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结局+番外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结局+番外

赵吹鸾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作为大顺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打仗是一把好手。只听哐的一声,刘宗敏拔出佩刀,指向天空,“攻城!”李过也拔出佩刀,跟着大喊,“攻城。”李过绰号一只虎,是这次攻城的先锋。本来攻城先锋是刘芳亮,不过经过连续作战,刘芳亮麾下已经废了,实力大大消弱。再加上,最近刘芳亮老是吃败仗,太晦气了。大顺军内部,论打仗最猛的无疑是刘宗敏,战场上他属于身先士卒。但刘宗敏属于愣头青,做事比较鲁莽,也就适合当个将才,而不是帅才。这次刘宗敏选择李过,也以勇猛闻名,不过李过打仗除了猛还很稳,反而有点帅才。至于田见秀,则以宽厚闻名,在大顺军中深得人心。高一功则是李自成的小舅子,善于骑兵作战。袁宗第作战以灵活多变闻名,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指挥。至于刘芳亮...

主角:吴梦玲张晓懂   更新:2025-04-16 18: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梦玲张晓懂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赵吹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作为大顺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打仗是一把好手。只听哐的一声,刘宗敏拔出佩刀,指向天空,“攻城!”李过也拔出佩刀,跟着大喊,“攻城。”李过绰号一只虎,是这次攻城的先锋。本来攻城先锋是刘芳亮,不过经过连续作战,刘芳亮麾下已经废了,实力大大消弱。再加上,最近刘芳亮老是吃败仗,太晦气了。大顺军内部,论打仗最猛的无疑是刘宗敏,战场上他属于身先士卒。但刘宗敏属于愣头青,做事比较鲁莽,也就适合当个将才,而不是帅才。这次刘宗敏选择李过,也以勇猛闻名,不过李过打仗除了猛还很稳,反而有点帅才。至于田见秀,则以宽厚闻名,在大顺军中深得人心。高一功则是李自成的小舅子,善于骑兵作战。袁宗第作战以灵活多变闻名,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指挥。至于刘芳亮...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作为大顺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打仗是一把好手。

只听哐的一声,刘宗敏拔出佩刀,指向天空,

“攻城!”

李过也拔出佩刀,跟着大喊,“攻城。”

李过绰号一只虎,是这次攻城的先锋。

本来攻城先锋是刘芳亮,不过经过连续作战,刘芳亮麾下已经废了,实力大大消弱。

再加上,最近刘芳亮老是吃败仗,太晦气了。

大顺军内部,论打仗最猛的无疑是刘宗敏,战场上他属于身先士卒。但刘宗敏属于愣头青,做事比较鲁莽,也就适合当个将才,而不是帅才。

这次刘宗敏选择李过,也以勇猛闻名,不过李过打仗除了猛还很稳,反而有点帅才。

至于田见秀,则以宽厚闻名,在大顺军中深得人心。

高一功则是李自成的小舅子,善于骑兵作战。袁宗第作战以灵活多变闻名,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指挥。

至于刘芳亮,属于打仗积极,又无比听话的那种。

随着传令兵将进攻命令传播下去。

1万民夫分成数队,举着云梯,推着攻城车,嚎叫着冲杀出去。更多的炮灰顶着锅盖,拿着木棍,兵器跟在后面。

随后2万精锐步兵,也迅速压上,跟在民夫身后,列队而行。

火炮兵们早已经填充好实心弹丸和发射药,准备发射。

大军压境,真的有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不过城墙上的三千守军此刻也不是吃素的,经过银子武装的明军,战斗力要上升几个等级。

看着城外黑压压的流贼,没有人心存畏惧。

吴三桂拔出配枪,朝向天空发射。

作为现代人,吴三桂更喜欢手铳。

“杀流贼,守京师!杀!杀!杀!”

