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朱樉徐妙云前文+后续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朱樉徐妙云前文+后续

两广总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早朝,奉天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诸卿平身!”“谢陛下!”老太监尖锐的嗓音响彻大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陛下,臣有本奏!”御史中丞出列。“准奏!”朱元璋微微瞥了一眼对方,开口道。“臣弹劾秦王贩卖私盐,与民争利。”“并派遣军队驻扎盐场,心思不纯。”“望陛下明察!”此话一出,百官哗然!老朱的眼眸微微眯起,一股若有若无的威势散发而出,横压百官。朱樉卖盐的事他是清楚的,朱标跟他说过,虽然只上交了两成利润,但剩下的钱的用处,他也知道。“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陛下,最近应天府出现了一批精盐,其品质比贡盐还要好,据臣所查,这批精盐,乃是秦王的生意。”“朝廷早有规定,贩盐者,必须持有朝廷下发的盐引方可。”御史中丞继续说道。文臣第一排中...

主角:朱樉徐妙云   更新:2025-03-19 14: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樉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朱樉徐妙云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早朝,奉天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诸卿平身!”“谢陛下!”老太监尖锐的嗓音响彻大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陛下,臣有本奏!”御史中丞出列。“准奏!”朱元璋微微瞥了一眼对方,开口道。“臣弹劾秦王贩卖私盐,与民争利。”“并派遣军队驻扎盐场,心思不纯。”“望陛下明察!”此话一出,百官哗然!老朱的眼眸微微眯起,一股若有若无的威势散发而出,横压百官。朱樉卖盐的事他是清楚的,朱标跟他说过,虽然只上交了两成利润,但剩下的钱的用处,他也知道。“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陛下,最近应天府出现了一批精盐,其品质比贡盐还要好,据臣所查,这批精盐,乃是秦王的生意。”“朝廷早有规定,贩盐者,必须持有朝廷下发的盐引方可。”御史中丞继续说道。文臣第一排中...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朱樉徐妙云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早朝,奉天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卿平身!”

“谢陛下!”

老太监尖锐的嗓音响彻大殿。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

御史中丞出列。

“准奏!”朱元璋微微瞥了一眼对方,开口道。

“臣弹劾秦王贩卖私盐,与民争利。”

“并派遣军队驻扎盐场,心思不纯。”

“望陛下明察!”

此话一出,百官哗然!

老朱的眼眸微微眯起,一股若有若无的威势散发而出,横压百官。

朱樉卖盐的事他是清楚的,朱标跟他说过,虽然只上交了两成利润,但剩下的钱的用处,他也知道。

“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陛下,最近应天府出现了一批精盐,其品质比贡盐还要好,据臣所查,这批精盐,乃是秦王的生意。”

“朝廷早有规定,贩盐者,必须持有朝廷下发的盐引方可。”

御史中丞继续说道。

文臣第一排中,左相胡惟庸看着御史中丞,眸子微闪。

御史大夫刘伯温此刻紧闭眼眸,一副认命的样子,他怎么都没想到手下竟然会有人弹劾秦王朱樉。

难道他就不知道秦王刚刚立下不世之功吗?

其余文官也是看着御史中丞,心说这家伙还真是不怕死啊!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当今陛下最护犊子,你弹劾秦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这个时候,太子朱标也出列了。

“父皇,陈大人所说乃是一派胡言,二弟所贩卖之盐乃是精盐,价格不过六十文一斤,寻常百姓都可以吃得起。”

“这分明是造福百姓之举,怎么到了陈大人这里,倒成了与民争利?”

“难不成,有了上好的精盐不让百姓食用,反倒让那些百姓吃粗盐?”

朱标言辞犀利,和平常温厚的性子完全不同。

龙椅上的老朱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异常。

有对朱标成长的欣慰,也有对朱标维护兄弟的欣慰。

本来他是想直接惩罚这御史中丞的,但转念一想,他又想看看朱樉在面对这种事的时候会怎么办。

“太子言之有理!”

