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他和往事,坠落深海周志明志明全文免费

他和往事,坠落深海周志明志明全文免费

阿优在写作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他和往事,坠落深海》,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周志明志明,故事精彩剧情为:我死在了2005年的冬天。二十年的婚姻,换来一纸离婚判决书和一句:“你这种没文化的女人,配不上我。”前夫周志明,靠着我的工资读完夜大,成了厂里的技术员。而我在家伺候公婆、带孩子,没有自己的事业,落了一身病。离婚第二天,他搂着新欢在我面前炫耀,“当年要不是你非要嫁给我,我早和厂长的女儿在一起了。”我心脏绞痛。再睁眼,回到了1985年,纺织厂招工考试这天。1我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纺织厂大门口,手里捏着一张招工考试的准考证。考试日期写着1985年6月15日......

主角:周志明志明   更新:2025-04-13 22: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志明志明的现代都市小说《他和往事,坠落深海周志明志明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阿优在写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他和往事,坠落深海》,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周志明志明,故事精彩剧情为:我死在了2005年的冬天。二十年的婚姻,换来一纸离婚判决书和一句:“你这种没文化的女人,配不上我。”前夫周志明,靠着我的工资读完夜大,成了厂里的技术员。而我在家伺候公婆、带孩子,没有自己的事业,落了一身病。离婚第二天,他搂着新欢在我面前炫耀,“当年要不是你非要嫁给我,我早和厂长的女儿在一起了。”我心脏绞痛。再睁眼,回到了1985年,纺织厂招工考试这天。1我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纺织厂大门口,手里捏着一张招工考试的准考证。考试日期写着1985年6月15日......

《他和往事,坠落深海周志明志明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碎片撒了一地,我蹲下去捡,马主任突然把滚烫的染料泼在了我手上。
“哎呀,不小心。”马主任故作慌张地说,“赶紧去医务室吧,今天别干活了。”
回到车间,李红梅来了,正和马主任有说有笑。看见我,她故意提高声音:“马叔,有些人就是不识相,非要往不该去的地方钻。”
马主任附和:“就是,老老实实干活不行吗?”
下班后,我找到张建军。
“帮我个忙,我需要一套染布车间的完整工艺流程资料。”
张建军犹豫了一下:“这违反规定…”
“就这一次。”我看着他,“我必须要参加比赛!”
两天后,张建军塞给我一个文件袋:“这些都是资料室可以查到的资料,在我权限范围内,你放心用。”
我躲在厕所里看完资料,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在的染布工艺存在严重缺陷,不仅效率低,还浪费原料。
接下来几天,我白天干活,晚上研究改良方案。
手上的伤结了痂,稍微用力就会裂开,但我顾不上这些。

5
省里来的技术比赛定在周三上午。
我提前一小时到了厂里,发现礼堂已经挤满了人。张建军在门口等我,递给我一个工具箱。
“检查过了,工具齐全。”他压低声音,“李厂长昨晚找了评委吃饭。”
我点点头:“意料之中。”
评委席上坐着五个人,省轻工局的孙处长坐在中间,旁边是李厂长和三个厂里的老技术员。
比赛开始前,孙处长宣布规则:“第一轮比纺织机故障排除,第二轮比工艺创新,总分最高者获得省技术培训资格。”
第一轮结束,我排名第二,落后于纺织车间的一位老师傅。
休息时,张建军悄悄告诉我:“第二轮小心,题目可能会变。”
果然,孙处长宣布:“第二轮改为现场操作,用指定工艺染制布料,评比质量和效率。”
工作人员搬上来五个染缸,每个旁边放着同样的原料。
我检查了一下,发现碱量比标准多了20%。
“选手有一小时准备时间。”
我立刻开始重新计算配比。"


张建军看了我一眼:“嗯,下个月走。”
我心里突然空了一下,但马上笑着说:“恭喜啊,升职了吧?”
“平调,”他放下筷子,“不过负责的区域大了。”
父亲看看我,又看看他,突然说:“秀儿,去把我那瓶好酒拿来。”
等我从里屋出来,听见父亲对张建军说:“我就这么一个闺女,你得好好待她。”
饭后,张建军抢着洗碗。我擦桌子时,他忽然说:“陈秀梅,省城离这儿就两小时车程。”
“我知道。”
“我周末都能回来。”
“嗯。”
他关上水龙头:“你要不要考虑,去省里工作?”
我放下抹布:“现在不行。新工艺刚推广,厂里需要我。”
“我明白。”他擦了擦手,“我等你。”

8
张建军回省城那天,全科室的人都去送行。
陈厂长拍着他的肩膀:“小张啊,以后常回来看看。”
李大姐凑到我耳边:“你俩真没事?我看他老瞅你。”
“别瞎说。”我推了她一把,正好对上张建军望过来的眼神。
火车进站时,他把我拉到一边:“下周末我回来看你。”
送走张建军,我直接去了车间。新工艺推广后,产量提高了,但染布环节又成了瓶颈。我在机器旁蹲了一下午,记了满满三页问题。
下班铃响了,李红梅磨蹭到最后才走。
这半个月,她在资料室干得不错,但见了我还是躲着走。
“李红梅,”我叫住她,“过来看看这个。”
她迟疑地走过来,盯着我手里的本子:“这是什么?”
“染布工序的问题汇总,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遗漏。”
她咬了咬嘴唇,接过本子仔细翻看:“第三页第二个问题,其实跟温度控制有关…”
我们讨论到天黑。临走时,她突然说:“陈秀梅,谢谢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