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玄幻奇幻 > 拜入古墓派后,我自创功法武功盖世黄蓉郭靖 番外

拜入古墓派后,我自创功法武功盖世黄蓉郭靖 番外

瓦尔登山 著

玄幻奇幻连载

她轻声道:“你昨夜练功之时,全身发出金光,将这海岸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我们担心你有事,于是便赶来看看。”郭复闻言一怔,没想到九阳神功竟有如此霸道之处。也难怪这些桃花岛弟子和附近渔民都跪在这里,只怕是把自己当成神仙下凡了。想着他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程英凝视着郭复,心中也是无比震撼,笑道:“你可知道你昨夜弄出多大动静,你师娘担心你有情况,于是在旁边给你护法一夜。”郭复闻言颇为感动,他走上前,深深一揖:“多谢师娘了,弟子让您受累了。”远处的渔民看到这一幕,心道这活佛竟然给这白衣仙女作揖,她该不会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吧。于是又是一番磕头祷告。小龙女笑道:“当场见证一个神仙的诞生,是我该谢谢你才对。”郭复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的动作透露出...

主角:黄蓉郭靖   更新:2025-02-05 15: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黄蓉郭靖的玄幻奇幻小说《拜入古墓派后,我自创功法武功盖世黄蓉郭靖 番外》,由网络作家“瓦尔登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轻声道:“你昨夜练功之时,全身发出金光,将这海岸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我们担心你有事,于是便赶来看看。”郭复闻言一怔,没想到九阳神功竟有如此霸道之处。也难怪这些桃花岛弟子和附近渔民都跪在这里,只怕是把自己当成神仙下凡了。想着他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程英凝视着郭复,心中也是无比震撼,笑道:“你可知道你昨夜弄出多大动静,你师娘担心你有情况,于是在旁边给你护法一夜。”郭复闻言颇为感动,他走上前,深深一揖:“多谢师娘了,弟子让您受累了。”远处的渔民看到这一幕,心道这活佛竟然给这白衣仙女作揖,她该不会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吧。于是又是一番磕头祷告。小龙女笑道:“当场见证一个神仙的诞生,是我该谢谢你才对。”郭复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的动作透露出...

《拜入古墓派后,我自创功法武功盖世黄蓉郭靖 番外》精彩片段


她轻声道:“你昨夜练功之时,全身发出金光,将这海岸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我们担心你有事,于是便赶来看看。”

郭复闻言一怔,没想到九阳神功竟有如此霸道之处。

也难怪这些桃花岛弟子和附近渔民都跪在这里,只怕是把自己当成神仙下凡了。

想着他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程英凝视着郭复,心中也是无比震撼,笑道:“你可知道你昨夜弄出多大动静,你师娘担心你有情况,于是在旁边给你护法一夜。”

郭复闻言颇为感动,他走上前,深深一揖:

“多谢师娘了,弟子让您受累了。”

远处的渔民看到这一幕,心道这活佛竟然给这白衣仙女作揖,她该不会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吧。

于是又是一番磕头祷告。

小龙女笑道:“当场见证一个神仙的诞生,是我该谢谢你才对。”

郭复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的动作透露出一丝少年人的稚气与可爱。

他转头看向程英,道:

“对了,程英阿姨,我们今日准备离岛了,谢谢你这段时间的悉心教导,这份恩情我会牢记于心的。”

程英轻轻叹了口气,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宠溺:“这话可不敢当,本就是你先人的绝学。再说了,也不知道是谁在教谁呢,我都想拜你为师了。”

小龙女也走上前来,她的声音温婉而柔和:“程姑娘,打扰几个月,多谢款待了。”

程英摆摆手:“也别这么说,你家复儿才是桃花岛岛主,我只是帮他看守的管家。”

郭复见她硬要这么说,也懒得纠结此事,笑道:“程英阿姨,有空来终南山看看,这里藏着的那东西,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程英有些无语:“哎,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你敢说《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不算什么了。”

