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最新章节列表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最新章节列表

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南无火蛾万千悲勇”,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了避免像原本历史上那般死于非命,一改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没犯任何过错。但没想到,李世民依旧对魏王宠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让其住进武德殿,这待遇让天下都认为太子必然要被废了。“既然上天注定李承乾会死,那就在前轰轰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场。”既然我无法反抗命运,那就将李世民的不仁之名彻底钉在青史之上!弑兄、杀弟,灭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给他加一项逼死嫡长子,让他达成六亲不认的成就!可是我无所顾忌了,李世民却害怕了?...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5-06-11 16: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南无火蛾万千悲勇”,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了避免像原本历史上那般死于非命,一改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没犯任何过错。但没想到,李世民依旧对魏王宠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让其住进武德殿,这待遇让天下都认为太子必然要被废了。“既然上天注定李承乾会死,那就在前轰轰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场。”既然我无法反抗命运,那就将李世民的不仁之名彻底钉在青史之上!弑兄、杀弟,灭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给他加一项逼死嫡长子,让他达成六亲不认的成就!可是我无所顾忌了,李世民却害怕了?...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李承乾独坐帐中,帐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的面容忽明忽暗。

微微皱眉,目光透过半掩的帐帘,望向外面。

虽然大军处于休整之中,但他帐篷外却人头涌动,士兵里三层外三层如铁桶般将他的营帐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都是程咬金派来的人,其实也是好心,为了防止他再遭刺杀。

可李承乾面对这种“好心”却忧心不已。

因为如此严密的看护,他现在根本不敢找杜立和北向辉询问人马拉拢的进展。

此时外面帐外士兵的脚步声、铠甲摩擦声,甚至低声交谈的声音,都像一根根细密的针,刺得他心神不宁。

暗暗叹了口气,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如果到了日子拉拢不到足够人马,他就算逃出军营,远走大漠,也难以为继,早晚还是个死。

这时,帐外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殿下,程将军派一名士兵来见您。”

想来是先前救他的那个士兵了,这程咬金办事效率还挺快。

“让他进来吧。”

言罢,刚才那名士兵推开帐帘进入帐中。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刚才因为慌乱加上夜色,他并未仔细观看这名士兵。

此时借着烛火不由仔细打量起来。这人看着也就二十四五岁左右。

一张标准国字脸,配上硬朗五官,第一眼就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但其双目炯炯有神,不时闪过一丝锐利之色,加上挺拔如松的身姿,整个人散发一种既稳重又锐利的矛盾气场。

李承乾不由暗暗点头,就冲着长相和气度,假以时日必不是池中之物。

当即起身,走至其近前,双手将他扶起。

“救命之恩,孤没齿难忘。”

士兵见状有些受宠若惊,当即就要再跪,但却被李承乾死死架住。

“殿下不必如此,举手之劳而已。”

“唉,此言差矣。对了,不知好汉姓甚名谁?”

说着,李承乾已经将他拉至自己座位旁,示意他坐下说话。那士兵磨蹭了一下。

但见李承乾一脸认真,也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回殿下的话,草民姓薛,名礼,字仁贵。”

“哎呀卧槽!”李承乾脚下一个不稳,差点没摔倒,幸好一手及时扶着案几。但这临时搭建的简易案几太过不稳,直接被他扶倒了,上面灯台等物散落一地。

薛仁贵不明所以,脸上闪出一丝窘迫之色:“是草民的贱名吓到殿下了吗?”

此时李承乾之震惊,如翻江倒海。

这人竟是三箭定辽东、智谋降高丽、脱帽退突厥的薛礼,薛仁贵?

自己这可真是遇到宝了!据他所知,薛仁贵父母早亡,无牵无挂。

今天他说什么也得将他拉入自己阵营。说实话,除了老婆不能给,他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稳了稳心神,李承乾让自己神色尽量平静,然后说道:“孤今年二十三岁,我看薛兄应该比我大一些吧?”

