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璟川吴三桂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张璟川吴三桂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黑眼圈先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于此次回松山,张璟川带的只有骑兵和几辆板车,没有步军拖速度。所以头天傍晚出发,今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松山城外了。让张璟川有些意外的是松山城门口排着长长的辎重队伍,一眼望去,差不多有百余辆。待向守卒出示完印信之后,张璟川的队伍便被守卒引到了另外一列,也算是插了个队。张璟川深吸一口气,虽然阳光已经出来了,但整个松山城依旧给人一种处在黑夜中的压抑。回头看向自己的身后,那一车车的首级,张璟川心里忽然有一种拉着满车鲜花和水果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是自己在种田,地里丰收之后,把自己的农作物收成拉到松山城去贩卖。堡里的百姓想要过安生日子,麾下的弟兄们想要的是战功,想要家里的亲眷能够过上好日子,而他张璟川能收获的,大概就是官位以及更多...
《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张璟川吴三桂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由于此次回松山,张璟川带的只有骑兵和几辆板车,没有步军拖速度。
所以头天傍晚出发,今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松山城外了。
让张璟川有些意外的是松山城门口排着长长的辎重队伍,一眼望去,差不多有百余辆。
待向守卒出示完印信之后,张璟川的队伍便被守卒引到了另外一列,也算是插了个队。
张璟川深吸一口气,虽然阳光已经出来了,但整个松山城依旧给人一种处在黑夜中的压抑。
回头看向自己的身后,那一车车的首级,张璟川心里忽然有一种拉着满车鲜花和水果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是自己在种田,地里丰收之后,把自己的农作物收成拉到松山城去贩卖。
堡里的百姓想要过安生日子,麾下的弟兄们想要的是战功,想要家里的亲眷能够过上好日子,而他张璟川能收获的,大概就是官位以及更多的资源吧。
是否能把清军阻挡在国门之外,是否要走到人上人的道路,走上去之后要如何如何,张璟川还真没仔细想过。
至少现在,他很喜欢这种奋斗后有收获的感觉,这个过程,就已经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
或许,他有些理解后世,为什么国人喜欢在家里弄个院子种菜了,因为这种努力后能够获得收获的感觉,真的很让人上瘾。
在入城接受盘查时,张璟川才发现城门口不光是松山城的守卒,还有一群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锦衣卫,一直是明朝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也是历史上最出名的谍报机构。
但现在,明末的锦衣卫却存在着各种问题,一是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存疑,二是内部腐败与忠诚的问题,这第三,就是地位的下降。
尽管如此,大明的百姓和官员,对于锦衣卫还是颇为忌惮的。
很快,
锦衣卫便朝着张璟川这边走了过来,为首一人四十出头,看向张璟川时,眉头更是一挑。
车队正在接受锦衣卫的检查,张璟川也翻身下马,主动朝那锦衣卫的头头走了过去,递上了自己的印信。
“百总?”中年男人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询问道:“从何处来?”
“东海堡。”
“东海堡?”男人讶然道:“你就是张璟川?”
张璟川眉头微蹙,颔首道:“正是在下,阁下认得我?”
男人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板车上垒得高高的木箱子,问道:“带的什么东西?”
张璟川脸上露出微笑,对其拱了拱手,道:“这是给我家总兵备的一份厚礼。”
男人一听这几车都是张璟川给吴三桂送的礼,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李若琏在锦衣卫向来刚正不阿,就是因为在十年前的袁崇焕一案中执公秉正,从而触怒龙颜,官降两级。
不愿忍受同僚的排挤,他这才毅然决然的以镇抚使之职主动申请前往辽东主事,这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来,他在辽东看到了太多官员将领贪赃枉法,一开始他还有心整顿,但每次抓了人以后,京城那边就会递来条子,让他放人。
久而久之,他也心灰意冷了。
如今在这松山城协助监军大人监军,虽然把个别总兵私底下贪墨军饷,劫掠百姓之事上报给了监军,但监军大人总是让他以大局为重。
李若琏心里也清楚,现在毕竟是战时,抵抗虏贼还需要这些将领出力。
尽管如此,李若琏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芥蒂。
今日,关内的粮草辎重抵达松山,天还没亮,他就带着一众锦衣卫前来城门处盘查,将这些粮草辎重一一登记造册,以防入库之前有人行贪墨之事。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战事如此紧张之际,竟然还有人敢行贿赂之事。
李若琏看着这一车车的木箱子,心中的怒火再难压抑。
一个小小的提调官,去了一趟东海堡,竟能搜刮如此众多的民脂民膏,今日,他正好借此明正典刑,也算是震慑那些个徇私枉法的将领。
“这是给吴总兵送去的厚礼?”李若琏强压怒火问道。
张璟川点了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低声道:“礼物有些特殊,这里人太多,大人就不用打开检查了吧。”
李若琏眼眸一凛,心中冷笑。
你不是不想让我打开箱子么,那我偏要打开箱子,让大家好好看看,你一个小小的提调官是如何行贿赂之事的。
你们这些肮脏的勾当,就该放在阳光底下好好的晒一晒!
