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完整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完整

牛腩焗饭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古代言情《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男女主角傅景臣姜瑜曼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牛腩焗饭”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她睁眼醒来,竟穿越成了书中男主怀孕六个月的恶毒前妻。原主一心钻营,费尽心机嫁入傅家,只为圆那当官太太的梦。然而,当傅家蒙冤遭贬、落魄在即,原主决然打胎离婚,不顾家人的苦苦哀求。看着帅过明星的老公,摸着腹中六个月的胎儿,她心中暗叹:这丫头,如此优渥还不满足!按照原书走向,两年后男主和其父亲官复原职,将与重生女主开启幸福生活。但她作为穿越者,可不愿拱手相让!身为新时代女性,她深谙躺平之道。她才不会舍弃这极品老公,自寻烦恼。想着两年后傅家便能平反,届时一切顺遂,她便毅然收拾包袱,随傅家下乡。本已做好吃...

主角:傅景臣姜瑜曼   更新:2025-05-08 05: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景臣姜瑜曼的现代都市小说《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完整》,由网络作家“牛腩焗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古代言情《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男女主角傅景臣姜瑜曼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牛腩焗饭”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她睁眼醒来,竟穿越成了书中男主怀孕六个月的恶毒前妻。原主一心钻营,费尽心机嫁入傅家,只为圆那当官太太的梦。然而,当傅家蒙冤遭贬、落魄在即,原主决然打胎离婚,不顾家人的苦苦哀求。看着帅过明星的老公,摸着腹中六个月的胎儿,她心中暗叹:这丫头,如此优渥还不满足!按照原书走向,两年后男主和其父亲官复原职,将与重生女主开启幸福生活。但她作为穿越者,可不愿拱手相让!身为新时代女性,她深谙躺平之道。她才不会舍弃这极品老公,自寻烦恼。想着两年后傅家便能平反,届时一切顺遂,她便毅然收拾包袱,随傅家下乡。本已做好吃...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完整》精彩片段


说完,就和周芸打成一团。

别看她年纪小,因为父兄都是部队里的人,从小就学了不少格斗技巧。

即便和周芸这样的人打成一团,也丝毫不落下风。

一旁的蔡婆子当然不会干看着自己儿媳被打,上前准备帮忙。

“妈,你赶紧来帮我。”傅海棠也赶紧叫帮手。

此时,知青点的人才如梦初醒,赶紧上前阻拦:

“行了,都是一个院子里的人,别动手伤了和气!”

“对啊,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一群人又是劝架又是吵嚷,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此时,有一道人影急匆匆跑进了院子里,大喊道:

“回来了!上山打野猪的人回来了!”

话音刚落,乱成一团的知青点里顿时安静了。

就连打架的傅海棠都一把推开了周芸,眼睛发亮道:“我哥回来了?”

此时,姚家人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是啊,他们都在山脚下呢,让多些人过去。”跑进来的村民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说道。

姚思萌一听到这里,顿时惨白了脸:这和她上一世听到的话太像了!

当时也是一群人信心满满的上山,结果下山的时候损失惨重,甚至不少人还是被抬下来的。

肯定是出事了!

姚三媳妇开口问道:“他们打到野猪了吗?”

村民正想回答,姚思萌心里的恐慌此时像是找到了发泄口,狠狠瞪着她道:

“野猪,野猪,你整天脑子里就是野猪!你怎么不问问我三哥有没有事?”

她丝毫不客气地道:“我三哥如果有什么事,你就是罪魁祸首!”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姚三媳妇被指着鼻子骂,气得浑身都在颤抖。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总觉得振江会出事,又有什么资格指责我?”

她抹着泪道,“我是嫂子,就算你不把我当长辈,我也比你大!你就这么没有教养吗!”

这个家里就姚振江一心向着她,她难道还能存心去害自己男人?

之前是爸逼着三个儿子都去山上打野猪,让他们报名。

后来姚思萌说什么都不让去,姚振东和姚振北才放弃不去。

她是想着傅景臣父子俩身手好,又会枪,才想让自己男人去的。

姚思萌这话的意思,就像是她故意让自己男人去送死!