几个嗓门大的传令兵瞬间喊起来,紧接着是吴三桂的亲兵,瞬间所有的守军喊起来。

一连三个杀,把所有守军的血性都给挑动了起来。

守军人数虽少,但是气场很强,一直传到远处的大顺军。

一只虎李过听后,瞬间皱起了眉头,不过很快恢复镇静。他隐隐约约感觉这股城墙上的守军并不简单。

“攻下居庸关,就是紫禁城。”

李过也有样学样,手下传令兵骑着马,在队伍喊起来。

喊口号这个玩意,关乎士气,千万不能输。

大顺军的喊声也惊天动地,但李过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精锐步兵们喊声尚可,但炮灰们发出的声音,跟死了妈一样。

刚喊完,李过大声骂了起来,“没吃饭吗,都他妈给老子打起精神,再来一遍。”

炮灰们才声音稍微大了一点,差强人意。

轰!轰!轰!

城墙上的明军红衣大炮发出怒吼,一颗颗实心弹喷涌而出。

硕大的炮弹,一头扎进黑压压的人群中,重重的砸了下去。

居庸关前面的道路非常坚硬,因此炮弹在落地后,并不会停下来,而是会继续跳动,持续的杀伤敌人。

一旦被炮弹砸到,非死即残。

很多民夫来不及惨叫,就已经成为一滩烂泥,就像车祸现场一样,死状极惨。

很多民夫看到一地的碎肉,忍不住呕吐起来。

后面的精锐步兵还好点,他们队形比较分散,伤亡要小一些。不像民夫们,没有阵型。

“所有人!加快脚步,继续往前冲!”

在后面精锐步兵的催促下,前面民夫也纷纷加快了脚步。

这时候,停下来,无疑就是红衣大炮的活靶子。


这场屠杀,从黑夜杀到天亮。

刘芳亮在大战中,发挥了流贼的看家本领,遁逃。

他本人仅仅率领千余人,往南顿去。

多年的征战中,李自成的核心将领遵循“以走制敌”,打不过就跑,遇到硬茬子就跑。

这种战略下,官军疲于奔命。

后面各省巡抚,实在都是把流贼赶出自己底盘,就向朝廷交差。

这种各自清扫门前雪的行为,迅速被流贼抓住,朝廷坐看流贼势力一天比一天大,又不得不在巡抚的上头设立总督。

一般都是几省总督,以此总领几个省的军务,防止流贼流窜。

这就是总督这个职位的由来,此后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封疆大吏的官职。

管辖一个省就是巡抚,比如河南巡抚,陕西巡抚。管辖2个省就是总督,比如云贵总督,陕甘总督,湖广总督等。

这场大战下来,吴三桂缴获辎重粮马匹草无数,还有将近90万两白银。

刘芳亮部全军加上裹挟的百姓,一共两万多人,斩首4200人,伤残3000余人,更有5000余人投降,可谓大获全胜。

吴三桂部,战死300余人,伤800余人,大部分都是轻伤。

很快,收到吴三桂大胜的消息,周围的府县纷纷归附。

大学士李建泰,知府何复和同知邵宗元更是带着酒肉来慰问。

说起李建泰,吴三桂可是气不打一处来。

历史上李自成攻打保定府,邵宗元组织军队守城,李自成部多次劝降,都被邵宗元拒绝。

随后李自成部对保定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但邵宗元死守不退。

大学士李建泰带着几百残兵和几辆粮饷银车,进入保定城,他非但没有帮忙守城,还劝守军投降,最终在李建泰的里应外合下,保定官员纷纷不屈而死。

吴三桂给保定知府一些粮食,让他安顿好投降的百姓,保证不饿死人;另外分给邵宗元一千投降的明军,前去接收南直隶的州县。

现在吴三桂要做一件大事:犒赏,笼络人心。

他要像清末的袁世凯一样,将关宁军彻底变成自己的私人军队。吴三桂看过电视剧《走向共和》对袁世凯的做法非常清楚。

累了一天的关宁军,听说要犒赏,都是兴奋地不行。

吴三桂这次要亲自给关宁军发银子。

所有人,一个人头20两银子,没有人头的5两银子,战死者发抚恤银60两。

投降的大顺军每人2两银子。

当传令官将消息传播出去的时候,经过一夜厮杀的疲倦烟消云散,大军到处都爆发出了惊呼。

连投降的大顺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加入大顺军就是为了口吃的。以前投降的明军更是很多年没见过白花花的银子了。

