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闵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朱元璋朱闵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北冰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屋外的两人,也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死一样的寂静,眼睛瞪得大大的。朱元璋那藏在袖袍之下的双手,不受控制的紧紧地握住。即便他没有怎么读过书,但是只要稍微的思考一下,也就知道朱闵说的那些王朝兴衰原因都是真的。就如同大唐一般,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万国来朝,海纳百川,受万国敬仰,当时随便的领出来一个能叫得上名字的武将,都可能身上揣着灭国之功的人啊,可想而知当时大唐的强大。但是如此强大的王朝,还是轰然倒塌,究其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太严重了,人口又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这才导致了大唐后期的内乱不断,不正好符合了朱闵刚才所说的话语吗?然后再一想到,自己的大明也会如同大唐那般,由盛转衰继而跌下神坛,再一次被外来的蛮夷入侵,他就感觉头脑一阵的晕眩,不由得向后...
《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朱元璋朱闵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屋外的两人,也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死一样的寂静,眼睛瞪得大大的。
朱元璋那藏在袖袍之下的双手,不受控制的紧紧地握住。
即便他没有怎么读过书,但是只要稍微的思考一下,也就知道朱闵说的那些王朝兴衰原因都是真的。
就如同大唐一般,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万国来朝,海纳百川,受万国敬仰,当时随便的领出来一个能叫得上名字的武将,都可能身上揣着灭国之功的人啊,可想而知当时大唐的强大。
但是如此强大的王朝,还是轰然倒塌,究其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太严重了,人口又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这才导致了大唐后期的内乱不断,不正好符合了朱闵刚才所说的话语吗?
然后再一想到,自己的大明也会如同大唐那般,由盛转衰继而跌下神坛,再一次被外来的蛮夷入侵,他就感觉头脑一阵的晕眩,不由得向后趔锯了两步,差点就站不稳了。
一旁的李善长也是眼疾手快,连忙的将朱元璋给搀扶住了:“上位,您没事儿吧?要不我还是带你回去看看御医吧。”
“没那个必要,咱还死不了。”朱元璋一手抵着额头,尽可能的让自己平静下来。
“陛下,这根本就是危言耸听啊,根本当不得真的。”
实话说,朱闵的这番话语让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善长来看,完全都是真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大明不陷入纷乱,他也只好是抨击朱闵那番骇人听闻的言论了。
朱元璋并没有表态,只是目光深邃的看着面前的窗户,好似是要完全的看清楚那个叫做朱闵的小地主一般。
沉默了少许,朱元璋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之后说道:“去准备笔墨纸砚,把他刚刚说的话全部给记载下来。”
听到了朱元璋的命令之后,李善长也是欲言又止,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不消片刻,李善长便将笔墨纸砚全部给搞来了,然后便慌乱的将纸张平铺在地上,严阵以待。
而另一边,
一群小孩儿此时也是也是用力的甩了甩头,他们本来就没读过多少的书,对于朱闵的这番言论只觉得有些头昏脑涨,说话也有些磕巴了:“朱先生,何.....何出此言呐?”
“您.....您这说的是不是...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啊?”
朱闵只是摇了摇头,淡然的说道:“既然都讲到这里了,那就再多说一点吧,就当是把课程提前了。”
此言一出,不管是身边这边的小孩儿们,还是在屋外的李善长和朱元璋,三人的心里都是咯噔了一下。
“本来就跟你一直讲的都是经济问题,其实说白了,真正左右国运的就是经济了。”
朱闵眯着眼,缓缓地开口说道:“在一个王朝当中,经济最基本的单位那就是小农经济了,这么说你可能不理解,只不过你可以理解为一家农户。”
“从商鞅变法开始,国家的土地政策逐步演变,土地演变为允许自由买卖,于是催生出来了土地兼并。”
“本来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实现了土地私有,本意是让耕者有其田,但是自从有了自由买卖,遇到饥荒,土地种不下去了,兼并也就开始了,这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另一方面,地主豪绅们却可以赚取税差,偷税漏税。”
“如此一来便造成了第一个恶果,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毕竟国家是按人头收税的嘛,很多失去了土地的老百姓很容易被户部的官员给漏掉的。”
“另外一个则是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的扩大,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它就越不容易抵抗自然灾害,又或者是战乱的冲击。毕竟富人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量的贫苦老百姓就没有丝毫的活路了啊,而这些人最后就会演变成内乱的源头。”
小孩儿们此时也是听得似懂非懂,难以置信的望向了朱闵,莫名其妙的问道:“难.....难道我大明也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吗?”