薛仁贵脸上还挂着一丝窘迫之色,他实在想不到除了因为自己名字低贱外,是什么能让太子殿下突然如此惊慌。

“殿下慧眼,草民今年二十八岁。”

李承乾听到回答心中了然。历史上薛仁贵就是二十多岁从军,但一直籍籍无名,后来随张士贵讨伐辽东才渐渐崭露头角。

此时他身处攻打薛延陀的大军之中倒也合理,因为李世绩再过两年,就会作为先锋随李世民去往辽东攻打高句丽。

李承乾先是弯腰将地下灯台捡了起来,然后走到帐篷中间,将灯台放好点燃。

薛仁贵是一个脑袋两个大,完全看不明白李承乾这是在干嘛。哪有人把灯台放地上的?

将灯台弄好后,李承乾回身拉着薛仁贵,神色郑重。

“我虽为太子,但如今无权无势,也没什么能给予薛兄的。如您不嫌弃,承乾愿跟您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李承乾现在为了拉拢到薛仁贵,都有点失了智了。哪有人刚见面就跟人结拜为兄弟的?况且他二人身份相差悬殊,也不符合礼法。

薛仁贵此时大脑都有点宕机了,他甚至怀疑李承乾是不是脑子不太正常?

见他不说话,李承乾直接就急了。

“怎么?薛兄是嫌弃我这个日薄西山的太子吗?罢了,都怪我命不好。”说完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全是失望之色。

“不……不……殿下,仁贵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仁贵一介草民,投身军旅还寸功未立,怎配跟殿下结为兄弟?”

此时李承乾大脑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不由暗骂自己有点失了智了。

“承乾虽兄弟姐妹不少,但皇室之中亲情淡薄,因此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有个肝胆相照的异姓兄弟就好了。如今薛兄既然对我有救命之恩,而且我见薛兄有种说不上的亲切感。但如薛兄实在不愿,孤也不强求,只当是命数使然。”

这番话算是合情合理,因此薛仁贵虽疑惑话的真假,但心中已经把李承乾重新归为正常人一类了。

“殿下厚恩,仁贵无以为报。但仁贵毕竟一介草民,结为兄弟之事,殿下还是休要再提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都恨不能扇自己一个嘴巴子。刚才怎么就失了方寸?

失去这次机会,自己怕是要失去这位举世无双的良将了。

这时薛仁贵顿了顿,然后降低声音道:“且仁贵师弟北向辉已经跟仁贵说了殿下志向,仁贵也决心跟随。”

听到这话,李承乾刚稳下的心神又开始波涛汹涌。这一刻,“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在他心里具象化了。

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举,竟捡到两个宝。

毕竟薛仁贵都这么猛了,他师弟料想也差不到哪去。

不过他想不明白,北向辉身为薛仁贵师弟,为何在史书中名声不显?这个问题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

当即笑了笑:“原来如此。那仁贵可有所不知了,我和你师弟已是以兄弟相称,如今加上你正好。刚才也是我孟浪了,等找个合适机会,咱们三炷香设案,敬告皇天后土,再正式结为异姓兄弟。”

薛仁贵万没想到师弟已经和太子结为兄弟了,露出惊讶之色。

不过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要是再拒绝就太不会做人了。

而且面当朝太子第一次见面就如此礼遇,说心里一点感动没有是不可能的。不由情绪也有些激动。

“仁贵将来必生死相随,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哈哈,好,痛快!可是这没有酒,不然承乾定然要与薛大哥痛饮三杯。”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目光流露出追忆之色。

“薛大哥,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今天便作为信物交给大哥,希望我们兄弟之情能与天地同存。”

这下可真给薛仁贵感动到了。不说这是皇后给太子的,单说母亲留给儿子的遗物也是无比珍贵。

“不……不……不,这东西仁贵万不能要。”

李承乾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得到薛仁贵真心,根本不管那套。

直接将手中玉佩塞进薛仁贵手中。因为这东西太过珍贵,薛仁贵怕落在地上摔碎,也不敢太过退让。

“这……殿……”

“还叫殿下?莫非薛大哥还是不想认承乾?”