自从姚振江决定上山后,她明里暗里都把自己当仇人,今天昨天都没有好脸色。

迎着她恶狠狠的目光,姚三媳妇的心是彻底凉了。

知青们也是没想到。

才看完姜瑜曼和周芸的热闹,还能看上姚家姑嫂的热闹。

家丑不外扬。

见状,姚大嫂和姚二嫂赶紧打圆场:“都是一家人,吵什么吵?现在还没看见人呢,走,都去山脚下看看。”

姚三媳妇抹了一下眼泪,一眼都不再看姚思萌,快步朝着山脚下走去。

她一走,姚家另外几口人都紧跟其后。

姜瑜曼等人也跟着一起。

姚思萌没去,梗着脖子问刚才来通知众人的村民:“上山的人有没有受伤?”

村民想了想,“天黑了没看太清楚,就见他们拖着东西。”就算是伤,也应该是小伤。

他忙着回来叫人呢,哪有功夫仔细去看每个人?

说完,赶紧出了知青点准备去叫其他人!

留下失魂落魄的姚思萌。

这下错不了了!

姚思萌记得,前世很多人受伤,背不了,只能用绳子把伤员拖下来!

他说拖着东西,天又黑了看不清,肯定又是伤员。

当即催着留下来的姚母去请赤脚大夫。


姜瑜曼道:“妈,我帮忙做些小事。”
在火车上她一直都有喝灵泉水,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觉得自己身体都轻便了不少。
只是这水太特殊,她不敢给家里人喝,只有等做饭的时候放进去。
身体舒服的情况下,她也想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小事也不要做,你就去外面坐着,里面灰尘大。”傅望山也开口了。
傅海棠知道今天颠簸了这么久,也难得没有开口说什么。
傅景臣的态度更直接,他将一条板凳擦干净,放在了屋子外面。
姜瑜曼被一家人看着,只能放弃了帮忙的想法,坐到屋子外面等。
对门,周芸一家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周芸虽然人不行,但是手脚很麻利,一会儿忙着擦桌子扫地,一会儿又帮着搬行李。
她公婆慢吞吞的在边上帮忙,时不时还要注意身边的孙子。
瞧见姜瑜曼坐在门外休息,周芸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转头就跟自己公婆和男人吐槽道:
“真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都下乡了还啥都不做,还以为是城里的大小姐啊?”
周芸的婆婆姓蔡,此时蔡婆子用吊三角眼瞅了瞅外面,撇嘴道:
“你看她那个妖妖调调的样子,一看就是个败家女人,哪里是过日子的?”
就因为火车上,姜瑜曼说了她们家的孩子,婆媳两个都很看不惯她。
不就是怀个孩子吗?就好像谁没生过孩子似的,至于啥都不干吗?
“等着吧。”周芸笃定道:“这家人摊上这个儿媳妇,绝对是吃亏受罪,少了挣工分的人,日子就好过不起来。”
就算那家人的男人高壮又有什么用?没有能干的女人,一切都是白搭!
蔡婆子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虽然他们一家子下乡也是一落千丈,但是好歹家里的人都有力气,都能下地挣工分。
这家人的儿媳妇连打扫卫生都不愿意,难道还能指望她下地拿工分?
工分可是和口粮挂钩的,她不下地,少了拿工分的人,粮食不够吃,一家人还过不过日子了?
跟他们比起来,自家已经算不错了。
只要想着这一点,周芸觉得心里都舒服了不少。
另外一边。
姜瑜曼可不知道周芸一家人都等着看自己笑话的事儿。
她坐在屋子外面等着,一家人把卫生都打扫好了,傅母才叫她进屋。
她进去的时候,周芸那边都还没收拾好,婆媳俩仍旧忙得跟陀螺似的。"


