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一梦千秋,太子觉醒大帝系统逆袭李承乾李世民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丰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们真的怕,李承乾的人继续搭人梯上城墙。墙根处的黑灯瞎火之中,只能听到石头砸中东西的声音。火把隐约投射的范围内,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影,朝着城墙下冲锋,可就是不见有任何人吭一声。李承乾站在广场边缘的黑暗中,身边站着血龙马,一人一马都静悄悄的。李承乾的军队越死越多,如果是白天的话,那场面只怕能够吓退敌军。太悍不畏死了,太不可置信了。终于,零点到了。一瞬间,城墙上属于李承乾这边的箭矢,城墙下的各种尸体和盔甲等,全都消失不见。城墙上的人都没发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细节上。十万大军,如同时空错乱一样,瞬间在李承乾身后生成。借着冲锋的掩护,清理道路的骑兵,也基本快要清空到城门的路了。黑暗如同无尽深渊,再也没有人冲出来。李世民按着一块墙...
《一梦千秋,太子觉醒大帝系统逆袭李承乾李世民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他们真的怕,李承乾的人继续搭人梯上城墙。
墙根处的黑灯瞎火之中,只能听到石头砸中东西的声音。
火把隐约投射的范围内,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影,朝着城墙下冲锋,可就是不见有任何人吭一声。
李承乾站在广场边缘的黑暗中,身边站着血龙马,一人一马都静悄悄的。
李承乾的军队越死越多,如果是白天的话,那场面只怕能够吓退敌军。
太悍不畏死了,太不可置信了。
终于,零点到了。
一瞬间,城墙上属于李承乾这边的箭矢,城墙下的各种尸体和盔甲等,全都消失不见。
城墙上的人都没发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细节上。
十万大军,如同时空错乱一样,瞬间在李承乾身后生成。
借着冲锋的掩护,清理道路的骑兵,也基本快要清空到城门的路了。
黑暗如同无尽深渊,再也没有人冲出来。
李世民按着一块墙头,明明感觉死了很多人,但他的危机本能却告诉他,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那黑暗中的远方,隐隐约约有杀机凝聚。
程咬金等武将,包括士卒们,本能的将目光投向黑暗中。
总觉得那块地方,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一片火把突然亮起,密密麻麻的火把,延伸出好几百米。
“嘶……”
好多人倒吸一口凉气,从头到脚透心凉。
这些火把,并不是李承乾这边的标配。
这个东西属于民用物资,还非常便宜。
李承乾直接用自己的钱买了,人手一个火把。
他要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火把应该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伴随着火把亮起,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震天动地的响起,在黑暗中传出更远。
那犹如地龙翻身,雷电轰鸣般的脚步声,城墙上的士卒们熟悉无比。
但,这应该是不可能的才对!
他们已经杀了那么多人,怎么从火把的光芒看,还是无边无际?
“咵咵咵咵咵……”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带动着火把的光芒,犹如一根根整齐的火线,朝着城墙推进过来。
李世民浑身一软,程咬金下意识伸手扶住。
城墙上的士卒们,一片哗然。
渐渐的,有些声音越来越清晰……
“不打了,不打了……”
“投降,我们投降……”
“……”
明明是他们杀了李承乾无数人,也就在那一波波箭雨对射中,死了寥寥千把人,但他们的军心却崩了。
一天战斗下来,本来就又困又累。
本以为至少是把李承乾打退了,结果现在告诉他们,他们是做无用功!
那密密麻麻的火线,一看就不低于好几万人,就像他们之前干的那些事,全部是个笑话一样。
李世民一把挣脱程咬金的搀扶,声嘶力竭地大吼道:“金汁,滚木,火油……,总之,有什么用什么,杀光他们!”