你们这些朝廷的蛀虫,就该受到律法的制裁!
“来人呐!”李若琏大喝一声:“把箱子打开,让大家好好看一看,一个东海堡的提调官给吴总兵送的什么礼!”
“是!”
一众锦衣卫得令之后,立刻拔出了绣春刀,将张璟川等人全部围住。
张璟川身后的三十骑,看到这些锦衣卫对自己等人拔刀相向,也随之拔出了战刀与之对峙。
他们都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哪怕面对的是锦衣卫,他们又怎会坐以待毙。
张璟川见对方摆出这等架势,略一寻思,便知道对方是误会他了,不过他也不打算去解释,反正城外这么多人,事情闹得越大,知道的人就越多,对他张璟川而言也更加有利。
到那时,
面对芸芸众口,吴三桂就是不想赏赐他张璟川都不可能了,而且这事儿也会传到马绍愉那里,也省得自己想法子去联络人家了。
城门口这边的动静,自然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
在看到双方拔刀相向时,更有民夫发出惊呼,引得运粮队伍一阵躁动,就连负责城防的校尉也都惊动了,带着一众守卒赶紧跑出来。
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看热闹。
见围拢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张璟川和李若琏的脸上都带着几分笑意。
不同的是,前者是为了给自己造势,而后者则是想让大家都来见证这一肮脏的罪行。
这时,
“呕!”
负责开箱查货的俩锦衣卫开开箱后,吐了起来。
倒不是说这帮锦衣卫有多么不堪,但实在是箱子里的情景太过超出正常人的承受极限。
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忽然一开箱,预想中的金银珠宝没见着,却看见一箱子被码得整整齐齐的人头面对着他们“笑”,这等落差,这他娘的谁受得了?
更何况,这些首级都是几日之前的了,虽说关外寒冷,但被捂了这么多天,腥臭味与腐味交织在一起,这味道,可想而知。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近处的锦衣卫和守城卒开始围了过去。
有人是好奇,有人是紧张,
然后,
“呕!”
吐的人更多了。
……
深夜。
张璟川盘膝坐在自己的营帐内,思索着破局之法。
现在是崇祯十四年七月,蓟辽总督洪承畴为援锦州被困的祖大寿,协同八大总兵,亲率兵马十三万来到了松山城,与围困锦州的清军多次交锋。
按照历史的进程,身在盛京的皇太极会在八月份率领清军主力前来与明军决战。
而明军便会在这一战中损兵折将,再也无力驰援锦州的祖大寿。
张璟川心里清楚,若继续待在松山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便会随着明军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地位,绝难扭转败局。
所以,
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离开松山城,寻求一处立身之地,借着清军的注意力被明军主力所吸引,他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然后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再想办法一点一点的影响局势,不求扭转败局,至少也得把明军战败的时间拖后,拖得越久,对于张璟川来讲就越有利。
就在张璟川正在思索如何顺理成章的带兵出城之时。
叮!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活过今日”任务完成,宿主可获得抽奖一次。
自动抽奖开启,叮!恭喜宿主获得:“嘴遁之术”!
张璟川还未来得及去琢磨何为嘴遁之术时,脑海中便浮现出嘴遁之术的介绍:
效果:能言善辩、感化敌人、团结队友。
宿主技能:模版之西楚霸王、嘴遁之术。
张璟川正被这新技能搞得哑口无言之际,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任务触发:赚取白银十万两!
