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被前夫抛弃后我考公成功了小说结局

七零:被前夫抛弃后我考公成功了小说结局

打字机三月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这会儿都过了早餐餐点,食堂阿姨也都蔫蔫的了。但对上宝妞那双天真无邪的小圆脸,阿姨露出个笑脸来,见柳绵绵果真有票,接了粮票和钱过来,先打了十个包子。那头的饺子现下锅煮,还需要时间等,等着饺子煮熟的空档,柳绵绵给孩子递了个包子让她先吃。宝妞抱着包子,不知所措:“妈妈,真的是咱们的包子?”“吃吧,真是咱们自己的包子,今天吃饱了再回。”柳绵绵豪气的说。这会儿的食堂大师傅水平都很不错,堪比后来餐馆的大厨,包子又是新鲜出炉的,面发得又软,宝妞抱着有她小脸一半大的包子,“嗷呜”一口下去,咬到了肉馅儿,里头的肉香味也散了出来,宝妞大眼睛睁得溜圆,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妈妈,包子可太好吃了,你也吃。”“包子就吃一个,待会儿还有饺子呢。”既然吃了包子,...

主角:柳绵绵宝妞   更新:2025-01-07 10: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绵绵宝妞的其他类型小说《七零:被前夫抛弃后我考公成功了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打字机三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会儿都过了早餐餐点,食堂阿姨也都蔫蔫的了。但对上宝妞那双天真无邪的小圆脸,阿姨露出个笑脸来,见柳绵绵果真有票,接了粮票和钱过来,先打了十个包子。那头的饺子现下锅煮,还需要时间等,等着饺子煮熟的空档,柳绵绵给孩子递了个包子让她先吃。宝妞抱着包子,不知所措:“妈妈,真的是咱们的包子?”“吃吧,真是咱们自己的包子,今天吃饱了再回。”柳绵绵豪气的说。这会儿的食堂大师傅水平都很不错,堪比后来餐馆的大厨,包子又是新鲜出炉的,面发得又软,宝妞抱着有她小脸一半大的包子,“嗷呜”一口下去,咬到了肉馅儿,里头的肉香味也散了出来,宝妞大眼睛睁得溜圆,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妈妈,包子可太好吃了,你也吃。”“包子就吃一个,待会儿还有饺子呢。”既然吃了包子,...

《七零:被前夫抛弃后我考公成功了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这会儿都过了早餐餐点,食堂阿姨也都蔫蔫的了。

但对上宝妞那双天真无邪的小圆脸,阿姨露出个笑脸来,见柳绵绵果真有票,接了粮票和钱过来,先打了十个包子。

那头的饺子现下锅煮,还需要时间等,等着饺子煮熟的空档,柳绵绵给孩子递了个包子让她先吃。

宝妞抱着包子,不知所措:“妈妈,真的是咱们的包子?”

“吃吧,真是咱们自己的包子,今天吃饱了再回。”柳绵绵豪气的说。

这会儿的食堂大师傅水平都很不错,堪比后来餐馆的大厨,包子又是新鲜出炉的,面发得又软,宝妞抱着有她小脸一半大的包子,“嗷呜”一口下去,咬到了肉馅儿,里头的肉香味也散了出来,宝妞大眼睛睁得溜圆,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妈妈,包子可太好吃了,你也吃。”

“包子就吃一个,待会儿还有饺子呢。”既然吃了包子,饺子两人分一碗就好。

这会儿的人油水少,就连小孩子的胃口都不错,有的人一辈子没吃过好东西,偶尔吃上一顿,能把自己往死里撑。

柳绵绵却是有节制的吃了个包子,等饺子煮好了,给宝妞分了四个尝尝味道,剩下的八个饺子她自己也能吃完。

包子吃完,嘴巴还有些干,再吃完饺子,喝完饺子汤,肚子里头就就瓷实了,剩下的包子用饭盒包了,晚上就省得去做晚饭。

宝妞却是馋的不行,虽然小肚子吃的鼓鼓囊囊,却一副还是很想吃的样子。

这会儿的生活是真的苦啊,孩子压根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柳绵绵在那本书里看到的宝妞,但凡到了能吃上肉的日子,他就端着肉躲在门跟墙中间的夹缝中吃,王大柱看了很不喜欢,觉得女儿不大气。

