下有知遇之恩,在下又怎会因短短几日不聚,便疏远了左相呢?”

方成含笑开口。

心中却也明白,李兼此言乃是试探。

刚被萧文清从皇宫放出来,李兼便派人来请,其中意思,不要太明显。

无非就是想试探一番册子中的证据到底是什么。

但李兼不直言,他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如此便好。”

李兼含笑点头。

“我大乾三世辉煌,本相实在不忍看到大乾在萧文清手中走向终结。”

“最近萧文清几次三番同我等作对,本相也属实疲于应付。”

“若是身边没有你们这样忠心大乾之人,本相还真不知,现在景象会是多么难挨。”

听着李兼的话,方成眸色微动,向左相施了一礼。

“上天向来不会亏待为民之人。”

“左相一番为后世谋福之苦心,上天看到,自是不会辜负。”

李兼闻言,眸底暗光微闪,面上却未表达出什么。

“本相就知,方老弟最懂本相心思。”

房间安静一瞬,李兼再度开口。

“方家村屯粮一事,不知进度如何?”

“回左相,一切顺利。”

方成淡淡回答着,面上神色如常。

“现今方家村已屯粮八万。”

“如今正值南槐干旱,陈旬等人必会想方设法地散粮赈济,届时,我们便可以趁机大捞一笔。”

方成开口说着,面上划过一抹不怀好意。

借难屯财,也是李兼向来喜欢做的事。

闻言,李兼面上划过一抹笑意。

又和方成闲聊几句,方成便起身告辞。

在方成离开大厅的下一秒,李兼面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来人。”

“在。”

“近些时日,给我盯住方成!”

“是!”

李兼看着方成消失的方向,眸色沉沉。

方才方成看似句句对他表忠心,实则处处留余地。

到现在方成也不曾言明萧文清手中的证据具体是什么东西。

同他拉扯,也要有能够拉扯的本钱才好。

不然一旦拉扯过了火,结局会是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

夜幕降下。

皇宫萧元殿。

萧文清同陈旬相对而坐,桌上棋盘黑白子错落复杂。

陈旬眉头紧蹙,落下一枚白子,忍不住看向萧文清开口。

“陛下,恕臣直言,方平此人,信不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