“为什么王朝的覆灭这么的有规律呢..........”
但是外边的朱元璋和李善长可是听得明明白白的啊。
朱闵白了一眼那群莫名其妙的小孩儿一眼后,便说道:“你们要是听得懂都怪了呢,还跟我装呢,只不过只要是王朝,几乎都逃脱不开这个规律,矛盾永远不会消失,但是却可以转移........”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闵的视线便望向了遥遥的大海之滨..........
这些小孩被朱闵的这番高深莫测的话语搞得云里雾里的,但是他们却知道朱闵既然这样说了,那就是有解决的办法了:“朱先生,想必您这样说肯定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您就和我讲讲嘛,不然的话我们晚上就睡不着觉了,那多难受啊。”
“对啊,今天好不容易您多讲了点儿,您就别跟我们什么课后作业了呀,我爹也不懂啊。”
“每次我问我爹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爹还不如我呢。”
朱闵看这些小孩的眼神这会儿像是看傻子一样,我只不过是闲的蛋疼跟你们喷喷,让你们有点见识,怎么还较真起来了啊。
“你们啊,有这志向是个好事儿,只不过还不到时间,最起码得等你们长大吧?一个个的都瞎操心什么呢?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皇帝呢。”
“现在还有这蒙元的残余势力在虎视眈眈的啊。”
朱闵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刚刚喷的太过瘾了,畅享的有点嗨皮,都忘了近在眼前的鞑靼和瓦剌了,那可是后边弄出来了一个大明战神的名场面的啊。
“对啊,我以后要参军,我要把那些人打的屁滚尿流,我要给我娘报仇。”
“还有我爷爷,我也要去。”
.........
朱闵听到之后也只是觉得这群小娃娃口嗨,你以为你是永乐大帝啊?人家五征漠北都没有打的人家灭亡好不好?
“你们啊,这脑子里怎么一天天的都是打打杀杀啊,就不能多读点书吗?”
“我教你们是想让你们变得有文化一点,不是让你们喊打喊杀的。”
“你们这连一只鸡都不敢杀的小娃娃就别吹牛啦,以后真的有出息了,你再来跟我炫耀还行的。”
“现在呢,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这样以后你们才有可能给自己的家人报仇。”
说到这里的朱闵也是想到了这群小孩儿家庭,不由得叹了口气,也是联想到自己了啊。
“现在明白了吗?”
“哦.........好吧,那我们一定好好读书,我们要打败那些人!。”小孩们听完了朱闵的鸡汤之后也是燃烧起来了愤青的光芒。
“先生,其实咱这里有个想法,咱们直接给皇帝陛下说一下,让他出兵灭了他们不就好啦?”此时的朱元璋也是忍不住的直接领着李善长进了院门,对着朱闵开始说道。
朱闵也是气笑了,下意识的便开口说道:“合着就你最聪明呗?要是真的那么容易就灭了人家,他们怎么会从秦朝一直生存到现在?”
“朱先生,你看你怎么还吊人胃口啊,我们保证不会出去乱说的,您就告诉我们好不好啊,”
“您就教教我吧,我是真的不会啊。”
看到那群孩子的那样子,朱闵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当初自己差点儿就因为他们的嘴被官府的抓走,那不是要了自己的命吗?
在老朱把持朝政的时候自己还是小心点为好啊。
“害,你们啊,真的该多读读书了,怎么什么都不会。”
闻言也是难为情的挠了挠头,然后说道:“先生,这不是你问的问题难嘛,我们可是偷听过别人书塾讲的东西呢,跟你讲的完全就不一样嘛。”
“天天教我们家国大事啊什么的,还有那算数,我一想到就头疼。”
“一看到书我就困的要命,再说了这东西随根儿啊,我爹他就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不能怪我啊。”
墙壁的另一侧。
朱元璋也是被这群孩子给逗乐了。
要不是隔着一堵墙,他真的想让这混小子见识见识他的腰带。
“善长,你看他们是不是跟咱家老四很像,也经常这么调侃咱。”
面对如此样子的朱元璋,李善长也是强忍着笑意没敢表示什么,皇家的事情是自己能随便的议论的吗?那不是找死?
