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陆长生刘秀珠的玄幻奇幻小说《越战越勇!孤身一人守城池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惨绿少年阿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北莽,上京,都华山。这里是上京的最高点,也是整个北莽的最高点。都华山巅上矗立着一座宫殿,修建得富丽堂皇,高耸入云。这里并不是皇宫,北莽皇宫在都华山的东边十里处。能比皇宫占据的位置更高,修建得更金碧辉煌的,那便只有一处地方,祭祀殿!祭祀殿的大祭司在北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不仅仅因为他是大祭司,更因为他是皇室中的元老。按辈分,现在的北莽皇帝,还是大祭司的孙子辈。此时,夜已深,空旷寂静的祭祀殿的主殿天元宫中还有一个人影站在那巨大的雕塑下。雕塑高二十丈,人面蛇身,手中握有一棵巨大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比武冲硕大的光头还要大几分。夜明珠散发温和的光芒,将下方的人影拉得很长很长。人影身穿红色长袍,头上也被长袍遮住,看不清楚脸面。他手中拄着一根蛇形...
《越战越勇!孤身一人守城池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北莽,上京,都华山。
这里是上京的最高点,也是整个北莽的最高点。
都华山巅上矗立着一座宫殿,修建得富丽堂皇,高耸入云。
这里并不是皇宫,北莽皇宫在都华山的东边十里处。
能比皇宫占据的位置更高,修建得更金碧辉煌的,那便只有一处地方,祭祀殿!
祭祀殿的大祭司在北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不仅仅因为他是大祭司,更因为他是皇室中的元老。
按辈分,现在的北莽皇帝,还是大祭司的孙子辈。
此时,夜已深,空旷寂静的祭祀殿的主殿天元宫中还有一个人影站在那巨大的雕塑下。
雕塑高二十丈,人面蛇身,手中握有一棵巨大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比武冲硕大的光头还要大几分。
夜明珠散发温和的光芒,将下方的人影拉得很长很长。
人影身穿红色长袍,头上也被长袍遮住,看不清楚脸面。
他手中拄着一根蛇形权杖,权杖的头部宛如巨大雕塑。
在权杖的顶端,也镶嵌着一颗珠宝,散发出的光芒与雕塑上的夜明珠遥相呼应,宛如太阳与月亮一般。
这便是大祭司的权杖,至高无上的权杖。
人影唯一露出的红袍外面的便是抓住权杖的手。
那只手与步履蹒跚的人影极为不匹配。
因为人影显得极为苍老,可是这只手却洁白如玉,宛如新生儿一般。
人影走到雕塑面前,开口说道,“伟大万能的造物神啊,您创造了万物,开创了北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
声音苍老,宛如地上的磨砂一般,从喉咙中摩擦出来。
红袍人恭敬地说道,“伟大的造物神啊,北莽在您的光芒照耀之下,已经成为这土地上的主人,已经成为势不可挡、四方来朝的北莽帝国。”
“听皇帝说,只要攻破天河,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汉便再也不复存在,中原大地全部纳入我北莽帝国中来。从此以后,所有的世人都要奉您为主,信仰您,供奉您。”
“可是这几天,我总是心神不宁,感觉有些事情要发生,可是那浓雾环绕,让我看不清楚前方的路,让我失去的方向。”
“伟大的造物神啊,请您用你的慧眼,帮我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汉国运,为什么逐渐稳住了?”
“此消彼长,北莽的国运便会倾斜啊!”
巨大人面蛇身雕塑一动不动,那双悲天悯人的眼睛看着下方,看着人影。
红袍人继续说道,“伟大的造物神啊,我已经老了,老得快走不动了。”
“我想要的是在临死之前,看到北莽消灭大汉,一统天下。在这期间,我不想看到任何意外的发生。请您睁开慧眼,继续为我指明方向吧。”
红袍人洁白如玉的手将权杖提起来,往地上一落,只见权杖上的宝石便愈发明亮起来。
其中有一条光线如同活过来一般,便朝上方游去。
光线最终抵达巨大雕塑的手掌心中。
与夜明珠一接触,便“嗡”的轻微一声,夜明珠的光亮骤然明亮了许多,将整个天元宫照射得宛如白昼。
红袍人身子微微颤抖,口中念着咒语,让手中权杖的宝石源源不断地朝上输送光线。
过了一会,人面蛇身雕塑手中的夜明珠明亮到透明,便有人影在上面浮现。
红袍人喉咙中咯咯作响,“原来又是你啊,张时修,你还不甘心啊,你还在挣扎啊!”