此时,姜瑜曼也想起女人的身份了。
书中姚家老三,姚振江的媳妇,姚三媳妇。
也是姚家三个媳妇当中长得最好、脾气最不好的一个。
之所以能认出她来,主要是按照书中剧情,姚家现在就只有她一个儿媳妇有身孕。
也是自己刚开始瞄准想认识的人。
她有缝纫机!还会做衣服!
“姐,你知道我?我怎么没见过你?”姜瑜曼想起这点,也接过了话头。
“咋没见过?昨天晚上咱们不是见了?”
姚三媳妇笑着道:“还是我男人去火车站接的你们呢。”
“原来你是他媳妇呀!”姜瑜曼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我们真有缘。”
语气特真诚。
姚三媳妇听了挺高兴,她本来就欣赏姜瑜曼的性格,此时心中对她的好感又上去几分。
“那可不是么,你这月份得七个月了吧?”她看向姜瑜曼的肚子。
“六个月了。”姜瑜曼说道。
她算是比较显怀的肚子。
姚三媳妇有些羡慕,“才六个月,你家里人就不要你上工了?”
她知道姜瑜曼不去上工的事儿,要不然姚思萌也不会多了白面和肉干吃。
“我这人不会下地,所以在家里忙一下饭菜的事,姐你不也是?”
姚三媳妇摇头:“我就是今天人不舒服没去,一般都要上到九个月的。”
九个月?
姜瑜曼震惊了,那么大月份,就不怕把孩子生在地里吗?
看她满脸震惊,姚三媳妇笑道:“就这还是好的,有些人直接在地里生。”
说完,撑着腰要去拿桶里的衣服出来晾。
姜瑜曼看她吃力的很,赶紧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边,上前去帮她。
两人很快把衣服晾好。
姚三媳妇有些感激道:“真是麻烦你了,对了,你姓啥?我还不知道怎么叫你呢。”
“我姓姜,叫姜瑜曼,姐你叫我瑜曼就成。”
姚三媳妇笑了,“行,瑜曼,咱们是邻居,以后要是有啥事,你也别跟姐客气。”
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她就打算做两个菜了,主要是这两个菜分量很足,而且这年头乡下也没必要那么奢侈。

今天中午已经吃了一大盆红烧猪蹄,营养已经很够了。

做好饭,姜瑜曼就把东西全部收进空间里,等着家里人回来吃。

空间会维持东西放进去的原样,不会冷。

不过,到底还是有自己的厨房方便。

一切整理好,时间都还早,姜瑜曼看着放在房间里的布料,又琢磨起了布料的事。

他们带来的衣服不多,现在秋收每天都要换里衣,里衣都不够穿的。

她自己也不会做衣服。

姜瑜曼记得,书里姚家的三嫂子、也就是姚振江媳妇会做衣服。

并且她还有一台缝纫机陪嫁。

可以找机会和她商量一下帮忙做衣服的事。

姚家虽然是队长家,日子也不宽裕,父母都心疼姚思萌这个闺女,三个儿子家里都过得紧巴巴的。

给点好处,问题不大。

姜瑜曼并没有和书中女主避嫌的意思。

先不说两家人现在都住在知青点这个屋檐下,想这两年都避开不见根本就没有可能。

就说傅景臣人这么好,自己还和他在一起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对不起自己。

要学会和环境共生,让周围一切都为自己所用。

而且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现在是大人的里衣,过段时间还要准备肚子里宝宝的衣服。

姜瑜曼算算日子,孩子会在初冬出生,该准备的东西都要准备齐。

尤其是棉花这些!

现在可没有暖气一说,屋子里也没炕,宝宝出生穿薄了,万一生病了多让人心疼?

好歹自己也当了它几天的妈妈了,这孩子也省心,姜瑜曼已经有点稀罕这个小东西了。

天快黑了,村民们才陆陆续续下工。

姜瑜曼把饭菜从空间拿出来放好,很快,傅家一家人就回来了。

她的手艺自然不必多说,两个菜都很好吃,一家人配着玉米面馒头,吃的异常满足。

就连傅望山都在心里暗暗感叹,儿媳妇今天露的这一手,让他刮目相看。

这伙食跟他们之前在京城比,也不差什么了。

累了一天的傅海棠吃着这么好吃的饭菜,偷偷抬起眼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姜瑜曼,心里那点偏见在慢慢消失。

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但还没来得及开口,他们家门口就传来了一道撕心裂肺的哭声:

“我不吃这个难吃的饼,我不要吃,我要吃肉——”

男孩的哭声尖锐又大声,叫人听了心情不自觉的烦躁。

随之传来的是周芸的声音,“哪有肉给你吃,快点起来!”

“我不要,我不要!”男孩在门口撒泼打滚,又哭又闹:“妈,我闻到这里面有肉味,你去问他们要!”

母子俩一阵鸡飞狗跳,期间,男孩好几次撞到傅家的门。

这门本来就不结实,要是再来几次,说不定门都要被撞坏了。

“啪”地一声,姜瑜曼放下筷子,打开门,冷冷看着看在自家门口滚的满身是灰的小男孩。

“想吃肉就喊你妈回去给你做,在我家门口撞什么?”