“这群小娃娃还是打的轻了,苦头吃的不够多,要是咱自家的孩子,咱早就抽他一顿了。”老朱这会儿也是忘记了皇帝形象像个老父亲一般的说道。
得亏声音小的很,再加上蝉鸣,并没有让里边的两个人听到。
再说另外一边,朱闵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这次也是没再卖关子了。
直接便说道:“首先你得明白一个人活着的底层逻辑。”
“那就是衣食住行,更加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吃得饱”和“穿的暖”这六个字。”
“所有的王朝兴衰都逃不开这几个字,老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基本上都是在一个王朝最为繁华的时候,反之亦然。”
“例如离我们最近的元末,不就是搞得洪武帝没饭吃才造成的吗?”
朱元璋此时的脸色也是凝重无比,自己的的辉煌创业史他还是很清楚的。
而朱闵也是顿了顿之后说道:“那我现在就来问问你,蒙元灭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当问到这里的时候,那群小孩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激动的回答道:“蒙元暴政,不当人子,狗都能被他们给饿死。”
“对,我娘就是这样被他们给饿死的,他们不得好死!”
“朝廷政令朝令夕改,官员贪污腐败,苛政猛于虎,敲骨吸髓,还无边无度的享受。”
这群小孩儿一评价起来蒙元,那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根本就止不住,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
他们虽然说没有经历过蒙元的暴政统治,但是或多或少的都听自己的家人说过,而且也有家人死于暴政之下也是应该的。
朱闵听了之后也是头大如斗,连忙摆手示意小家伙们别激动。
然后便说道:“我问的是根本原因,你那些都是他的直接原因。”
“你说了那么多总结下来不就是四个字吗?”
“鞑子该死!”
个别情绪激动的小孩听完了之后眼睛瞪的大大的,不受控制的吭哧吭哧喘着粗气。
“有完没完?不然你来讲课?”朱闵看着这群小子又要犯病就觉得头疼。
“有完有完,我们这不是生气嘛,那些鞑子太过于可恨了。”被点名的那个小孩也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
连忙的拉住了要作势离开的朱闵,然后给扯了回来。
很快的这些小孩儿就将座位重新的铺垫了一下之后便将朱闵给请着坐了下去。
而朱闵也是丝毫不客气的就坐了下去,打着哈欠的说道:“其实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了。”
“我在这里给你说一句话,你得记住,那就是所有的问题,你都需要透过表面来看本质,而这本质就是经济问题了。”
“你们暂时不需要理解这句话,但是我下边说的相信你就很快能够理解这些问题了。”
“在一般情况下,你们吃到嘴里粮食的多少啊,是跟种地的人有关的,还有多少的土地可以种。当种地的人很少的时候,土地又多,那么种地的人越多,你能吃到的粮食自然更多,但是,当人口发增长过多,超过土地的承载量,则会成为负担。”
朱闵说着还用一个自制的炭笔在小木板上画了画,为了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
“这个很简单,就想大牛,你家的地只能够四个人吃的,但是如果你家现在突然又多出来一张嘴要喂了,那自然就开始要有人饿肚子了。”
“把这个道理套用到我刚刚说的话中也是一样的。”
“纵观我华夏历史,你们就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口的总量和经济规模总是处于一种规律性的波动之上的。”
“在和平的时候,人口数量稳定上升。当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形成了史书中所说的“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王朝,那个时候你们也会吃得饱饭,穿得暖衣服。但是在之后的时间线之中,土地兼并会日益严重,贫困百姓越来越多,国家的收入越来越少,朝廷逐渐入不敷出。这时如果又遇到了大规模的灾荒或者战乱,朝廷拿不出钱赈灾或者打仗,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朱闵转过头看向了一脸震惊的小孩儿们严肃的说道:“你看元朝的历史是不是和我说的很相似,又或者说是以往的各个朝代。”
“蒙元如此的短命,纯属就是他们自己作死,把本该几百年才能灭亡的王朝自己给玩死了,记得当时的税收都已经是收到了五六十年后的程度了吧?”
小孩儿们此时听得简直是目瞪口呆,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若有所思的说道:“所以..........朱先生的意思是......我大明其实也会走这样的道路,再次的步入蒙元的后路?”