“不过秦王既然是当事人,那咱就将秦王传来,与爱卿当堂对峙如何?”

老朱看着御史中丞,眯着眼睛说道。

后者身体一颤,后背冷汗直冒。

但一想想此事成功后的收获,他咬着牙继续坚持。

“臣愿与秦王殿下当堂对质。”

“好,传秦王朱樉。”

——

朱樉是被人从被窝里叫醒的。

因为他是不上早朝的,众所周知,明朝早朝,凌晨三点,大臣就要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这么早,谁能起得来啊?

尤其是遇到老朱这样的皇帝,每日都要早朝。

这不是折磨人吗?

反正朱樉是起不来的。

他只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

但现在老朱传他,他也没办法,只能起床。

简单洗漱,坐上轿子出发。

路上继续补觉,哪怕是天塌下来,都要保证睡眠时间足够。

轿子停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朱樉打着哈欠走下轿子。

他是大明最嚣张,最无法无天的二代,坐轿子进宫,无人敢拦。

“儿臣参见父皇。”朱樉向着老朱行了个礼,在早朝这种非常正式的场合,他不能不给老朱面子。

“起来吧!”老朱淡淡道。

“谢父皇!”

“不知父皇传儿臣前来是有什么事吗?”

朱樉起身问道。

“御史中丞弹劾你贩卖私盐,与民争利。”

“并且召集军队,动机不纯。”老朱说道。

听到这话,朱樉才注意到,原来大殿中间还有一个人啊!

他缓缓走到御史中丞面前,仔细打量对方。

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好像也没和他结仇啊。

于是便问:“咱们有仇吗?”

“没有。”御史中丞摇摇头。

“那你特么的弹劾本王做什么?”朱樉的暴脾气瞬间忍不住了,一脚将其踹翻在地。

“本王卖盐关你什么事?”

“本王为百姓造福还有错了?”

朱樉一边打一边骂。

满朝文官都不忍心往这边看,反观武将那边,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自古文武互相看不顺眼。

同时他们心中对这位无法无天的王爷也有了新的认识。

要知道,这可是在奉天殿啊!

谁敢在这里动粗,恐怕整个大明,也就只有这位秦王爷敢了吧!

“陛下,臣弹劾秦王嚣张跋扈,有失礼仪!”鼻青脸肿的御史中丞跪在地上说道。

听到这话,百官忍不住看向御史中丞。

好家伙,刚刚挨了一顿揍,还要弹劾,头真铁啊!

朱樉也不由多看了几眼御史中丞。

这家伙怎么就咬着自己不放呢?

于是眼珠子一转,朝老朱道: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查一查这狗东西,是不是收了别人的好处,故意陷害儿臣。”

“秦王殿下,你这是何意?下官身为御史,风闻奏事,乃是下官的权利。”

“你莫不是想要转移陛下的注意力?”御史中丞道。

老朱坐在龙椅上,看着皮青脸肿的御史中丞,心中一阵快意。

狗东西,弹劾咱儿子,该!

其实老朱并不喜欢文官,结党营私,打压政敌,贪污受贿,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但是治天下又需要用文官,所以老朱有时候只能忍。

“秦王贩盐之事,咱会让他给咱一个交代的,至于秦王刚刚所言,咱也准了,此事就交由秦王去办。”老朱说道。

“谢父皇!”朱樉说道。

他的“恶名”,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就算那些以清流自居的御史们,也不敢弹劾自己。

但是今天偏偏有人跳出来给自己上眼药,这他能忍?

要是忍了他就不是无法无天的秦王爷了。

要说他卖盐,直接损害的,就是那些盐商的利益,除了这些人,谁会对自己这么恨。

百官早有预料,陛下重视亲情,这是公开的秘密,这陈琦不知死活,竟然弹劾秦王,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御史大夫刘伯温眼观鼻鼻观心,心里重重叹了一口气,这陈琦是他的下属,若是查出来陈琦有问题,他少不了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

胡惟庸看了看老朱,又看了看御史中丞陈琦,最后并没有站出来说话。

而御史中丞陈琦听到老朱的话,也是傻眼了。

本就被朱樉揍成猪头的他,此刻更是毫无形象的瘫坐在了地上。

完了!完了!