李世民的声音,在黑夜中远远的传荡开去。
士卒们毫无反应,有些歇斯底里的哭喊,有些坐在一角喃喃自语,有些疯癫狂笑,有些泪流满面,他们心态打崩了。
这本来也是李承乾的计划,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哗哗哗哗哗……”
城墙下,整齐的脚步声突然变得密集无比,这是李承乾的大军在冲锋。
除了骑兵之外的所有兵种,全部往城墙蜂拥而去。
不管城墙上的金汁,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所有人组成人墙,开始往城墙上攀爬。
李世民环顾四周,忽然发现大势已去。
“我李承乾,一样不敢背上弑父的名声。
毕竟我也有儿子,我可不想他们有样学样。
我不像父皇那么自信,我很有自知之明的。
不过,我作为叛军首领,屠杀前朝皇室余孽,没有什么问题吧?”
李承乾这番话,让现场的贞观重臣,简直瞠目结舌。
这听起来,好像真的没什么问题。
而且这个机会,还是李世民自己给出去的。
谁让他宣布,把李承乾从皇室玉牒除名呢?
既然除名了,那就不是一家人了。
就好像战国时代,秦国和赵国打生打死,但要论及祖上,那可都是一家人呢。
李世民双腿一软,如果不是李承乾的人抓着他,差点再次一屁股坐地上。
“你……你敢?!”
李世民的声音里,带上了恐惧。
要知道,除了外封出去的,目前所有的皇族,可都在这宫城里面了。
李承乾的兵杀起来,可不就跟围起来杀鸡一样?
“且不说,我本来就是叛军首领,这是当朝皇帝你定义的,我也认!
就说我那些血脉关系的弟弟,除了同样是我母后所生的稚奴,其他的那些,跟我有何关系?
昨日……
不,应该算是前日!
前日,我与丽质阿妹相会。
她问我,我这样跟父皇斗,史书可能会……
我对她说:玉牒除名,我自再开族谱,称宗做祖!
剥夺太子之位,我就改朝换代,统御天下!
世人辱我谤我,我就带他们登临寰宇,俯瞰社稷安康,黎民笑颜。
当我带大唐成亘古未有之盛世,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哪怕史书记我是万古暴君,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区区几个酸儒批判,写书咒骂,能奈我何?
父皇,你觉得我敢不敢?”
这话一出,现场的重臣们,都感受到了李承乾那浓郁的皇霸之气。
这一番言论堂皇霸气,带着不惧一切的气势,简直是古今未有。
有人心中叹息,皇帝为何做出如此不智之事,这不是还没老吗?
也有人心中打了个哆嗦,如此霸道的李承乾,犹如毫无弱点。
以后在他的统治之下,该如何讨生活?
“呃………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沙哑的狂笑起来,眼泪几乎是说来就来。
他哭笑着说:“李承乾,李承乾,若你早有如此霸气,朕……”
李承乾又一次举手打断道:“父皇,若我早有如此霸气,史书就会记载:太子承乾,早夭!”
“呃……”
李世民瞬间被噎住了,憋得异常难受。
贞观重臣们闻言,差点破功笑出来。
明明是很严肃的场合,可李承乾这话一出,真的是很好笑。
哪怕是个冷笑话,但确实好笑!
年富力强的马上皇帝,遇到个如此霸气的太子,只怕太子真的要早夭了。
“父皇,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
第一,我为叛军,攻入长安,屠杀前朝皇室余孽,成立新的帝国!”
李承乾刚刚说到这里,李世民打断道:“李承乾,若你如此做,天下人必反!
打天下容易,只要有精兵强将,如你现在这样横推就行。
但是守天下,哪有如此容易?
朕这些年来做了多少,你跟朕一起处理过政务,你应该心中有数。
大唐正是国泰民安之时,就算你敢冒天下之大不为,那张龙椅你坐得稳吗?
天下百姓,必将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
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封疆大吏,再或者外封皇族,都必将起兵反你。
莫不是,你要靠自己一人,杀光天下百姓?”
李承乾冷笑道:“好一个天下百姓!
你应该明白,一旦我开了这个头,那大唐就永远成为了过去。
若父皇愿意,那儿臣听命就是!”