张璟川看着脑海中出现的任务内容,不由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
翌日清晨。
张璟川正带着李大牛他们在校场操练,却从传令兵那里得知,吴三桂要见他。
来到吴三桂的军帐外,外面,倒是没有多少士兵在把守,显然并非昨晚的军议,应该是非正式的召见。
没有侍卫通报,张璟川刚走到军帐门口,旁边的侍卫就伸手掀开了帘帐,示意张璟川可以进去了。
营帐内,除了坐在上座的吴三桂以外,还有两人,其中一人是游击将军宋犇,论起来算是代管自己的上司,而另一人则有些眼生。
见到张璟川走进来后,三人皆将目光看了过来。
张璟川注意到宋犇的脸上带着笑意,与昨晚的阴沉简直判若两人,张璟川的心里仅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而那陌生的中年将领眯着眼睛,嘴角含笑,不知为何,张璟川总觉得他看向自己的眼神中有些异样。
至于吴三桂嘛,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来。
张璟川犹豫了一下,躬身抱拳道:“拜见各位大人。”
“呵呵呵,”吴三桂笑着向那中年将领介绍道:“马参将,这位便是昨日带着先锋营击退清军,斩杀敌将鄂纳海的张璟川。”
说着,吴三桂朝张璟川催促道:“还不快单独拜见马参将!”
“拜见马参将。”张璟川躬身拜道。
“嗯,”马绍愉笑着颔首道:“吴总兵麾下,果然是人才济济啊!”
“呵呵呵,”吴三桂咧嘴一笑道:“都是为朝廷效力。”
对于吴三桂的回答,马绍愉很是满意,再次把目光看向了张璟川,开口问道:“你现在身居何职啊?”
“回将军,承蒙总兵大人厚爱,卑职现任百总一职。”张璟川如实答道。
“百总?”马绍愉先是一愣,接着诧异的看向吴三桂,脸色一沉道:“东海堡被总督大人视为我军的第二条命脉,吴总兵就打算如此糊弄!?”
张璟川微微抬头,看着眼前三人,关注着三人的神情。
吴三桂也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把目光看向了宋犇。
宋犇微微一笑,朝马绍愉抱拳道:“参将大人误会了。”
说着,宋犇走到悬挂的地图旁,指着图上一处,徐徐道:“东海堡虽然偏远,但同样处在清军的眼皮底下,若我部派去的兵马多了,则会引起清军探马的注意,所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部打算派一支精兵前往。”
马绍愉眉头一挑,虽然觉得宋犇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责问道:“所以你们就打算派一百精兵前往?”
“马参将有所不知,”宋犇笑着解释道:“张璟川虽是百总,但其麾下却有四百骁勇,驻守东海堡足矣。”
“四百人?”马绍愉诧异的看向张璟川。
接着,吴三桂便把先锋营剩余的四百人划拉给张璟川的事,说了出来。
在吴三桂解释的过程中,张璟川将目光看向了地图上东海堡所处的位置,距离松山城和锦州差不多有两百余里,而且位于辽东湾的出海口。
从位置上来看,东海堡的确处在清军的眼皮底下,若清军想要拔除东海堡,位于松山城的明军必然驰援不及,至于乘船从海上逃离,那擅离职守的罪名也得要了他的命。
……呵呵,好一个死地啊!
张璟川的目光看向吴三桂和宋犇,一抹冷意在眼眸中一闪而逝。
果然,自己昨晚的直觉没有错,他想到了宋犇会针对自己,却没想到宋犇是打算借刀杀人,借清军的手来除掉自己。
只是有一点没有想到,那就是吴三桂也默许了宋犇的提议。
看来,自己虽然给吴三桂长了脸,但依旧不算是他的自己人,只要有需要,自己就是他吴三桂手里的棋子,随时可以丢出去的炮灰。
听完吴三桂的解释后,马绍愉再次看向张璟川的时候,眸子里多了几分漠然和冰冷,就像是在看一个即将赴死的草芥一般。
开口道:
“总督大人打算在海上开辟一条粮道,从山海关走海路运往东海堡,如此,可减少沿途的损耗,也能极大程度的避免清军骑兵的袭扰和威胁。”
说到这里,马绍愉凝视着张璟川,沉声问道:“你可愿往?”
东海堡虽然是一处死地,但却是张璟川的一次机会,一次带着弟兄们脱离吴三桂,脱离明军主力的机会。
虽然风险很大,但机会,却要比继续待在松山城要大得多。
不过,
想让我去送死,那就得付出一点代价!