大明后期,明军的战斗力并不弱,但拖欠工资非常严重,这导致了士兵穿不暖,吃不饱,养不活家人,有的士兵甚至卖马,卖武器铠甲,来换口吃的,根本无心打仗。

进入犒赏环节,所有人列队完毕。

亲兵还是喊名,“李二狗,杀敌2人,赏40两。”

当李二狗从吴三桂手里接过沉甸甸的银两后,他向着吴三桂深深抱拳施礼。



尤其是没有关宁铁骑,王永吉心里也是发虚。

“现在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建奴来了多少兵马。”王永吉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心里又不知骂了多少遍。

明末的内忧外患,就像双簧,搞得大明朝疲于应对,往往是快把流贼歼灭了,建奴这边跟说好了似的,开始入关劫掠。崇祯搞得没办法,只能把大军撤回来,对付建奴,流贼获得喘息时间,猥琐发育。

当建奴撤军了,流贼又开始流窜抢劫。

这次也是一样。

如果放在平时,就算是多尔衮来了,关宁军只要粮饷充足,守住山海关还是绰绰有余的。

高第听了连连点头,“卑职这就去做,放出所有探马。”

理论上,王永吉的官要比高洁大,是高杰的上司。

王永吉苦笑道,只能这样了,另外对着左右,“快请方先生来议事。”

半天后,探马纷纷回报,建奴大概有2万上下。

高第给方光琛倒了一杯茶,“方先生,如今建奴大军来攻,我们该作何打算。”

方光琛恭敬地接过茶。

“建奴只有2万人马,他们带了攻城器械了吗?骑兵多,还是步兵多。”

“目前没有发现攻城器械,不过探马离得不敢太近。队伍里面以骑兵为主,步兵不多。”高杰不明白,方光琛问这些干什么?

不过一旁的王永吉也看出了端倪,“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那就对了,咱们这一路不是主攻。目的就是尽量可能的牵制咱们的兵力。我们只需要待在关内,龟缩即可。”方光琛说完,眉头紧锁,他担忧的是吴三桂。

众人纷纷感觉有理,毕竟关宁军也不是吃素的。匈奴攻打山海关,也并不好打。仅靠区区两万兵力,没有大量的步兵,很难攻破山海关。

他心想,如果这一路是疑兵,那么吴三桂那边就万分凶险了。

“王总督、高总兵,我们这样……“王永吉点点头。

方光琛的计划是让高第率领5000步兵支援吴三桂,高杰很是不解,等支走王永吉走后。方光琛跟他说了银子的事情,高杰顿时两眼放光。

深夜,高第率领着一支5000人的队伍,向着京师方向飞奔而去。

他这次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秘密接应马宝的白银,二是作为一支生力军接应吴三桂。

居庸关外,李自成一行正在远处山头用着千里眼查看居庸关。

这个居庸关确实雄伟,关城高大厚实,横亘在山谷间,连着两端的长城,颇有一夫当开,万夫莫开的气势。

过了居庸关,就可以进入北京了,这里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

李自成看了看,不禁疑惑起来。“就这点兵马,也想守住居庸关?”

从外表看,城头上旗帜、红衣大炮也不多,但能看出来居庸关防备森严。

整个居庸关有一种肃杀之气,这股杀气让李自成似曾相识,不禁让李自成打了一个冷颤。

“你们怎么看?”李自成询问众人。

牛金星也在观察,这居庸关前面地形并不开阔,并不适合大军摆开。

“臣认为明军主力肯定藏在关城内,关隘不似城池,地方不大,放不了太多的人。据明廷内部消息,居庸关明军至少有2万。”

李自成点点头。“明军的火器似乎并不多,会不会有隐藏?”