郭复道:“而且大概百年之内,是不会有人来取经了。”

程英一怔,不过想到他在奇门五行的造诣,未卜先知也不得而知。

叹道:“既然我答应了师姐,我定然会用这一生来守护它们。”

小龙女和郭复与程英作别,走向那些渔民,拱手道:“打扰了诸位,我们想回舟山,不知你们可愿意相送一程,船金定不会少了你们。”

船老大闻言欣喜若狂,满脸是兴奋神色:

“我的菩萨活佛呀,你们能上我们的船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哪敢要你们银子呀,快快上船,我们立刻启航。”

他转身吆喝一声,渔民们迅速行动起来,升帆、解缆,一气呵成。

“程英阿姨,我们走了,你们多多保重。”

“复儿,有空回来看看,别忘了桃花岛桃花岛也是你的家。”

船在海上缓缓航行,郭复站在船头,深邃的目光眺望着茫茫大海。

虽然练成了九阳神功,但他并未太过激动。

他知道,在金庸笔下的世界里,九阳神功虽然是人类武学的巅峰之作,能够让人百病不生、百毒不侵,但它仍然无法触及长生不老的境界。

这离他的目标还太远太远。

他的思绪又飘到了那些接近于神仙境界的武学之上。

首推虽然是逍遥派的不老长春功,传说能让人长生不老,只是逍遥派已经消亡近百年,是否有迹可循还是未知之数。

另外就是梅念笙的《神照经》,据说能让人死而复生,简直超脱人类理解范畴了;

还有那狗兄的《太玄经》,也是接近于玄幻,只是不知道那座侠客岛所在何处。


且说郭复与小龙女离开了终南山后,径向东行。

身后巍峨的山峦逐渐隐入云雾之中,前方的路,却是充满了未知。

那时的大宋江山,已然在蒙古的铁蹄下支离破碎。辽阔的中原,如今沦陷在异族的冰冷统治之下。

汉人的地位被贬低至第四等人,他们如同蝼蚁般在蒙古的暴政下苟且偷生,每一日都仿佛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民不聊生。

作为熟知历史的未来人,郭复本无意卷入历史之中,掺杂进别人的因果。

他原本潜藏在古墓的清幽之中,参悟天地至理,达到以武入道,去寻觅那永恒的长生。

世间的苦难与不公,像无孔不入的毒气般侵蚀着郭复的心境。

他目睹了那些血与火、苦与痛的画面,那些比史书上的文字更加真实、更加震撼的悲惨景象。

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一颗原本平静的道心开始泛起涟漪。

再三思量,他终于不能自已,屡次挺身而出,多次出手救人于危难,倒也在民间博来点名声。

他们见小龙女白衣飘飘,郭复俊秀非凡,而且来去神秘莫测。

还道是观音菩萨带着座下善财童子来普度人间,纷纷为他们画像颂德,感激涕零。

“复儿,你这次下山做了这么多侠义之事,你师父知道了一定会开心的。”

郭复闻言,却只是默然。

他深知,这世间之乱象非一日之寒,他们二人之力又能改变几何?

叹息道:“元人视汉人为草芥,我们纵然出手相助,也帮不了几人。况且我们干涉进他们的因果之中,保不准在我们离去之后,他们将受到百倍报复。”

小龙女素来冷情,但此次下山所见所闻也让她感触颇深。

她坐在茶楼中,望着远方天际翻滚的乌云,轻声问道:“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何时才能重归宁静呢?”