可宝妞为什么这样,还不是因为一个“穷”字闹的。

从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在白月光的儿子每天早上都喝牛奶,吃蛋糕的时候,宝妞却连包子都没吃过。

后来虽说进了城,可那个家也不是她的家,家里但凡做了点肉菜,她如果多吃几口,白梦就会明里暗里的说她馋,久而久之宝妞就对“吃”这上面有羞耻感,觉得能吃是种丢人的事,就算是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吃点好吃的也会偷偷躲着吃。

这一世,就不能让孩子遭这样的罪。

“包子够呢,以后咱们都吃好吃的。”

“每天都能吃包子?”宝妞瞪大了眼睛,饺子虽然也好吃,但不如包子喧软。

“宝妞,这世上好吃的东西很多的,以后咱们换着吃,不光有包子,还有饺子,还有薯片,炸鸡腿,什么好吃的妈妈都会给你做。”

“妈妈,咱们这回不找爸爸,是不是找别人当爸爸?”

“你听谁说的?”

宝妞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她对爸爸没有印象,但脑海中会出现另一个人的身影,那个人高大,那个人的怀抱非常温暖,她脑补出来的爸爸的样子,是按照那个人作为模板的。

七十年代的火车,效率特别慢,也不准时。

路上还有几天时间,虽说火车上也可以吃饭,但火车餐又贵又难吃,还是要准备点别的。

去供销社买了两斤鸡蛋糕,这会儿的鸡蛋糕货真价实,装在塑料袋子里头就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宝妞忍住了没吃,但一路狂吞口水,又买了些瓜子和糖果,母女两个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回村的顺风拖拉机,等到了村子,已经是吃过晚饭的时间。

母女两个吃完包子,柳绵绵给小孩儿烧水洗了个澡,母女两个早早睡下。

第二天,鸡刚打完鸣,就有人敲门。

开门一开是刘幺姑,她背了东西,一只手还拄着个拐,一见面就把背上的东西解了下来。

柳绵绵下意识的接过来,手上一沉,整个人都往下坠,差点脸朝下扑街:“这——啥?”

“给你路上带的东西。”刘幺姑看都没看她一眼,低头把背篓接住了,揭开上面的花布,露出里头的东西来:“这个背篓你带走,里头都是些吃的,这包是煮熟了的鸡蛋,路上你两可以吃,这个是水壶,旧是旧了点,但你没水壶在路上喝个水都不方便,里头是干净的水,这个饭盒里头是米饭,这个天气还不凉,路上你两可以吃上一顿,其他的都是家里头的腌菜,萝卜干豆腐乳,你两路上也可以就菜吃。”

柳绵绵看了一眼,大部分都是给她准备在路上吃的,茶叶蛋都有十好几个。

装着米饭的盒子是个半新不旧的不锈钢饭盒,上头一个盖子扣住了,一打开盖子能闻到米饭的香味,这个盒子给塞的严严实实的,母女两个吃上一顿饱不成问题。

就算是刚收完秋粮,各家各户粮食富裕,卫家这样对她也真是够大方的了。

最下头一层是一些腌菜,都是村里人常吃的那种,有一些是生的,有一些炒了起来,农村到不缺这些腌菜,但到了城里就说不好,卫家之前几天都没说,到送她走的这天才拿出来,肯定是怕她推辞,闻着一阵阵的菜香味,柳绵绵这心里暖洋洋的。

她只是想进城找宝妞爸算账。

腌菜也就罢了,带回去她儿子也能吃,鸡蛋跟米饭却是专门给她母女两个准备的。

卫家......确实是很厚道了。

“我自己也准备了东西,还带了钱。”柳绵绵说。

“一码归一码,路上好几天,穷家富路的,你先紧着不能放的先吃,背篓沉你背不动,待会儿我让老二送你去县城。”刘幺姑说:“村里头你真没讲,那我等你走了再说。”

去县城的路有十几公里,平常都是走路或者搭去城里的拖拉机。

但柳绵绵一个人带个孩子,就算是坐车,进火车站也麻烦的很,再说这一背篓可太沉了,她背着是能背得动,走远了却是不行。

柳绵绵伸出头去看了一眼,看见卫家老二在外头,推着张自行车在等着,一边等一边东张西望,跟做贼似的。

一分神,就忘记说推辞的话来了。

“娘,好了没,待会儿人多了就不方便了啊。”卫家老二说。

“催催催,催什么催。” 刘幺姑疯狂吐槽:“你先带着东西走,半道上再等人。”

