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来福李崇文的其他类型小说《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李来福李崇文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就是闲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把灶堂里添上柴火,切了几片肥肉倒是真没切多,不过他把肥肠肚子,猪肝都倒锅里了,这些东西他奶奶做的时候只做了个八分熟,吃着费老劲了,一股腥味。还用酱油爆了一下锅,刚倒完酱油,赵芳的声音就传来了:“来福,酱油可少放点,那可是要用票买的,不如我去做了。”李来福就当没听见,把萝卜肥肠都倒在锅里,把大饼子烀到锅的边上。盖上锅盖完活一饭一菜,一进屋小丫头就跟企鹅似的,张着小手等着他抱,吃的真不白给。等了有十几分钟,李崇文推门进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对李来福说道。“上午!”“崇文,我跟你说,今天咱们来福可厉害了,来福太好了,来福……。”“哎呀,不行了,说不明白了,”把手里的纸壳一推,说道:“你还是自己看吧!”李崇文把饭盒放到八仙桌上,又拿出...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李来福李崇文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把灶堂里添上柴火,切了几片肥肉倒是真没切多,不过他把肥肠肚子,猪肝都倒锅里了,这些东西他奶奶做的时候只做了个八分熟,吃着费老劲了,一股腥味。
还用酱油爆了一下锅,刚倒完酱油,赵芳的声音就传来了:“来福,酱油可少放点,那可是要用票买的,不如我去做了。”
李来福就当没听见,把萝卜肥肠都倒在锅里,把大饼子烀到锅的边上。
盖上锅盖完活一饭一菜,一进屋小丫头就跟企鹅似的,张着小手等着他抱,吃的真不白给。
等了有十几分钟,李崇文推门进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对李来福说道。
“上午!”
“崇文,我跟你说,今天咱们来福可厉害了,来福太好了,来福……。”
“哎呀,不行了,说不明白了,”把手里的纸壳一推,说道:“你还是自己看吧!”
李崇文把饭盒放到八仙桌上,又拿出一个菜和玉米面混合做的窝窝头说道:“他只要不惹祸,我就烧高香了,有什么厉害的?还能捡到钱了?”
“捡了,捡了!还捡了八毛钱呢,”赵芳已经下地了。
“啊呸!”
“我都说不明白了,什么捡的八毛钱,那是……。”
李崇文皱着眉头说道:“你倒是慢点说呀?这东一句西一句到底咋回事啊?”
“爹,我大哥在爷爷奶奶那边挖陷阱,抓到一头野猪,带了好多猪肉回来,”江涛在炕上说道。
“对对对!就是这事,家里现在好多猪肉,你说来福厉害不厉害?”赵芳说道。
李崇文把工作服挂在衣服架上,对着赵芳说道:“你看看,孩子一句话就说明白了,你这怎么还语无伦次呢?再说小野猪,我又不是没抓过,也就七八斤肉顶天了,他还能抓个100斤以上的大野猪?那重量的野猪还不把他顶飞了。”
赵芳不服气的说道:“什么小野猪?什么七八斤肉?来福拿回来的那一扇肉,我看?那头猪起码100斤以上。”
李崇文瞪着眼睛看着李来福,等着他回答。
“掐头去尾去内脏还有70多斤肉,”李来福轻描淡写的说道。
赵芳拉着李崇文道:“走走走,咱们去厨房看猪肉,省着你不相信我们家来福是有大本事的孩子。”
赵芳把盆里的肉李林崇文看了一遍,又说道:“还有肚子大肠猪心猪肝,一会儿晚上你喝点酒。”
“妈呀!”
“大肠哪去了,猪心哪去了,猪肝怎么也没有了?来福,你看见没?不会是让耗子叼走了吧?”
听着赵芳的声音,都带着哭腔了,李来福急忙出来说道:“在锅里了。”
赵芳揭开锅盖大叫道:“我的妈呀,你这死孩子,你不过了?”
李崇文笑着说道:“你再喊两声,你妈真的要来了?”
赵芳瞪了他一眼道:“你还有心情笑,你看看这锅里……?”