这孩子被周芸一家人养得没有一点礼貌,在火车上的时候没少发出噪音,跟后世讨厌的熊孩子没有区别。

姜瑜曼能喜欢起来才怪了。

周芸脸一下就拉下来了,“我家天赐不懂事,你这么凶干什么?”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神在姜瑜曼身后瞟,似乎是想看看他们在吃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姜瑜曼醒过来的时候,傅景臣已经不在床上了。

她想着他要去办下乡的事,下楼的时候也没多问,吃了饭也出门去了。

这时候对投机倒把抓的很紧,经常有戴着红袖套的人到处抓。

要是被抓到就要蹲号子游街,所以黑市开市都很早。

想着今天要去黑市,姜瑜曼还特意放了围巾和帽子在空间里。

等从家里一出来,找条小巷子将围巾帽子往头上一戴,只露出两只眼睛。

接着再穿上灰扑扑的外套,挎上盖着布的篮子,再出来的时候,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篮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主要是障眼法,到时候从空间里拿钱的时候,可以装作是从篮子里拿出来的,免得惹人怀疑。

提着篮子,乔装打扮过的姜瑜曼直奔黑市。

不同于其他街道热热闹闹的,这里人虽然多,但是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的乔装打扮过,像姜瑜曼这样只露出两只眼睛的不在少数。

也是巧了,姜瑜曼刚走进去,就看见路边上有个大娘在卖鸡蛋。

鸡蛋是个好东西,煮、炒亦或者是蒸都行。

还可以拿来码肉,炸肉圆子,用处多多。

据大娘说,这些鸡蛋都是土鸡蛋,家里的鸡吃粮食下的。

听到这里,整整两大筐鸡蛋,姜瑜曼直接全部包圆了。

这年头鸡蛋可是稀奇货,大娘本来还好奇姜瑜曼为什么买这么多鸡蛋,但是看着她挺着个大肚子,顿时不说啥了。

孕妇生了孩子要吃鸡蛋补身子,要这么多鸡蛋也正常。

还是城里媳妇儿会吃,她们乡下女人生孩子,最多两天吃一个鸡蛋!

两筐鸡蛋,足足有60斤!

姜瑜曼借口说自己男人等会儿来,让大娘将鸡蛋搬到了一个小巷子里。

接着她伸手进篮子里摸,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把钱拿出来数给了大娘。

等大娘一走,立马就将鸡蛋全都收进了空间里。

这些东西放进去不怕坏。

昨晚上她已经用开水试探过了,晚上放进去是什么样,早上拿出来就还是什么样。

在空间里,时间是静止的。

两筐的鸡蛋当然满足不了一家人下乡两年的用量,但目前先这样,以后有需要再买。

出了小巷子,姜瑜曼继续在黑市里溜达,想看看能不能买到肉。

她运气不错,转头恰好看见有个小伙子从小巷子里扛着半扇猪肉出来。

在黑市来的人都盯着肉和细粮,几乎是这人刚出来,大家都用唯一露出来的眼睛紧紧盯着。

姜瑜曼赶紧上前,压低声音:“多少钱一斤?我全要了。 ”

小伙子一愣,“你全部要了?”语气有些不可置信。

“对,就这点我还嫌少呢。”

听了这话,其他跟上来想问的人顿时散开了。

人家全包圆,哪里还有他们的份儿。

同时忍不住暗暗咋舌,这可真是大手笔啊,这么多肉还嫌弃少。

他们最多买一斤,还得抹上盐,分成三次吃。

小伙子道:“姐,这猪肉原本是一块钱一斤,你要是全要,我这边就给你算九毛五。”

姜瑜曼点了点头,原主在供销社上过班,这价格确实比供销社高。

但是供销社的肉可不是那么好买到的,要是不去早点排队,买到的肉品质很差。

哪像面前这半扇猪肉这么新鲜。

小伙子看姜瑜曼这么爽快,还压低了声音,“姐,我家里还有半扇猪肉没拿来卖,那些你要不要?”