卫家老二只能委屈巴巴的等着。

她还有话要说呢。

刘幺姑又从口袋里头掏出五块钱来,硬塞进柳绵绵手里,压低了声音说:“家里孩子多,这钱你拿着别让人知道了......你别推辞,你这一走都没给大队打招呼,以后你再回来,恐怕也不好,以后能待在外头就待在外头。”

她力气很大,那是常年干力气活练出来的,动作不算温柔的把钱塞到柳绵绵手上。

是一小沓毛毛票,几毛几分的都有,有些钱很旧了,有些还是新的。

“我手里有钱,上回卖粮食——”钱上面还带着老人的温度,柳绵绵鼻子一酸,眼泪都快飚出来,她快要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穿越前她身边也没什么亲人,从小就没被人疼爱过。

穿越后,在这个世界更是没感受到什么温度。

不管卫家的初衷是什么,卫家这个老太太让她在这个冰冷的世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这个世界的残酷,让这个村子大部分人都很现实,也不知道你这样的老太太教育出来的孩子,应该也不难相处。


这也不怪她没认出来啊。

————

下了火车,命就去了一半。

最后一半是在皮卡车上丢掉的。

出了城,车速渐渐起来了些,路面又比想象中更加颠簸。

几个孩子倒是生龙活虎的,可怜了柳绵绵,上车以后就感觉不妙,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要喷出来,压抑到了极限。

不像几个孩子那么精力充沛,柳绵绵一上车就彻底虚脱,整个人都废掉在后座上了。

身旁,三个小家伙挤在一起——二娃硬是要跟孙明挤在一起,占前排去了,车在颠簸的路面上开了很久,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柳绵绵的一条命去了大半,脚踏到地面上的时候,有种在船上漂泊了几个月的错觉。

孙明带着过来的是当地政府的周转房,如果卫轩服从分配,基本上就在这里定下来了。

还是卫轩眼明心亮的过来扶住了她。

“你晕车,要不要休息一下?”

“让我缓缓,我以前其实不晕车的。”村里的拖拉机开到飞起,路比这里还破,她都不会晕车。

卫轩是绝不可能承认自己的车开的烂:“你坐了两天的车,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大娃跟爸爸搬东西,老二你给阿姨倒杯水来,宝妞你三娃坐在这里玩。”

两个特别小的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不添乱就是帮忙了。

二娃很不乐意,后妈还没进门呢就要使唤他干活了,他才不要给后妈倒水.....别别扭扭的帮爸爸搬东西。

“老二!”

“不用,我自己带了水可以自己来,你们先把东西搬进去,待会儿我帮你们收拾,然后我有话要跟你讲。”柳绵绵打开了水壶,洗干净了盖子,先喂宝妞喝了一口,再喂老三喝了一口,自己才抱着水壶咕隆隆的喝了起来,一口水下肚,胃里面翻腾的感觉顿时减轻了许多。

老大老二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当下默认都是大孩子了,不需要特地照顾。

老二扁扁嘴,觉得这个女人没他想象中那么糟糕就是了。

“既然你不喜欢阿姨,那咱们把香姨请回来好了。”明知道老二不喜欢香姨,卫轩偏偏要跟他提这茬。

“爸爸。”老二继续扁嘴:“我也没说不喜欢他。”

卫轩撸了一把老二的头:“那就是喜欢?”