薛仁贵没办法,只好咬牙说道:“二……二……罢了,为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仁贵以后自当跟随殿下,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听到这话,李承乾不由大喜过望,他知道这事成了。

“好,大哥,承乾也绝不会负大哥一片忠心,他日必以国士待之。”

这时,帐外传来程咬金的声音:“殿下?还没睡呢?”
"



这家伙怎么跟索命鬼似的,不赶紧去休息又跑来骚扰自己干嘛?

李承乾没好气地道:“没睡,怎么程将军也要跟孤一起睡吗?”

这时程咬金已经进入帐内,薛仁贵见状拱手道:“那草民先行告退。”

“嗯。”李承乾点头道。

薛仁贵走后,程咬金看着倒地的书桌和中间的灯台,有些不解。

“殿下,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要你管?孤要休息了,程将军请便吧。”说完,李承乾直接走到床铺旁躺了下去。

程咬金其实是来问他需不需要吃点什么,此时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离开。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繁华依旧。

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究其原因,就是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已经注定要被废了。

相信李世民醒了以后,就会研究立储事宜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这让那些原本观望的朝臣也开始蠢蠢欲动,这其中不少人都属意魏王,这使得武德殿中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好似明天李泰就要登基了一般。

但很多政治嗅觉敏锐的重臣,则依旧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位居三公的皇亲国戚,最受李世民信任的长孙无忌。

此时司徒府中,长孙无忌和其舅舅、当朝重臣之一高士廉相对而坐。

“辅机,你说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太子?”高士廉轻轻抿了一口盖碗中的茶水,问道。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性格之了解,天下间除了已逝的长孙皇后,应该就没人比得过他。

沉吟半晌,声音不疾不徐地道:“陛下英明神武,而且正值壮年,依侄儿看,应该不会那么快再次立储。”

说完,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就算立储,也不会是魏王。”

“哦?你为何如此确定?”

长孙无忌轻笑一声道:“你们以为承乾为何不受陛下喜爱?”

“难道不是他沉迷玩乐、骄奢淫逸,让陛下不喜吗?”

“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且你别忘了,陛下年轻时也喜华服锦衣、美酒佳人。而且一朝皇太子,生活奢靡一些,那是问题吗?”

“哦?那愿闻侄儿高见。”

“阿舅,你和我也是为人父的人。世间哪个父亲不都是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少年得志,他喜欢的儿子,应该是长相、能力都和他相似的人。”

“承乾患有腿疾,弓马皆废,且性格柔软,自然就不被陛下喜欢。那魏王李泰也是,身形肥胖,性格左右逢源,刚硬不足,肯定也不会被立为储君。”

此时李承乾要是听到这话,肯定直拍大腿:玛德,李世民喜欢刚的?早说啊,劳资能刚死他!

高士廉闻言,露出思量之色,而后才说道:“说到对陛下的了解,还得是你啊,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那你认为哪位皇子会最终承继大位?”

“呵呵,依我看,晋王李治最有希望。”

“嗯?不对吧?你不是说陛下喜欢像他的?晋王可是出了名的性格温和。”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这位晋王殿下,表面温和,但实则性格坚韧不拔,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知子莫若父,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开始支持晋王?”

“呵呵,不急。历朝历代,皇帝在世时,公然支持一位皇子都难有好下场。特别是咱们的陛下,可是千年难遇的明君,而且正值壮年,还是慢慢来吧。”

李承乾要是再听到这番话,肯定不拍大腿了,而是怀疑他俩究竟谁是穿越者?同时也会感叹长孙无忌这人实在太厉害了,这洞悉朝堂局势的能力简直媲美未卜先知。

这时,府中下人急匆匆地跑到长孙无忌身前,可能因为跑得太快,上气不接下气。

“大人……大喜啊……大喜。”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语气颇为不悦:“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如此像什么样子?”

