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朱黎火气“噌”地一下就燃起来了,出不出去跟他有什么关系!
“托杜公子的福,好得很!
倒是杜公子,最近朝堂上可还顺利?
听闻有些权贵对你不太满意呢,小心树大招风。”
朱黎话中带刺地嘲讽道。
“多谢朱姑娘挂念,朝堂之事,自有公论。”
杜行云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回应。
此时,一位公子提议以诗会友,众人纷纷响应。
林婉儿眼珠一转,说道:“听闻朱姑娘才思敏捷,今日如此盛会,何不为大家赋诗一首?”
朱黎心中明白林婉儿是想让她出丑,她虽读了不少书,但作诗水平只是中等。
可她生性好强,怎会示弱,当下便应道:“既然林姑娘想听,那我便献丑了。”
朱黎略作思索,开始吟诵道:“春至京城景自悠,花繁叶茂映朱楼。
蝶飞蜂舞添佳趣,风抚枝头意未休。”
诗句一出,众人便听出了平淡之处,并无太多出彩之笔。
林婉儿故意大笑出声,评价道:“这诗嘛,倒也中规中矩,就是少了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妙处。”
周围也传来一些窃窃私语,对这首诗评价平平。
杜行云眉头微皱,他走上前,轻声对朱黎说:“朱姑娘,我为你添上几句。”
“我不要你帮忙,我自己能行!”
朱黎小声嘟囔,有些委屈,但还是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
杜行云见状,接上几句:“霞披翠岭添幽韵,月照清江载梦舟。
且趁春光寻雅意,诗心不负此中游。”
众人皆眼前一亮,纷纷鼓掌称赞。
林婉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中满是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诗经杜行云润色后,格调全然不同。
朱黎心中对杜行云既有感激,又有些恼他多事。
诗会结束后,朱黎找到杜行云,说道:“今日多谢你了,但你也不必在众人面前这般,让我好似离了你便不行了。
我作诗水平本就一般,也没什么不敢承认的。”
杜行云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朱姑娘言重了,我只是不忍见姑娘为难。”
“谁要你可怜……下次可别再这样了。”
朱黎嘴硬地说道,嘴角却悄悄扬起。
此后,朱黎时常会在一些场合与杜行云相遇,每次两人都会有一番言语冲突。
准确地说,是朱黎单方面挑起冲突,杜行云往往都是宽容地笑笑,称呼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