郭复默然无语。

这种局面还得维持近百年时间,直到明教大兴,方能将元人赶回草原去放马牧羊。

也不知道自己以身入局,是否能缩短这百年时间。

待得二人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茶馆之外的官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如疾风骤雨般的马蹄声,打破了四周的宁静。

茶馆内的茶客们纷纷抬头,目光被外头的骚动吸引。

只见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迅速从远方的官道上飞奔而来。

马背上的身影随着马匹的奔腾而起伏,却稳稳当当,如同磐石般不动。

待马儿奔近,众人才看清马背上的乘者竟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妇人,看上去约莫四十岁左右,一身素衣在阳光下轻轻闪耀,显得异常纯净。

她的面容极美,虽然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些痕迹却仿佛为她增添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

正是在襄阳城破后,被耶律齐带走的郭芙。

“小二。”

郭芙目光扫过茶馆内的众人,最后落在了忙碌的店小二身上,疾声问道,

“你方才有没看到一个女子,年纪比我稍微大一些,穿着白色衣服,非常漂亮的样子。”

郭芙被耶律齐带到大都之后,一直找不到逃跑机会。

直到近日,耶律齐奉旨前往昆仑山剿匪,她便借着府上守卫空虚逃了出来。

她准备前往终南山先找到郭复,再做计议。

但在途中,听闻有个白衣菩萨带着一个少年人行侠仗义,仿若观音菩萨下凡。


时光荏苒,很快就过去了五年。

这五年中,杨过凭借高深的武艺,常常带着大雕冒险深入山林,为孩子们寻找珍稀的灵药,偶尔还猎杀几只猛兽改善一下伙食。

得益于这些灵药和修行高深内功的正反馈,八岁的郭复已长得如同十五六岁少年一般高大。

他遵循杨过和小龙女的教导,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修炼《九阴真经》之上。

五年的勤奋修炼,再加寒玉床的加持下,使郭复成功打通了全身经脉,那浑厚的内力如同江河般在他体内奔腾不息,达到了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境界。

然而郭复也深知自己的实战经验尚浅,他暗自估量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实力,大概和郭襄在少林寺遇到的张君宝相仿。

放眼江湖也能算是一流好手,但若与真正的高手过招,恐怕仍是力不从心。

比如当他面对小龙女这样的绝世高手时,他更是自知完全没有取胜的机会。

但他并不急躁,毕竟身处古墓之中,远离江湖纷争,也不必担心受到外界的伤害。

所以按部就班的练着杨过、小龙女两人的各种武功。

杨破天此时十三岁,已如铁塔般壮硕。昔日稚气已脱,今日之他,剑眉星目,英气逼人,恍若杨过当年的模样。

他同样修炼《九阴真经》,虽只及第五层,但却能将内劲运用的炉火纯青。

他对武学的热爱如痴如醉,每当杨过与小龙女演练高深武学之时,他总是聚精会神地观看,然后虚心请教,缠着他们教授自己各种招式和技巧。

他聪明过人,往往能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将所学融入自己的武学体系之中。

在实战方面,杨破天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他身法灵活多变,招式犀利狠辣,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打架而生。

即使是面对强敌,他也从不畏惧退缩,十一岁那年,他就曾空手击毙一只大虎。

连杨过也忍不住夸赞他是天生的打架能手,将来必定能在江湖中闯出一片天地。

相比之下,杨惊天对武学并没有那种狂热的追求,性格中更多的是一种随和与散漫。

他对武学的态度颇为随性,从不刻意追求进步或争强好胜。

然而,正是这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使他在修炼《九阴真经》时能够后来居上。

他没有过多的执念和压力,反而能够更深入地领悟经书中的武学真谛。在不知不觉中,他的修为竟然超过了杨破天,达到了第六层的境界。

然而,在一次次的交锋中,杨惊天始终打不过杨破天,这使得他心中十分困惑和沮丧。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后,杨惊天终于忍不住向杨过问道:

“爹,我一直都在努力修炼,功力比大哥深厚,但为何总是无法战胜他呢?”

