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薛虹朱煇的其他类型小说《红楼首辅的励志人生薛虹朱煇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烟柳画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老师,这一次恐怕总计能换得千余万两吧?”林如海脸色有些低沉:“莫说千万,就是再翻一倍,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呐。北地蒙古后金近些年都不太安稳,海上东瀛流寇作乱,更有弗朗基等后起之夷国。又恰逢连年天灾,朝廷如今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年初是山东赈灾,便调了二百万两银子。再加上巩固黄河水利、修缮太上皇的陵寝,一年工部所需费用,便有千万。如今为了省钱,陛下更是将自己的陵寝缩减到了原本三分之一的规模。身上的龙袍,也已经有三年不曾换过新的了。唉!我林如海枉为人臣,愧对陛下啊!”薛虹一边安慰着林如海,一边对如今的隆庆帝升起了一点期待。至少从自家老师口中听到的隆庆帝,是一个励精图治,有中兴之相的皇帝。可如今这大明,靠一个明君就想从膏肓之间救回来,可真是...
《红楼首辅的励志人生薛虹朱煇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老师,这一次恐怕总计能换得千余万两吧?”
林如海脸色有些低沉:“莫说千万,就是再翻一倍,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呐。
北地蒙古后金近些年都不太安稳,海上东瀛流寇作乱,更有弗朗基等后起之夷国。
又恰逢连年天灾,朝廷如今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年初是山东赈灾,便调了二百万两银子。再加上巩固黄河水利、修缮太上皇的陵寝,一年工部所需费用,便有千万。
如今为了省钱,陛下更是将自己的陵寝缩减到了原本三分之一的规模。身上的龙袍,也已经有三年不曾换过新的了。
唉!我林如海枉为人臣,愧对陛下啊!”
薛虹一边安慰着林如海,一边对如今的隆庆帝升起了一点期待。
至少从自家老师口中听到的隆庆帝,是一个励精图治,有中兴之相的皇帝。
可如今这大明,靠一个明君就想从膏肓之间救回来,可真是千难万难呐!
……
运河之上,船只之内。黛玉小小的身影委委屈屈的蜷缩在船舱中的床上,一颗心仿佛也随着一阵阵波涛碎了。
她很聪明,可以清楚的感觉的到自己爹爹的担忧,和将她送走的苦心。
一张梨花带雨的脸上,双眸早就哭的通红,看的周围的婆子丫鬟们心疼。
最后还是林府的老牌婆子,黛玉的奶娘艾婆婆上前柔声细语的劝道:“小姐,老婆子知道你孝顺,但你更要明白老爷的苦心呐。
更何况老爷不是说了,这次去只当是替夫人尽一尽孝心,见一见老太君。只当做是去外祖母家顽。”
可黛玉依旧是眼眶含泪,轻咬嘴唇,不让眼泪落下来。
艾婆婆更心疼的肝都在颤,这可是自己从小看到大,如同玻璃珠子一样的小姐啊。
“小姐,平日里你最是聪慧,可这一次,你就没有老婆子我眼睛精了。”
艾婆婆说过后,故意停顿了一瞬间,看看勾没勾起黛玉的兴趣。
黛玉再聪慧,到底如今年纪不大,歪了歪小脑袋,疑惑的看向艾婆婆。
“小姐,前些日子琏二爷刚刚过来的时候,老爷的精气神和最近可明显不同。
原定着去了京中,也不曾提过归期。可如今却只道是让姑娘去外祖母家顽,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所以我的好姑娘,可莫在哭了,小心身子呀!”
黛玉终于止住了噼里啪啦的泪水,随即让丫鬟去她的行李中取本书过来,只当作解闷。
丫鬟见自家小姐终于收了泪水,自然欢喜,于是来到行李中千挑万选,心中想着:可千万不能再拿了什么伤春悲秋的诗词,惹的自家小姐再哭了。
丫鬟左挑挑,右选选,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忽然发现行李中有一本书,夹在两本标注为养生书册中间,名唤东周列国志,看起来应该是古史一流的小说。
丫鬟记得这书,貌似是自家老爷的弟子,薛少爷送的。
丫鬟便拿了这书,呈给了黛玉。
黛玉拿到书后,黛眉微蹙似有疑惑,丫鬟立刻开口:“回小姐,这书是夹在薛少爷送的两本养生书册内的。”
黛玉了然的点了点头,翻开第一页。
词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黛玉只一翻,便看的入了神起来。
这本是薛虹闲暇之时,为了锻炼小楷所写,后见黛玉心思敏感,易伤春悲秋,所以将这本书也夹在养生的书中,一并送了出来。
“老太太,宝二爷回来了!”