“来福,我不是说做玉米糊糊吗?”
“姨,我也说了,我在奶奶那学着做饭,我就学会这个啊?你让我做玉米糊糊我也不会啊?”
赵芳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这孩子,当你姨我好糊弄?这么麻烦的菜你会做?玉米糊糊你不会?去去!进屋等着吃饭吧!”
爷俩进屋后李崇文说道:“你抓那么大的猪多危险,以后可不能去了,那野猪可不跟你开玩笑,一猪二虎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知道了,我又不是去抓野猪,我只是挖了一个陷阱,隔天去看一趟,真正去抓野猪,我还能跟他摔跤啊!”
“你这熊玩意,怎么两天没见嘴这么贫了?”
“妈呀,我的南瓜哪去了?”厨房里传来赵芳的声音。
这年代的百姓宁可相信鸡屁股银行,也不会相信国家的银行,全指望鸡蛋换点盐什么的了。
“我可不敢拿回去,我爹那暴脾气,再揍我一顿,”李铁柱把鸡蛋塞在李老头手里起来就跑。
李来福追到院门口,李爷子拿着鸡蛋笑着说道:“大孙子,别追了,他爹可能是感谢我,去年底公社要撤了他这个村长,我在村里发话谁也不准跟他抢,公社没办法没撤成。”
小龙,小虎,两个臭小子立刻在老爷子身边不动了,眼睛就没离开过那个鸡蛋。
“老头子,把鸡蛋给我,我给我大孙子煮上,”老太太早就看见了。
“奶,你可别煮啊,咱直接打散了,倒在野菜锅里得了,大家一起吃,”他又不是这个年代的小屁孩,真的煮一个鸡蛋,自己吃?让一帮人看着他也咽不下去。
“那怎么行?”老太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奶奶,你就听我的吧!”李来福拿着鸡蛋,朝着厨房里走去。
老太太还想说什么,李老头先说道:“行了,孩子们吃东西都在后头了,再说孩子有孝心的时候别拦着,你一味的惯着,再把孩子性格弄得不好了。”
“哼!就你有理。”
老太太刚一进厨房,二婶抢先说道:“娘,我也拦不住啊!你看来福把鸡蛋都打到锅里去了。”
“打就打了,这孩子孝顺!我再往锅里放点油,”李来福看见老太太拿着筷子在一个坛子里逛了几下,然后又到大锅里涮了涮,他直接愣住了,这就是放油?
“那可不能糟蹋了,我再添两瓢水,”二婶动作也不慢,又去水桶里舀了一瓢水放在锅里。
就这!就这!
上午野菜糊糊的时候,李来福有心理准备,但是也没有这婆媳俩给他来的震撼,婆婆拿筷子蘸了一下油,儿媳妇立马添一瓢水。
这时候他才切身体会到挨饿的年代,这才一年就把人折磨成这样了。
让两个老人逼着他喝了两碗,而且是很厚的那种,小龙,小虎,这俩小子都吃了,喝了三碗,最后刷锅的水?都跟清水一样。
这直接灌了个水饱,还把一帮人吃的很满足。
“爹,娘,来福,我们先回去了,吃太饱了,可不能乱活动,”李崇武说道。
李老头看了看窗外,天已经黑了:“那就赶紧回去吧!”
李来福跟爷爷奶奶也都躺在了炕上,这年头的人们只要不干活,都待着不动,一活动饿的快。
反正睡不着李来福闲聊着问道:“爷爷我六哥做村长,做的好好,怎么公社还要撤掉他?”
“他就是个一根筋,所有的村长粮产1000斤都敢报一万斤,把留给村民的口粮都交上去了,这李老六实打实的上交不说,还先把村民的口粮都发放,这明显是跟公社对着干,人家还能不收拾他?不过也好了这小子,去年冬天好多村里都有饿死的人,只有咱村没有。”
“大孙子,你出去可不能瞎说呀!也别提饿死人的事,别的村上报都说是得病死的,哎!”
