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家父蓝玉太老六蓝玉苏尘全文

人在大明,家父蓝玉太老六蓝玉苏尘全文

玄义黄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第二点,李彬的金陵园会所里的那些东瀛艺伎,很可能是景川侯曹震跟倭寇头子交易所得的。这就更可怕了,通倭绝对是满门抄斩的事。而曹震跟蓝玉的关系也是铁哥们。第三点,杨宪造假,下面的官吏大多数都知道,可以说已经连成—气了,到时候如果被查,会不会牵扯到蓝玉的人?这三个问题,目前就是苏尘最担忧的。因为按照大诰原稿,清查勋贵侵占之后,大案就很密集。要想把这个老六当下去,这—关可谓是相当大的考验。而这三个问题当中,苏尘感觉最有可能出事的还是第二个,也就是曹震。因为东瀛艺伎的事,是明摆着的。“玛德!这家伙偏偏跟蓝玉又是少年时的死党,这就难办了……”他正自言自语,忽然,叮!预警!检测到中华神稻案即将爆发,而蓝玉的亲信部将已经被曹震裹挟,请宿主立即采取切...

主角:蓝玉苏尘   更新:2025-04-05 18: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蓝玉苏尘的其他类型小说《人在大明,家父蓝玉太老六蓝玉苏尘全文》,由网络作家“玄义黄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二点,李彬的金陵园会所里的那些东瀛艺伎,很可能是景川侯曹震跟倭寇头子交易所得的。这就更可怕了,通倭绝对是满门抄斩的事。而曹震跟蓝玉的关系也是铁哥们。第三点,杨宪造假,下面的官吏大多数都知道,可以说已经连成—气了,到时候如果被查,会不会牵扯到蓝玉的人?这三个问题,目前就是苏尘最担忧的。因为按照大诰原稿,清查勋贵侵占之后,大案就很密集。要想把这个老六当下去,这—关可谓是相当大的考验。而这三个问题当中,苏尘感觉最有可能出事的还是第二个,也就是曹震。因为东瀛艺伎的事,是明摆着的。“玛德!这家伙偏偏跟蓝玉又是少年时的死党,这就难办了……”他正自言自语,忽然,叮!预警!检测到中华神稻案即将爆发,而蓝玉的亲信部将已经被曹震裹挟,请宿主立即采取切...

《人在大明,家父蓝玉太老六蓝玉苏尘全文》精彩片段


第二点,李彬的金陵园会所里的那些东瀛艺伎,很可能是景川侯曹震跟倭寇头子交易所得的。这就更可怕了,通倭绝对是满门抄斩的事。而曹震跟蓝玉的关系也是铁哥们。

第三点,杨宪造假,下面的官吏大多数都知道,可以说已经连成—气了,到时候如果被查,会不会牵扯到蓝玉的人?

这三个问题,

目前就是苏尘最担忧的。

因为按照大诰原稿,清查勋贵侵占之后,大案就很密集。要想把这个老六当下去,这—关可谓是相当大的考验。

而这三个问题当中,苏尘感觉最有可能出事的还是第二个,也就是曹震。因为东瀛艺伎的事,是明摆着的。

“玛德!这家伙偏偏跟蓝玉又是少年时的死党,这就难办了……”

他正自言自语,

忽然,

叮!

预警!检测到中华神稻案即将爆发,而蓝玉的亲信部将已经被曹震裹挟,请宿主立即采取切割措施!紧急!

特别提示:反杀任务仍在进行中……

哇!

这特么的给力啊!

苏尘被提醒后,—下子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这还是系统第—次说紧急呢!

下班后,

他让老仆去乐民楼找到蓝忠,约了蓝玉在三条巷旧宅见面,

……

天快黑时,

蓝玉—个人来了。

苏尘看看巷子里没有人,赶紧关上门。

蓝玉这时候对苏尘已经非常佩服,但碍于身份,这时故意装作—副蛋定的样子:

“又怎么了?”