“卑职有心报销朝廷,但奈何麾下都是一群疏于操练的屯兵,我等战死沙场倒是无所谓,就怕误了总督大人的差事,没有守住东海堡。”张璟川诚然道。
吴三桂三人听了张璟川的话,不由面面相觑,不知为何,吴三桂的心里却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马绍愉皱了皱眉,不由问道:“那你意欲何为?”
张璟川躬着身子,抬起头,眼巴巴的看着三人,
低声道:
“若是能给我一些火器,卑职就有信心坚守东海堡了。”
吴三桂眉头一挑,不由问道:“你要什么火器?”
张璟川沉吟道:
“红夷大炮,佛郎机,铳炮,越多越好!”
……
两人之所以千里迢迢的乘船北上,就是因为张璟川这里的东海堡能够从清地获得这些山货。
从万历年到现在,虏贼不断犯边南下,两地之间的贸易只能通过走私,但陆路走私已经被山西的晋商所垄断,闽浙商帮的人要想购买,只能从那些晋商手中高价收购。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从海上走私,但是朝廷禁海,若商船要出海则需要从福建、广州或浙江的承宣布政使司开具出海文书,船只方可出海。
但要从这些府衙获得出海文书,上下皆需打点,可就算这般,还得缴纳海上保船费,不仅要给水师提督送银子,还得打点像郑芝龙这样的海盗。
最后算下来,一船货物的利润就不剩多少了,若是再遇到个大风大浪,船翻了,则血本无归。
若不是李大牛带着一船清地的山货南下,周文才和苏明玉才不会千里迢迢的过来做生意呢。
至于郑芝龙为何而来,则是因为听李大牛说,明军这边对火器和海船特别感兴趣,所以才过来看看有没有生意可做。
毕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火器和海船可是海上最先进的,若是能在中间做个掮客,自然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守备大人,我等千里迢迢乘船而来,可不是来喝茶的,咱们是不是该谈谈生意了?”周文才放下茶杯,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张璟川抿嘴一笑道:“每月暂定五船的货物南下,运输我来负责,至于怎么接收,你们应该是有法子的。”
周文才皱眉道:“那价钱怎么算?”
“比晋商给你们的价格低两成就行!”张璟川看向两人说道。
周文才和苏明玉面面相觑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虽说利润是薄了些,但好在不存在什么风险,相当于白捡了两成利。
“可以,到时候我们折算成银票,这样也方便结算。”苏明玉颔首道。
张璟川心里盘算了一下,若是每月五船的货,揣到自己兜里的利润,大概一万两不到,若是通过这条路子敛财,怎么都得一年的时间才能赚取十万两白银。
他倒是有这个时间,但锦州那边的战事,恐怕拖不了那么久。
要想在短时间内赚取十万两白银,就只有跟郑芝龙合作这唯一的路子了。
众人寒暄一阵后,周文才和苏明玉也识趣的起身告辞了,李大牛跟着去招待了。
厅堂内,就只剩下张璟川和郑芝龙以及徐敷奏三人。
“守备大人,前面的小生意谈完了,现在该谈谈咱们之间的大生意了吧?”郑芝龙眯着眼睛笑道。
张璟川微微一笑,揶揄道:“这生意的确很大,就是不知道阁下敢不敢做!”
郑芝龙正要饮茶,听到张璟川的话,端着茶杯的手不由一僵,眼眸看向张璟川。
两人就这般对视了片刻。
郑芝龙放下茶杯,淡然一笑道:“守备大人说说看。”
张璟川递给徐敷奏一个眼神,徐敷奏拍了拍手。
接着,两名甲士从偏室拿着一个架子和一张地图走了进来,将地图展开挂在架子上后,躬身退下。
郑芝龙看向架子上的地图眉头一挑,正是辽东湾的海图。
张璟川起身走到海图旁,指着辽东湾东部沿岸,道:“盖州卫、复州卫皆是清人的地界,我有兵,你有船,还愁赚不到银子么?”
郑芝龙眉头微皱,讶然道:“你是要抢这两个地方?”
身为蓟辽总督,竟然想挖手下人的墙角?
几位总兵瞬间揶揄了起来,皆把目光看向了神情紧张的吴三桂身上。
“总督大人,”吴三桂焦急道:“您这不是挖我的墙角么。”
洪承畴只是笑了笑,没有搭理吴三桂,而是看向了张璟川,开口道:“你可愿意?”
