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尹春晓知秋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知秋和尹春晓尹春晓知秋》,由网络作家“张少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好的,只是晚间的时候海水会危险些,不过有你的护身符我很安全。咦!第一次写信不知给你讲些啥,对了,我在这里收集了许多贝壳,虽不及你那石头美丽,但它们曾都是生命,我想你会喜欢。希望时间快些,我们早日重逢。愿你无恙。想你。知秋写完后对着墙朗读了几遍,他实在想不出这封信到时会是谁给尹春晓读,倘若是一个帅小伙,自己肯定吃醋。每三个月,会有寄信员将船上的信收集起来,一同寄出去,但偏偏这次寄信员生病没有过来,这让知秋心凉了好一阵。船上的生活始终是枯燥的,和戈壁一样,虽地貌不同,但都是一望无际,荒无人烟。好在是之后的日子风浪平静了些,知秋在考察时也格外注意安全了。转眼便又过了三个月。你好,倘若你拆开这封,请先诵读上一封。感激:已经有半年了,时间确实...
《结局+番外知秋和尹春晓尹春晓知秋》精彩片段
好的,只是晚间的时候海水会危险些,不过有你的护身符我很安全。
咦!
第一次写信不知给你讲些啥,对了,我在这里收集了许多贝壳,虽不及你那石头美丽,但它们曾都是生命,我想你会喜欢。
希望时间快些,我们早日重逢。
愿你无恙。
想你。
知秋写完后对着墙朗读了几遍,他实在想不出这封信到时会是谁给尹春晓读,倘若是一个帅小伙,自己肯定吃醋。
每三个月,会有寄信员将船上的信收集起来,一同寄出去,但偏偏这次寄信员生病没有过来,这让知秋心凉了好一阵。
船上的生活始终是枯燥的,和戈壁一样,虽地貌不同,但都是一望无际,荒无人烟。
好在是之后的日子风浪平静了些,知秋在考察时也格外注意安全了。
转眼便又过了三个月。
你好,倘若你拆开这封,请先诵读上一封。
感激:已经有半年了,时间确实过得很快,还有一半时间,眨眼睛的事儿。
贝壳我收集了十几种,想必肯定有你喜欢的,到时我把它们串成手环送给你。
入了夏之后,深夜能看到很多星星,和我们那时看到的一样,不生不灭。
其实它们是有变化的,不过距离太远,远到连它们的死亡还有数亿年才能看到。
我们的距离和它们相比,简直如同蝼蚁。
春晓,我很想你,每次看星星的时候,都会想到你,想到如果你也看星星,和我做同样的事。
这样讲来,一年,确实漫长,不知你这半年来过得怎样。
呼!
不聊这些话题了,总之,我们更近了一些。
愿你无恙。
想你。
期待回信。
知秋写完后,紧接着又写了封,备注父母,连同第一次那封,总共三封一同递给了寄信员。
这下,知秋才安逸一些。
3.一年很快结束,知秋下了火车转上镇上的大巴之后,一路上心跳惊个没完,他想着见到尹春晓第一句话该怎样讲出来。
“春晓!”
太干涩。
“哈喽,别来无恙!”
又怕她听不懂。
等到下车后,他放眼望去,梨花镇全都盖成了楼房,路也都修整了,他不敢想这一年镇上居然变化如此大。
他在镇上走了半天,找不到尹春晓的家门。
一路上他逢人就问尹春晓,可大家都不认识,但确定的是,这确实是梨花镇。
路上车辆穿梭,人们也都
腮红,让这名见识浅薄的乡下女孩泛了些情意。
他点自己鼻子的时候,心里痒痒的,有股热流从嗓子里冲了上来。
秋天的时候,姑姑将知秋介绍给了自己,起初看到他,身材高大,一身黑衣,讲话的时候总会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知识,自己对他提不起兴趣,甚至还有不安。
相处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他内心很善良,放下戒备的尹春晓慢慢喜欢上了他,加上他还戴着一副眼镜,那个年代戴眼镜的可都是文化人,就这样尹春晓把他幻想成为自己的老师。
因为自己没上过学,所以更喜欢听他的说教,包括天文地理,还有情感。
他竟还讲,女人泛起爱意的时候,比潮水还要汹涌,瞧瞧这话。
第二天一早,乌云很沉,阳光透不过气来。
周围铺子都没开门,檐边结着碎冰,街上除了几只惺忪的驴拉着粮车之外,便无人烟。
尹春晓将满满一袋子的冬枣递给他之后,看到旁边电线杆上贴着纸,她不识字,只看懂上面画着张地图,图里一根粗线从上到下弯弯曲曲地落下去,足够有一个胳膊长。
“线的末端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叫做南海。”
知秋的语气稍有激动。
“很远吧。”
她瞪着大眼睛呆呆的。
知秋顿了下,说:“春晓,你没见过海吧。”
“没有。”
“海很美的,一望无际,就像倒着的蓝天。”
“倒着的蓝天?”