他本就是收了点好处,顺便再帮那位大人一点小忙而已,谁能想到,这下把自己搭进去了。

老朱厌恶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让侍卫将他拖了出去。

待早朝结束后,朱樉跟着朱标前往了乾清宫。

“老二,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办?”朱标担忧的问道。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朱樉无所谓的说道。

“今日那陈琦弹劾你,肯定是有人指使。”朱标说道,语气肯定。

“呦吼,不错嘛,老大,这都被你看出来了。”朱樉笑道。

“那是,这么多年来帮父皇处理朝政,我也是有进步的好不好。”

“啊对对对!”

……

……


坤宁宫。

老朱快步走了进来。

马皇后听到声音,抬头看了一眼老朱,道:“再有半个时辰就中午了,你饿了就先吃点点心垫垫。”

“今日老二,老三,老四入宫,中午我们再叫上妙云她们一起吃顿家宴。”

“那就把标儿和大儿媳也叫来,既然是家宴就要一家人都在。”老朱坐在马皇后身边,拿起点心吃起来。

“行。”马皇后点点头。

随后,老朱就让老太监去通知朱标和常氏。

老朱最重视亲情,这是他和古往今来所有皇帝最大的不同。

虽然徐妙云她们和朱樉三兄弟并未成婚,但在老朱的心里,徐妙云她们已经是她们老朱家的儿媳了。

至于那些文官口中的礼制,老朱是不屑的。

咋的,咱一家人吃个饭,还要你来管不成?

娘的,给你们脸了!

以老朱的威势,文官们就算知道,也只敢在心里说说,谁要是敢在老朱面前说出来,那真是不要脑袋了。

随着时间流逝,朱樉和徐妙云等人也回到了坤宁宫。

“儿臣参见父皇!”

“参见陛下!”

老朱乐呵呵的看着儿子和准儿媳,让他们起来。

“谢父皇!”

“谢陛下!”

“今天是家宴,没那么多规矩。”

最后老朱看向朱樉,脸上的笑容顿了顿。

最近几天,朱樉不上早朝,锦衣卫的事也基本上交给二虎和老三老四,再加上前不久因为犯官家眷的事吵了一架,老朱对朱樉能有好脸色才怪。

不过,今天这么多人,老朱也没打算跟朱樉吵架。

在准儿媳面前丢了面子不说,也会扫了家宴的好心情。

当然,最主要的是,朱樉这个儿子,让他又喜爱又头疼,天生八字不合。

“儿臣(儿媳)见过父皇母后。”这个时候,朱标和太子妃常氏也来了。

徐妙云三人起身行礼,朱标让她们起来。

“标儿,大儿媳,快坐吧,就等你们了。”老朱笑着说道。

“是,父皇。”

朱标几兄弟坐在了一边,常氏挺着大肚子坐在了另一边。

接下来的这一顿家宴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老朱很开心也很尽兴。

这才是家啊!

朱樉几兄弟离开坤宁宫后,朱樉又跟着朱标去了一趟东宫。

这一次朱樉直接把东宫下面的铺子都要了过来。

他们这些藩王的产业都在自己的封地,京城是没有产业的,再说了,东宫下面有那么多的铺子,每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给自己呢,将其利益最大化。

揣着一沓地契,朱樉就这样回了王府。

然后挑出几间铺子,让刘宝安排人去装修,这是他用来卖肥皂和白糖的。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扩大生产规模,攒下一大批肥皂和香皂。

同时等香皂和肥皂的名声彻底传出去。

生产的工坊朱樉放在了京郊,这里的地便宜,朱樉买了一大片。

然后从工部借了一些人,用最快的速度将工坊搭建出来。

短短几天时间,架子就已经搭了起来,可以正式投入生产。

朱樉培养出的“徒弟”也正式成了工坊的技术员。

有朱樉教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产量也是可以的,后面等工人熟悉了,产量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最后就是保密安全问题,朱樉直接调了一队兵马,驻扎在工坊旁,并且也下达了封口令。

做完这一切,朱樉才闲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香皂和肥皂的名气也已经打开来了。

与此同时,精盐的买卖也有一个月了。


早朝结束后,乾清宫。

老朱手里拿着奏折,不过却怎么也看不下去。

他抬头看向门口的老太监,开口道:“太子还没有醒来吗?”