“呵呵呵,你都已经一百多岁了,元气已经逐渐散去,你竟然还想用十年的寿命来窥测天机,你这一卦,折损十年的寿命,你可值得啊!”
红袍人紧紧地盯着夜明珠,看着龟壳中的云雾,看着张时修摇晃着龟壳。
“张时修,你们龙虎山千年道场,果然不凡啊,这样的卦也能让你打出来。”
“嘿嘿嘿,可惜啊可惜,当年我联合十位大法师,布下的遮天蔽日大阵,造就无边幻象,你棋差一招,没有看得通透。你这些年来,苟延残喘,只剩下半条命而已。”
“今日,饶是你耗损心血,拼了性命,又能看到什么呢?”
红袍人似乎颇为得意,六年前的那一次隔空对决,虽然有十位大法师助阵,可是如果没有大汉内部人配合,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功的。
那一次,是红袍人最为得意的布局,布局了十年,最终全盘获胜。
他自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就是那一次,武王殒命,世道大乱,大汉颓废,北莽崛起。
自此改天换地。
这一切,便是红袍人这位隐居幕后的大祭司在操盘。
“嗯,这是什么卦象?”
红袍人握紧了权杖,他看到了龟壳在红不断翻涌的云雾,看到了那枚在不断滚动的铜钱。
铜钱一直在滚动,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
滚动的铜钱,便是不确定的因素,就是那不可测的天机。
“变数!”
“怎么还会有变数?”
红袍人喃喃自语,显然有些难以接受。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张时修竟然找到了那其一!”
红袍人手掌朝地,掌心中一股黑色云雾飘出,整个人便飞向半空。
“张时修到底看到了什么?”
“那其一到底是谁?”
红袍人能隐约从夜明珠中看到一个身影,似乎还在拿着一把刀,身后还有什么东西在飘扬。
可是这一切,都看得太过于模糊,太过于朦胧。
作为大祭司,他如何会让这一步先机让张时修提前知晓。
慢一步,便步步慢。
当大祭司整个人腾升到半空之时,离那颗夜明珠只有两丈的距离时。
那龟壳中的铜钱,突然停了下来,卡在了其他两枚铜钱的中间。
而与此同时,那龟壳中的云雾突然翻涌而出,直接笼罩在夜明珠上,扑向大祭司。
“不!”
大祭司迎上云雾,痛苦地喊叫一声,整个人便如同坠落的风筝一般,从半空中坠落下来。
饶是大祭司当机立断,手中黑雾喷涌而出,抵挡在身后,可是因为太过于突然,依旧重重地摔倒在地。
“嘭!”
天元宫中的砖石被压碎数块。
而大祭司也捂住胸口,吐出几口鲜血。
守在门口的下人赶紧跑了进来,搀扶起他,着急地呼喊道,“大祭司,您怎么了?”
大祭司吐完几口鲜血,整个身子便瘫软在下人身上。
下人四神无主,“怎么办啊?”
“我去请太医,不行,我得先去禀报皇上!”
大祭司一把抓住下人的手,极为虚弱地说道,“不!”
“谁也不能说,今晚的事情谁也不能告诉。”
下人眼泪直掉,“可是大祭司,您的身体很虚弱啊!”
“要是你……”
大祭司此时笼罩在头上的头罩已经歪倒在一边,露出那张布满皱纹的脸,那一双幽蓝的眼睛,仿佛能将人的心魄给吸走。
他强忍心头不适,“我没事,缓一缓就好了!”
“明日,你再去禀报皇上,记得,不能提我受伤之事,只是禀报皇上,说我有要事相商,请他来一趟都华山,来一趟祭祀殿。”
春十三娘“咯咯咯”地笑起来,胸口摇晃得很厉害。
“呦呦呦,想不到啊,这个小小的离阳城,眼光最好的还是一个独眼瞎子啊!”