老二觉得很别扭:“我也没说喜欢。”

“那你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老二就不说话了,真是人小鬼大。

“你们就开始搬东西了,万一收拾好以后不住这里怎么办?”柳绵绵指着屋子问。

“如果卫哥在海城上班,住处基本上不会变。”孙明插了一句嘴:“这是市政府统一建的周转房,从部队退伍的,外地调过来的干部,基本上都住这个家属院里,住下来了除非是换地方,不然不用搬,家属区很大的,里面什么都有,食堂、供销社、菜市场,这里住着好几千人呢,生活很方便的,待会儿收拾好了我带你们去逛一逛去。”

相当于一个大型社区了。

环境倒是也不错,现在住的人也挺多了,门口是个宽敞的空地,最边上有颗大树,院子边上被早来的人开垦出来了密密麻麻种着当季的蔬菜,这个地方绿叶蔬菜种的多,墙跟边上有一株野生也长的三角梅,这会儿正盛开着,一簇簇的鲜花散发的勃勃生机,让人心生欢喜。

这是一栋四层高的红砖小楼,跟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建筑一样,呈“一”字型建,每一层的尽头都是厕所,一边是男厕一边是女厕,里面是啥样就不知道了。


这话一出,看热闹的邻居们也开始笑,这王大为家的,自己家都理不顺了,还跑来挑拨柱子家的事儿呢,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王大为这懒汉,平日里在家都懒得挑水,可近日里却对彭寡妇献起殷勤,说起这事儿还是柳绵绵给捅穿的呢,为此王大为两口子打了一架,王大为的脸都被他媳妇挠花了。

王大为家的觉得她就是存心看笑话,看柳绵绵更不顺眼了。

见柳绵绵楚楚可怜的,拉着小闺女一脸的无助,偏王大为家的趾高气昂的样子,有人瞧不下去了,淬了一口便道:“王大柱进了城,就当起了陈世美,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又有人说:“能戳人家家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还带着个孩子,柱子给别人养孩子,连自己的亲闺女都不管,真是瞎了他的狗眼,给人家养娃子又有个什么好结果,柱子媳妇给他爹娘养老送终,便是犯了七出之条,也不该休了人家。”

王大为家的“哼”一声:“包办婚姻,是旧社会的陋习,柱子这是在反抗四旧!”

也不等人回应,转身就走。

明媒正娶的妻子成了包办婚姻,名正言顺的婚姻成了四旧,一句话就让出轨变成了新思想,这话若不是王大柱教的,就王大为家的那文化素养,可说不出这种道道来。

王大柱进城以后,家里头一直都是柳绵绵操持,老人是她送走,孩子也是她带大的,人心都有一本账,各人各自安慰了柳绵绵一番,但道理谁都懂,可人家在城里,村里的干部手再长,也管不到城里的事儿。

当初两人结婚就是摆了一桌,拜了天地就算成亲了,乡下这地方结婚都这样,所以王大柱索性连结婚手续都不想打,单方面通知柳绵绵他宣布婚姻结束。

待王大为家的一走,柳绵绵的脸马上就拉了下来。

日子过得这么苦,倒不是她不勤劳,也不是她好吃懒做,这事儿还是要从宝妞爸身上说起。

大约五年前王大柱招工进了城,从此以后两人分居两地,原主在家伺候老人,又生了个娃,一直到上月老人过世,本以为靠着宝妞爸的那份工钱,家里头会好过些,但事实就是以前家里老人还在时,他一月还寄十块钱回来,可自打老人走后,就一分钱没往回寄过,不但如此,这月宝妞爸还寄了封信回来,单方面宣布两人的婚姻无效,他要离婚。

孩子他不要了,家里的财产也不要了,家里头的东西他就“十分大度”的让给柳绵绵了。

可家里还有什么财产?

原本家里就是一贫如洗,老人临走前看病又花了不少,一月十块钱,那是看病都不够的,连原主陪嫁的新棉絮都被王大柱带到了城里,那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剩下的就是两间房。

这破房子,还是宝妞太爷爷那一辈造的,茅草盖的棚顶,连下大点雨都能漏,就这还跟施舍一样,原主着急上火可也拿他没办法,毕竟人家在城里,她连进城的路往那边走都不知道。

而王大柱呢,最近还升了官,又跟白月光破镜重圆,宁可养着别人的孩子,也不愿意给自家娃吃饱些。

宝妞三岁大,也就见过她爸一面。

偏偏王大为家的跟原主说,王大柱养着白月光的便宜儿子,读着城里的幼儿园,喝着牛奶吃着鸡蛋糕,豆浆买一杯倒一杯,喝不下都没自家亲闺女的份。

原主一气之下就嗝屁了,睁开眼芯子就换成了现在的柳绵绵。

虽说柳绵绵是个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社畜,一辈子都没结过婚生过娃,但是道理她明白,到了这个份上,谁甩了谁还不一定呢。