“回陛下,东宫那边传来消息,还没有。”老太监回答道。

“等太子醒来,让他来见咱。”

“是。”

今日早朝,太子竟然没来上朝,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啊!

这可让满朝文武思绪纷纷。

得知真相的老朱差点没在奉天殿破口大骂。

这个混账老二,竟然拉着太子喝酒喝到半夜。

半个多时辰后,朱标匆匆赶来,老太监注意到后,轻声说道:“陛下,太子来了。”

“让他进来。”老朱说道。

“儿臣参见父皇。”朱标恭敬行礼。

“起来吧!”老朱淡淡道。

“谢父皇。”

“说说吧,昨晚是怎么回事?”

朱标今早醒过来之后,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早朝,也是懊悔昨晚不该喝那么多的。

只是朱樉给他画的饼让他有些上头了。

缔造盛世大明,哪个君主会拒绝呢?

尽管他现在只是一个储君,但那也是君啊!

他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当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但是开疆拓土之君,就有些不足了。

好在他还有二弟。

“回父皇,二弟凯旋回京,儿臣想着为二弟接风洗尘,一高兴就喝多了。”

“嗯,以后老二会是你的左膀右臂,怎么相处你自己看。”老朱并没有责怪朱标,这倒是让后者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也能看出老朱对朱标的宠爱。

“老二早就到了成亲的年龄了,拖了这么多年,也该成亲了,你觉得谁家的闺女合适?”老朱又问。

“徐叔叔家的长女,今年也有十七了吧?”朱标想了想,说道。(年龄剧情需要)

“而且,妙云妹子,在这京城之中也是有不小的名气,不少先生都夸赞她聪慧,另外,听说魏国公府的事物都是由她把持,她与二弟,可谓是天作之和!”

闻言,老朱也点了点头,此次北伐,徐达的功劳也不小,但他已经位极人臣,老朱还没想好怎么赏赐,这话倒是给了他灵感。

自古以来,对于徐达这种赏无可赏的人臣,基本上都是与皇家结亲,以示恩宠。

“那就让徐达进宫一趟,问问他的想法。”

——

另一边。

朱樉一醒来就回到了自己的王府,早饭都没有在东宫吃,就怕老朱把他叫过去唠叨。

此时,朱樉坐在书房,想着拿什么赚钱。

盐,糖,酒等等,都是暴利。

不过大明开国以来,粮食短缺,老朱下令禁止用粮食酿酒,所以酒的生意,朱樉暂时不打算做。

当然,暗地里可以,但那样有限制。

思来想去,朱樉还是决定卖盐。

盐,可是关乎着民生的,那些盐商,凭借着粗盐,就赚到盆满钵满,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所以这种生意,还是掌握在皇家手中的好。

而盐引,是老朱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颁发的,而每年上缴的盐税,占据的税收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重要。

这项制度用来解燃眉之急是可以的,但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是远远不行的。

早期因为老朱严苛的管理制度,盐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可是到了中后期,朝廷对于官员的控制力度变弱,一些腐败的官吏开始插手食盐牟利,官商勾结买卖私盐,从而导致整个盐政都处于一种不良的运转下。

直接影响了整个明朝的财政收入。

而掌握在皇家手中之后,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朱樉让人把张玉叫了过来。

“王爷!”张玉恭敬行礼。

“本王有事交代你去做。”

“王爷请吩咐。”

“京城附近有盐山,你去都给我买下来。”

“是。”

张玉下去了,他不会去质疑朱樉的话,因为朱樉的话对他来说就是军令。

盐山上的盐是有毒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要之无用,弃之可惜,有人要买,他们也乐得卖,更何况,买的人是秦王呢。

在张玉离开后,朱樉也没有闲着,他将制盐的方法写了下来,等张玉将盐山买下来后,就开始尝试制盐。

——

中午,坤宁宫。

“三弟,快坐快坐。”

老朱看见徐达,开心的连忙让他入座。

“上位,有啥事,你就说吧!”