“不……”下人缓了口气,继续道,“不是大人,是陛下,宫里传出消息,说陛下他要醒了。”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快……快准备朝服。”

当时午时,艳阳高照,李承乾骑在马上,一脸睡眼朦胧之色。

而且因为急行军造成的浑身酸痛也并未缓解,整个人龇牙咧嘴的。

不过一想到自己得到薛仁贵这等猛将,嘴角又不自觉露出笑意,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吧。

他身旁的程咬金见他这矛盾的表情,有些好奇:“殿下,你这是怎么了?”

李承乾自然不能告诉他,只是摇了摇头:“可能没休息好吧。”

“哦,李帅下令今日还是急行军,不行您就去后面马车里吧。”

李承乾这次倒没再坚持,欲速则不达,可别一下给自己练废了,毕竟自己这养尊处优的身体和瘸着的腿,属实经不起太大折腾。

“好,那孤就去马车中休息一会儿吧。”

程咬金一挥手,后面拉着辎重的马车停了下来。

李承乾也没客气,直接翻身下马,跳到车上。

这车上拉的都是马匹所需的干草料,躺在上面软乎乎的,而且还有一股草木清香。

可能是最近一直精神紧绷,加上连日行军的疲劳,借着午时暖阳,李承乾竟缓缓睡了过去。

午夜时分,皓月当空,星辰稀疏,清冷的月光洒在长安城的街巷间。

突然一阵蒙蒙细雨让月色变得朦胧起来。

雨声细碎,仿佛天地在私语,这使得如今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空气中仿佛充斥着一抹温柔的韵律。

但此时的大唐权力中心——太极宫中,却处于一种诡谲气氛之中。

太极殿,李世民寝宫门口,甲士林立。而且这些士兵岁数都不小,最大的差不多得四十左右,不过各个面露凶光,筋肉扎实,一看就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

为首将领更是如此,全是如今大唐军界中扛鼎的人物。

其中以尉迟敬德为首,后面则是宇文士及、段志玄、白仕让、杨武威等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在李世民的精锐部队玄甲军中任职。

他们一起经历了隋末南征北伐的峥嵘岁月,可以说是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属于李世民铁杆中的铁杆。

就这么说吧,只要他们在场,谁想要害李世民,除非是他们都死了。

其实虽然李世民昏迷,但如今朝中也没人敢害他。究其原因,就是长安城内的禁军突然频繁调动。

这时,太医院首领甄权自寝宫内走出,众人见状立刻围了过去。

“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是不是醒了?召我等了吗?”


甄权面对众人七嘴八舌,根本插不上话,无奈地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陛下已经醒了,正传召你们。不过陛下刚醒,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诸位尽量长话短说。”

众人闻言,脸上全露出大喜之色,随后推开房门进入。

此时,李世民半倚在床榻上,手中端着药液缓缓喝着,整个人看着有些虚弱。

见众将到来,他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声音沙哑道:“你们来了。”

众人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虚弱的一面,不由都有些眼中含泪。

尉迟敬德抹了把脸,笑道:“来了,陛下,我们来了。”

李世民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心智何其敏锐,知道如果只是自己昏迷,断不会让这些人前来保驾,特别是其中几人因常年征战,如今已重病缠身。

“敬德,朕昏迷几天了?都发生什么了?”

“回陛下,您已经昏迷三天了。您刚昏迷那天,前方就传来战报,军情紧急,诸位大臣私下做主看了战报,是薛延陀派十万大军悍然犯境。”

“不过陛下您不用担心,中书省已按之前议好的章程下旨发兵。”

李世民听完,虽神色不变,但眼眸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奇怪目光。

“哦?军情如火,确该如此,做得不错。”

说完,他语气好似不经意一般,继续道:“对了,是谁做主下旨发兵的?长孙无忌吗?还是房玄龄?”

尉迟敬德闻言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说。毕竟李世民是让李承乾气晕的,这刚醒就在他面前提起李承乾,弄不好就又晕过去了。

“呵呵?敬德,在朕印象里,你可不是吞吞吐吐的人。怎么?老了胆子小了?”

