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临时落脚处。
在一次前往省城的途中,火车晚点,林宇在候车室里坐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去拜访专家。
终于,他找到了一位在日用品生产领域颇有建树的老专家。
老专家起初对这个毛头小子的邀请并不感兴趣,林宇便每天早早地等在专家家门口,向他讲述自己的创业理念和遇到的困难。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专家被林宇的执着打动,答应前往工厂指导。
在老专家的指导下,林宇组织员工们日夜学习新的生产工艺。
他亲自带头,和员工们一起在车间里反复试验,调整参数。
手上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又结成茧,林宇全然不顾。
他手把手地教员工操作新设备,耐心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林宇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他开办了职工培训班,亲自编写教材。
从最基础的机械原理,到复杂的生产流程,他都详细地讲解。
为了让员工们更好地理解,他还找来许多实物模型,现场演示。
在产品推广方面,林宇绞尽脑汁。
他深知,在这个物资匮乏但竞争也逐渐显现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于是,他亲自设计宣传海报,熬夜绘制草图,反复修改。
海报上,产品的功能和优势被详细地展示出来,配上精美的图案,十分吸引人。
林宇还组织了产品试用活动。
他带着员工们走街串巷,向人们免费发放试用装。
一开始,很多人对这种新品牌持怀疑态度,但林宇并不气馁,他耐心地向大家介绍产品的特点和好处。
一位大妈试用后,对产品赞不绝口:“这东西还真好用,比我以前用的强多了!”
这句话让林宇备受鼓舞。
随着这些努力逐渐见效,订单开始源源不断地飞来。
仓库里,一箱箱产品被打包运往各地。
林宇看着忙碌的工厂,心中满是欣慰。
他不仅还清了创业初期的所有债务,还购置了房产和汽车,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悦的父亲看到林宇的成就,态度也逐渐转变。
一次家庭聚餐上,他第一次对林宇露出了认可的笑容:“小子,看来是我小看你了,好好干!”
林宇知道,这是他努力得到的认可,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然而,就在林宇沉浸在事业成功的喜悦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