“唉?他不是去上香了?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叫他进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道浑身裹着红色袍子的白嫩男童快步走了进来,活像个人参娃娃。
“见过老祖宗,大太太、二太太和几位妹妹。”
“今日有客在快别耍子,先来见过你这妹妹。”
话甫落下,贾宝玉一抬头,只觉得好似处在梦中未醒,四周茫茫天地再无旁人。
贾宝玉只觉得这人生聚如浮沫,散如荧光,得见了这样如水一般的人儿才是不枉费活了一场。
不施粉黛自有天然风流,微微喘息,眼中似有泪珠萦绕,若是一时落下,恐如晶花梦露乍然破碎。
再抬眼,更有艳光照面,入了眼,更是入了心。
如此出神之态落入众人眼中,却早就是见怪不怪了。
黛玉被贾宝玉痴迷的眼神吓了一跳,但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而王夫人在一旁脸上虽然带着笑,但心底却呕的和什么一样:克母福薄的丫头,才刚来就迷的宝玉这样,天长地久还得了?
如此福薄之人别说正妻,就是妾室也断不能让宝玉娶进门!
还妾室,何等的不知所谓。
黛玉何等的身份?出身江南名门,祖上也是四世列侯,书香门第,簪缨世家。
父亲林如海,乃是当朝探花,仕林名流,母亲是国公府嫡女。
这样的身份,除非是王公本人,或是皇族皇子皇孙。
否则谁敢让黛玉做偏房?不怕御史弹劾到死?
除了皇帝本人,就是个王爷,只要林如海没死,想要纳黛玉为侧妃,大概率也得被士林的口水淹没!
探花是他们士林的脸面之一,你让探花之女做妾,是不是不把他们这些读书人看在眼里!!!
或许这也是为何林如海会这般放心的将黛玉托付给贾家。
因为在林如海看来,贾家的人只要没疯!就会明白,把黛玉娶回家有多大的好处!
尤其是在士林中,如果未来黛玉的儿子去科举,当他和另外一个人不相上下的时候,考官也好,皇帝也罢,都会倾向于黛玉的儿子。
这就是底蕴!平时用不到,用到一次价值万金!
若不是林如海死的早,等到黛玉十一二岁的时候,求亲的人早就把门槛踏破了。
最低也得是个尚书侍郎家的嫡公子,王侯世子也不过寻常。
贾宝玉算什么东西!!京中一个五品员外郎虚职小官的儿子罢了,还不是长子的身份。
如今在外人看来,贾政一家也只不过是寄居于荣国府罢了。
除了荣国府那身虎皮,贾宝玉什么也不是。
让黛玉做妾?他也配!!
与贾宝玉热情不同,黛玉只是不冷不热的回应着,不敢妄动。
忽然,贾宝玉猛的从脖子上金项圈内摘下那块玉石,开口道:“似妹妹这样的人儿,可也有玉没有?”
黛玉以为对方是少年心性,起了炫耀心思,于是附和道:“没有,想来哥哥的玉是个稀罕物,岂是人人都有的……”
此话一出,贾宝玉顿时呆在原地,看着自己手里的玉石不知道想着什么。
忽然,猛的暴起,将手中的玉石贯在地上:“连妹妹这样的人都没有,有眼无珠,算什么宝贝!”
一瞬间所有人立刻围了上去,就连贾母也推开了黛玉,上去搂住贾宝玉,又哄又斥责道:“你纵再生气,何苦摔了你的命根子,那是你的命根子!!”
至于三春姐妹,则是庶出的丫头,在贾母的心里地位远不如贾宝玉和黛玉二人。
而黛玉虽然也在笑着,但却很好的把握着其中的分寸。对贾宝玉的态度,既不近也不远。
在如今的黛玉看来,贾宝玉未免太小孩子气了,又顽劣,所以一直保持着些距离。
相较于这宴席上的珍馐美味,黛玉更希望回房间去安安静静的读完最后的一章东周列国志。
“唉!既是东周列国志如今才到宋公伐齐,也不知道后面的故事师兄有没有写完。 ”
如今的黛玉就如同后世的小说追更的读者一样,见着自己的书马上就要看到头了,更新还遥遥无期,心里自然是焦急的。
……
“阿嚏!奇怪?这顺天府的气候变化难道这般大?刚到就让我受了风?”
