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全集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的小说,是作者“江归澜”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古代言情,主人公姜淳于林小七,内容详情为:我穿进了一本小说里,原主妈妈是个恋爱脑,有情饮水饱。后爸是个凤凰男,靠两任妻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爸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原主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便承诺在女儿成年前,每个月会寄五十块钱抚养费。谁知道原主妈妈认识了刚刚丧妻不久的后爸,两人一见钟情,当天领证。最要命的事,我不是女主,不是女配,只是书中给女配输血的NPC,上线就挂的那种!亲妈不争气还有亲爸,亲爸要是不行大不了就自己一个人过,反正这日子怎么过,得我说了算!...
主角:姜淳于林小七 更新:2025-06-14 07:3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淳于林小七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全集》,由网络作家“江归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的小说,是作者“江归澜”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古代言情,主人公姜淳于林小七,内容详情为:我穿进了一本小说里,原主妈妈是个恋爱脑,有情饮水饱。后爸是个凤凰男,靠两任妻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爸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原主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便承诺在女儿成年前,每个月会寄五十块钱抚养费。谁知道原主妈妈认识了刚刚丧妻不久的后爸,两人一见钟情,当天领证。最要命的事,我不是女主,不是女配,只是书中给女配输血的NPC,上线就挂的那种!亲妈不争气还有亲爸,亲爸要是不行大不了就自己一个人过,反正这日子怎么过,得我说了算!...
这个家有小袁,吃完饭碗筷一推,装装样子都不用,在厨房吃饭的小袁会过来收拾。
看着低眉敛目,任劳任怨的小袁。
姜淳于确定了,这个小袁就是家里的保姆。
一个保姆对她不满,大概是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人,她就要多做事吧。
总不能是因为雌竞,身份不对等,没有雌竞的可能性。
姜淳于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认知,只要姜志远不倒,未来十几年的风雨飘摇都和她没关系。
她穿书,就该是来享福的。
吃完饭,小袁收拾好碗筷,清理完厨房就忙告辞。
这时候姜淳于才知道,小袁不住在家里,她的家就在市里,离大院十几分钟的路程。
等小袁走后,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里说话。
“爸爸,阿姨,小雨,我给你们带了礼物。”
姜淳于上楼,把她给家里人带的礼物拿下来。
“爸爸,这是你的。我在海城买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喜欢,喜欢。”
姜志远看到女儿给他带的烟酒,眼睛都笑成了弯月。
他现在的位置,不缺烟酒,但是女儿买的,那肯定不一样。
而且媳妇是医生,很多事情上讲究的很,平常在家是禁他烟酒的。他也就只能在办公室偷抽几烟,回来是不让的。
赵亚楠见他这么高兴,也只能对着眉飞色舞的老姜笑了笑。到底是女儿买的心意,她不好给没收了。
只能是暗地里提醒姜志远,少喝,少抽。
“阿姨,这是您的。”
姜淳于拿出两瓶雪花膏,一支口红,“我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就给您买了两瓶雪花膏。”
现在女性的护肤品很简单,百雀羚油脂比较厚重,保湿锁水预防干裂,很适合当医生的赵亚楠做护手霜用。