这种地形,火器造成的杀伤是惊人的,因为根本没有地方躲。

牛金星又想了一下,“当然有这种可能,所以第一波我们要拿出我们法宝试探一下明军火力虚实。”


到了约定的日期,大部分人在曲阜城外汇合,驻扎在城东10里的密林中。

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马宝可是下足了功夫。

他的部下将全部打扮成刘芳亮的部下,换上流贼的衣服。先派出探子混入城中,打探守军的情况,这期间密林中,一旦有百姓闯入,全部格杀勿论。

经过探子的打听,曲阜城中有满册500守军,实际在册不到300人,很久没有发饷银了,战斗力不强。

马宝思索了一阵,心中已有计策,便开始分配任务。

他打算白天让弟兄们休息,他亲自带领亲兵混入城内,到时候里应外合,一举控制曲阜县城。

“所有人,依计行事!说错了一句话,别怪马爷爷刀快!”马宝强调道。

所有人领命而去。

马宝随后对着自己的亲兵耳语道:“记得到时候……”

队伍开始就地休整,养精蓄锐,默默等待黑夜的降临。而马宝带领几十名亲兵,已经混入城中客栈。

曲阜城内,衍圣公府,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52岁的衍圣公孔胤植,要纳下自己人生中的第24个小妾。

纵然纳的是小妾,但孔胤植还是四处发请帖,毕竟以他衍圣公的名头,很多人都会登门送礼,光份子钱都能狠狠地收割一波。

一时间,衍圣公府人满为患,纷纷对衍圣公溜须拍马,盛赞宝刀未老。

这一切,都被暗处的马宝看在眼中。

府内一间密室,孔胤植正与孔闻籍在聊天,这个小妾赵云儿正是孔闻籍献给他的。

作为回报,孔胤植推举孔闻籍为曲阜县令。

“孔县令啊,这个云儿真不错,让我感觉年轻了20岁。”

孔闻籍赶紧逢迎道,“衍圣公老当益壮,云儿能侍奉衍圣公,是他的福气。”

孔闻籍的一阵彩虹屁,熏得孔胤植心神荡漾。“说罢,有什么事?”

孔闻籍这次来求见孔胤植,主要是为了提前找好出路。隔壁的河南已经沦陷,且李自成也出兵京师,他觉得有必要询问下孔胤植的意见。

“一旦流贼犯境,卑职该怎么办?”孔闻籍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后,低声询问。

孔胤植瞪了他一眼,孔闻籍后退了几步,大气不敢喘。

“孔县令,这也是你该说的话?”孔胤植冷冷的说道。

孔闻籍大脑飞速运转,眼睛一转,脸上再次涂满笑容,使出了杀手锏。

“衍圣公,云儿还有个姐姐‘花儿’,今年也就十七岁。云儿弹得一手好琴,花儿吹得一口好箫。”

孔胤植瞬间来了兴趣,微微颔首。云儿的手上功夫确实一流,不仅能弹琴,还会按摩。所以隔三差五,他就会喊上云儿,为自己按摩。而花儿吹得一口好箫,更是让孔胤植浮想联翩。

孔闻籍趁热打铁,“上次您来府中做客,花儿本想去拜访您,结果我给忘记了,卑职真的该死啊!”说着就要打自己的脸。

孔胤植摆摆手,阻止了孔闻籍那拉胯的表演。

而是带他走到一个柜子旁,取出一个盒子给孔闻籍看。

里面是孔胤植准备的贺表,一份是写给建奴的,另一份是写给李自成的。两份内容都差不多,都是跪舔之词,极尽谄媚,让孔闻籍这个溜须拍马专业户,都不住地感叹。

孔胤植给他狠狠地上了一课,什么叫做专业。

这个孔胤植,看到李自成将要取代大明,早已经为自己想好了退路,多头押宝。如果李自成攻破北京,坐稳天下,他就送李自成贺表。如果建奴入关,他就花样翻新,照葫芦画瓢,送给满清皇帝。