“这……”张璟川故作犹豫,他是在等吴三桂向自己表态。
其实,不管是跟着吴三桂还是洪承畴,对于张璟川而言都一样,他在乎的是谁能给予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在军中,要么给职位兵马,要么给金银钱粮,要想组建自己的势力,这两者缺一不可,就看吴三桂和洪承畴拿出的东西,哪个最诱人了。
吴三桂心中焦急,赶紧移步到张璟川的身边,背对着洪承畴等几位总兵,压低声音道:“你本来就是我的人,此番又立了大功,回去之后便擢升你为百总!”
百总?
张璟川心头一凛,按照明军的编制,
十人为一队,设队长;
三队为一旗,设旗总;
三旗为一司,设百总。
吴三桂为了拉拢自己,竟然给自己连升两级,倒也算阔气。
不过,百总也好,旗总也罢。
说起来都只是一个军职,真正核心的是这个军职之下统驭的兵马质量如何,若是麾下都是一群老弱病残,就是给他一个游击将军又有何用!
他真正想要的是身后这帮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
他们曾经一起扛过锄头,一起种过地,吃在一个锅里,喝在一个缸里,与他们有关的记忆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百总,大概率是要从身后这帮弟兄里选出百人,而剩下的则会被分配到其他司去。
张璟川心里很清楚,他们这些卫所的屯兵到了战场上,那就是被当做炮灰去用的,就如同他们所处的先锋营。
他转过头,看向自己这帮兄弟,这剩下的三五百号人,也都看向了张璟川。
他们的目光中带着欣喜和炙热,因为他们打了胜仗,他们渴望得到奖赏,哪怕赏他们一顿肉,一顿酒呢。
可是,
他们并不知道,一场胜利改变不了他们作为炮灰的命运。
真正能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张璟川。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三千人的先锋营,现在只剩下三五百人,最后获利的就只有张璟川一人。
而对于像洪承畴和吴三桂这些身处高位的将领,他们只需用一封奏报,便可将这两三千人的牺牲换做上位的台阶,换成金银财宝,甚至拜将封侯。
张璟川朝他们微微一笑,李大牛等人见张璟川笑了,他们也跟着一起笑着。
当张璟川回过头来时,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哪怕这个决定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变数。
张璟川看向身旁的吴三桂,正色道:“我还有一个要求。”
“你说。”吴三桂皱眉道。
张璟川深吸一口气后,淡淡道:“我身后这帮弟兄,把他们都交给我。”
吴三桂先是一愣,接着回头望去,眼里满是惊讶:“这……这可是三五百人!”
除去伤残和一些老弱,怎么都有个三百人左右,若是都由张璟川率领,那也别什么百总了,直接升他为把总得了。(三司为一曲,设把总,秩比正七品,配亲卫侍从数十人,麾下战兵差不多有四百人)
见吴三桂面露难色,张璟川也知道自己提的要求的确有些过分,但若不如此,他又如何能护住这帮弟兄。
虽说自己也有可能被当做炮灰,但他至少会去珍惜他们的性命,让他们不做无谓的牺牲。
念及于此,张璟川心中一横,压低声音道:“以后,有硬仗我来打,有坚城我来攻!”
吴三桂用凌厉的眼神审视着张璟川,片刻后,点头道:“好,希望你说到做到!”
见吴三桂和张璟川一阵窃窃私语,洪承畴等人也不恼,就这么一脸笑意的看着,颇像是在看戏。
“考虑好了么?”洪承畴发问道。
张璟川看了吴三桂一眼后,面朝洪承畴躬身一拜:“回总督大人的话,小人初立小功不敢忘形,还请总督大人允小人继续在我家总兵大人麾下做事。”
洪承畴对张璟川的决定并不意外,只是瞥了吴三桂一眼,调转马头,朗声道:“回营!”