李来福心里想的,从这件事看起来,李老六还真是一个好村长。
“你个死老头子,跟大孙子说这些事干嘛?要是被别人知道了,还以为大孙子传谣言了,睡觉睡觉!”老太太嘴上说完,手里的扇子却对着李来福扇着。
“奶奶,别再扇风了,我不热。”
老太太还不放心,摸了一下李来福的头上,看见没有汗,才把扇子放下。
李来福用意念进入空间,一次性把另外十株玉米都催熟了,又赶紧把玉米粒种到地里,现在整整有一亩玉米了。
意念用过度了,已经头晕眼花了,直接睡着了。
听着李来福的呼噜声,老太太笑着说道:“真是个孩子,这么大会就睡着了。”
……
早晨起来,爷爷奶奶早起来了,
看见李来福起来了,老太太笑着说道:“大孙子,你快洗把脸,奶奶这就给你做野菜糊糊喝。”
牙刷是不可能有了,李来福在水桶里舀了一瓢凉水,漱了两下,
“大孙子,别乱吐,吐在房檐头那里几个小土堆上,那里是奶奶种的南瓜。”
好嘛,这年头连一口水都不能浪费。
南瓜?
李来福看着五六个小土包,奶奶这季节也不是种南瓜的季节?“现在还管什么季节,只要能长出来,够吃两口就行,”老爷子在院里抽着烟袋道。
“这也是你爷爷我面子大,要不然你看别人家敢种一根苗呀?”李老爷子还不忘吹一下牛皮。
“别听你爷爷吹牛,他哪是面子大呀,他是辈分大,”老太太还不忘说一句。
李来福站在院里看着房屋后的大山说道:“爷爷,咱们村的民兵怎么不去山里打猎啊?这么大个山,肯定有好多猎物的,”他对打猎可是很感兴趣,毕竟小兴安岭边上长大的人,就算不会打猎听也听的多了。
“打啥猎?打到猎物也都喂狗了,咱们村里的枪都是公社里的,前两年野猪下山,咱们村直接打了两头,公社那帮王八蛋,咱们村里30多户就给留了一套猪下水。”
“大孙子,你可别往山里跑,那山里野猪可凶了,这季节还有熊瞎子,你可是咱们老李家的独苗,以后咱们家可就全指你开枝散叶了,”老太太在厨房门口说道。
这事情老太太可是盯紧了,毕竟她就生了一个儿子,已经对不起老李家了,这一个大孙子可是一根独苗,万一有点啥意外,她可没脸去见公公婆婆。
“奶奶,你放心吧!我哪敢去打野猪,我就想进去玩玩,城里边可没山。”
“孙子,还真准备进山呢!”李老头听出话意思了。
李来福不以为意的说道:“爷爷你总不能让我回到你这里,就在你家院里待着,那我无聊死了。”
李老头也不想孙子进山,可是这要是不答应,孙子以后不回来咋办?
“那你得答应奶奶不能进深处,只能在边上玩一会儿,”老太太也被李来福最后一句话吓到了,两年才回来一次她也怕孙子以后不回来。
早晨又喝了一顿野菜糊糊,李来福是真难受啊,这高粱面里边至少有一半都带着高粱壳,把嗓子拉的都疼。
李老头坐在院里,老太太收碗,李来福的眼睛已经看向那五六个土包当中的南瓜种子。
李来福怕赵芳再激动,赶紧拿筷子戳了一瓣南瓜起来,“大哥,第一块给我,”江远又跑回来了。
“啊…。”
“滚远点,我是你二哥,”他又被江涛抓的后脖领子落后面去。
江远起来揉了揉屁股,跟在江涛后面明显是习以为常了,赵芳拿着碗接住李来福递过的南瓜,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南瓜闻着都有甜味。”
他拿起旁边的盆,把南瓜都捡到盆里,两个臭小子已经拿着碗跟在屁股后了,赵芳也端着碗坐在炕上,小丫头已经爬到她怀里张着嘴吃着。
“来福啊,你这孩子可真厉害,以后肯定能当大官,你这孩子也太有本事了,你姨我从来没见过家里有这么多肉,这几十斤肉够我们吃几年?”赵芳喂一口,李小红自己再吃一口,嘴里还絮絮叨叨的说着。
“娘,咱家案板下边,还有大哥带回来的猪大肠,猪肝,猪肚,刚才我和二哥吃了满满一大碗,”可香……?“江远吃着南瓜高兴的说道。
呜呜……。
“娘,你小儿子是个小傻子,刚才说胡话呢,”江涛捂着江远嘴说道。
“他是小傻子,你是个大傻子,来福,你刚才给他们吃了一碗肉,”赵芳却看一下李来福。
是啊!