“啊?我不想呀,大明多好啊,收的税也不多。”
“不错,这次你们倒是有人说对了。”
朱闵摇了摇头之后,郑重的拍了拍一个小孩儿的肩膀,无奈的说道:“新的统治者上台以后,也就是咱们现在的大明了,由于之前的灾害和战乱消灭了大量人口,人口对国家经济的负担不再存在。”
“又因为政权更替,前一个朝代的权贵被成批消灭,土地兼并也得到了改善。这时只要新政权采取低赋税,百姓自然会努力生产、开垦土地,国家财富和人口便会稳定增长。等国家经济再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又走向衰落了。”
“能否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便是华夏这条巨龙由盛转衰,受他国敬仰,还是受到他国欺凌,还得看大明的掌舵人啊。”
“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我说的钱和兵的问题应该是早就解决了。”
“如果解决不了,那就会陷入之前的死循环了,这个才是当前大明最重要的事情,有关国祚的延续啊。”
朱元璋此时已经是被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下意识的打了个寒战。
就连旁边的李善长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样的情况。
............
“只不过,叔啊,咱还是先说说怎么躲过这个风头呗?”朱元璋也是迫不及待的催促说道。
朱闵也是很无奈啊,路都给你指出来了:“有什么好说的啊,陛下雄才大略啊。”
自己家大侄子到底是怎么长这么大的啊?
就脑子里都是水,剩下的啥都没了?
“您.....您就再说说呗?”
李善长此时还是不怎么知道称呼朱闵,于是也是尊敬的叫您了。
只不过这不重要了,因为面前的这个小祖宗可算是说人话了啊。
之前的付费内容他付不起啊。
但是这句他还是听得起的。
从进门之后,老朱的面色都因为面前的这个小祖宗一变再变,就连他李善长这个老头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跟着担惊受怕的。
唯恐这小祖宗来一句李善长那老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该杀。
那自己基本上就在皇上这里被判了死刑啊。
就连他自己也感觉造化弄人啊,没想到自己的性命竟然会被一个少年影响到。
现在好不容易听到他说了句正常的话,便连忙的开始给朱闵端茶送水了。
“有点烫,放那儿吧。”朱闵也是瞥了一眼李善长,心中有些困惑。
自己大侄子招收的这人脑子确实是有点那啥。
只不过一想到这事关身家性命,朱闵也是稍微了理解了一点儿了。
朱元璋此时的心情确实是不错的,马屁什么的他听得太多了,如今自己叔父的一句雄才大略就让他开心不已。
那种获得了成绩被长辈认可的舒畅感顿时油然而生。
“其实要我来说啊,陛下确实是雄才大略啊,这个根本就没得喷,比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丝毫不差的,当然要是论起家的话,他应该更厉害点儿。”
“哪里哪里,叔父你夸的太厉害了吧?”饶是朱元璋脸皮子厚,这会也开始不好意思了起来。
“不夸张,不夸张,公子所言极是啊。”李善长连忙的在旁边附和道。
“你看你这是作甚,坐下,听我叔父说!”
朱元璋瞪了李善长一眼,直接让其满脸委屈的坐下。
他李善长身为丞相,今天可谓是委屈受尽啊。
“有什么夸张的,当今皇上开局怎么样?就一个碗啊,当过乞丐要过饭,当过和尚撞过钟,二十五岁正式的加入义军,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年便建立了这偌大的大明来。”
“三十多岁当上皇帝啊,就连一些顺位继承大统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老朱他早啊,更何况他是从无到有?”
