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商人,而我是商人之子,唐玄宗只让我做个翰林供奉,不过是在宫廷宴会上为其写诗助兴,粉饰太平。
我堂堂七尺男儿,满腹经纶,不是宫廷里供人取乐的伶人!
每次看着那些达官显贵为了讨好皇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我就感到无比恶心。
我不屑与他们同流合污,却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遭到他们的排挤和陷害。
为了实现抱负,我一次次向皇帝进言,提出治国安邦的策略,可换来的不是漠视,就是敷衍。
在他们眼中,我不过是个会舞文弄墨的文人,根本不了解我心中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我渴望像姜太公、管仲那样,辅佐贤君,成就一番伟业,可这小小的宫廷,竟没有我的容身之所。
在长安的日子里,我四处碰壁,心中的理想之火渐渐熄灭。
那些曾经与我把酒言欢的朋友,有的在权势面前选择了沉默,有的甚至为了利益与我反目。
我感到无比孤独,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在这繁华的长安城上空徘徊,却找不到栖息之所。
如今,我被赐金放还,离开这让我又爱又恨的长安。
一路上,看着百姓生活困苦,国家内忧外患,我心急如焚。
我想为百姓发声,为国家分忧,可却被剥夺了机会。
为什么我的满腔热血,总是换来冰冷的回应?
为什么那些庸碌之辈能在朝堂上平步青云,而我却报国无门?
这世道,究竟还有没有公道可言?
我叫李承乾,本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唐太子,所有人都觉得我站在人生巅峰,可谁知道我背后全是糟心事,简直是“史上最憋屈太子”!
就说我老爹李世民吧,那可是千古一帝,光环太耀眼了。
他对我寄予厚望,恨不得我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治国理政。
每天天还没亮,太监就扯着嗓子喊我起床读书,我困得眼皮打架,还得强撑着去听那些老学究讲什么《尚书》《春秋》。
一想到老爹十几岁就上战场杀敌,英明神武,我就压力山大,感觉自己干啥都差他十万八千里。
在宫里,我还得时刻提防那些弟弟们。
李泰这小子,表面上痴迷文学,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背地里却小动作不断,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在老爹面前刷存在感,就盼着我出点差错,好取代我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