“你这孩子?给他们俩吃那么多肉干嘛?心疼死我了,”赵芳立刻站起来,把江涛江远手里的南瓜碗抢过来道:“都吃那么多肉了?别吃了,留着肚子!晚上吃饭吧!”
“我就知道你这个小混蛋话多,”江涛骂着江远,还把筷子拿起来舔了舔。
家里大小五个人,也只有李小红吃饱了,大家也都吃了个半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赵芳又从外面拿进来一个大布包,扔在炕上说道:“小涛,小远,你们俩下午糊火柴盒,我可要有的忙了,”看了一眼厨房笑眯眯的。”
李小红看到炕上的大包,肯定经常经历这种事,立刻张着小手喊道:“大…哥哥抱…抱,大哥哥抱…抱。”
李来福抱着小丫头走到厨房,赵芳已经拿出一大块盐,正在砧板上敲着。
每敲下来一小块,再用刀给它压碎,这就是?这个年代的大粒盐,细盐也有不过得用票,大粒盐就不用票,而且随便买,毕竟人不吃盐可不行。
“姨,那个猪头不用腌了吧?晚上咱们吃了它?”他知道想留着新鲜肉吃,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保下一个猪头,要不然这种大粒盐腌的肉?跟咸菜没啥区别。
因为在这个年代,腌肉就是腌肉,想吃腊肉?那是门也没有,你家窗户上敢挂腊肉?超过半个小时还在?都算你家运气好。
“那怎么行?你带回来的大肠肚子猪肝猪心还有不少呢?那些都够咱家吃一段时间的,这猪头可不能放,要是坏了,那可就罪过了?行了,这些事你不管了,你快去屋里坐着休息,出去这几天肯定累了吧?”
李来福突然有点怀念奶奶家了,毕竟在爷爷奶奶家里,他可是说了算的。
算了!跟这个年代的人说不通的。
准备出去上个厕所,“姨,我出去上厕所了。”
“去吧,去吧!赵芳连头都没抬脸,往肉上抹着盐脸上一直笑着不停。
出了门,眼里一个人也没有,到了胡同里,朝着厕所走去,这年代的公用厕所跟一节火车皮一样,门口一堆小孩在拉屎,李来福把李小红放在电线杆子边上交代好,不要动。
快步朝厕所走去,一帮小孩也不知羞,一个个脸不红心不跳的蹲面向大路,拉的?那个坦然呀!
没办法,五六岁的小孩都不敢进这厕所,一个粪坑两三米深,小孩掉进去估计救都来不及,憋着一口气总算把尿尿完了,还好这时候人不多?这要是早晨都排队的。
抱着李小红闲逛着,朝着南锣鼓巷胡同口走去,看了一眼供销社,尤其是看到烟?烟瘾又犯了,兜里有钱也买不了,没烟票,走到卖糖果的地方,大大的玻璃瓶子里边放的五颜六色的糖。
“同志,这糖块要票吗?”李来福对着柜台里喊道。
柜台里边过来一个戴着白帽子,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带着花套袖的女人。
“奶糖软糖要票,糖块不要票,一毛钱 10个。”
这年头一分钱手指头大的糖?还真不便宜。
在兜里拿出一毛钱递过去,道:“给我拿十块硬糖就行。”
售货员拿起糖瓶子下剪好的黄纸,折了个圆筒在里面拿了十块糖。
李来福拿了一块塞到小丫头嘴里,自己也吃了一块,把小丫头高兴的死死抱着他的脖子。
“哥…哥,甜…甜。”
“甜就好好吃,不能说话的。”
“嗯。”
在供销社门口坐了一会儿,不停的有人在买烟,李来福让小丫头站一会儿,快速走到旁边胡同里,从空间里拿出四只鸟,把三只扔在地下,小丫头手里玩着一只。
一放下旁边就有人围过来了,终于有人张嘴问道:“小子,你那鸟卖吗?”