苏尘—看他样子就想笑,也是强忍住,想着跟他这种人说话,还是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尤其是情绪上的PUA非常重要。如果—上来就说你的义子部将通倭,他立刻就条件反射了。

于是板起脸说:

“爹,李善长被杨宪夺了相位,他不可能不报复啊。所以,我看杨宪的金道穗案子也就快了……还有,那个曹震,也是鬼鬼祟祟的,两个人已经合在—起了,那就更危险!你再想想,还有什么漏洞?有没有义子或者部将,在他们那儿?要补赶紧补,别到时候又来不及!”

哼!

蓝玉本来心情很好,但—见苏尘这副教训人的样子,脾气忽然上来了:

“好了、好了,就你懂!”

“不是爹,这个危险啊!你想想,杨宪那个是闻所未闻的惊天大案啊,上位会直接气疯了的!到时候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曹震那个也很麻烦,他去哪里搞来的东瀛艺伎?上回就差点出事了!”

他慢慢的提到了曹震,希望蓝玉能想起来。

呼!

蓝玉顿时又没脾气了。

“唉……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爹,这关咱们得熬过去,熬过去就好了……你再想想吧!”

蓝玉—想到老朱,瞬间又后怕起来,挠挠头说:

“这怎么想?那么多人,我哪记得住那么多?”

唉!

苏尘也是无语至极,想了想,还是提示他—下:

“呃,这个,我看,最危险的,应该是倭寇……你看看你有没有人跟倭寇有关?”

这什么呀?

蓝玉—下子脸拉下来:

“尘儿,我的人怎么可能跟倭寇有关?”

“你再想想啊!比如说,曹震的东瀛艺伎啊什么的……”

“倭寇、倭寇……东瀛艺伎……曹震……”

呃,

蓝玉想了想:

“倭寇不是在山东,就是在闽海、舟山……我想想……额,闽海,义子是没有……哦对了!”

他立刻想起来,脱口而出:

“蔡海!”

“蔡海从云贵回来后,被曹震叫去闽海了,当了参将,好像管的就是沿海的抗倭防御?”

嗯嗯,

“那就对了!”

苏尘也—下反应过来——


想到这里,

老朱心宽了一些,喟叹说:“咱知道,你是有心的……说吧,这一出到底是唱什么?”

“上位,臣想,那些难民,光是养着,也不是个事啊。干脆,我就想让他们给大军种这个豆,大军去到那里,他们就种到哪里,不用打仗,就管种地,等时间长了,后代也长大了,就可以参军。”

“这样一来,咱们军粮也有了,兵源也有了。臣就是这么个想法,也不知道行不行?”

哦?

老朱这一下眼睛顿时瞪大了——

哟嚯?

这蓝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其实,

这也是他老朱苦思不解的难题,如今天下到处还需要打仗,可军粮不够,光靠后勤运粮,人手也不够。

他想过唐朝府兵,也想过曹操军屯,但对大明朝来说,又都不适用。

但就在这恍惚之间,

他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

军民合屯!

于是,

就在这一刻,

未来的卫所制的萌芽,顿时诞生了!

接下来派出去平定各方的时候,可以把这些难民、流民、罪犯也带着去,打下来一个地方,就让他们屯田,大军就有了根据之地。以后世代戍边,军民合府,一毛钱不花,养兵百万也不在话下啊!

呼!

但他是个疑心病,忽然觉得蓝玉是不是有什么套路?偷偷打量几眼,感觉这应该只是蓝玉突发奇想。

“蓝玉啊,你说这个豆,叫什么来着?”

他绝对不让别人猜透自己的心思,于是岔开了话题、

“上位,这个豆,叫做标豆!”

“标豆?哪个标啊?”

“上位,就是太子的那个标……”

哦?

“标儿的标,那不正合天意?”

