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被搅得心烦,又念及她是长辈,勉强同意召见。
朝堂之上,静太妃被两个太监架着。
虽仍有些神志不清,但在关键时刻,却异常清晰地哭诉了当年太后如何毒杀先皇后,如何构陷忠良。
甚至拿出了一件当年无意中得到的,太后与人私通的信物。
满朝哗然!
太后面色铁青,当场斥责静太妃疯言疯语,要将她拖下去杖毙。
但皇帝犹豫了。
先皇后的死,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静太妃虽疯,但言之凿凿,又有信物,由不得他不怀疑。
最终,皇帝下令彻查此事,并将静太妃暂时保护起来。
太后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公开的挑战。
虽然她很快动用势力,将此事压下,将主要证人灭口,让调查不了了之。
但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皇帝对太后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而我,在这场风波中,因为曾去冷宫“探望”过静太妃,表现得“心地善良”。
反而得了皇帝几句夸赞,位分又升一级,成了婕妤。
“姐姐们”欢欣鼓舞,她们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但我却更加警惕。
太后的反扑,一定会更加猛烈。
9果然,没过几天,与我交好的兰贵人突然暴毙。
太医查验后,说是心疾突发。
但我身边的鬼魂却告诉我,兰贵人是被太后身边的心腹嬷嬷,用一根细长的银针刺入心口,伪装成心疾而死。
这是警告,也是示威。
兰贵人的鬼魂在我面前哭得撕心裂肺:“娘娘!
你要为我报仇啊!
我死得好冤!”
我看着她透明的身影,感受着她彻骨的寒意和绝望,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放心,”我的声音冰冷,“债,我会一笔一笔地替你们讨回来。”
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后宫的手段,是扳不倒太后的。
她的根基在前朝。
我需要一把更锋利的刀,直插她的心脏。
而这把刀,必须从朝堂之上寻找。
10兰贵人的死,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
宫中人人自危,连带着前朝也变得格外压抑。
皇帝与太后之间的裂痕,已是欲盖弥彰。
我借着皇帝对我的一丝“青睐”,开始不动声色地打探前朝之事。
鬼魂们成了我最好的耳目。
她们中有不少人生前家族显赫,对朝堂之事并非一无所知,死后更是无处不在,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