李承乾的意思很明确,你李世民要不下这个监国令,我就没有了正当的名义。
而我没有正当名义的后果,就是你的军队可以勤王。
可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他重铸江山,另立国号。
这是事实,也是必然,并不是威胁。
李世民的脑子重新开始运转,他现在还没有老糊涂,一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
那都是他大唐的精锐士卒,继续死下去有什么意义?
更何况,就像李承乾说的那样。
这个事情,在宫城的城墙上解决了,也算是关起门来解决的。
如果在长安城中,以拒外敌的方式,跟勤王大军打起来。
到那个时候,就真的是无可挽回的谋反了。
如果李泰还活着,李世民也不是不可以挣扎一下。
李泰已经死了,李治又太小了,就算打赢了李承乾,也难免主少国疑。
到时候,可就什么都一场空了。
其他儿子非嫡亲,有些血脉都不合适,不是和仇家女儿生的,就是和前朝公主生的,他根本就没有多少选择。
“你准备如何安排朕?”
李世民问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
“父皇说哪里话,你好手好脚,有儿臣帮你监国之后,你有了足够的时间。
你想外出去看看,你打下的大唐天下也行,反正到处都有行宫。
你想在宫中随意走动,谁又有资格管你?
下朝之后,你想和你的老兄弟们聚聚,也同样未尝不可。
父皇还没有到走步路都要人搀扶的年纪,儿臣并不准备管那么多。”李承乾淡淡道。
“你……你就如此放心?”李世民愣愣道。
“父皇,你太小看儿臣了!
儿臣要接你的班,就堂堂正正的接。
父皇,容儿臣给您说一句大话。
只要儿臣愿意,推倒大唐再造乾坤,手心之事罢了。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的话,父皇你……可就要遗臭万年了!
退一万步说,哪怕真有那万一。
到那个时候,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稚奴。
否则,李祐吗?
他外公可是刨了我们李家五代祖坟,谁认他?
李恪李愔吗?那皇爷爷和你打这大唐天下,还有什么意义?
除此之外,诸如李福那些,只怕父皇你自己都不熟吧?
不是你酒后乱来所生,就是你随意宠幸完所生,连儿臣都不能完全认识,你确定要选他们?
稚奴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他能成长成你需要的模样,可别再跟儿臣一样,被你给磨断了!
再或者你吸取儿臣这个教训,反其道而行,让他娇生惯养,把一切好东西都给他。
只是,如此一来的话,你不怕他成为另一个胡亥?
父皇,你没得选择!”
李世民张了张嘴,最终只发出一声叹息。
是啊,他已经没得选择。
曾经,他想江山亲情两把抓,结果抓了个空。
现在,唯有保住江山社稷。
要保住江山社稷,最好的办法就是,认同李承乾顺位继承。
不管主少国疑,还是交给其他孩子,大唐都可能倾覆。
那未知的未来,太不确定了。
“更何况,我根本不会像父皇一样,杀兄、宰弟、辱嫂、囚父,还想着杀子。
这种事情,从你而起,从你而终就够了。
一次是偶然,两次就会让人觉得是必然。
从此,大唐可就永不得安宁了。”
李承乾这也算是给李世民交底,或者说两人和解。
贞观十三年,杜如晦,秦琼,屈突通等已经去世。
侯君集和契苾何力正在攻打高昌,并不在长安。
尉迟敬德调任鄜州都督,也不在长安。
长安现在有些空虚,李世民能用的武将不多。
李世民是真的想披甲上阵,跟李承乾正面打一场。
他不上不是害怕,而是就算没有脸了,他还想要保住最后一点面皮。
如果父子对线正面刚,战场上刀剑无眼,不管谁杀了谁,他李世民就臭到底了。
看到李世民要吃人一般的表情,来到城墙上的群臣,也不敢再劝说了。
程咬金等人领命而去,他们心里都清楚,李世民嘴里说的诛杀李承乾,真要是敢这么干的话,等待他们的绝对不止人头落地,多半是九族消消乐。
就算君无戏言,当面被封赏,也随时会被清算。
因此,就算是能打赢,也只能是生擒李承乾。
但他们心中也清楚,李承乾的大军,估计有实打实的十万人左右。
长安城的守军,就算把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也够不到五万的数目。
看李承乾大军的精锐程度,别说五万了,二十万人也不一定能拼得掉。
还好这是父子局,否则的话,程咬金等人真的要认为,李世民是故意让自己的人送死的。
城外,李承乾是真的不会打仗吗?