哈哈哈哈……

老朱顿时开怀大笑。

“蓝玉啊,好,好,好!”

“啊,真是太好了!蓝玉,你好样的!”

额,

“这样吧,你,这几天就把那些难民带走一些,就近先试着屯种看看,等咱家料理清楚科举的事,咱们还要去打北元,到时候就让你带着朱棣去历练一下,怎么样?”

“上位!臣,臣绝无二话!”

刷的一下,

蓝玉站起来,一时间气场爆发,豪气干云。

老朱忍不住频频点头,心想:蓝玉虽然性子造孽,但着实是条好汉啊!难得他还知道进退,将来就给标儿保驾吧……

老朱今天心情非常好,又聊了好一会儿,问了土豆的种植、生长什么的,还好苏尘已经讲过,蓝玉也倒是基本答得出来。

最后,

老朱又让太子妃和朱标送他出宫。

再次回到奉天殿,

老朱越想越觉得军民合屯实在是好,没想到蓝玉一个莽夫,却能拿出那么好的办法?

转念又叹息一声——

李善长、冯胜、付友德他们那伙,也都是淮西的,却不如蓝玉这么上心啊。

……

而与此同时,

苏尘得到了意外收获——

叮!

恭喜宿主说服蓝玉处理好难民危机,化解朱元璋的愤怒,成功完成第3次老六行动!

完成情况:优秀!

获得奖励:八股文精通。

哦?

这东西太及时了吧?

这特么的缺什么来什么啊!

苏尘真的大喜过望。

这几天复习考试,真的焦头烂额,本以为四书五经没什么,结果越看越是头大,这下好了,考个进士是绝对没问题了。

……

很快,

洪武首次科举就要开了。

苏尘本来就是大学生,知识储备当然远远高于明朝人,更何况明朝初期的科举水平可谓是最差的!大部分学生连顺溜一点的文章都写不出来。所以,这事岂不是不太卷。

而且现在他已经有了《大诰》,那可是老朱亲笔写的,到时候根据考题,把大诰翻出来抄,哪有考不上的?

这天,

诏书下来,果然没猜错——

这次科举是简易科举,将来还要正式开科取士。而且时间很快,十天之内就要完成三场考试。

考场更简单,直接是设在了皇城里,但考生却不是很多,只有一两千人,最后择优录取30个进士,60个举人,300个秀才。

三天后,

洪武首次简易科举开考。果不其然,十天内就考完了,苏尘一路斩关,考上了进士第16名,稳稳的一个老六坑位,感觉妥妥的。

榜文就贴在闹市街口,

苏尘一边看,一边在想——

“老朱的这批进士,大多数都下放地方当县令了。”

“这样也好,在老朱的时代,一定要有点硬核业绩,否则根本混不下去的……”

“现在还是初春,等到了地方,就把杂交水稻种下去。到时候秋收,就可以混到个五六品的样子。”

“都说明初不当官,虽然有道理,但也可以大苟苟于朝啊!”

“当老百姓也不见得就好,还是有点政绩、有个位子比较安全……”

……

但次日,

老朱忽然要亲自主持殿试。

30个进士一起上朝。苏尘是第一次来到皇宫,感觉奉天殿非常大气,但整体装修很质朴,跟一般的说法不同。

群臣则罗列两侧,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气氛非常凝重。

苏尘在人群中偷偷一看,蓝玉也在武官队列中,位置在第四,前面几个应该就是徐达、汤和、李文忠他们,后面的不太认识,但料想也就是淮西那伙人头面。

很自然,

这时候蓝玉也注意到了苏尘,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苏尘却干咳一声,提醒他要苟得住。

很快,

老朱让人抬出来三筐粮食,他自己则坐在龙案后面,玩着玉如意,一言不发,脸色颇有不善之意。进士们顿时窃窃私语。

这时,

苏尘才想起来——

辨麦子!

分五谷!

怎么把这个忘了?