“不然,咱不敢坐啊!”

看见面前这一桌丰盛的酒菜,徐达顿感不妙。

“也没啥事,今天就是家宴,你嫂子正在给你做烧鹅呢,你先坐下等等。”

老朱笑道。

一听烧鹅,徐达顿时不敢坐下了。

“上位,你这烧鹅,咱吃不起啊。”

“咱记得当年打陈友谅的时候,你们两口子就请咱吃烧鹅,那次咱差点就把命丢了。”

“攻打元大都(北平)的时候,你又请咱吃烧鹅。”

“又是差点丢了命。”

“这次你不说清楚,咱不坐,咱也不吃。”

徐达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

恰在此时,马皇后端着烧鹅走了进来。

“天德(徐达.字)啊,来了就坐下。”

“嫂子,你们两口子的烧鹅,咱是真不敢吃。”

“天德你就放心吧,这次真的是好事。”

“真的?”

“当然是真的,嫂子还会骗你不成。”

“咱相信嫂子。”

徐达乖乖坐下。

他心中清楚,这次的确是好事,但他是一个聪明人,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同时他又非常懂进退,这也使得他成为了开国功臣中能够善终的几人之一。

“咋,你嫂子的话你就信,咱的话你就不信?”听到徐达的话,老朱佯装不满的说道。

“哪儿能呢!”徐达笑道。

“咱就是不信自己婆娘,也不能不信上位啊!”

老朱满意的,不再纠结此话。

马皇后端起酒壶,给老朱倒满酒,然后又给徐达倒酒。

“嫂子,使不得,使不得。”徐达连忙站起来。

“你是重八的兄弟,有什么使不得的。”马皇后说道。

“就是,一家人你说什么两家话啊!多见外!”老朱也说道。

见此情形,徐达感觉自己的猜测又印证了一些。

“嫂子,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

新人新书,求支持,求催更,求好评!


第二天,奉天殿,早朝。

老朱端坐在龙椅之上,扫视了一眼下方的群臣。

在看到立于朱标身旁的朱樉之后,开口说道:

“咱决定,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成立一个新的部门。”百官一听这话,纷纷低头议论起来,猜测陛下要做什么,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捞点好处。

刘伯温眉头微皱,自陛下登基之后,威势是越来越重了。

胡惟庸这时站了出来。

“不知陛下是想成立何种部门?”

他想知道这个新部门,自己有没有机会掺和上一脚,他如今可是中书省左相,大权在握,但还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力多一点。

老朱看了一眼胡惟庸,笑道:“这个新部门啊,叫锦衣卫。”

“为天子亲军,只听天子一人的命令。”

“负责侦察,逮捕,审问等。”

“对了,它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察百官。”

听到这话,胡惟庸脸色微微一变,这就意味着,这个新成立的锦衣卫,自己插不上手。

而刘伯温也在此刻猛然睁开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老朱。

皇帝这是不信任他们御史台了吗?

而百官则是一片哗然。

他们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现在又来一个锦衣卫,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陛下,臣恳请陛下三思!”

胡惟庸叩首道。

“御史台本就有负责监察百官之责,再让锦衣卫负责监察百官,恐怕会使朝堂上人心惶惶啊!”

“再者,中书省和六部官员各司其职,政令通达,使天下安定,陛下此举恐会让臣等无心朝政!”

“陛下,臣,恳请陛下三思!”