“等下我进了城,得好好让你的独眼看一看,现在的我和十年前的我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钟北见张寡妇和李瘸子、老铁匠等人看他的眼神有些古怪,便低着头不做声了。
陆长生依旧纹丝不动,“我不认识你。”
“离阳城非汉人不得入城,如果你不是汉人,请马上离开。”
春十三娘俏眉一抬,“哦,小兄弟这么无情啊。”
“我千里迢迢赶到这里,连水也没有喝一口,身上的灰尘很多,澡还没来得及洗一个,你就这么无情无义,忍心赶我走啊。”
陆长生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又重复了一句,“非汉人,不得入离阳城。”
春十三娘逐渐收起脸上的笑意,眼眸中有锐利之色,“哦,如果我一定要进城呢?”
陆长生沉声说道,“死!”
春十三娘饶有兴趣地看着陆长生,“你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你以为能杀掉几千个凡夫俗子,就天下无敌了吗?”
“你以为自己能修炼这天地间的元气,就是天赋异禀吗?”
“你这个井底之蛙,如何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陆长生并没有听懂春十三娘说的“元气”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他明白了春十三娘的立场。
她是北莽的人。
或者说,是北莽请来的人。
春十三娘继续说道,“我看你还是有些天赋的,能达到入门的条件。”
“如果你愿意当我门下弟子,跟随在我身边,伺候我,我倒不介意留你一条性命。”
陆长生并不言语,只是手中的刀柄握得更紧。
这个女人看起来娇弱不堪,可是陆长生的本能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很危险。
她像五彩斑斓的毒蛇一般,看起来耀眼,却会在不经意之间突然露出獠牙,将人毒死,将人吸食一光。
见陆长生不说话,春十三娘脚尖点了一下驴腹,“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
“我倒想看看,这座让孙立均痛苦了六年的离阳城到底藏了什么特殊阵法,让秦纲舍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说通我师父,让我亲自下山一趟。”
“嗯,杀气很重,血腥味很浓啊!”
春十三娘眼眸微眯,深吸一口气,感受到浓浓的血腥气味。
“这种气味,很好闻,不过,如果是新鲜的血液气息,就更让人舒服了。”
“陆长生,还不打开城门,迎我入城?”
陆长生还是没有做声,但是动身了。
他双手紧握大刀,脚尖点了一下城头的墙砖,便飞身而下。
迎头一刀劈向了春十三娘。
他说过,要她站住,那她就不能再向前一步。
他说过,非汉人不得入离阳城,那就绝对不能进来。
既然这个女人不听,那就只有一个结局,死!
春十三娘感受到一股强风袭来,这才收起无所谓的神态,“看来,你还是不懂得珍惜啊!”
“在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拜倒在我的驴子之下,亲吻我的鞋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能当我的徒弟,会欣喜若狂。”
“年轻人,你还是太冲动了。”
说话间,春十三娘伸出纤纤玉指,捏起一片花瓣,往陆长生方向弹去。
一股能量,从春十三娘的指尖涌现出了,宛如一股青烟,环绕在花瓣之上。
花瓣便不再轻飘飘,而是逐渐放大,变快。
那花瓣边沿原本柔嫩的尖端,变得尖锐无比。
如同,一直飞旋的刀刃,割向陆长生的脖颈。
陆长生感受到危机,几乎出于本能,他在空中,变换了姿势,大刀迎向了花瓣。
那原本指甲大的花瓣,到了陆长生眼前,已经变得如铜锣一般大小了。
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食人花一般,想要吞噬眼前的一切。
“轰!”