尹春晓皱起眉头来,“好奇怪。”
陆续有些背着行囊的人匆匆而来,他们点起烟来,对着自己的远方侃侃而谈。
“大巴快要来了,你再检查检查东西,看有没有落的。”
尹春晓说。
知秋从大衣口袋里掏了半天,掏出那颗石头:“你看,带着呢!”
她的心里一激,想到了当年姥姥将这颗石头给她后,没几天便死了,如今又交给他,不知是否有什么象征。
“你怎么不说话?”
知秋看着她问。
“早些回来,我……等你。”
“你看你,我说了就一年,一年后回来娶你,放宽心,我会好好的,有你的护身符不怕的!”
知秋将她的棉围巾挽了一下。
大巴车驶来的时候,正巧不巧,天上下起雪花,这些飘扬的白色花朵,残忍地将这场分别变得沉重。
“春晓。”
她疑惑地抬起眼睛。
“我爱你!”
说完,知秋亲吻了她一
唔!
可不敢提她,她是个疯子,为了一个男人一辈子不嫁人,我……我可不认得!”
雪花愈来愈大,清掉了梨花镇的人烟。
“奶奶,你说,等一个人等一辈子,换作是你,你会后悔吗?”
“那不昨天那老李还让我去菜市场买韭菜呢,要过年了,跟姐姐一起包个饺子,你吃过饺子没啊?”
奶奶没有看他,只是一直瞧着前面。
“奶奶,我没吃过,我想吃。”
“烤红薯可好吃,记得以前在别人家吃过,咦?
你是谁?
什么时候来的?
老李的孩子啊,哈,韭菜的钱我明天给你!”
知秋将她脖子上的围巾轻轻挽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串戴在了奶奶的手腕上。
“这是什么,还挺漂亮!”
奶奶晃着手,噼里啪啦地响着。
“这是用贝壳串成的手环,送给你。”
“哇哈哈!”
她欣喜着,“知秋,你快瞧,这贝壳像不像饺子皮。”
“你叫我什么?”
“你可不能给别人乱讲哦,我也明白,人死不能复生,但我说后来那信就是他写的,他们都不信,我也明白,他们只是想让我忘掉,早点嫁人,但我就是信他穿越了,不过何时能见到他,我不知道。”
“你啊,何苦等待呢,这大几十年来吃这么多苦,为何呢?”
“等吧,等一天算一天,等一年算一年,老了就老了吧,这情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忘掉的。”
这段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至于后来知秋到底死没死,到底是不是穿越,那小姑娘是怎么回事,包括屋外那老人究竟是尹春晓呢还是仅仅是知秋的意向,奶奶也都不记得了。
毕竟传来传去,总能传出不一样的神乎来。
奶奶说,最好的结局,就是他俩互认了,最坏的结局,也是他俩互认了。
可我希望他俩永不互认,就算彼此知道对方,但戳破了,无疑是巨大的痛苦。
小时候听到这故事,我总觉得知秋不值得尹春晓等这么久,为了一个杳无音讯的男人,耗光了整个青春。
长大后慢慢理解了他们,在我接触到了爱之后,才明白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守护也好,痴情也罢,究竟值不值得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再美好的青春,到后来,提起时,不都是遗憾的?
对吧。
发出耀眼的紫光。
知秋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使劲蹬着地板,看着眼前完全超出认知的景象,浑身冒着冷汗。
“知秋。”
小姑娘将近一半的身体散去,像是黄沙,飘向空中,连同着石头也在逐渐散去,她念了一声知秋的名字,附和着轻笑,“姨姥姥在听我读完你的信之后,她哭了,哭得很伤心,你说,倘若没有你,姨姥姥会不会幸福一生呢?”
