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周家的人。”
“好,我回去就改。”
妹妹立即答应,“我再也不想跟他们姓了,不想跟他们有任何关系。”
可是梁来发没有表态,大哥追问他:“你呢,弟弟,你们家那么多咱们周家的后代,你们什么时候改回周姓?”
梁来发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哥哥姐姐,为难地说:“我再想想。”
看望完亲生父母后,梁来发留下了钱物就回来了。
一天廖玉珍问梁来发:“你为什么不给自己以及孩子们改姓,你不是认回亲生父母了吗?”
梁来发说:“我头顶梁家的天,脚踏梁家的地,吃梁家的饭长大,岂能忘恩负义。
改了姓以后自己有何面目见疼爱他一辈子的养父母。”
“没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做人不能忘恩负义,要信守承诺,做人做事都应该这样。
咱们做得对,孩子们也会学好。”
廖玉珍肯定地说。
最终梁来发的儿孙都一直以梁为姓,谁都没有改,也没有人提要改姓,梁来发真正做到为梁家继承了香火。
自从认亲后,周家的亲人与梁家的来往就非常密切了,他们家好些人都来连县谋生,常常以梁家为据点。
最最典型的是周朝柱,他经常宁远连州两边跑,一点点东西都要从宁远带来连县。
周朝柱每次做了红薯粉都要送过连县来。
“刚做好的,给孩子们尝尝!”
他笑呵呵地说,其实孩子们都尝过几百遍了。
梁家的小孩们总是笑话他性子急,其实他是非常没有安全感,每次搭车都要提前至少十个小时去等车,即使告诉他车站很近,只需提前半小时就好了,他还是改不了提前的习惯。
上午9点的车他晚上就要在车站睡了,不给他在车站睡他还要夜里偷偷起来走路去车站。
“不行不行,太迟了,我今晚就去等着,不去我再在这里也是睡不着,车走了就追不上了……”他来来回回地说着这几句。
连山的姐姐也常来连县见亲人,她经常游说大家说:“大家一起改回周姓呗,不改周姓都不像一家人了。”
有时叫人的时候还故意叫周姓。
“大姐你不要这样说,咱现在住都在梁家,咱们有今天都是梁家祖先攒下来的,梁来发也是梁家祖先抚养长大的,你们老是说还姓,对小孩影响不好,快别再说了。”
廖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