陆长生感觉手中一颤,一股巨大的反挫之力袭来,整个人在空中便倒飞了出去。
在即将撞到城墙之时,陆长生反手一刀,便将大刀插入城墙之上,让自己的身子悬挂起来,不至于跌落城头。
咽喉处有一股热流涌上,被陆长生强行给压了下去。
好浑厚的功力,只是一朵桃花,就能压制自己。
而那边的春十三娘眼中露出微微诧异之色。
刚才那看似寻常无奇的桃花瓣,其实蕴含着她多年的内力。
死在“捏花指”上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谁能想到,在这偏僻的离阳城,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竟然能挡住自己的一招。
看来,先前流沙郡郡守所说的,这个叫陆长生的少年一人一刀杀了数千人,守住离阳城六年不败,还是有些本事的。
不过,能接住自己一招,并不代表陆长生能活下去。
因为春十三娘不是一般的人,更不是王林、王峰等只会练筋骨的寻常武夫。
她可是能吸收天地元气,得到过名师指点的修炼者。
她所在的宗门,桃花山可是在当地令人畏惧的恐怖宗门。
虽然她不知道这流沙郡守与宗门达成了什么协议,可是她现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陆长生死。
或许在死之前,她不介意让陆长生短暂的快活一下。
然后将他抽筋断髓,吸食一光。
“哦,原来还是有些手段啊,我还是小看你了。”
“陆长生,你虽然不是普通的武夫,可你体内也并没有元气,哪怕你修炼了古怪的功法,终究不能上正道,登上大雅之堂。”
“所以,我还是准备今天为你收尸。”
驴子又朝前走了一步,春十三娘看着还剩下的五朵桃花,颇有些不舍地说道,“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陆长生,我本来想和你深入浅出地交流一番,现在看来,你连清溪边的洞都探寻不到了,更不就不懂得怜香惜玉,不懂得深浅之道。”
“咯咯咯,那就去死吧!”
话未落音,春十三娘身子一抖,一股股玄奥的气息从丹田中散漫出来。
那些玄奥之气便从春十三娘的手指盘旋而出,落在了桃花之上。
五朵桃花泛发出金色光芒,如同佛门金莲一般,神圣不可侵犯。
“咄!”
春三十娘一声喝道,双手结成桃花状,食指合拢朝前,便向陆长生弹去。
陆长生一拳拍在城墙上,打落尘土飞扬。
双手握刀,全力一击,迎上五朵桃花。
桃花飘然散开,似乎主动避开了陆长生这一刀。
然而陆长生刀气余力未尽,劈向了城下的春十三娘。
那驴似乎极为警惕,见刀气袭来,便大叫了一声,跳在一旁。
尘土飞扬,刚才驴脚站立之处,留下了一道半尺深的沟壑。
“好霸道的刀气,怪不得能斩杀上千人。”
春十三娘看着地上的刀痕,眼眸微眯,“不过,终究是凡夫俗子,还是要死在我的桃花劫中。”
一刀未中,陆长生收回了大刀,便发现五朵桃花已经将他紧紧地困住。
一股若有若无的力量在环绕着他,在牵绊着他。
让他使不出力气,无力再挥出一刀。
似乎,有五个妙龄少女,一丝不挂,在他身边翩翩起舞。
还有靡靡之音在环绕,似乎在轻咬陆长生的耳垂,喃喃细语。
“长生哥哥,来啊,快活啊!”
“放下刀子,抓住这里,这里才是男人应该握住的地方。”
“嗯,我好想……”
我已经累了六年了,六年间,我时刻感觉到疲惫,时刻感觉到困倦。就连杀人,都变得有些疲乏。可是面对的,是永无休止的杀人。
我也想像武王一样,当个盖世英雄,扛起大汉的旗帜,
可是我毕竟不是武王啊!
陆长生猛地咳嗽起来,又吐出大口鲜血。
嗯,被砸碎的胸口为什么会有一股热流涌起?
本来已经快掉落手臂为什么还能有一丝丝痛楚?
那股新的煞气为什么会这般猛烈?
陆长生抬头看向周康,周康已经拔出了腹部的弩箭,又紧咬牙关拔出了胸口的小刀。
周康身上流的血很少,不是他的武功有多高,可以控制流血,而是他的血在北莽刑部大牢中已经流得差不多了。
现在每流一滴血,便是他生机的流逝,是他体内浑厚功力的流逝。
越杀戮变得越强大!
不止是杀死对方,伤害对方同样也可是使自己变得更强!
陆长生感受到左手臂逐渐有了些感觉,便缓缓站起身来,捡起那把大刀,朝周康冷冷地说道,“这里是大汉的领土,犯我大汉者,必杀!”
这是陆长生和周康说的第一句。
也是最后一句话。
因为说完这句话之后,周康的另外一个铜锤砸在了陆长生的脸上。
陆长生感觉半边脸都被砸扁了。
一只眼睛血肉模糊,看得不是很清楚。
只能在血雾中看到前方魁梧的汉子。
有时候,过度剧烈的疼痛反而能让人忘记了疼痛,或者,已经痛得麻木了吧。
陆长生再次扬起手,袖中弩箭射出,一箭射中了周康的左眼。
周康微微一愣,似乎觉得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了很麻烦,便伸手将弩箭拔了出来。
箭头上带着一颗眼珠!