……
大军回到松山城时,已接近黄昏。
宁远卫总兵吴三桂召集军议,先是对先锋营的胜利进行了嘉奖,接着便宣布对张璟川的任命。
张璟川在先锋营中力挽狂澜,斩将夺旗之事,早已在回来的途中传开了。
对于张璟川从队长升到百总,也没有人提出异议,毕竟张璟川的功劳就摆在眼前,没什么好质疑的,何况百总这个军职本就不高。
若不是为了嘉奖张璟川,就算张璟川当上了百总,以他的军职也没有资格参与此次军议的。
但当吴三桂说要把先锋营剩下的那四百多人都划到张璟川麾下时,在场的一众将领一片哗然,满脸的惊讶。
超编之事不是没有先例,反而这些年在边军中很是常见,但那也是有一定特殊性的。
而此时此刻,显然并不具备超编的特殊性。
较之其他人的惊讶,站在前排的一名粗犷的汉子脸色却是阴沉得可怕。
此人名为宋犇,是吴三桂麾下的将领,统率一营兵马,之前的先锋营便是由宋犇代管编练的。
依照常理,先锋营回来以后将撤销原有编制,作为新卒填补到宋犇这边的缺额,如果还有多的则被填补到其他营。
但现在,吴三桂竟将先锋营剩下的四百余人全部划拉给张璟川,那他宋犇这边的缺额又拿谁去填呢?
宋犇看向张璟川的眼神充斥着怨毒,但他并没有发飙,而是选择了隐忍。
吴三桂的目光时不时的瞟向宋犇,见其脸色铁青,眼眸中似乎都快冒出火来一般,不由嘴角微扬。
军议结束。
张璟川抱着自己领到的甲胄和印信,朝着他们先锋营所在的营区走去。
他的心里并没有因为自己擢升百总而有丝毫欣喜,因为他能察觉到刚才在军帐中有不少人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唏嘘和不屑,甚至还有怨恨。
至于原因,便是那四百人的归属。
先锋营剩下的这四百多人,在那些将领的眼中就是一块块香喷喷的肉,自己抢了他们的肉,也不怪人家嫉恨自己。
不过这也提醒了他,要想尽快的积攒实力,决不能继续留在军营里,否则,以自己小小的一个百总,不仅不能护持这四百多个弟兄,恐怕自己也得搭进去。
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可是,怎么才能带着这帮弟兄离开军营去外面发展呢?这得需要一个正当且合理的理由。
待张璟川的身影逐渐走远,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便从军帐旁走了出来,望着张璟川远去的背影,嘴角浮起一抹冷笑,此人正是宋犇。
坐营官胡烈撇了撇嘴,阴阳怪气道:“别看了,再看,那四百人也是人家的。”
宋犇沉声道:“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甭想得到!”
胡烈眉头一挑,饶有兴趣道:“有法子了?”
“呵呵呵,”宋犇眼眸微眯,冷笑道:“借刀杀人而已。”
……
后方明军军阵。
骑坐在战马上的洪承畴放下千里眼,眉宇间带着几分诧异,侧头对身旁的吴三桂问道:
“那人是谁!?”
先锋营那边所发生的一切自然也被吴三桂用千里眼看在眼里,当他看到自己麾下的先锋营即将崩溃且有不少逃兵死在督战队的箭矢之下时,脸上也是难掩尴尬。
可当他看到仓惶的溃卒中冒出一人开始鼓舞士气,并颇有成效时,心中不由一喜。
不管最后结局如何,至少也能为自己挽回一些颜面。
至于那人是谁,吴三桂倒是不认得,可现在被洪承畴这么一问,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见吴三桂面露犹疑,一旁的山海关总兵马科开始打趣道:“怎么?吴总兵连自己的部下都不认得么!”
另外一边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平日里与吴三桂多有不和,此时见吴三桂吃瘪,也不忘再踩上一脚:“吴总兵是什么身份,怕不是高高在上的日子过惯了,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都有哪些部下了吧。”
杨国柱的话,让其他的几位总兵也都投来了质疑的眼光。
吴三桂脸色铁青,为了打消其他人的质疑,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沉声道:“那人是我麾下亲兵!”
洪承畴微微颔首道:“此子能在如此逆境中,提振袍泽士气,可谓是有勇有谋,可堪大用啊!”
杨国柱冷笑一声,向吴三桂揶揄道:“吴总兵麾下人才济济,不如将此子让于我,可好?”