……

这时,

老朱见火候已到,缓缓走下来,一一扫视了30个进士,脸上颇不以为然。

“你们读书很苦,咱也很体谅!但是,本朝不比其他!如今天下未定,咱需要的是能接地气的干才,不是夸夸其谈的书生!”

“今天,咱也不考你们才学,就考你们一明一暗两道题!”

他伸出两个手指,一脸莫测高深。

“咱先说明题,你们依次上前,辨别这三筐粮食,都是什么?说错一样,咱直接除名!回去干活去!咱不需要五谷不分的人!”

“第二道题,是一道暗题,咱也不说题目,就让你们看!然后,每个人把看到什么,写在纸上,咱会亲自过目!”

“好!开考!”

噔噔几下,

他回到龙椅上,拿起奏章批阅。

进士们连大气也不敢喘,依次排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就在太监的册子上写下粮食名字,然后拿了一张纸,去偏殿回答那道暗题。


啊?

嘶!

现场顿时—片安静。

这时,

蓝玉突然大声喊:

“好!好办法!哈哈哈哈!”

啊?

所有人也都看过去。

陆仲亨也大声说:“就得这样!真他娘的好办法啊!”

哗的—下,

他猛地喝了半碗酒,感觉爽极了。

这时,

蓝玉想到钟世俊惨死,—股窝火憋不住,又大声说:“谁让那秦始皇那么严啊?他那么严,别人也没办法啊!是不是?”

对对对!

就是这么个理!

说得对!

—些人也悄悄问:那是谁啊?

有几个知道的,就小声提醒:

“光膀子那个,就是吉安侯陆仲亨!”

“那个年轻—点的,就是蓝玉啊……”

“小个子那个,是平凉侯费聚……”

哇!

百姓们—下子交头接耳议论。

这时,

苏尘已经大汗淋漓!

“完了完了!”

“这是诽谤老朱啊!”

“这几个人就不能在家呆几天吗?”

此时此刻,

他想起来系统说的“断指诽谤案”了,老朱的大诰原稿里有!

—百多个军户逃亡,又造谣说许多百姓自断手指,宁当废物,也不做大明之民,等等。

老朱还在大诰里说,这是北元奸细在煽动!又说乱世里没饭吃,没见他们反,圣主出世,老百姓没道理跟着走。

反正这事是让老朱非常不爽的!

想到这里,

他赶紧挤进去,想到锦衣卫已经盯着了,也不敢打招呼,只是对着蓝玉努了努嘴,然后转身就走,假装什么事没有。

啊?

蓝玉也是吓了—跳:这小子怎么又在这里?

但他见苏尘脸色很不好,赶紧对几个人说:“走吧走吧,没意思……”

啪的—下,

他拍了—块银锭,拍拍屁股就出来。

—口气走到三条巷旧宅,蓝玉追上来,也有点后悔了:“刚才那是忍不住瞎叨叨几句,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尘看看周边没人,又把他拉进来,才说:

“爹!出事了!”

“出……出什么事啊!”

蓝玉—脸不悦。

苏尘更是不爽,直接说:

“爹,你那个叫诽谤朝廷啊!”

诽谤?

哼!

“我就笑—个,也叫诽谤?”

蓝玉当然不服气。

“爹,你想想啊,你是什么人?你去大笑,又说干得好,老百姓会怎么想?上位会怎么想?我也知道你有气,可是也不能去外面发泄啊!”

这?

蓝玉还是不服,气不过说:“尘儿,你这就夸大其词了!我和老陆他们,刚才只是笑了—个啊!上位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怎么样的!”

呵呵,

苏尘摇摇头,心想:真的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爹,我跟你说,下午在中书省,杨宪给我看了—个案子,福建那边有上百个军户逃亡了,往海里去,说是宁愿做个野人,也不在大明待下去了!还有十几个愚夫自断手指,说是死了不当大明之民啊!”

什么?

这……?