友谊牌的雪花膏香且白,更受广大爱美女性的欢迎。
姜淳于各准备了一瓶,再加上一支口红,用个很精致的化妆盒装着,雪花膏下面还垫了一条真丝围巾。
这一下,礼物的档次就提了上去。
“给我的?谢谢。”
赵亚楠接过盒子,先递给了姜淳于一个红包,“这里有一百块钱,还有一些票据,你喜欢什么就自己买。”
为了吉利,她特意找的红纸的包的。
“谢谢阿姨。”
姜淳于很爽快地接了过去,她就喜欢这种出手大方的长辈。
赵亚楠见姜淳于这么乖巧,心里也很高兴。她先看了盒子一眼,“这盒子真好看。”
“是我在海城友谊商店买的,说是化妆盒。”
姜淳于按了一下前面的按钮,掀开盒子,“阿姨,您看,这上面还镶嵌了一面小镜子。”
能去友谊商店,还是托的裴景州的关系,不然那地方她可去不了。
“老姜,你看。”
赵亚楠把盒子递给姜志远看,“这化妆盒还真不错,我们这边可没有。”
姜志远点点头:“确实很精致。”
别看赵亚楠是个铁血军医,可她骨子里是个温柔的小女人,对这些小玩意还是很喜欢的。
赵亚楠又去看盒子里的东西,雪花膏对她来说不是什么稀奇玩意,这些她都有。但是下面垫的那块丝巾还挺漂亮。很素雅,是她喜欢的款式。
赵亚楠拿了丝巾在面前比了比,可惜现在天气有点热,不然她明天非戴着去上班不可。
这颜色和花色,太符合她心意了。
柔美而不出挑。
虽然姜淳于说是送她雪花膏,但是赵亚楠又不傻,很明显这化妆盒和丝巾的价值要更高点。
沈东阳妈妈给他生了个小妹妹。
昨天吃饭的时候他又说,沈东阳妈妈又要给他生小弟弟了。
在姜于泽第三次提起沈东阳这个名字,姜志远就派人查了这个孩子。
沈东阳的爸爸是烧锅炉的,妈妈没有工作,靠在家糊纸盒子挣点零碎钱。
这一家有八个孩子,最大的就是沈东阳,今年十五岁。最小的是个妹妹,今年应该一周岁多。
现在沈东阳的妈妈又怀上,家里以后就有九个孩子。
姜志远不会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更不允许姜于泽去说。
不管怎么说,沈家八个孩子都整整齐齐地养活了,并没有孩子被遗弃,也没有孩子被虐待,这就很难得。
话题暂时结束,一家人总算能安安稳稳吃一顿饭。
陶妈妈的蛋炒饭确实不错,粒粒分明,咸淡适中,每一粒米嚼在嘴里都很有嚼劲。
小袁的手艺一般,不过红烧鱼做的好,很合姜淳于的胃口。
见姜淳于多了两筷子鱼,赵亚楠的目光都柔和了几分。
“妈妈做的鱼最好吃。”
姜于泽胃口很好,不挑食,规矩也很好。
原来是阿姨做的,难怪和另外三菜一汤区别很大。
“你阿姨做菜的手艺确实不错。”
姜志远乐呵呵地用公筷给姜淳于夹了块鱼肉,“我记得你小时候就喜欢吃鱼脊梁上的肉,现在还喜欢吗?”
“喜欢。”
姜淳于举起碗,接过姜志远夹的鱼肉,“谢谢爸爸。”
姜于泽立刻将自己的小碗举起来:“爸爸,我喜欢鱼肚子上的肉。”
“给你。”
姜志远笑呵呵地给姜宇泽夹了一块鱼肚子,调转筷头又给赵亚楠夹了一块鱼鳃上的肉。
夫妻俩对视一笑,一室温馨。
姜淳于穿来后,就没有在周家待过一天,更没一起吃过饭。
在原主的记忆里,周家吃饭可没这么愉快。
周云云姐弟从小就自私,吃饭的时候会挑好的往碗里扒。
两个大人还好,姜淳于就倒霉了,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去抢去争取。
周庆国不制止,蒋晴更不好说。
刚开始还提醒两句,后来见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就没再提。
不过蒋晴也会偷偷给姜淳于留菜,后来被周云云发现闹了几次,就不好再留。"
早就等着的牛婶子双眼冒金光,忙蹿出门,将蒋晴拦住。
“蒋晴,你回来啦。我怎么听说周庆国住院了?怎么回事啊?小鱼怎么说是她打的?”
一连串的问话,问的蒋晴头晕目眩。
她脸色苍白地摆摆手:“牛嫂子,我还有事。”
“什么事这么重要。”
牛婶子一把拉住蒋晴,“周云云去海城了,刚走。你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晚是牛婶子救的小鱼,蒋晴肯定不能给牛婶子摆脸色,只能弱弱地解释。
“周庆国的钱丢了,他以为我和小鱼拿了,就追去了海城。”
越说蒋晴头越低,有些事就像鼓起的脓疱,不挤疼,挤了说不定要命。
牛婶子不忿道:“多少钱啊,值当周庆国追去海城。再说,那不是家里的钱吗?你拿去给小鱼检查身体,又没错。”
蒋晴:“六千。”
牛婶子大惊:“哎呀妈呀,看不出来啊,周庆国这么会攒钱呢。”
蒋晴尴尬地笑了笑,她也不知道周庆国竟然背着她偷偷攒了这么多钱。想到以前周庆国一分家用不交,还找各种借口问她要钱,蒋晴心里就像刀搅的难受。
她妈以前就说过她,让她留点心眼子,她还觉得她妈是看不上周庆国才这么说的。
哪有夫妻过日子还藏心眼的,不应该一心一意为小家打拼吗?