肉味?
听到这话的知青们对视一眼,纷纷咽了一下口水。
他们都好久没尝过荤腥了,这一大家子居然有肉吃?
“我家里有肉,是我家里人心疼我怀孕,从城里带来的。”
“你们家里也是从城里来的,自己为啥不带?是不爱吃吗?”
姜瑜曼语气冷冷的,和这样的太子妈,她真是说话都嫌弃浪费口水!
周芸被问的一噎,抖着嘴唇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肉这么好的东西,哪个人会不爱吃?
不带当然是因为没法子弄到,哪里能和不喜欢吃肉扯上关系?
蔡婆子脸皮厚,没好气道:“你以为肉是谁都能弄到的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也知道肉不好弄啊?”
姜瑜曼似笑非笑,“我还以为你们不知道呢。你们既然知道这个,那你们家孩子跑进来就想抢我们家的肉吃,你们为啥不管?”
从在火车上她就一直忍着这母子俩。
现在下了火车,他们又盯上了他们家的伙食。
既然注定要撕破脸,那也没必要维持面子功夫了。
“娃那就是不懂事!你们跟娃计较也好意思!”周芸继续嘴硬。
姜瑜曼笑了,环视一圈说道:“大家伙都看到了,这家婆媳这么宠他们家娃,冲进人家屋子里抢都是不懂事。”
“以后你们谁家有好吃的,可要把门关紧点,随时提防着这家明抢的贼!”
将自己一家人摆在受害人的位置,不足以引起群情激愤。
既然周芸婆媳俩不要脸,她也没必要给她们留脸面!
其他人听了这话,纷纷对视一眼,这会儿的农村缺乏粮食,尤其是他们这些下乡知青,大多数都没有家里人补贴钱票。
这会儿的粮食就是命!
入冬后队上就会杀猪分肉,他们这些知青也能分一些。
今天杨天赐能直接在门口撒泼打滚,要抢傅家的肉吃,到时候有可能就会抢他们的肉吃!
一个个顿时退开两步,很显然,这话他们听进去了。
周芸见状,眼神中闪过慌乱与怒意,“你这个狐狸精,居然敢说我家是贼!看我撕烂你的嘴!”
她自然看清楚了周围人的神情变化,一时间又气又怒,松开手就要站起来。
傅家一家人满脸冷意,当着他们的面就要欺负姜瑜曼,当他们一家人是死的吗?
两边人眼看就要乱成一锅粥。"



这道声音听起来格外耳熟,姜瑜曼下意识朝着发声的方向看了一眼,果然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正是火车上一直坐在她对面的那个事儿精,周芸。

姜瑜曼没想到这么冤家路窄,本来以为只是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路人。

没想到他们也是一家人下乡,还能分到一个大队里。

看见姜瑜曼夫妻俩,周芸也愣了愣,随即翻了个白眼,抱着孩子不情不愿上车。

因为心里不乐意,上车的时候动静故意很大,弄得车板一阵摇晃。

赶车的年轻人“哎哟”一声,瞪着她道:“大姐,你能不能轻点?等会儿把咱村上的驴车弄坏了。”

周芸嘟囔道:“位置就这么点,我们也有一家人,他们坐那么宽,我们要挤一挤,当然要动。”

抱怨归抱怨,到底不敢太嚣张,带着孩子、公婆和男人上车,拿着板凳坐在后面。

见傅景臣伸手将姜瑜曼圈着,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年轻人没管她嘀咕什么,见人坐好了,就驾着驴车朝着石碾子大队走去。

驴车不如小轿车,走起来摇摇晃晃。

好在没什么山路,半个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石碾子大队。

石碾子大队不在深山里,一路走来还算平坦,此时正值秋天,田里一片金黄。

地里抢收的村民们看着驴车走过来,还热情打招呼道:“振江,你这是又被大队长叫去接人了啊?”

这么几年,城里人下乡屡见不鲜,村民们早就习惯了。

姚振江笑道:“是啊叔,刚从火车站接到人。 ”

“你爸也真是的,自己不去接,回回都喊你去……”

听到这里,姜瑜曼下意识看了驾车的年轻人一眼,振江,姚振江?