光想到后面的剧情,柳绵绵就气得肝疼。

在原著中,原主气死后,王大柱把闺女宝妞接去城里。

说得好听是要接宝妞去享福,但其实就是拿她当小保姆,那个时候白月光刚刚流产,王大柱为了他的光辉形象,自然不能去请保姆的,于是才三岁多的孩子,就被使唤来使唤去,后来王大柱发达了,白月光带来的便宜孩子八十年代就去欧洲留学,而宝妞却被一直留在了家里。

当初看到这个剧情,柳绵绵差点没被气死。

被这种男人气死,原主也真够亏的。

但她既然得了原主的身体活了下来,宝妞又是这么可爱这么乖的孩子,她自然不会不管这孩子。

王大柱以为谁挣的钱就该归谁,便是这时候的村里人也这样认为,就算他们为柳绵绵可惜,也不会有人想到要怂恿一个小学文化的妇女,跑去城里要钱,但谁叫柳绵绵不是法盲呢?

能糊弄住原主,还真吓唬不到她。

.....

锅里传出香气,玉米熟了。

蒸好的玉米比煮的有甜味,玉米粒鼓起来,圆嘟嘟的,还冒着甜丝丝的味道,这年头的玉米没有后世改良过的玉米甜,但胜在长到刚刚好的玉米嫩,味道其实也不错。

“妈,玉米好吃。”宝妞这孩子好养活,就一点粗粮,也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不管是白米饭还是玉米,她都能吃的香喷喷。

宝妞跟着跑到厨房,柳绵绵见她想伸手够玉米棒子。

这玉米还烫着,闻着味道就很香了,柳绵绵抄起根筷子,哈着气儿一口气戳穿玉米芯子,让宝妞坐在旁边举着筷子先啃着,而她自己抄起一把铁锅,开始煮起豆角来。

豆角用水闷一闷,起锅前放点盐,这叫水豆角,是当地很流行的吃法。

倒不是因为多美味,而是当下缺油。

工人阶级还有粮票可以分,有钱可以买,可在村里的农户,就只有村里分的那点粮油。

一个社员,一年到头连一斤油都分不到。

宝妞爸所在的棉纺厂倒是能分多些,可也只够他自己嚯嚯的,别说油票,自他进厂后连个油花花都没看到过,要说他那点小心思,可从进城那时候就看得出来,但原主傻,竟然从没怀疑过。

人啊,一定要对自己好。

否则别人怎么会心疼你呢?

吃饱喝好,柳绵绵开始思考起人生来。

那负心汉想离婚,想叫她净身出户,想给旁人养孩子。

离婚可以,便是他不提,这种男人也断然要不得了,可他想一封信寄回来,叫她哪里凉快就哪里待着去,也想得太美了些,负心汉也就是仗着天高皇帝远,乡下的人进城难才敢这样放肆。

离婚自然不是这样离的,分割财产,孩子的抚养费,一句话都没提就想离婚?

柳绵绵想要进城,当面跟他好好说叨说叨。


柳绵绵把鸡蛋糕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丢嘴里,心说这会儿的东西可真是真材实料,吃了几口就把东西一收。

宝妞那边也吃完了,又喝了几口凉掉的开水,见大碗茶的大爷这边生意也歇下来了,便跟他东拉西扯起来。

大爷就是火车站这附近村子的,从有这个火车站开始就在这边摆摊,沿海城市管得也不严,他年纪也确实是大了,生产队的工作他也干不了,政府对这样的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你问事儿问到我这里就对了,就没有我吴大爷不知道的事,第一棉纺厂啊,离这里可远着呢,在新城那边沿着海,每天倒是有几趟公共汽车过去,但下午一般就没有了,你要去得等明早上的车,咱们海城大着呢,老城跟新城区都离了有一天的路,靠走是走不过去的。”

一天的路!

这也是惊了,以前只知道西北城市大,还不知道南方城市也这么大的,但这会儿的海城范围跟几十年后不一样,几个市没有全面发展起来,也就没有分区,以后分成的三个市,现在都属于一个地区,而柳绵绵要去的是沿海那边的新城,离现在的老城区有些远,在未来是属于两个市。

“那请问转业军人就业安置是哪个单位?”

