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那闺女,长得与他一般无二。
真是应了那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胡屠夫的闺女,从小耳濡目染,砍肉剔骨。
别看她小小年纪,却是做的异常熟练。
谢莹摇头轻笑说道,“多谢王大娘的热心肠,我若想嫁,早先前便嫁人了。”
“我只想着供我儿读书,再嫁这事儿,且说吧。”
王大娘道:“那你这是瞧不上胡屠夫了,我瞧莹娘子样貌出众,城东孙秀才郎,娘子可是愿意瞧瞧?”
“咱们为邻数月,我自然是不给你说虚的。”
“那秀才郎年岁大了点,今年怕是二十有八,正经娘子去世的早,也没留下一儿半女,倒是后娶的续弦生了个儿子,一年前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走的,这正是想着给家里孩子,找个善良温柔的母亲。”
谢莹心道,自己有儿子,作何再去给别人的孩子当娘去?
不干不干。
谢莹摇头,拒绝说了句,不可,人家是秀才老爷,她只是个乡下的村妇,不般配。
她转头来给王大娘送了一碗馄饨。
与她说,她无心再嫁,不必王大娘多费心了。
王大娘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倒是不好为难谢莹。
只是说了句,一个寡妇带着个儿子,将来有你苦头吃的。
谢莹只是笑笑。
转眼便到了八月中旬,没几日就要过节了。
谢莹提前买了两块料子,打算给宝儿做两身得体的好衣裳。
先前一直觉着,宝儿还小,穿着平时普通衣裳就好。
后来谢莹去学堂门口接了几次宝儿,瞧那些与他一起读书的孩童,人是挺小,但穿着讲究。
她也才意识到,京都城内读书郎,自然是与钱塘那小地方的读书不讲究不同的。
她将宝儿喊到跟前。
拿着衣裳料子在他身上比划了好几下,眉眼之间带着欣喜。
“我就知晓,你适合这宝蓝色的,还有一块红色的,这料子给你做件厚实的,冬日里还能穿。”
宝儿道:“料子好,阿娘也做一件。”
谢莹笑道,“我整日围着锅炉,穿件好的,也是糟践。可我儿不同,你将来是要考状元郎的,咱要讲究些。”
“阿娘,你穿,不糟践。
“我阿娘漂亮着呢。”"