杨过笑道:“你大哥天生神力,在武学上见解过人,只是耐不下性子练内功罢了。”

他已经看出来,杨破天的武学天赋出众,就如同当年丐帮帮主乔峰一般,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在实战中却是所向披靡,可谓是战神般的人物,日后成就必然极高。

杨惊天默然。

他知道自己的大哥就像一头未被驯服的猛兽,一旦发起狂来,势不可挡。

杨惊天还是有些沮丧,他寻到郭复,见他如往常一般,在林中呼吸吐纳天地灵气。

“郭复,你说这九阴真经有什么用呢?我都练到第六层了,但在大哥面前,但总是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

郭复收功,微笑着看着杨惊天:“破天的降龙十八掌固然威猛无比,但他年纪尚轻,火候未到。要打败他,其实并不难。”

当年郭靖生怕降龙十八掌失传,在杨过送来玄铁剑那日,便将秘籍抄本给了他一份,好让丐帮这份绝学传承下去。

杨惊天眼睛一亮,连忙道:“该如何破解?”

他知道这三弟天赋过人,就连爹娘这两个当世高人都赞叹不已,虽然未曾正式与人交过手,不过必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破天的武功走的是刚猛一路,他的每一招都充满了力量和霸气。而你总是被他带入了他的节奏之中,用九阴神爪与他硬碰硬,这自然不是你的取胜之道。你的优势在于轻灵,你应该充分发挥你的长处,避其锋芒游斗于他,寻找破绽一击制胜。”

郭复娓娓道来,他的声音平和而深沉,如同一位高深的武学大师在传授毕生心得。

杨惊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明白郭复的意思。

他回想起过去的交手经历:“我也曾尝试过用天罗地网势与他游斗,但每次都输得更惨。”

“你不会把这两套武功的精华之处结合起来么?”郭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这……这不是要自创武功吗?我哪有那本事?就算是爹爹,不也是到了三十多岁才创出黯然销魂掌?”

杨惊天有些惊讶地看着郭复。

这个提议对他来说太过大胆了,在武林中,自创武功可是武学大宗师的标志。

说着见郭复微笑不语,想到一种可能,惊道:“莫非……莫非你已经悟出了什么新的武功?”

郭复道:“你看好了。”

郭复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杨惊天的猜测。

他身形一动,如同鬼魅般在杨惊天的眼帘中留下道道残影。

而后他一掌朝树干拍去,看似轻柔的一击实则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那树干应声而裂木屑纷飞,显示出了这一掌的惊人威力。

杨惊天也是识货之人,看的出这一掌蕴含着天罗地网逝的灵动,但也不缺九阴神爪的尖锐,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你是怎么做到的?”

郭复并没有藏私,将近来悟出的这套武功如数教给杨惊天。

杨惊天心急,加上这武功较为繁杂,一时无法把握全貌。

郭复在一旁默默观察,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破天最钟爱且擅长的便是那招‘亢龙有悔’,其威猛之处如狂龙出海,然而猛则猛矣,却过刚易折。你若能先将这第一式练至炉火纯青之境,或许能够破解。”

杨惊天闻言,如同醍醐灌顶,连连点头。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犹如闭关修炼的武痴,独自躲在古墓外的小树林中,不分昼夜地苦练这门深奥的武学。


小龙女微笑不语,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年?!”

程英脸色剧变,倒吸了一口冷气。九阴真经,这部武学中的巅峰之作,常人哪怕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领悟其中真谛。

她自己虽然拥有过人的资质,但也足足花了五六年时间,才修炼到第七层的境界。

而郭复,竟然只用了一年就练成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然而,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郭复在奇门五行术上的种种表现,程英又觉得这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这个孩子的天赋,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颠覆她的认知,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不过小龙女却是摇了摇头。

程英愣了一下,不是一年?那十年是不可能的,毕竟郭复今年都没有十岁。

“难道是一个月?”

小龙女还是摇了摇头。

程英感觉自己快要崩溃:“难不成是一天?”