“没有……陛下。”

“这发兵的旨意……是……是太子殿下批答的。”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随即露出一抹嘲弄的笑意。

“呵呵,他倒是好本事,那般忤逆朕后还能下旨发兵。你速召他前来见朕!朕要问问他,他为何那般对朕。”

“额……回陛下,暂时叫不来了。”

李世民乍一听,还以为李承乾真去太庙自尽了,语气稍微有些颤抖:“怎么?那个逆子死了?”

“没……没,我们怎么可能让殿下死。他是随军一起出征薛延陀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当即就要发怒。

这时候让李承乾率军出去,这不是等着祸起萧墙?

尉迟敬德见状立刻继续道:“不过陛下不用担心,他只是随军而已,而且李绩为主帅,程咬金为先锋。”

李世民政治嗅觉何其敏锐,沉吟片刻,便将事情经过猜了个大概。

“哦,这般安排也算妥善。马上传朕旨意,令程咬金火速押解李承乾回京。”

“臣遵旨。”

“对了,朕还没问,你们怎么都来了?”

“回禀陛下,今日午时,宫中禁军突然频繁调动,我们担心您的安危,所以就来了。”

“好,朕知道了。你们下去休息吧,顺便叫长孙无忌来见朕。”说完,李世民便闭目歇息。

众人见状也都离开。毕竟只要李世民醒了,谁调动兵马也掀不起什么乱子。没办法,天策上将就是有这种威慑力。

长孙无忌等大臣早就收到了消息,不过被尉迟敬德等人拦在了外面。

此时收到李世民传召,长孙无忌一路小跑往太极殿赶去。

留下其他大臣神色各异,但心中俱是一般想法:陛下果然还是最信任长孙无忌啊。

其中,房玄龄神色有些灰暗。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和长孙无忌在陛下心里的地位应该差不多,但没想到此时竟还是先叫了长孙无忌。


太极殿内,长孙无忌轻声走到李世民床榻前。看到他正在闭目休息,长孙无忌也没说话,只是静静站着。

过了良久,李世民双眼微睁:“是辅机来了吧?”

“启禀陛下,是臣来了。”

李世民拍了拍身旁床榻:“来,坐下说话。”

长孙无忌也没推辞,径直过去坐下。

“唉,朕刚才想了挺多。你说承乾为何做出那般大逆不道的事?”

长孙无忌能深受李世民信任,能力和其外戚身份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行事谨慎。

沉吟片刻,他才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可能是觉得他这次犯的错,陛下肯定不会原谅,情急之下才在朝堂上那般吧?”

“是吗?那你觉得承乾为何会做下错事?是朕管教不严吗?还是别的什么?”

这话中的意思可就太多了。

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明白,李承乾弄到如今地步,完全是李世民逼迫所致,但这话肯定不能说。

而且作为臣子也不能说皇帝教子无方。但李世民这人向来喜欢听实话,又不能拍马屁。还有最后那句“别的什么”,意思就太多了。难道说‘陛下您皇位就是造反得来的,太子也是学您?’

“陛下,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不明白您的苦心吧。而且皇子教育朝廷有固定章程,又不是您一人说了算。至于别的,殿下年幼时至纯至孝,如今这般肯定是听信了小人谗言。”

面对这滴水不漏的回答,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又笑了笑。

“陛下为何发笑?”长孙无忌神色不解。

“朕是笑啊,这承乾还真是朕的亲儿子。不瞒你说,其实当初你们劝朕行‘不得已之举’时,朕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打算。”

“就是放弃所有一切,然后去皇宫质问大行高祖皇帝,明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为何您单单要把朕逼到死路上。”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心中一动。看来陛下对太子的父子之情还是很深的,看来太子死罪肯定是免了。

“当然了,太子是您和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儿子像父亲不是正常吗?”