还有一些红的、白的血肉沾染在上面。
周康用独眼看了一下箭头,看着上面的眼珠,若有所思。
在拔出眼珠的那一刻,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暂时失去光明,他脑海中莫名其妙地浮现出了一些东西。
城头上竖立的旗帜,好像是大汉的旗帜。
眼前的人好像是个汉人。
这个汉人口中还在嚷嚷着什么“犯大汉者,杀!”
周康眉头紧皱,因为他发现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我是谁?
我在哪里?
这颗眼珠是我自己的,不,是父母给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父精母血,不可弃!
周康拿着弩箭,便一口吞下了眼珠。
他的眼珠很大,不过他的口更大。
眼珠在喉结处滚动了一下之后,便进入了他的肚子里。
味道,有些怪!
秦纲急了,“为什么周康还不动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要吃自己眼睛?”
“先砸死陆长生再说啊!”
公孙玄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我刚才通过七脑尸丸感觉到周康的心神突然动了一下,好像有觉醒的样子。”
秦纲脸色有些发白,将手中的伞扔在地上,一把拉住公孙玄的手臂,“公孙先生,快,快动手啊!”
“那陆长生已经快失去战斗力了,只要一锤,将他的脑袋砸碎,便能杀死他。”
“你赶紧驱动七脑尸丸,让周康将陆长生杀死!”
陆长生哪怕身体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秦纲就觉得不安,觉得还有一把剑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因为他已经打探清楚,这六年来,陆长生受伤无数次,许多次的重伤根本就无法活下来了。
陆长生继续说道,“我学的武功的是武王教的,可惜这套刀法杀气太重,我自己都有时候把握不住,虚靖也说了其他人不适合练,容易经脉错乱。”
“我答应过教你拳法的,你上来吧。”
太祖长拳,又名三十二势长拳。
传说是大汉开国皇帝太祖所创。
开国皇帝,都是马上皇帝,汉太祖从小跟着父亲习武,年纪轻轻便云游四方,终于投身行伍,学得了一身本领。
汉太祖创立太祖长拳的初衷,是为了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拼命之用,所以实战性比较强,相当于当时军队中的格杀必备技能。
太祖长拳拳式大、开放舒展,注重身、法、步的配合,豪迈奔放,威猛异常,符合汉人的身体特征和性格,因此受到了军人的喜好。
另外汉太祖为了让汉将都能学会拳法,将长拳进行了简化,演绎成基础类拳法,简单易学,流传比较广。
后来不仅军中人人都学,在民间也有不少人学习太祖长拳。
只是离阳城远在流沙郡,铁蛋出生得晚,便没有机会学到。
接连三日,铁蛋都在城头跟着陆长生学太祖长拳。
铁蛋天赋平平,就是能吃苦,太祖长拳是简易拳法,铁蛋练了三日,倒也有模有样了。
城中百姓知道铁蛋崇拜陆长生,见他跟着陆长生学拳,也都见怪不怪了。
只有铁蛋的爷爷老铁匠过来瞧了两次,看铁蛋练拳的身影有点像自己死去的儿子和大孙子,便抹了把眼睛,又埋头打铁去了。
这日,下起了雨,铁蛋便没有学拳,和爷爷去打铁。
陆长生想起虚靖临走时说的话,便拿出那根树枝。
翻来覆去,怎么看都像一根普通的树枝。
闻一闻,并没有烧焦的惊雷味道,只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有点像桃木的香味。
也不知道虚靖是不是诓自己,用一根普通的桃花树枝,换走一锅上好火烧驴肉。
这等事情虚靖是做得出来的。
毕竟他在离阳城的这几天,总是和寡妇们说,要疏通经脉,畅通渠道,阴阳调和,方能长寿健壮。
寡妇们不信独眼的钟北,偏偏相信这个年轻的龙虎山道士。
难道就是因为他模样俊俏一些?
这个该死的看脸的社会!