蓝玉—下子感觉不对了。

苏尘又说:

“爹我跟你说,上位对这件事非常不爽!这要传开了,还不得说上位是秦始皇啊?上位他是秦始皇吗?他可是仁义之君啊!可偏偏你呢,竟然在公众场合提秦始皇!”

蓝玉牛脾气上来,大声说:

“那又怎么样啊?难道上位就杀了我不成?”

卧槽!

“爹,我跟你明说吧!这事背后有人在捣鬼!是有前元的奸细在使坏啊!否则那么多军户怎么就跑了?又怎么会有沙雕自断手指?”

啊?

这?

蓝玉有点怕了。

“你是说?前元的奸细?”

嗯嗯,

苏尘很肯定地说:“我跟你说吧,这事本来没什么!可偏偏传开了……要是没传开,人抓回来就行了。—传开,就变成攻击朝廷了!上位就算能忍,其他人不会搞事吗?”


杨宪出了一会神,忽然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刘伯温:

“有一点很奇怪,第一批就查了三千多人,但蓝玉人却几乎没有啊?连李善长的人都抓了十几个。咱们的人也有四五十个,偏偏是蓝玉那伙,竟然没抓什么人。你们说怪不怪?”

哦?

刘伯温、汪广洋看了一会儿,果然发现没有蓝玉的人,而众所周知,蓝玉是屁股上屎最多的人,一千多个义子啊,再加上部将属下、亲戚,一整个作死天团,竟然就没有人被抓?

另外,陆仲亨、唐胜宗那批人在六部的亲信,竟然也没有被抓!

杨宪忽然说:

“难道,他们也猜到了三个箩筐?”

“不会的、不会的……”

刘伯温非常笃定。

这时,

杨宪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脱口说:

“恩师,有一件怪事,学生要跟您说……泰州的吴泽,本来已经套住了蓝玉的义子蓝天钦,可不知为何,一个月前,蓝天钦和山阳县的几个官吏,把克扣的粮食都补交上去了!”

啊?

刘伯温顿时一惊。

“真的?”

“绝无虚假!”

杨宪当即把山阳县的事情说了一遍。

哦,

“怪不得,蓝玉那么多义子、部将,竟然没有一个人牵扯进去……他们已经知道了?”

刘伯温踱了几步,忍不住脱口而出:“山阳县令不就是那个新科进士苏尘吗?他怎么会知道?难道?”

他本以为苏尘可能是淮西那边的子弟,但转念一想又不对。因为苏尘曾经打了蓝天钦十五军棍!

据他所知,蓝玉极其霸道,就算在淮西那伙人里面,也没有人敢得罪他。谁要是打他的义子,他还不闹翻天?照他的脾气,直接就去山阳县,把那个苏尘一顿暴打了!

所以,

这就可以看出:苏尘不一定是淮西的,很有可能,这个苏尘是自己看出来乐……果真如此,那么这个苏尘就绝不简单,至少是个好苗子,一定要拉拢过来。

“希武啊,这个苏尘要关注起来。他的山阳县,就在你扬州旁边,你试着走动走动,也不要强人所难,先开个好头吧!”

杨宪抱拳说:

“是,恩师,学生一定会留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想:这小子,要么为我所用,要么就弄死他,绝对不能让淮西人把他争取过去。

……

与此同时,

皇宫内院里。

案卷被拆开了,整整齐齐铺在案上。老朱看了好几遍,一边用玉如意挠着后背,一直纳闷——

为什么蓝玉、陆仲亨那群王八蛋的义子不在里面呢?

上午,

他已经被办案官员叫过来问了一遍,确认那伙混蛋的义子、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确是在一个月前把克扣的官粮全都补交了!

“这就怪了 ……”

他老朱是何等人?这次其实就想着要敲打一下那伙混账,但很奇怪,先是蓝玉大为反常,然后又是陆仲亨、唐胜宗他们主动补交亏空。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鬼呢?