朱闵这次的评价已经是极为中肯了,毕竟这玩意有多难就不要想了,老朱要是放到玄幻小说里边,妥妥的天命主角啊。
“是啊.......”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最开始的岁月也是略有唏嘘的说道。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点,更加具有意义的是他恢复了我汉家江山,续我中华血统啊。”
“之前在蒙元统治之下大体分为四等民,我汉人不过是最低贱的一等罢了。”
“当时杀掉一个汉人的罪名竟然和一头驴子差不多,简直是把我们当做畜生来看待。”
朱闵想了想便觉得朱元璋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太伟大了,把别人抛弃的汉家江山,汉家血统全部都给捡回来了。
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全部的拿回来,当真是意义重大。
“而且当今皇上更是将那些鞑子赶回了他们的草原,这不是王朝之胜,而是民族之胜啊。”
“如今大明不仅仅是收服了汉家江山,更加一举将版图扩大到了草原地带,这些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啊。”
“说的极是啊,叔父你说得对,陛下就这点我最佩服了。”
朱元璋听着朱闵的夸赞也是忍不住的飘了起来,当即也是开始自吹自擂了起来。
朱闵看了看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陛下的功绩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不管做什么,你就站队陛下就完事儿了,这样你才有可能保住你的命啊。”
“这胡惟庸的事情一定是要牵扯甚广的。”
李善长听到朱闵的话之后都快哭了,听着朱闵夸了半天老朱,他心里还觉得这小皇叔还是可以的,知道说点儿人话。
谁知道刚在心里夸赞了之后,朱闵便又把话题给绕到了胡惟庸的身上。
“哦?叔父难道有什么见解吗?”朱元璋也是挺好奇的,好奇自己的叔父到底能够猜到何等的地步。
“肯定啊,我觉得陛下让胡惟庸当宰相其实也是有深意的。”
“要是用李善长的话,以此人之苟定然是不会如此放肆的,只有让胡惟庸当了,他才能够如此的恃宠而骄,甚至是达到了专权的地步。”
“就好像是养猪一样,等到了这胡惟庸搞得民怨沸腾,到时候身为皇帝的他将胡惟庸给废黜,最后再收回相权,这样就能够堵住了天下的那悠悠之口了啊。”朱闵徐徐的说道。
这些话倒是让老朱给弄傻眼了,自己当时没这么想啊,只是觉得李善长举荐了,那就让他当呗,毕竟胡惟庸能力还是不错的。
谁知道这事儿到了自家叔父的面前还变得有了深意起来。
嘶.........
李善长在旁边倒吸冷气,原来皇上这么早就开始布局了?自己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
那自己听到了这等秘闻不会有事儿把?
“这.......这.....”
老朱这会儿也是开始不好意思起来了,自己还没有一个对付胡惟庸的策略了,自家叔父就已经是将具体的方案给放出来了。
这多不好意思啊,只不过长辈赐不可辞,他老朱就欣然的笑纳了吧。
“叔..叔父啊,有没有可能陛下根本就没这种想法?”
笑纳了叔父的策略之后,老朱即便再厚,也招架不住啊,毕竟面前的人是自己的长辈。
“大侄子,小了啊,格局小了,这叫帝王心术,你懂个鸡毛啊。”朱闵挑着眉头说道。
朱元璋:“.............”
叔,您怎么说咱,咱都认了。
但是这帝王心术,咱老朱真的懂......
朱元璋听到之后也是陪笑着不知道怎么说话。
但是这会儿他对自己的叔爷也是开始佩服起来了,虽然辈分大,但是他年轻啊。
如此的年纪轻轻就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懂得藏拙。
这基本上是老成之举,但是放到了朱闵的身上,朱元璋只觉得在正常不过了。
不过是藏拙而已,这跟内阁制度还有那摊丁入亩比较起来简直是太简单不过了啊。
只不过这会儿朱元璋也是想看看自己叔父到底还藏了多少的东西。
便准备引导着朱闵继续的聊这个话题了。
“这摊丁入亩之策虽然十分的精妙,但是涉及太广泛了啊,要是实行的话.....恐怕还是需要徐徐图之的啊。”
其实朱元璋的真实目的就是想从朱闵的口中得知这个政策该如何的推行下去。
他的性格向来都是有事儿就赶紧解决的,雷厉风行。
像昨天的胡惟庸,他不就是刚得知之后今天就把胡惟庸给罢黜了?
但是这摊丁入亩可是涉及到了全国大大小小的百姓啊,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的。
尤其是地方的那些豪强豪绅们,虽然老朱并不怕他们,但是他们联手反抗起来,就算是老朱也不得不受影响。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到时候自己这边拍板了,到时候地方的豪强豪绅搞不好会把自己的这个利民政策曲解的里外不是人。
所以必须想个好的办法将这个摊丁入亩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到大明的方方面面去。
朱闵看着两人的反应也是笑着摇了摇头,这父子二人啊,真的是。
这当键盘侠当得是有代入感了?
怎么比皇帝还要关心这个事儿呢?
再说了,这摊丁入亩是后世才出来的政策,现在这两人担心的是有些多了吧?
“不知叔父有何见解?”
朱元璋也是转头目光期盼的看着朱闵。
而旁边的朱标也是如此的看着朱闵,倒是把他看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下把朱闵搞得不想聊也得侃两句大山了啊。
“你们两个啊,脑瓜子怎么长的,摊丁入亩这种事儿还要慢慢的来啊?”