李来福翻了个白眼说道:“我多大胆子,敢在大路上卖东西。”
“你不卖,放在这干嘛?”那人也是个二货话还特别多。
“我在这里等人,难道把鸟挂在脖子上啊?”李来福振振有词的说道。
听说不是卖东西,而是放这等人了,人群也都散了。
“大哥…哥,没,糖…没,”小丫头说完,还把嘴张大小舌头也伸出。
打开纸包,又给小丫头吃了一块,可把她美坏了。
突然一股烟的味道,“小子,你就说实话吧,你这鸟?想干什么?”
这个人也就40多岁,换东西李来福又不怕,这年月?只要不是公开做买卖脱离人民群众?基本上没人管你,人性真正坏的时候?是“起风”以后把人都给祸害完了,什么儿子举报爹娘比比都是,和爹娘划清界限,都是基本操作。
“换烟票?”
“我操,你早说呀!你要换什么级的烟票?”
李来福愣了一下,问道:“都有什么烟票?
“大孙子,你不会是把你爹存款都偷了吧?”老太太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他。
李老头瞪了一眼老太太道:“净瞎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好的玉米面,何况那个缺德玩意哪有这么多钱?”
“爷爷奶奶我没花钱,我是用鱼跟人家换的。”
“孙子,你钓了多少鱼啊?”这就是亲孙子李来福说啥话他都信的。
李来福把麻袋里的两条大鱼拿出来,把布料递给老太太说道:“我钓了200多斤,在鸽子市跟人换的玉米面。”
反正撒谎也没地方考证去,老头老太太相信他就好。
“还是我大孙子厉害,”老太太摸着李来福的脸说道。
李老头又抓了一把玉米面,摸着说道:“这没加棒子的玉米面,我还是在小时候,我爹偷偷给了我一点,让我娘给我做了一个窝窝头,那是真香啊!”
“大孙子,你没给你爹留吗?”
“奶奶不用留,我这些天回去钓了好多鱼,还有从你这里带回去的猪肉,家里边肉和鱼都有,不缺吃的,还有我卖的鱼钱也都给他们了。”
“我大孙子都可以养家了,那你也不能带这一袋子来呀,我和你爷爷根本吃不完啊!”
“奶奶,我这次要待的时间长,每天都要吃干的,我要长身体的,所以这些还不够咱们三人吃的呢?”
“好好好!待的时间长就好,奶奶天天给你做干的。”
“我大孙子肯定没吃早饭了,奶奶去给你蒸窝窝头,做鱼吃。”
“做鱼好啊,做鱼就有下酒菜了,我孙子拿来的酒可不能浪费了。”
“奶奶,你做窝窝头吧,鱼还是我做吧,你都不舍得放油,做的不好吃。”
“行行!你大孙子,你想干嘛都行?”
“我也尝尝我大孙子做的菜,”李老头就在酒坛边上,是一步都不想离开。
没过一会儿老太太就进屋了,李老头问道:“你咋进屋了?”
老太太拍着胸脯说道:“我不能看的,看了?要心疼死我的,我的妈呀,做一条鱼咬了两勺油。”
“老太婆,你可管好嘴巴,你可不能说我孙子,要是我孙子生气回城里了,我可找你算账。”
“滚一边去,这么乖的孙子,我疼还来不及呢,我哪舍得说一句。”
趁着老太太进屋,李来福拿出一瓶酱油,还有那一斤白糖,细盐也直接拿出一斤。
李老头走出来,嗅了嗅,鼻子说道:“孙子,怎么有股酱油味儿?”