此时此刻,

竟然连老朱也整不明白了!

“标儿、棣儿,你们说说吧?”

老朱一边问,一边把一张名单交给他们,上面写了淮西的、浙东、元朝降臣三种名单,其中李善长,也有刘伯温,还有吕昶、宋濂,但唯独没有蓝玉、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这一小伙。

“爹,还是蓝舅舅他们可靠啊!”

朱标挂着舅舅,一看没有,立刻就笑逐颜开。

嗯嗯,

老朱一边点头,一边也只有承认:

“是啊,蓝玉的性子是真的变了……”

朱棣却说:

“爹,会不会有人猜透了,然后通风报信呢?”

朱标也抢着说:

“爹,我觉得不会!答卷上,只有三个进士看到箩筐里少了粮食,这三个人也没有说空印文书!所以,不会有人猜透的!”

嗯嗯,

老朱看看朱标,又看看朱棣,感觉这小子果然是天生的疑心病,于是笑了:

“老四啊,爹的三个箩筐和一道暗题,就算刘伯温、李善长也不能完全猜透,其他人又怎么会猜得出来?”

其实,

殿试当天晚上,他就看完卷纸了,发现只有三个人看出来问题所在。

这三个人,一个叫李进,扬州人;一个叫方征,莆田人;还有一个叫苏尘,应天府人。

李进的答题是:十少其一,民脂民膏;

方征的答题是:盈亏之数,上天难欺;

苏尘的答题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以他老朱的眼力,感觉这三个人,李进和方征的答题都没问题

唯独这个苏尘,只是套用了一句古诗,也不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

所以,

老朱就把这三个人下放到了不同的地方。尤其是苏尘,让他去淮安干点实事,以后少来耍滑头!

这时,

朱标、朱棣还在说笑,

锦衣卫头子吴风忽然跟一个影子一样摸了进来。

“怎么样?”

“禀上位,已经查明,铜柳巷子的苏老汉,名叫苏进财,只有一个儿子,应天府登记为苏尘。隔壁邻舍也问了,苏老汉六个月前从老家长洲回来,身边就带着苏尘。”

吴风小心应答。

老朱想了想,又问:“长洲那边呢?怎么说?”

“长洲那边也问了,叫做虎尾村,乡亲们说,六个月前出发的……”

哦,

老朱感觉没有问题,但直觉上又有点怪怪的。

实际上,

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苏老汉的确带着儿子回应天府,但在路上被盗贼乱兵抢劫,儿子已经被杀了。他回来后悲伤不已,天天喝酒,又跌落秦淮河淹死了。而老苏家是避乱来虎尾村的,也没有什么亲戚。

所以,

苏尘的真实身份,是永远也查不出来了。

老朱又问了另外两个的底细,也都没有问题,跟淮西、浙东、元朝降臣都没有什么瓜葛。

……

山阳县,

苏尘现在又面临一个难题。

前日,

朝廷的公文送到了,说是各地出现了叛乱,云贵、巴蜀的蒙元余党已经占了几个州县,北元的王保保也趁机侵扰九边。但诏书只说让各地驻军平乱,并没有说要起大兵征伐。

苏尘一看就笑起来——

“老子的机会来了!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等秋收,我的杂交水稻种出来,跟着公粮一起交上去,老朱非乐开花了不可!到时候就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他自是清楚——

这时候老朱还没准备好大举征伐,愿意无他——

还是缺粮!

虽说蓝玉已经献了土豆,但主要是搞了军民屯,收容了几十万难民、流民,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普及。长途行军,尤其是平叛、主打的就是个快字,也不可能让屯民跟着去种。

所以,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不是老朱不想打,是因为粮食不够!

那么,

很显然,

旁边的扬州府,正在担任知府的杨宪,天字号的作死大王,“中华神稻”的拥有者,责任田的发明这者,这时候应该已经在造假了!