胡惟庸的屁股高高抬起,脑袋碰到地面,情真意切的说道。

“臣恳请陛下三思!”

文官跪下去了一大片,武将当中也有不少。

文武官员难得统一了一次意见。

对于御史台的官员来说,皇帝一旦成立锦衣卫,他们还有什么露脸的机会。

而对于武将来说,这个遭瘟的文官,平日里就没少找他们的麻烦,再来一个锦衣卫盯着他们,这日子还怎么过?

龙椅上的老朱冷冷的盯着下方的文武官员。

这是在逼咱啊!

接着老朱又看向了朱标,心中思索:咱百年之后,仁慈的标儿能镇得住这些文臣武将吗?

不过看到朱标旁边,一脸冷笑的看着跪着的百官的朱樉,心中又不由得安定了下来。

有老二的辅佐,这标儿的皇位,应该能坐得稳了。

众人并不知道老朱在这一刻想了多少,只以为老朱是在认真思考他们的话。

跪在百官前方的胡惟庸,此时也不由的得意起来。

陛下虽是九五之尊,但也要考虑一下百官的想法吧!

只可惜,他对老朱的了解还是不够多。

老朱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历朝的开国皇帝,就没有比他出身还低的了。

其手腕之强,无人出其左右。

逼宫,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还有些作用。

但在老朱面前,只能说这些人是想多了。

“你们这是要逼宫吗?”老朱充满威严的声音响彻奉天殿,下方的不少文官瑟瑟发抖。

“陛下,臣等绝无此意。”百官齐齐说道。

朱标和朱樉看着百官的样子,心头冷笑。

官员与盐商勾结的事,朱樉昨晚就给朱标说了。

这大明朝开国才几年啊,就已经有人开始官商勾结了。

他们如此不想让锦衣卫成立,怕是担心自己做的那些丑事有朝一日被发现吧!

“呵!”老朱冷笑一声。

“你们听听,你们说的话,你们自己信吗?”

“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们怕锦衣卫发现你们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欺上瞒下。”

“你们一个个自诩清流,可那些个腌臜事,你们暗地里都没少干。”

“还记得杨宪吗?”

“哦,你们可能忘记了。”

说到这里,老朱冷笑了两声。

“可咱不会忘记,咱当初是多么信任他,可他是怎么回报咱的?”

“欺君害民,专决省事,罢去旧吏,任用亲信,把咱的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简直枉为人子!”

老朱一声怒喝,吓得百官大气都不敢喘。

洪武初期,老朱巡视扬州。

那个时候大明刚刚开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昔年繁华的扬州,经历过蒙元的统治和十几年战乱之后,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和十八户人家。

老朱任命杨宪为扬州知府,让他主持扬州的生产恢复建设事宜。

老朱可以说是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支持,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结果这家伙为了自己的政绩,虚报复耕田亩数量,大冬天的逼着百姓下地。

更是花重金从南洋商人那里买来一株稻穗,事后杀人灭口。

最后将这株稻穗,以祥瑞之名敬献给了朱元璋。

而老朱还傻乎乎的以为这真是祥瑞,对杨宪大加赞赏。

进了中书省后,杨宪更是忘乎所以,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

他也不想想,他拿什么跟李善长比,李善长可是在老朱创业之初就跟着了。

老朱都说过,李善长就是他的萧何。

而杨宪呢,不过是凭借着老朱的恩宠,就上蹿下跳。

这样的人,他不死谁死。

后来,杨宪东窗事发,老朱暴怒之下,下令将杨宪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对老朱来说,杨宪就是他这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一个皇帝,竟然被一个臣子给骗的怀疑人生,更是被气哭了,最后只能跑到皇后那里寻求安慰。

这你敢信?