“姑娘,你有亲人转业来海城?”

“也......也算吧。”对上大爷好奇又八卦的眼神,柳绵绵不知道下一句怎么接:“您知道吗?”

看样子负心汉今天是逃过一劫。

“军人转业都是在政府安排就业,滨海那边有建好的房子,应该都是在那边,如果是转业军官,肯定就去滨海了,如果是普通军人,可能就地分配,或许直接去厂里了。”

这会儿军人就业分配都是直接到单位,待遇都还不错,卫轩这样的军官,分配的单位肯定不止一个,是可以挑挑拣拣选个最好的单位,也能选择返回户籍地,不过现在说这些都马后炮,刘幺姑当初最恨的就是儿媳妇要离婚不说,还没提前打个招呼,卫轩的组织关系都转来了海城她才提,不然就近分配到新源县,她也可以照料一二。

当然这也是马后炮。

好了,现在柳绵绵晒干了沉默,不管是去找谁,她都要在这个地方找个招待所住下来,等明天早上再搭公交车。

那头,卫轩上车后,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坐上了驾驶座。

驾驶技术嘛,他的确是没得说的,以前的时候开山地,开越野,都是一把好手。

出了火车站的人群,马路渐渐宽敞起来,这辆皮卡的性能不错,卫轩也是越开越顺手,一边开他一边跟孙明聊着。

“我妈是不是寄了什么东西过来?”

“对对对,差点忘了。”孙明就坐在副驾驶上,伸手就掏出来一个信封出来:“挂号信,昨天收到的,你不说我都忘了,家里给你寄的什么东西?”

“媳妇。”卫轩随口答道。

“啥?”

“寄的媳妇。”

“这年头.......连媳妇都能塞信封里头了。”孙明有些无语的说道:“那你把车停路边,拆开信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几个孩子正在后头热闹着呢,见车停下来了,二娃把车窗摇了下来,头也伸了出去。

卫轩有些无奈:“二娃,头别伸外头,危险。”

拆开薄薄的信封,里面果真只有一张照片。

是一张黑白单人照,照片拍了很久,因为没有塑封,上面的人影看着都有些模糊了,但五官清晰可见。


白琴带着鸡蛋回了趟娘家,在娘家歇了一晚上才回,刚进门把从娘家拿来的鱼放下,就看见王大为从外头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大柱那边最近有没有带信回来?”

“你急个什么,等他俩成了,肯定不会忘了你,但只有一条,咱们可得看好了她了,这趟我回去得到了信,阿梦这回怀相好,肯定是个男胎,等孩子一落地,她铁定能让王大柱带咱们去海城。”

想到以后在海城上班的美好日子,白琴就不那么肉疼了。

就算是厂里的临时工,一个月也有二十块,比在乡下种地可强多了。

王大为想到什么,嘿嘿一笑:“你妹子在那边还不错吧?”

“你想什么呢,她可是正正经经离婚了的,倒是委屈她了,不明不白的跟柱子在一起,我可听说了,柳绵绵还在闹呢。”白琴想起娘家的事儿,眼珠子转了转对王大为说:“对了,我娘家那边有个人家里找我打听柳绵绵,你说我把她说给那边怎么样?”

“你想啊,她要是不承认离婚,迟早要闹去找王大柱的,你能压着她一辈子不成,但如果她在这头也嫁了人,还有什么脸再去找柱子?”

“什么人家?”

“我们村许老三家里。”

许老三又懒又打媳妇,媳妇很早就跑了,留下四个儿子,几个儿子也像爹,懒的生产队长用鞭子都赶不出去下地,名声自然也差,到现在四个儿子都没讨上媳妇。

“是给哪个儿子说媳妇儿?”这几兄弟怎么就想开了,肯让兄弟先找。

“明面儿上是老四,但其实——”白琴压低了声音说:“但其实是四兄弟一起娶。”

王大为吓了一大跳:“我看她现在不傻,这事儿她能肯?”

“你放心好了,我自然是有办法的,许家给的谢媒礼不错,到时候咱们在她粮食上动动手脚,真等到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了,有个男人搭把手她还能不动心?”白琴极其恶毒的想,嫁过去给四个汉子糟蹋,她还有劲儿折腾就怪了。

至于那个小的,养大了也能有用处。

两口子隔着一堵墙聊的越来越嗨,没注意到一墙之隔的后院里悄无声息的站着个人。

柳绵绵正站在院墙隔壁,听得仔细。

呵呵,想卖她?