薛虹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目光看向渡口处。只见一众锦衣卫并着宫中的龙禁卫已经早早在此等候多时。
薛虹上岸后,立刻一名锦衣卫千户上前进行交接。
只见来人身高七尺有余,膀大腰圆,一张脸端方大气,浓眉大眼,腰胯宝刀,只是往那一站就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就这个面相,放天庭上,起码也得是个看大门的面相!
“锦衣卫千户韩天放,奉陛下之命特来接应。未请教公子。”
薛虹当即拱手回礼:“在下薛虹,韩千户,这船上便是家师巡盐御史林大人差我护送的东西,劳你护送。”
韩天放连忙客气道:“不敢说辛苦,都是为陛下办事,请。”
随着一声令下,一箱箱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破木箱子被从船上抬了下来,再被装上马车,然后随着队伍的护送缓缓向皇宫的方向驶去。
时值清晨,城中的人们也早早的忙碌了起来,见到这番架势,心中自然难免心生好奇。
毕竟这一车车的,还被锦衣卫和官兵龙禁尉护送,阵仗大的吓人。
而在一众人马中,唯独一身青衫披着斗篷的薛虹格外的显眼,不少人纷纷猜测这又是哪家王公家的公子。
一路到了皇宫门口后,只见一位约摸三十多岁的太监领着几个小太监早已经等候多时。
“这位便是林御史的高徒吧?走吧,咱们别耽误功夫了,陛下在御书房等着呢。”
薛虹翻身下马,笑着拱手道:“有劳公公在此等候,未请教公公姓名。”
“咱家夏守忠。”
从袖子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趁着行礼的功夫就塞到了夏守忠手里:“原来是夏公公,烦请带路。”
夏守忠那是什么人,收礼都收出本能反应了,顺势把银票往袖子里一塞,指头只是一摩挲就知道是一张一百两的面额。
这银票啊,越大的面额,纸张越大,而且也就越好。
毫不夸张的说,无论哪里的银票,只要从夏守忠手上这么一过,都不用去看,哪个钱庄的,多大面额的,印出来了多久,夏守忠都能摸出来。
这个就叫专业。
收了银票的夏守忠态度立刻好上了不少,脸上的笑也更友好了起来:“薛公子,这第一次入宫也不用太紧张,只是有两点,入了宫后不可随意打量,更不可直视陛下,此乃臣子之礼。”
“多谢公公提点。”
对于皇宫,薛虹没什么好奇心,上辈子该看的都看过了。
这个世界虽然和薛虹上辈子是两个不同的发现轨迹,但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
还有这火,恐怕起的,也有些蹊跷了……”
这里面要说没有事,薛虹一百个不相信!
原本的薛虹还不知道该如何做答,现在一念升起,当即提笔写下答案。
先别想着出彩了,还是求稳务实吧!
否则真不小心被卷进上面的争斗,别说一个举人,就是进士,那也是当炮灰的命!
至于能不能考上,薛虹本就不怎么执着。
一来他还年轻,二来家中也还算富裕,不必急于一时。
天大地大命最大啊!神仙斗法,百姓遭殃!
薛虹一边做答,一边时刻注意火情,现在火势已经被成功的压制下去了。
或者说,薛虹从始至终,都不认为,这场火会发展到烧死人的地步。
那样的话,可就成了千古笑话了。
堂堂乡试场所贡院,如果因为失火把一省之地的所有秀才一锅端,这样的事情,绝对会被记载到史书上的。
一般来说,就算是造反的,也不会丧心病狂去放火烧贡院。这样做等于和天下所有读书人结下死仇!
在薛虹看来,这场大火几乎不存在意外的情况。
因为这火起的太快了,哪怕是现在房子都是木质结构,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火势的苗头,一瞬间就连成一片。
除非贡院那个角落堆放了什么易燃的物品。
但这里是金陵城贡院,不是顺天府的贡院,八月份用不着取暖,所以贡院里面不可能堆放大量柴草。
再结合主考官悄悄换人的情况,薛虹甚至有一定的把握,这火,搞不好就是朝廷的人自己放的。
只不过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是了。
薛虹确认火势不足以威胁自己的性命后,开始放心做答。
……
又是一天一夜后,贡院大门终于打开,一众举子纷纷涌出大门。
这三场考试下来,一些身体虚弱一些的举子,直接昏了过去,是被人抬出去的。
就连薛虹也多少有些狼狈,面有倦色,但还是快步离开了这里,回到客栈。
考试结束后到放榜大概还有十五天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
一般是八月中旬到九月上旬,放榜的时间又恰逢桂花开放,故而也称桂榜。
“还是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逛一逛金陵吧,如此即便落榜也不虚此行。”薛虹一边走路,一边盘算着明天该去哪里逛一逛。
然而,当天下午传出来的消息,立刻让薛虹熄了四处游玩一番的心思。
本场乡试,负责应天府的主考官右佥都御史胡有德,以及应天府知府全部意外身亡。
官方对于外面的解释是:贡院失火,胡御史、应天府知府身先士卒救火,但由于经验不足,不幸葬身火场中。
可薛虹可是清楚,早在去救火之前,主考官胡御史就已经消失了!