小姑娘说完,便消失了,连同着那块石头,屋里瞬间恢复平静。
知秋仍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幕,迟迟没有站起来,他热衷科学,也钻研科学,能解释天气的来源,也能洞察海浪汹涌的前兆,到头来,却无法证明发生的这些事情的因果。
等到他差不多缓起劲来,才肯扶着沙发慢慢走几步,他将尹春晓的照片放回抽屉里,无意间发现了里面还有张报纸。
知秋将报纸摊开,拍了下灰尘,报纸的右下角有一则新闻,用醒目的红圈划着:“知名南海科学家知秋同志,于1973年3月17日夜,一次勘测洋流分析中不慎落入海中,救援队连续3日未有搜寻结果,故宣布知秋同志于3月20日遇难,年仅27岁。”
穿越、等待、死亡、遇难……这些小说中才会有的场景,如今真真实实发生在了自己的眼前。
知秋回想起那个危险的夜晚,倘若自己真的死了,后来的苏醒就是虚无的,而且现在发生的也是假的,穿越也是假的,自己已经死了。
若真是那石头灵验,让自己穿越了,那这一切都是真的。
知秋越想脑袋越沉,他走出屋外,外面的天下起了雪,雪看着很温柔,飘飘荡荡,没有一点重量。
他忽然瞧见门外对面坐着一个人,走上前去,是个花白头发的老女人。
她没有看自己,始终看着这间屋子。
知秋坐在她身边,帮她擦去了肩上的雪,“奶奶,下这么大,怎么不回家。”
奶奶仰过脸来,缓缓地讲:“我在等人。”
“等谁呢?”
“呵……”她想了想,不好意思笑道,“你瞧,这记性,他名字我忘了。”
“他是去南海了吗?”
“对对,好像是什么海。”
奶奶一下子缓过了神。
听到这,知秋一下子红了眼眶,他摘下眼镜抬眼看向天空。
“奶奶,您认识尹春晓吗?”
“
几乎大多时间都是跟着姥姥一起住的,但姥姥走在了前面。”
小姑娘领着知秋往屋里走,“家里没人,晚辈们都搬去楼房了,这里荒了很久,我偶尔会来看看。”
小姑娘从抽屉里拿出三封信,递给知秋:“这是你的吧。”
“你怎么知道是我的?
你知道我是谁?”
知秋拆开那信,确实是曾经从海上寄过来的,两封是写给尹春晓的,一封是父母的。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信,一起到的,那时你父母已经不在了,姨姥姥就一起收藏了,但是她不识字,镇上的人也都比较厌恶不结婚的老女人,没人帮助她。”
小姑娘讲道。
“后来也没有听到吗?”
“我后来念了书,读给她听过。”
屋子里倒也满是五十年前的气息,虽然木屋顶上全是蛛网,被褥床单倒很整齐。
很多木式的家具边缘已经腐烂了,凑近的话,会有很浓烈的霉味。
“姨姥姥生前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说她的姥姥给过她一颗能够穿越时光的石头,后来送给了一个男人,十年、二十年,直到她等来了他的信之后,她才确信他穿越了,等到她死前还跟我讲,说以后一定会有一个长得很年轻很英俊的男人会来找他,没想到,你还真来了。”
知秋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很难相信穿越的事情,但是感性仍旧战胜了理性,他看着小姑娘递给自己尹春晓年轻时的照片,还是红了眼眶。
“既然有了信,那为何不顺着地址去找我呢?
或者给我回信也好。”
知秋说。
“可笑!
姨姥姥那么大的年纪了,况且也没钱,怎么翻山越岭去找你?”
小姑娘生气地讲,“那时我爸妈都不让我接近姨姥姥,说她是个疯子,我也小,很多东西根本不懂。”
“不对啊!”
知秋忽然想,“既然我穿越了,那海上的学生们跟着我一起穿越了?
但这颗石头只有我自己有啊!”
知秋将石头掏出来放在桌上,又陷入苦思。
“不对不对,那我从南海一路上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啊,大家还和我们那个年代一样的服饰,我看的报纸也都是1973年啊,为何偏偏到梨花镇却又变了呢?”
想到这里,知秋顿时头皮发麻。
就在这时,眼前的小姑娘忽然亮起白光来,整个身体逐渐透明,连同桌上的石头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