书里女主姚思萌的三哥,也是家里最会偷懒不干活的人。

按照书里所写,这会儿姚思萌应该还在地里,他来接人确实算得上是偷懒了。

旁边,一路上没个好脸色的周芸听出姚振江是队长的儿子,暗自后悔刚才路上没套近乎。

很快,驴车在知青点停了下来。

石碾子大队的知青点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好几间房子,其中有两间屋子还是砖瓦房。

姜瑜曼知道这就是姚家,原书里,队长家就在知青点里,所以姚思萌才能经常见到傅景臣。

不知情的周芸看见这间砖瓦房,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睛都亮了亮。

没等她开口问,砖瓦房里走出来了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人。

姚振江叫了一声爸,众人才反应过来:这就是石碾子大队的队长,姚安国。

姚安国简单和众人交谈了几句,接着才说起了正事:

“咱大队知青点就只有两间屋子了,刚好在两个边上,你们一家一间。”

“现在知青们都在地里没回来,我简单跟你们说一下,房子里没有单独的灶台,你们如果想搭可以自己搭。”

“大队补贴的粮食,晚上我让人给你们送来。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我家就住在这里。”

姚安国接到过通知,知道这次来的傅家人有点关系,所以尽量为他们行方便。

“谢谢队长了。”几人连忙道。

“没事儿,你们累了一天了,赶紧回去休息收拾,明天早上就要跟着一起上工。”

姚安国说完,就转身回了屋子。

两家人不敢闲着,趁着知青点的知青还没有回来,都将行李朝着队长分配的屋子搬。



可想而知,原主给她带来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想一朝一夕有所改变,确实很难。

但是她心不坏,甚至很好。

只要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一家人互相了解之后,误会迟早会解开。

想到这里,姜瑜曼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似乎等到下乡,他们就能遇见书中的女主了。

但是这一次有自己在,好像也没女主什么事儿……

“对了,曼曼。”

傅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儿,问道:

“你要跟着下乡的事,是不是应该给你爸妈说一声?”

爸妈?

姜瑜曼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傅母问的是原主的娘家爸妈。

他们一个是纺织厂的主任,一个是纺织厂的女工,都是时下很不错的工作。

只可惜,一个渣爹,一个后妈。

尤其是那个后妈,佛口蛇心,在原主面前装慈母,实际上一心想着自己的亲生闺女。

自从原主嫁给傅景臣之后,她骗了不少钱和首饰走。

要不是傅母突然问起,自己都差点忘了!

“要啊,当然要。”

想到这里,姜瑜曼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我要亲自回一趟家里,去告诉他们。”

顺便带回那些自己的东西。

想到这里,姜瑜曼一刻钟都坐不住,吃完饭便上楼换衣服。

回房间后,傅景臣也跟了上来。

“要不要我陪着你去?”见姜瑜曼坐在梳妆台前,他问道。

姜瑜曼一边打理头发,一边看了眼镜中身形颀长的男人,道:“不用。”

怕傅景臣多想,她还特意解释了一句,“我一个人去,你不到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有种说法是:媳妇在外面为非作歹,仗着的是家里男人的势。

她今天回姜家,就是要在姜家人面前借这一波势!

“什么意思?”傅景臣还有些不明白。

这次回娘家,难道不只是说要跟着下乡的事,还有其他?

“你不知道,”姜瑜曼转过身来,“我之前鬼迷心窍,给了娘家不少东西。”

“结果咱家出事后,他们却避如蛇蝎,我这次就要去把东西全部要回来。”

闻言,傅景臣看着她的眼神中并没有其他情绪,只是道:“没关系。”

虽然没有明说,但姜瑜曼一下就明白了男人的隐喻:以前的东西都无所谓。

而且原主给娘家送东西这事,他们一定都知道,不然自己说出这话,他不可能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知道,但是之前也不说。

一家人对她真是纵容的没边了!

不过,这男人真是哪里都好,就是不会勤俭持家。

那么多东西,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姜瑜曼柳眉倒竖,“什么叫没关系?”

“以前我是被猪油蒙了心,看错了那一家人,现在我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天经地义!”

傅景臣的目光落在她冒火的美眸上,看了很久。

“怎么?”姜瑜曼眯了眯眸子,有些不满道:“你不会觉得我斤斤计较、连父母都不认吧?”

傅景臣回了姜瑜曼两个字,“不会。”

“那是什么?”姜瑜曼不依不饶。

“我只是没想到,你能……”这么为这个家里着想。

在今天之前,他从来没想过两人之间有以后。

但是今天姜瑜曼的种种举动都在告诉他,她一直在考虑两人的以后。

顿了顿,傅景臣换了个说法,“你都是为了家里考虑。”

“这还差不多。”姜瑜曼哼了一声,稍见满意。

她就是这样的性格,自来熟,也很会看脸色。

知道傅家和傅景臣宠她,不自觉就展现出了自己原本的性格。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