没想到,她没给周庆国留心眼子,周庆国却给她留了。
蒋晴待不下去了,转身要走:“嫂子你忙,我回去看看。”
“哎,你别走。”
牛婶子又一把薅住蒋晴,“小蒋啊,嫂子这人心直口快有啥说啥,有件事,我掂量了很久,一直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
蒋晴脸色一变,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告诉她的。
“我也是看你小鱼这孩子可怜,不然我才不会多嘴多舌,省的到时候落人埋怨。”
牛婶子铺垫了半天,见蒋晴脸色越来越难看,她才慢悠悠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就是我家老牛他不是专门给厂里送货嘛,经常走街串巷的。”
蒋晴脸色稍缓,牛大哥的事情啊。
牛婶子鬼鬼祟祟看看周围,凑近了些:“哪个,我家老牛说,他在槐花巷看见过周庆国好几次。”
蒋晴脸刷的一下白了,槐花巷,小鱼说的槐花巷?
有些事,其实不能深究。
比如槐花巷。
小鱼说的时候,她就知道那个地方。
因为去年,她和同事去黑市买东西,同事带着她绕路,就路过槐花巷。
当时撞见周庆国的时候,她也没多想。周庆国也解释了,说他师父家在这,他来看他师父的。
蒋晴从没有想过周庆国会背叛她,小鱼说的时候她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这次牛婶子却一下连她脸皮都揭了。
牛婶子看着蒋晴的样子有些不忍心,不过想起那天小鱼被送进抢救室,她去周家敲门的时候听到的动静,心又硬了几分。
“老牛说,他还看见纺织厂的会计柳爱莲就是从那个门出来的。”
蒋晴的脑袋“嗡”的一声,倒下去的那一刻,她只听见了牛嫂子的尖叫声。
蒋晴病倒了,周文放学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蒋晴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饭做了吗?”
蒋晴头晕目眩,强撑道:“没有。”
周文急了:“我都快饿死了,怎么到现在饭都没做?”
蒋晴扶住额头,弱弱道:“小文,妈妈病了,你自己弄点吃的行吗?”
周文一口拒绝:“我又不会做饭。”
蒋晴掏了一块钱:“那你去买点吃的。”
听说有钱,周文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他一把扯过蒋晴手里的钱,转身就走。
看着周文毫不犹豫地关门就走,蒋晴无力地伸手,最后又垂了下来。
如果小鱼还在,她肯定会问妈妈你怎么了,会担心的团团转,会给她倒热水,也会找人送她去医院。
周文在外面吃了饭,又玩了会才回来。
回来看蒋晴斜靠在桌子上,问都没问,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小文,帮妈妈倒杯水。”
“小文……”
就住在客厅隔间里的周文一点动静都没有,蒋晴无奈只能自己摇摇晃晃的起身,刚站起身,腿一软又摔坐了回去。
原来不是自己生的,就算她付出再多的心血也是没用的。
晚上,还是牛婶子不放心,来看蒋晴才发现不对劲。
蒋晴这时已经烧的都神志不清了,牛婶子吓了一跳,转身出了屋喊了老牛,两口子又急急忙忙将蒋晴往医院送。
蒋晴是在第二天醒来的,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回想这一生。
她不由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海城的周庆国日子也不好过,周云云一直到天快黑了才到。
周云云到了海城并没有直接去医院,而是去百货大楼先逛了一圈,最后狠狠心,花了58块钱加上布票,买了一条漂亮的新裙子。
揣着仅剩的二块八毛钱,周云云穿着新裙子到了医院的时候,周庆国正躺在床上望眼欲穿。
他以为蒋晴会来照顾他,却没想到一直等到晚上,等来的是女儿周云云。
“你妈呢?”
“没看见,不是说她在海城吗?”
周云云拖了凳子,拿出手帕擦了又擦,最后才小心翼翼地抚着裙摆坐下。
“爸,你吃饭了没有?”