朱闵没好气的说道:“这种事情不仅要快,还要快的让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还要加派一些识字的文人去大肆的给你宣传摊丁入亩的意思。”
“快?”
朱元璋面带疑惑的看着朱闵,他有些搞不懂朱闵的思维了。
“对,就是要快,毕竟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权力最大的君主,要是他都没时间将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那后世之君就别想了。”
“要是后世之君出来了一个狠辣的角色还好说,但凡平庸一点,又或者是下边的臣子权力大一点,那他就基本推行不下去的。”
朱标此时连忙的说道:“可是这样的话杀的人太多了啊,难保不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啊?”
他觉得此时自己说的十分有道理,没看连自己的父亲都点头了吗?
朱闵此时也是感觉自己的好大孙脑袋有点榆木疙瘩了。
拍了一下朱标的脑袋之后才说道:“杀人总比推行不下去好吧?再说了那些杀的都是豪绅富强们,杀了他们还能把他们的家财充入国库,毕竟能这么想的没一个好鸟,肯定都是干着欺民霸田的事情,死了也没什么。”
朱标在旁边也是满脸无语的看着自己的父皇,您也太夸张了吧?
以前在皇宫的时候,即便是跟臣子们开个玩笑都能把下边的人吓个半死,怎么一到叔爷这里就这样了?
只不过不说叔爷的辈分,光凭借这才华就配得起如此的待遇啊........
一想到这里,朱标就是满脸的泪水啊,都是同龄人,你为何如此的优秀?
“好了好了,看把你给爽的,开国皇帝再怎么圣明也跟咱们没什么关系,咱们就过好咱们的小日子就好了,特别是别乱跑,别乱说。”
这会儿的朱闵也是没事儿就给自己大侄子灌输这种思想,他是真的怕了这老头的嘴了啊。
“叔父你放心好了,侄儿本分的很,基本的荣华富贵还是有的。”
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
“不会有什么贪污之举把?”
朱闵狐疑的说道。
“怎么可能啊,咱可是跟陛下一起打天下的人啊,怎么会贪污老百姓呢?”
朱元璋一笑的说道:“只不过叔父啊,咱这里还有一件事.......”
“就是这清丈土地的事情,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实则困难无比啊,您这里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听到朱元璋如此的说道,朱标也是在旁边立马竖起来了耳朵听了起来。
清丈土地历来都是所有王朝的难事儿。
上边派人下去了,要是碰到了小地主还好说,直接上边的尚方宝剑一带,见谁砍谁就完事儿了。
但是碰到了大地主就不一样了啊。
这些人往往都是背后有人的,而且搞不好就和朝堂上的某个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不提自己派过去的人怕不怕死吧。
但凡是碰到了这样的人,你说怎么办?
你老老实实的给他丈量土地吗?万一把偷税漏税的事儿给查出来怎么办?
皇帝你砍还是不砍呢?
再一个就是,搞不好一刚一派人过去,下一秒他就人间蒸发了,还死的干干净净的查都查不出来。
更别说这丈量土地的前提了,毕竟不怕死的人又有多少呢?
这些朱标都是能够想到的,他也是期待自己的叔爷能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来。
朱闵听到之后也是说道:“这玩意当然是派个不怕得罪人的人来了啊,这有什么啊?搞得跟多么难一样?”
“不怕得罪人?”朱元璋听了之后也是一阵的失望,没想到朱闵竟然给出了一个这样的方法,于是便好心的给朱闵解释道:“叔父可能有所不知啊,这不怕得罪人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太少了啊,更何况这种事情遍及天下,皇上肯定是找不到那么多人的。”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这种人往往特别的受人关注,有时候死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
另外一个就是朝廷的那些人一个个跟人精似的,人均国服水准,这种得罪人的事儿相互的袒护一下就过去了。
总不能让皇帝亲自下场吧?
只不过朱闵却是笑着说道:“大侄子,你这就浅薄了吧?”
“朝廷上这种人怎么会少呢?最近陛下不是在开科举吗?那群天子门生可谓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啊。”
“不说他们没人关注,只要皇帝能够将他们的晋升之权牢牢的把控在手中就可以了。”
“那群人刚刚金榜题名,正是意气风发的好时候,也是最为期盼做官的时候,这会儿他们那种为天下苍生的心还没有冷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