看着漫山遍野的高大黑影冲杀过来,马蹄踩在地上,发出阵阵闷响。

刘芳亮的步兵方阵,分为左中右三军。最前面是拒马等障碍物,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长矛兵,弓箭手。

再后面是督战队,这些督战队全是刘芳亮部的亲兵。

除去马宝带领的2000骑兵,吴三桂还剩下7000骑兵。

他将骑兵分为三部分,左右两翼各2000骑兵,攻击刘芳亮部左右军,自己则带领剩余骑兵,在距离刘芳亮中军大旗500步外对峙。

这个打法,让刘芳亮很是难受。

一旦左右军撑不住,他想去支援,吴三桂就会趁着中军人员调动,力量薄弱时,直冲刘芳亮中军大旗。

步兵遇到骑兵,除了结阵迎敌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打败了,跑不掉。

打胜了,又追不上。

左右两翼骑兵,又分成若干队,向着敌兵方阵的左右角冲去,到了距离就三眼铳,弓箭一起招呼,第一队打完,第二队继续上,第三队准备。

漫天的喷子,打的左右军士兵抬不起头来,一旦伤亡达到一定比例。

由于吴三桂的骑兵身披重甲,刘芳亮部的弓箭手也试图缓急,除非特定角度射到脸上,要不然很难对关宁骑兵造成伤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芳亮左右军切角已经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看着身边战友,有些人抱着伤口嚎啕大哭,有些人直接倒下,再也没有声音。

“这是什么怪物,打也打不死啊!”

“咱们的骑兵呢,妈的,平时就他们吃的最好,喝粥吃咸菜。关键时刻,死哪里去了。”

所有的步兵,心里都在骂娘。

三眼铳打热了,骑兵又开始射箭。

如果说三眼铳,死之前还能听个响。

那么弓箭对于步兵方阵来讲,更加可怕。

天空中只有嗖嗖的声音,就像下雨一样,不知道箭矢从哪个角度射入,一旦被射中,基本上就丧失了作战能力。

几个想往后退的长矛兵,稍微后退了几步,就被刘芳亮的督战队斩杀。

其他人见此情形,只能祈祷箭矢不要射中自己。

刘芳亮此刻,在等他的骑兵。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3000骑兵,在2000精锐关宁军的绞杀下,已经伤亡1000人。连王麻子本人都三眼铳打伤了一只眼睛。

在亲兵的保卫下,才得以死里逃生,骑兵此刻已经崩溃。

突然,刘芳亮左军方向尘烟滚滚,有大批骑兵,从模样来看是大顺骑兵。

“咱们的骑兵回来了!”

“这仗打的太憋屈了。”

一时间,军心大振。

刘芳亮也做好了准备,中军大旗缓缓向前。

刘芳亮这是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吴三桂也发现了这队骑兵,他命右翼骑兵迅速组阵稍微后撤,一旦形势不对,可以第一时间逃跑。

最先进入大顺军视野的确实是大顺骑兵,但不少人都是带着伤,似乎经历了生死大战。

紧接着,后面又响起阵阵马蹄声。

步兵们看清来来的不仅仅是大顺骑兵时,后面还跟着追杀的关宁铁骑。

刘芳亮部内的明军最先反应过来,丢下武器,开始夺命而逃。

这些人都是兵油子,一看战争形势不对,跑路都无比专业。

一个带着两个,二个带着四个,顿时军心大乱。

刘芳亮傻眼了,本以为是援军来了,结果是败军。

吴三桂看准情形,果断下令全军出击。

一场屠杀,在保定城外上演。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