从穿越以后,她的听力变得越来越敏锐,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她还是得赶紧离开这个地方才是正理。

还是要进城去。

————

可这年头进个城还要打介绍信,是要先找村里,但柳绵绵提出要进城,生产队长第一个表示不同意。

“眼下就要收包谷了,到时候还要晒场,要脱粒......这些多数都是轻省些的活,今年双抢都没要妇女同志们顶大梁,队里的汉子热病了五个,不管怎么说晒场跟脱粒妇女同志都要全员参加,你想逃避劳动肯定是不行的。”生产队长说。

大队书记皱了皱眉,哪有这样说话的,收包谷能收一世?

柳绵绵刚想说,她可以等收到包谷再去,就听见大队书记王祥红说:

“小柳啊,我也知道你的难处,可你也知道大柱在城里也不容易,当年进城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光混汉进的城,有多难你也不知道,这些年他在城里不容易,现在有些什么,也是他应得的。”

言下之意,他现在的一切都是从光棍汉自己拼出来的,跟你有几毛钱关系?

“......”柳绵绵刚想说,再难能比我一个挖地球的还难?

该没等她说话,王祥红话又变得软和起来。

“你知道H省多远吗,从咱们县城坐火车到省城,从省城再转车到海城,你一个人连县城都没去过,要穿过两个省去海城,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件事我不能同意。”好嘛,他不说不让柳绵绵进城,只说他担心妇女同志一个人出门不安全,瞧瞧多么大义。

柳绵绵听到了也是一惊。

真尼玛,她也不是没出过远门,但还是低估了这个年代的便利程度,听大队书记这么一说,人也晕了。

就这么短的距离,后世高铁三小时的事,现在要转两趟车,虽说这会儿治安不错,但她一个妇女同志出门,队里说担心也不假。

大队干部们商量的结论就是不同意。

大队长甚至说,当初结婚没有办证,离婚也就不用扯证了,大队同意了就算离婚了。

考虑到夫妻双方分居太久,大队就同意了王大柱的申请。

至于离婚赔偿,王祥红大手一挥,自以为很大度的道:“大柱说了村里的房子给你,这已经很仗义了,你看看咱们队里哪个妇女离婚还能分到一套房子的?村里的房子跟宅基地是他祖辈传下来的,要不是看在你给他爷娘老子送终了的份上,大队也不会同意给你一个外姓人,只一条,如果你要去城里找王大柱,这宅基地就不归你了。”

看看,这就是王大柱的慷慨。

乡下的房子虽说留给了她,但她一个女人能守得住?

这房子,早有人盘算好了去处。

然后柳绵绵去了趟公社,但那边要她回大队找大队干部,公社不管大队的事。

没办法,柳绵绵只能无功而返。

回来的路上顺便问了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老母鸡一块三左右一斤,鸡蛋六七分钱一个,大米价格刚好是鸡蛋的两倍,但买大米比买鸡蛋可困难多了,还需要粮票,农村是不发各种票据的,基本上是以物易物,到年底生产队会根据盈余发点钱和物,这些都要看每个生产队的收入,富裕的村子跟穷些的村子,差距很大。

条件越差的越不吃贵的东西,庄户人家恨不得拿大米换成粗粮,又怎么会换鸡蛋吃,上回也是碰巧遇上人家家里有人坐月子了,才舍得换上几个。

所以要卖东西还得去县城或者公社,在县城鸡蛋和土鸡更能卖的起价一些。

火车票的价格要去县城打听才知道,但也不便宜。

这一路下来什么都没问出来,人也晒晕了,柳绵绵在公社磨蹭到了太阳快下山才往回走。

刚好路上有个凉水潭,喝了几口水才缓过来,见旁边一个老太太晃了晃,眼看要摔,柳绵绵刚好扶住了,不过对方还是拐到了脚,那人看了她好几眼,跟她道了声谢,柳绵绵认出她的村口老卫家的老太太,看样子也是刚从城里回来的,两人刚好同路于是结伴一起往村里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