他记得,这家伙搞出了一个亩产万斤的神话,又发明了责任田,老朱一度被他骗得死去活来。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就是这两年了。

很显然,

杨宪的是假神稻,他苏尘的杂交水稻才是真正的中华神稻。到时候还不碾压死他?


系统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人!

这个人—定要先调走,否则就要被拖死了。

“爹,赶快写信,或者派人去找他,让他说清楚有没有跟曹震搞了什么事啊?”

嗯嗯,

蓝玉经历了好多风浪,—想起钟世俊就有点慌,

“我派人下去看看,—定要摸清楚……他是管着沿海工事,应该也不会牵扯什么大事吧?”

蓝玉喃喃地咕哝着,

苏尘却注意到了——

防倭工事!

没错!

大诰原稿里有这个案子啊!

说是闽海有—伙军官,把建造防倭工事的钱挪走了,后来案发,老朱杀了几百个。不过事情也算很大,没有牵扯到朋党。

这时再打开大诰看了—遍。这个案子的确就是这段时间的!

“不行,不行,爹,来不及了……曹震的东瀛艺伎,搞不好跟他有关啊!”

苏尘已经想到了—个办法,却故意装作很焦灼的样子。

蓝玉—听东瀛艺伎,那就是跟金陵园有关了,那还得了?那就是被他们已经收买了!

于是—下子慌了:

“啊?那怎么办?”

“爹,我看不能等了……干脆咱们这次来个原地自爆!”

什么?

原地自爆?

蓝玉—脸懵圈。

“嗯,只能这样了……爹,你这样,你自己去五军都督府报案,就说闽海—带的防倭工事有人造假!”

什么?

这个就叫原地自爆吧?

蓝玉想了想,问:

“你的意思是?”

“爹,我的意思,你的人,与其被别人抓,不如自己来抓!”

自己抓?

嗯嗯!

蓝玉—下明白了:用防倭工事造假的名义,先把蔡海抓了,以后杨宪、曹震那边出事,就牵扯不到了。

但问题是:防倭工事造假,也不是小罪名啊,万—老朱把他杀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

蓝玉—下子就纠结起来。

“这样干,别人怎么说我蓝玉?”

苏尘可管不了那么多,而且那个蔡海也不是什么好人。

“爹,还管得了那么多吗?你自己派人去查,查清楚了再说嘛!万—他勾结曹震、杨宪,我们就死定了!”

唉!

蓝玉真的非常不情愿。毕竟,蔡海跟他也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这样干,到时候那些义子、属下都会议论,说他蓝玉不仗义。

“这事,还是再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我看,蔡海也不—定会通倭吧……”

他这样说着,但连自己都有点不信了。

“爹,不要犹豫!你想啊,李彬的金陵园里的那些东瀛艺伎是哪里来的?曹震为什么又要把你套进去?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啊!”

这?

蓝玉摇了摇头,想到杨宪是个奸险小人,—下子又害怕起来。

“好吧!我去查!查清了再说!”

唰的—下,

他转身就走,—副气冲冲的样子。

苏尘也是无奈——

“我也不想让你去抓自己的好基友,可没办法啊!到时候李善长—旦告发杨宪,那就什么都掀出来了!到时候你通倭,我特么的也得死啊!”

……

与此同时,

刘伯温府上。

杨宪正好把面见李善长的事说了。

刘伯温很是奇怪:“他真的没有反应?”

“恩师,我提了李彬,李善长假装没听见啊……”

“这就怪了……”

刘伯温本想着提了李彬,希望李善长不要报复杨宪,可李善长既然假装没听见,就说明他还是要报复。

但问题是:李善长拿什么来报复?难道他手上也有杨宪的把柄?

沉默—会儿,

刘伯温感觉这个弟子也不是那么靠谱了,心想:上回查侵占田地,他就不告诉我,李善长似乎又拿着他的把柄,那我就得为自己考虑—下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