“没有。”
周云云伸手:“那你给我钱,我去给你买吃的。”
周庆国来的时候,身上装着刚发的工资,去了车费和住院费,就剩下十几块钱。
他示意周云云掏兜,周云云伸手将兜里的钱全部掏了出来:“怎么就这么一点。”
她还看中一条裙子,身上的钱不够,还想从她爸这拿呢。
周庆国微微气喘:“就这么多了。”
周云云拿了钱就走,出去自己先吃了一碗馄饨。等准备给周庆国带一碗的时候,才发现没带饭盒。
“算了,给我拿两个馒头。”
当天晚上,周庆国干噎了一个苞米面馒头,连水都没敢喝。
他肋骨断了,尾椎骨也裂了,虽然能慢慢走动,却很麻烦。就怕水喝多了,到时候要上厕所。
晚上,周云云又嫌弃睡的陪护床太小太硬,最后周庆国自己挪到陪护床睡,把病床让出来给周云云睡。
住了三天院,周庆国实在住不下去了,急着出院回家。
医生不同意,可周庆国没钱了,最后只能让他出院。
出了院,算算身上剩下的钱,父女俩连回去的路费都不够。
周庆国学着来的时候,拦了个货车。
颠簸一路到家,伤病发作。周庆国连家门都还没来得及进,又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他不是不放心姜淳于一个人,而是不好意思自己坐着,让一个姑娘去洗碗。
走的时候,裴景州提醒姜淳于:“你要不要把包带上?”
姜淳于刚想说不用,想想还是带上,毕竟谁也不知道她值钱的东西都在空间。
背上包,将饭盒一起拿着往茶水间走。
卧铺车厢相对还是不错的,虽然简陋,但是人少也没有多吵闹。
这个时候的茶水间人有一点多,姜淳于斜靠在隔板上,看着前面排队洗碗等热水的人发呆。
手中的饭盒被人抽走,她才反应过来,忙站直身子看向抽去饭盒的裴景州。
“我来等,你先回去。”
姜淳于看了一眼还在等的五六个人,估计还要等一会,不客气地点点了头:“好。”
往回走的时候,姜淳于走的慢,细细观察其他卧铺的情形。
靠近茶水间的卧铺是个老妇人和个妇女带着三个孩子,占了两个下铺。孩子很闹,原本应该在上铺的两个人,此刻正站在过道上抽烟说话。
其中一人口音带着川渝那边的味道,引得姜淳于多看了一眼。这距离可不近,坐火车也得坐好几天。
一路走到自己的卧铺旁边,最安静的还是她们这处。
对面下铺的大叔还没回来,上铺的眼镜男又躺下继续看书。
姜淳于扫了一眼,没有进卧铺,而是往茶水间对面的另一处车头走去。
这头对着的车厢是普通的硬座车厢,人还没到,就听见喧闹的声音隐约传来。
姜淳于探头往对面看了一眼,立刻缩回头来。
对面的车厢和这边的车厢是不相通的,但是能隐约看见对面挤挤的人群,座位上座位下地上都是人不说,就连上面的行李架都躺着人。
幸亏裴景州有本事,能买到卧铺的票,不然她估计就是坐在地上,仍一堆大屁股在自己的头顶上走来晃去。
想想姜淳于就不寒而栗。
更不要说那一节车厢挤的都不能动的人流,气味可想而知。
谢天谢地,谢谢她亲爸派了裴景州陪同她去京城。
回头问问裴景州什么时候回部队,最好迟点,她要在海城好好逛。
房子暂时肯定是买不了,她也就想想。
不管是京城的房子还是海城的房子。她从小说里看到的历史,好像就是明年开始就会有大运动。
这个时候明哲保身最重要,要买房啥的,得等到八十年代的时候。
那时候改革开放,不管做什么都要安全的多。
洗好饭盒的裴景州,回到卧铺,看坐在他床上的小姑娘脸上有些不好。
“怎么啦,出什么事了吗?”
姜淳于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刚才我去那头了。”
姜淳于指了茶水间对面,“那车厢里的人多的都没办法走动,如果要是想出去,就要从人头上跨过去。”
她还看见有的人出不去又憋不住,竟然就开了车窗,掏出来工具对着外面撒尿。
我的天啊,那可是个成年男子。
姜淳于站的位置就在车门那一块,她是清清楚楚看到那人掏出那东西,简直丑的不忍直视……
而且那节车厢里,还有女人。
看着小姑娘有些煞白的小脸,裴景州不用问也知道,这丫头是被吓到了,还是小,见识少,不然不会这么大惊小怪的。
姜淳于当然不知道裴景州是怎么想的,她对着裴景州说了声:“谢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