从小,他就被李世民倾力培养。
虽然是没打过仗,但理论还是懂一些的。
会儿戏一样攻城,除了发泄心头的憋屈,他还想让李世民彻底绝望。
反正他的部队又不是活人,明天就会重新刷新,死再多他都不心疼。
他就是要堂堂正正,从正面击垮李世民,从身到心全部击垮。
让他以后,老老实实跟自己母后过日子去。
因此,他也在等李世民的反应。
如果李世民不反抗,李承乾还会觉得索然无味。
当看到城墙上,开始往城门放火油的时候,李承乾冷冷的笑了。
他知道,李世民恼羞成怒了。
不过,想要靠火由阻挡他攻击城门,完全是妄想。
李承乾的重甲骑兵,短时间根本就无惧火焰。
因此,一波波的重骑兵,一次次的往城门上撞击,绝对的以力破万法。
李世民站在城楼上,身边是半蹲着举着盾牌的士卒。
尽管没有人认为,李承乾敢当众直接射杀李世民,但该有的防备要有。
李承乾的目光,跟李世民对撞在一起,其他的声音似乎都已经远去。
彼此之间,几乎都能够看清楚对方的神色。
李承乾满脸淡漠,头冠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头发披散在身后,李世民一时之间没发现,他把头发割了。
李世民满脸狰狞,恶狠狠的盯着李承乾。
本质上,李世民是一个极其高傲的人。
他这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有低谷有高峰。
不管如何,所有麻烦都被他解决了。
日常表现出来的谦虚和听言纳谏,不过是因为玄武门那根刺。
在李承乾看来,他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在手里。
由于顾及名声,李世民想要做个好皇帝,也的确算是个好皇帝,但却不能算好父亲。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整个战场上,除了重骑兵,一波波的冲锋撞击城门,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
城门处的火焰,已经被重骑兵的马蹄踏灭。
这一波,也是因为李承乾太出其不意。
古代打仗,少说也要准备好几天,远距离出征,动不动就几个月的准备时间。
如果真的有好几天做准备,李承乾面对的场面绝对不一样。
此时此刻,就算是勤王大军想要救驾,想要得到消息再赶来,也根本就来不及。
长安城很庞大,这个时期的长安城里,居住了百万人口。
就算是十万大军,想要围困长安城,也是在妄想。
如果真的兵力分散到那种程度,那就是在找死。
伴随着越来越近的响动,李勣和程咬金,带着兵分两路,长安城附近,除了守城墙之外的所有士卒,从左右两侧包抄过来。
李承乾依旧看着李世民,但后方的枪盾兵,还有步兵却动了。
整齐的兵分两路,掩护着步兵,不紧不慢的踏步前进。
十万大军的指挥,本来就不可能靠喊话。
李承乾指挥他们,全靠自己的心意。
因为他们只是仿生人,也没有自己完整的思维。
李勣和程咬金,看到整齐划一,迎着他们走来的步兵枪盾兵,心中全都倒吸一口凉气,感到一阵莫名的胆寒。
他们太整齐了,从始至终都像是一个人。
面对自己这边的冲锋,居然没看到一丝乱象。
尽管心中胆寒,但他们不得不冲锋,李世民可是在城墙上看着呢。
城墙上,贞观群臣们也在看着。
尽管百分之九十都是文臣,可现在的文臣对比武将,也就是侧重方向不同,并不是对排兵布阵一点儿都不了解。
看到即将碰撞的两军,他们也倒吸一口凉气。
对比太明显了,简直不像一个时代的部队。
他们无法想象,李承乾究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又如何做到,隐藏如此精锐的十万大军。
终于,双方碰撞在了一起。
战场顿时化作了绞肉机,李承乾的枪盾兵,有被战马撞翻的。
李世民的大军,也有被拉下马的。
在长安城门外,根本就没有使用计谋的余地,有的只是实打实的拼杀。
可对比起没有痛觉,不言不语,毫无疲惫,眼神漠然空洞的李承乾大军,
真正的活人大军们,哪怕是身经百战,也很快就顶不住了。
枪盾兵和步兵配合,无论阻挡在眼前的是什么,都无法阻止他们。
很快,贞观的大军们,被李承乾的大军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
就在这时,李承乾的大军们,整齐划一的大吼起来。
放下兵器,双手抱头蹲下,缴械不杀!