陆长生不知道钟北的痛苦,他想起虚靖说过第一场秋雨之事栽下惊雷木,成活率会大增。
管它惊雷木还是桃花树,先种下再说。
种出一株桃树,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在流沙郡离阳城这边,还没有桃树。
南橘北枳,离阳城没有桃花,可是长安那边,尤其是秦岭北麓,每到春天,桃花盛开,灿若云霞。
这等美好的景象,一直留在陆长生十岁之前的记忆中。
武王也是很喜欢桃花的。
许多次武王带着陆长生到秦岭北麓赏桃花,总会吟诗。
陆长生至今记得,武王最后一次去赏桃花,还吟诗一首: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这首诗,是武王对一个女子吟唱的。
一想起那个在漫天飞舞的桃花中翩翩起舞的妙曼身影,陆长生心中便像针扎了一般疼痛。
六年了,武王尸骨未存,那个让武王含情脉脉的少女,是不是已经嫁作他人妇了?
是不是早已经将武王忘却?
否则,以她的家世,以她能与武王并肩作战的武艺,怎么会不来流沙郡看一看?
酒馆有些破落,店小二的态度也有些爱理不理的样子。
因为只有这么一家小酒馆,大家又都是出门在外,便没有计较这些。
此时有三桌客人在酒馆中喝酒。
一桌是两个晚上睡不着的老头,看穿着,像是当地的村民,干了一天苦力活计,两个老兄弟便来喝点小酒,唠唠嗑,解解乏。
靠门口一桌,有三男一女,年纪大约都是三十来岁的样子。
看装扮,有点像出来行走江湖的侠客模样,身边都放着武器。
四人叫了些酒水,点了一条鱼,一只烧鸡,还有些卤肉,还有些小菜,说话声音不小,倒是热闹得很。
还有一桌,只有一个人。
只是这个人比较高大肥胖,恐怕有两三百斤重,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将帽子撑得圆圆的,像是开店的掌柜,又像养猪的屠夫。
此人背对着大门口,一个人在埋头吃肉喝酒,看不清楚长相。
两个老头一叠花生米,便喝得很开心,说着当地的方言,外人也听不懂。
四个江湖人士应当是中原人,说的是官话。
其中一个下颌有三寸胡须的男子应当是其中的领头人物,他喝了一口酒说道,“你们知道吗?大汉快不行喽!”
坐在他右下手的是一个脸上有痣的男子,“大哥,不是才听说长公主领着十万大军杀退了北莽兵马?”
“长公主英明神武,又有冠军侯霍无缺辅佐,必定能杀得北莽贼子有来无回。”
“现在大汉还有兵马上百万,怎么就不行了?”
对面一个长相较为斯文的男子说道,“二哥,你就有所不知了,虽然打了胜仗,可是北莽攻破天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痣男子说道,“怎么可能?”
“现在朝廷在临安已经立足,江南粮草充沛,金银财宝数不胜数。加上以天河之险,长公主之举世无双的才华,如何会守不住天河?”
三寸须男子笑道,“二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
“我前日打探到的消息,这大汉的天啊,说变就要变了。”
“你们看到的只是两军厮杀,可是这国战,除了战场上的事情,还有场外的事情。”
四人中唯一的女子,模样倒还端庄,浓眉大眼的,开口说道,“大哥,你到底打探到了什么消息,你酒都喝了三杯了,我还是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快点说,别遮遮掩掩了,好让人心烦。”
三寸须男子放下酒杯,大笑道,“都说男儿心急,我们四妹却是个火急火燎的性子,我要是再卖关子啊,她恐怕要将我的酒杯给砸了。”
“好吧,我便直说了。我打探到的消息是,北莽要与大汉和亲?”
三人均是一愣,“和亲?”
女子说道,“都打成这个样子了,还能和亲?”
三寸须男子点点头,“正是打成这样了,才要和亲。”
“我刚才说了,国战除了战场厮杀,还有外界的因素在左右。这么些年来,打打停停的事情也是常有的。朝廷之中,主张议和之人向来是占了大多数。恐怕皇上和太子也存了议和之心,愿意割地称臣,只要北莽不进攻江南,几乎都能答应。要不是长公主死死压住,恐怕这事早已成了。”
有痣男子给三寸须倒了一杯酒,“大哥,虽然朝廷之中的官员都贪生怕死,尤其是江南豪族,向来太平惯了,养尊处优,不敢拼命。”
“可是老百姓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啊!别说天河以南了,我听说在长安、徐州、青州等被北莽占据之地,已有人组织义军,一直在与北莽作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