“呵呵,”吴三桂眯着眼睛笑道:“此子乃我亲兵心腹,此战过后,吴某自当重赏于他。”
说完,吴三桂转头看向杨国柱,脸色一沉,道:“杨总兵,与其觊觎别人的东西,倒不如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不定也能找出三瓜俩枣来。”
“哼!”杨国柱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了。
吴三桂嘴角一扬,将千里眼放在眼前,寻找着自己刚认下的“亲兵”。
……
上千名明军士卒汇聚在一起,朝着百步外的清军狂奔而去。
张璟川冲在他们的前面,在项羽模板的加持之下,浑身上下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体内沸腾,能感觉到爆炸般的力量充斥在每一块肌肉中。
“咻!”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直击张璟川面门。
然而,张璟川只是稍一侧头,便躲了过去,或许是直觉,也或许是面对危险最本能的反应。
他心里清楚,这便是项羽模板赋予自己的能力,勇冠三军,所向披靡!
体会到效果后,张璟川心里最后一丝担忧和犹疑也就打消了。
“咻!咻!咻!”
越来越多的箭矢从清军那边射了过来,他们的目标正是自己。
这些清军不傻,看出自己是明军这边领头的,只要射杀了自己,剩下的明军,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将再次跌入谷底。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身具项羽模板,又岂是那般容易被射杀的。
从清军射出第一轮箭矢起,张璟川他们就已经跑入了两百步的距离,只要再扛住两三轮箭矢,他们就能杀到清军跟前。
好在清军这边还有很多明军悍卒顶着,否则一轮箭矢下来,张璟川这边就得倒下一大片。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射向张璟川的箭矢也越来越多,劲头也越来越猛。
张璟川随即从地上捡起一副木质大盾挡在身前,犀利的目光死死盯着五十步开外的一名清军军头。
……
清军这边,鄂纳海微微变色。
明军大半溃退,对鄂纳海来说可以算是胜券在握,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明军那边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人,竟奇迹般的将那些士气低迷的明军又重新鼓动了起来。
明军的突变,有些出乎他的预料,这还是他所熟悉的明军么?
即便是他麾下的这一队悍卒,在处于崩溃之际,也未必会比现在的这支明军表现得更加出色。
特别是那为首之人,不仅身手矫捷,刀盾在手竟迸发出一往无前之势,若不赶紧将此人射杀挫一挫明军的锐气,自己这边又会增加不少伤亡。
念及于此,鄂纳海眸子里杀机大盛,脸上也逐渐的狰狞了起来。
你以为鼓动起明军的士气,就能扭转败局么,那我就让你知道,牛马再犟,最后也只能沦为老虎嘴里的吃食!
鄂纳海右臂一挥,冷声喝道:“速将那领头之人射杀!”
鄂纳海的命令一下,身后数十名亲兵,几乎在一瞬间便把箭头对准了三十步外的张璟川,在如此近的距离下,这些训练有素的清军劲卒几乎在将箭头对准张璟川的一刹那,便松开了弓弦。
“咻!咻!咻!”
数十支箭矢带着破空之声,朝着张璟川攒射而去,准度之高,几乎覆盖了他身上每一个部位。
若张璟川被射中,瞬间便会成为一只浑身插满箭矢的刺猬。
然而,看着明显针对自己的一波箭雨,张璟川并不意外,脚下向右跨出,旋身躲过箭雨之后,顺势将手里的木盾朝着那些弓箭手猛地扔了出去。
木盾带着旋转之力,速度之快,又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下,那些清军弓箭手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砰!”
随着一声闷响,排头的两名清军弓箭手连带着身后的数人皆被这势大力沉的木盾所击退倒地。
鄂纳海赫然看去,首当其冲的四名甲士口鼻喷血当场毙命,而后面的三五人则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怎么可能!
就算是清军中最骁勇善战的巴图鲁,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力道啊!
当无比惊骇的鄂纳海转头看向明军那边时,张璟川等人已经来到了跟前。
“杀!”
以张璟川为首的明军众人,开始怒吼起来,与清军悍卒撞在了一起。
畏惧、仓惶、无助在这一刻尽皆化作激荡的杀意在这片属于大明的土地上空回荡,对生的渴望激发出了他们的勇气,清军悍卒的鲜血燃起了他们殊死搏斗的意志。
战阵中,鄂纳海的脸色变了,这还是刚才仓惶逃窜的明军士兵么?
西面清军主力,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脸色变了,这些明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悍不畏死了?
东面明军主力,洪承畴的脸色变了,若大明将士个个如此,何愁鞑虏不灭……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