“是啊……是啊……儿子像父亲是正常的。”

说完,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柔软之色,心中不由回忆起李承乾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良久,他微微叹了口气,而后飞快收起独属父亲的柔软,恢复大唐帝王的威严。

“辅机,你可知道今天城内禁军为何调动?”

长孙无忌这种重臣,消息灵通,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事关皇室骨肉相残,他也不好明说。

“臣具体不知道。但今天中午,李绩派人押解一名刺客回长安,同时行军司马快马发回一份刺客口供。”

刺客?谁家刺客会冲到军营刺杀?

政治嗅觉敏锐的李世民立马意识到,这是有人在禁军中安插亲信了。

至于被刺杀的人,自然是如今随军的李承乾,其背后主使他也大致猜到。

“呵呵,好,好,好,一个个都是好本事啊。”

现在要是李承乾在这,本着气死李世民不偿命的宗旨,肯定跟着来一句“这不都是您带的好头”。

“辅机,你先退下吧,明天朝会,朕自有安排。”

“遵旨。”说完,长孙无忌便起身告退,同时心中暗道,今夜的长安城,应该要有人睡不着了

此时躺在马车上睡着的李承乾,被一阵寒意惊醒,睁眼一看,周围已是一片漆黑,大军也开始安营扎寨。

这让他不禁有些惊讶,自己这是睡了多久?天都黑了?


见他醒了,一直在旁看护的程咬金说道:“殿下,醒了啊?您这一觉睡得可够久了,这都子时了。”

李承乾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孤,都睡了一天吗?”

这时,远处一单人单骑向这头疾驰而来。此时月光明亮,大军哨探第一时间就观察到了。

顿时响起一阵洪亮的号角声。

这让李承乾微微一愣,现在可还在大唐境内,怎么可能有敌袭?

这时,远处单人单骑突然大喝:“八百里加急文书!传旨,令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即刻押解太子李承乾回京!”

话音一落,李承乾差点没从马车上栽下来,后背冷汗狂流。李世民竟然这么快就醒了?太医不是说要十天吗?

这完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让他所有谋划都成了泡影。

如今他身处大军之中,根本不可能反抗,等待他的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如历史上那般死于流放之地。

此时李承乾心中异常绝望,难道命运真的不能改变吗?

这时,程咬金叹了口气,走到李承乾身边:“殿下,咱们这就走吧?”说完,他的亲兵已经上前将李承乾围了起来。

看这架势,只要他说一个“不”字,马上就会给他捆起来。

毕竟李世民的旨意,说的是押解。

“好吧……那就走吧。”李承乾强忍心中不甘,跳下马车。

“怎么样?程叔,需要将孤捆起来吗?”

程咬金此时不由有些心疼这位太子殿下。因为这一回长安,他注定再难有自由之日了。

“哈哈,您是太子储君,谁敢捆您?您不是说想多骑马吗?走,我跟您比比骑术。”

言罢,程咬金直接牵来一匹战马:“恭请大唐太子李承乾上马。”

自己天天和他斗嘴,他还如此待自己,这让李承乾不由有些感动,抱拳道:“那就多谢程将军了。”

说完,直接翻身上马,向长安方向疾驰而去。程咬金和他的亲兵也都策马赶上。

月光如银,洒在无垠的旷野上。

借着月色,李承乾策马狂奔,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格外清晰。

风声掠过耳畔,仿佛在催促他更快一些。他知道,这或许将是他人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刻。

想到此处,他紧握缰绳,一夹马肚,大吼一声:“驾!”此刻他要在此刻挥洒尽心中的肆意。

李承乾毕竟养尊处优了几十年又瘸了一条腿,此时加上心绪不佳,纵马疾驰了小半个时辰,便有些体力不济。

勒紧缰绳“吁。”战马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抬头仰望星空,心中既愤恨又无奈。命运为何如此待他李承乾?刚给他能活下去的希望,然后又将他推入绝境。

这时,程咬金也策马追了上来。

“殿下骑术不错啊,老臣差点没追上。”

对这话,李承乾是嗤之以鼻。

程咬金是什么人?万军丛中都能斩上将首级的猛人,会追不上他?