所以自此以后,老朱不再信任任何文官。

更是教育朱标,文臣士子,可用之,而不可亲之;可使之,而不可信之。

百官听到老朱提起杨宪,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们都知道,此刻的皇帝,正处于暴怒之中,谁先开口,谁倒霉。

“呵,这会儿怎么都不说话了?”老朱冷笑着看着下方群臣。

见他们一个劲的瑟瑟发抖,老朱更是不屑。

“即日起,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秦王朱樉任锦衣卫指挥使。”

“儿臣遵旨!”这时,朱樉走了出来,领旨谢恩。

此刻的他,身穿昨天赶制出来的飞鱼服,将他整个人衬托的更加帅气威严。

同时也是想让百官记住,飞鱼服代表着什么。

“父皇,儿臣有本奏!”朱樉紧接着开口。

百官愣了一下,齐齐看向朱樉。

这是要搞哪一出?

老朱看都没看百官一眼。

“准奏!”

“父皇,儿臣弹劾御史中丞陈琦是个大贪官,自洪武五年至今,收受贿赂共超过万两白银。”

“锦衣卫所查的结果都在这里。”

朱樉取出提前准备好的奏折,呈上。

待老太监将奏折转呈给老朱之后,百官心中也是一片震惊。

尤其是胡惟庸,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恐惧。

“啊!奸臣,恶臣,混账!”

老朱大发雷霆,将奏折扔了出去。

“来人,将陈琦拉下去午门问斩!”

“并抄没家产,其家眷一并问斩!”

“陛下,陛下!”

“饶命啊陛下!”

百官中间的陈琦直接就吓傻了,涕泪横流的求饶。

然而老朱根本就不理会。

“拉下去!”

百官瑟瑟发抖,惶恐不已。

“刘伯温,你可知罪?”老朱又看向刘伯温,问道。

“臣,知罪!”刘伯温早就料到自己不可能独善其身,颤颤巍巍的叩首。

“那好,刘伯温,你掌管的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竟然出现此等之事,影响恶劣,你身为御史大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即日起,刘伯温降为御史中丞,以儆效尤!”

“臣,谢陛下!”

“退朝!”

……

……


东宫,在朱樉离开之后,朱标就赶往了乾清宫,临走之前,还拿上了朱樉留下的那包精盐。

乾清宫的偏殿之中,此时还有着烛火亮着。

作为最勤政的皇帝,老朱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大半夜。

“陛下,太子来了。”老太监来到老朱面前小声道。

“这个时候他还没休息?”老朱心里嘀咕。

“让他进来吧!”老朱接着说道。

“是。”

“儿臣参见父皇。”朱标恭恭敬敬的行礼。

“起来吧!”

“标儿,这个点儿不休息,来找咱是有啥事吗?”

老朱笑容和蔼的问道。

“刚刚二弟来找我了。”朱标说道。

门口的老太监一听这话,心头一跳,默默的退了出去。

咱们这位秦王爷什么德行,大家都清楚,无法无天,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

也就是他,换做其他人,九族都不知道死了几次了。

老太监不想知道秦王说了什么,这属于皇家秘闻,要是知道不该知道的,就小心自己的狗命吧!

这也是在宫里的生存之道。

老朱注意到老太监的动作,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老二这逆子该不会又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了吧?

“老二找你有什么事?”

“父皇您看。”朱标将怀里的精盐拿了出来。

接下来老朱的反应和朱标之前的反应差不多。

当朱标将朱樉的话转述完之后,老朱不由冷哼一声。

“这逆子,眼里就没有咱这个当爹的。”

因为他听到眼前这包盐是朱樉孝敬马皇后的,还有给马皇后的大明皇家盐业的一成收入。

“气死咱了。”老朱越想越气,看着眼前的精盐,心里越来越酸。

朱樉:老头子要气死了?还有这好事?

不过朱樉的一些见解,却是给了老朱一些想法。

他皱着眉头开始沉思。

朱标见此也不敢说话,只能在一旁静静的站着。

许久之后,老朱重重叹了一口气。

老二虽然是个逆子,但他是个明白人啊!

于是抬头看向朱标:“老二说的不错,咱们老朱家的皇位,是和百姓绑定到一块的,而不是百官。”

“标儿,你也要记住,咱们大明,是天子与百姓共天下,而非士大夫,咱大明不是赵宋。”

“儿臣谨记!”朱标恭恭敬敬的说道。

“嗯,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儿臣告退!”