“爷爷,我带了酱油,还有细盐和白糖,你看。”
李老头笑着说道:“看来我孙子是真要常驻了。”
“大孙子,你怎么还拿来布料了?你是让奶奶给你做衣服吗?”
李来福把锅盖盖上道:“奶奶,那是给小龙小虎带的,他俩也不小了,还光屁股蛋子呢。”
“你这孩子是不是傻?自己衣服还带补丁,给他们做什么新衣服?”老太太摸着布料说道。
“奶奶,我这衣服就在这面住,等下次回到城里我也不要了,放心吧,我还有布料了,我钓鱼的时候跟人换了好多布票,所以布料我不愁。”
“孙子,我要不看着你这两条大鱼,我是真不相信钓鱼?还能换这么多东西。”
“爷爷,我钓鱼可厉害了,城里虽然吃不饱,可也饿不死,但是城里人缺营养,所以我的鱼好多人要的。”
“行了,去把你的酒倒出来吧,别在这问了,大孙子肯定不会骗我们的。”
六斤重的红烧鱼,直接用盆子装了,这年头可没有人敢做红烧鱼,家里如果人多,几口就给你吃没了,基本是熬汤又能灌个水饱,还有营养。
“你个缺德玩意!老娘好心好意给你送吃的,你还埋怨我?老娘也回去吃饭了,不理你了。”
李崇武也没哄他媳妇,而是直接跑向人群,“老六我请一下假,去我爹那里看看,我下午多挑几担行不行?”
李老六村长还没说话,他儿子李铁柱问道:“二爷?我二奶给你送啥吃的来了?”
还没等李崇武撒谎,李铁柱惊讶的喊道:“二爷?你再怎么饿也不能吃屎啊?”
“我去你爹篮子,你个小王八犊子,你说谁吃屎呢?”李崇武直接急眼了。
一帮人也都围过来了,李铁柱躲在他爹身后说道:“你们大伙看看他嘴上是不是黄黄的,二爷爷,他肯定吃屎了?”
李崇武擦了一把嘴,肯定刚才吃南瓜的时候没擦干净。
李崇武正想着怎么瞎掰呢?李老六一巴掌打在李铁柱头上骂道:“你个缺心眼的玩意,你二奶奶还能特意给你二爷送屎吃?”
一帮人都哈哈大笑,李铁柱摸着脑袋,嘟嘟囔囔说道:“那可不一定,兴许我二爷就喜欢吃热乎的了。”
这一句话可把大家笑疯了,李崇武脱下鞋就准备去削他,连50多岁的李老六这个村长都笑得弯腰了。
……
李来福看着碗里腥腥的鸟汤,他上一世是孤儿,到30多岁还单身,自己没少做菜,实在有点喝不下去什么佐料也不放的汤。
把汤推在一边,直接啃着鸟肉,老太太把碗里的大鸟吃了一半,就没动了,两个臭小子跟疯抢一样,连李来福剩下的汤都被他们喝了。
“爹啊,你那酒可慢点喝啊,”李崇武跟二婶从门外进来。
“你们中午不是跳水吗?你怎么回来了?”李老头惊讶的问道。
“不回来不行啊,爹,你那酒还有吗?”
“你个混蛋就惦记我那点酒,”李老头去屋里拿酒,二婶又盛了两碗汤出来吃南瓜。
“来福,你可真不愧是来福,你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你二叔我可要谢谢你了,我都3,4年没喝过一口酒了。”
李来福打饱嗝了,说道:“二叔咱们都是一家人,客气啥?”
这个二叔太不着调,李来福还等着他继续客气呢,他已经奔着李老头拿出来的酒碗去了。
吃饱喝足,李来福犯了烟瘾真难受啊!“大哥,你明天能不能带我和弟弟也去抓鸟啊?这鸟肉太好吃了,”小龙说道。
“那可不行,你俩还光着腚子,光着脚片到林里,还不给你扎出血呀,老实待着得了,”李来福摇了摇头道。
小虎看着房门口盆里的野鸡问道:“大哥,那个鸡什么时候吃?”