而且好巧不巧的是,胡御史,也是正八经的义忠亲王一脉的人。
薛虹虽然只是一届秀才,可这十多年来,通过细枝末节也把朝廷的情况摸了个大概。当然,也只是明面上的摸了个大概。
基本上现在朝廷里分了三股势力,太上皇一股,也是实力最强,最根深蒂固的一股。主要是开国勋贵,以及太上皇时期的老臣。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城的四王八公,以及大部分边军将领。
薛虹也是在成为秀才后,才知道这个世界的特殊地方。
这不是他所熟知的那个大明朝,更不是后面的清朝。
林如海看着薛虹一脸无奈,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随后调笑道:“怎么?我看薛家的条件不错,要不你就和那小姑娘把亲事订了吧。
你要是不好意思,为师可以帮你出面。”
薛虹不羞不恼,浑然不似情窦初开的年纪,爽朗一笑带着别样的洒脱玩笑着道:“哈,不过是这痴儿一句话。弟子有多少斤两还是自知的。不过是没钱没势的穷书生,哪里敢去攀高枝。”
“不是攀高枝,我妹妹说了……”
“不是攀高枝,我妹妹说了……”
“停停停!知道了知道了,你先下去好好休息睡一觉。我和老师还有别的事要忙。”薛虹最后像是哄小孩一样的把薛蟠给哄走了。
林如海见没乐子看了,于是拿出上面给的秘诏。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如海啊!你终于tm想明白了,跟着朕干不会亏待你的。你放心了干,只要不把江南给我干出去,出了事朕给你兜着!
也别怕朕会甩锅,这秘诏上面我是盖了章的,还有给盐商封虚职的事,明天早上我就拿早朝上说,不会让你背锅的。
当然,原本的秘诏薛虹肯定是看不到的,但通过林如海透露的意思,就可以感觉到,这个隆庆帝很不一样。
“这么多年寸功未立,是我有愧于陛下的信任。”
“老师能够稳住江南的局势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不过……老师,这几日学生出行发现了一件怪事。外来的行商车马行于官路,车不合辙,居然还必须要更换漕帮的马车继续行进。这是怎么回事?”
薛虹虽然生活在扬州的,但毕竟鲜有接触商贾的朋友,所以不知道也很正常。
说起这个林如海重重一叹:“唉!自甄家势大之后,漕帮与之勾结,擅改车辙间距,使得扬州车辙与其他地方都大不相同。
如此一来,盐的进进出出要么走水路由漕帮押运,要么就只能依靠漕帮的马车。
上一任巡盐御史曾将此事上禀太上皇,可最后终究还是在甄家的阻挠下不了了之了。”
“这群人难不成是想谋反不成!”
更改车辙乍一听起来没啥严重的,老子有钱,我这车愿意怎么改就怎么改,你管得着吗?
包括历史书上秦始皇的三大功绩中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来,这个车同轨凭啥能和那俩功绩并列。
古代的路和现代的柏油路那不是一回事,更不可能遍地用石头铺就。
哪怕是官路,也是靠着成千上万的马车一遍遍压出来硬的土车辙。
马车走在车辙上,车行驶的就平稳且快,就和现代的铁轨一个道理。
如果马车不在车辙上,非常容易翻车,尤其一遇到下雨天更是会直接趴窝,寸步难行!
车同轨,意味着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还有军事支援能力。
要是一个地方一个车辙,那这物资没法运输。
某个地方造反了,要调兵调粮食打过去。就因为没有合适的马车,这边反叛军都打到皇宫里开始品尝太后皇后了,你这边后勤物资还没运出省呢。
车同轨那是中央集权制度控制地方的必要前提!那是天下大一统的保证!
可现在扬州这群王八犊子,擅自更改车辙尺寸,只为了盐商和漕帮一家独大。
也就是现在隆庆帝忙着和太上皇斗法。一旦腾出手来这群王八蛋有一个算一个,肯定都跑不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