整齐划一的呼吼声,震动小半个长安城。
而面对李承乾大军们,哪怕是百战老兵,心神也在崩溃。
听到这样的呼喊之后,终于是顶不住了……
他们的权势地位,还能够得到保留,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感觉到如芒在背,心中顿时苦笑不已。
他不知道,李承乾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
作为帝王,说出来做不到可是很大的忌讳,一不小心就威信全失。
他实在看不惯,李承乾这个逆子,一直自信满满的样子。
忍不住嘲讽道:“李承乾,若你如此做,你手下的功臣该如何?”
“我手下?我手下有功臣吗?”李承乾反问。
就在李世民等人懵逼的时候,城墙上城墙下,甚至包括宫城之中,所有李承乾的军队,齐声大吼道:“没有功臣,没有功臣,没有功臣!”
整齐划一的大吼声,如同一个人,让不知真相的人,感觉莫名其妙。
而城墙上的贞观重臣,却感觉汗毛倒竖,背心冷汗都出来了。
这次,真的是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明明什么动作都没有,可所有的军队依然整齐划一。
这是什么概念?
这不跟指挥自己的手脚一样吗?
这是军队还是鬼?
“你……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明知道问不出来,李世民还是问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做梦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存在这样的军队?
军队不应该是一级一级,只认兵符不认人吗?
就算认人的军队,也不应该是这样,总得要人一级一级的指挥吧?
但凡要人指挥,自然就会出现功臣。
“父皇,你废话太多了,选择吧!”李承乾淡淡道。
“李承乾……”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朕,可以传位给你,但必须是顺位继承,你是大唐第三代皇帝!”
“李世民,你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李承乾暴怒,一把抓住李世民的衣领,差点没把他提起来。
李世民毫不相让,面无表情,注视着李承乾的眼睛。
李承乾深呼吸,松开李世民后退了两步。
李世民又说:“只有这样,大唐才不会陷入混乱。
这算是朕,大唐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为天下黎民做的最后一件事!
往后的大唐,就交给你了。”
李承乾再次笑了,依然是冷笑,是皮笑肉不笑。
“君无戏言,皇帝说的话不能当放屁!
既然如此,我李承乾单开族谱!
除了我个人这一支,从我皇爷爷往下数,包括你与母后。
其他皇族,革除皇族身份,清出宫城!
以后,他们能不能再次成为皇族的一员,要看我的心情。”
“你!”
李世民再次脸色铁青,李承乾这一招,不是让他背锅吗?
他之前的一次气话,被李承乾抓住把柄。
现在,李承乾有资格不承认所有皇族。
而他,却被这口大黑锅给扣得死死的。
以后,李唐皇室恨的都是他。
是他用大唐第二代皇帝的身份,口含天宪,亲自去掉了李承乾的皇族身份。
李承乾以叛军的身份重新打回来,在礼法上来说,就有资格不承认他们,天下人都找不到借口。
李承乾面无表情的盯着李世民,一副你要么成为前朝余孽,要么就背下这口黑锅的意思。
城墙上的贞观重臣们,真是恨不得压着李世民答应。
他们可是从头看到尾的,这事能怪得了李承乾吗?
就算心中对李承乾上位有敌意的,在这个事情上都做不了文章。
实在要怪的话,只能怪李世民自己作,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谁让你李世民,给李承乾定下一个叛军的身份,还要玉牒除名的?
为什么不等,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再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