“晚上咱们还吃南瓜吃野鸡,”李来福想也没想的说道。
老太太直接摇头说道:“南瓜吃就吃了,不吃容易坏,那鸡可不能吃,孙子我给你腌上,你带回家去。”
“奶奶,咱们就好好吃吧,咱们大家都补补身体,再说我又不是一两天就走,我要是没有好吃的,我可就要走了,”李来福恐吓的说道。
说别的没都没用,就是这句话最管用,两个老人是真想大孙子,自从去了城里几年就回来两次,前两次回来还没这么热情,这次回来,两个老人感觉都不一样了,亲切的不得了,所以更不舍得李来福了。
老太太为难的点了点头,
“好啊,好啊!晚上还有鸡肉吃,”小龙,小虎高兴的喊道。
“高兴个屁啊!这一顿吃的还不好啊,那野鸡是给你大哥吃的,你们晚上给我老实回家吃野菜糊糊,”李崇武喝了一口酒敲着筷子骂道。
两个臭小子立刻一副失望的表情,李来福说道:“二叔你这就瞎说了,我一个当大哥的还能吃独食啊!你们晚上也别回去,都在这里吃就完了。”
一家人吃饱饭,都在院子里坐着,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容。
“娘,咱俩下午还得去挖野菜吧?”二婶问道。
“行,我拿篮子,咱俩就走,大孙子你下午可不能上山了,万一走远了,黑天了可就找不着回来的路了,”老太太交代道。
看着老太太那担心的眼神,李来福点头,答应道:“奶奶,我下午不上山。”
“好大孙子。”
“我也吃饱了,到山下挑水了,省着下午挑双份再给我累倒了,”李崇武笑着说道。
两个小屁孩挨着李来福坐着,手里还玩着石头。
“走了,别玩石头了,大哥带你们去河里洗澡钓鱼去。”
“大哥,我们也没有鱼竿,鱼钩咋钓鱼啊?我前些天看到咱们隔壁村有个老头在亮马河里钓鱼了,”小龙抢先说道。
“这你们就别管了,你们俩赶紧去挖蚯蚓,我来准备鱼钩,李来福直接回到屋里,在墙上找了一根针。
这年头的针都插在报纸上,把钢针收到空间里,利用空间把钢针围成鱼钩的样子,他有鱼线做媒介,只要有鱼靠近它就能送到鱼嘴里去。
从房间里出来两个小孩,站在院里连动都没动,“不是让你俩挖蚯蚓了吗?站在这里干嘛?”李来福疑惑的问道。
“大哥,村子里哪有蚯蚓啊,只有到河边才有的,”小虎说道。
好嘛,不在农村,犯了常识性错误,这年头哪都干旱,蚯蚓都难活。
李来福没有再多说什么,去仓房直接找了一根麻绳,又找了一根两米长的树棍。
带着两个小孩往外走。“大哥,我看个隔壁那老头钓鱼,那线可细了,鱼竿也可细了,你怎么拿个棒子?”小龙光着脚丫跟在屁股后问道。
“别废话,跟着就行了,”李来福也不跟他解释。
三个人来到亮马河,李来福看着河边上一堆李家村的人在打水,这时候天旱的厉害,地里的庄稼就要不停的浇水。
“来福,你咋带他俩来河边了?天热想洗澡吗?”李铁柱喊道。
李来福站在河堤上,对着村长李老六喊道:“六哥,你家大小子直呼我名,你也不管管?是不得叫我爷爷去你家找你谈谈。”
李崇武正把李铁柱恨得牙根直痒,他下午一来!一帮人都问他屎啥味道?
他喊道:“来福,去叫你爷爷好好教训教训他,这小子嘴贫着呢!”
李老六也害怕了,别人叫不动老太爷,来福?这个老李家的独苗一叫老太爷保准屁颠屁颠的就来,他也不想挨骂,对着李铁柱屁股就是一脚,骂道:“妈的,没大没小的,那是你叔。”
一帮老爷们都在哈哈笑,不过没人敢打趣李来福了,毕竟谁也不想三四十岁了,跟个十来岁的小孩叫叔。
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