小龙女继续摇头。

程英反倒松了一口气,怎么可能是一天呢,这不是神话么。小龙女伸出一根手指头应该是另有所指,自己误会她的意思了。

程英正在琢磨着,小龙女却缓缓开口道:“是一刻钟。”

程英不想说话了。

这个世界已经完全超出她的想象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复的身上逐渐散发出金色的光芒,犹如烈阳初升,照耀着整个海岸。

那光芒如此璀璨,以至于远处的桃花岛弟子们纷纷赶来,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当他们靠近时,却被小龙女与程英两人挡住。

她们深知郭复此刻正处于修行的关键时刻,不容打扰。

于是,这些桃花岛的弟子们只能在十丈之远停下。

他们远远地跪下,昂首望向那金辉中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震撼与敬仰。

“岛主果真是郭靖大侠之后,此番修行之成果,只怕日后成就将在郭靖大侠之上!”

有弟子忍不住低声议论,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与期待。

“郭靖大侠虽为英雄人杰,但终究还是凡人之躯。而岛主这番异象,莫非是神仙下凡不成?”

另一人接口说道,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

时间悄然流逝,过往的渔船也被这海岸上的金光所吸引。

远处的渔民们纷纷靠岸,忍不住探寻这神秘的金光究竟隐藏着什么奥秘。

当他们看到郭复盘膝而坐,宛如一座金色的佛像,周身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照耀着整个海岸。

那场景,宛如天降神迹,令所有的渔民都为之震撼。

一些虔诚的渔民甚至毫不犹豫地跪下,双手合十祈福,他们坚信这是菩萨显灵,降临人间。

在众人的期待与敬畏中,郭复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此刻的天色已是大亮,阳光与海风交织在一起,为这场神秘的修行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他感受到全身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五感变得敏锐无比,仿佛已经脱胎换骨一般。

抬眼望去,不远处竟跪着一群人,其中既有桃花岛的弟子们,也有那些渔民打扮的人。

而小龙女和程英则站在一旁,正吃惊地看着自己。

“师娘,程英阿姨,你们怎么在这里?”郭复好奇地问道。

小龙女走上前来,仔细打量着他,但见他神采飞扬,与昨日大不相同。

更令她惊讶的是,郭复全身的肌肤似乎都经过了一番洗礼,变得细腻到极致,散发着一种瓷器般的光泽。


“复儿,随我来。”

次日,郭复还在沉睡,已被小龙女那天籁之音唤醒。

郭复揉揉眼睛,紧随其后,步入那神秘而庄严的密室。

室内烛光摇曳,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氛围。

小龙女端坐在蒲团之上,玉手轻挥,示意郭复坐下。

她语气庄重,一双明眸如秋水般深邃,透露出对郭复的深深期许:

“复儿,今日我便传你这九阴真经上的内功心法。此心法博大精深,非寻常武学可比。你需得细心领悟,若有任何不解之处,定要如实告知,不可自行揣测,以免误入歧途。”

郭复闻言,神情肃穆,恭敬地点头道:“姐姐教诲,复儿铭记于心。”

小龙女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始缓缓传授心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她的声音轻柔而富有韵律感,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奥秘。

郭复恭敬地聆听着,一字一句都刻入心扉。

他聪颖过人,稍加思索,便觉其中奥秘无穷。

待得小龙女反复解释、叮嘱之后,他已然领悟个中精髓。

“姐姐,我明白了。”

郭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随即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开始修行。

小龙女则在一旁为他护法,她深知内功修行的凶险,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

按郭复自己的理解,内功修行大概分为三个方面。

最初之境,乃是聚集内力。

所谓内力,按照玄幻说法就是灵气,按照现代说法则是能量,还有其他一些版本称为真气,其实大体是指同一事物。

天地之间万物皆有能量,多与寡的区别而已。

人们主要是从五谷杂粮中汲取这种能量,其中部分被脏腑所吸收,成为维持生命的燃料,而更多的则是悄然流失。

但修行者不同,他们通过特定的法门,将这些散逸的能量汇聚于经脉之中,存储于丹田之内,如同蓄水于深渊,待时而动。

而内功修行的第二步,则是改善身体。

这一步与第一步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身体的强度和经脉的韧性决定了能够容纳多少内力,而内力的充盈又能够反过来滋养身体,强化经脉,使其能够承受更为磅礴的能量。