“对了,标儿。”

“父皇还有什么吩咐?”

“老二给你的那一成盐业收入,你记得给咱交上来。”

“父皇,儿臣也需要钱啊。”

“现在朝廷上上下下哪里不需要钱,你作为太子,不能一点责任都不负。”

见朱标还想说什么,老朱眼睛一瞪。

“咋,你是不是想学老二,也当逆子?”

朱标还能说什么,只好转身离开。

老朱看着朱标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忽然就笑了。

脑海中也在计划着有了钱要怎么花。

至于朱樉孝敬马皇后的钱,老朱没敢插手。

因为马皇后嫁给他之后,吃了太多苦了,就算现在当了皇后,也依然是省吃俭用。

儿子好不容易孝敬点,他要是拿了,他感觉自己以后就没脸见马皇后了。

——

出了乾清宫,朱标一脸的愤愤不平。

“不敢去抢老二的钱,就抢我的,觉得我好欺负呗!”

“怪不得老二一直叫你老头子。”

老太监正准备返回乾清宫,就听到了朱标的嘀咕。

那一张老脸,瞬间就绿了。

咱家今天是不是没有看黄历啊,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恭恭敬敬的朝朱标行礼。

后者点了点头,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回到东宫的时候,朱标也冷静了下来。

想起之前自己光顾着听朱樉说了,也没告诉朱樉他自己的喜事。

“算了,明天下朝之后,我亲自去找一趟老二吧,顺便把地契交给他。”

——

第二天,朱樉起床之后练习了一下武艺。

这玩意儿,不进则退。

之后吃完早饭就前往了工部。

凭借他秦王的面子,让工部打造几口大锅,也没人过问。

随后,朱樉就让工部的人,拉上打造好的铁锅,前往了城外的盐山。

“末将参见王爷。”张玉行礼。

“嗯!”朱樉点点头。

然后就让工部的人离开。

“让人将这些锅抬进去。”朱樉吩咐。

“是,王爷。”张玉道,接着吩咐士卒将铁锅抬了进去。

“精盐的制作方法你已经了解了,现在交给你,能不能做好?”等张玉再次回到身边,朱樉问道。

“末将定不会让王爷失望。”

“嗯,过滤的时候一定要多过滤几遍,以防万一。”朱樉叮嘱。

“请王爷放心。”

“那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朱樉道。

——

朱樉刚回到王府,朱标就找了过来。

“老二,老二。”

朱标一进门就大喊,遇到跟他行礼的太监,也不理会。

“老大,你叫那么大声,嚎丧呢?”

朱樉走了出来,不满的说道。

“老二,地契我给你带过来了。”

朱标也不在意这些小问题,笑着说道。

“你随便找个人给我送来就行了,怎么还亲自来了?”

“是不是有什么事?”朱樉看着朱标,问道。

嘿嘿~

朱标笑了笑:“好事。”

“啥好事?”朱樉有点疑惑的问道。

“进去说,进去说。”朱标推着朱樉进去房间。

然后朱樉就看着朱标给自己倒上茶,猛喝一大口。

“到底啥事啊?”

“你的事,好事。”朱标笑着。

朱樉也不说话,就盯着朱标。

见此,朱标有点难受。

咋还不问了呢?好歹让我有点成就感啊!

“咳咳!”朱标轻咳两声,这才说道:“父皇已经决定,给你和徐叔叔家的大闺女赐婚。”

“一转眼,老二你也要成家了。”

朱标笑着看着朱樉。

“我知道了。”朱樉点点头,没有表现出多意外。

他早有猜测,马皇后会给他从勋贵之中挑选。

唯一有点意外的是,竟然是徐家长女,徐妙云。

这是把未来的永乐大帝的媳妇给截胡了啊!

老四,不要怪哥哥,父母之命难违啊!

嘿嘿~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