不过他也明白,程咬金这是在宽慰他。

“对了,殿下,您连日行军,已甚是疲惫,而且旷野之中无遮无拦,您还是坐到马车里吧。”

说完,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循声看去,两名士兵驾着一辆带有车厢的马车向他们这赶来。

李承乾自然明白,这是准备将他看管起来了。

不过程咬金能让他骑一段时间的马,已经十分够意思了,没必要让他为难。

马车到后,他也没啰嗦,直接翻身下马:“那就多谢程将军了。”说完直接钻进车厢之中。


此时大营中的李绩心中松了口气。

这位太子殿下终于是走了,而且如今李世民苏醒,他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

李绩戎马半生,听到这声音脸色瞬间一变。

大军正准备安营扎寨,谁会擅动战马?而且他统领军队向来令行禁止,没有他的帅令,不可能有人敢动。

就在这时,远处一士兵疾驰而来:“报!李帅,有大批士兵偷了战马,跟太子殿下那些随从一起逃营了。”

李绩勃然大怒。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军队作战,士气最为重要,而逃营这种事是最伤士气的,最严重的可能使大军完全丧失战斗力。

当即大吼道:“追!派本部精锐骑兵马上给本帅追!无论死活!”

“诺!”

已经钻进车厢内的李承乾,现在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即将面对李世民的恐惧,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这时,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不过他也没做他想。

毕竟他被抓走得太突然,没有他的命令,根本不可能有人会营救他。

外面的程咬金极目远眺,开始还以为是陛下又有旨意传到。

但转念一想,这方向不对啊,这伙马蹄声是从军营方向传来的。

当即瞬间警觉,对身旁亲兵喝道:“列阵迎敌!”

李承乾听到这话,心中一动,真有人来救他?会是谁呢?杜立?还是薛仁贵?应该不会。

因为如果是自己带他们离开军队,凭嫡长子身份算是持有大义。

但自己不在,这些人擅离军队来营救自己,万一失败,等待他们的肯定是诛九族。谁会冒这个险?

这时,车厢外传来一道他熟悉的声音:“殿下,仁贵来也!”

这声音,让李承乾眼眶瞬间就湿了。没想到自己一番虚情假意的拉拢,竟让他冒死来救自己。

程咬金一眼就认出来人是之前救过李承乾的那名士兵。

他知道这人武艺不错,但他打了半辈子仗,斩杀猛将也有不少,怎么会在意一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所以心中并未太当回事。

思考间,以薛仁贵为首的人马已冲至近前,双方立刻交战在一起。

薛仁贵则一马当先,直冲李承乾车厢而来。

程咬金见状策马迎了上去。

二马错蹬间,薛仁贵抢先出手,长枪舞了个枪花,而后横扫而出。

程咬金虽然震惊他出手速度快,但也并未收起心中轻视,提起手中马槊,自下而上,要将其手中武器挑落。

伴随一阵刺耳的金属碰撞声,程咬金心中大惊,因为他手中铁槊竟被扫落脱手,飞出去老远,同时他的双手被震得不断颤抖。

这时,薛仁贵已经冲到车厢旁:“殿下快走!”

听到这声音,李承乾大喜过望,当即跳出车厢。

薛仁贵手中长枪连刺数下,将拉着马车的绳索刺断,而后一拽李承乾的后衣领,将他拽到马上!

“殿下!快走!”

程咬金见李承乾要在自己眼皮底下被人劫走,当即动了真火,飞速策马将远处铁槊捡起,而后一个漂亮的引马回身,向薛仁贵冲了过来。

薛仁贵见状也不惧:“殿下先走,我来拦住他。”

李承乾知道现在千钧一发,不是多说的时候,一夹马肚向远处疾驰。

程咬金此时收起轻视之心,手中铁槊舞得呼呼生风,似有千斤之力般向薛仁贵头顶劈下。

薛仁贵脸上没有丝毫慌乱,抬枪顶住,而后回手便刺。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4011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