当内力充盈到一定程度,便能冲破身体的极限,打通三百六十个穴位,让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易筋锻骨、伐脉洗髓的境地。

至于第三步,则是对内力的运用。

当内力充盈,便可通过特定的法门将其释放,与外界产生互动。

这其中的应用千变万化,有的能够隔空取物,有的能够伤人于无形。

北宋时期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便是此道中的翘楚,一指挥出,剑气纵横,开山破石无坚不摧。

然而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绝技已然失传,成为武林中一个永恒的传说。

郭复此刻坐于蒲团之上,双眼微闭,心神沉浸于内功的修行之中。

他的呼吸悠长而均匀,仿佛与天地间的节奏融为一体。

小龙女在旁边看他这副认真的模样,微微一笑,这倒真是可爱。

然而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郭复便睁开了双眼,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

小龙女以为他是少年心性难以持久,便笑着调侃道:“怎么,坐不住了?”

郭复却沉默不语,他感受到了丹田处已有一股真气生起,这股真气如同初生的溪流在他经脉中流淌,带给他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小龙女见郭复沉默不语,以为他是在伤心失落,便轻声安慰道:

“其实你这年纪练内功也尚早,坐不住也是正常的。不妨活动一下筋骨,晚上再继续修炼吧。”

郭复却摇摇头说道:“不是的姐姐,我感觉自己已经练到极限了。”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明的感悟,仿佛已经触摸到了内功修行的某种边界。

小龙女一愣,那双如水的眼眸中满是疑惑:“你什么意思?”

郭复不知道怎么解释,他眼光一瞥,看见远处的石桌上烛台独立,于是心中一动,隔空挥出一掌。

只听得“啪嚓”一声,石桌上的烛台应声而倒,跌落在地,断成数截。

饶是小龙女一生经历过大风大浪,但此刻也忍不住惊愕,乌黑的眼珠几乎快掉出来。

她一把抓住郭复的手腕,感知到他体内真气运行,惊得连冷艳形象都不要了:“你,你这是练成了?”

话未说完,她已有些发狂地跑出石室,那身影如一道白色的闪电,瞬间消失在黑暗中。

郭复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满是纳闷。

他不过是将体内残余的灵气化为内力,但离大成之境还差得远呢。

不久,小龙女带着杨过匆匆返回。

小龙女一改之前的冷静,双手比划着向杨过述说刚才见到的一切。

她的神情激动,仿佛见到了什么奇迹。

杨过听完之后,痛心疾首道:“龙儿,不是说好了吗,大白天不许喝酒。”

小龙女气得够呛,连忙将烛台再次摆好:“复儿,你再打一掌。”

哎,怎么感觉像是前世家长拉着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背诗的场景呀。

郭复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挥出一掌。

这一次,他的内气隔空发出,将烛台彻底击断。

那断裂的声音清脆悦耳,在石室内回荡不息。

杨过倒吸一口气,眼中满是震惊:“此子恐怖如斯。”

他想起自己当年练成内气外发之时,怎么也花费是两三年时间。

而眼前的郭复,却在短短一刻钟内达到了这种境界。更关键的是,他今年满打满算也才三岁多呀!

内气外发,这已是九阴真经的至高境界,意味着这十五分钟内,他已经彻底掌握了下来。

就拿王阳明的足金论为比喻,郭复目前已将自己从废铁锻炼成一块纯金。只是克数还少,但整体质地已经发生变化。

只要日后不断积累灵气,成就最高境界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郭复看着他们两人如此夸张,心中有些纳闷,你们还是当世最顶级的武学宗师呢,怎么还这么大惊小怪。

小龙女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好奇道:“复儿,你想说什么呢?”

郭复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觉得这九阴真经运行真气的法门,不够至善。”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智慧,仿佛他已经窥见了武学的更高境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